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1.你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1)不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2)不注重学生主体的活动性;

(3)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4)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5)过于注重知识传授;(6)教师水平不高,不够专业化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标准1》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用于交流的语言,是一种人类文化,能赋予人创造性;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4)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5)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标准1》中确定的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要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可看41页下面的表格)

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标准2》的基本理念: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标准2》中确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4.你认为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1)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2)鼓励学生争论数学问题,展开思维活动,帮助学习解决疑难

(3)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的互动意识;(4)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5)指导学生数学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感受;(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5.确定数学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答: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标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是确定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

6.谈谈你对“情感与态度”这一课程目标的认识

答:数学课通过“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活动来实现情感与态度这一目标,以往的数学课程过分重视数学学科自身体系的完整和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就在进行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知识技能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仍然在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情感态度这一目标依然没有被大多数老师重视。我们在重视学生认知目标的达成和知识技能的形成时,不要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提出了数学课堂上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做法和要求:

(1)重视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形成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并能在数学活动中发挥作用。

(2)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3)加强课堂上学生的操作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4)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进行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更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和形成数学技能,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实践中需要提高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深刻理会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认识数学课不仅要实现知识技能和数学的思想方法的掌握,还要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

7.谈谈你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答: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说明数学是文化:

(1)数学是工具,生活和社会科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数学是方法,对生活社会科学中各个问题合理解析和联系

(3)数学是创造性活动,数学来源与创造,更好的为社会生活服务

(4)数学是对美的追求,例如:对称性,黄金比例等无一不体现数学是一门具有其特有完美性的艺术

(5)数学是精确而简练的语言,数学语言,符号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6)数学是一门有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更是一种精神

(7)数学与人类文明共同发展,数学史追溯到最原始的部落

(8)数学的发展和特色受环境文化的影响,体现罗马希腊数学史的发展

总之,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研究,体现了其超自然性,社会性,广阔性,发展继承延续性等。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谈谈你对数学教育价值的认识

答:关于数学教育价值的认识,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工具价值

数学教育追求的宏伟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把数学作为生活的基础,认识世界的工具和交往的媒介,数学教育本身也是一种选择好的教育的工具,是认识数学的一种工具,也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2)文化价值

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客观的精神,合理怀疑,批判,创新的精神,民主,平等,合作的精神,不断探索顽强执着,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等等,是数学教育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数学教育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育人价值

育人是数学教育教师的根本:通过数学教育是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锻炼求真,严谨,刻苦的良好品质;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建立良好的自信心;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成功的数学教育应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数学教育的价值,其根本就是通过数学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但是在价值层面上它的内涵还需要更新与丰富,整个数学教育的价值理念还需要提升,数学教育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2.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弘扬数学文化的作用

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在逐步得到确认,它不仅是在数学中穿插一些数学史的小故事,或者数学家的趣闻轶事,还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数学文化的内在价值,特别是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与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具有一定数学美学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让数学文化点亮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热情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1)通过创设情境,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寻找数学家的足迹,渗透数学文化。

(2)课中解决问题,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乐趣,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思考的美妙,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这样就可以触摸到数学文化的脉搏。

(3)课尾归纳小结,让学生体会共性的数学文化

3.20世纪我国数学教学观有什么重要变化?

答:(1)由关心教师的“教”转向也关注学生的“学”

(2)从“双基”与“三大能力”观点的形成发展到更宽广的能力观和素质观

(3)从听课,阅读,演题,到提倡实验,讨论,探索的学习方式

(4)从看重数学的抽象和严谨,到关注数学的文化,数学探索和数学应用

4.你认为我国大学教学教育面临哪些挑战和问题?

答:(1)高等教育的生存与竞争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实力上远低于欧美等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实力。使得我国在WTO的框架和游戏规则内,在与欧美高等教育的生存竞争中处于“历史性的弱势地位”。

(2)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起点、过程之中,还是从结果上都是不公平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给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可预见的损失。而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也无疑加剧了有限的高等教育的资源紧张和匮乏程度;另一方面,在公平第一还是效率第一的争论上,还没一个很好的定论,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不稳的一个诱因。

(3)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监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总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而不断被人们关注,如果不能处理好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的质量监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有可能走别人走过的弯路。

(4)教育部门的发展目标盲目追求高层次,偏离了社会需求。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培养与需求相脱节,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怀疑,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上升到对改革的抱怨,贫困地区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抬头,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5)是高等教育自身的道德与科学精神问题。

一教育者方面,学术造假及学术腐败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进而影响到整个未来社会的道德水准及社会诚信。二学生方面,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断下降,法律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不高。

5.对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谈谈你的想法

答: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学理论可以用三个词进行概括——现实,数学化,再创造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学理论不是“数学+数学例子”式的论述,而是抓住数学教育的特征,紧扣数学教育的特殊过程,因而有“数学现实”,“数学化”“数学反思”,“思辨数学”等诸多特有的概念。他的著作多数根据自己研究数学的体会,以及观察儿童学习数学的经历,思辨性的论述比较多。于是有人批评说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缺乏实践背景和实验数据。其实,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尚未被大家仔细研究。

6.设计一个解决某类问题的解题表

答:第一步,必须了解问题

Δ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

Δ可能满足什么条件?

Δ画一个图,引入适当记号。

第二步,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假使你不能找出关系,就要考虑辅助问题,最后应想出一个计划

Δ你以前曾见过它吗?

Δ你知道什么有关的问题吗?

Δ注视未知数!试想出一个有相同或相似的未知数的熟悉的问题。

Δ这里有一个与你有关而且以前解过的问题,你能应用它吗?

Δ你可以改述这问题吗?回到定义。

Δ你若不能解这问题,先解一个有关的问题。

Δ你用了全部条件吗?

第三步,实行你的计划

第四步,校核所得的解答

7根据你解题经历,选一个典型的例子,详细介绍其解题的具体过程

答:例:已知k>a>b>c>0,求证:k2-(a+b+c)k+ab+bc+ca>0

(1)读清题目

(2)抛物线y=x2-(a+b+c)x+ab+bc+ca的判别式△=(a+b+c)2-4(ab+bc+ca)

(3)满足△<0

(4)那么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从而在X轴上方,恒有=x2-(a+b+c)x+ab+bc+ca>0

(5)检验

8.实践解题表,求解下题:如果3个相同半径的圆过一点,则通过它们的另外3个交点的圆具有相同的半径 解:

9.举例谈谈你所感受的数学美

答: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挖掘数学所具有的动态的神奇之美,给我们以美的熏陶、美的启迪、美的享受,使我们不仅仅掌握数学,应用数学,而且还要鉴赏数学,品味数学.下面就黄金分割之美举例供欣赏.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例如我们的门窗宽长之比,舞蹈演员的腿和身体的比例近似等于0.618的比值,凡是有这个比值的图案,事物都会给我们一种美的感受

10你认为数学教育教学中应怎样加强数学审美教育?

答:(1)提高数学教师的美学修养

(2)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美学因素,使学生自觉认识什么是数学美,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潜在的美学因素,如集合论中关于交集的运算规律呈现出结构上的对称美

(3)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创造数学美的机会

(4)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11.建构主义数学教学理论你是否赞同?说说自己的看法

答:对于建构主义数学教学理论我对它持保留的态度,即不赞成也不反对!因为建构主义确实对人的认识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科学的价值。但是,建构主义也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在如何将建构主义运用到数学教学时,也有一些过分极端的提法。例如,在美国的《数学论坛》网站上对“什么是建构主义?”的回答是:“学生需要对每一个数学概念构造自己的理解,使得…教?的作用不再是演讲、解释,或者企图去…传送?知识,而是为促使学生进行心智建构创设学习环境和条件。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是将每一个数学概念按皮亚杰的知识理论分解成许多发展性的步骤,这些步骤的确定要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

在这里,教师不要演讲了,也不能传送知识了,教师只要创设环境让学生去建构就行了。于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不能再提了,教师只能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样的提法是有害的。我们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教师有传承前人经验的任务,教师在课堂上赋有“传授”知识的任务,也具有主导课堂教学的责任。所需要的是教学应当应用启发式,符合学生主体认识的规律。总之,对于建构主义学说,我们应当吸取精华,拒绝一些“极端的”、“唯心的”成分,以便真正有助于我国的教育改革。我们不应该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抹杀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12.收集关于建构主义数学教学理论的资料,比较全面的了解一下建构主义

答:建构主义对于数学教育的一些基本认识有:

(1)数学知识是什么?数学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析,假设或假说,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会出现新的解析和假说;数学知识是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

(2)儿童如何学习数学: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3)教师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以及他们对自己研究的问题建构的数学意义,鼓励学生提出多种解题的方式,寻求对别人解法的理解,承担发现和改正错误的责任,教师必须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理解人类思考数学的现实

13.中国的双基数学教学是否能成为一种理论?如何才能使它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

答:“双基”数学教学即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的培养

我觉得中国的双基数学教学能成为一种理论。我国双基教学理论的特点是:1.运算速度;2.知识的记忆;3.适度形式化的逻辑要求;4.重复训练,以上是关于数学双基教学的四个认识维度,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做分析研究,以求得更加科学的认识。

要使它成为科学的理论,就应该做到在数学教学中既注意逻辑训练,又能用创新的思想驾驭逻辑方法;主义“基本程式”的掌握和加强“自主探究”之间的平衡等

14.阅读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答:为了回答“一个好的解法是如何想出来的”这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波利亚专门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并把研究所得写成《怎样解题》一书。这本书的核心是他分析解题的思维过程得到的一张“怎样解题”表,并以例题表明这张表的实际应用。书中各部分基本上是配合这张表的,也可以说是对该表的进一步阐述和注释。在这张包括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四大步骤的解题全过程的解题表中,对第二步即“拟定计划”的分析是最引人入胜的。他指出寻找解法实际上就是“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联系,如果找不出直接联系,你可能不得不考虑辅助问题,最终得出一个求解计划”波利亚认为,“对你自己提出问题是解决你的问题的开始”,“当你有目的地向自己提出问题时,它就变成你的问题”。而“假使能适当地应用同样的问句和提示来问你的学生,你就可以帮他解决他的问题”他还把寻找并发现解法的思维过程分解为五条建议和23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们就好比是寻找和发现解法的思维过程的“慢动作镜头”,使我们对解题的思维过程看得见摸得着。

仔细想想,我们在解题时,为了找到解法,实际上也考虑过表中某些问题,只不过不自觉,没有意识到罢了。现在波利亚用这些问题和建议去寻找解法,这样,在解题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思维受到良好的训练,久而久之,不仅提高了解题能力,而且养成了有益的思维习惯。而这个过程是比任何具体的数学知识重要得多的东西。

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学习?现当代有哪几种代表性的学习观?

答:广义上讲:学习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经验的获得,以及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

狭义上讲:学习仅指人类的学习。

现当代有三种代表性的学习观,分别是:

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认知论点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领悟”的过程,强调知觉整体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人们对客观的认识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生成”过程,而不是思维对于外部事物或现象的简单的,被动的反应。

2.中学数学学习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中学数学学习与数学发现区别?

答:中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中学生通过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起行为,能力和倾向变化的全过程。它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需要不断提高运用抽象概括思维方面的水平

(2)数学学习中再发现的要求比其他学科高,需要教师的点拔与指导

(3)数学学习中需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突出解题练习这个环节

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表现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数学再发现过程,例如在学校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11-5=6,1+5=6;但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样的规律:12-6=7,1+6=7

3.中学数学学习有哪些类型,你认为采取什么类型的学习为宜,为什么?

答:中学数学学习的类型:

从认知过程出发,把学习分为三类: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学习水平的高低以及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吧学习分成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合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

按学习目标将学习分成六类:知识学习,理解学习,应用学习,分析学习,综合学习和评价学习

从学习需要的智力不同的特点出发,可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

按不同层次数学内容的表现形态将数学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数学活动经验学习和创造性数学活动经验学习

按学习效果不同可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根据学习方式不同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4.你认为中学数学学习中应抓好那些环节,在每一环节中又要注意哪些方法?

答:我觉得中学数学学习应抓好以下五个环节: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系统复习

预习方法:(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精读一遍,然后反复细读;(2)要认真思考;(3)虚心请教。

上课要注意努力做到:(1)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力图通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来减轻课下负担

(2)积极思考,努力把握获取知识的主动权

(3)对老师未能讲清或自己尚未理解的问题要善于及时提出

(4)要理清老师的讲课思路

复习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要求下,对已学过的知识再一次学习,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从而使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

复习的方法有:(1)尝试回忆,即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重现一遍;(2)整理课堂笔记;(3)看参考书。

作业:(1)在做各类习题时,要做到准确,规范,快速;

(2)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和参加一些有益的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进入生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的创新意识;系统复习:主要包括单元,其中和学年复习。一般的,系统复习可分为回忆,阅读,熟记,整理和练习五个阶段

5.什么是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答:所谓的数学认知结构,指的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

数学知识结构是由数学概念,公理,定理,法则和方法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客观存在。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

6.试举例说明,中学数学学习的大致过程,在此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中你认为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我们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依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数学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如下的一般模式

从上图可以看出数学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和操作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的,任一阶段的学习出现障碍,都会影响学习的质量。其中第二阶段是关键,无论是新知识的接受,还是纳入,都取决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知道了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再考虑数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呈现序列等问题,促进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新知识互相作用的顺利进行。

7.简述中学数学课堂学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为了提高学法指导的技艺效果。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遵循下列基本要求:(1)明确学法指导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学法指导要遵循学习规律,运用学习理论;

(3)学法指导要与学情研究相结合,注意因材施教;

(4)学法指导应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其经常化,具体化。

8.举例说明中学数学学习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利弊?

答:中学数学学习的方法有:

(1)五环节学习法: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系统复习;

(2)四结合学习法:学与思的结合;学与问的结合;学与习的结合;学与行的结合;

(3)自我激励学习法。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是怎么产生的?举例说明

答:数学概念是从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方面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特征的思维形式。

数学概念的产生,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直接从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的反映而得到的,如自然数、点、线、面等;另一种是在已有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经过逐级的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如“三角函数”、“平行四边形”等。

2.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指出方程,矩形,圆,无理数,根式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答: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即确定的含义;而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全体的总和,即确定的对象范围。

3.指出下列每对概念之间的关系

答:质数和合数:不相容关系,且是对立关系。

无限小数和无理数:相容关系,且是属种关系。无限小数是无理数的属概念,无理数是无限小数的种概念。

有理数和无理数:不相容关系,且是矛盾关系。

有理式和无理式:不相容关系,且是矛盾关系。

大于与小于:不相容关系,且是对立关系。

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相容关系,且是交叉关系。

幂与乘方:相容关系,且是同一关系。

方程与恒等式:相容关系,且是属种关系。方程是恒等式的属概念,恒等式是方程的种概念。

三角函数与周期函数:相容关系,且是属种关系。周期函数是三角函数的属概念,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的种概念。

4.数学中常用的定义方式有哪些?正确的定义要符合哪些要求?

答:常用的定义方式有:(1)属加种差定义方式;(2)发生定义方式;(3)关系定义方式;(4)约定式定义方式;(5)递归定义方式。

要符合的要求:(1)定义要相称,即被定义项与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完全相同,否则定义项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外,即犯定义“过宽”的错误,反之,将视为“过窄”。比如,无限小数叫无理数,就是定义“过宽”;开不尽的方根叫做无理数,则是定义“过窄”。(2)定义不能循环,即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比如,既用两直线垂直来定义直角,又用直角来定义两直线垂直就是不允许的。(3)定义应当确切、简明、完整。确切就是定义不能似是而非;简明就是指定定义项既不能包括互相推出的本质属性,也不能有多余的词语;完整就是不能漏掉必须的条件。(4)定义一般不用否定形式。通常要求用肯定形式来表示被定义项具有的本质属性,但也有极特殊的情况,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的就是它缺乏某种特性,那就是只有用否定形式了,比如,同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叫做平行线。

5.下列定义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1)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2)最简单的根式叫做最简根式;

(3)有理数开不尽的方根叫做无理数;(4)不能表示成分数的数叫做无理数。

答:(1)不符合要求。因为角度是周期性变化的,每变化360度,所确定的角与原来的重合,故变化后的角度大于90度,但可以不是钝角。(2)不符合要求。此定义不确切。(3)不符合要求。定义“过窄”了。(4)

6.何为概念的划分?正确的划分符合哪些要求?

答:概念的划分(分类)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就是将一个属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属性)划分为若干外延不相重合的种概念以达到明确概念的目的。一个正确的概念划分,通常由三个要素构成,即划分的母项、子项和根据。要符合的要求:(1)划分应当是相称的,即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外延。例如,将自然数划分为质数与合数就是不相称的。(2)子项必须不相容,即各子项外延集不能有相容的情况,否则会出现母项中某个体落入两个以上子项外延的情况。(3)每次划分只能用一个根据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甚至错误。(4)划分要逐级进行,不能越级。每次划分,母项与子项必须具有最邻近的属种关系。

7.指出下列划分错误的原因:

(1)代数式分为整式、分式和无理式;(2)自然数分为质数与合数;(3)凸四边形分为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答:(1)违反划分要逐级进行不能越级的原则;(2)违反“划分应当是相称的”的原则;(3)违反“划分应当是相称的”的原则

8.举例说明什么是判断?数学判断有哪些形式?

答:判断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通常用一个陈述句表达。

9.命题的四种基本形式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四种基本形式分别是:(1)原命题;(2)否命题;(3)逆命题;(4)逆否命题。

联系:原命题的真实性与其否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实性无必然联系,而原命题也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是等价的,它们必定同真或同假。

10.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1)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

答:逆命题:相似三角形一定全等;否命题:不是全等三角形一定不相似;

逆否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不想似,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不全等。

(2)如果a2+b2=0,那么a=b=0(a,b∈R)。

答:逆命题:如果a=b=0(a,b∈R),那么a2+b2=0;否命题:如果a2+b2≠0,那么a≠0或b≠0(a,b∈R);

逆否命题:如果a≠0或b≠0(a,b∈R),那么a2+b2≠0。

(3)如果a和b都是奇数,则ab也是奇数。

答:逆命题:如果ab是奇数,则a和b也都是奇数;否命题:如果a和b不都是奇数,则ab也不是奇数;

逆否命题:如果ab不是奇数,则a和b不都是奇数

11.证明下列等价命题:

(1))()()(2121p p p p p p p ∧→≡→∧→; (2)r q p r p →∧≡→→)()(q

答:(1)

(2)

12.一下说法对吗?若不对,正确的说法应是什么? (1)a 2>4是a>2的充分条件; (2)a>b 是b a

>1的必要条件;

(3)a=b 是b =a 的充要条件; (4)cos α>0是α为锐角的必要条件。

答:(1)此说法不对。正确说法应是:a 2>4是a>2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2)此说法不对。正确说法应是:a>b 是b a

>1的不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3)此说法不对。正确说法应是:a=b 是b =a 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4)此说法正确。

13.举“分断式命题”两例(限于中学课本内容)。

答:(1)

(2)

14.何谓推理?推理有哪些种类?

答: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的种类:(1)演绎推理,包括三段论和关系推理;(2)完全归纳推理;(3)不完全归纳推理;(4)类比推理。

15.证明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和另一条垂直。(用“三段论”证明,且不省略大前提和小前提)

证明:如图,l 1∥l 2,l 3⊥l 1

∵两直线垂直,其所成的角必为90°(大前提) l 3⊥l 1(小前提) ∴∠1=90°(结论)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大前提) l 1∥l 2(小前提)

∴∠2=∠1=90°(结论)

∴l 3⊥l 2

命题成立。 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1.你认为影响中学数学课堂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答:(1)概念理解对中学数学课堂实施的影响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对定义,定理,概念把握不到位会影响数学课堂实施。

)

()()()()()]([])[(][(][((()()(21212121212112121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r q p r q p r q p r q p r p →∧≡∨∧?≡∨?∨?≡∨?∨?≡→→)()()(q 1 2

L 1

L 2 L 3

(2)自主学习与有效学习对中学数学课堂实施的影响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教师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技能。

(3)例题与练习的安排对中学数学课堂实施的影响

精选适量的例题与练习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4)情景创设与创新授课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

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所以教师对课堂的情景创设与创新授课也会影响到课堂实施

2.何谓中学数学的教学原则?确立中学数学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研究中学数学教学原则有何意义?

答:(1)数学教学原则是依据数学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数学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它是数学教学经验的概括总结,它来自于数学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2)根据数学教学目的和数学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数学心理特点来确定

(3)数学教学原则是依据数学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数学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它是数学教学经验的概括总结,它来自数学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数学教学实践,贯彻正确的数学教学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3、五种基本数学教学原则的关系如何?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具体落实这些原则?

答:(1)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接受能力,是贯彻严谨性和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前提.在教学中,对严谨性要求,应设法安排使学生逐步适应的过程与机会,逐步提高其严谨程度,做到立论有据。

(2)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充分注意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充分注意数学原理与数学应用的辨证关系,充分注意数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3)巩固与发展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心理发展既有连续不断的继承性特点,又有产生质变的阶段性特点.以心理发展动力看,也产生于两方面,一是已有的知识、智力水平或结构,二是在一定智力水平上所产生的新的动机和需要,这两方面相互依存.不具备一定的知识,智力水平就不可能产生新的动机和需要,而当已具备了一定知识,智力水平后,不及时加以引导、激发新的动机和需要,就会阻碍知识、智力水平的发展.因此贯彻这一原则,对形成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因,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中“新质”的出现是有积极意义的.

4、简述五种基本数学教学模式的特点。谈谈数学教学模式与数学教学方法的关系。(P179)

答:依据教师在课堂上所起作用的强弱,学生参与程度的大小、数学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五种基本教学模式:

(1)讲解—传授模式: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讲授模式是一种以教师单面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注重知识系统传授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2)讨论—交流模式: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讨论和争辩,对学生得出的各种想法及时纠正认可——对学生所得结果进行评价,得出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特点:教师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某种程度的参与者,建构者。

(3)活动—参与模式: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教学实验,数学游戏,问题解决等活动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特点:能直接利用感官和肢体活动带动思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发现模式: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探究分析,发现猜想——归纳讨论,得出规律——回归问题,形成新知。特点:注重知识的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

(5)自学—辅导模式:在教师辅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自练,自改作业,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是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关系: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组合所需运用的教学模式,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即为教学方法

5、何谓教学方法?研究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有何意义?

答:教师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组合所需运用的教学模式,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称之为教学方法。

意义:数学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教学方式和性质多样化,决定了教学方法也必然有多种多样。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逐步贯彻,数学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会不断出现,推动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根据自身的素质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断做出选择和优化创新,教师在学习吸取别人优秀教学经验的同时,切勿机械模仿,死搬硬套,既要遵循教学规范,又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逐步创造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方法体系。

6、中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在长期的传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堂教学方法,称之为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讲练结合法、教具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之处。由于传统教法都是相对基本的教学方法,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需注意的是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另外,要注意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每一种教法都和相应的学法相联系,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7、你所了解的在数学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的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其核心要求是什么?

答:(1)传统数学教学法: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

(2)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一定的尝试层次,学生通过尝试进行学习。教师注重回授学习的效果,以强化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达到传授基本知识技能及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单元整体教学法:根据知识整体结构,吧教学内容组织和划分为若干教学单元,并按教学单元分段进行教学(4)GX教学法:以“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作”

(5)MM教学法: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数学本身的发展,发明和创造等发展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力求使它们协调同步,并引导学生不断自我增进一般科学素养,社会文化素养,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8、中学数学试题有哪些类型?命题的原则、标准、步骤、方法有哪些?P185

答:中学数学试题的类型有:

(1)主观型(经验型):包括计算,证明,求解

(2)客观型(简答型):包括是非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配对题,分类题等

(3)讨论型(口试型):反映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程度。

原则:

(1)命题必须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教科书为主要参考材料试题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不能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范围和要求的水平层次

(2)有利于检查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教师改进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能够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情况进行全面有效地考查

(4)命题应努力做到具有目的性,科学性,启发性,量力性

标准:现代定量的标准是:坡度平缓,层次分明,覆盖全面,重点突出;难度适中,区分度强;信度要高,效度要好步骤:(1)确定考试目的(2)编制命题计划表(3)具体拟定试题(4)编制标准答案,给出评分标准

方法:(1)老题新编;(2)因果互换(3)推广引申(4)形数转化(5)相关组合

9、中学数学教堂教学评价的标准一般有哪些?方法有几种?P187

答:中学数学教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明确的教学目标;恰当的教材处理;灵活的教学方法;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数学教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专家评课法;分项评分法;综合评价法

10、谈谈中学数学教学中,优秀生培养与后进生转化的意义与措施?(p191)

答:优秀生培养措施:

(1)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重视自信心的树立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弥补智力上的不足。(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4)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学有余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

(5)给予优秀生个别的具体指导。优秀生每人的情况不同,学习上各有特点和长处。教师要分别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扬长避短,进步更快。

(6)加强挫折教育。优秀生是在鲜花和掌声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优秀生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也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所谓的后进生,即是在班上学习较差,进步很慢的学生。对后进生的转化大概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

(1)用赏识催化积极表现。教师应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的内心爆发出积极的感情,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2)用尊重启发自我认识。对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决不能采取冷漠和歧视的态度,更不能蛮横训斥、惩罚。

(3)用真诚促进心理认同。学生只有对教师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教师的教育并改正。

意义: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分化和差异总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针对不同个体,需要有不同的态度和措施,以指导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进步,发展和提高。而数学优秀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方法。

王道俊_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 A.希腊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 育内容单一,教育方 法比较严厉为特征 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21.“学不躐等”出自(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___两大类. 4.___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而系统科学理论是它的方法论基础. 7.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美国布鲁纳的_____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教学论. 8.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_____,动作技能,态度. 9.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____. 10.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___mm. 11.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2.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3.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___过程.

14.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___和_____工作. 15.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6.教学设计以___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___作为研究对象. 17.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和_____组成. 18.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____、__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9.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教育传播中,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是() A.教育传播模式 B.教育传播媒体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环境 2.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 A.学习理论 B.教学理论 C.传播理论 D.系统科学 3.国外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的促进下兴起的. A.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发展 B.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发展 C.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发展 D.直观教育与媒体技术 4.校风和班风是属于教育传播活动中的() A.教育传播媒体 B.教育传播环境 C.教育传播通道 D.教育传播系统

教师资格证备考练习题一:教育学概述

2016教师资格证备考练习题一:教育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来看,教育学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教育学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科学化问题 B.实践化问题 C.规范化问题 D.艺术化问题 2.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3. 在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的是( )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4. 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是( ) A.《论语》 B.《孟子》 C.《中庸》 D.《学记》 5. 西方最早的教育着作是(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爱弥尔》 D.《大教学论》 6. 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是( ) A.培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7. 引进中国的第一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是( ) A.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B.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学》

C.德国康德的《教育学》 D.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 8. 中国人自己编着的第一本《教育学》的作者是( ) A.杨贤江 B.罗振玉 C.王国维 D.孟宪承 9.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乌托邦》 D.《巨人传》 10. “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这一论断出自( ) A.康德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1. 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着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爱弥儿》 12.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始于(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洛克 D.夸美纽斯 13. 最早对教育学科学化或者说对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到重要作用的学科是( )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政治学 14.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15.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中心”,正确的是( )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学校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 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 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 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 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 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 教育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 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 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 思想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葵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 它为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 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答案) 一、填空题 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2.学校教育 3.教育措施 4.负向功能 5.隐形功能 6.西奥多·舒尔茨 7.利托儿诺,本能 8.孟禄,模仿 9.生产劳动 10.古代社会的教育 11.诗、书、礼、乐、易、春秋 12.奴隶社会 13.张之洞 14.葵卯学制 15.1763 16.保罗·朗格朗 二、单项选择 1. B.1995年 2.A.奴隶社会初期 3.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 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 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 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 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得序号填在题干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得直接与首要目标就是( A ) A、影响人得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得素质 D、促进人类与谐 2、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得著作( D ) A、《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得出发点就是( D )。 A、社会 B、学校 C、家庭 D、人 4、在一定得前提下,对个体得发展中起着相对得主导作用得就是( A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影响 D、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得前提就是( A )。 A、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得人得问题就是关于( D)问题。 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7、为实现一定时期得教育目得而规定得教育工作得总方向就是( A )。 A、教育方针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8、雅典教育中“缪司”就是指( C )。 A、体育 B、德育 C、智育与美育 D、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强大动力就是( B )。 A、教育需要 B、教育理论得创新 C、学校发展 D、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得主要实施者就是(B )。 A、领导 B、教师 C、学生 D、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得开始得文件就是( D )。 A、《关于教师地位得建议》 B、《国家为21世纪得教师作准备》 C、《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D、《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得核心就是( B )。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得就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得理论体系得构建者就是( B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得实质就是( 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教学方法概念得基点就是( A)。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得教学方法就是( C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得核心应该就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1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得核心就是( A )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一(附答案)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一(附答案) 一、判断题 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P5 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P249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P244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P120 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P9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P72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P111 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P81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P24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P76 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P131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P199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P174 16.《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P2 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P203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P117 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P173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P41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P249 23.《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P27 24.绝对评价也就是目标参照评价。(√)P250 25.国家课程的开发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这种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 )P161 26.德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P205 27.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P3 28.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P81 29.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P138 30.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P150 31.研究性课程在内容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与不确定性。(√)P165 32.《学记》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P27 33.综合课程的组织方式基本上属于课程的横向组织。(√)P149 34.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P49 35.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P51-52 36.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发展的高低。(√)P176 37.学科课程强调直接经验的学习。( )P174 38.卢梭是持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39.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事物的认识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P122 40.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与社会一般的活动和交往是完全相同的。( )P209 二、单选题 1.经馆的对象大多数是成年人,主要是(C)。 A、天文学习 B、技术学习 C、儒家经学著作学习 D、“射”与“御”学习 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教育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教育术语解释 1、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得促使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 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得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得形式,就是形式与内容得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3.教育形态:就是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得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得变化形式,也就是“教育”理念得历史实现。 4.实验教育学: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得用自然科学得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得关系得理论,代表人物就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与拉伊。实验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得研究成果与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二、选择题 1、教育得心理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C ) A、勒图尔诺 B、沛西·能 C、孟禄 D、康德 2、我国古代最早也就是世界最早得成体系得古代教育学作品就是:( C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3、杜威就是以下哪一教育学派得代表人物:( D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 4、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得教育家就是:( B )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洛克 三、辨析题(错误得请改正) 1、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就是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

错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就是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2、教育生物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勒图尔诺与沛西·能。 正确。 3、教育就就是个体得学习或发展过程。 错误。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得促使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单纯地说教育就是个体得学习或发展过程就忽视了社会因素在教育活动中得巨大影响。 4、非制度化得教育与制度化得教育形态就是按照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得场所或空间标准进行划分得。 错误。非制度化得教育与制度化得教育形态就是按照教育系统自身得标准进行划分得。 5、农业社会得教育就就是农业教育。 错误。农业社会得教育就是指基本得教育形态之一,而农业教育就是指一种专门得教育类型。 四、简答题 1、试分析“教育”与“灌输”、“养育”之间得异同。 参考答案要点: 教育就是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相耦合得过程,既要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得人,又要把社会得观念、制度与行为方式内化到各不相同得个体身上。而“灌输”则就是片面地强调个体社会化得一面,强调个体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无条件得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培养,机械地灌输不就是“教育”。教育强调活动得“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对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性化起到“促进”、“加速”得作用;而日常家庭生活中得“抚养”、“养育”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得,在个体与社会得关系方面起不到“引导”、“促进”与“加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而人类具有高级语言符号系统,藉此系统,人能将经验类化,使人类具有自觉的类意识,能自觉地维持类的发展,并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使人能为共同的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 3、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动物一旦长成之后,就离开自己独立的生活,它的“教育”历程也告终结,而人的教育则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 二、大教育观的最终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教育基于提高人的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终身教育:时间、空间、方式、性质) 三、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不定期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3、文字的出现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四、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社会化 3、教育产业化 4、教育民主化 5、教育国际化 6、教育现代化 7、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方法、教育形式、教育的文化背景) 现代教育的特点是:鲜明的生产性、大众化道路、内容科学化、班级授课 五、你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中介: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人行为、言谈举止、处世方式、与学生态度是否公平)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包括器物)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社会文化、风俗、乡土人情、教育目的、方法、手段)的东西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动态联系: 关系: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主体性、必须在受教育者的“学”中才能成立 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主体,必须教育者的“教”与之相对应才能实现 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教育者是主体,教育中介是客体。教育中介都是教育者直接作用的对象,教育者是行为的发出者,总是教育者利用教育中介传达意识,教育者必须选择、认同、吸收这种中介,而后才能影响自己在施教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行为。 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但这并不意谓着受教育者是客体。只有受教育乾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受教育者,发挥他对教育中介的主体作用,即发挥复合主体的作用,教育中介才起到教育中介的作用;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观,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教育中介,促进自身的发展。教育中介仍只充当客体,处于客体地位。 (二)、教育学的诞生与发展 赞诃夫凯洛夫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的出发点是( D )。 A. 社会 B. 学校 C. 家庭 D. 人 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影响 D. 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 A. 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问题。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 A.体育 B. 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 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B )。 A. 教育需要 B. 教育理论的创新 C. 学校发展 D. 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A. 领导 B. 教师 C. 学生 D. 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B )。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0805教育学概论习题1-4章(配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判断题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 尽心上》。(√)P1 2.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P2 3.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P2 4.“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P3 5.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与元朔五年,设博士弟子,是中国大学建立之始。(√)P3 7.奴隶社会学校所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四书”和“五经”。( )P5 8.东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P5 9.“五经”包括《诗》、《书》、《礼》、《中庸》、《孟子》。( )P6 10.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P7 11.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之始。(√)P7 12.上个世纪末,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两大教育上的决策:其一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P11 13.中世纪的“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伦理。(√)P14 14.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P14 1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P15 16.教育普及化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P18 1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P23 18.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尔和赖因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P23 1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 )P24 20.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不断改造”。( )P24 2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P25 22.《论语》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P26 23.《学记》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P26 24.《大学》是一篇道德教育的专论。(√)P27 25.《大学》中的三纲领即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P27 26.《大学》中的八条目即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27 27.清末输入中国的西方教育理论以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为主体。(√)P29 二.单选题 1.古代由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称为(B)。P3 A、私学 B、官学 C、书院 D、大学 2.汉代的太学属于(A)。P3 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私塾 3.我国汉代太学的基本教育内容是(C)。P3 A、传记 B、诸子 C、经学 D、诗赋 4.我国的私学产生于(B)。P3 A、原始社会末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汉代以后 5.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A)。P4 A、识字教育 B、音乐教育 C、道德教育 D、算术教育 6.历史上提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是(C)。P5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东林书院 D、象山书院 7.中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为(C)。P5 A、四书 B、五经 C、六艺 D、七艺 8.“六艺”中的“书”为(C)。P5 A、艺术教育 B、书法教育 C、文字教育 D、政治伦理教育

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脱节是出现在(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2.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 杜威 )。 C 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 C 利托尔诺 3. 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4.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 斯宾塞的《教育论》 5.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昆体良 B 杜威 C 社区教育 )。 D.斯宾塞 )。 D.社会教育 B.柏拉图的《理想国》 D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 理》 )。 C 赞科夫 D.赫尔巴特 6. 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 纪 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7.1632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布鲁纳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8. 在整个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是( A.城市学校 B ?堂区学校 C 主教学校 )。 20 世 ) 。 )。 D.夸美纽斯 D.教会学校 9. 西周的官学已有较完备的制度,主要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 A.府学 C 乡学 10.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育代表作是(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 展》 11.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 A.教育是一种阶级现象 C.教育是人才培养活动 12. 教育的最根本职能是( A.传播文化 B 生产功能 B.内学 D 藩学 )。 C.《人的教育》 D.《教育过程》 ) 。 )。 B.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 D.教育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C 培养人才 D ?社会服务 )。 D 相对独立性 )。 13. 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 A.能动性 B 可控性 C 超前性 14.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15. 从教育有史以来,除( )之外教育都是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 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16.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世称( A.六艺 B 六学 C 六识 D.六经 17.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德漠克里特 18.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 。 ) 。 ) 。 ) 。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1)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学校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表人 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育活 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 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教育 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育、、 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化教 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思想 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葵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它为 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 局长法国人提出。

二、单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 B.1995年 C.1998年 D.1996年 2.学校教育产生于()。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 代教育的()特点。 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D.鲜明的阶级性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5.班级授课制首行于()。 A.17世纪的欧洲 B.16世纪的亚洲C.17世纪的亚洲D.16世纪的欧洲 6. 6.“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三个面向”提出的时间是()。 A.1982年B.1983年C.1985年D.1980年 7.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的观点属于()。 A.心理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需要起源论 D.生物起源论 8.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属于()。 A.需要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9.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 B.斯金纳 C.孟禄 D.沛西·能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A.五经 B.自然科学 C.六艺 D.四书 11.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柏拉图 12.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首创于()。 A.明代 B.汉代 C.清代 D.唐代 13.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 A.儒家文化B.墨家文化C.宗教文化D.道家文化 14.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孟禄B.利托尔诺C.保罗·朗格朗D.斯金纳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参考借鉴)

精品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 A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 )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 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 D)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C )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 C .20 世纪 20 年代 D . 1936 年 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D ) A .戴尔 B .斯金纳 C. 克劳德 D .加涅 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B)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 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C)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 B .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 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 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 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D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 .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 . 20 世纪 70 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 .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A ) A . 80 年 B .70 年 C . 60 年 D .50 年 10 .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A)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教育学概论习题1-8章(配答案)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古代由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称为(B)。P3 A、私学 B、官学 C、书院 D、大学 2.汉代的太学属于(A)。P3 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私塾 3.我国汉代太学的基本教育内容是(C)。P3 A、传记 B、诸子 C、经学 D、诗赋 4.我国的私学产生于(B)。P3 A、原始社会末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汉代以后 5.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A)。P4 A、识字教育 B、音乐教育 C、道德教育 D、算术教育 6.历史上提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是(C)。P5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东林书院 D、象山书院 7.中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为(C)。P5 A、四书 B、五经 C、六艺 D、七艺 8.“六艺”中的“书”为(C)。P5 A、艺术教育 B、书法教育 C、文字教育 D、政治伦理教育 9.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是(C)。P6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10.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所采用的选士制度是(B)。P7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文官制 11.隋朝以后,我国主要采取的人才选拔制度是(C)。P7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文官制 12.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设立的(D)。P8 A、天津西学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天津水师学堂 D、京师同文馆 13.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P8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4.(A)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正式学制的开端。P9 A、癸卯 B、壬子-癸丑 C、壬戌 D、近代学制 15.壬子 癸丑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P9 A、四年一贯制 B、五年一贯制 C、六年一贯制 D、三三分段 16.壬戌学制以(C)的学制为主要学习的蓝本。P9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17.近代中国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是(D)。P9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1904年学制 D、1922年学制18.1905年清政府设立(B),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P9 A、国子监 B、学部 C、提学使司 D、督学 19.新中国第一个学制确立于(B)。P10 A、1949年 B、1951年 C、1958年 D、1967年 20.《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于(D)。P11 A、1985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9年 21.西方教育历史中,中世纪的“三艺”指(B)。P14 A、天文学、修辞学、辨证法 B、文法、修辞学、辨证法 C、天文学、算术、辩证法 D、算术、几何、天文学 22.“产婆术”是由(C)创立的教学方法。P20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23.下列那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C)。P20 A、孔子 B、杜威 C、苏格拉底 D、赫尔巴特 24.下列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阐述,正确的是(A)。P21 A、其代表作是《政治学》,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年龄分期的教育家 B、其代表作是《理想国》 C、主动脉张胎教 D、强调早期教育

教育基础综合 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311教育基础综合王道俊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 答: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之类的问题.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生活的中心,就不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3、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何异同 (1)原始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而现代教育已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2)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古代学校出现并逐渐发展; (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其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和任用上。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学校的教育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与生产劳动联系紧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4、现代教育的发展有何趋势在这种发展中人的地位和价值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的普及保证所有人都能享有学校教育,满足了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了人的解放。(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进一步规定了教育作为基本人权和生存权,强调和保证了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日益凸显,人的主体性地位逐渐提高、人的创造性和自觉性提高,人的地位和价值也将提升。 第二章 1、人的发展有哪些规律教育怎样适应了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答: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指人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人,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1)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遵循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其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