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3584991.html,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作者:蔡斌

来源:《中学理科·初中版》2009年第09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没有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本文就中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思想教育意志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个核心理念决定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学习中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学生智力因素的参与,还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运转,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高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明确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又称智商IQ)的作用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又称情商EQ)的作用要占80%,非智力因素在开发智力中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功能,在智力因素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及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重视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这是新课程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在新课程中如何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笔者根据几年的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动机越明确,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科学课程具有实验性趣味性强的特点,经常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液体压强时,教师先问学生一杯水和一桶水哪个重?学生回答一桶水重,然后教师再告诉学生一只正常的水桶能承受的压力相当于好几桶水的重力之后,再问学生:“有人说他只用几杯茶水就能把牢固的水桶给压破,你们相信吗?”在学生短时间讨论后,教师再把“帕斯卡实验”告诉学生,于是客观事实与学生原有知识的冲突产生了一个修改和完善原有知识结构的需求,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再如在复习力的合成时有这样一道习题:有两支粗细相差很小的试管,在大试管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在大试管里,把这两支试管倒过来,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议论纷纷,部分积极的学生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