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免试论文——从当今城市“诟病”探索与未来人、城市的发展】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行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作为人居环境的城市在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逐渐显露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弊端。尽早发现并思考解决城市“诟病”的有效手段、树立城市居民正确的生态观和世界观的行动迫在眉睫。本论文展示了我通过运用景观设计学习中所汲取到的知识和毛概课堂与老师给予我深入思考的机会,将读书报告、学习总结、讲座心得、资料收集、日常见闻、实践调查结论和作者个人的思考与总结有机结合,以一名景观设计初学者的眼光,从分析当今城市存在的“诟病”入手,对未来人与城市关系的健康发展进行深入探索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城市;自然;社会;城市化;规划设计

目录

摘要 (1)

序言 (3)

正文 (4)

一、当今城市“诟病”之我见 (4)

(一)文化良心在何方 (4)

(二)我所见的一些社会问题 (5)

1、过度消费 (5)

2、大量用车 (6)

3、人情冷漠 (6)

(三)大自然是敌是友 (7)

1、与河争地 (7)

2、抢夺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8)

二、有关未来人、城市关系健康发展的深思 (10)

(一)重整文化良心,做有责任心的城市人 (10)

(二)关于我“以改变城市规划、管理方式影响人居社会”的构想 (12)

1、倡导“聪明消费”运动 (12)

2、将道路还给行人 (12)

3、改变“美国梦”式住宅形式 (13)

(三)增强环境意识,向发展绿色建设迈步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序言

美国建筑学者凯文·林奇说:“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给人带来欢乐。”

的确,对于我们这些时刻在城市中生活、学习、工作的人们来说,城市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既是发展前行的后盾,更是伴随我们共同成长的伙伴,与我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从战国时代起,中国就已经进入一个相当高的城市化状态。在这千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变化中,由于人类的活动,城市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好的方面自然不必提,但作为一名未来的城市建设者和城市环境美化者之一,探索现代城市中存在的种种“诟病”,思考未来人、城市关系健康的发展方向,是我务必要从现在就开始探究的问题。

从当今城市“诟病”到探索未来人、城市关系的发展

——一个景观设计初学者的思考

一、当今城市“诟病”之我见

我们无法设定统一而明确的标准去评价一个城市的好坏。但是,坐落在城市中的建筑、点缀在城市里的景色、穿梭于城市间的车流人群,以及那些所有与城市相关的事物,甚至它散发出来的气息,和那部分的、片段的混杂意象,却留在我们脑中。于是,我们便在心中构筑起了对一个个城市的印象。而这些“印象”却有好有坏——尽管因人而异,但其实大同小异。

我生长在东北,从小到大跟随父母造访过祖国很多旅游城市;十九岁那年,我从家乡长春一路南下,来到上海这个陌生庞大、被称作“魔都”的南国之城。

众多的城市在我的生命里一闪而过或是深深扎根。尽管阅历有限、经验不足,但由于专业原因,我也在行色匆匆的路过中,开始留意并思考城市间共有的问题,以作为日后更好建设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下面,我将从文化、社会和环境三方面,浅谈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初学者在二十年的亲身体验和两年的学习观察中,看到的当今中国大多数城市中存在的“诟病”。

(一)文化良心在何方

也许提到文化,会让人轻易地联想起“知识分子”。

我国真正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始于清末民初。自始,他们就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良心。1908年,一批史学界人士救火一般抢救敦煌藏经洞的遗书,便吹响了文化良心的号角。一百年来,他们为保卫优秀的中华文化倾尽全力,呕心沥血,并且薪火相传,直抵今日。他们一直信奉知识的真理性,坚守着知识的纯洁与贞操,并深信放弃知识就是抛弃良心。冯骥才先生说:“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知识分子,衡量社会的是非才有一条客观的标准,文明传统才能延续不息,知识界才一直拥有一条骨气昂然的精神的脊梁。”

罗振玉、陈寅恪、马寅初、梁思成、阮仪三……或许在常人看来他们高高在上,与我们有着很远的距离。不过,我所谓的“文化良心”是社会良心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社会里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为“城市文化保卫战”而奋战的使命。

不过,为什么会出现“城市文化保卫战”一说呢?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留存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但是对于它们的保护,却比欧洲晚得多。加上近代经历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抢夺,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飞速的城市建设,连绵战火和新城市的成长成为破坏历史古迹和历史古城的重要原因。其中不得不提到,如同济大学建筑系阮仪三教授所述:“1966年开始的10年‘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创建立的文物保护制度遭受了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以‘破四旧’为代表的一系运动使文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的人为破坏,随之形成的一种忽视文化、忽视传统的‘破旧立新’的社会倾向,在以后

的岁月中产生了长期的不良影响。”

如今,处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狂潮中的一座座中国城市,其中有多少正在毁灭的城市文化遗产,我们无法统计也不得而知。但每每想到一条条蜿蜒了百年的青石板小径被笔直光整的城市道路所取代,想到一幢幢沉淀了历史精华的老宅古屋,因城市中心的不断扩大而被高楼大厦刷新,想到古老的城墙、门楼和牌坊被冠以“影响城市整体面貌”之罪名而被推倒铲平……又有哪一个炎黄子孙不会感到忧虑、焦急、愤懑,却又无可奈何呢?

不言而喻的中国国情,让我们都知道一座城市的命运走向可以基本被它的领导者所掌控。在前一段读到的由阮仪三教授所著的《护城纪实》一书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些例子:

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中的领导,由于一心赶上现代化发展步伐,认为几百年前的古城墙挡住了道路的拓宽,阻碍了经济的进步,就将其拆除;九华山风景区的当地领导放任自己的亲戚在山上建房、伐树,后来被阮老等人拦下后仍然耿耿于怀甚至伺机报复;苏州市的某市长刚上任时急于修路以招揽更多游客,却不顾道路穿过历史悠久的景区,不但充耳不闻阮老的百般劝阻,更是因此加快了建设速度;有很多建筑师和规划师为了迎合与满足领导以及开发商的要求,做着违背自己所学知识的规划设计,或是在明知不应该和不适合的地点造起了房屋……

看过《护城纪实》中以上的例举,与其说有些城市的管理者不理智,有些地方的百姓太愚钝,不如说他们是被个人的利益和升官发财的诱惑蒙蔽了双眼——不是他们感受不到几百余年历史的沉淀凝固在建筑物上的伟大气息,只是他们太过急功近利;不是他们不懂得城市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对于城市气质的意义,而是他们在看重功名利禄和升官发财的今天迷失了自己!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虽没有决策权,但作为城市的一员,我们有着庞大的群众力量和影响力。是仅仅过好自己的生活、冷眼旁观周身的沧海桑田,还是坚持知识的良心、历史的良心、文化的良心,为城市文化保卫战贡献力量,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而作为未来城市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我们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实施人,又是决策者的参谋,可以说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就在我们的手中。所以,是趋炎附势而升官发财,还是固守文化良心,做一个有责任心的设计者,这同样将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在功名利禄迷乱人心的今天,希望每个城市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良心,仍能有振聋发聩、唤醒良知的力量。

(二)我所见的一些社会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大社会里,作为微小组成单元的一分子,我们每天遭遇又解决着各种问题:个人的、大众的,民生的、社稷的……而作为芸芸众生之一,我在此所列举的,仅是从景观设计初学者的角度,以我之眼看到的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1、过度消费

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曾出台过“消费救国”的政策:各种手段刺激消费、挨家挨户分发消费券……甚至让很多小孩子以为爱国就是尽量多买东西!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样的决策是不理智的:一味用消费来冲刷表面经济成长数字,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不景气的问题。

但至于究竟怎样做才能有效缓解经济危机,这不是我所学知识能够解决的问

题。而我透过度消费这项事实看到的是:消费行为也是有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的。

关于过度消费的行为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我是这样理解的:

那些为迎合我们过度消费的需求而进行的大量生产,是造成气候变迁、生态多样性消失、水资源枯竭等全球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些就是环境成本;

那些因为我们过度消费而产生的大量被丢弃的旧物:旧车、旧电视、旧电脑、旧冰箱等等,其实大多被倾倒到了西非贫穷落后的国家,那里的人民不仅花冤枉钱买那些二手货使用,还得承担这些因发达国家人民过度消费而加快被淘汰掉的东西所带来的辐射等环境灾害——西非面临被垃圾淹没的未来,这就是社会成本。

过度消费能够一定程度上拯救国家经济吗?过度消费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表现吗?在我们因为从众、广告等原因购买了不需要的东西之后,我们考虑过它将何去何从吗?……

以上是我的疑问,也是些值得所有城市人思考的问题。而更不容小觑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消费者的集体力量。

2、大量用车

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曾经预见汽车将会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主流,于是主张建造长距离的街廓以减少交叉路口,让未来的汽车交通更流畅,更有效率。

果不其然,如今的城市当真成为了“汽车的城市”——大量机动车道的建设、被大片停车场侵占的城市用地、无论去哪都几乎离不开汽车的城市人们……不过,在气候变迁和暖化的趋势愈来愈显著、车辆交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成为重要元凶时,我想连柯布西耶本人都不会想到,过去的“远见”竟然成为了现在的麻烦!其实,让人们更想买车、开车的道路建设是非常短视的。

本学期我曽协助一位老师分发过关于“公园绿地出行需求调查”的问卷,在统计结果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所有出行方式为“私家车”的公民对于绿地周围交通状况的改进意见都十分一致——“增加停车场面积以方便停车”。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大量汽车的使用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停车场面积和停车位数量的严重不足。而大多城市对此项问题的解决办法,都是顺应民意尽量多找空间将其用做停车场所。于是,大片没有遮阴的柏油停车场逐渐蚕食了城市中一块块街头绿地,既增加了城市热岛效应,也在产生大量地表径流的同时污染了河川溪流——而这些,都属于未来城市环境设计者的责任范围。

做为人性又理性的城市决策者和规划者,要清楚一味满足“提供足够停车位”的需求,是无法解决过多车辆在城市中带来的问题的;相反,这只会更加激发人们购车的欲望。如何有效地控制城市人大量用车这一现象,是否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作为选项,才是人性化、现代化城市应该做到的,这些都是面对当今社会的现状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3、人情冷漠

在这学期所经历的几个月里,着实发生了不少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性”的社会事件。由于课堂上赵老师总能够因事随形地及时同我们讨论、分析,在这里便不作过多论述。而我更重视的,是从与本专业相关的、与城市人居建设布局有关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首先,谈谈曾风靡一时的“美国梦”。不知那个年代的人是否都做过美国梦——拥有远离嘈杂都市、坐落在安静郊区的独栋洋房,有专用的车库,有着广大翠绿草坪作为私人庭院……这是典型的美国郊区生活模式,也几乎是美国梦的具体图像。大部分美国人和许多外来移民以及那些同样做着“美国梦”的外国人们,

终其一生的努力目标就是拥有一栋私人庭院的独栋住宅。

可是当大量美国郊区、林地、农田被不断扩张的住宅社区所侵占和吞噬,当许多国家城市都在大量复制着所谓的美国梦时,我们看清了其真相——它让城市的郊区如同皮肤病一样快速地在城市的土地上蔓延开来,而大多郊区都是没有活力、没有生气、完全失去特色和地方感的居住机器。现代城市人即便不住在那样独立的水泥牢笼中,也是彼此间隔地生活在市区内高楼的一个个小格子里。

每一座繁华的城市,都如同一台轰鸣运转的永动机,以飞快地发展速度夜以继日地转动着。而在样的城市中,人们每天在罕有绿色植物柔化的硬质地面上行走,匆匆路过一个个缺少停留与聚集空间的街角、路口、开敞地,穿梭在被规划成“棋盘方格网状”生硬的城市空间里,往来于由一面面坚实厚重的水泥墙围合的独立空间之间……

机器一般的城市,将其中的人也模式化、机械化。如同机器人一般行色匆匆的人们,又怎会不冷漠、不缺少人情呢!独门独户的住宅限制了人与人间的交流,连邻里间都彼此生疏的人们又怎能主动上前扶起跌倒的陌生老人?笔直平坦的柏油路促使他们脚步匆忙,又怎会有人停下片刻去关注倒在街头的孩子?若不是街头绿地和运动场地逐渐减少,孩子们还会因为失去了活动空间而挤在一个室内体育馆中并发生冲突而至丧命吗?……

也许以上我将城市规划中的缺陷与近期发生的社会事件相关联的观点稍显片面和牵强。但不能否认的是,居住环境能够影响居民的心理、性格和行为。是重视经济和发展而建设一个过于简洁、工业化、现代化的冰冷都市,还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一个环境宜人、亲民的和谐城市,是我们每一个城市人共同面临的选择。

(三)大自然是敌是友

在人类从进化起到繁衍至今的上万年历史中,自然与我们的关系可谓复杂多变。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对于大自然的感情也从最初的敬畏、仰仗,逐渐变为想要控制自然、主宰自然。但是,当人类这一野心在大自然的力量所带来的灾害中屡屡受挫后,如今的人们开始崇尚“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处”这一信条。不过,人类社会始终在生生不息地繁衍、步步高升地进步。于是,尽管作为自然的子民又高举着“和平大旗”,人类还是时常觊觎着自然种种财富:土地、资源、能源……并在自然进行抵抗的过程中与之进行着“乐此不疲”的斗争。

1、与河争地

作为被长江和黄河哺育至今的中华儿女,我们曾切身体会过河流为我们带来的许多免费服务:水源、食物、农作养分、航运之便……然而,在今天现代化的城市中,当许多城市人已不需再依赖河流作为生存的必要途径时,河流在人们眼中的地位便不一样了。

如今城市中的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河流之所以是河流,能够孕育人类的文明,能够满足人们饮水、洗涤、灌溉、捕鱼等的需求,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条水道而已。也许因为水中生物不像陆上的动植物容易看到,大部分人从未想过,河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有着许多不同动植物的生命综合体。

根据我所查的资料,为了满足人类的防洪、航运、水力发电、休闲、水资源运用、水岸土地开发等需求,世界上大部分河流已经被水利工程改造得面目全非;再加上人类定期对河道进行疏通等维护工作,就好像已经重病累累的身体,不时

还要遭受拳打脚踢,许多河流因此早已经失去了生命力,成了不折不扣的排水沟。有些城市政府更将流经城市的河流视为不听话的排水道,或是没有好好利用的空间,觉得它们占用了精华开发地段,有碍城市发展,干脆将其填埋,让它们从人间蒸发,并在上面建起象征经济发展的笔直公路。

更可怕的是,由于我们不断地试图增加建地面积,不但大量开发宝贵的农地和山坡地,还与河争地,筑堤开发洪泛平原,更将河流当成废污水的排水道,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也影响人们的居住生活品质。

提到与河争地,我想起了很多涉猎到的相关实例。其中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一篇来自《西雅图时报》的报道。

在2009年的一次水灾过后,记者访问一位长期居住在河畔的居民,这位老先生已有五次房子被洪水冲走的经历,但他继续在河畔盖房子的意志却坚定不移,他的理由很简单:住在河畔风景优美安静,即使家园经常毁于河水,但自己就像河狸一样离不开河流。另一方面,尊重人民自由的美国政府实施强制水灾保险,在每次灾难后都会给予老先生足够的保险理赔。

尽管家园被洪水冲毁的受灾户值得同情,但我们不得不思考:将家园建设在河道中,能奢望不被水淹吗?一个真正进步的社会应该包容居民这样的“选择自由”、放任开发商在洪乏平原甚至近邻河道的地方进行不合理开发吗?

要知道,“变”是河流唯一不变的特质。河流就是需要空间,这一点是人类怎么争都争不赢的。所以在我看来,与其在城市中进行河流整治与洪水抵御工程,不如停止城市的扩张,放弃与河争地的行为,重新审视与尊重流经城市的每一条河流。

2、抢夺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凡是提到现今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我所能想到的,除了老生常谈的因开发给自然带来的各种污染外,就是由于开发的原因导致用地面积不够而向自然索要土地的例子。

当然,作为未来的人居环境设计者,我更加关注的是城市人与大自然在生存空间方面产生的冲突。

在前文提到的“与河争地”的例子中,面对大自然的抵抗和警告人类毕竟时常处于下风。可是在现在我所要谈到的“抢夺野生动物生存空间”这点上,面对比自己低级一等的动物们,人类便显得肆无忌惮得多了。

在此,我希望通过介绍一部个人十分喜爱的日本动画电影《平成狸合战》,在结合其创作背景的同时对于这点予以探讨。

这部片子是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它讲述的大致内容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与之相对,青山绿水则迅速减少。东京都提出“多摩新市”的概念,大肆向周边的原始森林扩张。祖辈生长在多摩丘陵的狸猫家族受到巨大冲击,随着树木花草的急剧减少,可供它们生存的食物也开始短缺。于是狸猫家族决定对侵占自己家园的人类进行报复,并决心将其赶出森林。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手,狸猫们拾起了已被遗忘很久的变化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修行,狸猫们终于学会了自由变化。在激进派的领导下,一部分狸猫向建筑工人发起恐怖袭击,造成多人伤亡。它们的行动虽然取得成效,然而却无法阻挡利益熏心的人类的脚步。森林仍然不断地被蚕食,狸猫家族的命运危在旦夕。在影片的结尾,是一场荒唐的反抗战争的落幕。而理所当然地作为失败者的狸猫们只有几种选择:变成人的模样融进社会中;在城市之间仅存的森林间残喘;被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毁灭……

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带着很大的感触和强烈的探究心理在网上查阅了关于影片中提到的东京“多摩新市镇”计划。于是我了解到了它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口大量涌入东京都,造成东京市区住宅供给量严重不足与地价飙升,负担过重的市民纷纷逃离东京都,迁往外围较便宜地区。而这种无计划、无限制的蔓延,导致了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日本当局为解决僵局特颁布《新住宅市街地开发》办法,期以新市镇开发方式,在大都市周边提供自给自足住宅小区。多摩的土地便在新镇开发的范围之中。

在网上一篇名为《梦境般的乐土:发现多摩新市镇的美》的论文中,我看到了如下的文字:“1965年时,多摩的土地仍是山峦起伏,绿意盎然,原始风貌的山坡地。如今业经开发绿意依旧,多的是栋栋美观的住宅、办公大楼,条条便利的大道,蝉鸣鸟颂的绿意空间,及生活休闲的购物中心、娱乐城,成为美丽新市镇。”

不得不说,若不是宫崎骏在电影中以狸猫的独特视角向人们揭发了“多摩新市镇”开发计划的真相和它带来的影响,这段略显冠冕堂皇、充满迷惑性质的描述文字定能掩盖日本政府为了扩大人居面积而破坏郊野原始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抢夺生存空间的行为。

在这学期我参加的一次有关风水学的讲座中,讲授者翁先生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现在,城市人和农村人争地,继而农村人向野生动物争地,争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人们争得的多是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继而他又举例道:舟曲位于两山之间、峡谷之下,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人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始终未迁与政府财力和当地居民安土重迁的原因有关,但最初为何会选择那样一个根本不适合人居住的地点建立城市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难道一味侵占自然土地、扩大城市用地面积、让所有城市居民住得下,才是建设一个城市的重中之重吗?要知道,开发不是硬道理。

大自然是敌是友?如果我们尊重自然界中的一切元素,合理规划利用自然给予我们的福利,自然就是保障我们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良友;但若是人类因身居城市远离自然、因科技进步而小看自然的力量,对其进行无休止的挑衅、侵犯以及破坏,那么重多灾难片已经为我们预测了人类可能走向的结局——灭亡。

不过我想,在如今被禁锢于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城市中的人们真正意识到与自然平等和谐共处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之前,大自然亦敌亦友。

二、有关未来人、城市关系健康发展的深思

(一)重整文化良心,做有责任心的城市人

在《南方周末》的一篇名为《城市的气质来自何处?》的文章中,作者谈到:“城市的气质来自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城市的魅力体现于不同时代建筑的有机集合。城市是人类生存的集合空间载体,支撑这个载体的‘硬道理’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构成人工空间与环境的技术体系;而导向这个载体运行的‘软道理’则是城市文化。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的文化由世世代代的思想家、伟人的意志与居民的思考方式及生活形态积淀而成。‘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城市发展的‘软道理’凝固了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孕育出一条条古老的街巷、一个个深情的院落、一处处如数家珍的名胜。”

众所周知,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发展史和文化底蕴,无视其世世代代积累沉淀的文化,仅仅着眼于工业发展的城市建设是不可取的。所以,唤醒城市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重整文化良心是十分必要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城市人,始于“励志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居住环境设计者”。

做有责任心的居住环境设计者,不仅要对生活在我所设计的居住环境——建筑、城市或者景观中的人们负责,也要对环境本身负责,比如:对过去宝贵的历史建筑的修缮,对现在珍贵的城市绿地的保护,以及对未来城市发展走向的引导等等。其实说到底,这一切还是在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服务;但是其中更多的,是能够放弃当下一时经济利益和某些个人发展途径,坚持自己文化良心和社会道德的勇气和执着,从而给整个人类社会的风气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在《护城纪实》一书中,有一段给我感触最深的话,来自其中所选的一篇记者的采访稿:“记者跟随赴杭先期考察的阮仪三教授和他的几位博士生逛了一回杭州大街,方觉在一座被历史厚爱的城市里,自己平日里之故乡前匆匆赶路,视线所及,一片市井庸碌;而一旦稍稍将头仰起,眼光放远,便看到了平日里不曾留意的好东西。”

作为一个景观学的学习者,这段话给我的教益便是:热爱并尊重你生活的城市环境,让它们物尽其用;热爱并引导与你生活在一个城市里的人们,让他们因为你的设计而感受到周围环境的美好,并因此而发自内心地开始尊重城市的文化。让所有城市人一起营造一个文化底蕴与和谐气氛并存、蒸蒸日上的美好城市环境。

若从城市领导者、决策者的角度来讲,我认为,鼓励支持并大力投资建设一些在保护历史遗址、旧址的同时,又符合当今城市发展速度和人们审美需求的项目,是可取的办法之一。这样不仅会解决那些因位于城市市内而被视为“城市建设和美化的阻碍”的历史旧址难以处理的问题,也能够将它们和谐地融入到符合当今城市发展潮流的现代城市景观之中。同时,也使之成为城市重要的一部分,并在被人们游览与使用的过程中,激发城市人尊重与热爱城市历史文化的情怀。

在这里不妨例举我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一个相关案例,以及我对其的分析总结。

1、案例分析———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与再用

·案例简介

中山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由于历史原因,公园保留了刻写着真诚和壮美却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将其重新化成富有生命的音符。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面临巨大挑战。首先要解决生态环保问题,保留船厂周围的自然植被,特别是使歧江河岸的水、生物、人如何得以在一个边缘生态环境中相融共生;同时他们“超前”的设计思路还要面对大量来自政府部门的不理解,甚至在最初遭到大多数专家的反对。

·设计手法——保留与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以及再利用和再生设计江公园由于原厂址之残破败落,不存在完整意义的工业遗产保护,只可能走再生和利用的途径,但是时间和场所的特质不是被消解,被平面化,而是通过对比强化、场景再现、抽象提炼等多种手法,立体化、多层化。以生态植栽,装置语言的应用,特定工业素材的再构成组合,广义雕塑等形成人文涵义丰富而且当代设计美学特征明确的公共空间。

岐江公园在理念和实践过程中,都小心翼翼地践行着对包括草木和人在内所有生命的呵护和维系。通过设计,成排的大榕树得以留存;通过组织现场设计和施工,场地植被得以最大比例的留存下来。来自五桂山的野草在铁轨边繁盛蔓延,木棉花坠下沉甸甸的红色花朵。

人与城市,人与场地,人与土地、河流都充满着情感的联系,相信并尊重这种联系是景观设计的中心要义。在权力—豪门城市美学体系的景观格局中,我们看到的是对这种联系的否定和删改,看到是打着种种旗号的美学强暴!那些大规模的拆迁,砍伐,夷平…流露出的正是对土地生命和普通人民的敌意和拒绝!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2、案例分析总结

据我所知,像粤中造船厂旧址这样在历史漫长岁月中留在城市里的旧址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曾参观过的上海1933老场坊、我的家乡长春在伪满洲国时期留下的地质宫等,虽然没有太漫长的历史,但仍属于反映城市发展痕迹的“遗留物”。如何在尊重它们以及其周边场地环境的同时,将其重新设计建设,是城市规划者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像岐江公园这样在整个设计中贯穿了生态恢复和废旧再利用的思想,借用了“现代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例子在国外有很多,其典型代表是Richard Hagg的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和Peter

Latz的的德国Ruhr钢铁城景观公园,这两者都强调了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而成为具有引领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作品。而前一段时间老师让我们分析的另一个案例“美国纽约高线公园”在我看来也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之一。

对于这样很有历史特点的场地,我认为:

我们要遵循“在保留的同时加以更新、让历史遗留物变为当今有特色的景观元素”的原则,去加以分析、利用和改造。

化旧败的历史遗址为现代景观的一部分,将热爱城市历史文化加入未来的城市精神之中!

(二)关于我“以改变城市规划、管理方式影响人居社会”的构想

我的“以改变城市规划、管理方式影响人居社会”的构想大概永远比不上柯布西耶的“理想城市”那样完善,也不会像他一样将其实现在昌迪加尔的土地上。不过这个构想是建立在我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并加入自己所思而得来,我想这将对我日后的设计方向带来些许影响。

下面就简单谈谈我从改变上文分析中提到目前社会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对于城市规划与管理方式的看法和建议。

1、倡导“聪明消费”运动

“聪明”的消费观,不是过度消费,也不是指一味购买廉价产品。我认为“聪明消费”就是将一切相关因素都考虑率全面后,成本最小的消费行为——当然,这成本包含着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资源成本等等。

比如在饮食方面,“买当地、吃当地”的方式就是聪明的消费行为。因为本地产品在产销过程中省去了大量长途运输需求,也就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有着较小的环境成本。本着这样的原则,现在市面上的有机超市已不是最好的选择。《遇见好城市》一书中以西雅图为例,介绍了当地众多的农夫市集,在那里人们可以选择当地产销的食品,也就是直接从农夫手中买到最新鲜的食物。这样的消费行为不但保证了我们的健康,也带动了城市郊区或周边农村的经济,具有社会意义。在建筑方面,近年来各大城市多在倡导“绿色建筑”,而绿色建筑除了必须选用较环保的建材,也必须注意建材原料的产地和加工地。

总之,消费者的力量不容小觑。引导民众聪明消费,会在经济、环保、社会建设等方面带来莫大效益。

2、将道路还给行人

在我心中对于道路概念的雏形,一直始于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于是我始终认为,行人才是道路的主人,而非今日,人成为车辆呼啸而过的道路上的弱势群体。

在我看来,类似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作为租界时的上海,就拥有着我心目中较为理想的街道体系:并非是柏油马路而是以砖石铺路;车辆行驶与行人行走的空间并无严格的界限区分,而多是人车混行的方式;路面上自行车、有轨电车、机动车和行人往来自由穿梭,但速度并不快,都十分很安全。

当然,上述图景和当时科技并不如现代发达也有一定关系。但是道路从“人车分流”到“人车合流”的变化趋势,的确在如今的西方国家开始流行。在《遇见好城市》一书中我读到:荷兰,是第一个尝试人车平权的欧洲国家。在重新设计街道的计划中,荷兰缩减原有车道,并配合植栽、路树、花圃等细心的设计,

让车辆无法呼啸而过,被迫减速慢行。荷兰人称呼这样的街道为“生活化道路。”

这也启发了我对城市道路的重新整合规划:

我希望未来的道路被行人所主宰,现在机动车道两旁的徒步区应该加以拓宽甚至占满整个路面,以供行人任意穿越马路,并在其上用及腰的短柱或其他装置限制车行范围;将步行街作为城市道路系统的主体,其上布置众多小型聚集性的休息广场,供人们随意停留、彼此交流。总之,街道应该多功能的使用,除了交通,还可以用来逛街、游戏、休息、喝咖啡……其具体做法比如:改善市区的步行环境、减慢行车速度、增加开车和停车的困难度和金钱成本等;并在抑制私家汽车交通的同时,也发展完善大众运输系统,如建构自行车环境、提供汽车共享的服务等。

我希望未来的某天,通过我们的努力,大量用车的现状可以得到控制,将街道真正地还给行人,让人们在行走间切身体会城市的美好。

3、改变“美国梦”式住宅形式

我认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因此,脱离了群体而生活的一切居住形式都是有缺陷的。而如今我们一家一户局限在自己私人领域的居住方式,就是不够完美的一种。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独自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大,但与邻里间、与周围居民的交流空间仍旧少之又少;虽然为了节约城市用地,开发商们把房子的间距越缩越短,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是有增无减。

在我看来,老北京城中“四合院”、“大杂院”的居住方式,是既能够保证个人私密性,又具有充足的邻里交流空间的一种居住形式。但是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那种四面以带状居住空间所围合成的大院已经无法大量地存在了。

在考虑“如何既能保证节约城市用地又能让人们有足够交流沟通空间”这个问题时,我不由得想到了2011年的寒假去香港旅行时,参观朋友所在的香港理工大学中一栋宿舍楼的见闻。

那是一幢十九层、男女混住的寝室楼。同学介绍说,在这里男生住在单层,女生住在双层;整个大楼以每两层为一个“Hall”作为基本单元,除了同学们各自的寝室外,每一个“Hall”都配有一个公共的大厨房和宽敞的休息大厅。朋友说:“来到香港过的第一个春节,由于香港学校不同的放假政策,我们这个‘Ha ll’中所有不能回家的同学都聚在这个休息大厅里,举行活动、看电视,会做饭的便拿着自己准备的食材在公共厨房里一起下厨,最后摆了满满一桌年夜饭,一同庆祝我们人生里离家最远也是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

以上经历的回顾,给了我对未来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有了很好的启发:

尽管由于土地有限的原因,我们无法给人们提供足够开敞宽阔的空间用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为其在原本居住空间中增设一些可供多家多户同时使用的多功能空间,比如公用厨房、公共休息室、棋牌室、阅览室等,同样能够在提高“蜗居”于高楼大厦中的居民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创造彼此融合、交流的机会。这未尝不是一个在居住空间的改革上简单可行的好点子。

(三)增强环境意识,向发展绿色建设迈步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就跟野生动物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一样,也是自然现象的一环。但是,却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像人类一样对地球环境所造成的改变如此剧烈且规模庞大。

必须要承认的是,近一二百年来,人类大规模的开发与发展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其正面意义。以至于一个个现代城市都如同病毒的携带者,表面并无大恙,实际上却隐患重重、随时可能发病。

如果说,一个城市生病了,你会想到什么?是一个肮脏拥挤、基础设施不足的城市,还是一个交通经常打结、有着严重空气和噪音污染的城市?这些伴着一代代城市人成长并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深植于我们对生病城市的印象中。有时,我们会因为各种影像资料开始十分向往人迹稀少、花园式住宅、交通发达的西方国家。其实,无论是我们自己的城市,还是让人称羡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像是愈来愈没有效率的笨重机器,一方面必须投入更多的自然资源才能运转,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排出大量垃圾、脏水和脏空气。由于这些“城市机器”的设计不良,不但让居民无法健康地生活,还连带赔上整个地球的健康。

不过,我们的城市虽然生了病,但其解药也已慢慢浮现: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建设。

根据资料,目前“修复环境”、“修复城市”的运动已经在许多欧美城市得到具体的实践,相关的案例比如:经政府有计划推广和投资而成为几乎全民自行车出行的“自行车城市”哥本哈根,在道路设计、公共捷运、鼓励政策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曾坚持以不断加强防洪工程与海洋、河流搏斗,后终于与河流握手言和的荷兰,其“还地于河”的政策和与之相关的补偿条件以及全体民众对于河流的态度,皆可以作为我们规划城市和引导居民的范本;西雅图、米兰、马尔摩等西方城市重整市内受污染或被废弃的土地,并将其改造为生态绿地、城市公园的实例,我认为都可以为我们带来修复城市的灵感。

当然,将西方城市作为我们未来修复城市的模范,并不是说我们要去复制其一模一样的政策或设计方式,而需要在其基础上进行有当地特色的继承与改变。毕竟各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不同,其他城市的做法不能也不应该直接加以移植。更何况在我看来,一个有个性的城市才最美丽!

结论

在例举并归纳了我眼中所见的城市“诟病”,和通过我自己的思考及学习经验总结了人、城市关系健康发展的几点展望后,我希望在最后谈及一些有关在我看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百度百科,我知道城市化的涵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广义的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的过程。

按照原来规划,我国城市化水平应在2005年达到35%左右,2010年达到40-42%。然而据有关统计,我国2003年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并且权威部门提出,我国在本世纪中期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5%,再进而达到75%。从以上数据看来,我国已提前6至7年实现原定城市化的目标;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只用英国的一半时间,法国和美国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便走过同样的城市化进程。

从中国的现状和以上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城市化进程之飞速是显而易见的。而城市化,就意味着生产和消费将更集中、更大规模、更社会化和更高的生产效率,也就意味着现代化。那么,高速进入城市化的中国,又能否承受得住伴随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呢?

其实面对城市化,中国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人口太多;二是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贫乏;三是基本资源严重短缺,如人均淡水不到世界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三分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正如我在上文的分析中所说,处理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控制好土地与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平衡好人与自然间的种种利益冲突,对于城市的决策者和规划者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面对我国具有空前规模和速度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要认识到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能相提并论的。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有对待自然环境的正确态度和营造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效手段。而其具体内容也正是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们以及相关研究者孜孜不倦的努力目标和发展方向。

最后,虽然我是以一名未来城市人居环境初学者的眼观来对以上观点加以阐述,但其实修复城市不仅是空间专业者的事,更是城市中每一个人的事——因为城市是你我共同的生活场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发现城市现存的“诟病”,了解我们城市的病因,一起发挥人的能动性,督促政府和专业设计者运用好创意和胆识,共同为我们居住的城市打造一个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护城纪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廖桂贤,遇见好城市,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2010. 其他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南方周末》,《西雅图时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