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可爱的地球_2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_2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_2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

1.地球仪。

2.世界地图。

3.让学生调查,调查家中餐桌上的食品分类与来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

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

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

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

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

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

4.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

(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二、探究学习——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1.先出示一组不同的地形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2.分小组讨论:

(1)说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

(2)说说我所知道的陆地动植物资源。

(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高的山脉等。)

3.汇报:我家餐桌上的食物调查。

说说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进行划分。

4.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

小结: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美文欣赏——可爱的地球

(让孩子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家”:从不同角度夸夸我们生活的地球,提出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爱护地球行动,提一条倡议。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地球形状特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理解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今后建设更美好的人类家园。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相关资料。

2.郑和下西洋的资料。

3.歌颂地球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环球航行的人是哪一位吗?

板书“麦哲伦”,导入新课。

2.根据课前预习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交流:我所了解的麦哲伦。

3.根据教材提供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主要是从哪个大洲出发,经过哪些大洋大洲,最后到达哪里。

4.讨论: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活动:我是小小环球航行家。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麦哲伦航海路线示意图,结合对所经过地区自然风貌或风土人情的大概了解进行情况介绍。)

二、探究学习——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1.交流环球航行的有关素材。

2.教师介绍:现代麦哲伦。

(英国28岁的女航海家艾伦麦克阿瑟打破世界记录驾帆船71天环游世界。)

3.生朗读书上的环球航行故事资料。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1.分小组,各自交流三节课的学习体会,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图画创作。

2.小组分角色朗读“地球,我的母亲”。

3.集体阅读“世界地球日”资料。(教师介绍近几年地球日的主题。)

板书设计:

1 可爱的地球

一、从太空看地球

二、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三、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教学反思:

《可爱的地球》一课,着重介绍了地球特点以及与这些特点相关的社会常识,激发人们珍爱地球、善待生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在重点部分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字材料,选用恰当的图片、视频进行有效拓展。比方课文在“从太空看地球”时应用了例举的方法,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我精心设计环节,用外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加上震撼的音乐,我希望能够借助形象来激发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使学生产生联想。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不同的角度,让孩子认知地球已经不在是地球。而是我们的妈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得到情感的熏陶,要保护可爱的地球、要保护我们的妈妈。

新课改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上的改变,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利用好课本,精心设计,让学生充满兴趣地探究、学习。

第二课从世界看中国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正确理解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重点难点:

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东西半球图、地球仪。

2.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挂图。

3.录音:《请到天涯海角来》、《黄河颂》、《康定情歌》、《青藏高原》等。

各地区风光的景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长城、故宫、兵马俑、云冈石窟等图片。

2.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迈克和袁小光,相互自我介绍,说明目的,各自介绍自己的国家所在的大洲位置。由迈克提出“中国在哪里”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

1.出示世界地图,找出瑞典和中国的地理位置。

(小结: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迈克提出新问题:中国与他的国家谁大?

指导看图:中国陆地面积与欧洲面积的比较图。

学习阅读方格统计图,分小组计算面积数,得出结论:中国的面积很大,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差无几。

3.学生分小组朗读中国小档案。

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介绍“我所知道的中国档案资料”。

读图练习:

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首都、主要岛屿台湾岛和海南岛,认识中国濒临的海洋。

4.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小导游活动

根据中国地形图,设计几条迈克的旅游路线,选择其中一条。

1.将旅游路线按东北地区、海南岛、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顺序设计。

2.确定在各个地区想了解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1)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学习东北地区内容。

(了解:吉林雾凇、长白山天池、朝鲜族。强调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2)播放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转入海南岛的学习。

(出示椰子林、橡胶林的图片,介绍海南岛特有的热带海洋风光。)

(3)播放《黄河颂》,揭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介绍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讨论黄河的功过。)

(4)播放《洪湖水,浪打浪》,介绍我国五大淡水湖。

(展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商业、城市建设的图片。)

(5)欣赏古人对江南的赞誉——《忆江南》。

四、总结

(播放《康定情歌》,指名朗诵“溜溜的跑马山”。)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认识邻国关系是理解“世界中的中国”的关键。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提高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地图阅读、资料收集、分类整理、系统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学会如何查询资料,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提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本领,也强化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并让这种情感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准备:

1.中国行政区地图,地球仪。

2.收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景观图片、民族服饰图片等。

3.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故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2.看中国行政区地图,找出日本的位置,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

1.中国的邻居有多少?中国的邻居可分哪几类?

(1)指导学生按顺序在地图上把14个邻国一一找出来。

(2)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海上邻国,并说说它们分别与我国相隔哪些海洋。

2.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其中自己比较熟悉的邻国与它们的首都。

(看世界地图,比一比,日本和美国距我国的距离哪个更远。)

3.什么是比例尺?阅读“小百科”。

4.自古到今,人们交往的方式有何变化?

(提出观点:有人说,世界变小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5.介绍中国的睦邻友好“三邻”政策和我国和平外交的五项基本原则。

三、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世界和平、世界人民大团结为主题的创作画。)

板书设计:

2.世界看中国

一、中国在哪里

二、哇,这里太美了

白山黑水黑土地

请到天涯海角来

黄河水呀黄土地

江南江北好风光

三、我们的邻居真不少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能结合我国各地的特点,有选择性的进行介绍,如东北的物产“三宝”、海南的自然风光、江南的“鱼米之乡”等,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认识事物。

在教学中,此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量大,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我们互通有无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

3.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信息资料。

2.调查身边的进口货,记下产品名称和产地等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上标有“中国制造”的字样,它表明这件东西是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现在国外许多地方可以看到这样的产品,我国出口商品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1.主题新闻发布会: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资料。

教师讲解图表的有关知识,请学生借鉴课本第16页的表格,试着画一个与我国出口商品状况有关的图表。

2.阅读《圣诞老人中国造》。

讨论:圣诞老人中国造代表了怎样的现实?你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一现实有什么看法?

3.指名朗读《我在美国逛超市》。

同桌交流:你对黄奇逛美国超市的经历有什么感想?

(讨论:黄奇发现姨妈过去从美国回来时总是大包小包地往国内带东西,现在却是在国内买很多东西,大包小包地往美国带。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其中的奥秘吗?)

三、学习“我们身边的进口货”

1.学生整理课前的调查结果,填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包括物品名称、品牌、产地和调查方式。

2.比较讨论:你在调查中有没有发现有些商品的不同组成部分产自不同的国家?

3.了解“外来词”。

阅读课本中的《咖啡——汉语中的外来词》。

你还能够找出几个汉语中的外来词吗?

(汉语中有这么多的外来词,汉语有渗透到一些别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明确:中外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四、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世界与中国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行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世界与中国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行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教学准备:

1.查找张骞、马可波罗等人的历史故事。

2.调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家乡的产品销往国际史上的报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谈谈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看法。

二、学习“互通有无,由来已久”

1.自主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段落。

对照插图,说说:“丝绸之路”连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和看法。)

2.分组朗读课文《马可波罗在中国》和《郑和下西洋》。

(1)在文中标出体现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词”。

(2)请同学走上讲台,讲讲课前收集到的张骞、马可波罗、郑和等历史名人故事。

(马可波罗和郑和的举动在他们那个时代里,对我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在今天看来,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你认为这种影响能够持续到今天的理由是什么?)

3.为纪念郑和下西洋之举,600年后的今天,两岸青年又开始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自由阅读《两岸青年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讨论:如果有机会,你会不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说说你的理由。

三、学习“走向世界的中国大蒜”

1.朗读《小华家的大蒜》。讨论:小华家的大蒜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参与国际竞争要注意哪些事项?)2.阅读《美国大蒜向中国大蒜低头》。

讨论:你听说过类似的新闻吗?这些新闻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

3.阅读世界贸易组织的简介。

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料。

讨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意义何在?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你认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可能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你觉得我国在对外经济交流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4.指名朗读《家乡来了“洋专家”》

交流: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你感到家乡的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3.我们互通有无

一、“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二、我们身边的进口货

三、互通有无,由来已久

四、走向世界的中国大蒜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中国走向世界”这条主线,为孩子的学习多提供一些素材,特别是近两年来的中国发展。因为教材的局限,书上提供的数据资料多是2002年前后的,这会让孩子理不清头绪。

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环节“我们身边的进口货”,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进行汇报交流,这样会更加真实,印象深刻。

公共安全课和谐校园拒绝暴力

教学内容:《和谐校园拒绝暴力》

教学目标:

1.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拥有宽广的胸怀。

2.感受校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3.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遭遇校园暴力时要妥善处理。

教学难点: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遭遇校园暴力时要妥善处理。

教学重点: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拥有宽广的胸怀。

教学形式: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CAI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何谓”谦谦君子”

(1)老师提出新时代的名词:谦谦君子.提问:你怎样理解”谦谦君子”这个词?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谦谦君子”?

(2)学生自由发言.

(3)心理测试.(CAI出示)

“谦谦君子”自测

A你对待售货员或饭店的服务员是不是跟你对待朋友那样有礼貌?

B你是不是很容易生气?

C如果有人赞赏你,你是不是会向他说“谢谢”呢?

D有人尴尬时,你是不是觉得很有趣?

E你是不是很容易展露笑容,甚至是在陌生人的面前?

F你是不是会关心别人的幸福和舒适?

G在谈话和通信中,你是不是时常提到自己?

H与别人谈话时,你是不是一直很注意对方?

(4)教师:做完心理测试后,你能重新给“谦谦君子”定义吗?

(5)学生回答,老师整理板书:友爱、宽容、大度、谦虚……

2.寻找校园里的“谦谦君子”

(1)教师:你认为教材P.25页的事例中谁是“谦谦君子”?为什么?象这样温馨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说来听听。

(2)学生交流。

(3)教师:正因为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谦谦君子”,所以我们的校园里飘荡着和谐的音符。你们向往怎样的校园生活?能用一首小诗来描述吗?试试看。可以参考这样的句式。

操场上,只有,没有。

教室里,只有,没有。

我喜欢,我不喜欢。

我向往,我希望。

我希望。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3.怎样成为“谦谦君子”

过度:大家向往的和谐校园真让人羡慕啊,可实际生活中恐怕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吧!

(1)CAI出示P26的两幅插图,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学习和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关键是双方都要能大度、宽容,那所有的矛盾和纠葛就能烟消云散了。

(4)阅读教材P25的事例“有理不在声高”。思考:你从服务员身上学到了什么?

(5)你宽容过别人吗?别人宽容过你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6)如果同学间真的碰到脸红脖子粗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7)只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成为谦谦君子才有可能哦!你们认为哪些人容易冲动?

(8)调查采访个别同学:能勇敢地说出你曾经冲动的事情吗?后来怎样克制住自己的?

(9)教师:暴躁、易冲动是坏习惯,你们有什么克制它的妙方?

(10)学生举例交流。

(11)教材也提供了三种小窍门,不妨去试试。我希望在教室里一些显眼的地方能贴一些“制怒”的警句,时刻提醒我们。大家去找一找,我们来个“制怒”警句大搜索,选择几条经典的警句作为座右铭,压住自己的“火气”吧。

第四课网络连接你我他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网络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对利用网络收集信息、与人交流等方面的用途产生兴趣,并形成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态度。

2.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准备一个网络上的故事。

2.教师网上注册。

3.准备网络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首歌本来不为人所熟悉,但它以Flash的形式,借助网络传播之后,一夜之间就红遍了大江南北。通过这首歌的遭遇,我们可以窥见网络的力量。)

板书课题:网络连接你我他

二、认识“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

1.自主阅读课本内容。

你能体会到课文中的宋伯伯为了能和女儿在网上交流,突击学习电脑和上网时的心情吗?如果你在外地通过网络和家人联系,你最想跟他们交流什么?又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交流呢?

(讨论:不同的交流方式相比,网络有哪些好处。)

2.找一找,你身边有哪些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真正将人类带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崭新世界?

3.阅读《国际互联网》。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网络时代的特点,你会首选哪个词呢?)

4.阅读《我与网络一起成长》。

网络故事会:你听说过网上有趣的故事吗?你和网络之间产生过故事吗?

交流故事。

5.阅读《网上寻医》《网上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1)网络作用知多少。

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把你能想到的网络作用写下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看网络的作用你们知道多少。

(2)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在不远的将来,网络还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有用的网址。

(4)你平常上网吗?经常去的网站有哪些?

6.你利用网络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

讨论:假如突然离开了网络,你认为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改变吗?如果会,你觉得那将会是哪些方面的变化?

(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哪些?你是如何从中受益的?)

7.朗读《网络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带来了希望》。

你是怎样理解教室里写的那段话的?

8.阅读《网上幽默》

如果你的家长不支持你上网,而你又非常想利用网络做些有益的事情,回家之后,你会怎样给父母说?

三、课堂小结。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自觉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误入歧途,掉进网络“陷阱”。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自觉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教学准备:

请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途径,每人找出至少一个网络“陷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网络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便利。谁来说说?

(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中也有一些负面消极的东西。)

二、教学互动一

1.阅读课本第29页《我看“电脑热”》。

2.思考:在网络上,你都爱做些什么?你玩网络游戏吗?如果玩的话,玩游戏占用了你多少时间?

3.请玩过电脑游戏的同学谈谈:你经常玩的电脑游戏是什么?你喜欢电脑游戏吗?它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4.如果要客观地评价一下网络游戏给你带来的影响,你认为有哪些?这些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三、教学互动二

1.自主阅读30到31页的内容。

2.找“陷阱”。结合课前准备的关于网络“陷阱”,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网上的不良行为?

(全班同学将这些找到的“陷阱”进行汇总。)

3.讨论:这些不良行为和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有关系吗?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能不能全部归咎于网络呢?

4.我们有办法避免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吗?

四、教学互动三

1.假如你在网上看到有陌生人自称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邻居,向你索要这位同学的联系方式,你会怎么做?

2.讨论:你知道哪些途径可以避免网络“陷阱”。

五、教学互动四

1.复习四年级下册学过的“网络文明公约”。

2.讨论:为什么我国有关部门要规定“国内游戏厅禁止中小学生进入?”

3.为了坚决执行这一规定,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请你献计献策。

4.全班同学合作,写一封遵守网络公约的倡议书。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4课网络连接你我他

一、网络时代

二、神通广大的网络

三、警惕网络陷阱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体现《品社》课堂的生活化。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本课中谈到的都是网络话题,而网络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时,通过一个问题“你们在网上做些什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网络的认识及其功能的运用,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网络的神通广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用第三只眼审视网络,发现网络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科学上网,指导更好地生活。

1.用好课本资源

“课本课本,一课之本”,课本中的内容多来自学生生活,事例典型而具体。虽然这次上的是六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没有教材。但在教学教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网络开拓人们的视野,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特从课本中精选了“网上寻医”、“网上搜捕逃犯”、“网络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带来希望”等事例;为了让学生了解网络的陷阱,选择了“网上诈骗”、“网络游戏伤害大”等事例。学生读了课本中鲜活而生动的事例感受颇深。立足于教材,引领学生联系实际,指导生活。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我想这样才

真正达到了编者的目的和要求。而正确使用好教材,能使品社课目标更明确,效果更实际。

2.用好网络资源

为了加深学生对网络功能的体验,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学生交流网络的信息交流、休闲娱乐、网上购物等功能后顺势引出网上学习,即远程教育的功能。而对于这一功能,学生有所接触,但不够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现场体验,进入101远程教育网,感受远程教育的方便与快捷,为以后解决学习问题增添了一种新的方式。

3.用好社会资源

搜集学校联网的电脑数、81年全世界联网的电脑数及现在全球联网的电脑数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感受网络的迅猛发展,从而探究网络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快的原因即是网络带给人们更多的便捷。搜集家长对孩子学电脑与上网的支持率,激起学生探究网络问题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寻求解决办法的行列中去。

第五课地球在“发低烧”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所起的作用。

2.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教学准备:

冰水混合物,透明容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透明容器里面的冰水混合物,说明:水的温度很低,和冰的温度相近。

2.学生观察温暖的室温下透明容器里冰块的变化。

(我们把这个容器看成微缩的北极。北极熊就生活在海冰上,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的冰川正在逐渐融化,冰架在崩塌,覆盖在北冰洋上的巨大冰面在逐年缩小,就像我们眼前的冰块受热发生的变化一样。这样下去,北极熊将怎样活下去呢?)

二、学习“北极熊的忧愁”

1.假如你是生活在冰上的北极熊,请以北极熊的口吻讲述在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情况下的遭遇。

2.阅读《地球“发低烧”了》。

(联系自己生病发低烧的感受,说说地球“发低烧”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3.结合北极熊的遭遇和地球的现状,讨论:地球“发低烧”了,习惯了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北极熊,在地球上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吗?

4.齐读《环境警报》,联系经验,谈谈感想。

三、学习“假如地球继续变暖”

1.思考:假如地球继续变暖,会带来哪些问题?可能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2.阅读课本关于海平面上升的段落和环保志愿者书写的标语。

在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中挑选某一个问题,试着为它撰写一条环保警示语。

3.分角色朗读《珠穆朗玛峰》。

你觉得这位小作者的想象有道理吗?为什么?

(发挥你的想象力:假如地球气候持续变暖,经过若干年后,你眼中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四、课堂小结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绿化与环境保护密切联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2.通过气候问题的小调查等,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护环境出一分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气候问题的小调查等,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护环境出一分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气突然变化时,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增减衣服的话,就可能会发烧。那么,地球为什么会“发低烧”呢?

二、学习:地球“发低烧”是谁的责任

1.资助阅读“温室效应”的原理解说。

2.讨论: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再思考一下:地球“发低烧”的根源是什么?

3.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我们人类对地球“发低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学习:行动起来,为地球“退烧”而努力

1.指名朗读《绿色的眼睛》。

讨论:你见过任意砍伐和摧残树木的现象吗?当时你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怎样的?)

2.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小组汇报。

3.针对这些行为进行讨论:有哪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进一步探讨,看哪些方法比较可行。)

4.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假如你是医生,请你拿起手中的笔,为“发低烧”的地球开张处方。

小组交流,看看别人的处方看得好吗?好在哪里?对自己的处方进行修改与完善。

(总结:处方开出来了,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才不会使处方成为一张废纸。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做起,为地球“退烧”出一奋力吧!)

四、作业。

板书设计:

5 地球在“发低烧”

一、北极熊的忧虑

二、假如地球继续变暖

三、地球“发低烧”是谁的责任

四、行动起来,为地球“退烧”而努力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调查感知、交流体会、情感体验,虽然所展示的是关于气候变暖、地球温室效应增强、海水热膨胀、两极冰川融化等现象,但落脚点还是归于学生的生活、学生行动。从整体感受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再联系现实生活明白地球变暖的根本原因,知道自己肩负保护地球的使命。整个设计与学生生活交相辉映,使“知”的传授与“情”的提升融合在一起,成为切实引导学生实践行动的一个导航标。在“为地球退烧出力”这一环节,希望通过“名医大会诊”、“环保宣言”、“承诺签名”等活动加强引导学生行为实践,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

第六课天有不测风云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可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3.学习在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护与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教学准备:

1.查阅书籍资料,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

2.有关地震灾害的记录片。

3.了解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有关地震灾害的记录片。

二、学习“大自然的另一份面孔”

1.阅读《地震孤儿的故事》。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地震的资料。

讨论:地真是怎么回事?你对地震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印象?

(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你对突发的灾害会有思想准备吗?你认为地震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2.自然灾害知多少。

除了地震外,自然灾害还有哪些种?

请同学们走上讲台,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某种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

3.为自然灾害分类。

4.过渡: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

简单叙述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

(搜索你的记忆,你听说过或者看到过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吗?)

5.分组朗读《历史上的部分自然灾害记录》。

三、学习:天灾之中有人祸

1.近几年来,全球发生了不少自然灾害,请选择你知道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向全班同学做一个介绍。

2.阅读43页自然灾害的信息。

同学之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小调查: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自然灾害的?

讨论:从引起自然灾害的原因上考察,你认为自然灾害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造成的呢?

3.阅读《是天灾还是人祸》。

讨论:有哪些人类的行为诱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

4.你的家乡有没有发生过因“人祸”而加剧的自然灾害?如果有,把它写出来。

四、作业:回忆自然灾害的危害,写一封倡议书。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遇到自然灾害,会自护与互助。当其他地区发生灾害时,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2.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教学准备:

思考:有哪些人类行为可能会加剧自然灾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在中国大地上肆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

二、教学互动

1.观察44页右下角图案的构成。

说一说,你觉得设计者设计这个图案的意图是什么?

集体朗读《一封未能发出的信》。

讨论:有人说,灾难可以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锤炼升华。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2.阅读“手拉手,心连心”的内容。

你曾经为灾区的小朋友献过爱心吗?除了捐款,还能为灾区小朋友做些什么呢?

3.阅读:《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朗读《海滩小天使》。

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你感觉到了掌握必要的遇险应变知识的重要性了吗?

4.仔细阅读《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

(在最短的时间内,试着将具体应变措施牢牢记住。)

5.接龙朗读《面对洪水》漫画配的文字。

总结:遇到洪水应该怎么办?

讨论:为了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6 天有不测风云

一、大自然的另一副面孔

二、天灾之中有“人祸”

三、天灾无情人有情

教学反思: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养“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现代中国人,是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这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品德与社会》要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这一理念相

一致的。

灾难发生时,十万余生命在翻滚、呻吟与哀号,数十万个家庭破碎了。这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灾难,也是最惨烈的人间悲剧。我们被迫面对同胞伤亡数字增加的消息,死亡太重了,层层叠叠,压得所有中国人喘不过气。我们包括我们的学生可能从未直面如此生死未知的险境,也可能并未亲历至爱亲朋辞世的哀痛。面对灾难,面对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做的有很多:

1.学习灾害常识

地震、海啸等一些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发生前自然界中总会有一些预兆,掌握了相关的常识就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天有不测风云》一课中就讲到了在印度洋海啸发生前英国小姑娘蒂利发现了海水退潮时的异常变化,提醒了海滩上的游客,及时地躲避,从而使人们逃过一劫。鲜活的事例告诉学生:有时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命。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增强了解灾害常识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及时补充相关知识:地震发生时会有“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井水不停冒泡泡”等异常情况。海啸发生时海水会迅速退潮,甚至露出海床。火山喷发前周围会出现许多地裂缝,从那里会冒出气体,喷出灰沙,发出隆隆的响声等。

2.掌握求生技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活动和体验是《品德与社会》课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我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尖锐的地震警报响起,学生们迅速钻进课桌底下,用双手紧紧护住头部;警报暂停,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而迅速地按既定路线下楼到达空旷的操场。我还以汶川地震中幸存下来的人物为例教育学生:当地震中发现自己被掩埋时首先要镇定;要保存体力;要收集一切可吃的东西,包括纸片、自己的尿液等;当听到外面有动静时要及时呼救。告诉学生生命是脆弱而宝贵的,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通过活动我将将教材中的材料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社会之间的通道。并且补充一些现实社会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学生服务。

3.发扬互助精神

汶川地震后,开路,救人,抢险,捐助,救灾的力量像滔滔不绝的长河。这次前所未有的劫难不仅教育了政府、企业,还教育了媒体与民众:让他们懂得关爱,懂得感恩,懂得责任,懂得了“人”字应如何书写。

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教学前各类媒体正集中报道着抗震救灾的情况,学生自然懂得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内涵;很多名人、各级单位,包括学校也正大张旗鼓地进行爱心捐助活动,学生自然明白了“天灾无情人有情”的道理。因为社会大环境已深深教育了学生,所以我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并没有在此多作停留,只是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播放成龙携诸多明星演唱的《承诺》一歌,并且配上一幅幅的图片:政府第一时间紧急动员,赶赴灾区最前线,总理温家宝在废墟中高喊:“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轻言放弃。”;跨越全国的军队、消防、卫生等部门被紧急调集神速驰援前线,子弟兵奋不顾身抢险救人;志愿者们自发出动远赴灾区,全国人民自发捐款捐血,全国血库全部告满;来自台湾、日本、新加坡、韩国与俄罗斯的救援队赶赴重灾区,种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藩篱被抛诸脑后;一切信息变得透明,灾难现场被现场直播,全国人民与四川零距离,因遇难者而难,因获救者而喜……学生们仔细聆听着,用心观看着。歌声渐止,最后画面停格在了一句话上:“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此时的我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因为学生眼中的泪花已说明了一切。

4.学会深入反思

灾难过后,反思到的应该有很多,而孩子们因为年龄偏小,社会阅历浅,考虑问题还比较片面,不可能进行深入地反思。但《品德与社会》课要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一位“社会人”。反思灾难,痛定思痛,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通过各种真实事例的展现,试着学会深入反思,以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公共安全课小心上当遇险不惊

教学内容:《小心上当遇险不惊》

教学目标:

1.懂得在与人交往中要警惕不法分子的侵害,树立’安全交往的意识。

2.通过认识生活中不法分子诱骗、欺诈少年儿童的常见手段,学会辨别真假、善恶。

3.遇到绑架等非法侵害时,沉着机智、设法脱险。

教学难点:认识生活中不法分子诱骗、欺诈的常见手段。

教学重点:树立安全交往的意识。

教学形式: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CAI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新闻故事引入课题CAI播放

2.出示课题-----小心上当遇险不惊

如果这些孩子当初学会自我保护,就不会上坏人的当。他们的离去让父母焦急万分,亲人们四处寻找。得不到他们的消息,家人是多么伤心啊!为了自身的幸福,为了家庭的美满,我们要有一双慧眼,识破生活中那些“披着羊皮的狼”;一旦不幸“羊入虎口”,也要保持冷静,争取能虎口脱险。

3.情境指导与训练

过渡:大家向往的和谐校园真让人羡慕啊,可实际生活中恐怕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吧!

(1)遇到坏人诱骗怎么办?

坏人在诱骗我们时,总要花言巧语一番。下面请大家思考,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一男青年看见小明一个人在玩模型飞机,便走上前,对他说:“小朋友,你这模型飞机不好,飞不高!我知道有一家商店里的模型飞机很好的,人家都到那儿去买,离这不远,我带你去看看。”

小结:坏人为了达到行骗的目的,会把自己装扮成好人,花言巧语,最终要你跟他走。这时候就要断然拒绝,离开他。

坏人通常会用哪些伎俩诱骗我们?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辅助材料《小心伸向我们的黑手》,讨论交流.

(2)遇到坏人绑架怎么办?

有时候坏人看无机可乘,就会乖乖溜走。但也会发生穷凶极恶抢了人就走的情况。

-------一条弄堂里,两个女青年对迎面走来的小女孩说:“我们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在单位里出事了,我们来接你,快走吧!”小女孩对她们说:“我回家打个电话给爸爸。”两女青年见状,不由分说拖着她就走。

讨论: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小结:这时决不能听凭坏人的摆布,不要怕,大声喊叫,引起周围人们饿注意。如果能挣脱,应跑向人多的地方,告诉大家有坏人,大家会帮助你。

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坏人绑走人的情况有很多种,如飞车抢人、麻醉绑人等,交流讨论怎样应对。

小结:遭遇坏人绑架等暴力侵害时,请记住;保护自身安全是第一,沉着冷静很重要,智斗歹徒是上策。

4.总结

社会上毕竟好人多,当我们遇到坏人时可以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或向周围的人们求援。当然,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增强自我保护、安全防范的意识,这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家庭幸福的保障。

第七课许多物种消失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植物的外观、本领等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其他生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持有的态度。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持有的态度。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人类和许多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这些动植物种类繁多,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生存的家园才会这么生机勃勃。今天,我们一起来解释我们身边的朋友。

二、学习:多么可爱的朋友

1.同学们走上讲台,介绍自己准备好的某种动植物的资料。

2.请同学们走上讲台当小科学家,介绍某一种动植物与众不同的特点。

(归类:同学们找寻动植物的可爱之处,按照“千奇百怪的外观”、“特殊的本领”、“助人为乐的品质”等归类。)

3.我们一起看看书上有哪些生物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

同学自主阅读,发表对某种动植物的认识。

4.总结并组织讨论51页提出的问题。

(有人认为保护动植物只是因为他们对人类有用,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动物就不用保护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学习:我们的朋友在减少

1.接龙朗读52页上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简介。

这些动植物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假设自己是这些动植物种的一种,请以它的口吻说一句“遗言”,或发出一句呼吁。

(站在动植物的角度上,发表自己对生存处境的看法。)

3.分成三组,扮演书上提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植物。

4.以小组为单位,自己仿照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写出一组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动植物,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5.有感情地朗读“世界灭绝动物墓地”上的墓志铭。

讨论:没有了动植物,人类将何去何从?

四、课堂小结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许多物种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现状中,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文明给其他物种带来的灾难,初步学会反省人类文明。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2.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人类有许多可爱的朋友,课时人类的活动已经对许多物种构成威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保护其他物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学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教学准备:

影片《可可西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影片《可可西里》片段。

二、学习:谁是“杀手”

1.阅读课本中介绍藏羚羊的段落和《谁是它们的敌人》。

结合影片片段,请同学们试着用藏羚羊的口吻讲述它们的遭遇。

2.集体阅读《“放虎归山”,山林在哪里》。

讨论:谁是“杀手”。

3.请几位同学扮演课本中公益广告和漫画的作者,召开小型记者招待会,向大家阐述他们的动机,呼吁人们保护动植物。

4.朗读《救救青蛙》。

讨论:如果你看到这种场面,你会怎么做?

(集体探讨有什么妥善有效的办法可以制止这种行为。)

5.朗读白居易的诗作《鸟》,请学生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三、学习:最需要的是行动

1.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保护的野生动物的种类,撰写《保护……的倡议书》。

2.讨论:现在有一些地方的餐馆饭店,仍然在私下利用野生动物烹饪菜肴,你认为吃野生动物合适吗?请说说理由。

(如果有人要吃野生动物,你上前劝阻时,会说些什么呢?)

3.思考:如果学校要组织一次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漫画大赛,你将拿出什么样的作品?

互相交流自己的漫画创作构思。

4.有感情地朗读《仙鹤姑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7 许多物种消失了

一、多么可爱的朋友

二、我们的朋友在减少

三、谁是“杀手”

四、最需要的是行动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为了着力体现活动性、开放性、生活性,于是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着重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学生不太了解的动植物的图片,丰富学生的知识,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加感性地体会到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现状,更快地进入情境之中,我便通过音乐和画面来引导学生,尤其是看到藏羚羊被残害的画面时,学生唏嘘不已。在讨论我们如何来保护这些动植物的时候,学生都能从身边出发,谈了自己的想法,非常符合实际,也感受到他们发自肺腑的声音。

第八课可怕的物种入侵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奇怪现象的剖析,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的兴趣,知道什么叫外来物种,懂得外来物种与外来有害物种的区别,初步了解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初步感知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2.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使学生认识到物种入侵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教学准备:

故事《谁是水中恶魔》。

把教材中其他国家遭受的损失制成卡片资料。

食物链图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龙虾吗?

2.我们原来并没有龙虾,你知道龙虾是从哪里来的吗?

简介龙虾的来历。

3.讨论:龙虾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4.教师介绍龙虾的危害。

(我们把龙虾这种外来物种称为外来有害物种。)

二、学习:奇怪的现象

1.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还有哪些是外来物种?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动物、植物等方面予以提示)

2.出示紫荆泽兰图片。

这种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阅读课文中的资料《霸王草紫荆泽兰》。

交流讨论:为什么把紫荆泽兰称为霸王草?

3.物种入侵现象不仅我国有,其他国家也有。

听故事《谁是水中恶魔》。组织交流讨论,了解食人鱼的危害。

4.深入讨论: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吗?

(教师介绍西红柿、马铃薯等外来物种,了解这些外来物种对促进物种多样性、改善人们生活的益处。)5.阅读《词语链接》,了解什么是外来有害生物。

三、学习:难以估量的损失

1.集体交流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资料。

2.阅读:

《水上绿魔闷死昆明城》,了解水葫芦的危害。

阅读《水葫芦的自述》,讨论:为什么水葫芦会造成危害?

3.出示图表,了解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知识]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

[知识]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2课时

可爱的地球教学设计

可爱的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介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导学案1.感受童年时外祖母给予“我”的爱心(重点); 2.学习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难点); 3.体会细腻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依据书下注释或查词典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绺()马鬃()诅()咒() 惩罚() 脸颊()腔()调() (2)文学常识填空。 《童年的朋友》选自,作者是(国籍)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和。 2.二读课文,在文中划出描写外祖母头发、眼神、声音、动作的句

子,摘要如下: 头发: 眼神: 声音: 动作: 3.三读课文,说说在“我”的眼里外祖母是怎样的一个人? 4.疑问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 1.用心朗读课文,思考外祖母“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

的光芒”“她今天的样子很凶”的原因是什么。 2.反复朗读课文中外祖母的语言,揣摩该怎样读才符合要求。 (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 1.文中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根据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 描写的语句描写 方法人物形象 如: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外貌 描写突出她的头发“多”、“密”、“长”、“黑”、“厚”的特点,说明外祖母身体很健康。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2.文中祖孙对话有几层意思?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外祖母“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这句话的? (四)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对外祖母的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外祖母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对“我”深厚的爱以及对“我”一生的影响,抒发了“我”对外祖母这个童年的朋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训练 根据拼音,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

山东人民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品社知识点梳理

品社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放眼看世界 1.在地球5.1亿平方千米的表面上,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 2.大陆与其相近的岛屿和起来成为大洲。 3.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有四大洋,分别是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4.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南极;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5.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之外的六个大洲。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它有13亿人口。 7.袖珍国家有“梵蒂冈、摩纳哥、瑙鲁。” 第二课:多彩的世界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3.古埃及人除了在建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外,还在农业、手工业、文字、历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埃及金字塔的石块这么重,当时人们是怎样垒上去的? 答:当时埃及人已经懂得杠杆、斜面等科学原理,许多工人就利用杠杆、滚轴和滑撬把大石头拖到斜坡上,逐渐垒高金字塔。 5.人们说,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摇篮。想一想为什么? 答:位于非洲东部的尼罗河,长约667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水的定期涨落造就了两岸肥沃的土壤。自古以来,古埃及人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凭着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人们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6.公元前3000多年,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建立了强大的巴比伦帝国,它建造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 花园,创立了世界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还建造了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 7.在文学方面,古印度人民留下两部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8.古印度还诞生了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9.古代印度人生活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最早种植棉花。 10.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大多数国家,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11.阿拉伯国家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 12.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土著居民,属黄种人,使用印第安人语。 13.独具一格的印第安艺术至今仍是现代美洲人民艺术发展的基础。 14.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15.为什么生活在非洲的人主要是黑种人呢? 答:非洲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太阳照射很强烈,一年四季气温都很高,大部分地区雨水较少。非洲也被称为“热带大陆”、“干旱大陆”。生活在非洲的黑人皮肤内色素含量较高,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 第三课:与世界通行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今天的中国正迈开大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全面走向世 界。 2.我国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与外国许多企业联合办厂,生产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3.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国还是五个常任 理事国之一。

《童年的朋友》课内外阅读练习

《童年的朋友》课内外阅读练习 童年的朋友》课内外阅读练习撰稿湖北孙维彬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噗噗()发绺()惩罚()马鬃()诅咒()两頬()镶银()驼背()2、弄懂“自言自语”“五光十色”的意思,并分别造句。3、文学常识填空。高尔基,前苏联作家。列宁曾称他为“无产阶 级艺术最伟大的”。1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问世。本文节选自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另外两部是,。二、整体感悟1、浏览课文,理清脉络。全 文共分三部分,找出各部分的起止,并用最简洁的语言 概括大意。(不超过10字)2、细读课文,说说你对“外祖母”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3、再读课文,你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吗?4、课文中运用了很多叠词,摘抄下来,并挑出几处,体会一下这些叠词的表达效果。三、分析揣摩。这篇课文是节选,文字精短,值得我们再三 品读。精读全文,弄清下面几个问题:1、研读第1段,这段对外祖母的外貌描写,主要突出了外祖母外貌上的 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2、研读2——6段, 外祖母说话时的腔调给了“我”怎样的感觉?3、“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这句话删掉“你小点声说!”好不好?说说理由。4、本文从哪些方

面描写了外祖母的形象?5、外祖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四、探究质疑1、作者为什么把外祖母看作是童年的朋友?2、本文并没有写具体的事,所以有人说,这篇文章内容空洞,不能突出“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给人 印象不深,你对此有何高见?五、读写结合写人要抓住 人物的外貌特征,把外貌描写得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学习本文描写外貌的方法,给你最熟悉的一个人也 画画像,字数不限。参考答案:一、1、2、略3、代表者;《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二、(1)︱(2)——(6)︱(7)大意:(一)描写外祖母的外貌,(二)描写外祖母的形象,(三)叙述外祖母的影响。2、可以是头发,可以是说话的腔调或脸部表情等3、刻画 外祖母的形象,表达作者对外祖母的崇敬和怀念。4、如:“明晃晃、密密、乌黑乌黑”等等,表达效果:示例:“密密”“乌黑乌黑”极写外祖母的头发浓密而且非常 有光泽。三、1、头发多得出奇,长得出奇2、温暖柔和。 3、不好,这句话突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 4、语言、 外貌、神情、动作5、温柔和蔼。四、1、外祖母的温和 善良,温暖了作者一颗冷漠黑暗的心,使其走出了黑暗,走向光明。2、有道理即可。姊妹篇童年方敬说起到外祖家里去,我就乐极了。那座朗敞的院落,是我儿时的乐园,其中畅茂的花木至今还是我记忆里的一种装点。一

苏教六下品社复习提要年月整理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提要 2014年4月整理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我国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还有:费俊龙、聂海胜、景海鹏、刘旺、刘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水球”。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其中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陆地还不到30%。 3、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南极洲目前无人定居。四个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的面积最大,北冰洋的面积最小。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4、地球上陆地的地形种类主要有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五种。 5、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6、4月22日被定为“地球日”。每逢这一天,许多国家都开展纪

念和宣传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活动。 7、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8、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成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等。 9、现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是蓝鲸。海底美丽的珊瑚其实是动物。 10、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是: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11、新西兰旅行家约翰.布根和詹姆斯.欧文创下了在6个月旅行国家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2、站在海边看航船,总是先看到船桅,后看到船身。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积是平面。(×) 2、1552年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环行。( ×) 3、世界七大洲中,国家和地区较多的洲是大洋洲和南极洲。(×) 4、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是地中海。( √) 5、在南北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 6、通过观察世界地图,我们会发现世界上地形主要可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小学语文:可爱的地球

18、可爱的地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地球的可爱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自主阅读,体会可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地球的可爱。 2、学会善意地看待事物,客观地评价事物。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练的语言。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地球仪以及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 齐说——地球 2、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 学生交流对地球的了解。 3、在你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地球? 4、这是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但飞出地球的宇航员他们是怎样看地球的呢? 5、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反馈交流。 (1)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一读。 窟窿炽热笼罩二氧化碳混合斜轴脆弱 批评摔断陨石寒暄妥善维护安德斯 (2)全班一起读读。 3、读了课文后,你觉得应抓住课题的哪个词展开今天的学习?再齐读课题,强调“可爱” 。默读课文,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的可爱之处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三、各抒己见 1、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可爱之处表现在哪呢? 2、学生结合课文的语句,自由地反馈。 地球的可爱之处表现在: (1)非常适合我们居住。 (2)它有个美妙的大气层,有益我们的身心健康。 (3)地球围绕斜轴自转,带给我们美丽的四季。 (4)地球自转一周二十四小时,正好符合人类的生活规律。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个性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个性化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童年的朋友》个性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重点:感受外祖母慈爱的形象。 难点:感受浓浓亲情。 教学方法: 探究、质疑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高尔基的创作生平。 通过查工具书,读准生字词,理解词义。 一、导入课文: 播放歌曲《朋友》导入。朋友人人有,在你快乐的时候和你分享快乐,在你悲伤时和你分担悲伤,在你遇到困难时和你一起克服困难……

(指名让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朋友。) 那么,高尔基童年的朋友是谁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点字注音(指名上黑板注音)。 诅咒噗噗发绺鬃咕哝 惩罚嗅胸脯果脯 2.简介作者及背景。 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幼年丧父,童年是在外祖母家度过的。11岁就结束了童年生活,到“人间”独立谋生,后通过自学成为作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 三、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写外祖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1)着重描写了外祖母的长发,揭示了外祖母慈祥、可爱的性格特征。 (2-5)外祖母的语言,突出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和关心。 (6)写外祖母的外貌和动作,表现了她年轻、仁慈、善良和可爱。 第二部分(7)点题,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思考: (1)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2)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1.可爱的地球 教材简析: (1)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设计安排了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地球的重要内容。本课分“从太空看地球”、“神奇的陆地和海洋”、“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三个板块,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做一做”、“动一动”等系列活动从地球形状、地球表面的陆地与海洋、多种环球航行等不同的侧面来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2)重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是本课蕴涵的一条主线,。“地球日”资料卡片是本课中人地关系最直接的展示。教学中要将“只有一个地球”的理念贯穿始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研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是本课的情感目标之一。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是为了热爱地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给出的材料,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将学生带入对地球的科学探索之中。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面,并且市区孩子课外阅读更广,对于宇宙更是孩子孩子们的探秘所向,所以关于太空、神奇的陆地海洋、形形色色的环球旅游,说不定孩子们比教师了解更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孩子们展示自己知识的机会,让他们在展示中找到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4.收集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材料。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童年的朋友学习导航苏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童年的朋友学习导航苏教版(1) 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 读前要热身 自学成才的高尔基 高尔基4岁丧父,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报》上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这样署名吧:马克西姆·高尔基.”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而他的原名是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 夫. 淘宝路标 ◎学习通过生动细腻又饱含感情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写法. ◎学习通过描写眼神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体会“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的深刻含义. 知识应储备 作家作品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11岁就外出谋生,1892年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字音识记 1.字音 噗(pū)兜(dōu)绺(liǔ)马鬃(zōng)胀(zhàng) 镶(_iāng)嗅(_iù)驼背(tuó)颊(jiá) 2.多音字 字形辨析 文题解读 外祖母是长辈,可是作者在文章中却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这是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自己;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能和外祖母交流. 高手支招2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我醒来时,轮船又颤动着噗噗地响了.船舱的窗户明晃晃的,像一个太阳.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地咕哝【[咕哝]小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带不满情绪).】着.[一方面写出外祖母的老人特征,另一方面也写出外祖母生活的不如意,同时也是后面写外祖母对“我”态度温和的一个反衬.]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她用一只手

小学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课时训练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童年的朋友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嗅.烟草( ) 两颊.( ) 发liǚ( ) zhòu( )纹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她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辩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你一根铉。 ②她的衣服全是车黑的,但通过好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勇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茫。 3.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指定对象的童年朋友或敬畏的人。 “童年朋友”敬畏的人 (1)高尔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艾青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魏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小说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说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好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车黑的,但通过好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

第1课 可爱的地球

第1课可爱的地球 教学目标: 1.情感和态度:通过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2.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3.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准备地球仪若干只。 2.课前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其他学科知识,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和家长等多种途径,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知识。 3.准备有关地球的图片。 4.准备“海边看船”的实验材料。 5.关于地球的一段录象。 二、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走近地球 1.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出示太阳图片);在农历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出示月亮图片)。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地球,他又是什么形状的呢? 2.学生简单交流。 3.教师小结:对,地球也是球体的。 4.(出示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图片)这张照片是科学家从卫星上拍摄下来的,你能说说从卫星上看,谁能做做小导游来介绍一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 5.地球是球体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但人类认识到这一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示有关录象。 6.时至今日,你知道我们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先说给同桌听一下。 7.学生自由交流,再大堂交流。 8.其实,我们虽然现在不能像宇航员叔叔们一样到太空去看我们的地球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地球球体的,想不想试一下? 9.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学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新)教案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重点难点:

苏教版七下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童年的朋友》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童年的朋友》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发dōu__________ 发liǔ__________ 马zōng__________ 诅咒__________ 两颊__________ 皱__________纹 镶__________银嗅__________烟草稀疏__________ 答案:兜|绺|鬃|zǔ|zhòu| jiá|zhòu| xiāng| xiù| shū 解析:分析:特别注意“兜、绺、鬃”的写法,笔画多,结构较复杂。“诅”是平舌音,“嗅”不要误读成“chòu”。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用汉字的认读和拼音的正确书写,平时应多读、多记,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①她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辩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你一根铉。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②她的衣服全是车黑的,但通过好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勇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茫。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答案:辩|辫|铉|弦|勇|永|茫|芒 解析:分析:注意区分厨房和橱柜,见证和借鉴,精致和至达,幸福和助兴。 点评:本题考查修改错别字,即考查字形,同音字和形近字要注意区别部首,理解字义。3.根据拼音,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 (yìnɡ)付(zǔzhòu)丰(rùn)(chénɡ)罚 答案:应|诅咒|润|惩 解析:分析:“诅”是言字旁,注意区分形近字“沮丧”。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理解词语含义,根据形声字的组成正确书写字形。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它了。 (1)到老来,我可诅咒 .. 答案: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 (2)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 .. 答案:丰茂滋润。 解析:分析:“诅咒”是怀有恶意的,这里解释为“咒骂”语意程度变轻。“丰润”这里形容花的丰茂滋润。 点评:本题考查解释词语含义。平时多积累、多记忆。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5.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颤()____()____ 露()____()____ 觉()____()____ 脯()____()____ 答案:zhàn颤栗chàn颤抖;lù露珠lòu露馅;jué觉醒jiào睡觉;pú胸脯fǔ果脯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练习题

1、童年的朋友导、学、练 教学目标: 1、激发孩子对家人的爱心。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传授学生揣摩课文语言的方法,体会文学作品中感人的片段,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人的热爱,体会亲情的概念。 2、文章中重点语句的揣摩,以及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课文内容导读: 外貌描写中感受到对“我”的影响。 [明确]:突出老人的特征,对生活的不如意,与对我的态度的温与做个对比;在对比中表现对我的深爱;开朗的性格,年轻开朗的心态,就是外祖母成为“我”的朋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如此困难的并不顺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如此乐观,必然对“我"的性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也赋予“我”在人生中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与力量。 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与描写人物。外祖母的微笑、牙齿、衣服、眼神等,都寄寓着“我"对外祖母的爱.特别就是比喻句,表现“我”与外祖母“朋友"的关系。 1、导、学、练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噗噗( ) 发绺( ) 惩罚( )马鬃()诅咒( )两頬( )镶银()驼背( ) 2、弄懂“自言自语"“五光十色"的意思,并分别造句。 3、文学常识填空。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列宁曾称她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1906年高尔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问世。本文节选自她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另外两部就是 , 。 二、整体感悟 2、细读课文,说说您对“外祖母”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什么? 3、再读课文,您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不? 4、课文中运用了很多叠词,摘抄下来,并挑出几处,体会一下这些叠词的表达效果。 三、分析揣摩。 这篇课文就是节选,文字精短,值得我们再三品读。精读全文,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研读第1段,这段对外祖母的外貌描写,主要突出了外祖母外貌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什么? 2、研读2——6段,外祖母说话时的腔调给了“我”怎样的感觉? 3、“您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您小点声说!"这句话删掉“您小点声说!"好不好?

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1.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太空。 2.人类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3.地球表面约70%为海洋,陆地不到30%,所以从太空看地球更像个水球。 4.因为地球是圆的,人的视线是水平的,所以站在海边看航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后看到航船。 5.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来表示陆地、海洋、河流。地球仪是一幅球状的世界地图。 6.地球上的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南极洲目前无人类定居。 7.地球上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南半球陆地面积小;东半球陆地面积大,西半球陆地面积小。 8.地球上的地表景观有:山脉、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戈壁、沙漠等。 9.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珊瑚是是动物。10.世界之最: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11.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12.“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 第二课从世界看中国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是: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中国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林,东部有长白山,人们常用“白山黑水”称呼这片土地。 15.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常夏无冬,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 16.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17.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基地之一。 18.与我国陆地相连的国家:东有朝鲜,北有蒙古、俄罗斯,西北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还有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尼泊尔、不丹、印度,南有老挝、缅甸和越南。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可爱的地球》3课时教案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 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b5E2RGbCAP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plEanqFDPw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一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一一“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 ?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 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一一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 ?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 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DXDiTa9E3d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一一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 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RTCrpUDG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