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新理念_感性工学_李砚祖

设计新理念_感性工学_李砚祖
设计新理念_感性工学_李砚祖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 

 

李砚祖 

 

 

 

 

“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是界于设计学、工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日本筑波大学研究生院感性认知与神经科学部主席、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原田昭认为,这种综合与交叉涉及艺术科学、心理学、残疾研究、基础医学、运动生理学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1 广岛大学的长町三生教授认为感性工学主要是“一种以顾客定位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技术,一种将顾客的感受和意向转化为设计要素的翻译技术”。2 “感性工学”是日本设计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90年代所致力开拓的设计新方向、新学科之一。它将过去定为难以量化、只能定性的、非理性无逻辑可言的感性反应,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以量化,籍以发展新一代的设计技术和产品。 

感性工学的形成与发展感性工学是在以下几个背景作用下开始形成的:一是工程学的发展;二是工业时代生产理念的转向。20世纪,人类在工程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发展迅速,在世纪末,其研究与发展开始面临发展方向上的问题;在工业生产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由生产者依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和生产产品,即以制造为导向的理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动摇,向着市场导向的理念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的。现在,顾客已开始按照他们自己的要求和喜好来挑选产品,真正形成了所谓的“买方市场”,生产者迎合顾客的需要改变自己的生产策略和态度。三是心理学、脑科学等科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人类精神活动学与大脑科学交叉融合的趋势。这些学科的发展,实际上还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适应和关注:在当代,人类健康包括心理、生理健康、衰老、智力发育和衰弱、精神疾病、环境建设和改良、教育、艺术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存在,已不能依靠单一学科来研究和解决,而必须建立一种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和各学科相通的平台,形成一个系统,为全面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提供有益和有效的路径。感性工学应是从设计的角度,联合相关学科建立研究共同体平台的一种尝试。“感性”在汉语中一般指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形成的认识。日语中的“感性”也基本同义。从字面上解,“感性工学”中“感性”是工学的定语,其“工学”不是一般的工学而是“感性”的“工学”。因此,感性工学中的“感性”,包括“感觉—提供了从外界接受信息(刺激)的能力;敏感性—对刺激力度的觉察做出反应的时间和准确回馈的频率;情感——精神所处的状态,如高兴、悲伤或愤怒等内容。3 

感性相对于理性而言,在认识论中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分。西方自古以来即将“理性”与“情感”作为二元对立的概念为认识论的基础。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所开创的所谓“美学”实际上即“感性的认识之学”(Scientia Cegnitionis sensitivae),主张以理性的“论证思维”来处置非理性的“情感知觉”。但在“美学”的发展和学科化过程中,原始意义的“感性的认识之学”却一直没有得到张扬,康德继承了鲍氏关于美是基于情感的思想,但却反对鲍氏关于感性认识即是美的理

2003. 4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21

论。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其巨著《美学》的开篇就表示了对鲍氏“美学”概念的不满,他认为其内涵应当是“美的艺术哲学”,鲍氏的“感性之学”已经被主流的艺术哲学理论所淹没了。但它却成为“感性工学”最初的渊源。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赫伯特?西蒙发表的《人工科学》著作,不仅成为现代设计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并为工程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路径和新的思考方向。这也成为“感性工学”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具体而言,最早提出“感性工学”一词的是日本东洋工业KK集团(今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1986年他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发表题为《车的文化论》演讲时,提出了这一概念,并引起很大反响。1987年,马自达汽车公司横滨研究所率先成立了“感性工学研究室”,此后,日本主要的汽车制造和家电企业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研究机构。1993年,在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感性工学小委员会”,研究感性工学发展的可能性,其使命至1997年成立全国性的“感性工学学会”为止。1997年成立了“日本感性工学学会”,1999年召开了第一届感性工学大会,至今已召开了4届,2003年10月在日本筑波召开的第6届亚洲设计大会,亦以“理性和感性与产业的融合”作为本届大会的主旨。日本的感性工学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在山本健一提出这一概念之前即已开始,相关的研究和概念如日本物理学界开展的“感应工学”、“诱导工学”研究,设计界开展的“人间工学”、“感觉工学”、“情绪工学”、“生体工学”研究等。在研究方面,日本近年各学术领域都积极导入了感性工学的理念,特别是在纤维产业、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人类工程学、心理学、认知学、信息等领域,包括一些传统工业领域,如制鞋业、住宅、陶瓷、漆器等也导入这一理念和技术,用于新产品开发。从哲学美学领域到材料工程学各个方面,“感性”几成流行语,政府机构亦为此注入大量财力支持其研究与发展。筑波大学原田昭教授主持的文部省项目“感性评价构造模式之构筑”研究,自1997年起用三年时间,联合50余位研究学者,包括工业设计、机器人工程、控制工程、资讯工程、信息管理、认知科学、美学、艺术诸多学科组成大型研究团队,分别就“感性评价”、“程序与感性数据库”、“机器人系统”等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诸如在美术馆设置附摄像机的机器人让观者远距离遥控来观赏艺术品,记录其过程,以期了解观赏者在鉴赏艺术品时的感性表现和心理机制。 

感性工学的概念 

“感性工学”的发展已有10多年的历史,其内涵也日益为欧美一些企业和院校的科研机构所接受,但“感性工学”还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缺少一致公认的定义,现有众多定义大多是日本学者所给出的,举例如下:日本材料工学研究联络委员会认为,感性工学“经由解析人类的感性,有效结合商品化技术,于商品诸多特性中实现感性的要素。” 

广岛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的长町三生教授认为,感性工学“将人们的想象及感性等心愿,翻译成物理性的设计要素,具体进行开发设计的技术。”他认为感性工学是一种人机学意义上的以顾客需要为导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在日本设计学界,学者们将感性、感受作为顾客对新产品的心理感受和意象,意象有时即是一种心理预期。当一个顾客想购买物品,其必然对想购买的物品有一个意向或预期,如实用的、美的、高档的、精致的等等,感性工学的技术即是要求将这种意向和感受翻译为设计要素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加以运用,因此,长町三生将这种技术定义为“翻译为设计要素的技术”。4 作为一种技术,感性工学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新产品的感性层面进行分类,以建立产品的感性结构来获取设计细节;二是由计算机支持的感性工程系统(Kansei Engineering System, KES);三是感性工程模型。筱原昭等人认为感性工学是“心与心的交流,支持相互间幸福的技术。”5 这似乎是在强调感性中的“感情”因素。筑波大学原田昭教授指出,艺术与设计是以感性科学为基础的,感性科学又是在极为广泛的研究领域的联合上成立的。感性具有主观性,

“对感性信息的处理,是依存于每个人所固有的心理模式来进行的。因此相同的信息,其解释是不同的,这就是感性的主观

22 新美术2003. 4

性。”6 

这一认识也是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取得的,1999年7月,他们对29名感性研究者进行了“应该如何给感性定义”的调查,其结论是:1)感性是主观的,是不可以用逻辑加以说明的脑的活动;2)是在先天中加入后天的知识与经验而形成的感觉认知的表现;3)是直观与知性活动的相互作用;4)对于美与愉快感等特征的直观反应与评价的能力;5)是创造形象的心理活动。 

这些定义基本上涉及到了“感性”的一些特质。研究者认为,理性的认知能力与感性的认知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这是由艺术学、心理学、身心障碍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等等学科领域的协同来进行的。感性行为的规则与思考推理的规则完全不同,应是独立于知识理性之外的,这一认识成为感性工学研究的设想和假说之一。 

对作为人类基本能力的“感性认知能力”的重视,并将其与设计与制造工学联系在一起,真正使以人为本的设计走上了新的高程。原田昭教授指出,20世纪的设计是以造型、映像、服饰以及生活设计等领域为中心而发展的,“21世纪将是一个以感性科学为基础的时代,其设计将以医学、心理学、身心障碍学、体育科学、经营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相融合。”7 

设计学者的这种企盼和预测是可信的、有理由的,这是设计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实际上,早在100多年前,奥地利学者马赫在《感觉的分析》一书中就揭示了感性研究对于全部科学的意义,他不仅“深信全部科学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的基础,需等待着生物学,尤其是感觉的分析作进一步的重要阐明,”8而且使用科学实证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及其感觉的环境要素,诸如颜色、声音、温度、压力、空间、时间等等,并探讨了各个视觉之间以及与其他心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感觉、记忆和联想之间的关系等等。感性与感觉相联系,在一定意义上,感性世界即感觉世界。“感觉世界是由我们四周不断变化着的事件或刺激以及所有生命对此做出反应这两方面所构成的。感觉世界是永远变动着的一系列的光、色、形、声、嗅、味和触。它是我们每天生存的世界,我们成长在这个世界中。”9 

托马斯?L?贝纳特认为:“感觉世界就是感觉(sensation)和知觉(perception)的世界。”所谓感觉,他认为可以定义为将感觉到的信息(即环境中变化着的信息)传达到脑的手段。感觉到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传达到脑,知觉就随之产生了。他认为,知觉指明了我们经验到感觉世界的种种方式,有赖于我们对传入的刺激的注意和我们从种种刺激中抽译出信息能力的警觉,因此,可以把知觉看成信息处理的同义词。10托马斯在研究中,提出了感觉经验的测量方法(1978),对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进行了科学分析,对知觉及其生成、影响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都做了细致的研究。西方学者对感性与知性,感觉与知觉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大多建立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不仅与生理学、心理学相联系,亦与其他人文学科相联系。如20世纪70、80年代关于经验对知觉影响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成年动物、新生儿视觉的观察分析,采用视觉剥夺方式的实验,建立视觉加工模型,探讨早期有选择的视觉经验;进而探讨动物和人类的早期视觉经验对某些知觉能力发展的影响、深度知觉和经验以及长期经验对人类知觉的影响等等。11 

这些研究对于感性工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与近期感性工学的研究作比较,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感性、感觉、知觉等方面的研究集中于心理学、生理学的范畴,感性工学不仅采用了计算机等现代科研设备,而且将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感知觉研究与工程学即与产品设计、制造结合在一起,使“感性研究”走向实用阶段,同时亦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即将以产品为本的设计真正导向以人为本的设计。感性工学的目的是根据顾客的感受和要求来设计制造产品,以往的设计和制造也关注顾客的需求,但主要关注的是功能和形式方面的要求,而这种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设计师的一种理解和需求;而感性工学所追求的则是真正来自于顾客本身的需求和反应,这种反应甚至是细微的、心理的、不易察觉

2003. 4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23

的。因此,感性工学实施的关键在于:1)如何根据人机学和心理学的评估来捕捉顾客对产品的感受;2)如何通过顾客的感性来定义产品的设计特征;3)如何将感性工学建立为一种人机学的技术;4)如何调整设计来满足社会的转变以及人们的喜好倾向。12 为此,日本研究者的做法是,第一,采用由Osgood和他们同事研究出的SD法(语意差异法)作为捕捉客户感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从市场或从企业、杂志收集感性或描绘顾客感受的语词,通常首先收集600—800个描述感性的词语,再从中选择近100个最相关的词语进行分析;第二,设计调查或实验来检验感性词语与设计要素的相关性;第三,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建立感性工程的系统性框架,通过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几何方法等的运用,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和计算机推理系统;第四,每隔三到四年,通过调整感性工程的数据库,将新的感性数据扩充进入数据库,由此来研究顾客对产品喜好的变化趋向。13 

感性工学的类型 

据介绍,目前日本感性工学的类型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以测定的方法区分;一是以实施的方法区分。所谓“测定”,即测定人天生的“五感”能力。依测定的方法区分,大致有两个方向,即“表出法”和“印象法”。“表出法”是对人“五感”在生理学层面上的“感觉量”的测定。基本利用生理学上已成熟的对视觉、听觉、触觉、痛觉、味觉、温觉、嗅觉、体觉、平衡感、时间感等的测量技术。在这种技术中,研究者将感觉到的最小量称之为“刺激阈”,最小差则称之为“辨别阈”。在理论上,常将感觉量中的舒适性与人体生理的变化量视为一致,因此,只要测量生理上反应值的变化,即能将这些变化数值转化为舒适性的值,从而为设计的舒适性提供依据。“印象法”可看作是“表出法”的互补,属于测量“内在”,即在受测者接受不同程度的外在刺激后,以问卷的方式让其陈述自己的感受,“语意差异法”也是其中典型的方法。问卷的信息视为感受量,并利用多次元尺度法、图形理论将其构造化,或者通过多变量分析、暧昧推论等统计解析技术,将人的感性信息转变成定量的数据,即将内在的感性信息定量化。 

按照实施的方法区分,其方法以长町三生为代表。感性工学的实施过程即感性工程的过程,从程序看,长町三生将其归为三种类型,类型一意味着从零到N个级别分类;类型二是感性计算机系统;类型三是利用数学模型来推理最接近人机学要求的设计。这三类程序亦是前面提到的感性工学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 

类型一:感性信息分类 

这里的分类指将一个产品的感性类别分解成树型结构来获取设计细节。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利用感性工程设计开发了一种名为“Miyata”的新型跑车并获得成功,从而使感性工程成为马自达汽车新产品开发的一项基本的技术手段。长町三生在《感性工学:一种新的人机学顾客定位的产品开发技术》一文中详细介绍了类型一分类的具体方法,他以马自达公司开发“Miyata”汽车和另一家汽车公司运用马自达经验开发另一新型汽车为例,说明感性类别分解与设计的关系,征引如下:Hirai先生,一个新品牌汽车厂家的经理,在与他的项目团队研究后,决定运用马自达开发“Miyata”时使用的感性工程,为新汽车“人机同一”(Human-Machine Unity)进行零水平分类。该汽车的概念是使汽车驾驶员能在驾驶中感到他(她)与汽车之间完全的一致。驾驶员觉得他(她)的身体就是车,可以任意根据他们的直觉自由的控制车。“人机同一”只是一个开发新车型的概念,并没有对如何设计汽车提出任何建议,例如发动机特征、汽车尺寸等。在感性工程类型中,零水平概念应该被分解成清晰地、有意义地分概念最终以获得设计细节。团队成员开始划分这个零水平概念为分概念,一层、两层……n层直到最后获得汽车设计细节特征。根据“Miyata”感性的零水平(人机同一)被划分成为一个层次上的4个分概念,它们是“紧密感”(tight-feeling)、“方向感”(direct-feeling)、速度感(speedy-feeling)、“交流”(communication)。紧密感是指“与机器非常接近”。在各个概念上,研究认为汽车的长度应该是4米左右,最终经过讨论以后定为3.98米。当他们安置4块车身钢板在车内, 

24 新美术2003. 4

发现顾客感觉“狭窄”,这就不符合“紧密感”的要求,因此将它改成了两块钢板。 

类型二:感性工程计算机系统 

感性工程类型二是计算机支持的感性工程系统。感性工程系统是一种运用专家系统将顾客感受和意象转变为设计细节的计算机系统。这种计算机感性工程系统的操作基本是依靠四个数据库。 

(1)感性数据库代表顾客对产品感受的感性词语,通过商店中的销售者的对话和工业产品杂志进行收集。首先大约收集600个词汇,然后筛减至100个左右,足以代表顾客对产品的感受。然后,组建语意差异量表,并在语意尺度图中评价产品,评价的数据再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所获得的结果代表了感性词语的意义空间,根据它可以建立感性词语的数据库。 

(2)意象数据库将根据语意差异量表做出的评价结果再次用Hayashi的数量理论进行分析,这是多元回归分析的一种,用来分析定性的数据。通过这种分析,我们能获得一张感性词语与设计要素之间统计关系的列表。因此,可以定义若干个对设计细节有贡献的项目为一个特殊的感性词语。例如,顾客要“奢侈”的东西,这个感性词语会对应一些系统中的设计细节。这些数据组建了意象数据库和规则库。 

(3)知识库。知识库主要包括了一些必要的规则,用来决定设计细节与感性词语的相关性。一些规则来自数量理论的计算和其他一些诸如色彩条件原理等。 

(4)设计和颜色库系统中的设计细节分别被存储在造型设计数据库和颜色数据库中。所有的设计细节包括了设计的各个方面,这些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的形式与每个感性词语相关。设计和色彩合并地部件被特定的推论系统推倒出来,以图形的方式在屏幕上表现出来。 

感性工程系统的运用包括两方面,一是顾客支持KES;一是设计师支持KES。顾客支持KES,首先是顾客将其渴望的产品意象用词语表达出来,并输入KES中,KES接受这些词语并将它们与感性词语库中的词语进行比较,检查识别它们,如果被识别,这些词将被转入数据库。在这一阶段、推理机制通过匹配规则数据库和意象数据库来工作,并决定设计细节的各个方面,由KES的控制器选出,在屏幕上显示最接近的产品样式和色彩。KES系统能帮助顾客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因设计专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系统构成,如时装意象系统(FAIMS)、人居系统(HVLIS)等。设计师支持KES是辅助设计师从事设计的系统。当设计师设计一种新产品时,他也会有一个产品的意象和概念,输入这些意象词语咨询KES,KES会将感性工程计算出来的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如果显示的造型与设计师的意象不符合,可以通过KES的修改程序加以修改。将顾客支持的KES和设计师支持的KES统合起来,就成为“混合感性工程”,事实上,设计师在从事设计时,必须同时关注和运用这两个系统。 

类型三:感性工程模型 

感性工程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建模方面。建立感性工程的数学模型,从感性词语来获得人机工程学的结论。在这类程序中,数学模型显示了某种逻辑关系,执行着与感性工程规则相似的任务。14 

感性工学的运用与展望 

在日本,感性工学的研究和运用因学者或研究者的侧重不同,而形成了两种趋向,一种以广岛大学长町三生教授为代表;一种以筑波大学原田昭教授为代表,前者可以称作“技术派”,后者暂时称作“感觉派”。“技术派”是日本感性工学第一阶段的产物,“感觉派”则是第二阶段即最近几年的主流趋势。感性工学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机工程技术在日本设计界和产业界加以运用,其时间不长,但却取得了值得关注的成果。在汽车设计制造领域,除以上介绍的马自达公司外,尼桑、三菱、丰田、本田等汽车公司亦积极开展感性工学研究和应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从马自达公司学习感性工程技术,开发出了“Taurus”汽车;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和德国奔驰公司都对感性工程给予关注。不仅是在汽车领域,在产品制造的其他领域,如服装、家电等诸多领域都开始有所运用。感性工学是一种新兴的、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依据人机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进行的新产品开发的技术。其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从感

2003. 4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25

性的复杂性而言,目前的感性工学所涉及的层面还十分单一,其方法也同样如此,与人类复杂、多元的感性存在而言,其努力只能说刚刚开始,感性工学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长町三生认为至少有三方面:一是如何对待个体感性差异;二是如何评估顾客或设计师对KES系统产生结果的满意度;三是如何将人工智能加入感性工程的系统中。当然,问题绝不止这三方面。原田昭教授为代表的研究,以心脑科学的研究为主要趋向和基点。在1997年开始的研究中主要致力于通过计算机记录和实验并描述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其实验,首先用装有眼睛记录相机的设备记录被试者在美术场馆中欣赏艺术作品时眼球的运动;改进后,将联接了Internet的机器人设置在美术馆中,通过人远距离遥控机器人来欣赏艺术作品,机器人的操作数据作为指定数据通过服务器被记录,研究者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人欣赏行为中的感性因素,这就为创建一个感性工学行为评估模型奠定了基础。让被试戴上脑电波测量仪,记录其通过机器人对艺术品欣赏过程中情绪(情感)的变化,其结果是将感性的艺术品欣赏变成了测量的、数字化的结果,使感性的东西转化为一种可测量的理性结果。这一试验为了解人类精神、灵感之类的因素提供了经验和一种解决之道。 

原田昭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感性工学评估组用机器人来研究感性工学的结构,建立模型,进行相关的模拟试验;2)大脑感性工学研究组从神经蛋白质神经传导的视角研究解决感性工学的物质基础和结构;3)综合处理组实现用机器人模拟与其人相同的感性工学行为,制作感性工学反馈机器人;4)感性工学设计造型组以感性工学造型进入感性工学设计阶段和制造阶段,从而支撑起21世纪新的工业结构。他认为,感性工学的研究是为联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前沿研究等各领域所做的准备,要用一种俯瞰全局的视角来观察当今的世界。无疑,感性工学可以说为我们重新认识设计、从事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态度。这一新兴的、实践证明有效的设计新技术、新观念或者说新学科、新方向,对于中国设计学界而言,首先要了解它,并开始根据我们的设计实际和要求进行相应的努力。据悉,从2003年起,中日韩三国设计学界已开始联手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对于中国设计界而言,这是一个开端,重要的是建立行之有效地实验、研究队伍和教育机制。 

注释: 

1[日]原田昭:感性工学研究策略,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编:《清华国际设计管理论坛专家论文集》,2002年10月。 

2[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一种新的人机学顾客定位的产品开发技术,《国际人机工程》周刊,1995年15期。 3[日]原田昭:感性工学研究策略,《清华国际设计管理论坛专家文集》。 

4[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一种新的人机学顾客定位的产品开发技术,《国际人机工程周刊》,1995年15期。 5引自黄崇彬:日本感性工学发展近况与其在远隔控制接口设计上应用的可能性,台北:1998年中日教育研讨会文集,第29页。 

6[日]原田昭:21世纪科学的分化与融合,《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7[日]原田昭:21世纪科学的分化与融合,《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05页。 

8[奥]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唐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一版序言。 

9[美]托马斯?L?贝纳特:《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旦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序。 

10[美]托马斯?L?贝纳特:《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第1页。 

11[美]R.D.沃尔克、H.L.小皮克:《知觉与经验》,喻柏林、宋钧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113页。 

12[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一种新的人机学顾客定位的产品开发技术,《国际人机工程周刊》,1995年15期。 13[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一种新的人机学顾客定位的产品开发技术,《国际人机工程周刊》,1995年15期。 14[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一种新的人机学顾客定位的产品开发技术,《国际人机工程》周刊,1995年15期。 

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周敏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4)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今的关于感性工学方面的六篇文献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出近十年来国内工业设计中的感性工学的发展和研究状况,并将主要内容梳理总结成本篇论文,并阐述了本人对感性工学在工业设计中应用的发展趋势的认识。 关键词:感性工学;工业设计 1.感性工学 感性(Kansei)一词源自日本,其原意是指人相应于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知觉与感觉器官的感性,即消费者对于某一件产品所产生的心理感觉与意向。感性是人相对于物的感觉属性与心灵上的感悟,是人与产品体验过程中的感觉、感受、知觉到动机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也就是说感性是一个过程,是从感官刺激到知觉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多维度的综合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会通过言语(包括肢体语言)和行为表达出来。[1] 感性工学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来探讨“人”的感性与“物”的设计特性间关系的理论及方法。在产品设计领域,它将人们对“物”(即已有产品、数字或虚拟产品)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地表达出来,并与产品设计特性相关联,以实现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人”(这里包括消费者、设计者等)的感性感受,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产品。感性工学也是一种消费者导向的基于人因工程的产品开发支持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将人们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型态要素。[2] 2.感性工学的发展 感性工学一词由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 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发表题为“汽车文化论”的演讲中首次提出。《国际工业人类工效学杂志》分别在1995年第1期和1997年第2 期,用两个专集来介绍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感性工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房子、门、座椅、电话机、汽车、室内设计、服装、手机、鞋子和复印机等,研究手段涉及到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等。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 “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是界于设计学、工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日本筑波大学研究生院感性认知与神经科学部主席、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原田昭认为,这种综合与交叉涉及艺术科学、心理学、残疾研究、基础医学、运动生理学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1 广岛大学的长田丁三生教授认为感性工学主要是“一种以顾客定位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技术,一种将顾客的感受和意向转化为设计要素的翻译技术”。2 “感性工学”是日本设计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尤其是90年代所致力开拓的设计新方向、新学科之一。它将过去定为难以量化、只能定性的、非理性无逻辑可言的感性反应,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以量化,籍以发展新一代的设计技术和产品。 感性工学的形成与发展 感性工学是在以下几个背景作用下开始形成的:一是工程学的发展:二是工业时代生产理念的转向。20世纪,人类在工程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发展迅速,在世纪末,其研究与发展开始面临发展方向上的问题;在工业生产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由生产者依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和生产产品,即以制造为导向的理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动摇,向着市场导向的理念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基础的。现在,顾客已开始按照他们自己的要求和喜好来挑选产品,真正形成了所谓的“买方市场”,生产者迎合顾客的需要改变自己的生产策略和态度。三是心理学、脑科学等科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人类精神活动学与大脑科学交叉融合的趋势。这些学科的发展,实际上还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适应和关注:在当代,人类健康包括心理、生理健康、衰老、智力发育和衰弱、精神疾病、环境建设和改良、改育、艺术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存在,已不能依靠单一学科来研究和解决,而必须建立一种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和各学科相通的平台,形成一个系统,为全面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提供有益和有效的路径。感性工学应是从设计的角度,联合相关学科建立研究共同体平台的一种尝试。“感性”在汉语中一般指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形成的认识。日语中的“感性”也基本同义。从字面上解,“感性工学”中“感性”是工学的定语,其“工学”不是一般的工学而是“感性”的“工学”。因此,感性工学中的“感性”,包括“感觉—提供了从外界接受信息(刺激)的能力:敏感性一对刺激力度的觉察做出反应的时间和准确回馈的频率;情感——精神所处的状态,如高兴、悲伤或愤怒等内容。3 感性相对于理性而言,在认识论中有感性人识与理性认识之分。西方自古以来即将“理性”与“情感”作为二元对立的概念为认识论的基础。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所开创的所谓“美学”实际上即“感性的认识之学”(Scientia CegnitiOnis sensitivae),主张以理性的“论证思维”来处置非理性的“情感知觉”。但在“美学”的发展和学科化过程中,原始意义的“感性的认识之学”却一直没有得到张扬,康德继承了鲍氏关于美是基于情感的思想,但却反对鲍氏关于感性认识即是美的理论。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其巨著《美学》的开篇就表示了对鲍氏“美学”概念的不满,他认为其内涵应当是“美的艺术哲学”,鲍氏的“感

感性工学与情感化设计

感性工学与情感化设计 ——谈谈我对感性工学的理解 学号姓名初次接触感性工学,是带着很多好奇,很多疑问上课的。基于感性工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再加上很多成功案例的不断涌现,这一门学问也确实值得每一位学设计的人多多了解。 最早将感性分析导入工学研究领域的是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的研究人员。1970年,以在住宅设计中开始全面考虑居住者的情绪和欲求为开端,研究如何将居住者的感性在住宅设计中具体化为工学技术,这一新技术最初被称为“情绪工学”。在这一门学问有出色研究的,当属日本的长町三生教授。当时工学部34岁的副教授长町三生参与了这一研究,之后,他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察觉到了日本的产业模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那种为满足消费者普遍需要而大量生产的方式正在逐渐消退,他敏锐地感到了一个表现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感性的时代”即将到来。经过近20年的研究,从1989年开始,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感性工学的论文和著作,成为日本著名的感性工学研究专家。 感性工学是运用工程技术方法手段来研究探讨人们对物体的感性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来开展设计的学科,它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理论,根据感性规律来设计产品,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感性工学”英文表达“KanseiEngineering”,Kansei是日本语“感性”的音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设计界致力于开拓设计新领域,把难以量化的感性因素,运用工学技术手段进行量化,形成一套感性工程模型,设计研发新一代产品。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产业界全面运用感性工学技术和理念,将感性工学技术应用于汽车、服装、家电产品、女性护理用品、劳保用品、体育用品、装饰品等领域,其中,纤维产业的应用与学术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感性工学将人们对物体产生的感性需求及模糊不明的意象作为设计的视觉要素。感性工学的感性是人们对物所产生的心理上的感受,有感知、感觉和印象等意思。感性工学的感性是动态的,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对人的基本感知过程进行测定、量化和分析,从而掌握其动态的感性规律。从人的心理学角度来说,感性工学是探讨研究人的感官对物体产生感觉及其心理反应,把消费者的感性意象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表达,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准确体现消费者和

感性工学: 一门新学科的诞生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30年,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技术创新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产品研究者认识到,需要在工程技术领域导入人类的感性分析,从而诞生出一门新的学科——感性工学。本文主要对这一新学科产生的背景、过程以及教育与构成形态作出初步阐述,以期对感性工学从设计角度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提供借鉴。 一、感性的时代 “信息化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要回答这一问题,先要看一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世界产业界出现了怎样的令人注目的模式转向。首先,大批量生产、大量消费的行为方式转为丰富的多样化生产、快乐感受消费的行为方式。产品的经济性、功能性、合理性和大众化原则被表现性、审美性、独特性和个人化所替代;其次,单向传达的产品信息扩展为双向或多向传达的信息交流,由于获取和发送信息的渠道增多,产品从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普遍需要转向适应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第三,消费者方面,从希望有实用的、高品质的产品转而希望使用自己想要的、适用的产品,企业方面,则从制造实用的、高品质产品转向追求“个人化”的“感性产品”与之相适应,产品开发也随之以满足个性、快乐、多样的充分感性化的产品为中心。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注重人的“感性的时代”,感性是信息化时代的本质特征。 关于“感性”的含义,据《现代汉语词典》,“感性”一词是“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该词来自日本语,是明治时代的思想家西周在介绍欧洲哲学时所造的一系列用语之一,如“哲学”“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等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日本,有两个外来词被翻译为“感性”,其一,英文Sensibilty,它是一个心理学用语,原意为感觉力;感受性;感情;敏感性和鉴赏力,西周将此译为“感性”;其二,德文Sinnlichkeit,它是一个哲学用语,原意为官感,感性;实体,现实感,感性事物;情欲,性感。天野贞祐在1921年翻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时将此译为“感性”。新村出编《広辞苑》对“感性”一词解释为:感觉能力;直观力和感受性,是人感受事物的能力,即基于人类身体的感觉而产生的情感冲动和欲求。 近年来,“感性”一词在日本出现的频率极高,其内涵包含着多层意义,它既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静态的“感性”是指人的感情,获得的某种印象;动态的“感性”是指人的认识心理活动,是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对未知的、多义的、不明确的信息从直觉到判断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这种“感性”能力尤为重要,除了感受信息也包含交换信息的能力,即从复杂的外界剌激中,抽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和将自己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准确传递给他人的能力。如“从民众的感性出发撰写广告语”、“按年轻人的感性制造MP3”等。感性的含义具有了更为积极的理解,由此可见,感性能力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一种能力。 二、感性工学的诞生

感性工学的方法与研究探讨

∴∴∴∴∴∴∴ 2006年拾月 总第162期 A R T &D E S I G N 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转化,同时,随着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的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了人类精神活动与脑科学日益交融的趋势。这些学科的发展和彼此交融,使感性工学应运而生,这实质上是对社会问题的 一种适应和关注。 ① 感性工学的目的是根据消费者或用户的感受和需求来设计和开发产品,以往的设计和开发也关注消费者或用户的需求,但更多地局限在对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的关注方面,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和需求。而感性工学则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技术,它可将人们模糊不清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要素,它所关注的是真正来自于消费者或用户本身的需求和感受。 一、感性工学的研究流程通常,感性工学的研究流程包括以下四个步骤:⑴ 根据人机工程学和心理学的评估方法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⑵ 在得到消费者的感性描述之后,采用调查或者实验法来确定产品的设计特性;⑶ 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通用算法、模糊逻辑等,来构建作为工效学技术的感性工学系统;⑷ 感性工学系统建立起来后,根据当前社会潮流或个人的偏好倾向来调整该系统,要求每隔几年就对感性数据库进行更新。 二、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来构建产品的感 性工学系统:⑴ 范畴区分法(CategoryClassification):根据新产品的感性层面来进行分类,以建立产品的感性结构来获取设计细节。常用的手段是把用户对产品的感性认识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采用层次递推的方法,把用户这一感性工学计算机的期 望转化为设计细节。 ②⑵ 感性工学计算机 ):这是一种计算、知识库、设计与系统,如为了提高彩色智能打印机的图像质量,先采用语义差异量表来评价女孩的脸部肤色,然后根据色调、饱和度、明度等进行归类,并通过三角形模糊隶属函数表示出来,应用于彩色 智能打印机。 ③ ⑷ 虚拟感性工学(Virtual KE):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基于感性工学的设计构想应用于仿真装置,在多媒体虚拟空间中对设计进行评价与验证。 三、感性工学的研究类型⑴ 前向式推理感性工学(Forward Infer-ence Type of KE):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前向定性推理感性工学和前向定量推理感性工学。前者也叫做范畴区分式感性工学,属于定性推论手法的感性工学,与其它感性工学的最大不同在于不使用电脑进行分析,而是采用层次递推来建立树状图,逐步将人对物之期望转化为设计要素。后者则采用定量方法,先用形容词语调查人的感性,再对这些感性词语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构成意象的设计要素。 ⑵ 逆向式推理感性工学(Backward Infer-ence Type of KE):这是一种由设计人员决策的辅助系统,主要将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转化为感性评估,从而帮助设计师掌握产品的特性,了解其与消费者感觉意象的关系,以确定这些评估是否符合设计师意图所达成的意象。⑶ 混合式推理感性工学(Hybrid InferenceType of KE):该类研究把前向式与逆向式推理结合起来,既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感性意象来 确定产品的设计特性,也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产品要素与消费者感觉意象的关系④,是一种可逆的感性工学系统。 四、感性工学的研究内容 感性工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但根据其研究对象可把其归类为以下三种: ⑴ 产品造型对产品意象的影响:已有研究在了解用户偏好与知觉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产品造型(Form)与产品意象(Image)之间的关系,如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电动剃须刀产品造型与人类感性的对应关系,并获得了不同感性词语对造型元素的影响权重,设计者或消费者只需选择理想的感性词语,就能够得到最能解释该语义的电动剃须刀的造型元素⑤。 ⑵ 产品颜色对产品意象的影响:研究者发现,除了外形,产品颜色也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知觉。因此,为了量化产品颜色对意象的影响,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颜色情绪”的概念⑥。 ⑶ 产品造型和颜色对产品意象的共同影响:研究者也把产品造型与颜色结合起来,研究它们对产品意象知觉的影响。 感性工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除了与人机工程学密切相关外,实验心理学对人类基本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情绪、表象等)的研究构成了其理论基础,认知心理学对人类信息加工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感性与意象”的组织与应用,神经科学则从神经蛋白质的传导方面来研究解决感性工学的物质基础和结构,消费者心理学研究有助于对消费者进行分析并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人工智能的研究为感性工学提供了计算机模拟(专家系统)支持,同时产品语义学对产品语义空间差异的研究也有助于研究者对产品意象的分类等。 注释: ①李砚祖:“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新美术》,2003,4。/②Chang H C, Lai H H, Chang Y M. Expression modes used byconsumers in conveying desire for product form: a case study of a ca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06, 36. /③FukushimaK, Kawata H. Human sensory perception oriented image processing in acolor copy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1995,15.1, pp63-74. /④Matsubara, Y., Nagamachi, M. Kansei virtualreality technology and evaluation on kitchen design. Hybrid Automation-I, 1997. /⑤周君瑞、陈鸿源、刘家成等:“创新电动刮须刀产品造形与感性之关联研究”,《工业设计》,(台湾),2002.2。/⑥Nakamura, T., Sato, T., Teraji, K. Arrangement of color imagewords into the non-luminous object color space. Journal of Color ScienceAssociation of Japan, 1994, 18. 【 /////////////////////////////// 】 何灿群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王松琴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何灿群 王松琴 He Canqun & Wang Songqin 」 i g n App ro ach of an d Acad em ic Ex pl or at io n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Kansei Engineering in Product Design 陈浩淼,费凤强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目标是“人”,“以人为本”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主导了我们今天的产品设计。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设计中对“人”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牵涉的因素众多,存在着非线性多重耦合的关系。过去的产品设计只是侧重于对设计对象定性的推演与发现,随着现代工业设计思想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于产品认知的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与手段,感性工学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这一新兴学科基本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就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感性工学概述 1.1感性工学的产生 作为一种设计方法与理念,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最初的研究起始于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研究者试图通过感性分析探求建筑室内中居住者的情感诉求,当时称作“情绪工学”。至于“感性工学”一词,则最早是由时任日本马自达株式会社社长的山本健一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并于1988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人机工学会议上得以正式定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产业界全面导入感性工学技术与理念用于产品、建筑、环境与城市设计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以感性工学方法设计的日系高档汽车在欧美市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就是个很好的佐证。 1.2感性的定义与特性 感性,一般可以理解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对事物所呈现出的反应人的感觉的知觉和表象的实践产物。简言之,感性是对思维主体的一种客观属性的描述,是对客观事物物化行为的主体性认识。 感性具有以下的特性: ◇主观性; ◇独立于知识理性之外; ◇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缓冲区; ◇既是静止概念,又是动态的概念。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引起的一种主观感受,由于感性是感觉对描述对象所形成的最直接的语义表达,所以一般认为感觉是感性的第一表征(图1),感觉的量化也成为了感性工学研究的重点与先导。 图1 认知决策过程 1.3感性与产品设计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我们已经跨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经由低层次的物理功能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情感需求(图2),产品应该给予消费者更加交互、

谈感性工学在新产品设计研发中的运用(一)

谈感性工学在新产品设计研发中的运用(一)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感性科学为基础的时代,其对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将与众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一个系统,为全面解决全球经济多元化下的社会相关问题提供有益和有效的路径,也是建立研究共同体平台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感性时代;感性工学的运用;展望 “感性工学”是在近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开始发展以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与工学、设计学及其他学科门类有许多交叉点,涉及心理学、基础医学、运动生理学、艺术科学等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并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颇多,它将科学与艺术进行了合理交汇,是一种以顾客定位为导向,将顾客的感受和意向转化为设计要素,并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以量化,借以发展新一代的设计技术和产品。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人机学意义上的以消费者需要为导向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由上可见,其发展前途甚为广阔,妥善处理感性工学问题,是新产品研发运用中的迫切需要,也是一切其他工业设计等的重要课题。 一、二十一世纪——感性时代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都希望生活得愉快一点,工作得舒适一点,劳动得轻巧方便一点,休息时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这都是心理需要。而“感性工学”就是在这种工业生产向现代科学技术靠拢,人们普遍追求感性化的时代下诞生出来的。感性工学中的“感性”,包括感觉——对刺激力度的觉察、做出反应的时间和准确回馈频率;情感——精神所处的状态,如高兴、悲伤或愤怒等内容;是由解析人类的想象及感性等心愿,翻译成物理性的设计要素,结合商品化技术,在商品诸多特性中实现感性,具体进行新产品开发设计的技术。要知道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总与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某种发现、某种感受、某种需要有关。现如今在新产品设计研发方面,不仅各学术领域都在积极导入感性工学的理念,特别是在家电、服装、纤维产业、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人类工程学、心理学、认知学、信息等领域,另外包括一些传统工业领域,如制鞋业、住宅、陶瓷、漆器等也导入这一理念和技术,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可见,感性技术已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在1998年中日教育研讨会上,有人认为感性工学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支持相互间幸福的技术。”那时,感性的研究就有将产品设计真正导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实如此,如今,感性工学所追求的则正是来自于顾客本身的需求和反应,这种反应是细微的、心理的、不易察觉的。因此,将感性工学实施在新产品设计研发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根据人机学和心理学评估来捕捉顾客对产品的感受;如何通过顾客的感性来定义产品的设计特征;如何将感性工学建立为一种人机学的技术;如何调整设计来满足社会的转变以及人们的喜好倾向。这种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符合消费者特点的“感性”,研究在各种条件下的宜人性,生产效率和安全等综合能力的应用科学,将会在21世纪的人类生活中发挥更为巨大的作用。 二、感性工学在新产品设计研发中的运用 要知道新产品设计研发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在进入21世纪,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产品将面临更广泛、更严厉、多层次的消费者审视,感性工学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那么,它在新产品设计研发中该如何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过人机学与心理学评估来捕捉顾客对产品的感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设计产品系统的主要目标和研发方向。目标是确保产品易于使用、学习、生产和安全。在产品设计研发中,通过对人的因素的研究可获得基本的设计数据,并具体应用于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这将有助于改善产品的使用性与质量,提高产品成功的几率。人机学研究的是工作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是衡量当代产品设计水平的最重要指标。而心理学是研究人

利用感性工学原理设计产品造型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第5期,2003年9月 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Vol.22,No.5,Sep.2003 利用感性工学原理设计产品造型 徐伟峰1,付永民2 (1.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036; 2.焦作工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感性工学是一门新生的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且在90年代广泛 运用于日本产业界,随后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纷纷制定感性工学的研究计划和运作模式.感性 工学是时代的产物,是设计由设计师对使用者的单向表达转变为双向沟通的必然产物.本文 介绍了感性工学的分类,并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其在产品造型中的实际运用,为产品的程序化 设计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样板. 关 键 词:感性工学;产品造型;意象;产品要素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Ο7332(2003)05Ο0406Ο04 0 引 言 在《人体工学》被运用于工业设计之后,人体生理数据为产品设计提供的一套参考标准,并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人性化尺度.然而,人们感觉到似乎应该发展一门感觉的、心理的学科以指导设计,于是,感性工学应运而生.虽然人们会以日本学者长町三生为感性工学的提倡者,但是,最早提出“感性工学”一词的是在1986年世界汽车技术会议上日本MAZDA汽车公司的山本健一社长.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产品在人的眼里往往也变成了有感情的物.作为成熟的造型设计师,应该将人的感情通过产品造型要素倾诉出来,并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尽管感情的接触既难以把握又转瞬即逝[1]. 感性工学就是将消费者对于产品所产生的感觉或意象予以转化成设计要素之技术[2],即将人们所具有的感性加以量化,并探索哪些设计定案符合人们什么样的感性.比如,为了设计具“高科技感”的手机,首先应找到手机上不同的造型要素———形(点、线、面的组合)、尺寸、色彩、材质等.通过这些造型要素的组合如何体现手机的高科技感?手机的形状能否体现高科技感,线该硬一些还是软一些,面该平一些还是曲一些?此外,该手机的主色调该如何选择,如何处理表面的质感、纹理、表面粗糙度等.感性工学除了将这些关系找出来之外,还需将这些关系予以量化.量化就是数字化过程,由于手机的高科技感与其主色调有着某种关系,譬如主色调为黑灰色的手机相对主色调为蓝白的手机的高科技的程度要多1分(相对来说,须设定一个参考系),那么这1分就是一个量化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感性工学会运用各种工学技术来找到一种体现“高科技感”的造型关系. 1 感性工学的分类 依据其目的与使用手法不同,感性工学可分为3类[3]: (1)前向式感性工学A类(前向定性推论式感性工学)[3]:也称范畴区分式感性工学,属于定性推论手法之感性工学,与其他感性工学的最大不同在于不使用电脑进行分析,而是以划分层次的方法,逐次将人对物之期望转化为设计要素. (2)前向式感性工学B类(前向定量推论式感性工学):感性工学方法论中最早诞生之手法.一 收稿日期:2003Ο04Ο12;修回日期:2003Ο05Ο14 作者简介:徐伟峰(1978Ο),男,浙江金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研究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