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成因的数学原理

地震成因的数学原理
地震成因的数学原理

地震成因的数学原理

前言

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的重大科学难题,地震灾难又是一直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要获得较为准确的地震预报方法,必须要首先认识清楚地震形成和发生的真正原理,可是现行的地震成因学说却都是猜测和假设而已。

首先要肯定,地震形成和发生的真正原因必然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里,本《地震成因的数学原理》就是一部专门揭示地震发生真正原因的专著。本专著的科研成果通过了省级专业部门的鉴定,又在国家最高科技领导部委里已注册。请保护中国人对《地震成因的数学原理》的发明权、著作权和知识产权。

《地震成因的数学原理》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以物理学基础理论为依据、以非凡的思维为向导,循序渐进地叙述了地震形成和发生的一系列原理;另外又围绕本原理进行了大量的推导计算,最终全部解决了地震各因数的量值问题。本专著原稿篇幅长达二十五万多字。为了将本专著的科研成果向社会公布,为了该书出版印刷的简便,现经过了重新简写,略去了论述部分中的某些非主要内容;又删去了地震各因数量值的全部推导计算的过程,又摘录了少部分有关因数量什的结论函数式和运算公式;还抹去了全部几何平面和立体的示意图形。现公诸于世的此简写本只有1.6万多字。

简写本的篇幅虽然缩小了很多,但对地震形成和发生原理的论

述仍然是详细的和简明易懂的。所摘录的有关量值函数公式更能精确表明各因数之间的量化关系,有些因数的数据更令人惊奇和叹服。虽然无一图形可参看,但有关平面、立体的几何图形都清晰存在于文字里。

有愿意连载、出版本专著简写本或原著本的报刊社、出版社请来函联系。通讯地址:甘肃省宕昌县城关镇中街53号邮编748500

《地震成因的数学原理》主权代理人:刘宝臻

1.水平地应力的产生

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一时刻都具有两个状态,这就是物体受力状态和运动状态。这两个状态又是紧密相互联系着的,有怎样的受力状态,必表现出被其支配着的运动状态;反过来说,有怎样的运动状态,必存在着跟其相适应的受力状态。在物体运动的现象中,运动状态往往是明显的,而受力状态却是较为隐蔽的。隐蔽的受力状态可以由已知的运动状态求知;反之,由已知的受力状态也能求知或预言出跟其相应的运动状态。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上下地层物质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的引力,现把它称为重力。重引力是竖直方向上的向下压力和向上支持力。向下的重引力就是地层物质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沿竖直向下方向上所产生、传递和聚积的重压力(重量)。地层物质除了产生如此上下之间想到作用的重引力外,又惊人地产生着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的地引力。

地层物质水平方向地引力的产生是来自于何处?首先肯定它是来自于两个方面的物质体系,这就是日地系和月地系。所谓日地系就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物质体系。在日地系里地层物质所产生的引力和水平地引力分别称为日引力和日水平地引力。所谓月地系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物质体系。在月地系里,地层物质所产生的引力和水平地引力分别称为月引力和月水平地引力。在相应的相同条件下,月引力大于日引力,月引力对地震的形成和发生起着主导作用,但日引力的存在和变化也起着强度叠加的重要作用。现分别叙述这两种引力产生的原理。

1.1.日引力的产生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又围绕自转轴在自转。公转的黄道平面与自转的赤道平面之夹角较小,则自转方向跟公转方向基本一致。地球公转轨道是椭率很小的椭圆,为了便于分析和叙述,将它近似为圆周轨道,太阳位臵处在此圆周轨道的圆心上。如此近似的分析,其最后结论也是很正确的。地球绕日公转的半径r,公转周期T,公转速度v0,角速度W1等值,都是大小不变化的固有值。公转半径约1.5亿千米、公转周期是1个回归年、公转速度29.5千米/秒。地球公转速度的量值函数式是:

v0 =r/

GM<1>

<1>式中的G是万有引力恒量,M是太阳质量,r是地球公转半径。此函数式还表明:太阳系中其它行星,随着各自绕日公转半径r 值的越大,其绕日公转度速度V却越小。

<1>式中万有引力恒量G和太阳质量M都是不变化的常数,对于地球来说,公转半径r也是常数。这样使地球在自己固有公转轨道上绕日旋转的速度V0也成为不变化的固有值。<1>式中无地球自身质量的因数,其表明:无论质量大到星球、小到质量点的任何物物体,只要把它放在地球的这一固有公转轨道上,让它也以地球公转固有速度V0的值(公转切线方向)开始运动,则此物体也如同地球一样的绕日旋转起来,且旋转周期也等于地球公转固有周期。

假设搬来一个质量是m的物体,把它放在地球公转轨道上,以任意初速度V(轨道切线方向)开始运动。如果让此物体仍然要沿着地球公转轨道绕日旋转,如此必须有相应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f的值必是:

f = m.V2/r <2>

为了便于分析和叙述,现将此相应值的向心力f称为物体(或质点)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要保持绕日公转的所需向心力。另一方面,在公转轨道上运动的物体,必受太阳的万有引力,太阳在公转轨道的圆心上,则此引力起到让物体要绕日公转的向心力的作用。现将太阳对物体的引力,称为绕日公转的实际向心力,其值F是:

F = m.GM/r2 <3>

如果搬到地球公转轨道上去的此物体,其绕日旋转的初速度V 正好等于地球公转固有速度,则它要绕日旋转的所需向心力也正好等于所受到的实际向心力(太阳引力),那么它就如同地球那样的沿地球公转轨道绕日旋转起来。如果搬到地球公转轨道上去的此物体,其

绕日旋转的初速度(轨道切线方向)大于地球公转固有速度,则其要沿公转轨道运动的所需向心力就大于所受到的实际向心力,这样,该物体将偏向地球公转轨道之外运动。如果搬到地球公转轨道上去的此物体,其绕日旋转的初速度小于地球公转固有速度,则其要沿公转轨道运动的所需向心力就小于所受到的实际向心力,那么,该物体将偏向地球公转轨道之内运动。

地球是由大量的物质所组成,在分析地层物质所产生的日引力和月引力的过程中,必须把分布在地球上各个位臵的地层物质看做是各个部位的物体甚至看做是不同位臵处的各个质点。

假设地球只有绕日公转而无自转,即地球只以平动形式(任时刻地球上任两点的连线在宇宙空间里所指的方向不变)绕日公转。如此,地球上各个质点绕日旋转的速度都等于地球公转固有速度,每个质点公转轨道上的所需向心力都完全等于各自所受到的实际向心力(太阳引力)。根据动力学达朗伯动静法原理,每个质点都在公转轨道上处于平衡自由状态,质点之间(或地层之间)不存在相互力的作用(重压力和支持力除外),即各质点都不产生日应力。可是此“质点不产生日应力”的结论仅仅是在假设条件下推得的。实际中地球并没有以平动形式绕日旋转,而是以自转的形式在国绕日公转着。地球的自转使得除了自转轴上的质点外,其它所有质点在任时刻里的实际公转速度都不等于地球公转轨道上的固有速度,从而又使各个质点在公转轨道上的所需向心力都不等于实际向心力(太阳引力)。地球上各个质点的自转速度在任时刻里沿公转切线方向上都具有自转分速

度,自转分速度每时刻都跟各自公转固有速度合成为同一方向上的即时实际公转速度,这样使各质点实际公转速度都不等于公转固有速度。

任时刻面向太阳的这半地球各质点,沿公转切线方向上的各分自转速度方向都跟切线公转方向相反,如此使此半球各质点的实际公转速度都小于公转固有速度。由此可知,面向太阳的此半地球各质点的公转轨道上的所需向心力都小于实际向心力(太阳引力),则各质点都将偏向地球公转轨道之内运动。另外,任时刻背向太阳的另一半地球各质点沿公转切线方向上的各分自转速度方向都跟公转方向一致,这样又使此半球各质点的实际公转速度都要大于公转固有速度。由此可知,背向太阳的此半地球各质点的公转所需向心力都要大于实际向心力,则此半球各质点都要偏向公转轨道之外侧运动。

假设地球内部没有强大的重力作用,则面向太阳的此半地球各质点都将撒向公转轨道之内侧运动;而背向太阳的另一半地球各质点都将撒向公转轨道之外侧运动,整个地球将分崩离析。实际中,因地球内部强大重力的束缚,迫使所有质点都不能偏离公转轨道之内侧或外侧运动,即每个质点都不能飞离地球仍然要牢固地结为一个整体。整个地球各质点虽然被迫都处于公转轨道上运动,但各自却都具有偏离轨道之内侧和偏离轨道之外侧运动的趋势。这种被强大重力和其它地层里的力束缚着的运动趋势就是地球上的各质点所产生的日应力。

任时刻地球上各地点处的质点(或地层物质)所产生的日应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面向太阳的此半地球各质点所产生的日应力,其

方向是平等于日地连线且指向太阳的方向;各质点日应力的大小等于各自所受圈较大的实际向心力(太阳引力)减去各自较小的所需向心力的差值。另一半背向太阳的地球各质点所产生的日应力其方向都是平等于日地连线的指向太阳的反方向;各质点日应力的大小等于较大的所需向心力减去较小的实际向心力。两半球日应力方向的分布成为平行的相反方向。两半球相互对称位臵处的两个质点,各自所产生的日应力不但方向相反,且大小还相等,这样使两半球各自日应力的总合力,也是大小相等,互为平衡。可见整个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都丝毫不受日应力的影响。

经过推导计算得出,地球任处质点(或地层)在某时刻所产生的日应力的大小量值是:

F1 =m.W1.W0.R.Cosi.CosΨ.CosΦ<4>

<4>式中的m是地层或质点的质量,W1是地球公转固有角速度,W0是地球自转角速度,R是地球半径,i是自转轴在黄道平面上的倾角,Ψ和Φ分别是日地系里给地球每处位臵所建立的黄道经纬度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太阳系中其它八大行星也都围绕太阳公转,并且都在自转。跟地球一样,八大行星上的物质也都要产生如此的日应力,其日应力产生的原理跟地球物质产生日应力的原理完全相同,固态行星地层里也产生日应力和日水平地应力,其必有相应的地震现象发生。其它固态固态表面的行星,其地震的形成和发生原理跟将要叙述的地球地层里由日应力引起的地震形成,发生的原理是相同一致的。

1.2.月应力的产生

在月地系里,通常所说“月球围绕地球旋转”,这只是一种近似的说法。现更准确地说则是:地球和月球共同围绕它们的重心点(或质心点)在旋转,地月重心点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日旋转。现将地球和月球共同围绕地月重心的旋转称为月地系里的公转。地球和月球的各自公转共处在同一平面内,此平面就是白道平面。白道平面与地月重心点绕日公转的黄道平面之夹角是5o9,。地球和月球各自公转的角速度相等,转向一致,地心点、月心点跟地月重心点永处于同一直线上。各自公转的轨道都椭率很小的椭圆,现都被近视为圆周轨道。地球和月球围绕共同重心点公转的同时,又都在自转着。月球自转轴正好垂直于公转白道平面,即自转轴在白道平面上的倾角是0o。月球自转方向跟其公转方向完全一致,且自转角速度也等于其公转角速度。这些因数使月球面向地球的此半球表面永恒地朝向地球。地球自转轴在公转白道平面上的倾角是28o36,,自转方向跟其公转方向基本一致。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则地月重心点距地球中心点很近,即地球公转半径很小,约0.474万千米。地月重心点到月球很远,月球公转半径较大,约38.4万千米。

在月应力产生原理的论述过程中,将同时运用达朗伯原理的动静法。此法则是:把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圆周上所处的任一位臵都当做是平衡位臵,在此平衡位臵上的运动物体,都被认为只受向心力作用和反方向上的离心力作用,且此二力互为平衡。动静法所说的向心力就相当于在日地系里所述过的绕日公转轨道上的实际向心力,它

是确实存在着的太阳引力。动静法所说的离心力就相当于绕日公转轨道上的所需向心力,它只是一种惯性力。

在月地系里,地球和月球围绕共同重心在公转,现认为:它们都以如此运动形式产生着各自惯性离心力,跟对方万有引力相抗衡如此才能保持地月平均距离永恒不变。虽然地球绕地月重心公转半径r0只有0.474万千米,公转固有速度V0,也只是12.5米/秒,但地球的这一小范围内的缓慢运动却是地层物质产生月应力的极为重要因素。

假设除去地球,只留下一个任意质量的物体,让它处在地球绕地月重心公转的固有轨道上,也让它以地球固有速度V0(轨道切线方向)开始运动。则此物体必然也以地球公转固有角速度和固有周期,与月球步调一致地围绕地月重心沿公转固有轨道永恒地旋转下去。以动静法分析:此物体以匀速圆周运动的形式,产生适量的惯性离心力跟月球引力相抗衡,这样才能保持它到月球的距离恒定不变,或者说,此物体所受实际向心力(即月球万有引力F = m.GM/r2)正好等于公转固有轨道上的所需向心力(f = m.V2/r2)联立此两方程可得公转固有速度V0等于:

V0 =r/

GMro<5>

<5>式中,M是月球质量,r0是地球公转半径,r是地月距离,G是万有引力恒星。<5>式中各量值都是常数,则公转固有速度也是常数。此式中无物体质量的因数,这就表明了:凡是在地球绕地月重心公转轨道上的物体,其有关运动的各因数值,如速度、角速度、周期等值都跟物体自己的质量的大小无关。

假设,地球只有绕地月重心的公转而无自转,这样地球上各个质点就都以公转固有速度V0在各自公转固有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即地球以平动的形式绕地月重心公转。每个质点的轨道所需向心力都等于公转实际向心力,每个质点都处于平衡状态。质点之间,地层之间,都无相互的应力作用(重应力除外)。然而实际中,地球在公转的同时又在自转着,每时刻地球上各个质点(自转轴上的质点暂除外)的自转速度都在公转切线方向上具有分自转速度。公转切线方向上的分自转速度又跟同方向上的公转固有速度V0的值代数合成,使得每个质点的实际公转速度V都不等于公转固有速度V0的值。任时刻面向月球的这半地球各质点实际公转速度V都要小于公转固有速度V0值,因为此半球各质点的分自转速度方向都跟公转固有速度方向相反。由此,可知这半地球各质点的轨道所需向心力(f = m.V02/r2)都小于公转实际向心力(F = m.V02/r2或F = m.GM/r2)。或者说,各质点公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f都小于月球引力的实际向心力F。另一方面,背向月球的另一半地球各质点的实际公转速度V都要大于公转固有速度V0值,因为此半球各质点的分自转速度方向都跟公转固有速度方向一致。由此可知背向月球的这半地球各质点的轨道所需向心力都要大于公转实际向心力的月球引力F。

假设地球内部没有强大的重力作用,则面向月球的这半地球各质点都将偏向公转轨道之内侧运动,背向月球的另一半地球各质点都将偏向公转轨道之外侧运动。整个地球的所有物质都将偏向公转轨道的内外。然而事实中,由于地球内部强大重力的束缚,使得每个质点

都不能偏离公转轨道之内侧和外侧而飞离地球,即地球上各物质都不能飞向天去。被强大重力束缚着的各质点,虽然都不能飞离地球,但每个质点却产生了偏离公转轨道的运动趋势,这和被束缚着的运动趋势,就是质点所产生的月应力。

面向月球的这半地球各质点所产生的月应力都等于各自较大的实际向心力F与较小的所需向心力f的差值,各质点应力方向都是平平行于月地连线的指向月球的方向。背向月球的另一半地球各质点所产生的月应力都等于各自较大的所需向心力f与较小的实际向心力F 的差值,各质点月应力方向都是平等于月地连线指向月球的反方向。

经过推导计算所得,地球上任处质点(或地层物质)在某一时刻所产生的月应力F2的值是:

F2 =m.W2.W0.R.Cosj.CosΨ.CosΦ<6> 地层物质(或质点)的月应力值的函数式跟日地系里的月应力值的函数式对应的相似。这因为是日地系和月地系里都具有公转和自转的两种对应相似的运动形式,所引起两应力产生的原理相同,则各对应的有关量值的函数式也就相似。<6>式中的m是小范围的地层物质(或质点)质量,W2是地球绕地月重心公转的固有角速度,W0是地球自转角速度,R是地球半径(或者是地层里某处物质到地心点的距离),j是地球自转轴在白道平面上的倾角。Ψ和Φ分别是在月地系里给地球表面各个位臵所建立的白道经纬度的经度值和纬度值。

由日应力的<4>式和月应力的<6>式可知,地层物质所产生的日应力或月应力都跟公转半径和跟公转固有速度无关,却跟公转角速

度,自转角速度及自转轴的倾角有关,还跟地球半径有关。自转角速度和公转角速度之积的值是很小的,但地球半径(以米为主单位)和地层物质质量(以千克为主单位)之积却是较大的或很大的。一个质点或一小部分地层物质所产生的日应力,或所产生的月应力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大范围内的地层物质所产生的日应力和月应力却是很大的。日应力式中的黄道经度Ψi和黄道纬度Φi以及月应力式中的白道经度Ψj和白道纬度Φj都是表示地层物质在地球上所处的位臵。当经度和纬度都是0o时,则日应力或月应力为最大,此位臵正是各自的直射点和对称点。当经度和纬度的一个为90o时,日应力或月应力为零,这正是各自的应力分界面的位臵。在相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即Ψi等于Ψj和Φi等于Φj时,月应力跟日应力的比值是13.6倍,即比值是:

F2/F1 =W2.Cosj/W1 .Cosi <7>

此式表明:地层物质所产生的应力、水平应力和水平地应力压强,都是以月应力、月水平应力和月水平地应力压强为主。

2.水平地应力的传递

地层物质每时刻都在产生着日应力和月应力。这两种应力具有相同的特征和规律,为了便于叙述这些特征和规律,现将日应力和月应力统称为应力。两种应力的方向和大小在便于的分布,都是以两半球为对称的分布。同和应力在同一半球的方向都是互为平行的指向太阳或指向月球的方向;另一半球每处物质的日应力或月应力方向都是互为平行的指向太阳或指向月球的相反方向。两半球互为对称的两个

地点的物质,各自所产生的同种应力不但方向相反、而且大小相等。地球任一地点的物质所产生的日应力或月应力,其方向都是要地点的斜向上方向,无斜向下方向的可能。日应力或月应力都是矢量,其必相互合成,也能够各自分解。根据两种应力产生的效果,则各地点物质所产生的应力都以竖直向上方向和水平方向上予以正交分解。竖直向上的分应力被竖直向下的重力所抗衡,其对地震的形成和发生不起作用,则不予考虑。水平方向上的分应力却是极为重要的,现将水平方向上的分应力称为水平应力,水平应力包括日水平应力和月水平应力。

地层物质所产生的日应力或月应力的大小比起相同质量物质所产生的重应力的大小显得微不足道。以较大的月应力为例:月应力对应的加速度的a2的最大值W2.W0.R.Cosj才是1.10×10-3 米/秒2。1吨地层物质所产生的月应力才是1.1牛顿,此力的大小才是吨物质所产生重量9800牛顿的8900分之一。

单位质量的地层物质虽然产生的应力或水平应力都很小,但它却能够在地层里毫不衰减地沿原水平方向向前传递。水平应力在地层里传递是有规律的,为了便于叙述这些规律,现引进如下名词。

等高椭球面: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它的赤道半球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是6356千米。假设让海水全部覆盖地球表面,则此表面就是一个光滑的椭球面。现将全球各地点高程都相等的如此椭球面称为地球的某一高程等高椭球面,也可近似为等高球面。地球表面海拔大于零或小于零的各个高程处都有各自的等高椭球面。

等高弧线:用某一方位的过地心点的平面切剖某地点某一高程的等高球面,则所切得的圆周叫做此地点的沿某方向上某高程的等高弧线。可见任一等高弧线所确定的平面必经过地球中心点。以后所说的等高弧线并不是同一等高球面上的任意弧线。任一地点任高程的各个方向都有等高弧线,任地点各个方向上的等高弧线分布形状如同极地处的经线一样。由于地球表面的地形因素,在某一高程某方向上的同一等高弧线上,有的段上也许连续分布着地层物质(即弧线处在地表之下),有的段上也许无地层物质的分布(即弧线处在地表之上)。可见,同一方位上高程越低的等高弧线,其分布的地层物质就越多。

连续等高弧线:如果在同一等高弧线上全部都分布着地层物质(即一个地球大剖圆周),这样的等高弧线叫做连续等高弧线。如果连续分布着的地层物质只有一弧段,则称为某一弧段上的段落连续等高弧线,其两端的端点都叫做中断处,或称为此段落等高弧线的上限和下限。

日、月直射点和对称点:任时刻日地连线上的地表点,或月地连线上的地表点分别称为日直射点或月直射点。直射点地区,日光或月光照射该地区的光线方向是本处竖直向下方向,跟水平面垂直。任时刻处在另一半地球跟日直射点对称的地表点,或跟月直射点对称的地表点,分别称为日对称点或月对称点。日直射点和日对称点都移动于地球和太阳南北回归线之间,即南纬和北纬的23o27,之间。月直射点和月对称点都移动于月南北回归线之间,即地球南纬28o36,和北纬28o36,之间。

日应力分界面和月应力分界面:任时刻日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全球上以两半球为对称地分布,此对称剖面为日应力分界面。同样,两半球月应力分布的对称剖面就是月应力分界面。任时刻日应力分界面是过进取心点且垂直于日地连线的地球大剖圆面。月应力分界面是过地心点且垂直于月地连线的地球大剖圆面。

熟知了上述等高弧线的特征后,就能够理解地层里水平地应力的传递规律。任处地层物质所产生的水平应力都是沿着所处同方向上的这一等高弧线,在地层水平地向前传递着。如果是沿着全部连续等高弧线(不计中断现象)在向前传递,则传递途径的方位不变(即不偏离原等高弧线)一直传递到直射点或传递到对称点地层。水平应力传递途径的形状,也就是等高弧线的形状,如同地理经线一样,绝不可能沿着水平纬线形状或沿着其它水平弧线形状的途径传递。水平地应力只能在地层里传递,绝不能传递出地层之外,也不能水平地传递于海洋。

等高弧线中断处的水平地应力传递:由于地形因素,在接近地表高程的各等高弧线,大多数是长度不同的中断等高弧线。在地层里沿某一等高弧线向前传递着的水平应力,当传递到如此等高弧线端点的中断处时,其必然再不能沿原来的水平方向继续向前传递此种情况下,原水平应力不但不消失,其强度(或聚积的水平地应力强度)丝毫不衰减,以原量值的大小在中断处以力矩的形式传递到更深处的同方位上的另一等高弧线上去,并且沿着这些同方位上的处于更深地层里的等高弧线,跨越了上层中断处继续水平地向前传递。绝不可能再

以力矩的形式向上层等高弧线上传递。

在较浅的地层里,物质分布松软、密度小,处处存在着小空隙,或地面坎坷不平,即浅地层里处处分布着小型等高弧线的中断现象。或者说浅地层里连续等高弧线极短。水平应力同样地不能水平地越过这些小型中断处向前传递。在小型中断处,水平应力同样是以力矩的形式传递到更深地层里去。可见,浅地层里只有水平应力的产生而无水平应力的传递。或者说:聚积而成的强大的水平地应力传递,只能在一定深度的更大密度坚硬的地层里(或岩层里)进行着。

3.水平地应力的聚积

地层物质既是水平应力产生的源泉,又是水平地应力传递的媒介质。任处地层物质所承受到的传递而来的水平地应力方向跟自身产生的同种水平应力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这样就使通过该处地层的水平地应力继续向前传递时的强度得到递增,其值为二力的代数和。地层里水平地应力在传递途中的强度递增现象,称为水平地应力的聚积。

在全球范围内,任时刻的日水平地应力或月水平地应力都是从各自的应力分界面处起始,在地层里沿各自等高弧线向前传递,沿途聚积,且一直传向各自的直射点地层或对称点地层,并汇集于此。从应力分界面起始,至直射点或至对称点的传递途中,水平地应力强度一直是增大着的(不计中断现象)这一传递聚积的途径为四分之一地球大圆周,其长度为一万千水平米。强度递增着的水平地应力聚积称为正向聚积。汇集在直射点或对称点地层里的应力,仍然沿着各自原

方向上的等高弧线继续水平地向前传递,不过在如此传递途中的地层物质所产生的同种水平应力方向跟所承受到的水平地应力传递方向相反,如此二力叠加后强度减小。可见,通过了直射点或对称点地层里的继续向前传递着的水平地应力强度是越传越小。将强度递减着的水平地应力称为反向聚积。

单位质量地层物质所产生的水平应力是微小的。但是在地层里沿各自等高弧线的近万千米的传递过程中,沿途一直正向聚积,强度递增,以致增大到令人震惊,足以推动茫茫大地发生强烈震动的量值强度。

地层里所传递着的水平应力,无论沿等高弧线传到何处,其方向总是跟所通过的该处竖起方向互为垂直。它产生的实际效果总是对每处地层给予水平方向上的挤压。每处地层所产生的竖直向下方向上的强大重力,总是不能抵消,也不能加强水平地应力的强度。

任处地层总是同时承受着日水平地应力和月水平地应力的挤压,此两种水平地应力可以根据方向夹角进行矢量合成。但是大部分地区此两种水平地应力合成后的量值所传递通过的地层物质产生的水平应力的叠加,更是难以计算,且合水平地应力传递规律更是错综。为了避免复杂化、现利用力的“独立性”原理(即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分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其它分力的存在与否而无关),对两种水平地应力不予合成,只进行各自分析、各自计算,其结论同样是完全正确的。

全球日应力或月应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以两半球为对称的分

布。如此使两半球各自产生的总日应力、或总月应力,也必然对称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见两种应力或地层里水平地应力如何强大,都不能丝毫改变地球的绕日公转,也不能改变地球的绕地月重心的公转,以及不能改变地球的自转。

如果不考虑等高弧线的中断现象,则汇集于直射点或对称点地层里的水平地应力强度为最大。可见在全球范围内只有日回归线之间,月回归线之间的低纬地区,其地层里所承受到的水平地应力强度都有可能达到最大值。纬度值接近抵纬值的中纬地区,其地层所承受到的水平地应力强度虽然永不能达到最大值,但也有可能接近最大值。

水平地应力强度是以压强表示的,它的量值意义是:垂直于水平地应力方向的竖向单位截面的地层所承受到的水平压力。以月水平地应力为例,从月应力分界面上起始,沿某一等高弧线传递且聚积,经一万千米传递到月直射点(或月对称点)地层,其聚积和承受到的月水平地应力压强P2值是:

P2 =1/2 D.R2 .W2 .W0Cosj <8>

D是地层物质密度,以岩石最小密度D=2.7×103千克/米3代入上式计算可得P2 =9.44×106牛顿/米2,或等于963.3顿力/米 2 ,或是96.3千克力/厘米2。深地层里岩石密度大于此密度值,若以D=3.0×103千克/米3代入计算,可得P2=1070顿力/米 2 。

日水平地应力在日直射点或其对称点地层里的压强P1值是:P1=1/2 D.R2 .W1 .W0 .Cosi <9>

以D=2.7×103千克/米3代入,可得P1 =7.38×105牛顿/米 2 ,或P1 =75.26顿力/米 2 。不计等高弧线的中断现象,月应力从月应力分界面上起始聚积,沿某一等高弧线传递到白道经纬值是Ψ和Φ的这一任位臵地层里的月水平地应力压强P2值是:

P2 =1/2 D.R2 .W2 .W0 .Cosj Cos2ΨCos2Φ<10>

任一地点日水平地应力的压强值的函数式,也跟<10>式对应相似。

应力分界面处的经度为90o,则应力分界面地层里的相应水平地应力压强值为零。从应力分界面上起始,聚积和传递的途径越短,则地层里的水平地应力压强越小。

中断等高弧线上的水平地应力的强度聚积是从同一等高弧线的上限中断处起始聚积,沿途传递强度递增,当传递到本等高弧线的下线中断处时,其强度丝毫不衰减地以力矩的形式传递到较下地层里的同方位上的等高弧线上去了。这样使较下地层等应力压强得到叠加,其强度将更大。这样因等高弧线中断现象所引起的,以力矩形式传递到较下地层里的水平地应力压强的聚积量,往往大于或远大于连续等高弧线上聚积传到直射点或对称点地层里的最大值,即大于<8>式或<9>式的值。力矩型传递来的聚积量是由大范围内的地形因素所决定着的,其量值可由同一方位上的竖向地形剖面图、分层计算。因计算复杂,删除。

沿同一中断等高弧线上传递、聚积的水平地应力压强值也可以计算。以月水平地应力压强为例:设此中断等高弧线的起始聚积的上

限地点白道经纬分别是Ψ1和Φ1传到同一中断等高弧线上的任地点白道经纬分别是Ψ和Φ,则该地点地层里的所承受着的月水平地应力压强值是:

P2 =1/2 D.R2 .W2 .W0Cosj.[Cos2Ψ.Cos2Φ-Cos2Ψ1.Cos2Φ1] <11> 沿中断等高弧线传递到任一地层里的日水平地应力压强值P1,其函数式也跟<11>式对应的相似。直射点和对称点地层里的水平地应力压强值的<8>式、或<9>式,应是<11>式的特殊式。

水平地应力传递和正向聚积的最长途径是一万千米,又因直射点和对称点永远移动于低纬地区。由这些因素可知:一万千米以内的诸如北美、西欧等陆地地层所产生的水平地应力强度,在不同的时刻沿各自等高弧线沿途聚积,可传递到东亚低纬地层。亚洲东北部大陆地层所产生的水平地应力地压向南美低纬地层……

中纬度地层,在不计中断现象时,所承受的水平地应力压强虽然小雨低纬地层的最大值,但其水平地应力压强值也是很大的或较大的。只有高纬地层所承受到的水平地应力永远是较小的或很小的。可见,在北极海底地层和南极洲大陆地层里,所传递和承受到的日、月水平地应力压强是很小的。

4.水平地应力的突变

任处地层物质所产生的应力和所承受到的水平地应力都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着变化,这就是力方向的变化和力大小量值的变化。叙述这两种变化,就要特别区分清楚变化的特征,是连续变化不是非连续的突变?所谓连续变化,是因地球持续的自转和分转而引起的任一量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私人整理版

绪论部分 地震勘探①它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勘探方法②包括三种方法: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方法、折射波法~、透射波法~③原理是利用地震波从地下地层界面反射至地面时带回来的旅行时间和波形变化的信息推断地下的地层构造和岩性 地震勘探的生产过程及其任务①野外采集工作(在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地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记录下来)②室内资料处理(利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及计算地震波的传播速度)③地震资料的解释(综合其他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对地下构造特点说明并绘制主要层位完整的起伏形态图件,最后查明含油气构造或者地层圈闭,提供钻探井位) 油气勘探的方法特点方法有:地质法,物探法,钻探法①地质法是通过观察,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地层,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了解一个地区有无生成石油和储存石油的条件,最后提出对该地区的含油气远景评价,指出有利地区②物探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原理。它是利用各种物理仪器在地面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③钻探法就是利用物探提供的井位进行钻探,直接取得地下最可靠的地质资料来确定地下的构造特点及含油气的情况。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 子波具有确定的起始时间和有限能量的信号称为子波在地震勘探领域中子波通常指的是1—2个周期组成的地震脉冲。 地震子波由于大地滤波器的作用,尖脉冲变成了频率较低、具有一定延续时间的波形,成为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这时的地震波也为地震子波。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研究波的传播规律,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作者: ————————————————————————————————日期:

本科生课外研学任务书及成绩评定表 题目__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学生姓名____ 黄邦毅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 严家斌____________ 学院____ 地信院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地科0901_______________

地震勘探在海洋石油勘探中的基本原理 一、引言 国内外的勘探实践表明,没有物探技术的进步,就没有更多圈闭的发现,就没有钻探成功率的提高,也就更不会有油田和储产量的快速增长。宏观看,物探的作用在勘探阶段是客观的目标评价,在开发阶段是精细的油藏描述。因此,油气勘探开发离不开地震技术和地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如果说勘探技术是石油工业的第一生产力,那么物探技术就是获得油气储量的第一直接生产力。 纵观近些年的勘探技术的具体运用,最常见的莫过于地震勘探,所谓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形,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蕴藏着很多宝贵的资源,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进步,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目前都在积极寻求开发海洋资源,在海洋的勘探开发中离不开物探,而且运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是地震勘探。 二、海洋地震勘探 在茫茫大海里寻找石油最有效的技术方法是地球物理方法,其中主要是地震勘探方法。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海洋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和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进,数据处理技术和解释方法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油气勘探中,利用地震资料不仅能确定地下的构造形态、断裂分布,而且能了解地层岩性、储层厚度、储层参数甚至能直接指示地下油气的存在。在油气开发中,地震资料同测井、岩芯资料以及其它地下地质资料相结合能对油藏进行描述和监测。地震技术远远超出了石油勘探领域,已向石油开发和生产领域渗透。 用于寻找海上石油的地震反射法,和陆地的地震反射法相比,在方法基本原理、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等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其中, 测量原理 在这类方法中,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从震源O激发出的弹性波投射到反射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其条件是:入射角α等于反射角β。能

地震学基础复习整理 (量稳版)

地震学基础复习题 1.地震学的四大研究内容:a.传播、结构, b. 仪器, c.震源形成机制, d. 工程方面:抗震设防 2.地震波: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 震源:地震发生的地方,即岩石发生断裂的地方 震中:过震源做地面的垂线,与地面的交点即为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到阵中的距离 震中距:震中到台站的距离 发震时刻:发生地震的时刻 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量度 3.烈度的六大影响因素:震源深度,震级,震中距,岩土和地质性质,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位 4.地震序列:主震余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群震型 5.地震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小于60千米、中源地震60-300千米、深源地震大于300千米 6.波阵面: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同一相位点连成的面 波前:起始点连接的面,即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某时刻刚刚开始位移的质点构成的面 波线:为了形象的描述波在空间的传播而引入的沿传播方向所画的带箭头的直线(与薄面垂直) 7.波动的基本性质:反射、透射、折射 8.地震方法的基础:均匀连续、各向同性、完全弹性 9.弹性体:在弹性限度内,介质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形变,撤去外力时又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塑性体:在弹性限度内,介质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形变,撤去外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线弹性体:在弹性限度内,介质受力发生形变,力与形变量呈线性关系的性质 脆弹性体:物体在受到外力时发生破碎而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10.应力:介质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应变:由应力作用产生的形变 S 面波的性质:a.面波是干涉醒地震波,由地下介质和结构决定,与震源无关 b. 首波:若介质是分层的,当地震波由低速的一方向高速的一方入射时,还存在着一种波,叫做首波 13.love波:平行于地面的质点位移没有垂直分量,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Rayleigh波:质点的运动为逆进椭圆,短轴平行于传播方向,长轴垂直于传播方向 注:与Rayleigh波相比love波传播速度较快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Methods):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 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 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 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物 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 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磁力 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用 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 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温测井;密度测井。 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

地震勘探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 一.野外工作概述 1.陆地石工基本情况介绍 试验工作内容:①干扰波调查,了解工区内干扰波类型与特性。 ②地震地质条件调查,了解低速带的特点、潜水面的位置、地震界面的存在 与否、地震界面的质量如何(是否存在地震标志层)、速度剖面特点等。 ③选择激发地震波的最佳条件,如激发岩性、激发药量、激发方式等。 ④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包括最合适的观测系统、组合形式和 仪器因素的选择等。 生产工作过程:地震队的组成 (1)地震测量:把设计中的测线布置到工作地区,在地面上定出各激发点和接收排列上各检波点的位置 (2)地震波的激发 陆上地震勘探的震源类型: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激发方式:炸药震源 的井中激发、土坑等。激发井深:潜水面以下1-3m,(6-7m)。 (3)地震波的接收 实现方式:检波器、排列和地震仪器 2.调查干扰波的方法 (1)小排列(最常用) 3-5m道距、连续观测 目的:连续记录、追踪各种规则干扰波,分析研究干扰波的类型和分布规律。 从地震记录中可以得到干扰波的视周期和视速度等基本特征参数 (2)直角排列 适用于不知道干扰波传播方向的情况 Δt1和Δt2的合矢量的方向近似于干扰波的传播方向 (3)三分量检波器观测法 (4)环境噪声调查 信噪比:有效波的振幅/干扰波的振幅(规则) 信号的能量/噪声的能量 3.各种干扰波的类型和特点 (1)规则干扰 指具有一定主频和一定视速度的干扰波,如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等。 面波(地滚波):在地震勘探中也称为地滚波,存在于地表附近,振幅随深度增加呈指数衰减。其主要特点:①低频:几Hz~20Hz;②频散(Dispersion):速度随频率而变化;③低速:100m/s ~1000m/s,通常为200m/s~500m/s;④质点的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方向的椭圆。面波时距曲线是直线,记录呈现“扫帚状”,面波能量的强弱与激发岩性、激发深度以及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有关。(能量较强) 声波:速度为340m/s左右,比较稳定,频率较高,延续时间较短,呈窄带出现。 浅层折射波:当表层存在高速层或第四系下面的老地层埋藏浅,可能观测到同相轴为直线的浅层折射波。 工业电干扰:当地震测线通过高压输电线路时产生,整张记录或部分记录道上出现50Hz的正弦干扰波。 侧面波:在地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进行地震勘探时,常出现侧面波干扰。

地震定位基本原理

1、Hypo2000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 1.1基本原理 Hypoinverse 算法是在Geiger 法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单事件绝对定位方法。设n 个台站的观测到时为t 1,t 2,…,t n 求震源位置 x o ,y o ,z o 及发震时刻t o ,使得目标函数最小。 ? t 0,x 0,y 0,z 0 = r i 2n i=1 1 其中r i 为到时残差 r i =t i ?t o ?T i x o ,y o ,z o (2) T i 为震源到第i 个台站的计算走时。 使目标函数取极小值,即 ?θ? θ =0 3 其中θ= t o ,x o ,y o ,z o T ,?θ= ? ?t o ,??x o ,??y o ,??z o T 。 g θ =?θ? θ 4 在真解θ附近任意试探解θ?及其校正矢量δθ满足 g θ? + ?θg θ? T T δθ=0 5 即 ?θg θ? T T δθ=? g θ? 6 由?的定义可得公式(6)的具体表达式 ?r i ?θj ?r i ?θk +r i ?2r i ?θj ?θk θ?δθj =? r i ?r i ?θk θ?n i=1n i=1 7 若θ?偏离真解θ不大,则r i θ? 和 ?2T i ?θ j ?θk θ?较小。可忽略二阶导数项,上式被简化为线性最小二乘解: ?r i ?θj ?r i ?θk n i=1δθj =? r i ?r i ?θk θ? n i=1 8 以矩阵形式表示,上式为 A T A δθ=A T r 其中 A = 1?T 1?x 0 ?T 1?y 0 ???1?T n ?x 0 ?T n ?y 0 ?T 1?z 0??T n ?z 0 θ? ,r = r 1 ?r n 9 若二阶导数项不可忽略。则式(7)给出的非线性最小二乘解 A T ?A ?θA T r δθ=A T r 10 通常各站台的到时数据具有不同的精度,若果不加以区别,则具有较低精度的数据将影响结果的精度,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引入加权目标函数来解决。设各台站到时残差r i 的方差为σi 2,引入加权目标函数 ?r θ = r i 2n i=1 θ 1 σi 2 11 按照上述同样的步骤,得到如下加权线性最小二乘解 A T C r ?1A δθ=A T C r ?1r 12 其中C r 为加权方差矩阵:C r =diag σ12,…,σn 2 。 求得δθ后,以θ=θ?+δθ作为新的尝试点,再求解相应方程。如此反复迭代,直到?或?r 足够小,此时即得估计解θ 。[4]

《地震勘探原理》

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地震勘探原理》考试大纲 目的: 考查考生对地震波运动学,动力学理论掌握的程度,对地震勘探工作方法了解的程度,分析地震勘探中基本问题的能力。 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推导时距曲线公式,分析地震记录时间域与频率域的特点。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地震组合法与多次复盖法基本原理。区分不同速度概念,掌握地震分辨能力有关理论,能分析地震记录上反射波特点,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范围: 地震波运动学――地震波基本概念,一层及多层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地震折射波运动学,连续介质中地震波运动学,透过波和反射波垂直时距曲线。 地震信号的频谱分析――频谱的基本概念与频谱图,傅立叶展式的重要性质,频谱资料的获得和整理,地震波频谱特征及其应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滤波方程。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干扰波类型与特点,干扰波调查方法,观测系统及其图示,道间距选择及空间假频问题,低速带问题及测定方法。 地震组合法原理――组合的方向特性,组合对随机干扰的统计效应,确定组合参数的方法,组合的频率特性,组合方式。 共反射点叠加法――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多次反射波的特点,多次叠加特性和统计效应,多次复盖参数选择,影响叠加效果因素分析。 地震波速度――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速度,几种速度概念,平均速度测定,叠加速度求取,各种速度之间关系及换算公式。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地震剖面特点,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地震剖面偏移原理,弯曲界面反射波特点。 地震波动力学――面波,波动地震学与几何地震学关系。 地震资料的岩性解释――地震波速度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厚层反射波振幅信息的应用,薄层反射振幅的利用,一维模型计算,反射系数和反射率概念。 参考书:《地震勘探原理》上、下册,陆基孟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

震源深度确定

张晁军等:近震震源深度测定精度的理论分析 摘要震源深度是地震学中最难准确测定的参数之一,各种方法对于震源深度的估计都具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人们对震源过程的认识。各种因素对震源深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本文从近震走时公式入手,分析了震中距、到时残差和速度模型(地壳模型)对震源深度的影响。当地震波传播速度一定时,震源深度的误差与随着震中距或台站位置的增大和走时残差的增大而增大。走时残差一定时,震源深度误差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和地震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也表明,当速度已知,走时残差一定时,越浅的地震,定位误差可能越大。定位精度产生的水平误差随着震中距、到时误差和地震波速度的增大,震源深度误差也将增大。关键词震源深度h 测定精度误差 引言 震源深度是描述震源的最基本参数之一,它给出了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具体位置,对了解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都有重要的意义。地震学家用它来估计岩石圈板块的厚度,描绘板块边缘和内部岩石圈的变温结构和力学结构,以了解构造过程的详情,探索地震发生的力学机制和过程,震源深度的准确测定关系到对震源过程、断层构造、壳幔结构、应力场作用、板块运动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的正确认识(高原等,1997)。研究任何地震事件时,从地震宏观作用的研究到地震和核爆炸的识别,实际上都必须知道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的精度仍是个棘手的问题,在现代地震目录中,它几乎已经成为最不准确的参数之一(高原等,1997)。因为地震定位受震相识别的观测误差和地壳模型与真实地球模型误差的双重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很难把它们分了开来(Billings,et al.,1994)。 许多学者用不同的方法来求取震源深度,如1)利用走时曲线的慢度变化极为灵敏的特点,从中可以提取震源深度的信息(赵珠,1992),尽管用细分的多层地壳模型和多路径P、S波到时资料综合定位可提高震源深度的测定精度(王周元,1989),但是慢度变化的过于灵敏会使结果偏离真实,其自身的准确程度也与地区的速度结构有关;2)应用动力学的方法改善测定震源深度的准确性,即用反演方法确定描述震源的矩张量及震源时间函数的同时,通过合成地震图和对观测地震图的拟合来改善震源深度的准确性(Robert, 1973; Beck and Christensen,1991;Sileny, 1992)。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更可靠更准确,但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震源深度的准确性又取决于计算格林函数时所采用的介质模型对实际介质的逼近程度(许力生,陈运泰,1997)。Velasco等(1993)认为,速度模型及假设的震源位置都会对矩心深度、震源持续时间和地震矩的估计造成影响。所以,即使借助于波形反演等动力学方法,震源深度仍是一个难以准确测定的参数。事实上,由于方法和资料的不同,特别是震源深度的精度同震源深度、剪切波速度、断层倾角和滑动角有关(Anderson,et al.,2009)故不同的测定者得到的震源深度也不同(许力生,陈运泰,1997);3)一些学者使用深部震相(面反射震相pP and sP)来提高测定震源深度的精度(Stroujkova, 2009),认为这有助于减小因地震波速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对震源深度的计算误差,然而,深部震相的识别是个困难的问题。国际数据中心(IDC)也只有11%的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是

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释(2)

第一章 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ods): 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 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第二章 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 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 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爆炸时产生的尖脉冲,在爆炸点附近的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的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 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 正常时差的定义:第一种定义: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这纯粹是因为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 第二种定义: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炸点纯粹是由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的反射波旅行时间差. 倾角时差:当界面倾斜时,炮检距相同,但相邻反射点传播时间不同而产生的角度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这一时差是由于界面存在倾角引起的。 波线:在条件适当时,可以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考虑的一点P,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复习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反射波在不同密度的媒质分界面发生反射的波 2.透射波地球物理学透射波即透过波 3.滑行波由透射定律可知,如果V2>V1 ,即sinθ2 > sinθ1 ,θ2 > θ1。当θ1还没到90o时,θ2 到达90o,此时透射波在第二种介质中沿界面滑行,产生的波为滑行波。 4.折射波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在分界面上的滑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也叫做首波。入射波以临界角或大于临界角入射高速介质所产生的波. 5.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的那一时刻 6.射波前 7.均匀介质反射界面以上的介质是均匀的,即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 8.层状介质指地质剖面是层状结构的,在每一层内速度是均匀的,但层与层之间速度是 不相同 9.振动图形和波剖面某点振动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也称振动图。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也称波剖面。 10.同相轴和等相位面同向轴是一组地震道上整齐排列的相位,表示一个新的地震波的到达,由地震记录上系统的相位或振幅变化表示。 11.时间场和等时面 12.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θ)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 波前的真速度V,而是视速度Va。即波沿测线方向传播速度。 13. 离散付氏变换 14. 时间域把信号表示为振幅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时间域的表现形 式。 15. 频率域把信号表示为振幅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函数,称为信号在频率域上 的表现形式。 16. 褶积由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得到地震记录(输出相应) 17. 离散褶积由离散的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得到地震记录 18. 互相关用来表示两个信号之间相似性的一个度量,通常通过与已知信号比 较用于寻找未知信号中的特性。 19. 自相关随机误差项的各期望值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称随机误差项之间存 在自相关性 20. 离散互相关 21. 离散自相关 22. 采样间隔地震勘探中检波器接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储存,需要采 样离散化,这个采样间隔就称为地震采样间隔。 23. 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24. 炮检距激发点(炮)点到接收点(检)点的距离。 25.偏移距指炮点离第一个检波器的距离,等于最小炮检距,μΔx 。 26.观测系统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或激发点与接收排列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观测系统分单边和双边放炮两大类,以上两观测系统又可根据有无偏移距分为端点观测系统和有偏移距观测系统。

JOPENS系统地震分析定位模块MSDP常用功能简介

JOPENS系统交互分析定位模块MSDP常用功能简介 段刚 (福建省地震局监测中心) 摘要:介绍JOPENS系统中交互分析软件MSDP常用功能 关键词:JOPENS MSDP 常用功能 0.引言 JOPENS系统是广东省地震局开发的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地震交互分析软件MSDP 是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交互分析软件是地震记录从模拟向数字化转变的产物,是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数字测震摆、数据采集器、实时记录系统一起构成数字化地震观测体系。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功能的不断完善,现在已到了较成熟的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地震台网的地震观测中,主要功能有文件处理、震相标识、地震定位和报告的生成管理。福建测震台网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使用JOPENS系统的人机交互分析软件MSDP进行日常地震速报、地震编目等工作。 1.MSDP简介 1.1 运行环境 MSDP是用Java语言开发的,Java具有平台无关性、多线程、可靠安全的特点,它能在不同的平台下运行。因此, MSDP能在Unix 、Linux 以及Windows下运行,对系统硬件要求不高,目前大部分计算机配置足以满足需求 1.2 数据存储 在采用文件存储方式的软件系统中,数据以特定的文件名存放于硬盘,MSDP采用数据库的存储方式,文件名为事件发生时刻的时间命名,利用Mysql数据库的强大管理功能,轻松处理检索、删除等操作,克服了文件存储方式的种种问题,尤其在文件数目剧增时可使得用户在处理数据时感到轻松便捷。 1.3 数据管理 快速查询地震事件,可通过日期、分析人员、震级、震中位置、经纬度方式查询,同时还拥有事务日志功能,查看日志可清楚数据存储过程。利用备份与恢复功能,可自动对数据进行复制,以防止数据丢失;利用导入功能可恢复数据的完整性。Mysql数据库提供了网络服务,支持数据共享,其他计算机可按权限进行访问,第三方软件或Web页面可直接按需求进行查询。 2. 常用功能 任何一款软件都十分重视操作界面的设计,它是面对用户的直接窗口,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用户的体验和应用效率。交互分析软件是地震行业专用,像这种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软件,不需要华丽的界面,而应该把更直观、更快捷、更方便视为设计目标,MSDP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理念,在主界面安排了文件处理、震相标识、地震定位等常用快捷键,整体简洁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1. 地震地质模型基本分类 2?均匀、理想弹性介质中的三维波动方程 3.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场及特征 4.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 5.多层黏弹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场及特征 6.几何地震学原理 7.地震波速度及地震地质条件 1.1地震地质模型基本分类 1.地震地质模型 2.固体成为弹性介质的条件 3.人工激发震源与岩层的弹性 4.常用的弹性介质模型 1.3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场及特征 1.3.1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平面波 1.3.2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球面波 1.3.3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 1.3.4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 小结: 1、动力学特征(动力学参数) 2、运动学特征(运动学参数) 3、动力学特征的体现:远近震源处的位移波形变化 球面扩散、振动图和波剖面谱分析 4、运动学的原理和定理:Huygens、Fermat、Snell 5、时间场和射线的关系

6、基本概念:射线、视速度、频波关系、波数、波长动力学信息(反映动力学特征的信息)振幅、频率、波形、吸收衰减、极化特点、连续性等特征。 运动学信息(反映运动学特征的信息) 传播时间(旅行时间)、传播时间-空间距离的关系、波的传播路径、地震速度等特征 1.4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 1.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 2.弹性分界面上的波型转换和能量分配 3?球面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 4.地震面波 小结 1、斯奈尔定理(包括反射定理、透射定理) 2、波的转换(同类波、转换波) 3、能量分配Zoeppritz方程 (法线入射、入射自由表面、反射产生条件) 4、倾斜入射及折射波的产生(产生条件、原因) 5、折射波的特点 (波前为圆锥台、射线为直线、能量扩散比反射波慢、折射盲区、屏蔽现象) 6、AVA曲线 (临界入射前、临界入射、过临界入射) 7、面波的特点 (传播速度、质点位移、频散现象) 1.5多层黏弹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场及特征 1.黏弹性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和大地滤波作用 2.多层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 3.地震波的簿层效应 4.地震绕射波 5.地震波的波导效应 6.反射波地震记录道形成的物理机制 黏弹性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基本概念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反射波 2、有效波 3、干扰波 4、多次波 二、填空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_______勘探,_________勘探, __________勘探和_________勘探.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用___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_______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____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_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 3.地震勘探分__________地震法、__________地震法和_________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__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 5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___,通过电缆 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___________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______,做出地震____________,并提出_______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根据炮点_______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________追踪反 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关系.这种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9.地震波属于_____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___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三、选择题 1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________就是有效波. A.多次波; B.反射波. 2 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_________. A.一个点; B.许多点. 3 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_____________. A.传播时间长; B.反射能量强. 4. 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各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都校正成____________反射时间. A.垂直; B.标准. 5 水平迭加能使多波受到压制,反射波得到______________. A.突出; B.增强; C.压制; D.变化不明显. 四、 简答题 1、什么是多次覆盖? 2、什么是多次波记录? 3、什么是反射定律? 4、什么是时距曲线? 五、计算题 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速度为3000米/秒.从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 2、计算波阻抗Z 知:砂岩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的立方. 求:Z=?

地震预防及避震知识

地震预防及避震知识

————————————————————————————————作者:————————————————————————————————日期: ?

地震预防及避震知识 一、地震形势 二、地震术语 三、地震灾害 四、监测预报 五、震害防御 六、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七、应急避震 一、地震形势 (一)前言 (二)全球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三)概述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唐山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4万;汶川地震死亡69000多人,失踪170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历史上都遭受过5级以上地震的袭击。 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较活跃地段,是华南地区地震相对多发,灾害最严重的省份。近百年来,广东及其附近海域有过9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7级以上地震2次),死数千人,伤数千人,倒塌房屋数万间。近10年来就有5次地震造成灾害。 东南沿海地震带4次7级地震: 1600年南澳7级 1604年泉州7.5级 1605年海口7.5级 1918年南澳7.3级 深圳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中段,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潜在危险,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四)形势分析

全球地震活动包括我国、东南沿海已进入一个相对活跃时段,有必要强化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宣传教育,增强减灾意识,提高防震避险能力。 二、地震术语 (一)震级和烈度 震级:释放能量的大小 烈度:破坏或者影响的程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等级: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十-十二度:山崩地裂,毁灭性的破坏 (二)二者关系 震源深度10-30公里 震级3 4 5 678-9 烈度三-四四-五六-七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三、地震灾害 (一)特征 突发性、瞬时性、连锁性 (二)分类 直接灾害: 次生灾害: 四、地震监测预报 (一)、地震监测 1、监测技术的发展(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 2、地震监测的基础性作用 经济社会生活离不开(人工地震);为抗震救灾赢得时间;

地震定位研究综述概要

防灾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综合实践报告)结论从数学上讲,地震定位问题的实质在于求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各种定位方法产生于对目标函数的构造、处理,以及求极小值方法的不同。影响地震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台网布局,震相识别,到时读数,地壳结构等。在数值计算中,常遇到下列问题:走时的计 算,偏导数的计算,方程的反演求解等。由于台网分布在地表,给深度定位带来一定的困难。各种定位方法正是针对其中的某几个问题而设,各有优、缺点。相对 定位所得的震源相对位置精度较高。对于主事件,可以利用改进后的经典方法进 行单事件定位。二者结合将可以得到较好的定位结果。 JHD 方法中引入的台站校 正过于简单,不足以反映地壳的复杂结构;而 SSH 方法中的三维速度模型会带来巨大的运算量。如果我们能够构造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校正参数,比如将台站校 正作为有方向的矢量,进行联合反演,可能效果更好。在 DDA 方法中,当事件对i, j 相距较近时,可以将(23式化简,反演得到 i, j 的相对距离。同时我们可以选取较少的事件,用联合反演进行绝对定位。将二者结合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定位 效率。致谢本文是在陈晓非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陈老师优秀的科学修养,深厚的数理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成了我努力 奋斗的榜样。本文同样凝聚了陈老师的心血,仅此向陈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周 仕勇博士后以其丰富的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对本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提供了 诸多及时的信息。张海明、张伟、邹最红、曹军等师兄师姐手把手地领我入门, 令我受益匪浅。均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 傅淑芳, 刘宝诚. 地震学教程[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447-480. [2] Geiger L. Probability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arthquake epicenters from arrival time only[J]. Bull.St.Louis.Univ, 1912, 8: 60-71. [3] Lee W H K, J C Lahr. HYPO71: A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hypocenter, magnitude, and firs t motion pattern of local earthquakes[J]. U.S.Geol.Surv. Open-File Rept, 1975, 75-311. [4] Klein F W. Hypocenter location program HYPOINVERSE Part I: Users guide to versions 1,2,3 and 4[J]. U.S.Geol.Surv. Open-File Rept, 1978, 78-694. 防灾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综合实践报告) [5] Lienert B R,Berg E, Frazer L N. Hypocenter: An earthquake location method using centered, scaled, and adaptively damped least squares[J]. Bull.Seism.Soc.Am, 1986,76(3: 771-783 . [6] Nelson G D, John

地震勘探原理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地震勘探原理》 本《地震勘探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勘探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解决油气勘探问题最有成效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波的运动学、地震波的动力学、地震资料采集和地震资料处理等内容。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地震波的运动学 1、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2、时间场与视速度定理 3、反射与折射地震波的运动学 4、垂直时距曲线方程 (二)地震波的动力学 1、地震波的波动方程 2、介质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3、弹性波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4、薄层效应与地震面波 5、波动地震学与几何地震学的关系 (三)地震资料采集 1、地震勘探中的有效波与干扰 2、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 3、地震观测系统 (四)地震资料处理 1、地震资料校正与叠加 2、地震信号数字滤波 3、地震资料反褶积 4、地震偏移成像 5、地震波的速度 6、地震多次波压制 考试要求 (一)地震波的运动学 1、理解波前面、波射线、直达波、反射波、透射波、折射波、绕射波、多次波、斯奈尔

定律、惠更斯原理、正常时差和倾角时差的物理意义。 2、理解时间场、费马原理、时距图和视速度的物理意义。 3、掌握直达波、反射波、绕射波、多次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 4、理解垂直时距曲线的概念,掌握直达波、反射波、透射波和折射波的垂直时距曲线。(二)地震波的动力学 1、掌握弹性波波动方程、平面波、球面波和克希霍夫积分公式,理解地震子波、P波和 S波的偏振原理。 2、理解地震波能流密度、几何扩散、吸收和频散的物理意义。 3、掌握Zoeppritz方程简化公式和反射系数公式。 4、理解薄层的定义与调谐效应、面波的主要类型与物理意义。 5、理解波动地震学与几何地震学的物理意义,掌握波动方程向程函方程的过渡条件与推 导过程。 (三)地震资料采集 1、理解地震有效波与干扰波的概念、地震干扰波的类型与特征。 2、理解地震波的激发震源类型、道间距的选择、空间假频、震源组合和检波器组合的概 念。 3、理解简单连续观测系统和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原理。 (四)地震资料处理 1、理解动校正、野外静校正、剩余静校正、折射静校正和共中心点叠加的原理。 2、理解滤波器的分类、子波的相位延迟、理想滤波器、理想低通滤波器、理想带通滤波 器、理想高通滤波器、伪门现象、吉普斯现象和二维视速度滤波原理。 3、理解最小平方反褶积、脉冲反褶积、预测反褶积、同态反褶积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的 原理,提高纵向分辨率存在的困难,提高纵向分辨率与提高信噪比的关系,用预测反褶积消除鸣震干扰。 4、理解偏移概念、叠后与叠前偏移、时间与深度偏移、二维与三维偏移、Kirchhoff积 分偏移、F-K域波动方程偏移和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偏移优缺点。 5、理解速度分析、速度谱、速度扫描、真速度、层速度、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射线 速度、叠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和层速度的计算。 6、理解多次波分类和表面多次波的常用压制方法。 主要参考书目 何樵登,地震勘探,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牟永光等,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考试大纲编写人: 2013年7月

地震勘探原理作业习题

地震勘探原理 1.什么是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介质?什么是的均匀介质和非均匀介质?什么是层状介质和连续介质? 2.什么是应力?简述正应力和剪切应力的物理含义。 3.什么是应变?简述正应变和剪切应变的物理含义。 4.试叙述杨氏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及泊松比的物理含义。 5.试叙述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点。 6.设流体中的压强为P =Kθ,试证明流体中的纵波满足以下方程 01222=??-?t P V P p , ρK V p = 7.解释名词: (1)波前和波尾; (2)振动图和波剖面;(3)波的球面扩散; (4)同相轴和等相位面;(5)时间场和等时面;(6)频谱分析 8.什么叫视速度定理? 9.从反射和折射波形成的机制,分析反射和折射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10.试述面波传播的特点及频散现象? 11.一个三层模型如下图所示, 如果波从第一层顶界面出发振幅为A 0,法线入射波到第二层,试写出波在第三曾底界面上反射波返回至第一层顶界面时的振幅值。模型中R 表示反射系数;h 表示地层厚度;α表示吸收系数。 12.地震波在薄层介质中传播的动力学特点如何? 13.讨论绕射的产生过程。 14.什么是大地滤波作用? 15.一个以α=300出射的反射波的视周期T *=40ms ,视波长λ*=250m 。试计算其视频率f *和介质中的波速。当视周期不变,出射角变为200时,f *,λ*、、k *、v * 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应当变为多少? 16.若脉冲g 1(t)的谱为G 1(f),而脉冲g 2(t)=g 1(at), a 为常数,试求g 2(t)的谱G 2(f),并分析其结果的物理意义。 试绘出点震源激发的p 波、SH 波和SV 波的振动方向示意图 17.假设声波、面波、直达纵波沿界面传播的视速度分别为350、700、1400(m/s),试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时距曲线。 18.水平反射界面以上介质的传播速度为2000m/s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h=500, 1000, 1500, 2000 m 的反射波时距曲线。 19.水平反射界面的埋藏深度为2000m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v 1=1500, 2000, 3000, 4000m/s 时反射波的时距曲线。 20.简述“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叠加速度”、“射线速度”等的定义及R 1 R 2 R 3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ods): 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 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 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 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 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 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 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 电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 磁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 用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