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简史

60年简史


1952年11月
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汉兴建华中工学院。
1953年
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机械系全部和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热能动力部分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组成。
1988年
华中工学院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2000年5月26日
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记者朱建华整理)

不仅仅是“工程师的摇篮”
各界精英
源源走出


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不再仅仅出产工程师,还有医疗专家、建筑专家……
李娜从这里走出,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个网球大满贯冠军,福布斯“2012年全球名人排行榜”中,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这里的学生,也能成为经济学家,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巴曙松、张燕生,先后走进中南海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课。
这里的学生还可以成为创业者,“80后”汪海兵创业后公司已在美国上市;上大学,他最初读的专业是电力,但这没有局限他的人生道路。
不管是在专业领域、还是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教育所滋养的人,都可以发光发热。1999年成为华中科大本科生的王健,从这里硕士博士毕业后任教,最近,他3月内先后在国际顶级刊物《自然 光子学》、《科学》上发表文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占美丽,2002年毕业后做起了每天和垃圾打交道的工作,做得精彩……
学子称之为“根叔”的李培根校长看到,学校的教育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华中科大的教育正在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中有创新的、创业的、有当选道德模范的,还有拍电影的,在中央台做主持人的等等。希望培养的人才不要太单一”。

胡锦涛亲临考察
光电实验室
引领中国产业


“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8年5月4日,国家领导人发出号召。
这个“985”工程,我国政府也称作“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一期工程,全国34所大学上榜,华中科技大学位列其中。
中国的大学,总是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温家宝总理这样表达对教育的期待:“只有有了一流的教育,我们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
华中科技大学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他们不事声张努力的效果,令教育部的官员都感到惊讶。1993年4月1日,杨叔子到教育部汇报:“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获得的经费总额上升到了全国排名第6位。”这是显示高校或研究机构学术水平与实力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学校“软实力”,2001年上任的华中科技

大学校长樊明武,提出“国际化”办学战略和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世界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今年,湖北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额逾11亿元;其中,华中科大3亿多元。如今,该校建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华中科大的建设。2011年6月2日,胡锦涛在湖北考察,走进设在华中科大的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看实验、问原理、话应用,了解最新科研进展。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也先后到校调研考察。
上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布鲁塞尔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的欧盟圆桌会议上,专门提到中国与欧盟合建的三大学院。其中,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华中科大为中方承建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未来一定要追求在很多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引领科技进步、引领社会进步,甚至文化进步等,我们一定要有这个长远目标和追求。”校长李培根院士说。

中国光谷
从一个词到一座城
华中科大
功不可没


城市和大学共生共荣。把城市建成大学的城市,把大学建成城市的大学。意味着城市为大学提供天然的滋养,而大学成就城市的高度。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黄树槐,提出了一条以出奇制胜的思路发展数控技术路线,为武汉成为国内重要数控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华中理工大学教授黄德修去美国参加国际光通信会议。回来后与周济校长畅谈,设想在武汉大力建设光电子产业。周济说:“光电子技术非大搞不可。”
1998年,黄德修向武汉递交《关于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中国光谷”的建议》,成为“中国光谷”首倡者。
2000年5月,杨叔子、熊有伦、赵梓森、周济等26位在汉院士联名签字,请求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
2010年3月,华中科大与武汉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动融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共建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中心、武汉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生态城市研究院。
作为继中关村之后建设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光谷早已是武汉响亮的国际名片——2011年,实现企业总收入3810亿元;今年,目标直指5000亿元。
在光谷,华中科大已孵化培育出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天喻信息等3家上市公司,产业集群效应初现。近日评出的湖北高校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依托华中科大完成的“华中高性

能数控系统产业化”,是唯一的特等奖。
从2006年以来,该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18项。其中,2010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6项,列全国高校第一。不少项目成果,助推武汉发展。
今年初,中国两院院士评出的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华中科大教授史玉升团队研发世界最大激光快速制造装备入选。一些地方和民营企业老总重金相邀,史玉升不为所动:“武汉是我的研发地,理应优先为本地做贡献。”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学之城”的华中科技大学,主动担当。
从工学院到综合性大学
华丽转身
“文革”后大学
最早改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卷入其中,华中工学院应运而生;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由此奠定。
这一时刻距今,已一个甲子。2003年6月,教育部批复,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组建,原3所学校和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都体现出了在共和国旗帜下发展壮大的鲜明特色;1952年为华中科大的建校年。
学习苏联,拆分调整综合性院校,诞生了华中工学院。着力建设工科院校意味着什么?华中工学院首任院长查谦,在该校首次开学典礼上直言:“我们必须配合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培养所需要的建设人材”。打造“红色工程师”,是“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
杨叔子,1953年从武汉大学入学,1956年从华中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当年,不少同学像他一样,从一所大学入学,最后在另一所大学毕业。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1977年,高考又开始了。怎样才能把大学办好?这个问题在朱九思的脑海里始终回旋,从1953年起,他就是华中工学院领导人。
2008年12月,华中科大纪念开放30周年,展出了1977年12月24日以华中工学院党委名义,上书邓小平呼吁高教改革的信件。“五十年代初期从苏联照搬过来的理工分家的体制,是违反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的,是错误的”……
1979年,朱九思到美国、加拿大、日本考察高等教育,一扇了解世界名校的窗口在眼前开启:“几乎所有的著名大学都是综合性的”。这一事实,坚定了华工转型的发展战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第一所实行改革的大学,就是我工作多年的华中工学院。朱九思自豪地说。
2000年5月26日,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华中科技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一所大学实现了华丽转身。

张良皋:
校长一个手势
打动了我


朱九思10年从全国500多个单位挖来625名教师
■故事
90岁的张良皋,是华中科大学子们景仰的人物。1982年,华工创建建筑系时,聘任他担任教授。
打动张良皋加盟华工的,似乎只是一件小事。他应邀去华工,正在开会的朱九思出来迎接。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朱校长深深鞠躬,一手按在胸口,另一只手优雅地向门内划了一个弧,很像西方歌剧里的绅士,张良皋耳边仿佛响起京剧里的念白:“先生,请了……”
他心里说:“这个学校,我来定了!”30年后说起这一情景,张良皋感到仿佛就在昨天。“有人问,华工给多少钱?我说,每月1038元。实际上只有38元补贴,比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都少。不过,钱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感念这个人、这个学校。”张良皋当时住汉口,每次上课,学校都用车接送,他把这笔费用算作每月1000元。
“当时真是求贤若渴啊!就这样,从1972年开始,特别是“文革”之后,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校共调进了625名教师,他们来自20多个省市的500多个单位。”朱九思说。
一批像张良皋的能人加盟。这所工科院校,先后成立了哲学研究所、中国语言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社会学研究所。“办研究所不用向教育部报批,条件成熟,由所转系,再来办专业。”这种迂回的办法,独领理工科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之风骚,传统工科院校的学子由此更多地享受到人文的滋养。


学校教育正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中有创新创业的,还有体育明星、导演、主持人……
这里不仅仅是“工程师的摇篮”



记者朱建华 叶健
华中科技大学南一广场上的毛主席像和南一教学楼,回校参加校庆的校友们纷纷来到这一最有特色的校园景点和家眷朋友们合影纪念。
记者 陈卓 摄
武汉这座“大学之城”有一个独特的魅力:年年岁岁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校友从四面八方回母校“省亲”。
这是一种特殊的风景:他们来找寻青春记忆,回首人生起跑点;他们对母校致敬,同时也成为学弟学妹张望的人生坐标。
明日,华中科大迎来60周年校庆。这几天,武昌喻家山下,格外热闹。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子们发现,参加校庆的学长们,在校园打量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拜访师长,踏访宿舍、食堂。60年来,这里培养了近40万学生,几乎是一座城市的人口规模。

75万字
“纪事”
再现华中科大昨日历史

“既为纪事,亦为历史。那些曾经的历史,都是我们今天的坐标。”华中科技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

,一部75万余字的校史资料“纪事”出版,昨日与读者见面。
1952年,对华中科技大学合校前的三所学校而言,都具有时间节点意义。“纪事”以编年体的方式,以建校时间为先后顺序,记录该校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成果。其中,上卷分别记述合校前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发展历史;下卷记述2000年5月26日合校后的发展与成就。
“回望历史,从中追寻共同的情感记忆与文化基因;重温历史,使内心更加坚强。”书中所记录的绝大多数事件,按发生的准确时间予以记载,努力做到既呈现发展足迹,也为后人研究提供线索。
(记者朱建华)

一家三代9人是校友 妻子教授聘书上盖有丈夫印章



范华汉老师(右)提供的珍贵校史资料。
记者 李葳 摄
看着父亲的任命书和母亲的教授聘书,64岁的范华汉和夫人,昨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陈列馆内,陷入了沉思。他的父亲范乐成、母亲朱文思,早年都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去美国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这是我们珍贵的家庭档案。”在华中科大筹建校史馆征集文献资料时,范华汉把家中珍藏的父母的毕业证书和任职文件等,提供给了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范乐成担任中南同济医学院副院长。1953年9月18日,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他还被任命为中南行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这份任命书上,不仅有毛泽东的签章,还有中央人民政府方形红色大印章。
展厅内,范乐成的任命书和博士文凭,与中南同济医学院聘朱文思为公共卫生学馆教授的聘书、文凭,摆放在一起。朱文思的教授聘书上,除学院印章外,还有院长唐哲、副院长范乐成、殷传昭的签章。妻子当教授,聘书上有丈夫印章,成为一段佳话。
范华汉1977年参加高考时,本想报考同济医学院学医,最后却被调剂到了华中工学院学化学。多年后,他也没想到,院校合并,自己与父母和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两个姐姐和姐夫,都成了校友。
现在,范华汉一家三代9口人,都是华中科大的校友。他的儿子和儿媳,都是华中科大的文科毕业生。(记者朱建华 实习生姜涞)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
记者 李葳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是华中科技大学一名老教授。昨日,他受邀出席校史陈列馆开馆仪式。走到一幅发黄的老照片前,87岁的崔崑停下脚步,久久凝视。照片中,一位身穿白大褂,梳着齐肩短发的女教师正在指导学生。
照片中的这位女教师正是他的妻子朱慧楠,这张48年前拍摄的老照片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张照片是记录上世纪60年代华中工学院办学发展的系列照片之一。照片说明为:1964年2月,根据《人民日报》有关大庆油田评功摆好的报道,(我院)在教职工中开展“摆成绩、摆进步、摆经验”的活动。学院树立了朱慧楠、赵学田、刘多兴三维教学认真、业务过硬的典型。
崔崑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是1953年结婚。当时,他在武汉大学,而妻子则在中山大学。1956年,崔崑在一次院系调整中从武汉大学来到当时的华中工学院机械二系任教,妻子也是在那一年来到该校化学系工作,这是两人婚后首次相聚在一起生活。一晃多年过去,崔崑与朱慧楠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业绩,从讲师一步步评为教授,1997年崔崑凭借其在金属材料领域杰出贡献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人在喻家山脚下的住所中走过金婚。崔崑说,如今他和老伴的老年生活十分丰富,两人喜爱集邮,参加学校老教授合唱团,闲暇之余与一帮老朋友们跳交谊舞,每天打太极拳。
(记者熊琳晖)

朱九思“抢夺”钱伟长



1978年,钱伟长教授(左二)和李灏(右一)教授。
记者 李葳 翻拍
“力学之父”钱伟长,与华中科技大学有着怎么样的关系?一张泛黄老照片上,两位头发斑白的长者,无声地记录着岁月背后的故事。
照片上的文字介绍,只有寥寥数语:“1977年,开办力学师资班(本科)。1978年,设置工程力学专业……专业设置后,钱伟长教授来校讲学一个月。”
“文革”之后,百废俱兴。执政华中工学院的朱九思,在认识到理工分家带来的弊端后,开始带领华工转型,较早地办起了理科、文科等院系、专业。
朱九思的“广积人”的口碑,闻名全国。得知钱伟长“文革”后有意离开清华,他有意邀请其出任华中工学院院长。
当时,多所高校都在“抢夺”钱伟长。他后来出任上海大学(原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多年后,朱九思谈起这段往事,难掩遗憾。
然而,钱伟长虽没有出任华中工学院院长,但做了学院的兼职教授,学院在其指导下,建立了力学系。钱伟长女儿钱开来,还是华工力学系第二届的学生。
后来,钱伟长在《八十自述》中,记载了在华工的数次演讲。其中还透露:“由华中工学院朱九思院长大力支持提供条件,使我于1981年在庐山,编写讲义约40万字……”
“学校拿出3000元把他请到庐山去写专著,相当于现在的3万元。”朱九思多年后追忆,学校出钱包干相关费用,让钱伟长在庐山潜心写书出书,为了让各高校的师生都能受用。
后来,钱伟长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遭遇困难,他想到了华中工

学院和朱九思。该杂志创刊前几年的英文版,都是由华中工学院负责出版的。
照片上,身穿风衣、系红色条纹领带的钱伟长与一旁穿着中山装的朱九思,笑容很璀璨。
(记者朱建华 通讯员王潇潇)






查全性院士捐父亲1955年任命书



国务院1955年给查谦的任命书。 记者 李葳 翻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书:任命查谦为华中工学院院长。总理周恩来,一九五五年六月九日。”昨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陈列馆,一张发黄的任命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这是该校前身——华中工学院首任院长查谦的任命书。一同展出的还有任命查谦为“中南行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的4张任命书,签署者有毛泽东、陈毅、粟裕等。这5张历经半个世纪的任命书,是查谦之子查全性院士捐出的。
记者昨日找到现居武汉大学的查全性。这位87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告诉记者,这些历史文件是他的父亲去世后,在整理遗物中发现的。华中科技大学筹建校史陈列馆,查全性得知后主动联系,为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件得到妥善保存,他将所有文件原件一并捐赠给华中科大。
“父亲从武大调往华工时,我还在武大读小学。当时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每个星期只有周末的时候,我才能跟随家人去华工看望他。”查全性回忆,担任院长后,父亲的工作更忙了。人事调动、经费预算,大小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被人称作“实验室作风”。
父亲去世后,查全性前往父亲在华工的住所整理遗物,发现了这些细致保存的历史文件。其中还有一张父亲与苏联专家一起工作的照片。“那个年代拍照的机会不多,所以这张照片后来成为我最珍贵的宝物”。
(记者熊琳晖)

75万字校史“纪事”新中国高校传奇
“上书”邓小平呼吁高教改革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外景。
记者 李葳 摄
校史陈列馆昨开馆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 通讯员王潇潇 实习生姜涞)昨日上午8时18分,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陈列馆开馆。展品中,华中工学院党委信件,引人注目。
1977年10月,华中工学院党委给邓小平写信:“照搬苏联的做法,理、工科分了家,发展和提高受到极大的限制,这种体制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要求严重不适应,必须加以改变。”信中提出高教发展三条建议:实行理工结合;办成教学和科研中心;发展研究生教育。
“逐级是汇报,越级是告状。”研究校史时,华中科大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教授,评价此举为“非常大胆”:“这些建议现在看来平常,但那是1977年啊!这样上

书,是要冒风险的。”
校史陈列馆在原华中工学院机械厂地面改造扩建而成,今年8月6日开工建设,占地约5000平方米,分序厅、历史、现代三大展厅,共展出不同时期的图片3100多幅,实物120多件。其中,历史展厅介绍了原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华中理工大学历史;现代展厅重点介绍2000年5月26日三校合并组建为华中科技大学后取得的成果。
“校史馆建得是非常速度”、“旧厂房改造的校史馆,很有工科大学的味道”、“我原来实习,好像就是这里”、“我们也有校史馆了”、“好多老校友领着儿孙一起回来观看,好些老人在老照片前热泪盈眶”……多名学子留言评价。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院士昨日表示,希望把校史陈列馆作为传承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华中工学院给邓小平同志的一封信。记者 李葳 翻拍
岁月如歌,喻家山有一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传奇。华中科技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有着怎么样的历史?为何能快速崛起?昨日开馆的华中科大校史陈列馆,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3100余幅照片和120多件实物,见证和展示了大学之城里这颗璀璨明珠的独特魅力。




华中科技大学杰出校友

学术大师(至2009年底)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叔子、朱中梁、程时杰、梁伯强、贝时璋、沈其震、裘法祖、吴孟超、吴旻、郑晓静、熊有伦、罗俊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 济、樊明武、潘 垣、张勇传、李培根、叶声华、岑可法、姚绍福、郭孔辉、谭建荣、陆道培、侯云德、周宏灏、段正澄、杨宝峰、罗锡文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陈 刚
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
武忠弼
欧洲自然与社会科学院院士
余 翔
高校主帅
査 谦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物理学家、教育家,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
朱九思 华中工学院第二任校长,杰出教育家
邹寿斌 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
王 乘 河海大学校长
丁烈云 东北大学校长,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
周祖德 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
刘 伟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张清杰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郭立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校长,少将
蓝江桥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院长,少将
陈小筑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胡社军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许晓鸣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
刘建凡 湖北大学党委书记
马连湘 青岛科技大学校长
杨宝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
许晓鸣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
徐建培 青

岛大学党委书记
陈 宁 西华师范大学校长
黄从新 武汉大学副校长
蒋昌忠 武汉大学副校长
杨宗凯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张安福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
杨志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
喻世友 中山大学副校长
陈建新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陈小龙 同济大学副校长
曹一家 湖南大学副校长
郑晓静 兰州大学副校长
罗锡文 华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
胡敏强 东南大学副校长
高海生 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
周哲玮 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刘 塨 华侨大学副校长
何伟军 三峡大学副校长



政治精英
周 济 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刘石泉 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航天科工集团九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谢伏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正部级 中纪委委员
郜风涛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党组成员
娄勤俭 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陈小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副部长,教育部原副部长
刘 凡 民革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
张昌尔 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总工会主席
段轮一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宋璇涛 贵州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原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弘 强 江苏省省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克英 原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政协主席
王富玉 贵州省委副书记
王琼英 海南省副省长
郝 远 甘肃省副省长
李传卿 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
何界生 国家金融工委副书记
罗海藩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德楠 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
殷大奎 卫生部原副部长
高锦平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梁凯轩 原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唐国忠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延觉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杨广信 陕西省西安市副市长
唐良智 湖北省武汉市市长
李新华 湖北省襄阳市委书记、市长
著名学者
张培刚 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创始人
林少宫 著名计量经济学家
巴曙松 著名经济学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艾春荣 杰出经济学家,佛罗里达大学经济系教授
石寿永 杰出经济学家,多伦多大学经济系教授Canada Research Chair,全球经济学家排名第42位,所有华人经济学家中位居第一
田国强 杰

出经济学家,得克萨斯A&M大学经济系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谭国富 加州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叶荫宇 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电机工程系终身教授,获冯·诺依曼理论奖
沈康 斯坦福大学Neural circuits & synaptogenesis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陈 刚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首次打破百年物理定律“黑体辐射定律”公式,2010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任志峰 波士顿学院纳米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美国终身教授,超导和纳米领域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李少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
张 忠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Murrel J.Ades教授
刘建华 威斯康星大学终身教授
汪 宁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终身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力学学士、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哈佛大学生理学博士
冯 蔚 北卡罗莱纳惠明顿分校的数学系主任
高光荣 特拉华大学终身教授,大陆华裔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第一人。
孙剑桥 特拉华大学正教授
朱建刚 卡内基梅隆大学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正教授,IEEE Fellow(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
贺 熹 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系教授
胡丙长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教授
汪立宏 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特聘教授 国际生物医学光学协会主席
仲冬平 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物理系终身正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黄 伟 美国俄亥俄大学终身教授,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终身教授
徐 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
袁家虎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
吴伟仁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于登云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
郭剑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
孔 力 原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
吴青华 利物浦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终身教授,IEEE Fellow
鲁红兵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美国航空航天学会通信院士
宋 敏 香港大学金融系终身教授,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方振民 著名经济学家,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亨利·马柯维奇,先后任教于美国纽约巴鲁克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
李 东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经济系终身副教授,获得美国德州A&M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商巨子
李 军 中国银监会监事长,原交通银行行长
刘 健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李国安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党组成员 副总经理
王中兴 河南省电力公司 党组书记、总经理
马国强 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定凡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原总经理
王野平 南方电网总经理,现升任电监会副主席
王振有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汪潮涌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与CEO
郑宝用 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华为美国公司董事长,任正非的创业搭档
陈珠芳 华为公司副总,党委书记
洪天峰 华为常务副总裁首席运营官
周 劲 华为副总裁
郭 平 华为副总裁
李晓涛 华为高级副总裁
李一男 中国移动12580运行公司CEO 曾任华为副总裁、首席电信科学家,港湾网络创始人、CEO,百度CTO
庞胜清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黄晓庆 原UT斯达康高级副总裁,现为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
易小刚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花 欣 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诚 长江三峡集团党组成员、长江电力公司总经理
聂 凯 葛洲坝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李志刚 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梁毅强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丁宏祥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总经理
汪大总 北汽控股总经理
周展麟 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 禹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易继辉 伟创力公司全球副总裁
裴振江 西电集团副总经理
姚 欣 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PPLIVE创始人
宋海波 动网先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刘顺达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陈邦栋 上海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人 历任董事长、总经理
龚虹嘉 先后创办德生公司、海康威视、握奇数据等公司,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9位,个人资产100亿
黄 立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湖北新首富,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44位,个人资产60亿
叶 滨 拥有上市公司世纪鼎利,个人资产20亿
张 斌 北京物美集团总裁
马须伦 东方航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东方航空集团党组副书记
郎 华 特雷克斯中国区总裁
袁仲荣 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喆 星光国际集团董事长
张 斌 北京物美集团总裁
吴立春 山东三庆集团董事长
熊续强 银亿集团创始人
陈宗年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贺建华 东方电机总经理

、总工程师
陈淑宁 文思创新CEO,有“中国软件外包第一人”的美誉
芮冬阳 智光电气总经理
李维谦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中国机电工业年度人物
寇 伟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兼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和谊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阳树毅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原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所长
陈斌波 东风本田中方总经理,东本执行副总经理


总结多所大学的校长党委书记均出自华中科技大学如:武汉理工大学校长,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多位工商巨子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如:北京物美集团总裁张斌,北京现代汽车公司董事长徐和谊,上汽依维柯总经理阳树谊庞胜清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黄晓庆 原UT斯达康高级副总裁,现为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
易小刚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花 欣 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诚 长江三峡集团党组成员、长江电力公司总经理
聂 凯 葛洲坝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