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及其教师考试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育的特质是( )。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霍尔

C.利托尔诺

D.华生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5.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社会活动

7.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8.“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10.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法国的左拉

B.英国的斯宾塞

C.中国的孟子

D.苏格拉底

1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13.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1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学生

B.班会活动

C.建立学生档案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5.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

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 )。

A.“六三”学制

B.“五四”学制

C.“九年一贯制”

D.“四二”学制

E.“六年制”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的原则有(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提早自立原则

E.无歧视原则

4.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 )。

A.教育观

B.人才观

C.应试升学观

D.教育质量观

E.精英教育观

5.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E.学周安排

6.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A.课程计划

B.校舍安排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

E.教学指导书

7.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 )。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8.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 )。

A.引起学习动机

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9.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10.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包括( )。

A.知

B.情

C.意

D.行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______的科学。

2.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__________向__________过渡阶段。

3.师生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

4.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__________的形式出现。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五个方面。

6.教师在写教学进度计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计划。

7.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8.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__________的示范和__________。

9.班主任必须注意培养良好的班风,培养良好的班风要从树立__________做起。

10.班主任要统一各方面的__________,同家庭与社会密切配合。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人的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3.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教育方针: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2.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5.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的意义:(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1)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同志,团结协作。

(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论述编写教科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科书?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教师正确使用教科书应做到:

第一,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各篇范文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

第二,透彻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内容,备课中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

第三,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包括有关图表、附录都应当重视。

第四,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灵活引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学生能理解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五,能结合本地区的需要,适当补充本民族、本地区的乡土教材。

第六,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D【解析】略。

3.C【解析】教育学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4.B【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5.B【解析】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6.C【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7.A【解析】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种观点属外铄论的观点。

8.B【解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9.B【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0.B【解析】考查课程计划的定义。

11.B【解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12.A【解析】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13.C【解析】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14.D【解析】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5.A【解析】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技术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学制,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学制;小学和初中“九年一贯制”。

2.ABCDE【解析】略。

3.ABCE【解析】联合国提出的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4.ABD【解析】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教育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ABCDE【解析】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有:(1)教学科目的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5)学周安排。

6.ACDE【解析】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学指导书是一种辅助性教学依据。故ACDE选项均为学校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

7.ABCD【解析】由教材相关内容可知,ABCD四项均为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8.ABCDE【解析】略。

9.ADE【解析】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0.ABCD【解析】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三、填空题

1.教育规律

2.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3.民主平等

4.特色课

5.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6.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7.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8.教育者、学生中的好榜样9.正确的舆论10.教育力量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

A.发现儿童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D.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2.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 )。

A.3岁

B.5岁

C.7岁

D.9岁

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4.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个性品质

D.师生关系

5.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 )。

A.直接经验

B.科学实验

C.社会实践

D.间接经验

6.“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 )传承的。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巴黎大学

D.哈佛大学

7.“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8.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9.我国在建国后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废除了旧学制,实行新学制,其时间是( )。

A.1949年10月1日

B.1950年10月1日

C.1951年10月1日

D.1952年10月1日

10.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是(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斯宾塞的《教育论》

11.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

A.言行

B.知识

C.修养

D.品德

1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力量。

A.权力

B.权威

C.威严

D.人格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 )。

A.巴班斯基

B.赞科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1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 )作用。

A.主体

B.辅导

C.从属

D.主导

15.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

A.创造性

B.交往性

C.多样性

D.主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

A.遗传的作用

B.教育的价值

C.家庭的影响

D.文化的功能

E.人的能动性

3.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 )。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C.指导学生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

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5.诉讼可分为几种(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复议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和__________。

2.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的人。

3.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4.德育的个体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__________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5.教育最基本的一个社会属性是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教育科学:是指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2.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小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要回答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及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又具有个别差异性。这种个别差异性主要表现在:(1)不同的少年儿童的同一方面,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

(2)同一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上有差异性。

(3)不同的少年儿童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

2.教学过程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力相结合。

3.简述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普及性。小学教育的普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所有的入学儿童负责,爱护、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其内容应包括国家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相应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在完成这一教育任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强制性。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了强制性的特征。

4.基础教育的入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基础教育的入门性体现在:一是各项教育任务的要求是基本、初步的、浅近的,是小学生可接受的;二是凡要求学生掌握的,必须是扎实的、牢固的,这样的基础才是坚实的。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试述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基本理由。

(1)以教学为中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学校的产生使教学与生活分化开来,教学成为学校的独立活动。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机构的根本所在。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各种教育途径中,教学所占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计划性、系统性更强,更能发挥学校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的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前苏联20~30年代,我国建国后的经验教训都说明,否定以教学为中心,教育质量就没有保证。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则可以确保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由教育思想史可知,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发现儿童论,其代表作《爱弥儿》。

2.C【解析】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7岁。

3.A【解析】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4.B【解析】当代教师素质能力集中体现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5.D【解析】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6.A【解析】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作是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7.D【解析】家庭教育的特点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而题干正是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特点。

8.C【解析】略。

9.C【解析】略。

10.C【解析】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11.A【解析】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言行。

12.D【解析】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13.B【解析】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赞科夫。

14.D【解析】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因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15.D【解析】教师要善于机智地运用各种方法,使许多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才能达到启发的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CD【解析】略。

2.AE【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则是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3.ABE【解析】略。

4.ABCDE【解析】ABCDE五选项均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

5.ABC【解析】诉讼分为三种,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三、填空题

1.发展的年龄特点

2.社会属性

3.单一课、综合课

4.享用

5.永恒性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3 (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者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 )。

A.教育万能论

B.儿童中心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2.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4.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根本上是对教育上的( )的关系及其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

A.自然性与社会性

B.受动性与能动性

C.共性与个性

D.方向性与现实性

5.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7.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 )。

A.发展个体功能

B.改造社会功能

C.政治伦理功能

D.发展经济功能

8.“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9.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机智

C.教育政策

D.教育目的

10.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

A.官学

B.私学

C.骑士学校

D.书院

E.社区学院

2.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

A.身体状态的剧变

B.内心世界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3.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材的研究

4.班会一般有哪几类?( )

A.主题班会

B.常规班会

C.民主班会

D.生活班会

5.下列哪些特征是对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的正确描述?( )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C.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D.教育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

E.反思自身,形成教育学元理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1.教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科中心理论主张学校应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核心,以__________为目标。

3.1902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

4.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__________,它既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

5.在教师的聘用上,我国目前实行的是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个人本位论:指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指在教育情境中,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教育教学实践方法。它具有科学性、改进性和批判性。科学性,即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改进性,即改善环境,改进行动;批判性,即教师自我反思的研究。

3.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和学习全过程的检验。它表示距离最终目标的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区分,一般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次数较少。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以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2.简述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3.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4.学校如何实施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一:帮助家长组成家庭教育合力,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二:帮助家长不要向孩子提出超过实际的目标。三:帮助家长树立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四:帮助家长更新成长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五:帮助家长把积极健康的社会信息纳入家庭教育轨道。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小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儿童入学标志着由游戏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第一,感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儿童人小学时感知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可以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简单的观察。

第二,注意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发展中一般已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听讲、读写、计算等学习活动。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比重较大,注意的情绪色彩很明显。

第三,记忆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由无意记忆为主发展为以有意注意为主。

(2)由机械记忆为主向增强理解记忆发展。但从总体来看,小学生的记忆优势还在机械记忆方面。

(3)由对形象事物识记为主,向增强对抽象内容识记能力的发展。

第四,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突出表现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良好思维品质需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

第五,想象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得到迅速发展,但小学生的想象多属于再造性的想象,创造性的成分还不很多.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丰富其想象内容,发展想象力,更要特别注意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它对提高认识能力,乃至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创造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怎样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1)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尊重信任学生。

(2)争取其他任课教师、团队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3)班主任特别要精心组织培养健全的班集体,并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

(4)班主任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注:可根据以上四点展开论述)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由教育学常识可知,教育者如果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若过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则易导致教育万能论;若过分强调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则易导致环境决定论;而过分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又会导致儿童中心论。

2.B【解析】略。

3.A【解析】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

4.C【解析】略。

5.B【解析】教学过程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因此领会新知识是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中心环节。

6.C【解析】学校德育要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7.C【解析】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政治伦理功能。

8.A【解析】有关此原则最早论述见于《学记》。

9.D【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10.B【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官学、私学和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类型。

2.ABCD【解析】身心两方面逐步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龄特征,其余选项为少年期阶段特征。

3.ACD【解析】制定课程目标应研究学生、社会、学科。

4.ABD【解析】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

5.ABCDE【解析】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的特征有: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教育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反思自身,形成教育学元理论。

三、填空题

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2.学科的分类、学科教学、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

3.《钦定学堂章程》

4.班会活动

5.教师资格制度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梅伊曼

2.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4.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教科书

5.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巾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6.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7.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8.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巩固知识

D.理解教材

9.“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 )。

A.教师的权威

B.榜样的作用

C.领导的权威

D.社会的作用

10.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

A.学生个体

B.学生集体

C.教师个体

D.教师集体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普及性

B.免费性

C.基础性

D.强制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 )。

A.内发论

B.动机论

C.外铄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下列能力属于智力范畴的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4.班会的特点有( )。

A.集体性

B.客观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5.严谨治学的内涵主要包括( )。

A.树立良好的学风

B.刻苦钻研业务

C.不断学习新知识

D.积极探查教育教学规律

E.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__________关系。

2.1988年颁布了__________新的课程政策。

3.辅导是__________学生学习的活动。

4.班主任工作的主线就是搞好学生的__________工作和管理工作。

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__________、全面安排”的原则。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2.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3.学校咨询与辅导:简称为学校咨询,是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在适应与发展上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作为权利主体,学生享有哪些合法的权利?

(1)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合法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受教育权,其中人身权主要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 (2)学生所应履行的义务包括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运用说服教育法进行德育要注意哪些问题?

(1)明确目的性。说服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切忌一般化、空洞冗长。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发,获得提高。

(3)注意时机。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学生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4)以诚待人。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讲的道理易被学生所接受。

3.教学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教学计划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说明;课时安排及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及实施要求。

4.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活动的特点。第四,选择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分析教学单元和课程的类型及结构,做出可行的计划。第六,组织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及时提供反馈性教学信息。

六、案例分析(15分)

小明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课堂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小明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小明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门口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小明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请回答: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小明同学应该怎么做呢?

对。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

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教育,小明也应当认识到自己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课,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在世界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他还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B【解析】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又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C【解析】成熟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的表现是具有生殖能力。

4.C【解析】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5.D【解析】考查行动研究法的含义。

6.A【解析】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说服教育法是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

7.C【解析】早期的教师是由一些名儒和官吏出任,随着教师职业的发展,才出现了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

8.D【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9.B【解析】“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榜样的作用。

10.B【解析】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学生集体。

二、多项选择题

1.ACD【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

2.AC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有内发论、外铄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ABCD【解析】智力,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4.ACD【解析】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5.ABCDE【解析】严谨治学的内涵主要包括树立良好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探查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三、填空题

1.授受

2.“一纲多本”

3.帮助和指导

4.品德教育

5.以教学为主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是( )。

A.教育的原始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D.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教育论

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5.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是( )。

A.教学工作

B.教学方法

C.教学组织

D.教学策略

6.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体育竞赛

7.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

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8.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9.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等级性

D.相对独立性

10.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

A.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D.个性素质

E.思想素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以下权利( )。

A.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C.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D.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E.参加进修和其他方式的培训

3.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 )。

A.新授课

B.实验课

C.巩固课

D.练习课

E.演示课

4.班主任学期计划一般包括( )。

A.基本情况

B.班级工作的内容

C.班级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D.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5.教学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

A.内部语言

B.提问语言

C.对话语言

D.朗读语言

E.独自语言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师管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教育和自我教育等方法。

2.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__________型课程、__________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小学德育具有基础性、__________、__________和活动性等特点。

4.在现代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外活动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发展

__________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5.人的__________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教育机智:即灵活、机智的教育能力,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做出判断,并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素养,也是教师成熟、老练的标志,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2.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3.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为什么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两者是对立统一、辩证发展的关系。所谓教,就是已知者把所知的东西传授给未知者,使未知者变为知者。所谓学,就是未知者向已知者求知,使自己由不知变知。这是一个往复递进,使未知者不断变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教师受过专业教育的培养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懂得如何科学地组织和进行教学。年轻一代要迅速有效地掌握人类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智力,没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传授、引导和指点,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由未知到已知,包括知的速度和知的程度,首先决定于教,即决定于教师的授知情况。

2.简述小学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3.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设计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4.简述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改革策略。

(1)完善评价指标体系。(2)增强评价内容的全面性。(3)推行与创造教育相适宜的多样化评价方法。

六、论述题(15分)

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二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教育能够生产科学技术,还能将科学技术这种一般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教育还能创造新的生产力。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宗教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它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则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提出的教育起源说。

2.A【解析】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题干正好是对这一概念的举例。

3.B【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4.D【解析】读、写、算,是作为公民所必需的“三基”。

5.B【解析】教学方法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6.D【解析】体育竞赛不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7.A【解析】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够成熟,感知具有笼统性,精确性比较差的特点。

8.B【解析】题干所述是启蒙运动的先锋卢梭心目中的教育目标。

9.D【解析】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主要缘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10.D【解析】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解析】略。

2.ABCD【解析】略。

3.BDE【解析】课的种类可按教学方法划分,也可按教学任务来划分,新授与巩固均是按教学任务

划分的。

4.ABCD【解析】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1)基本情况;(2)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3)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5.CDE【解析】教学语言按其传递方向和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对话语言、朗读语言和独自语言。

三、填空题

1.行为控制动机激励

2.基础拓展

3.生活性开放性

4.个性特长

5.遗传素质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 )。

A.神学和哲学

B.哲学和心理学

C.哲学和伦理学

D.伦理学和心理学

2.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4.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先升后降趋势

D.先降后升趋势

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6.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7.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8.课外活动不包括( )。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9.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10.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 )制约的标志。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C.文化传统

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11.我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 )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

A.奏定学堂

B.南洋公学

C.乡学

D.京师同文馆

12.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系统化

B.专门化

C.复杂化

D.多样化

13.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14.明代以后使科举考试形成固定格式的是( )。

A.八股文

B.程朱理学

C.“四书”、“五经”

D.六艺

15.实施义务教育需要一系列的办法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 )。

A.办学经费和设备

B.办学经费和师资

C.基础设施和师资

D.经费和设施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E.科学性

2.小学教育目的的作用表现在( )。

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

C.指向作用

D.评价作用

3.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的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4.小学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5.下列说法中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小学教育的对象是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__________作用。

4.德育过程是__________社会化与__________个体化的统一。

5.课外活动是__________的特定范畴。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3.科技活动:这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性作业的活动。

4.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近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2.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 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 词解释汇总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1、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讲授法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方式。 3、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将年龄和知识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人数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课表分科轮流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课的类型:简称课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有单一课和综合课。 5、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6、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下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结构和程序。 41、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际行动、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 42、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教育任务,自觉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 43、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的教育方法。 44、五爱教育:是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45、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46、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它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 47、班集体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在认识、情感、意志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班级共同心理气氛的提高与发展,对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有重要作用。 48、班风:就是班级比较稳定而持久的作风,是道德面貌、行为态度的集中表现。

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案)

教师普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法是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教师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4、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要求也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保护有关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求。 5、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6、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7、《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8、学校依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教育、管理、保护责任。 9、《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0、在我国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D)。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A)。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C)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负责人 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____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D) A、15 B、20 C、30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教书”与“育人”是( )的关系。 A.并列的 B.递进的 C.互补的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2.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职业的( )。 A.多样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4.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演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 15.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 1.下列不属于课外教育活动的是()。 A.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 B.学校开展“小发明”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C.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赏析 D.学校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2.()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的基本内容。 A.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 B.爱护、理解、尊重与信任 C.关心、理解、爱护与信任 D.爱护、理解、关心与信任 3.班主任以教学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和评论,班主任的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4.不少班主任请学生轮流当班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及班级事务,成为班级的主人。这种班级管理的模式是()。 A.班级常规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5.班级管理的模式中,()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这种管理思想是由彼得·德鲁克提出的。 A.平行管理 B.民主管理 C.目标管理 D.常规管理 6.王老师在上课时发现两名男生互相打闹,王老师的处理方式不恰当的是(多项选择题)。 A.立刻制止,当众批评 B.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C.当着全班的面将两位同学叫出去批评

D.眼神示意,下课后处理 7.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以下属于课外活动的有(多项选择题)。 A.参观访问 B.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C.实验课 D.课外阅读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多项选择题)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果断型 9.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需要做到(多项选择题)。 A.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重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B.通过集体教育教会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C.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D.利用规章制度疏导、启发学生,并选择适当机会进行表扬和批评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附答案)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简述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要求。 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容: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 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 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 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 (6)学位制度; (7)教育督导制度;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教师普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普法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 1.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 )。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 )。 A. 在全国范围适用 B. 只在本地区适用 C. 只在本校适用 D. 在外国也适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 ) 5. ( ) 9. :() 2. 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 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格 D.吊销办学许可证 3. 李某是一名教师,可以行使的权利有:() A、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C、在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D、责令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4.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途径有:( ) A.自行协商解决; B.申请调解; C.伤害事故的赔偿; D.不予理睬 5.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提起学生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

A.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B.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 C.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6. 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资助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 D、申诉、诉讼权 7.学校作为法人的主要特点:() A.公益性 B.民事活动范围的有限性 C.财产的受限性 D.盈利性 8. 为保障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师权利的实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题,每题分,共8分。) 你认为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 教育的特殊矛盾表现为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个体之间的矛盾。( ) 2.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策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 ) 3. 人们在认知活动中,评价认识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道德感。( ) 4. 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叫做首因效应。( ) 5. 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这属于注意的维持功能。( ) 6. 要培养学习者观察的精准性,最关键的是教育者要引导学习者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习者的观察兴趣。( ) 7. 在新课程改革中,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8. 在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中,认知过程中的各种价值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是在内化阶段完成的。( ) 9. 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初中开始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到高中阶段形成抽象逻辑思维。( ) 10.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学校党组织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 二、不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且每选对一个正确答案得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1. 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知识和规范的是:(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12. 古代有个叫方仲永的,少年时聪明伶俐,5岁时就能作诗。他成名后,其父经常带他游

教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哈尔滨市呼兰区2012年中小学教师通识培训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1分共计10分) 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反思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 2、教学反思和自主发展是可以分开的,二者强调的角度不同。(〤) 3、校本研修是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等于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 4、新课程在课程的内容、结构、功能、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 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教师更加应该重视廉洁从教。(√) 6、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使者,也有维护贯彻法律法规的责任。(√) 7、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学生没有责任。(×) 8、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 9、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教师劳动中提炼出来的,是对教师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规律以及社会对教师要求的简单概括。(√) 10、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进行的积极的主动的、持续的批判性审视和分析过程。(√)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学校一切工作中,师德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中的(C) A、为首 B、为主 C、永恒的主题 D、为先 2、下列关于“用教材教”的特点论述正确的是(C)。 A、“用教材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行为,它依据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 B、“用教材教”是借助教材,努力地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的统一。 C、“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 D、“用教材教”提倡的是信服教材、尊重教材、理解教材,而不是超越教材。 3、执教者与评议者始终处在( A )的氛围中,是有效评课的核心价值,也是基本保证。 A.平等对话 B.认真倾听 C.火花碰撞 D.激烈辩论 4、决定教师职业能否有所作为的根本是( C )。 A、教师的能力 B、教师的文化素质 C、教师的职业道德 D、教师的教研水平 5、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B) A. 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B.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 C.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D.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 1、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ABCD) A.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B. 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C. 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D. 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 2、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ABD) A.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B.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C.严格管理,严加教育 D.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3、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ABCD) A、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B、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C、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D、良好的性格特征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精品文档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 3.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4. 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 这即是良好测验的可信度。 5. 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 6. 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7.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8.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 9.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 10.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11.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1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 13. 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 14.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15. 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 1.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2.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4.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5. 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雅各布松。 6. 制定评估手段的参考架构基础是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7. 观察性的记录方式有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三种。 8. 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9.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10.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 1欢迎下载

教师普法考试试卷及答案

教师普法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行时间为()。 A、2006年9月1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7年9月1日 2、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4、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 )。 A、引咎辞职 B、受到党纪处罚 C、追究行政责任 5、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 ,6 B、6 ,7 C、7 ,8 6、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A、寄宿制学校 B、全日制学校 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7、()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A、初中 B、普通学校 C、小学 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家庭 B、学校 C、人民政府 10、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 A、制度保障 B、安全保障 C、经费保障 1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2、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13、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14、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 )的平均工资水平。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3/27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小学英语科目] (满分为100分) 第一部分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Ⅰ.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 5% (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D . 1997年8月1日9C.1996年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 ) 2.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D C.总理签署.地方政府 ( ) 3.“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D .《教师资格条例》C.《教育法》 ( ) 4.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D .自觉原则 C.民主原则 ( ) 5.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A.三年 B.三至五年 D .六年 C.两年 Ⅱ.认真读下面五个句子,正确的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5% ( ) 6.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不需要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 ) 7.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 8.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变化需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 ( ) 9.绝对评价是指按照正态分布率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划等、分类和排队。 1 2020/3/27 ( ) 10.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包括知识目标、经验目标、情感目标。 第二部分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Ⅰ.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Directions: There are 15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e following.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中小学教师考试常见试题及答案

常见典型的中小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1.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 A.课堂纪律 B.课堂管理 C.课堂气氛 D.课堂规范 2.有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盲目迷信,这是思维的( )品质差。 A.广阔性 B.独立性 C.逻辑性 D.批判性 3.广义的教育包括(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网络教育 D.学校教育 E.自我教育 4.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 B.谈活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E.讨论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有( )。 A.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B.遵守规章制度 C.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D.履行教师聘约 E.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问答题 案例1:这是一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札记: 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孩子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问题: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走出失误来看失误,有两点启示:首先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要知道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其次,要想真正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案例2: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文章内容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9b5897785.html,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D.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标准答案分析

2010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进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C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根 D.梅伊曼和拉伊 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进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C )。 A.美德是否可 教 B.教学具有教

育性 C.人的和谐进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进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依照儿童身心进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时期的主张。 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C )。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进展》 解析: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究时期。 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 制 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 容 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C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进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进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D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 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讲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宿迁市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含答案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

201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201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教育规划纲要》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作为六大改革措施之一,明确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2. 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_品行和学习成绩的权利。 3.教师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4. _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 ._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 实行教师聘任制,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以_平等自愿_为基础的法律关系。 7.《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_教育教学_职责的专业人员。 8.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_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四个方面。

9.《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_聘任_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0. 教育行政行为要具备法律效力,必须具备四个因素:裁量性、单方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 A. 在全国范围适用 B. 只在本地区适用 C. 只在本校适用 D. 在外国也适用 3. 《教育法》赋予了学校自主管理权,但自主管理权不是无限的,而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遵循,因此,______是学校自主管理的基本依据。() A. 教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B. 校长 C. 学生 D. 章程 4. 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校长 B. 学校负责人 C. 有关直接负责人 D. 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5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10、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教师招聘考试重要知识点汇总

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知识点 (2)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原则 (4)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3.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可信度。 4.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 5.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 8.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 9.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 10.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 11.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12.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 13.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1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知识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