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旗杆夹略考

东莞旗杆夹略考

刘炼

笔者有幸参加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考察东莞各镇区祠堂现状,走访各祠堂,对本地区祠堂、祭祀等有一定的了解。在普查过程中,笔者发现,东莞一些祠堂前竖立有旗杆夹。这些旗杆夹,有些是明清时期保留至今的,有些则为村民在重建或重修祠堂时新作。旗杆夹与科举制度息息相关,在科举制度废除100多年的今天,东莞民间竟还保留有数量可观的旗杆夹,可见其影响之深。同时,祠堂是东莞宗族存在与发展的象征正,而旗杆夹则是当地民众注重教育的明证。本文主要以第三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材料为基础,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阐述东莞旗杆夹的形制、作用及影响等。

一、何为旗杆夹

旗杆夹,顾名思义就是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竖立旗杆,它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花钱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二是旗杆竖立后,作为后人学习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官阶越显赫,旗杆夹就越宽大、旗杆也越粗越长。晚清时期,例贡生的增多,竖立旗杆夹的排场也加大,首先请石匠做旗杆夹、木匠做旗杆等,然后请唢呐班吹奏,最后宴请官员、嘉宾、族老、亲戚等等。

旗杆夹的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旗杆夹与旗杆。两块旗杆夹的左上方还有一个长方形四方小孔,为系旗杆所用的旗杆夹孔。现以东莞石排镇埔心村王氏大宗祠的旗杆夹为例来说明:旗杆夹其实是两块条石竖立组成,条石规格为:侧长约38厘米,面宽约12厘米,总高约190厘米,露出地面上的条石各开两个通孔。在清康熙之前的旗杆石上孔为12.5×7.5厘米的长方孔,下孔为9×9厘米的菱形孔,两孔中心相距85厘米;在清康熙之后的旗杆石上孔为9×9厘米的菱形孔,下孔直径为10厘米的圆孔,两孔中心相距65厘米;两条旗杆石相距约33.5厘米。旗杆选用约大于33厘米大口径的杉木,高度达十几米,旗杆的下半部开凿有两个孔,与旗杆夹的孔相一致,用硬质杂木做成的销将旗杆与旗杆夹连接起来。

旗杆的上半部有一定讲究,若是进士出身的旗杆上半部将做两个四方斗,举人做一个四方斗,贡生没有斗。旗杆的顶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不同,文功名顶部多雕成笔锋,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多雕刀戟或镌座狮。旗杆夹的主人署名则在旗杆夹的正面体现,左边条石上雕刻主人得功名的时间,右边条石上凿刻主人获得具体功名。功名高低在旗杆上除了在旗杆上端区别外,还与旗杆底部的础石有关。

不同地区,旗杆的形制、质地及名称有区别。有些宗祠前隔前院有长长的照壁,这种情况下,桅杆(即旗杆)会靠影壁而立,如江西省婺源县洪村洪氏大宗祠光裕堂有八对桅杆,七对贴照壁,一对在前院西门前。在福建省永定、永安等闽西各县和相邻的江西省赣南各县,有一些村子的祠堂门前立着一群“龙柱”(即旗杆)。龙柱是石质的,或方或圆或多棱,形式多样,都是些纪念柱,纪念族中人物的功名成就。文武举人以上便可以各立一棵。

二、文物普查中所见的东莞功名旗杆夹

旗杆一般竖立于祠堂前,所以谈到旗杆就不能不说祠堂。东莞祠堂不但数量多,且在规模及装饰上都非同寻常。东莞祠堂的建造始于宋代,而盛于明清时期,与东莞的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明清时期东莞的祠堂,正面形式多华丽,三开间的明柱门屋,平稳而深沉。祠堂作为家族的标志性建筑,其规模大小,直接地表现了家族人丁兴旺、势力大小与否。东莞人口中移民成分较多,不少百姓的祖先是中原迁徙而来的。他们信奉和热衷于儒家学说和礼制,世代操守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于建造祠庙,一旦有条件,绝不怠慢;且从家族的角度关注祖先血脉的延续传递,祈求多子,香火不断,从而确定每个成员在家族血脉坐标中的位置,认清各个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确保家族昌盛。

一个家族,如果有一二子弟登第,除了所谓“光宗耀祖”之外,会对整个家族有很大的

实际好处。因此,许多族谱中都规定,举人、进士及第要在家门前和宗祠前立“桅”,就是立“桅杆”,“桅杆”即旗杆夹。这样既为祖先增光,也使自己名垂不朽。

笔者根据文物普查实地考察资料及访谈记录的梳理发现,东莞祠堂前竖立旗杆夹的不在少数。随着岁月变迁,有些旗杆夹被破坏,逐渐销声匿迹,而有些则保留了下来。竖举人旗杆夹挂旗帜,是清朝时候东莞民间的风俗,当时,谁家里要是出了举人,都要到家族的祠堂前竖旗杆夹挂旗帜,旗帜上面写上中举人的姓名、中举名次等等。举人旗杆夹也就是举人旗帜的底座,上面也会记录举人中举时间和名次。现笔者从中挑选几处旗杆夹作简要介绍。

(一)埔心王氏大宗祠旗杆夹

位于东莞市石排镇埔心村,祠堂始建年代不详。该祠堂为五间三进四廊二天井布局,面阔14.6米,进深43.55米。祠堂立两座石狮、红石旗杆台和四块旗杆夹,旗杆夹上刻“乾隆甲寅恩科中试第一名举人王大安竖”和“嘉庆庚午科恩赐第一名副魁王锡田竖”。此四块旗杆夹石为麻石质,虽历经风雨浸蚀,但仍基本保持原貌,字迹清晰(见图一)。

(二)石排曾氏宗祠旗杆夹

图一埔心王氏大宗祠前旗杆夹

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石排村下曾村小组围面前,祠堂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3),为该村曾姓家族的宗祠,当地村民又称为“明德堂”。祠堂三间三进合院式布局,面阔12.7米,进深41.3米。旗杆夹上刻“光绪丁酉科乡试中式第八十八名举人曾宗浚立”(见图二)。

图二石排曾氏宗祠前功名旗杆夹

(三)南社谢氏大宗祠旗杆夹

位于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中心,祠堂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间三进合院式布局,门上悬挂着“谢氏大宗祠”的门匾。谢氏大宗祠是该村最重要的建筑,为谢遇奇家祭祖先的祠庙。谢遇奇,清咸丰十一年(1861)中举,同治四年(1865)中进士,之后随清军在西北甘肃、新疆一带作战有功,被朝廷赐为忠勇之士,最后官至副将、总兵,封为建威将军,为谢氏族人中地位最高的人物。宗祠前左右两边皆竖立着旗杆夹,用花岗岩条石精雕细凿而成(见图三)。

图三南社谢氏大宗祠头门右侧外旗杆夹

这每一根旗杆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精美的艺术品。而这些建造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旗杆无论在形制上,还是布局上都非常协调,真是令人非常佩服。

三、旗杆夹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旗杆夹建在宗祠的门前,约距宗祠二十余米,给小小的宗祠以无限生机,切实体现了光宗耀祖的愿望,建成之后又更增进了本家族的荣誉感、自豪感,它们的作用不仅在于显示出家族的威仪,同时因其与村民朝夕相处,也成为族人发愤图强的榜样。

东莞名人辈出,根据陈伯陶《东莞县志》记载,兹将唐、宋、元、明、清进士[1]、举人[2]、岁贡、荐辟[3]人数制表于下。

(据【民国】《东莞县志选举表》)

上表只统计文科,武进士,武举人不作统计,因封建社会各级学校,只培养文科。明清东莞人才之盛,由此可见。这与旗杆夹“光宗耀祖,激励子孙后代读书上进,成才立业,流

芳后世”不无相关。竖立旗杆夹除了重现本村的辉煌历史,更能激励后人,让孩子们更用功读书。如在今东莞厚街镇大迳村天培李公祠内放着一块保存完好的旗杆夹石。大麻石碑斜放在宗祠内一角,高1米多,宽0.3米。上面刻着“同治十二年癸酉科中式十二名武举李洪章立”的字样,“同治”二字上面有一个圆形小孔。该夹石是清代同治年间大迳人李洪章中武举后所立的旗杆夹,原本是一对,另一块已经不见。大迳村人将其放进祠堂,逢年过节,村民都会带着小孩到祠堂祭拜祖先,还会指着石碑教育小孩好好学习。尽管这些旗杆夹如今已丧失了它的基本功能,但它们却极富教育意义。

旗杆夹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产物,高高的旗杆和石碑,往往是在科举考试中高中举人和进士的村子才能树立,述说一个村子的荣誉和激励村中的读书人奋发图强,继续考取功名。东莞旗杆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东莞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不仅为乡间增添了不少亮丽色彩,而且为人们了解她的人文历史、民风民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

注释:

[1]明、清两代,在各省乡试之次年即辰、戌、丑、未年,举行会试,由各省乡试中式者(即举人)参加,中式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即随天子亲策于廷,曰殿试,由贡士参加,名次分一、二、三甲。一甲三名,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2]明、清两代,逢子、午、卯、酉年,各省举行乡试,由各县生员(即秀才)参加,中式者为举人,第一名曰解元。

[3]明、清两代,县每年一次举行考试,中式者为生员(亦曰秀才),这才算入学。国家在京设国学(即国子监),由省、府选拔举人、生员中优秀者入监读书,每年选生员入国子监者,为“岁贡”。考选学行兼优者入监,为“选贡”,清代十二年一次,由各省学政考选府学二名,州县学一名保送入国子监,为“拨贡”。在宋代,凡考进士屡考不中者,加附试,中式者为“特奏名”今姑入“荐辟”类。

(作者系东莞市博物馆馆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