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理财业独立风云

美国理财业独立风云
美国理财业独立风云

美国理财业独立风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6235261.html, 2009年08月11日17:06 《理财师》

文/于璐付准

一个逐渐明朗的趋势是,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理财顾问将“抛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这样提供底薪、品牌和安全感的优良雇主,转身投靠需要自行开拓并维护客户资源的独立经纪公司。并且,金融危机越深入,他们对独立经纪公司就越向往。是什么让面临市场冻结、销售维艰的理财顾问毅然踏上自行创业之路?

金融危机了,

财富缩水了,

产品也卖不动了……

然而,

越来越多的美国理财顾问选择“下海”了

独立宣言

褪色的金字招牌

2009年初,一份由美国Investment News杂志发起的调查显示,将有更多的理财顾问走上独立经营之路。表达上述观点的,恰恰是239名就职于大型综合金融机构的理财顾问。观察家们由此得出结论:与附属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美国的理财顾问们显然更青睐自行创业的独立经纪(Independent Broker/Dealer)模式。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下海”创业者不降反增,这或许是金融理财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之处。其原因之一,是危机让那些曾经光鲜的金融老字号瞬间坍塌,理财顾问不仅不能凭借其品牌优势招揽客户,反而身受其害。

“曾经让理财顾问趋之若鹜的金字招牌被严重损害,”独立经纪公司Henschen& Associates的总裁Jonathan Henschen指出,“现在每天都能在报章上看到金融机构被质疑这样那样的问题,哪个客户愿意看到这些?”

许多大型综合理财机构的客户甚至要求他们的理财顾问独立出来。专门为独立经纪公司招聘经纪人和高管的Jodie Papike表示,“客户们不想看到他们的理财顾问被限定在固定的框架内”。

同时,很多理财顾问厌倦了“应付老板”。特别是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2008年,许多大型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将业务重点放在支撑资产负债表的业务上(比如存贷款),理财业务则由2007年的辉煌转为黯淡。Papike说,很多理财顾问“有被抛弃的感觉”,由此触动离意。

当然这可能只是个别例子,许多大型金融机构还是拿出了可观的奖金,以防止最优秀的理财顾问跳槽。比如,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团、美洲银行、美林证券等都预定在未来数月内发放高达70亿美元的奖项,以挽留那些为公司贡献卓著的理财顾问。

大型金融机构所能做出更为变通的办法是,自己成立、购买或者控股独立经纪公司,让理财顾问在原有品牌下开展独立经营,从而实现“肥水不流外人田”。2009年初,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Morgan Stanley Smith Barney)组建了Graystone Consulting,专门为机构投资者和高端私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新公司参考了传统的独立经纪公司服务模式,通过招募和服务具有专业水准的注册经纪人(Registered reps)、注册投资顾问(RIA),向目标客户销售他们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投资建议。鉴于摩根士丹利美邦由两大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与花旗集团合资成立,外界普遍将此举视为“综合型金融机构将进军独立经纪公司行业”的风向标。

围城之外

与大型金融机构的竭力自保相比,独立经纪公司面向理财顾问的招募工作正如火如荼。全美第二大独立经纪公司Raymond James的一个高级理财顾问将此称为“一生中罕见的业务机会”,因为希望得到优质服务的客户已经在他门口排起了长队。

2007年,美国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开始退休,引发了一轮汹涌的资产重置浪潮,这为以“公正、客观地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而著称的独立经纪公司理财顾问提供了开创事业高峰的良机。虽然这波浪潮受市场影响暂归平静,但新的增长点为业务复苏创造了可能。

此外,为了迎合业务发展及监管需要,并与不断下降的利润相抗争,许多独立经纪公司都选择在此时扩大公司规模。

2008年,Commonwealth Financial Network的理财顾问人数增长了18%,达到1233人。虽然绝对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每年为其贡献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理财顾问高达1105人,占总人数的90%!按照该公司的招聘标准,每吸纳一个新成员,就意味着公司的收入增长9万美元。该公司管理总监Rooney表示,“从招聘的角度来看,这是绝对胜利的一年。”

高兴的不仅是Rooney,LPL Financial公司的顾问队伍同样增长了15.4%。这家全美最大的独立经纪公司——2008年收入26亿美元,旗下顾问达11770人的金融巨无霸还在致力于扩张。公司总裁Bill Dwyer相信“越大越好”,因为公司规模越大,对客户和其他理财顾问的吸引力就越强。

“公司的规模让我们深受鼓舞,”Dwyer说,“有了足够的资产规模和收入,我们才能在低迷的2008年给理财顾问们加薪。或许加薪在顺境中只是锦上添花,但逆境中可派上了大用场。”

也有些独立经纪公司愿意保持相对较小的规模。Geneos公司的总裁Russ Diachok计划最多雇佣500个理财顾问,而目前公司已经有了280个。“一旦人数超过一定程度,公司和理财顾问之间的关系就会被破坏,至少我觉得是这样,”Diachok说,“我们应该适时适度,

自然而然地增长。”

模式之争

从业务内容上看,受雇于大型金融机构与就职于独立经纪公司并无本质区别:都需要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理财建议;都可以从开放的产品架上为客户选择与理财建议相符合的金融产品;理财顾问必须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如从事咨询业务需考取注册投资顾问(Registered Investment Advisor),从事销售经纪业务则需考取注册经纪人(Registered reps),不同的金融产品各有销售许可证,如果注册成立理财机构,还需获得联邦政府颁发的经纪/交易业务资格(Broker/Dealer Qualifications)。

当然,许多希望进一步验证自身能力的理财顾问选择考取CFP资格认证。全美最大五家独立经纪公司中,可统计的持有CFP资格认证的理财顾问只有2111名,仅占公司总顾问人数的9%。可见,即使在美国,拥有CFP资质的理财顾问也是凤毛麟角。

从收入模式上看,独立经纪与受雇于机构之间的差别显而易见。在美国,理财顾问的收入模式主要有三种:销售产品赚取佣金;提供专业理财建议收取咨询费;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绝大多数理财顾问采取的都是佣金+咨询费的第三种模式。

虽然模式相似,分配比例却大不相同。曾在美国林肯金融集团任芝加哥地区市场总监的薛桢梁介绍说,在大型金融机构就职,意味着理财顾问与产品供应商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以销售普通保险产品为例,理财顾问只能拿到销售收入的30%;而在独立经纪公司就职,理财顾问就成了产品的销售渠道之一,与产品供应商是平等的合同关系,其首年佣金可高达销售收入的90%。

“收入是理财顾问选择独立经营的首要动力,”薛桢梁说,虽然受雇于大型金融机构可以获得职业的稳定和安全感,以及品牌支持,但只要理财顾问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同时又积累了一定客户基础,那么他肯定会考虑独立经营。

另一方面,经纪公司的“独立”环境也为理财顾问看重。一般而言,独立经纪公司不生产任何金融产品,而是选择自身客户群青睐的、有影响力的产品类型和品牌,和产品供应商——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一一签约,以满足客户需要;同时,独立经纪公司也不隶属于任何大型金融机构,不专门为某个机构做营销,从而避免了与客户利益相互冲突。正因如此,每当危机爆发,独立经纪公司的理财顾问更受客户信任。

何况,对于有志创业的理财顾问而言,大型独立经纪公司是个不错的起点,那里有迈向成功所需要的一切:不亚于综合金融机构的品牌优势、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先进的技术平台、创新的投资工具、强有力的后台资讯、完备的培训服务……如果需要,他们甚至可以提供细心而妥帖的秘书。正如LPL Financial在其网站所标榜的——“我们向‘您的’理财顾问提供的系统平台是一项技术,但更是一门艺术。”这就是大型独立经纪公司,向理财顾问推广系统的同时,把客户也一并营销了。

营销需要也是大多数理财顾问、个人理财工作室加盟大型独立经纪公司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只是一个夫妻店,或是小工作室,客户会质疑你的实力、你的品牌延续性;但大规模

的品牌宣传往往花费惊人,小工作室又负担不起,”薛桢梁说,这种情况下,依托大型独立经纪公司无疑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更易应对经济周期带来的市场波动。

成熟的竞争发展机制也为有志于独立经营的理财顾问提供了更多可能。理财顾问既可以以个人名义,也能够以公司名义加盟独立经纪公司;既也可以做直营店,通过获取股权分享公司成长,也可以做加盟店,与之建立业务合同关系,共享技术平台及服务。比如,位于加州的Kochis/Fits(现已合并为Asipirant)就从嘉信理财(Charles Swab)处购买专门的技术平台服务。

对于嘉信这种大型独立经纪公司而言,中小独立经纪公司或许比自己内部的经纪人更重要,因为前者带来的是集体客户群,其收益和影响力不言而喻。有鉴于此,嘉信甚至成立了专门服务于中小独立经纪公司的部门。

“在美国,理财顾问走向独立是大势所趋。”北京金融培训中心副主任汪俊宏认为,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独立经纪公司的模式更客观公正、经营便利、运转高效。数据表明,每年经由独立经纪公司销售的金融产品占市场份额的25%以上,在高端客户市场则比例更高。目前在美国理财市场约有数万家独立经纪公司,既包括LPL Financial这样的经纪航母,也有散落于城镇、社区的个人理财工作室,俨然有与大型金融机构分庭抗礼之势。

销售困惑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于销售佣金占总收入75%以上的独立经纪公司而言,2008年确实有些难熬。全美最大的50家独立经纪公司(按年度总收入排名,以下简称为FP50)中只有11家获得了增长,2008年其总收入同比下降了4.5%,而此前一年的收入增长率则为23.6%。

“市场是我们最大的挑战”,Geneos公司的营销副总裁说。由于市场低迷,产品业绩表现不佳,该公司的咨询费和整体销售收入都受到了影响。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绝大部分客户都采取了按兵不动的观望策略,就像被“冻住”了一样。

大多数经纪公司对业绩增长都不抱奢望。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速度尤其缓慢,且一直持续到今年第一季度,排名第4的Commonwealth Financial今年前4个月的收入同比甚至下降了13%。

市场繁荣时,每个人都要拼命工作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而市场萧条时,每个人都在做那些原本没时间做的事。排名第34位的Cadaret Grant公司总裁说,“我们正在更新系统,重建组织结构,重新审视政策和程序,我们甚至给办公室的墙刷了新漆。”

不过,那种令人窒息的恐惧终于开始退潮了。过去几个月里,市场的反弹让部分客户的信任回归,资金再次开始流动。货币市场基金最先启动,人寿保险和年金也开始复苏,不过当前最大的赢家仍然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

“消费者通常凭感觉投资,而恐惧就是一种强烈的感觉,”Woodbury Financial公司总裁Brian Murphy说,“去年第四季度很多人调整了资产配置,直到一个多月前,他们才回归原本的配置。”

数字印证了他的观点:安全型投资,如债券和固定年金,分别增长了29.1%和53.3%。债券销售占行业总收入的28.86%;固定年金占行业收入的2.24%,占年金收入的9.74%。

Global Trends Investments的总裁Tom Lydon则认为,ETF基金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资金流入,未来几个月内将有数以十亿计的美元继续进入。但他同时也指出,ETF短期内不会接管共同基金原本的统治地位,虽然经历了3500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但共同基金仍然有大约10万亿美元的资产,而ETF现在只有5000亿美元。“艰难时世中钱的流向是一个风向标,它指引了未来应该前进的方向。”Lydon说。

Commonwealth Financial的主管John Rooney为旗下的理财顾问提供了许多另类投资产品,如管理期货、石油和天然气等,以增加投资组合的多样性。“我从事这行已经25年了,我们一直崇尚现代投资(7.29,0.11,1.53%)组合理论。但是,相关性已经让各类投资产品成为一体了,一个喷嚏能让所有东西感冒,我不得不将眼光放在更广泛的产品面上。”Rooney说。

有鉴于此,虽然独立创业的概念比任何时候都吸引人,但在市场尚未走出低迷之际,理财顾问考虑的问题变得更为现实:如果自行创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究竟有多大?放弃大机构的优厚底薪和相对安全的职业生涯是否真的值得?

“找我谈跳槽的经纪人确实比以前多了,”从事独立经纪人业务的Henschen说,“但有多少人真正付诸实践了?还有待观察。

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2012-10-29 第08版:学习纵横 作者:林立来源:学习时报字数:4076 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增长及金融体系的变革。很明显,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长模式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为中国投资银行(或者说证券公司)的发展、转型及国际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是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这将为投资银行业务规模及范围的不断扩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预计未来中国金融体系将发生重大变革,包括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将初步形成、金融产品将会日益多元化等等,这也为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但尽管如此,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传统的投资银行经营模式几乎遭受到是覆灭性的打击,这也给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经验及启示。与国外成熟市场国家的投资银行相比,中国的投资银行发展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而且伴随着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及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何去何从,成为当前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际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 投资银行起源于欧洲,其雏形可以追溯到 15世纪欧洲的商人

银行。伴随而来的欧洲工业革命,逐渐扩大了商人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帮助公司筹集股本金,进行资产管理,协助公司融资,以及提供投资顾问咨询服务等。20世纪初期,商人银行业务中的证券承销、证券自营、债券交易等业务的比重有所增大,称谓也由“商人银行”转变为“投资银行”,而这个转变过程中,以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最为典型。尽管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历程并不很长,但其发展的速度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近几十年来,美国的投资银行在全球一直处于霸主地位。 总的来看,美国投资银行大概经历了混业、分业及综合化经营等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分业经营制度的影响下,业务结构比较单一,投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因此一些现代金融工具纷纷涌现,投资银行兼并重组步伐也明显加快。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结束后,美国的利率开始从历史最高水平回落,大量的新发行股票与债券充斥市场,也就出现了不够投资级别的垃圾债券。大量垃圾债券的发行给投资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并影响了美国投资银行的历程,也成为投资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如前所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投资银行主要是分业经营,因此经营范围相对较小,特点相对单一。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金融综合化经营趋势的日益明显,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应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借鉴意义。

短期大额理财技巧

金斧子财富:https://www.360docs.net/doc/966235261.html, 短期大额理财方式? 所谓的大额闲置资金,往往是投资者在短期内用不到的那部分钱,且因金额数量较大,所以投资范围也比较宽泛。 但投资之前,有句话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此对于这部分钱要分别进行配置。 为了让个人或家庭财富得到长期稳定的增长,也为了降低一定的投资风险,闲置资金中的大部分钱应用于配置较为稳健的投资品或理财产品,比如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等,但需要注意产品的投资门槛。 另外,如果想达到均衡风险和利润的目的,也可以配置稳利精选组合投资计划、诺亚方舟NPA投资计划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产品的安全性也同样有保障。 在稳健型投资之外,可以取少部分资金开展进取型投资。比如股票、基金、期货等,目的是为了争取更高的收益。 短期大额理财技巧? 首先,无论如何投资理财,都要有最根本的流动资金做后盾。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存钱的习惯,基本上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是在美国的各大常青藤高校里面都有着这样的一个财富投资建议,就是无论多么有钱或者多么没钱,一个家庭都需要至少准备6个月开支的流动性资产。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实力去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性事

金斧子财富:https://www.360docs.net/doc/966235261.html, 件,这个流动性资产要能够涵盖家庭的日常开支,能够覆盖房贷车贷、父母赡养、子女养育的费用,如果出现问题,不至于走投无路。这份钱建议购买比较保险的大额存单或者货币基金类的产品。 二是要构筑家庭资产的安全垫。凡是懂些投资的人都知道,在投资里为了对冲投资风险,一般的投资机构都会为资产选择安全垫,这样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确保投资者不会血本无归。对于现代的金融工具来说,这个安全垫就是保险机制。 如需了解更多短期大额理财方式?短期大额理财技巧?问题,可预约金斧子理财师,【金斧子】持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国际风投红杉资本和大型央企的招商局创投实力注资,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私募发行与服务平台,提供阳光私募、私募股权、固收产品、债券私募、海外配置等产品,方便的网上路演平台,免费预约理财师,用科技创新提升投资品质!

中美投资银行比较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美投资银行比较及未来发展趋势 20世纪后期,美国华尔街引领了全球的金融创新。然而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华尔街五大投行轰然倒塌,华尔街的投资理念、经营模式乃至现代金融技术,引起了全球金融界的反思。一直把美国投行作为学习典范的中国证券行业也感到困惑和迷惘。在这种情况下,对中美投资银行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吸取美国投行发展的经验教训,这对中国证券公司探索未来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美投资银行发展路径、经营及监管模式比较 沿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中美投行在市场规模、经营模式、业务结构、竞争格局、监管模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发展路径比较 美国投资银行产生于19世纪,当时的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相互渗透,实行混业经营。1929年大萧条后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确立了分业经营体制,促成了华尔街投行模式的诞生。1980年以后,金融全球化使得混业经营再次成为一种趋势,但混业经营的发展并未改变美国投资银行的独立地位。特别是在1980年初至2007年间美国投资银行经历了迅速扩张,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国投资银行业的格局彻底改变。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华尔街五大投行的破产、转型或被收购,盛极一时的华尔街独立投行模式宣告终结。 比较而言,中国证券公司发展历史很短,在经历了初创期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2002?2004年期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多家证券公司纷纷倒闭或被行政接管,证券行业多年累积的风险集中爆发,证券行业面临严重的系统性危机。经过2004?2007年间的综合治理,建立了以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的分类监管体系,优质证券公司得到政策支持做大做强,一批高风险证券公司被处置。券商步入全新的规范发展时期。券商的经营环境明显改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但是新问题、新矛盾也层出不穷。 市场规模比较 从市场规模来看,美国股票市场规模是我国的7倍,证券化率(股市市值/GDP)是我国的2倍,上市公司家数是我国的3.7倍,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与美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存在较大差距。 经营模式比较 美国投资银行采用集团化模式,业务多元化,利润来源多样化。在美国投行的利润来源中,经纪、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成为主体,基于资产证券化的衍生产品业务规模占一定比重。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实施以后,以华尔街大投行为主体的投资银行以其雄厚的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体系优势,经过对一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的并购

互联网理财规划美国值得借鉴的四个平台样板

互联网理财规划:美国值得借鉴的四个平台样板 来源:钛媒体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行业纷纷以互联网作为载体开展日常业务,许多用户 逐渐习惯通过网络购买理财产品,形成了互联网理财的概念。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P2P借 贷和余额宝,则以“互联网金融”的名义丰富了互联网理财的途径,也使得人们认识到:良 好的用户体验和较低的理财门槛是互联网金融对于互联网理财的重要贡献,超越单纯的渠 道意义。 然而,好体验与低门槛更多起到的是市场培育和投资者教育的作用,可以激活一部分市场。除却购买力限制外,金融产品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惧,才是阻碍一般用户(尤 其是不了解金融产品的用户)倾力投入理财市场的主要障碍。这一问题存在传统的解决方式,即专业化的理财咨询或理财规划服务。但在国内,类似的服务要么沦落为赤裸裸的产 品推销;要么需要存在高昂的门槛,与“屌丝”绝缘。而借由互联网所带来的数字化洪流以 及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能力,国外(主要是美国)基于互联网的低门槛、自动化理财咨询/规 划平台纷纷涌现,吸引到大量的国外“屌丝”用户,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美国的类似平台,想必能为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打开理财市场提供 重要的借鉴价值。 Mint Mint是一个“老牌”的个人理财网站,于2007年9月上线,2010年10月被著名的会计软件公司Intuit收购。Mint拥有多项创新性功能:首先它可以通过授权把用户的多个账户信息(例如支票、储蓄、投资和退休金等)全部与Mint的账户连接起来,自动更新用户的财务 信息;其次,它能够自动把各种收支信息划归入不同的类别(例如餐饮、娱乐、购物等)。这两项功能结合起来,用户相当于拥有了个人财务中心,可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与日常收支 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Mint可利用数据统计功能,帮助用户分析各项开支的比重、制订 个性化的省钱方案和理财计划。 如此贴心的功能外加简便、易用的操作和逆天的免费策略(其收入主要来自向用户推荐“帮 你省钱”的金融产品佣金),使得Mint网站备受青睐,它在成立后的两年内获得三轮融资,并最终以1.7亿美元的价格被Intuit收购。目前,它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免费个人理财网站,注册用户超过1千万。 SigFig 与侧重于日常财务管理的Mint不同,正式上线于2012年5月1日的SigFig更专注于用户的投资行为。同样它可以自动同步用户分散在各个投资帐号上的数据,在网站上予以集中 展示。通过对这些投资数据进行分析,SigFig每周都会自动诊断用户的投资组合,给出个 性化的建议,帮助用户节省成本、提高收益,例如:定位收益不佳的投资,发现并削减隐

从穷鬼到富豪 揭秘美国人理财十大秘诀

从穷鬼到富豪揭秘美国人理财十大秘诀 2012年01月29日07:38来源:外汇理财周刊 根据美国史派克崔姆公司在2010年3月发布的统计报告,2009年美国家庭净资产(不包括拥有的自用住宅价值)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共有780万户,比2008年的670万户增加了16%。与此同时,2009年美国家庭净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家庭数量比2008年增长了17%,达到98万户。而家庭净资产在5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为1270万户。根据有关研究,美国75%的富人是白手起家,而投资和储蓄又是他们致富的主要手段。在看待财富上,美国富人中有91%的人认为财富给了他们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80%的人认为财富是辛勤工作的回报,只有38%的人认为财富使他们能得到社会的尊重,32%的人表示他们将用更多财富来做慈善事业。 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想成为富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穷人永远比富人多。穷人与富人之间一定会有些不同,要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富人,而有些人辛辛苦苦一辈子还是过着清贫的生活。人们要想成为富人不一定是运气好,也不一定是靠极度勤奋地工作,甚至并不一定要获得大学毕业文凭。从富人所走过道路可以看出,一个人要想成为富人或是取得成功,最需要的是有明智的头脑,明智的头脑会使人形成良好的习惯,而这种良好习惯又会导致财务上的充裕,使人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们所说的富人并不是象比尔·盖茨这样世界顶尖的富豪,如果按照美国拥有100万美元家庭净资产就可以算是富人的话,这对于不少人来说,应是一个可望又可及的目标。 美国著名理财专家大卫·金恩认为富人与穷人在理财上有着两个巨大的不同点,而这会对人们能否致富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是如何管理金钱。富人对金钱的管理是看重于有效性。富人在理财上有着明显的共同点,即消费不能超过收入,而积攒下来的钱要用于投资。如果一个人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钱财,合理地节省并有效地投资,他的财富就会一点点增多,而善于管理钱财的人最后自然会比不善于管理钱财的人富有。第二,穷人赚钱主要用于消费,而富人赚钱大多用来投资。富人会将金钱作为资本,投资于能增值的项目,如房地产、黄金或其他有价值的资产。穷人则视金钱为消费的手段,他们往往将钱花在贬值的物品上,如何管理金汽车、电视上。 从经济角度看,富人与穷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比穷人有钱得多。被问到他们致富的秘诀,他们的回答却很简单,大多是长期精明投资、勤奋努力和节俭朴实。美国媒体曾就一些百万富翁的成功故事整理出富人理财的十大秘诀,虽然这些秘诀看起来语不惊人,但内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却值得人们去思考。 秘诀一:节俭过日 “7年赚700万”博客博主卡特伍德在科技业自创门户打拼时拼命省钱,节俭过日。今年49岁的他说,很多人在年轻时就过度依赖信用卡借贷,结果是借贷吃掉储蓄,永远省不下钱来。他认为人要想生活得富裕,在年轻时不要想什么就买什么,让自己被物欲的满足所操纵。在年轻时就如果能早早养成好的理财习惯,赚的钱才会留在自己的口袋里,也才会真正成为百万富翁。 秘诀二:对自己有信心 “30岁以前赚到100万”一书的作者科里年轻时几乎把市面上所有能找得到的百万富翁传记和自传都读遍了,并从中得到启发开始投资房地产,结果不倒30岁就成为百万富翁。科里说,他是通过读书来寻找这些富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共同特点,这样可以帮助自己选择最适合个人的致富道路。最后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富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无比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绝对可以在财务上有大成就。这个发现也真的帮助了他,让他年级轻轻就实现了百万富翁梦。 秘诀三:替美梦列出具体细节 “邻家的富翁大妈”博客专栏作家史密斯认为,要想成为富翁一定要有这样的梦想,如果自己本身没有这样的梦想,富翁梦那真是成了梦。但仅仅是说出“我想做个有钱人”这样的话那是太空洞了,最好能具体地想象,想象您是一个百万富翁时生活是什么样子。譬如“要有200万元钱进行投资,然后光靠投资的收益就可以过好日子。这样就可以辞掉工作,去做义工、旅行、学习打网球和画画、和家人一起在沙滩上野餐”。史密斯的富翁梦是在有了孩子之前自己的经济状况完全自立,不需要工作也可以生活的很好。史密斯从杂志上剪下她最想去的地方或是她最想做的事的图片,摆在书桌前明显的位置,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达成美梦,而最后史密斯确实也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项调查显示,虽然美国是世界上百万富翁人数最多的国家,但大多数美国人却没有想成为富翁的欲望,他们对小康生活就很满意。因此在美国有些人本来可以有条件成为富翁但最终却与富翁失之交臂,这与人们的心态有一定的关系。 秘诀四:买保险以保护财产 很多人之所以破产,常常是因为离婚、家人去世、因伤残疾病或家人无法工作,有的人也会因为家中某次聚会来宾摔倒而付出高额赔偿费而半生的心血付之东流。反过来想,为这些不可预知的事故买保

富人的50个理财习惯

一、追逐成功,敢于冒险。 皮尔·卡丹的经历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想有所成就,敢于冒险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冒险精神,就会使我们敢想敢干,这样才有机会成为富人。在很多情况下,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就是因为他们敢为别人所不敢为。走运的人一般都是敢于冒险的。除了个别的情况,最胆小怕事的人往往是最不走运的。幸运可能会使人产生勇气,反过来勇气也会帮助你得到好运。当然,“冒险”不同于“鲁莽”,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把一生的储蓄孤注一掷,进行一项引人注目的冒险行动,在这种冒险中你有可能失去所有的东西,这就是鲁莽轻率的举动。有些人很聪明,对不测因素和风险看得太清楚而不敢冒险,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实际上,如果能从风险的转化和准备上进行谋划,风险并不可怕。 茫茫世界风云变幻,默默人生沉浮不定,未来的风景都隐在迷雾中,向哪里进发,都会有坎坷的山路,也会有阴晦的沼泽,深一脚浅一脚在所难免。虽然有危险,但这却是在有限的人生道路上通往成功、成为富人的捷径。 二、独树一帜,做与大多数人不同的事。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墨守成规,无异于求败。大凡成为富人的人都能够准确地审视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做出明确的决策。而他们所做的决策往往又是独树一帜,与大多数人截然不同的。 其实,为大多数人所认同、接受、倡导的未必就是真理。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代“股神”巴菲特对此深信不疑。他在投资时总是表现得与众不同,但这种与众不同,并不是他为了炫耀自己而故弄玄虚。他在投资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特殊”总是建立在仔细斟酌、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并与他的价值投资、安全边际等投资理念交相辉映、自成一体。 股票市场流传着7:2:1的说法,意思说10个炒股,7个人赔,2个不赚不赔,只有1个人赚钱。听起来似乎有些残酷,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因为在股市运行中,头部放量,底部缩量几乎是一个铁定的规律。底部缩量,意味着只有少数人在能够赚钱的底部区域买入股票;头部放量表明,多数人都是抬轿者,者多数人当然就成了最终获利的那少部分人的牺牲品。所以,投资股票,人们要想使自己成为少数智者,必须做到从多数人的思维惯性中解脱出来。用美国投资分析家布克·怀特的话说就是:“如果你是一个投资高手,那么你在华尔街挣钱的最佳方式就是先考虑普通人会怎么做,然后反其道而行之。” 三、与时俱进,重视理财。

美国投资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美国投资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各国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同各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美国几百年经济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美国投资银行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目前公认的美国最早的投资银行是1826年由撒尼尔?普莱姆创立的普莱姆?伍德?金投资银行。与欧洲投资银行业相比,美国投资银行的历史短、起步比较晚,但其发展相当迅速,可以说后来居上。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投资银行的早期发展 在初期的发展中,投资银行的业务从汇票承兑、贸易融资发展到政府债券、铁路债券的发行和销售,产生了一些具有影响的投资银行,如摩根?斯坦利、美林、高盛、雷曼兄弟等。到1992年危机前,投资银行的控制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如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美国钢铁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几家全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等,控制着240亿美元的资产。20世纪20年代持续的经济繁荣使华尔街成了狂热投机的集中地,成为经济危机地始作俑者。 (2)金融管制下的投资银行 对投资银行的法律管制是从1929年大危机后开始的。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防止危机的再度爆发,美国对金融业进行了严格管制。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暴利。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资本市场蒸蒸日上,美国的基金业务开始时兴,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基金业务,纷纷成为基金的发起人。但美国的联邦法银行制度和州法银行制度却没有有关公司的法律。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到1932年股市市值仅剩下危机前的10%。为了防止危机的再度出现,多项重要法律相继出台。1933年制定了证券法和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4年制定了证券交易法;1940年制定了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这些法律将证券业务置于联邦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使原来法制法规一片空白的证券领域突然之间成为立法最为严厉的领域。 在这一系列立法中,对投资银行业务影响最大的是《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这一法律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其中包括:《联邦银行法》管辖下的银行与其证券子公司完全分离;商业银行除国债和地方债券意外,不得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业务;禁止私人银行兼营存款业务和证券业务,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严格分离开来。 (3)放宽限制下的投资银行 1975年,证券和交易委员会(SEC)放弃了对股票交易手续费的限制,实行手续费的完全自由化,此举改革成为美国证券市场自由化的象征,对后来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交易手续费的自由化使美国投资银行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由化以前,股票交易手续费收入占美国投资银行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十年后的1985年,手续费收入不及总收入的20%。佣金收入的减少促使美国投资银行不得不寻求新利润来源而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由此便产生了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的分化现象。主要有三大类型:第一类,注重固定收入的资产管理业务,围绕投资理财、投资咨询展开业务,美林就属于这一类;第二类,以二级市场自营业务和兼并收购中介业务为主,偏向高风险与高收益业务,雷曼兄弟属于这一类;第三类,专业于经纪业务,利用信息手段降低交易成本,以提供廉价交易服务为主,查尔斯?韦伯属于这一类“折价经纪商”的典型代表。折价经纪商通过电话、传真、电脑等

美国人怎样投资理财的

美国人怎样投资理财的 在美国人眼里,财产保护是与投资是一样重要的理财手段,所幸的是美国的保险市场非常成熟和规范。保险类产品不仅能够提供各 类人们普遍认知意义上的保险产品,在家庭遭遇不幸时获得免收入 税的赔偿,且各类保险产品还可以参与家庭理财,尤其是对那些拖 家带口的已婚人士,为家人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是很重要保险 理财工具。美国常见的保险产品有“死亡赔 偿”(permanentlifeinsurance)、“期限保险的死亡赔偿”(term)、“指数型万能人寿保险”(universal)和“变额年金保 险”(VariableAnnuityI nsurance)等。 二、退休基金 三、金融理财 4、房地产 买房、尤其是买自住房是美国大多数家庭的投资选择。自住房的贷款利率低,房贷利息免税,升值盈利部分无税的额度较高,因此 有投资少、风险小、预期稳、能积累资产净值(equity)等优点,这 让“买房养老”成了在美国深受欢迎的投资法则,到老了动不了的 时候还可以选择把房子抵押给养老机构后在那里被照顾到离世,也 因此美国人普遍不爱储蓄更爱买房。美国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美 国家庭的平均储蓄率虽不及4%,但却有68%的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屋,目前美国私人拥有的房地产总值已超过9万亿美元,远高于其它类 别的私人资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房市因高昂的地产税以及 房屋交割时高达房屋总价6%左右的中介费等因素,无形中增加了房 屋的持有和交易的成本,自住兼投资保值(增值)比较划算,但“炒”房却比较难。 无疑,外汇交易的投资风险是非常高的。但由于美国币种的多样化,加之美元可以直接参与交易,在美国无论是专业机构还是普通

美国投资银行模式的沿革与未来

美国投资银行模式的沿革与未来 本轮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业整体造成了巨大震荡,其中的投资银行业更是处于震中。危机彻底改变了投资银行业原有的版图,而新的结构正在形成之中但仍然具有不确定性。本文根据美国投资银行业自30年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在最近十几年包括这次危机中的经历,分析独立投资银行模式的沿革变迁及其背后的主要动因,剖析不同类型的独立投资银行在危机中特别是目前的状态,并由此勾画其未来发展的脉络。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在近十几年走向分化 在20世纪30年代《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颁布以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受分业经营和治理结构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经营规模有限、审慎涉足高风险领域。这段时间里的主要特点是:(1)分业经营使得投资银行成为独立的机构,也成为美国投资银行区别于欧洲全能银行的一大特征。(2)投资银行主要采取合伙人制而非公开上市股份制。这种组织结构限制了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首先由于资金来源有限,投资银行业务规模通常较小。其次由于资金是合伙人自有资金,高杠杆率没有成为投资银行资产扩张的普遍手段。其三投资银行慎于发展高风险业务,特别是自有账户交易和证券投资类资产业务,而主要从事公司财务顾问、并购顾问、证券发行和经纪、资产管理等收费及佣金收入业务。交易业务限于客户证券发行上市后的造市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的上述特点收到诸多因素的冲击,发展模式也因此出现分化。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二: 市场压力。一方面是大型商业银行不断向投资银行业务渗透。另一方面则是1998年的《金融现代化法》进一步取消了对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限制,催生了美国的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公司。其中公开上市的大型银行不仅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而且凭借其资本和资金条件从传统收费业务进一步向自有账户交易、证券投资,特别是结构性产品市场交易等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扩张。独立的投资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不得不寻求新出路。 利益诱惑。投资银行经不住全能银行在结构性创新产品领域的丰厚收益诱惑,纷纷进入这一高风险领域。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美国的投资银行之发展路径在1990年代以来趋于多元化,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模式。 第一类模式即激进创新模式。其代表机构是所谓在近两年先后倒下或转型的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贝尔斯登。这类投资银行的特点是: (1)纷纷变合伙人制为公开上市股份制,以筹集更多资本,从治理结构上打造了业务扩张平台。

互联网理财规划美国值得借鉴的四个平台样板

样板四个平台借财互联网理规划:美国值得鉴的来源:钛媒体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行业纷纷以互联网作为载体开展日常业务,许多用户逐渐习惯借贷和余额宝,则以P2P通过网络购买理财产品,形成了互联网理财的概念。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的名义丰富了互联网理财的途径,也使得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用户体验和较低的理财门“互联网金融”槛是互联网金融对于互联网理财的重要贡献,超越单纯的渠道意义。然而,好体验与低门槛更多起到的是市场培育和投资者教育的作用,可以激活一部分市场。除却购买力限制外,金融产品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于风险的恐惧,才是阻碍一般用户(尤其是不了解金融产品的用户)倾力投入理财市场的主要障碍。这一问题存在传统的解决方式,即专业化的理财咨询或理财规划服务。但在国内,类似的服务要么沦落为赤裸裸的产品推销;要么需要存在高昂的门槛,绝缘。而借由互联网所带来的数字化洪流以及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能力,国外(主要是美国)”与“屌丝用户,展现出”“屌丝规划平台纷纷涌现,吸引到大量的国外基于互联网的低门槛、自动化理财咨询/良好的发展前景。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美国的类似平台,想必能为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打开理财市场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Mint Mint是一个“老牌”的个人理财网站,于2007年9月上线,2010年10月被着名的会计软件公司Intuit收购。Mint拥有多项创新性功能:首先它可以通过授权把用户的多个账户信息(例如支票、储蓄、投资和退休金等)全部与Mint的账户连接起来,自动更新用户的财务信息;其次,它能够自动把各种收支信息划归入不同的类别(例如餐饮、娱乐、购物等)。这两项功能结合起来,用户相当于拥有了个人财务中心,可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与日常收支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Mint可利用数据统计功能,帮助用户分析各项开支的比重、制订个性化的省钱方案和理财计划。如此贴心的功能外加简便、易用的操作和逆天的免费策略(其收入主要来自向用户推荐“帮你省钱”的金融产品佣金),使得Mint网站备受青睐,它在成立后的两年内获得三轮融资,并最终以1.7亿美元的价格被Intuit收购。目前,它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免费个人理财网站,注册用户超过1千万。 SigFig 与侧重于日常财务管理的Mint不同,正式上线于2012年5月1日的SigFig更专注于用户的投资行为。同样它可以自动同步用户分散在各个投资帐号上的数据,在网站上予以集中展示。通过对这些投资数据进行分析,SigFig每周都会自动诊断用户的投资组合,给出个性化的建议,帮助用户节省成本、提高收益,例如:定位收益不佳的投资,发现并削减隐藏的经纪费用,检测理财顾问是否多收了你的费用,推荐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等等。另外,SigFig还提供简洁、易读的图表帮助用户评估风险、比较收益。. SigFig网站所做的,就是一般投资顾问要做的事情,但是它完全依靠算法,而且对个人用户完全免费。它的收入主要源于授权财经媒体使用其投资工具,以及推荐券商或投资顾问的推介费。今年7月初,SigFig获得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其平台上的用户资产达750亿美元。Personal Capital 作为SigFig的主要竞争对手,Personal Capital直接喊出了“你的下一代财务顾问”的口号。它更倾向于个人财富管理,利用分析工具确保用户的长期财务健康。它的业务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网站形式的投资分析工具,另一部分是专职财务管理顾问(通过电话和Email进行服务)。前者免费,后者则只收取低廉的年费。Personal Capital的CEO Bill Harris(他是Intuit和PayPal 的前CEO)认为:“我们所做的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整体建议的消费科技,将是这个产业未来

国外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国外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投资银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l9世纪,但是当时投资银行业仅仅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业务部门被包含在银行业的范畴之中,银行业的含义比今天要宽泛得多。当然,在l9世纪,投资银行业务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只是给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而且由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证券市场风险太大,不是银行投放资金的适宜场所,因此对银行从事证券市场业务有所限制。美国1864年的《国民银行法》就严厉禁止国民银行从事证券市场活动,只有那些私人银行可以通过吸收储户存款,然后在证券市场上开展承销或投资活动。可以认为,这些私人银行就是投资银行的雏形。尽管国民银行和私人银行都被称为银行,但在业务上,私人银行一开始就兼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 (一)投资银行业的初期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些大银行就已开始着手为战争的结束做准备。战后,大量公司也开始扩充资本,投资银行业从此开启了其真正意义上的、连贯发展的序幕。虽然有l864年《国民银行法》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与销售等业务,但美国商业银行想方设法绕过相关的法律规定,仍然可以通过控股的证券公司将资金投放到证券市场上。美国的J.P.摩根、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库恩洛布公司都是私人银行与证券公司的混合体,1927年的《麦克法顿法》则干脆取消了禁止商业银行承销股票的规定。这样,在20世纪20年代,银行业的两个领域终于重合了,同时,美国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期,新行业的出现与新兴企业的崛起成为保持经济繁荣的支撑力量。由于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成本低、期限长,导致公司的融资途径发生了变化,新兴企业在扩充资本时减少了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这使美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证券市场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的结合,以及美国经济的繁荣,投资银行业的繁荣也真正开始了。这一时期投资银行业的主要特点是:以证券承销与分销为主要业务,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债券市场取得了重大发展,公司债券成为投资热点,同时股票市场引人注目。银行业的强势人物影响巨大,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混业的发展。 (二)20世纪30年代确立分业经营框架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发生大崩盘,引发金融危机,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在大萧条期间,美国ll000家银行倒闭,占银行总数的l/3,严重损害了存款者的利益,企业也由于借不到贷款而大量破产。对大萧条的成因,事后调查研究认为,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在机构、资金操作上的混合是大萧条产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商业银行将存款大量贷放到股票市场导致了股市泡沫,混业经营模式成为罪魁祸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为避免类似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证券业必须从银行业中分离出来。在此背景下,以《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1933年通过的《证券法》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一级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格规定了证券发行人和承销商的信息披露义务,以及虚假陈述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并要求金融机构在证券业务与存贷业务之间做出选择,从法律上规定了分业经营;1934年通过的《证券交易法》不仅对一级市场进行了规范,而且对交易商也产生了影响;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取代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成为证券监管机构。 (三)分业经营下投资银行业的业务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及其面临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商业以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规模明显增长,资本市场迅速发展,资本商品也日新月异,交易商、经纪人、咨询机构等不断增加,保险业与投资基金相继进入这个市场,资本市场在美国金融业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由于银行储蓄利率长期低于市场利率,而证券市场则为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巨额回报,共同基金的兴起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储蓄资金,甚至证券公司也开办了现金管理账户为客户管理存款,这使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萎缩,出现了所谓的脱媒现象;技术进步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更加复杂的衍生金融交易可以使用电脑程序安排;欧洲市场兼容型的金融业务使其竞争力更强。 (四)20世纪末期以来投资银行业的混业经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加拿大、西欧等国相继经历了金融大爆炸,银行几乎可以毫无限制地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这也是美国放松金融管制的外在原因。在内外因素的冲击下,到了20世纪末期,1933年《证券法》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等制约金融业自由化的法律体系已经名存实亡。作为持续了20余年的金融现代化争论的结论,l999年ll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先后经美国国会通过和总统批准,成为美国金融业经营和管理的一项基本性法律。《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意味着20世纪影响全球各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框架的终结,并标志着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真正进入了金融自由化和混业经营的新时代。 (五)美国金融风暴对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 2008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了罕见的金融风暴,在此次金融风暴中,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崩溃,其原因主要在于风险控制失误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弊端。 美国监管机构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原投资银行模式过于依靠货币市场为投资银行提供资金,尤其是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之后,对于投资银行的借贷就变得日益困难。如果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原投资银行机构就将获准开展储户存款业务,这可能是一种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了防范华尔街危机波及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了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从投资银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银行控股公司可以接受零售客户的存款,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将有助于两家公司重构自己的资产和资本结构。

中国人理财的十大死穴

中国人理财的十大死穴 本文分析了一个普通的中国工薪阶层该如何避免走入投资理财的死穴和误区。 在理财产品不断丰富的同时,一些陷阱与骗局也在悄然出现本想让钱生钱多赚个三五斗,没想到赔个底朝天,抑或是发现所买非所要,生一肚子金融机构的闷气。 但过去一年中,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事故开始让我们警醒,有人买了不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有人被某些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骗了,有人赔了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更有因为借款方跑路而彻底失败的投资。 保住自己的财富,是理财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辛辛苦苦靠着每年6%~8%收益积攒下来的投资成果,可能因为误食一种理财毒丸而前功尽弃。 下面我们再来一一分析,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该如何避免走入投资理财的死穴和误区。 十大死穴之一: 投资理财变成“投机亏财”。 很多老百姓一提到投资理财,就认为是去赚钱。于是变得急功近利,变得贪婪恐惧,甚至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堕落”成了一个投机的“赌徒”,不冷静分析思考,就被一些表面的高额回报广告所诱惑,踏入陷阱,被人骗,结果到最后钱没赚到,还亏损不少,搞得心力交瘁。有的甚至弄得生活都没着落。陷入困境。更有甚者,甚至冒着非法的风险去放“高利贷”。 解穴理念与方法 在我们明白了投资与理财的本质区别后,就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开源节流也是理财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先理财,在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后,再将每个月无需动用的资金,或者一年内不会动用的资金用做投资,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反复细致的考察和调查,不能只看表面,不要相信任何许诺的一年翻倍赚50%之类的什么高额回报。除非是你有独一无二的特权拿到某某特权项目,否则,都不会有太高的回报。 一家企业,每年能增长30%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了。现在各行各业利润都不高的。大家是否知道,即使是全球投资者们无限仰慕的美国“股神”巴菲特,其亲自管理的基金年回报率也不过20%而已,但这对于一个真正懂投资的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业绩了。 十大死穴之二: 投资理财变成“投机炒股”。 很多老百姓还没有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开支,就把仅有的一点资金投入股市,期望在股市赚多少多少,更有甚者,用借来的钱,亲戚朋友的钱,挪用单位的公款来炒股,希望在股市能捞一把,以为自己聪明到能战胜市场,能靠股市致富,而且还觉得自己是在投资。结果最后亏得很惨。 这是邹涛(财苑)投资法几年来一直非常反对的。这样的心态进入这个还不完善,暗箱操作的中国股市,大部分不懂游戏规则的人进入股市道最后一定会亏钱被套。 解穴理念与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只看到人云亦云,很少看到真正有人能静下来思考股市的风险究竟在哪里,如何规避。很多人认为,在你没有找到规避股市风险的办法,没有找到好的指路人之前,最好不要进入股市。 此外,在股市一定要用自己合法的闲钱、并且以投资的心态去操作,绝对不能像赌徒一样。先多熟悉股市的游戏规则,然后再做好资金管理,在股市调整的时候可适当的进入,然后在上涨到有一定的利润时要果断坚决卖出,不要贪婪,贪字到最后只得一个贫。记住:永远要先保住本金,再盈利。 十大死穴之三: 把“定投基金”当成投资理财。 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我们看到有的老百姓把每月的工资被人忽悠到去做基金定投。

关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关于美国投资银行兴衰发展的研究 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 系(部):金融系 班级:理财06302 学号: 0630220242 姓名:胡瀚 指导教师:张立勇 职称:副教授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教务部制

目录 一、目录 (2) 二、本文摘要;关键词 (3) 三、正文 投资银行的定义与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 (4) 金融海啸与美国投资银行的现状 (5) 美国投资银行兴衰过程的启示 (7) 参考文献 (10)

[摘要] 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从最初的产生,到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再到1999年《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重新允许以银行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混业经营,直到最近的金融海啸致使美国五大投行全军覆没,期间有兴盛过也有衰落直至本次危机美国独立投行的消失,从很多角度说明并反映了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不断变化导致对投资银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此次金融海啸中受创最重的行业,对其发展以及兴衰原因的研究也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对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研究出发,详细研究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和兴衰始末,由此找出美国投资银行在本次危急中衰落的根源,并引以为鉴为我国金融机构在危机后的发展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投资银行,金融海啸,衰落原因,启示

一、投资银行的定义与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 (一)投资银行的界定 1、投资银行的定义 投资银行在各国的称谓不尽相同。在美国称投资银行,在英国称商人银行,在日本称证券公司,在法国称实业银行。 投资银行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证券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经过最近一百年的发展,现代投资银行已经突破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经纪、证券私募发行等传统业务框架,企业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咨询、资产及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等都已成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组成。 2、投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 与商业银行相比,尽管在名称上都冠有“银行”字样,但实质上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从市场定位上看,银行是货币市场的核心,而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从服务功能上看,商业银行服务于间接融资,而投资银行服务于直接融资;从业务内容上看,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心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而投资银行既不吸收各种存款,也不向企业发放贷款,业务重心是证券承销、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从收益来源上看,商业银行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而投资银行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证券承销、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业务中的手续费或佣金。 投资银行区别于其他相关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其一,它属于金融服务业,这是区别一般性咨询、中介服务业的标志;其二,它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这是区别商业银行的标志;其三,它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这是区别其他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的标志。 (二)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 1、投资银行的起源 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产生于欧美,主要是由十八、十九世纪众多销售政府债券和贴现企业票据的金融机构演变而来的。在美国,投资银行往往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商业银行分解而来,典型的例子如摩根士丹利;二是由证券经纪人发展而来,典型的例子如美林证券。 投资银行的早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四方面因素。 (1)贸易活动的日趋活跃。伴随着贸易范围和金额的扩大,客观上要求融资信用,于是一些信誉卓越的大商人便利用其积累的大量财富成为商人银行家,专门从事融资和票据承兑贴现业务,这是投资银行产生的根本原因。 (2)证券业的兴起与发展。证券业与证券交易的飞速发展是投资银行业迅速发展的催化剂,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投资银行则作为证券承销商和证券经纪人逐步奠定了其在证券市场中的核心地位。 (3)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十八、十九世纪欧美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这一过程中巨大的资金需求使得投资银行在筹资和融资过程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4)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股份制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带来了西方经济体制中一场深

中西方理财观念的差异

【摘要】理财,顾名思义就是财富管理,很多人将理财与投资混为一谈。其实理财就是人生规划,包括职业规划、子女规划、保障规划、投资规划、现金(流动性)规划、 税收规划、遗产规划。投资规划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下, 理财的主要内容就是投资。 中国人正在以世界领先的速度致富,中国老百姓的理财服务需求日益增强,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标志着中国人已进入理财时代。据统计,中国先富起来的人现已拥有约1.44万亿美元的资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7万亿元。据对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城市的调查,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0%的个人需要理财服务。在我国一些富裕地区,个人业务甚至超过了公司业务,成为一个非常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很明显,老百姓的财富开始在积累,他们开始要去处理相对闲置的资金。加之预计中国在10年之后,整个社会将趋于老龄化,所以不难想象在现阶段,人们就要开始购置房屋,购买保险、债券、基金等,为以后养老做好准备,自然对资产管理的要求就提高了。 西方家庭理财的三个法则一位知名瑞士商业银行理财规划师,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归纳了以下几点理财点金术法则。 4321法则:即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用,10%用于购买保险。 72法则:本金增长一倍所需时间(年)=72÷年报酬率(%)。举例来讲,如果你在银行存10万元,年利率2%,每年利滚利,要多少年才可以使本金增加一倍变成20万元呢?答案是36年(=72÷2%)。 80法则:在你的投资组合中股票应该占多少比例呢?根据80法则,股票占总资产的合理比重=(80-年龄)%。举例来讲,如果你目前30岁,股票投资应该占投资总额的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