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

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该小题不得分)

1.法与社会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

A.经济基础是决定法的性状和发展的唯一因素

B.法的发展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

C.法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发生作用而促进或阻碍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

D.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法的本质

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合法的社会关系,因此()。

A.没有法律规范就没有法律关系B.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态

C.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D.法律关系是由合法行为产生的社会关系

3.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法的渊源不同B.法的分类方式不同

C.法典编纂技术不同D.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不同

4.在我国,有权对“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以及“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法律规范进行解释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国务院

5.适用法律时需要进行辩证推理的情况包括()。

A.法律规定的内容模糊

B.法律有缺漏,出现了“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

C.不同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发生冲突

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情势,发生通常所说的“合法”与“合理”的矛盾

6.西周中期制定吕刑时的周王是()。

A.周穆王B.周宣王C.周恭王D.周厉王

7.“十恶”规定于()。

A.《晋律》B.《隋律》C.《唐律》D.《北齐律》

8.形成以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部分为法典结构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法典不是()。

A.《永徽律》B.《大明律》C.《大清律》D.《大元通制》

9.明代中央主审机构是()。

A.枢密院B.大理寺C.审刑院D.刑部

10.清末变法后中央的司法主审机关是()。

A.大理寺B.刑部C.大理院D.法部

11.下列机关需要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汇报工作的有()。

A.国务院B.中央军事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12.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检查公民的通信是出于()的需要。

A.维护国家安全B.打击刑事犯罪C.解决民事纠纷D.解决个人恩怨

1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进行()。

A.申诉B.控告C.检举D.取得赔偿

14.我国在民族自治地方包括的范围是()。

A.自治区B.自治县C.民族乡D.自治州

15.香港基本法规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高度自治权的内容包括()。

A.立法权B.行政管理权C.独立的司法权D.终审权

16.刑法中的免除处罚是指()。

A.宣告无罪

B.作有罪宣告,由于情节轻微而免除其刑罚处罚

C.免除任何性质的处罚

D.免于判处重刑

17.甲拦路抢劫女青年乙的项链等物,随后又推倒乙欲施强奸,乙拼命反抗,甲将乙刺成重伤,致乙失血过多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伤害罪B.抢劫罪C.强奸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

18.在司法实践中,对紧急避险“必要限度”的认定,应掌握的标准有()。

A.一般情况下,人身权益大于财产权益

B.在人身权益中,生命是最高权益

C.在财产权益中,应以财产价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产权益的大小

D.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应根据权益的性质及内容确定权益的大小

19.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满,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确有认罪表现B.确有重大悔改表现

C.确有立功表现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20.信用卡诈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信用卡

D.恶意透支

21.下列民事行为,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有()。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B.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D.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22.下列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对象的有()。

A.时事新闻B.法律法规C.通用表格和公式D.历法

23.下列属于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的有()。

A.同时履行抗辩权B.先诉抗辩权C.后履行抗辩权D.不安抗辩权

24.下列请求权,属于物权请求权的有()。

A.原物返还请求权B.排除妨害请求权C.消除危险请求权D.损害赔偿请求权

25.下列情形,构成丧失继承权的有()。

A.不积极履行赡养义务的

B.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C.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D.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法的效力位阶

2.九卿“圆审”

3.司法机关监督制

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5.侵权行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2.简述《唐律·名例律》中下列规定的含义:“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3.简述我国的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犯罪的预备形态。

2.试述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D 2.ABC 3.ABCD 4.A 5.ABD

6.A 7.BC 8.ACD 9.D 10.C

11.ACD 12.AB 13.ABC 14.ABD 15.ABCD

16.B 17.BC 18.ABCD 19.D 20.ABCD

21.BC 22.ABCD 23.AD 24.ABC 25.BCD

二、名词解释

1.法的效力位阶,是指在一国法的体系中不同法律规范在约束力大小或强弱方面的等级差别。

2.九卿“圆审”是明代重大案件的中央复审制度。凡地方上报的重大疑难案件,罪犯经过二审后仍不服判决者,则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通政史九人联合审判,最后报奏皇帝裁决。对于减少冤假错案仍是有益处的。

3.司法机关监督制,是指普通法院通过司法程序对正在审理的各类案件涉及的作为该案件审理依据的法律、法规及行政命令是否合宪进行审查。

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并证明其合法来源的行为。

5.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法律规定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害行为。

三、简答题

1.法律适用有如下四个基本原则:(1)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原则;(2)司法平等原则;(3)司法责任原则;(4)司法公正原则。

2.这是唐律中的类推原则。《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即对法无明文规定的犯罪案件,凡应减轻处罚的,则列举重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轻案。凡应加重处罚的罪案,则列举轻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重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机关,对内对外代表国家。国家主席是我国的国家元首,依法行使宪法规定的国家主席职权。依据《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等,并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进行交往,进行国事活动。

四、论述题

1.犯罪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预备形态具有以下特征:

从其客观特征看:(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这一点说明,犯罪预备不同于犯意表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停止下来。这一点是犯罪预备形态与犯罪未遂形态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从其主观特征看:(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在实行行为前停止犯罪。这是犯罪预备形态区别于犯罪预备阶段中止形态的关键所在。

根据刑法规定的精神,犯罪预备行为可分为两种类型: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的行为;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

我国刑法对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善意取得,是指在无处分权人转让其动产或不动产时,受让人取得该物时出于善意,就可以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重要方式,具有保护交易安全的功能。它可以认为是公示公信原则的制度化体现。

依据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所有权善意取得的要件包括:(1)出让人构成无权处分,如借用人擅自转让他人的电脑;(2)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是善意的,或者说在动产交付或者不动产登记时受让人是善意的;(3)以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4)完成了法定的公示方法,即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年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包括公共基础部分和专业知识部分。公共基础部分满分30分,每位考生必答;专业知识部分含行政管理学、社会保障学、教育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五部分,各部分满分均为70分,考生可根据自己拟申请硕士学位的专业选择其中一部分作答,多选者只按前选部分计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和考号填写在本页方框内。 3.必答题部分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凡做在试卷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其它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代表答案的字母上划线,如[A][B][C][D]。 5.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 (共30分,每位考生必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一般认为城市街道的路灯属于公共物品,其理由之一是()。 A.消费的排他性 B.消费的非排他性 C.生产的公共性 D.生产的非公共性 【答案】B 【解析】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性:①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该物品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②非排他性,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2.某地一农民在自己的承包山地发现了一种贵金属矿产资源,其产权属于()。 A.农民个人所有 B.村集体所有 C.乡镇所有 D.国家所有 【答案】D 【解析】公共物质资源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由国家或者公共机构拥有的土地、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其他一切属于非私人所有的物质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除农民集体所有的之外,其余则归国家所有,而地下埋藏的所有矿物资源则都归国家所有,属于物质性的公共资源。 3.在我国,政府举办了许多事业单位,如学校、公益性科研机构,这类事业单位属于

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行政执法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单方意志性 B.程序的效率性 C.主体有限 D.主动性 【答案】ABCD 【考点】法律执行的特点 【解析】法律执行,即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法律执行(执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执行法律的活动,即行政执法活动。法律执行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执行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主体的有限性;②主动性;③内容的广泛性;④单方意志性;⑤程序的效率性。 2.我国为防止和消除立法中的法律冲突而采取的方法包括()。 A.改变或撤销 B.裁决 C.备案和审查 D.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答案】ABCD 【考点】法律冲突 【解析】法律冲突的解决方式包括一般方式与特殊方式。其中,一般方式包括:①根本法优于普通法;②上位法优于下位法;③新法优于旧法;④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特殊方式包括:①裁决;②改变或撤销;③备案和审查。 3.从法律分类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属于()。 A.成文法 B.程序法 C.根本法 D.实体法 【答案】AB 【考点】法的分类 【解析】A项,按照创制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法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成文法又称制定法,特指由法定的国家机关创制和公布的,并以成文的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如宪法、民法等。不成文法,泛指由法定的国家机关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表达但不具有规范性,或虽有一定规范但不具有系统性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如习惯法、判例法等。BD两项,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可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实体法是指以规定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或职权与职责为主要内容的法的总称,如民法、刑法等。程序法一般是规定以保障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实现以及诉讼过程中带有程序性的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方面的法的总称,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C项,根据法的效力等级、基本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分为根本法与普通法。根本法专指一个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1-13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刑法概述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1.在我国,能够进行刑事司法解释的机关是()。[2013年真题]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司法部 【答案】BC 【解析】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三种:①立法解释,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在我国,立法解释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②司法解释,指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③学理解释,指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的阐明。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属于“有权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学理解释因缺乏法律上的授权,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又称“无权解释”。 2.刑法的机能体现在()。[2016年真题] A.不该受到惩罚的免于惩罚 B.应该受到惩罚的犯罪防止法外的惩罚 C.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和威胁 D.维护国家的秩序 【答案】ABCD 【解析】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所具有的作用。理论界一般认为刑法具有以下三种机能:

①行为规制机能,是指刑法具有将人们的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刑罚惩罚,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作用。②法益保护机能,是指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和威胁的作用。 ③自由保障机能,是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作用。这一机能,首先体现为刑法为无罪的人不受刑事法律追究提供法律保障;其次体现为保障犯了罪的人不受法外刑惩处。 3.根据解释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2019年真题]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文理解释 【答案】ABC 【解析】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刑法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分类:①按照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a.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b.司法解释是指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c.学理解释是指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的阐明。②按照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a.文理解释是对刑法条文的文字字义的解释;b.论理解释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二、名词解释 1.刑法 答: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拔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B )0 A、测评标准刚性最强 B、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用 C、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D、整个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2、等距量化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强弱、大小、先后等顺序关系,而且要求任何两个素质测评对象间的差异(A ),然后在此基础上才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值。 A. 相等 B.不相等 C.相反 D.相似 3、下列关于当量量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实际上是近似的等值技术 B、常常是一种主观量化形式 C、不能使不同类别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可以进行互相比较和数值综合 D、主要解决不同类别的对象如何综合的问题 4、某指标的测量数据为17、16、14、19、13、1 5、20,其中位数是(C )< A、14 B、 19 C、 16 D、 20 5、 .比例量化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顺序等距关系,而且还要存在( B )关系。 A.数量 B.倍数 C.相等 D.相似 6、指某一时间内个体所负担的一个或整个责任的集合的是( C )。P134 A. 要素 B.任务 C.职位 D.职务 7、观察法是由有经验的人通过(A )观察方法,记录被观察者某一时期的工作内容、原因和方法而不干扰其工作的活动。 A.直接 B.间接 C.记时 D.记件 8、权重分配要反映测评对象的内部结构和规律,防止权重分配不当而脱离实际或产生偏向。这反映了权重分配的(D )。 A.变通性 B.模糊性 C.归一性 D.合理性 9、测评指标权重的数量表示即为权数,相对权数是指某个测评指标作为一个单位,它在总体中的(D )。 A.积 B.差 C.和 D.比重值 10、工作分析活动的实质就是要从不同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活动的调查入手, 顺次分析工作者、职务、职位、职责、任务与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工作的性质要求与(B )。P134 A.岗位 B.任职条件 C.工作描述 D.责任

详解: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

详解: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 通过报考同等学申硕在职人员不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还能提升自己专业技能,但是不少在职人员担心同等学力申硕学习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所以一直没能参加报考。那么,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是怎样的呢 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 相关老师介绍,同等学力申硕在职研究生专业的上课时间不会与在职学员的 日常工作发生冲突的,一般都是安排在工作之余,周末或者是节假日,而且参加学习的人员可以在多种授课方式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上课方式,合理安排时间。 同等学力申硕授课方式有面授和网络网络学习,其中面授形式主要是周末班或者是假期班,喜欢参加面授的学员,如果能在周末上课的话,就可以考虑选择面授形式。但是提醒大家的是,学员最好在面授地点附近,这样如果是周末上课的话,来回奔波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因此,选择专业及院校的同时,学 员要提前了解清楚上课地点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实在无法保证在周末参加学习,或者不能在集中假期参加学习,那么选择远程授课方式是最为合适的。目前,很多院校都开设的了远程课程,如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法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等院校的管理类专业,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职研究生的心理学相 关专业,都是可以让学员在家里用网络完成学习及考试事宜的,而且在申硕成功后,获得的证书也是与面授班一样的。

可见,大家不用担心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只要选择适当,安排合理,一定会让自己学习、工作上实现双赢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同等学力申硕上课时间及方式有了一定的了 解,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访问我们的网站,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 学 公共管理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是一 所以人文社会科学 为主的综合性研究 型全国重点大学, 直属于教育部,由 教育部与北京市共 建。目前学校是国 家“985工程”和 “211工程”重点 建设的大学之一。 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 EMBA 艺术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 计算机哲学 市场营销法学 国民经济学网络经济学 历史学项目管理 传播学新闻学 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简介 南开大学 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南开大学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直 属,国家“211工 程”和“985工程”, 入选首批“2011 计划”、“111计金融投资与公司金融金融管理与理财规划 金融投资与证券实务金融投资与理财风控 财务管理与财政税收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 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这反映了素质的() A、系统性 B、稳定性 C、基础性 D、可塑性 2、素质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 质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体现素质的() A、难测性` B、可塑性 C、稳定性 D、差异性 3、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时间和空间的偶然显现,而是个性经常性和一惯性的行为和特点、 这体现素质的() A、稳定性 B、系统性 C、差异性 D、基础性 4、目前公认的测量定义:“测量就是依据规则为测量对象所具有的某一特性指派一个可资 比较的数字。”它是提出者的() A、史蒂文森 B、泰罗 C、法约尔 D、韦伯 5、当组织发展出现缓慢或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后退的现象时,采用一定的测评技术和方法 对被测评者相应要素进行客观的评价,找出原因并及时反馈给被测评者,帮助被测评者设计改进的措施和方法。这是素质测评的() A、诊断功能 B、预测功能 C、导向功能 D、鉴定功能 6、素质测评可以被测评者在实际工作岗位和业绩上所能达到的程度的预测,提供丰富而客 观准确的有关个体(或群体)当前发展水平的信息。这反映素质的() A、预测功能 B、鉴定功能 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7、测评可以划分为领导干部测评、中层管理人员测评、一般人员测评等。这种分类的标准 是() A、按测评内容划分 B、按测评客体划分 C、按测评结果划分 D、按测评目的划分 8、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配置性测评 B、鉴定性测评 C、诊断性测评 D、选拔性测评 9、以鉴定与验证测评对象是否具备某种素质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诊断性测评 B、开发性测评 C、配置性测评 D、鉴定性测评 10、在人员素质测评中,既要对各在人员的素质、职能和绩效进行评定,又要运用现代数字 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把各种现象间的关系数量化。这是运用() A、实验分析法 B、案例分析法 C、比较分析法 D、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 11、对特定的问题从实证角度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再根据所归纳的结果确定处理这类问题 的可行性方案。这种方法是() A、案例分析法 B、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 C、实验分析法 D、比较分析法 12、最早命令地方行政长官和各诸侯国荐举具有治国才能的人士、由此拉开了我国古代察举 制的序幕的是() A、东汉顺帝 B、汉文帝 C、董仲舒 D、刘邦 13、建议汉武帝对荐举贤良者给予奖赏,对荐举不肖者进行惩罚,并规定了按各种地区人口 比例举荐人才的是() A、董仲舒 B、左雄 C、黄香 D、龚遂 14、察举制的最终确立是在()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五)【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五)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 (共30分,每位考生必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公共组织所实施的公共管理的种种活动,无论是指导、协调、约束还是强制,都是为实现公共利益和履行公民赋予的使命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这体现的是公共管理的()。 A.公共性 B.非营利性 C.服务性 D.合作共执行 【答案】C 【解析】公共管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特性就在于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具体分析如下:①公共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利益取向的公共性;二是其公共参与性。②服务性。一切管理活动都是服务。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公共组织所实施的公共管理的种种活动,无论是指导、协调、约束还是强制,都是为实现公共利益的和履行公民赋予的使命创造条件、提供服务。③合作共治性。公共管理所强调的治理理念鲜明地提出,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必须通过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来进行治理。

2.各种公共部门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水平与生活秩序,增进国民福利而生产或供应社会福利性产品与服务的管理活动,体现的是公共部门的()。 A.社会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A 【解析】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主要具有经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的功能:①经济功能,即促进经济建设与发展。②政治功能,即一国政府对内维持社会秩序,对外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③社会功能,各种公共部门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水平与生活秩序,增进国民福利而生产或供应社会福利性产品与服务的管理活动。 3.与委员会制相比,首长制的缺点在于()。 A.权力集中 B.行动迅速 C.统一领导 D.智慧有限 【答案】D 【解析】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首长制的缺点是:①由于行政首长的知识、智慧的有限性,决定了行政首长个人决策有可能失误,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损失;②由于行政首长独揽大权,缺乏民主和参与,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作为国家治理方式,法治与人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是否具备完备的法律体系 B.是否有专门的法律实施组织和程序 C.权力是否必须服从法律 D.法律是否体现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目标 【答案】CD 【考点】法治和人治的主要区别 【解析】法治和人治主要区别在于:①领导人或统治者的地位不同。在法治中,法律至高无上,领导人或统治者都必须服从法律。即使领导人或者统治者认为法律有所不妥,在法律未改变之前,也必须遵守法律,而不能随意改变法律的规定。而在人治中,领导人或者统治者就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拥有否定法律的特权。②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这主要体现在法律与权力发生冲突时,在法治社会,法律优先于权力;而在人治社会,权力则优先于法律。法律只是统治工具。③是否具有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观念的不同。法治总以民主

作为自己的基础和目标,并以民主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同时把自由、平等、人权等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加以贯彻。而人治总是与专制相联系,不但不具有自由、平等和人权的价值目标,甚至是反自由、反平等、反人权的。 2.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包括()。 A.行为动机 B.行为目的 C.行为方式 D.行为认知 【答案】ABD 【考点】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解析】从宏观来看,法律行为在结构上可以分解为法律行为主体、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是指法律行为的意志方面的内容或因素,根据其对行为发生的影响不同,这些因素可以分解为三个基本方面:①行为认知与控制能力。行为认知是指行为主体对行为本身和行为意义的了解;控制能力是法律确认法律行为及种类的一个因素。②行为动机。人们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推动的,动机是深层的主观因素。③行为目的。行为目的是指行为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时在主观上所追求的目标或后果。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根据行为的一般过程和法律调整特点,可分为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两个部分。

人员测评试题及答案

1、心理学是把“素质”的解释仅限于( C) A、学习 B、工作经验 C、遗传 D、本质 2、(C )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幕的的前提。 A、身体 B、智力 C、素质 D、心理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体现的是素质的( B)特征 A、基础作用性 B、可塑性 C、内在性 D、表出性 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是素质的(A )特征 A、表出性 B、差异性 C、基础作用性 D、内在性 5、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静安详;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人反映迟钝。这体现的是素质的(A )特征 A、差异性 B、可塑性 C、综合性 D、可分解性 6、( C)是指对16岁以上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个体素质的测评。 A、人才测评 B、天才测评 C、人员测评 D、人员选拔 7、( A)是指挑选合适的人到某个特定的店位上发挥作用的过程。 A、人员选拔 B、人才选拔 C、人员测评 D、人才测评 8、人员测评与人员选拔的关系是(B ) A、是两种不同的测评方法 B、人员测评是人员选拔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C、人员选拔是人员测评的手段和方法 D、没有任何联系 9、将人员素质测评分为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以及模糊综合测评在内的中性测评是按照( C)标准进行划分的 A、按照测评标准 B、按照测评范围 C、按照测评技术与手段 D、按照测评目的与用途 10、( C)标准可以把人员素质测评分为分数测评、评语测评、等级测评以及符号测评。 A、按照测评时间 B、按照测评范围 C、按照测评结果 D、按照测评用途 11、“高个之中选高个”“矮个之中拔高个”这是(B )测评 A、配置性素质测评 B、选拔性素质测评 C、开发性测评 D、诊断性素质测评 12、人力资源发挥最佳作用的前提是人事相配,人适其事,事的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显其效。这是属于( A)测评 A、配置性测评 B、选拔性测评 C、开发性测评 D、诊断性测评

同等学力申硕《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组织(圣才出品)

第五章卫生组织 考点一:卫生组织及其历史沿革(见表5-1)★★★ 表5-1卫生组织及其历史沿革 【例·论述题】试述我国卫生事业组织体系的构成。[2014年真题] 答:卫生组织不仅指卫生部门所属的各级卫生组织系统,还包括工业卫生组织系统、其他部门(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卫生组织系统、军队卫生组织系统。我国卫生事业组织体系的构成具体如下: (1)卫生部门组织系统,包括从中央到省、市、自治区、行署、县的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应的医疗、预防、科研、教育等机构。这是我国卫生组织的主体。 (2)工业卫生组织系统,包括各工业部的卫生行政组织及各级厂矿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单位。他们担负着我国工矿职工的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及大量医疗保健工作,以及职工家属及社会人群的医疗保健工作。

(3)其他部门(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卫生组织系统,包括大量基层单位大小不等的卫生行政人员和医疗保健机构。他们承担了大量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4)军队卫生组织系统,包括军队各级卫生行政领导机构及卫生业务组织。它具有独立完善的组织体系,除保证军队医疗卫生工作外,对国家的医疗卫生工作是一支重要的支持力量。 (5)其他卫生部门,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和国家中医管理局。他们是从不同角度直接领导和从事某项卫生工作的部门,有单独的组织体系,与上述四个卫生组织系统均有着密切关系。 从卫生组织外部环境看,各工业部门、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均直接或间接对卫生事业起着促进、制约或阻碍作用。如工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大作用,但往往带来很多“三废”污染问题,直接危害着职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教育部门在培养医药卫生人才方面及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计划、财政部门在卫生资源分配上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 考点二:我国卫生组织的分类(见表5-2)★★ 表5-2我国卫生组织的分类

2012-2019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在合伙对外关系上,全体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规则属于()。 A.调整性规则 B.强行性规则 C.相对确定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答案】B 【考点】规则分类 【解析】法律规则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①按照指令性法律规则在法律调整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②根据法律规则是否允许个别调整以及允许个别调整的程度,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绝对确定性规则与相对确定性规则;③根据法律调整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④按照法律规则中是否直接规定了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其中强行性规则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明确的行为模式,行为主体必须遵守规则的规定,不允许他们自行协议解决问题,违反法定行为方案的协议是无效的。一般说来,禁止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都是强行性规则。本题根据法律条文可以看出,合伙人连带责任是强制的,而不是任意的,故该条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则。 2.法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A.创建新的经济关系 B.确认合理的经济关系 C.保障经济正常运行 D.规范经济行为 【答案】BCD 【考点】法的作用 【解析】法与经济的关系是法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经济和法律的关系,即经济在社会的系统结构中处于基础的位置,而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根植于生产过程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法对经济的作用表现在:①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②对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制;③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A项,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属于基础,经济关系由生产力决定,而不应由法律创制;B项,通过法律来确认基本经济制度、完善财产保护制度以及保障市场经济建设等合理的经济制度及关系,能促进经济的发展;CD两项,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包括规范经济行为)以及保障社会秩序的(包括正常的经济秩序)。 3.按照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可以把法律分为()。 A.上位法与下位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一般法与特别法 D.国内法与国际法 【答案】C

人员测评与选拔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 B )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的前提。 A、身体 B、素质 C、智力 D、心理 2、( C )是指对16岁以上具有正常劳动能力个体素质的测评。 A、人才测评 B、天才测评 C、人员测评 D、人员选拔 3、( A )是指挑选合适的人到某个特定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的过程。 A、人员选拔 B、人才选拔 C、人员测评 D、人才测评 4、要展开人员测评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正确的( C ) A、确立标准体系 B、确立正确的实施计划 C、确立测评目的 D、组织测评人员 5、人员测评与人员选拔的关系是( B ) A、是两种不同的测评方法 B、人员测评是人员选拔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C、人员选拔是人员测评的手段和方法 D、没有任何联系 6、在基于胜任力的面试过程中,为了使面试考官能够更好的掌握并应用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需要对面试考官( A ) A、培训 B、告知 C、开发面试题库 D、构建胜任力模型 7、笔试试题主要适用于( B )内容的测试。 A、心理能力素质以及知识结构测试 B、设计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C、了解应试者工作背景 D、无领导小组讨论等 8、被测者所意思到的是对图形、故事或句子等刺激的反应,而实际上他们的反应行为却把内心的一些隐蔽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是投射技术( C )特点。 A、内容的非结构性 B、反应的自由性 C、目的的隐蔽性 D、内容的开放性 9、( A )测验是比较著名的文书能力测验 A、明尼苏达的办事员能力测验 B、龚耀先的成人智力测验 C、克劳福得灵活测验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0、测谎议是使用( D )测验方法 A、诚实试验 B、认知测验 C、联想测验 D、生理学测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素质测评的主要功能( ACD ) A、评定 B、选拔 C、诊断反馈 D、预测 3、人员测评所以来的基本前提( BD ) A、人具有双重属性 B、人的差异性 C、人的素质是可测的 D、工作的差异性 2、面试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E) A、对象的单一性 B、信息的复合性 C、交流的直接互动性 D、人员的随意性 E、判断的直接性 3、心理测验些要素包括(ABCDE) A、行为组样 B、标准化 C、难度客观测量 D、信度 E、效度 5、人才测评报告可分为(ABCD ) A、个人报告与整体报告 B、单项报告与综合报告 C、选拔报告与开发报告 D、诊断报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素质: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他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 2、面试:又称面试测评,是一种要求被试者用口头语言来回答主试提问,以便测查和评价应试者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一种考察活动。

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公共管理试卷

2008年同等学力申硕全国统考公共管理试卷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11-3-18 9:40:55 公共管理试卷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部分 Ⅰ.公共行政学 Ⅱ.社会保障学 Ⅲ.教育管理学 Ⅳ.卫生事业管理学 Ⅴ.土地资源管理学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包括公共基础部分和专业知识部分。公共基础部分满分30分,每 位考生必答;专业知识部分含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学、教育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五部分,各部分满分70分,考生可根据自己拟申请硕士学位的专业选择其中一部分作答,多选者只按前选部分计分。 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 必答题部分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一律用2B 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凡做在试卷或 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其它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 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A] [B] [C] [D] 。 5. 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 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公共管理试卷第 1 页共7 页 第一部分公共基础部分(共30分,每位考生必答)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一律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或答题纸上无效,每小题 1 分,共10分) 1.古立克提出了理论。 A.POSDCORB B.PDCA C.XYABC D.PARTBSC 2.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是公共行政选择的两种不同价值,宪政主义强调。 A.绩效B.效率C.正义D.市场 3.静态层行政组织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等。 A.运行机制B.行政授权C.权责划分D.心理互动 4.在我国直辖市中,街道办事处属于。 A.办事机构B.职能机构C.辅助机构D.派出机构 5.行政领导活动实质上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之间的互动。 A.主观认识B.客观环境C.人际关系D.个体行为 6.与首长制相比,委员会制的缺陷表现为。 A.事权不一B.大权独揽C.监督不力D.经验限制 7.将决策制定过程看作是根据过去经验,不断调适而达成一致的决策模式是。 A.有限决策论B.行为主义决策论C.渐进决策论D.团队决策论 8.以在岗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等因素条件进行的公务员分类管理 体系是。 A.品位分类B.官秩分类C.职务分类D.职位分类

同等学力申硕《法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法律关系)【圣才出品】

第六章法律关系 1.6.1 复习笔记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1.法律关系的概念 (1)法律关系是社会内容与法律形式的统一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法律关系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建立的,这是由于: ①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而法律规范又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意志对于法律关系的建立和实现有着重要作用。 (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并得到法律保护的关系 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主体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法律关系参加者实现自己权利的行为,同时也是国家实现法律的行为。法律关系是由法派生出来的现象,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3)法律关系是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在法律规范中,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只是一种可能性,是主体能做和应该做的行为,并不是现实的行为;在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属于现实性的领域。 法律规范中的权利与义务是抽象的,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是具体的,法律关系是使法律规范的规定具体化的工具。

2.法律关系的种类 (1)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化程度不同划分 ①一般法律关系,是根据宪法形成的国家、公民、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关系主体之间普遍存在的社会联系。特点有:a.主体具有普遍性;b.是每一个主体与每一个主体之间的普遍的法律联系;c.是由某种长久的事实状态引起的。 ②具体法律关系,特点是该关系的主体是具体的(一方具体或者双方都具体)。其产生不但要有法律的规定,而且要有具体事实的发生。 (2)依据其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划分 ①绝对法律关系。其主体的一方——权利人是具体的,而另一方——义务人则是除了权利人之外的所有的人。最典型的绝对法律关系是物权关系。 ②相对法律关系。其主体无论权利人还是义务人都是具体的。最典型的相对法律关系是债权关系。 (3)依据法律关系的产生是否适用法律制裁划分 ①调整性法律关系,又被称为第一性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发挥其指引作用的过程中,在人们合法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关系。它建立在主体的合法行为的基础上,是法的实现的正常形式。 ②保护性法律关系,又被称为第二性法律关系,是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能正常实现的情况下通过法律制裁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它是在违法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最典型的是刑事法律关系。 第二性法律关系是在第一性法律关系受到干扰、破坏的情况下对第一性法律关系起补救、保护作用的法律关系。二者之间,第一性法律关系在先,第二性法律关系在后。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分) 1.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 C )测评。 A.选拔性 B.诊断性 C.配置性 D.开发性 2.素质测评的(B )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A.公正性 B.差异性 C.准确性 D.可比性 3.记忆的( B )是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 A.完整性 B.准确性 C.公正性 D.合理性 4.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 C )能力。 A.文书倾向 B.运动技能倾向 C.机械倾向 D.技能技巧 5.面试中,所谓( C )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 A.客观性 B.目的性 C.全面性 D.标准性 6.区分度,是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适当区分开来的( A )能力。 A.鉴别 B.操作 C.管理 D.考查 7.( D )误差,是指测评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素质独立测评,而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特点而进行逻辑上的推断。 A.哈罗效应 B.对比效应 C.趋中心理效应 D.逻辑效应 8.评价中心是以测评( C )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A.决策 B.操作 C.管理 D.能力 9.复本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 A )程度。 A.吻合 B.变异 C.准确 D.满意 10.( C )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A.动作 B.行为 C.体态语 D.情感 11.“素质测评目标体系”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素质测评(A )?。 A.标准 B.方法 C.目标 D.工具 12.在建构测评标准体系时,将测评要素层层分解成测评目标、测评项目、测评指标,可以形成测评标准体系的_______结构。( A )。 A.纵向 B.横向 C.混合 D.网络 13.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观察法适用于_______的生理性工作特征的调查分析。( B )。 A.长时间 B.短时间 C.长短时间均适用 D.以上均不对 14.1890年,美国个性心理学家_______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介绍了他编制的第一套心理测验试题,并用这套试题测量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使测验走出实验室直接应用于实际。( C )。 A.西蒙 B.瑟斯顿 C.卡特尔 D.哈特威 15.用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图形、墨迹、词语,让被测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作出反应,从分析反应结果来推测测

历年法制史试题(同等学力申硕-法学综合)

附录:历年法制史试题(以题型分类) 一、填空 1.西周时期将“以德配天”、“()”作为立法指导思想。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粗具体系的封建成文法典为()。 3.唐律在继承方面规定,权位继承曰嫡长子承袭,财产继承则实行()制。 4.公元前程513年,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公之于众,史称()。 5.清代仿《明会典》编定《清会典》,计有康熙、雍正、乾隆、()、光绪五部会典。 6.隋文帝在位期间正式颁行的刑律为()。 7.清代地方州为第一审级,总督(或巡抚)为第()审级。 8.西周穆王命令()“作吕刑”。 9.汉代法律形式中的比,又称(),与近代类推相似。 10.唐代御史台下设()院、殿院、察院。 11.元初把境内居民分为高下四等,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 12.秦代皇帝的命令称为()和“诏”。 13.西周将故意犯罪称为()。 二、判断 1.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廷杖"制度盛行于清朝。() 2.朱元璋修订《明大诰》共五编。() 3.枷号是明代创设的耻辱刑。() 4.汉代"篡囚"罪指组织攻打监狱,救出在押犯的犯罪。 5.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幼女违禁缠足,惩罚其家长。 6.唐代用来比照判案的成例叫"廷行事"。 7.汉文帝时凡私自到诸侯国任官的,按照《左官律》给予处罚。 8.“准五服以治罪”的原则首见于《晋律》。 9.唐代用来比照判案的叫做“廷行事”。 10.汉《九章律》增加的三篇不包括《兴》。

11.商朝前期在继承上实行“兄终弟及”制度。 选择题 1.公元963年,北宋王朝正式颁行第一部雕版印刷的封建法典是()。 A、《宋刑统》 B、《建隆新编敕》 C、《熙宁法寺断例》 D、《庆元条法事类》 2.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 A、大宗正府 B、宣政院 C、刑部 D、都察院 3.《训政时期约法》制定于中华民国()时期。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京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 4.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粗具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为() A禹刑 B 吕刑C《法经》D《九章律》 5. 北宋时期为加强地方司法监督,在洲县之上,设立()。 A提点刑狱司B三司推事C三司使D督察院 6.明代将传统的御史台改为()。 A大理寺B刑部C法部D都察院 7.秦朝确定刑事责任能力是根据()。 A、年龄 B、男女 C、长幼 D、身高 8.南北朝时期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抵折徒刑的特权制度称为()。 A、八议 B、上请 C、赎刑 D、官当 9.宋代典卖又称为"()"。 A、绝卖 B、活卖 C、赊卖 D、抵押 10.唐代大理寺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以上案件。 A、死刑 B、流刑 C、徒刑 D、杖刑 11.明代将传统的御史台改为()。 A、大理寺 B、刑部 C、法部 D、都察院 12.朝审的处理结果分别为()。 A、留养承祀 B、缓决 C、可矜 D、奏裁

10人员招聘与选拔试卷B卷含答案

考试科目:人员测评与选拔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 分 :名经济与管理学院闭卷考生系:考试方式:姓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号学1.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的目的在于提高测评的公正性() 2.素质测评是指一种建立在对素质特征信息“测”与“量”基础上的直观判断() 3.工作分析的结果中,最为完整的形式为职务说明书() 4.主观测评的特征是凭借人的专业知识与经验通过人的观察,作出判断。() 5.近因误差指的是时间上离知觉最近的信息,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认知和评价有着重:级班大的影响。() 6.面试中,语言与体态语对素质的揭示具有充分性、确定性、直观性和一定的偶然性。() 7.用来反映被测者行为符合项目测评标准程度的指标是适合度。()

8.人们在不同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专业能力。() 9.品德测评是指一种建立在对品德特征信息的“测量”基础上的分析与判断活动。() :系10.申请表内的各项加权应建立在调查研究和事实分析的基础之上。() 二、填充题(每题1分,共10分) 1.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体不尽相同,可以综合不同环境中的刺激使得作出一 致的。 2.,是挑选合适的人到某个特定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3.担任某一任务特定的角色所需具备胜任能力项目的集合就是。 4. 又称资历评价技术,是通过对评价人的个人背景、工作与生活经历进行分析, 来判断其对未来岗位适应性的一种人才评估方法。 5.知识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和 分)10分,共1(每题三、单项选择题 ()是一种对管理能力测评的手段,又是训练管理者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1、、评价中心D、人员测评;CA、素质测评B、人力开发)的实现与调整制定具体的步骤;2、职业发展使通过评估自身情况,从而为( 、生涯目标、个人事业目标;C、社会贡献DA、自我开发B 3、岗位导向型的工作分析是指从()调查入手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工作技能;B、工作环境C、工作任务DA、工作绩效、主考官往往因应聘人的某一方面十分好或坏的表现而产生对应聘人的整体判断,结果导致4 )录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 A、第一印象效应 B、近因效应 C、戴明效应 D、晕轮效应 5、在测评与选拔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中,最具体的是() A、测评内容 B、测评素质 C、测评目标 D、测评指标 6、以下属于主观指标的是() A、出勤率 B、满意度 C、犯错误次数 D、销售量 7、主要用以测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情绪稳定性、情绪控制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处理各种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的情境模拟活动是()。 A、管理游戏 B、角色扮演 C、评价中心 D、面试 8、如果要考察应试者对知识的理解与充分运用能力,应到选择哪种类型的题目较为恰当? () A、填空题 B、简答题 C、案例分析题 D、搭配题 9、为了实现一个目标,给自己或他人制定计划,作出适当的人员派遣和资源配置的能力是指() A、规划和组织能力 B、分析能力 C、判断能力 D、决断能力 10、个体的素质是在遗传、环境、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因而具有一定的() A、基础性 B、内在性 C、可塑性 D、差异性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完整版)公共管理同等学力申硕复习提纲(基础通用部分)

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并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的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和公共利益。 2、公共管理的特征:(1)公共性(2)服务型(3)合作共治性。 3、公共管理的功能:(1)经济功能(2)政治功能(3)社会功能。 4、公共管理准则:(1)以人为本(2)公共利益至上(3)公众参与 第二章公共组织 1、公共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 2、公共组织的特性:(1)公共性(2)社会性(3)合法性(4)服务性 (5)非营利性(6)民众参与性(7)公开性 3、公共组织的功能:(1)服务功能(2)经济功能(3)政策与法律功能 (4)社会保障功能 4、公共组织的类型:(1)集权制与分权制(2)完整制与分离制 (3)首长制与委员会制(4)层级制与职能制 5、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他们把持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只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自主权很少。 优点:(1)政令统一;(2)效率较高;(3)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4)增强团体凝聚力缺点:(1)组织缺乏活力和创造性;(2)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3)不利于处理突发事件;(4)容易走向专制或独裁 6、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或管理。 优点:(1)独立自主(2)有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反应灵活(4)有利于专业化

管理 缺点:(1)权力分散,政出多门(2)不易于集中资源(3)容易形成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 7、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1)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2)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3)关系:一般来说,二者成反比;但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他们之间的关系由许多因素决定。 8、政府组织:(1)立法机关(2)行政机关(3)司法机关 9、非政府公共组织:(1)非政府组织(2)社会团体(3)社会中介组织(4)民办非企业单位(5)事业单位 10、非政府组织(N G O):民间自愿组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具有非营利性、非政治性的社会组织。 11、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 12、非正式组织的特征:(1)顺乎自然(2)内聚性(3)社会距离感消失 (4)不稳定性(5)领袖人物作用较大 13、非正式组织的功能:正功能:(1)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2)加强内部沟通;(3)增强凝聚力;(4)使组织保持一致;(5)有助于对组织成员的控制;(6)给组织成员社会满足感;(7)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负功能:(1)抵制变革;(2)任务冲突;(3)传播谣言; 第三章公共事务 1、公共事务:是指那些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满足其共同要求,关系其整体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 2、公共事务的性质:(1)公益性;(2)非营利性;(3)规模性;(4)阶级性 3、公共事务的功能:(1)公共服务;(2)社会管理 ;(3)市场规制;(4)宏观调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