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参考答案

统计学-参考答案
统计学-参考答案

1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区分的依据是( )

1统计数据是一个( )

1在抽样推断中,总体参数是一个( )

1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

1平均数是对( )

1以下哪一条不属于方差分析中的假设条件( )

1当样本单位数充分大时,样本估计量充分地靠近总体指标的可1要对某企业的生产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进行调查,则该企业的1将某地区1996—2002年的新增加人口数量按年排列的动态数列1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 )

1某大学商学院的一位老师依据本院职工2009年6月份收入资料计1对于连续变量的取值通常是采用( )

1构成统计总体的那些个体(单位)必须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1要想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1权数的最根本的作用体现在( )的变动上

1统计调查对象是( )

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1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1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1随着统计学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成为现代统计学主流的是(1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 )

1当一项科学实验的结果尚未得出时,这种实验将一直进行下去1以下调查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

1某单位职工的平均年龄为35岁,这是对( )的平均

1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1随机试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称为( )

1下列现象中,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 )

11999年全国从业人员比上年增加629万人,这一指标是( )1已知三化中学课外兴趣小组8个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72.165、1下面那个图形不适合描述分类数据()

1对于对称分布的数据,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关系是:()1可以计算平均数的数据类型有:()

1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指标有:()

1数据型数据的离散程度测度方法中,受极端变量值影响最大的1当偏态系数为正数时,说明数据的分布是()

1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平均数的是()

1一组变量数列在未分组时,直接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与先分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1在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的组权数较小时,加权算术平均1平均差的主要缺点是()

1把全部产品分为一级品、二级品和三级品,其中一级品占全部1计算离散系数是为了比较()

1主要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同时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1某寝室11名同学的英语成绩分别为70、71、76、78、83、86、1某人持有一种股票,连续三年皆获益,但三年的收益率皆不同1某专家小组成员的年龄分别为29,45,35,43,45,58,他们

1当分布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率相等时 ()

1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的成数

1已知一组变量值为38, 24, 69, 109, 15, 43, 56,则这组变量

1若已知某地120家企业按年产值()分成以下5组:500-1000;

1下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1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1在下列成数数值中,哪一个成数数值的方差最小()

1如果偏态系数a小于零,峰态系数β小于3,可判断次数分布曲线为()

1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

1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

1假定一个样本由5个数据组成:3、7、8、9、13,该样本的方差

1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

1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

1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

1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

1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1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

1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如果已知该班学

1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

1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

1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

1抽样分布是指()

1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则

1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

1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此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

1某厂家生产的灯泡寿命的均值为60小时,标准差为4小时。如果

1假设某学校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3岁,标准差为

1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

1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

1假设总体比例为0.55,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

1假设总体比例为0.4,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从此总体中抽取一个

1估计量的含义是指()

1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

1无偏估计是指()

1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等于样本均值加减边际误差,其中的边际

1当样本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置信系数是1-a

1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1置信系数()

1列联分析是利用列联表来研究()

1设R为列联表的行数,C为列联表的列数,则进行拟合优度检验

1当列联表中两个变量相互独立时,计算的列联相关系数C()

1φ相关系数是描述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量,它主要用于描述()1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是()

1方差分析中,依据p值做统计决策时,若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

1对于两个自变量而言,双因素方差分析中的误差平方和比分别

1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指只涉及()

1在方差分析中,数据的误差用平方和来表示的,其中反映一个

1组内平方和处以相应的自由度的结果称为()

1在方差分析中,进行多重比较的前提是()

1通过完全随机化设计得到的数据,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1从三个总体中选取了4个观测值,得到组间方差平方和SSA=536 1一名工程师提出三种不同的产品装配方法。为考察每种方法的1两变量具有线形相关,其相关系数r=-0.9,则两变量之间()1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之间的联系体现在()

1下面的各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回归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1下面的假定中,哪一个属于相关分析中的假定()

1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值哪一个是错误的()

1变量x与y之间负相关,是指()

1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

1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

1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是高的,则计算出的相关系1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1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与考试成绩(y)之间1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均方差为2,因变量均方差为5 1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1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

1相关分析是研究( )

2数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

2总体按照其所包含单位(个体)数目的多少可以划分为( 2抽样调查的特点是( )

2在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2组距数列为开口组时,不受影响的指标有( )

2依据数据度量标准级别的高低,统计中的数据可以区分为( 2下列变量中,属于数量变量的有( )

2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来了解我过钢铁2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2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连续性调查( )

2在调查了解某大学在校本科生平均每个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时2我国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36515亿元。这一指标属于( 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属于( )

2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是( )

2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是( )

2离散系数的主要作用是()

2利用四分位差说明标志的变异程度()

2标准差和平均差的共同点是()

2下列各项中属于交替标志具体表现的是()

2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约有()

2下列情况中,应采用调和平均数的有()

2对于数值型数据,描述集中趋势可选用的度量值有()

2数值平均数主要包括()

2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2能反映总体标志变异程度的指标有()

2位置平均数主要包括()

2平均数与离散系数()

2计算标准差系数是因为()

2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

2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2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抽样调查的特点是()

2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2来自下述总体的样本,其均值的抽样分布可以按正态分布进行2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是()

2抽样推断的特点是()

2对于单因素分析的组内误差,下列正确的是()

2进行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假设条件是()

2对于单因素分析的组间误差,下列正确的是()

2在回归分析中,F检验主要用来检验()

2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可以()

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y=a+bx的b及其符号可以说明()

2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欲使用最小二乘法,对随机误差的假2对两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

2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2单位成本y()的回归方程y=78-2x,这表明()

2单位成本y()的回归方程y=76-1.85x,这表明()

2在直线回归分析中,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必须是()2下列哪些现象之间的关系为相关关系( )

2相关系数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 )

2对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来说( )

2可用来判断现象相关方向的指标有( )

2单位成本(元)依产量(千件)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c=78- 2x,这表2估计标准误的作用是表明( )

2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2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 )

2相关系数r的数值( )

2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看,相关关系可分为( )

3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

3“产品等级”是个分类变量。( )

3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等于1。( )

3一个事件的概率是一个介于0与1之间的值。( )

3平均数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

3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

3“性别”是个分类变量。( )

3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

3统计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 )3数据分组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 )

3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

3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

3众数就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3离散型变量职能取有限个值。( )

3圆的直径越大,其周长也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正相关关3水平法和累计法的选择依据是计划指标。()

3凡是分组表都是次数分布表 。()

3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3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3调查问卷的信度,是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使用,使得到的信息3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均相同,则其分布也是相同的。3如果两个数列的极差相同,那么,它们的离中程度就相同。(3统计分组是编制次数分配数列的基础。()

3时点数列中的发展水平反映的是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的水平3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变异指标则3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3实验法是一种特殊的观察法。()

3季节比率=同月平均水平/总的月水平平均

A.研究的内容不同

B.对总体数据分析研究的方法不同

C.研究的范围不同 A.具体的量 B.抽象的量 C.估计的量

D.既可以是具体的量,也可以

A.未知的量

B.已知的量

C.随机变量

D.统计量

A.各工业企业

B.各工业企业的全体职工

C.一个工业企业

D.每位职

A.总体单位数的平均

B.变量值的平均

C.标志的品军

D.变异的平均

A.所有总体都是服从正态分布

B.所有总体的方差都相等

C.所以样本的方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充分性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报告单位

A.相对数动态数列

B.平均数动态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中位数和众数

C.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A.描述统计学

B.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

D.数理统计学

A.计数的方法

B.计量的方法

C.汇总的方法

D.估算的方法

A.差异性

B.同质性

C.相关性

D.可加性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A.数

B.标志值

C.权数比重

D.标志值和次数

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B.总体单位

C.现象总体

D.统计

A.-1

B.0≤r≤1

C.-1≤r≤1

D.|r|>1

A.某厂各年工业产值

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

C.某厂各年生产工人占全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A.描述统计学

B.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

D.数理统计学

A.统计研究的范围

B.统计研究的内容

C.统计研究的方法

D.统计研究的依A.目的总体 B.调查总体 C.有限总体 D.无限总体

A.分层抽样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方便抽样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数量指标

A.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

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算术平均数和众数

A.样本

B.样本空间

C.基本事件

D.全部事件

A.商品销售量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

A.增长速度

B.增长量

C.平均增长速度

D.平均增长量

A.172

B.170

C.173

D.171

A条形图B茎叶图C饼图D帕累托图

A众数>中位数>平均数B众数=中位数=平均数C平均数>中位数>众数D中位数>众数>平A分类型数据B顺序型数据C数据型数据D所有数据类型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差D标准分数

A极差B方差C均方差D平均差

A正态分布B左偏分布C右偏分布D双峰分布

A某省人均粮食产量B某省人均粮食消费量C某企业职工的人均工资收入D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A一定相等B一定不相等C在某些情况下相等D大多数情况下相等

A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次数影响最大C受各组权数比重影响最大D受各组标志值与A偏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B偏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C不受权数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对

A与标准差相比计算复杂B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C不符合代数演算方法D计算结果比标准差数值A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C具有某一属性的单位数在总体中的成数pD不具有某一属性的单位数在A不同分布的数列的相对集中程度B不同分布的数列的标志变动度大小C相同分布的数列的标A众数B中位数C异众比率D平均数

A76B74、75C90D85

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

A40B43C4D45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B该数列众数等于算术均值C该数列无众数 D该数列众A50%B25%C20%D10%

A85B43C94D18

A5000B3000C2750D2600

A平均差B全距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

A0.8B0.5C0.3D0.1

A左偏分布,呈尖顶峰度B右偏分布,呈尖顶峰度C左偏分布,呈平顶峰度D右偏分布,呈平顶A算术平均数B分位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代表性也相等D无法判断

A8B13C9.7D10.41

A均值>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均值 >众数C众数>中位数>均值D众数>均值> 中位数

A对称的B左偏的C右偏的D无法确定

A赞成B69C中立D22

A64.5和78.5B67.5和71.5C64.5和71.5D64.5和67.5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

A95%B89%C68%D99%

A3B13C7.1D7

A标准差不同B方差不同C数据个数不同D计量单位不同

A中位数B均值C四分位数D极差

A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B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C样本统计量的分布D样本数量的分布

A服从非正态分布B近似正态分布C服从均匀分布D服从X分布

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小D无法确定

A50,8B50,1C50,4D8,8

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为4小时B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总体分布C抽样分布的中位数为60小时D抽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等于3B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C抽样分布的均值近似为23D抽样分布A150B200C100D250

A50B10C5D15

A0.01B0.05C0.06D0.55

A0.3B0.4C0.5D0.45

A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B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C总体参数的名A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C一定包含总体均值D要么包含总体A样本统计量的值恰好等于待估的总体参数B所有可能样本估计值的数学期望等于待估总体参A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B样本标准差C样本方差D总体标准差

A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减小B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增大C与置信系数的大小无关D与置信系A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B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增大C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D与样本量的平方A准确性B精确性C显著性D可靠性

A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B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C一个分类变量和一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D连个ARBCCR×CD(R-1)×(C-1)

A等于1B大于1C等于0D小于0

A2×2列联表数据B2×3列联表数据C3×3列联表数据D3×4列联表数据

A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B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C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D组间均方A拒绝原假设B所检验因素对因变量观测值有显著影响C不拒绝原假设D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A大B小C相等D无法判断

A一个分类型自变量B一个数值型自变量C两个分类型自变量D两个数值型自变量

A在组间平方和B组内平方和C总平方和D水平项平方和

A组内平方和B组内方差C组间方差D总方差

A拒绝原假设B不拒绝原假设C可以拒绝原假设也可以不拒绝原假设D各样本均值相等

A单因素方差分析B双因素方差分析C无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D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A268,92B134,103.5C179,92D238,92

A完全随机化设计B随机化区组设计C因子设计D随机设计

A强相关B弱相关C不相关D负的弱相关关系

A相关关系普遍存在,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特例B函数关系普遍存在,相关关系是函数关系A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B判断一个变量的数值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B描述变量之A两个变量之间是非线性关系B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C自变量是随机变量,因变量不是随机A-0.86B0.78C1.25D0

Ax值增大时y值也随之增大Bx值减少时y值也随之减少Cx值增大时y值也随之减少,或者x值减A销售人员测验成绩与销售额大小的关系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C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A-∞<<+∞B-1≤≤+1C-1<<+1D0≤≤+1

A+1B0C0.5D[1]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B正相关还是负相关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AA值是明显不对的Bb值是明显不对的Ca值和b值都是不对的Da值和6值都是正确的

A8B0.32C2D12.5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的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A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B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C商品A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B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C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D变量之间的因A.统计表格 B.统计图 C.统计指标 D.统计史 E.统计故事

A.目的总体

B.调查总体

C.单个总体

D.有限总体

E.无限总体

A.以部分推为全体

B.按随即原则抽取抽样单位

C.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

和控制 D.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推断有关总体指标 E.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A.均值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E.四分位数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间距数据

D.比率数据

E.质量数据

A.人的身高

B.人的体重

C.人的年龄

D.企业实现的利润

E.企业人数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调查 E.普查

A.人口数

B.新出生人口

C.商品库存量

D.国民收入

E.职工人数

A.商店的商品库存量

B.运输部门的旅客周转量

C.企业职工的工资

D.学校年底在校人数

A.品质变量

B.数量变量

C.离散型变量

D.连续型变量

E.解释变量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时点数 E.时期数

A.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

D.专门制度

E.一次性调A.确定分组组数 B.确定组距 C.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 D.计算组

中值 E.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主要用于对顺序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也用于数值型数据

B.四分位距反映了

中间50%数据的离散程度 C.数值越小,说明中间的数据越分散 D.可用于衡

量中位数的代表性 E.且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A说明数据的集中趋势B比较不同计量单位数据的离散程度C说明数据的偏态程度 D比较A没有考虑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B与总体单位的分配无关C能反映四分位数中间两

A两者都以平均数为中心来测定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B两者在反映总体标志变异程度A产品中的合格品、不合格品B农作物中的受灾面积、非受灾面积C稻种中的发芽种子、不发A某省人均国民收入B某省人均粮食产量C某省人均粮食消费量D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E某企A已知各企业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实际产值,求平均的计划完成程度B已知各商品的单价和销售A众数B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D四分位数E标准差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众数D分位数E中位数

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A方差B偏度与峰度C标准差D全距E中位数与众数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众数D分位数E中位数

A离散系数愈大,平均数代表性愈小B离散系数愈大,平均数代表性愈大C离散系数愈小,平A不同水平的数列,标准差不能直接对比B不同性质的数列,标准差不能直接对比C当平均差A无偏性B数量性C有偏性D一致性E有效性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B样本容量C抽样方法D抽样组织方式E可靠程度

A全面性B经济性C时效性D准确性E灵活性

A遵循随机原则B与典型调查的特点相同C必然产生抽样误差D通过综合汇总达到调查目的E用A样本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B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C样本单位数D抽样方法E以上A正态总体,小样本B正态总体,大样本C非正态总体,小样本D非正态总体,大样本EAC都正A独立性B无偏性C充分性D一致性E有效性

A随机取样B有意选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C以部分推断总体D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E抽样A其自由度为k-1B反映的是随机因素的影响C反映的是随机因素和不同处置的影响D组内误差A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B各总体方差相等C各总体方差随因素水平增加而增加D各总体方差随因A其自由度为k-1B反映的是不同处置的影响C反映的是随机因素和不同处置的影响D组内误差A线性关系的显著性B回归系数的系数的显著性C线性关系的显著性D估计标准误差

At检验BF检验Ct检验与F检验的结论是一致的Dt检验与F检验的结论是不同的E用判定系数

A两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B两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C当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A具有同方差B具有异方差C期望值为零D相互独立E具有同分布

A两变量的关系是对等的B两变量的关系是不对等的C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D一变量是自变量,A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B自变量数列离散程度的指标C因变量数列离散程度的指标D因变量估A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为76元B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为78元C产量每增加1000件A产量每增加1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B产量每减少1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 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B均为随机变量C对等关系D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可控制变A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B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关系C广告支出与商品销售额关系D单位产品A线性关系B因果关系C变异程度D相关方向E相关的密切程度

A两变量之间必须明确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B回归方程是据以利用自变量的给定值来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回归方程参数aD估计标准误Ex、y的平均数

A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76元B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78元C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A回归方程的代表性B样本的变异程度C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平均误差D样本指标的代表性E总体AlE相关B单相关C负相关D复相关E完全相关

A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只能计算一个B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C据同一资料,A可为正值B可为负值C可大于1D可等于-1E可等于1

A正相关B负相关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E不相关和完全相关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A正确 B错误

A A

B B

C B A C

D A B B D C C C C B C B A D A B D B D B D B B C B A C A C D A C C B A C C C

B B

C B

D D A D B B A B A A A B C D D B C B C B D D B C B B A A B A B A D A D C A B A B A C

D

C

A

B

A

A

C

B

C

C

B

B

D

B

C

C

A

A

C

ABC DE ABC CDE DE ABCD ABCDE ACD ACE

ABCD

BC

AE ADE CE

ABDE BD

AC

ABCD CDE ABCDE ABC AB ADE ACD CDE AC ABCE ADE ABCDE BCE ACE BCD ABD BDE ACE BE ABE AB AC ABC BC ACDE BD CD AC AD ADE ACD DE ABCE ABCE ACE AC BC AD ABDE CD

B

B

B

A

A

B

B A A A B B A B A B B A B B B A B A A A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