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清华大学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清华大学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清华大学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教了10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没想到,一场教学模式的革新,竟让自己成了“网红”,还一不小心“红”到了国外。自2015年9月份,冯务中开授的国内首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登陆由哈佛大学与MIT合办的国际知名慕课平台edX以来,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人选课,还有国外粉丝主动要求将其免费升级成“更纯正”的英文版。这背后,是清华大学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改革的创新之举。“学生前8周在线上学习慕课,后8周则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讲授,同时辅以线下小班讨论。”清华马院副院长王雯姝介绍,目前该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4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已全部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

合式教学,线上部分的选课人数累计突破17万人次。线上学习,让思政课随时随地“妖魔化的马克思主义?神化的马克思主义?你了解多少?本课程为你还原真实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信仰,更重要的是一个理论体系!”不需要抢课,只要点开“学堂在线”,你就能听到一堂时下最受清华学子追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课程。

传统的思政课堂上,老师往往要在45分钟或90分钟时间内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内容。而在这里,一个章节的内容被分解为符合学习习惯的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被制作成7至15分钟的独立视频。“慕课使学生可以自由调配上课时间,学习更便捷——无论在线学习、使用手机客户端还是离线观看下载视频,随时随地,总有一款适合你。”该课程主讲人、清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震说,这也把老师们从重复讲解中解放了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线下的延伸讨论环节。线下讨论,让理想信念深植于心

看起来这像是一场辩论赛。教室里,围绕“互联网时代的爱国主义”的主题,30多个学生轮番论证、争辩不断。只有

在讨论陷入胶着时,任课老师张瑜和助教才会适时点拨几句。这是清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小班讨论的现场,也是清华学子眼中比慕课“更有魅力”的教学环节。“原来都是大班上课,只能点几个同学交流,没法让大家充分自由表达。”张瑜说,现在的课堂,每个学生都能发言,经常下课铃响了都不舍得走。“慕课可以提高上课效率,也具有内容均衡、概念明确、逻辑清晰的优势,但这只是‘点对面’地普及知识点,至关重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点对点’,还要靠线下。”王雯姝强调,清华对于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基于传统课堂和慕课两个平台的:“传统课堂是‘根’,互联网是一种有力支撑。同学们在完成线上学习的同时,还要选修时长

为8周的线下课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1 1>2的效果。”混合式教学,唤醒学生学习力、教师教学力“如果不是这次毛概课作业,我不会这么深切地感受到,原来个体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得这么紧。”一份“我的家族史”的调研作业,让清华材料学院学生袁之泉从家族视角观察到了陕西关中近百年来的土地变革,还亲手做了一份家谱:“回去听爷爷、大伯讲,才知道国家的每一步发展都和我们息息相关。”

“一系列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变革扬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力,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统一,更激发出老师们前所未有的教学力。”王雯姝说。而在开设慕课的2015年,光是慕课讲稿,冯务中就写了28.9万字。如今,他正盘算着将这些心血修订之后公开出版:“不能说只有论文才算成果,这些反复打磨出来的讲稿就是我近年最大的成果。”

短评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本”转变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正在遭遇挑战。一边,是互联网时代的猛烈冲击,出勤率和抬头率让每个教师挠头;一边,是青年学子对深入交流研讨的渴望,“大班额”“满堂灌”只能搬运知识,却不能真正释疑解惑。难题,怎么破? 以一场基于思政课堂和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变革,清华大学实现了思政课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本”的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在这里,线上

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私人定制,更符合时代特点;线下学习更深入透彻,满足学生需求。如此改变,不仅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基本遵循,更彰显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勃勃生机。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邓晖

思政课改革方案

思政课改革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9号)、以及《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1号)、中宣部、教育部印刷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 ]2号)、教育部印刷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 ]3号)等文件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发挥思政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一、思政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经过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努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基本原则:

1.坚持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理论知识、重难点内容讲授到位,不忽略基础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 2.坚持系统讲授、专题深化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堂”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确保“管用”、“实效”。 3.坚持思政课主导教育与主体教育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有效调动大学生作为思政教育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方法手段,鼓励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 4.坚持理论播洒与实践体悟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学,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思政课改革的基本思路 主要从三个方面厘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核 (一)网络慕课、生本教学----实施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 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标,根据“基本”、“管用”的原则,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对相关教材中出现的重复内容章节进行“合并重复、增添有用”,精心厘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块。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贯

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与实施

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与实施 摘要:21 世纪是网络时代,人类活动更依赖于网络,同样教学也离不开网络。先进的网络技术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本文在阐述思政课实施网络教学的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我院思政课实现网络教学的方式以及网络教学在思政课中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一、思政课实施网络教学的优势 网络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新模式。它借助网络平台,把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想与多媒体技术以及人机交互有机结合,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网络教学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板书、讲解为主要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量小,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网络教学将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融入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为一体的海量信息教育环境,把深奥或生硬的理论传授变成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生动讲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网络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常常受到时间、地点、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局限。而网络的虚拟课堂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既可以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也可以进行虚拟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网络教学不再局限于师生间面对面的班级授课,教师借助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学。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向教师咨询,与同学进行思想交流,还可以与素不相识的人讨论,原本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得更为广阔,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三)网络教学的目标更具有针对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不管学生的思想基础、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特征的差异如何,都采取“齐步走”的模式进行教育,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学习需求得不到完全的满足。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独立地利用计算机进行交互式学习。同时,网络环

关于开展2018年度学校课程思政改革试点

关于开展2018 年度学校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项目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部门、各系部: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和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学校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2018 年度学校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项宗旨本次教学建设立项工作旨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我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建设工作,抓住教材、教师、教学三大关键要素,从教学团队、教学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展示等环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 二、立项原则立项课程必须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将思想政治教育“无痕”融入课程教学。 三、项目指南 本次立项的项目共分三个类别,分别为:综合素养课程建设试点项目、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试点项目和课程思政微课建设培育试点项目。 (一)综合素养课程建设试点项目 1.项目建设要求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养和认知能力的综合素养课程为建设重点,通过明确课程目标、革新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完善课程配套实践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 2.项目建设成果: ⑴一份新修订的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

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摘要:不断提高创新人文精神的水平,加大力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渲染之下,不断的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水平,完善了思政课教学的体系。 关键词: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 为了大幅度的去提高高等学校的思政课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许多高校都对思政课的实践体系进行了改革,就目前的改革阶段来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不小的成就。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随意性过强、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对于以上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地区抓住高校思政课改革的突破口。 1创新教育理念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教育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了广泛的推行,许多学校对思政课进行了新的改革。就目前的改革成果来看,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仔细的去分析课程的整体教学,发现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些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过程当中,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大多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学术性比较强,在讲课的过程当中说教气息非常浓厚,所讲解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在整体的教学方式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过

于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感觉到疲劳,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有抵触情绪,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国际上的各种思想进行文化碰撞,多元化的文化在进行融合,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思想文化发展的更加多元和多变。当代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并且年轻人的思维非常的活跃,自我的个性意识非常强,对于现下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也具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当中,言论自由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当代的大学生非常喜欢说出自己对于问题的想法,这些都和传统枯燥的思政理论课相悖。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当中,教师一直是机械式的传授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收知识。如果一直沿用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那么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于思政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政教师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式,不断的去提高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此外还需要创新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创新和改革的大潮流。培养学生创新人文精神,在对思政课程进行讲解的过程当中融入时代的特色,多采取学生的意见,增强教学整体的时效性。 2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及定位 高校思政课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之下,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们精神,不断的去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实践目的。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较为健全的创新思维人格,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这点相应的措施去

清华大学学习视频教程下载,有需要的千万别错过

da清华大学(英文名:Tsinghua University),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清华大学《运筹学》共40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232-1-1.html 清华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周登文 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371-1-1.html 清华大学《数据结构》(c语言)严蔚敏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1547-1-1.html 清华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视频教学共2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233-1-1.html 清华大学《计算机原理》王诚 64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328-1-1.html 清华大学《模式识别》林学訚 32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375-1-1.html 清华大学《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汤志忠 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374-1-1.html 清华大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温冬婵 64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356-1-1.html 清华大学《JA V A编程语言》许斌32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354-1-1.html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原理》朱晓燕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329-1-1.html 清华大学《编译原理》张素琴吕映芝64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330-1-1.html 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刘强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327-1-1.html 思想道德修养清华大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327-1-1.html 清华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周登文48讲学习梦想家园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thread-2-1-2.html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华成英56讲学习梦想家园

清华大学固体力学方向选课及择业攻略20111207

固体力学方向选课及择业攻略 2011-12-4 一、择业 固体力学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土木工程、核工程、汽车等机械行业有着广泛深入的应用,而且在电子等其他行业中也有应用(如电子封装可靠性和手机抗摔设计等)。固体力学方向本科毕业的同学大致有四条出路: 1)学术之路:继续深造至博士,如有可能作一段博士后(该阶段最好在科研发达国家,拓宽视野和学习研究思路及方法),之后到大学或其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有这种想法的同学要系统深入全面地学习固体力学的各类知识及其相关的物理、材料、数学、计算机等知识。 2)去力学相关工业界:如去航天部门或机械、土木等行业。这部分同学,除了要精通相关的固体力学知识与技能(如有限元的熟练使用),还需尽早学习相关行业的知识(双学位或辅修是不错的选择)。达到在该行业中其他人士懂的你也懂,而你擅长的力学分析又是你独有的特点,这样就会有好的发展。3)去信息、金融等其他与力学不直接相关的行业:这个选择一般跨度很大,需要尽早作准备。固体力学的知识似乎没有直接应用于该领域,因此公司若招聘此类同学一般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但是从该领域就业的同学反馈来看,有一些力学相关的训练会助力他们。一是计算机的编程能力,固体力学的很多课程都涉及编程和计算;二是建模的能力,固体力学的分析会教给同学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来建模并进而得到一个工程中可以接受的方案;三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力学学习保证了同学从大一到大四不断地学习和应用数学,而且转入他行时我们数学的深入程度已足够理解其他行业所需用的数学。 4)出国留学:按道理这不应该列为一个独立的方向,因为这只是一个中间阶段,留学的同学最终会选择上述三条道路。只是单独列出来为有这个打算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出国留学首先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出国时申请与力学无直接关系的专业,历史上来看这样出国的同学比例很低,因为很难申请到名

清华大学微电子本科生培养课程设置.

一、简介 微纳电子系本科生一级学科名称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名称为微电子学。 二、课程设置 课程编号:30260093 课程名称:固体物理学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秋 任课教师:王燕 内容简介:固体物理学是固体材料和固体器件的基础。该课程主要研究晶体的结构及对称性,晶体中缺陷的形成及特征,晶格动力学,能带理论的基础知识以及晶体中的载流子输运现象等。是微纳电子专业的核心课。 课程编号:40260103 课程名称: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秋 任课教师:吴行军 内容简介:本课程从半导体器件的模型开始, 然后逐渐向上进行, 涉及到反相器, 复杂逻辑门 (NAND , NOR , XOR , 功能模块(加法器,乘法器,移位器,寄存器和系统模块(数据通路,控制器,存储器的各个抽象层次。对于这些层次中的每一层,都确定了其最主要的设计参数,建立简化模型并除去了不重要的细节。 课程编号:40260173 课程名称: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英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秋 任课教师:刘雷波

内容简介:数字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包括:CMOS 反相器、组合和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算术运算逻辑功能部件、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与实现、互连线模型与寄生效应的分析。并介绍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课程编号:30260072 课程名称:微电子工艺技术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秋 任课教师:岳瑞峰 内容简介:本课程授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电子制造的各单项工艺技术, 以及亚微米 CMOS 集成电路的工艺集成技术。本课程讲授微电子制造工艺各单项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氧化、扩散、离子注入、薄膜淀积、光刻、刻蚀、金属化工艺等,并介绍常用的工艺检测方法和 MEMS 加工技术、集成电路工艺集成技术和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另通过计算机试验,可学习氧化、扩散、离子注入等工艺设备的简单操作和模拟。 课程编号:40260054 课程名称: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春 任课教师:许军 内容介绍:主要讲授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物理知识,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现代半导体器件的新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中的电子态和平衡载流子统计,载流子的输运(非平衡载流子,产生和复合,载流子的漂移、扩散,电流连续性方程, PN 结二极管和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半导体光电器件,纳电子器件基础。 课程编号:40260033 课程名称: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春 任课教师:王自强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建筑系 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结合的特点。本专业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培养符合国家建设需求,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国际竞争力,具备成为专业帅才潜力的高素质建筑人才。 二、基本要求 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丰富的人文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 具备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和建筑技术以及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广泛的建筑相关领域知识。 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思维,具备整合建筑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设计和实践能力。 具有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团队精神、跨专业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与领导潜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设置两种学制: 1.本科学制五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学位。 2.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四年制本科培养总学分175,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2;集中实践环节由两部分组成:实践环节18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年制本科培养总学分200,其中课程学分156;集中实践环节由两部分组成:实践环节29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10门,42学分 建筑设计(1)(6学分)、建筑设计(2)(6学分)、建筑设计(3)(6学分)、建筑设计(4)(6学分)、建筑设计(5)(3学分)、建筑设计(6)(3学分)、建筑设计(7)(3学分)、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3学分)、城市设计(3学分)、设计专题(1)(3学分)。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及技术专业课程表

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 30240222 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 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 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 30240192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30240262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 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 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 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 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 40240452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 能导论 40240062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 4024042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 40240472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 2几何与代数 技术 40240402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 40240462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 40240372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 40240362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 库系统原理 40240492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 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 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 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 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 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

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 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 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 30240134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 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 40240452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 4024039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 4024042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 40240472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 技术 2几何与代数 40240402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 40240462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 40240372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 40240362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 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 40240492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清华大学本科生选课帮助

本科生志愿法选课帮助 一、选课地点及网址 任何一台可进入清华大学教学门户的校内计算机。 二、登录系统 1、进入“清华大学教学门户”主页面,网址为: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在右上角的“用户登录”处直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登录】后弹出安全警告窗口,点击【是】,进入教学门户。(见图1) 用户名及密码请查看“清华大学新生密码封”。建议同学们及时更改密码并保存好。 2、在【教学信息】页面的【选课信息】栏目中点击“进入选课”项,即可进入选课界面。在选课界面中,可进行多个学期的一级选课、二级选课和退课操作,还可进行开课信息查询、选课相关信息查询和课表查询等。 三、一级选课操作 (一) 选择选课的学年学期 在有多个学期的选课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学生首先应在【学年学期】下拉菜单中选择欲选课的学年学期。 (二)进入选课界面 点击【一级选课】,进入该学期的选课界面。(见图2) ●选课界面上部分为待选课程,由“选择必修课”、“选择限选课”、“选择任选课”、“选择体育课”和“选择重修课”五个Tab页组成,学生可切换页面进行选课;下部分为已选定课程。拖动中间的分隔线可调整窗口大小。 ●在选课报名阶段,每个Tab页的第一行会显示该页面课程可填报的志愿门数。 图1 登录教学门户图2 选课界面 第1页

第2页 (三) 填报志愿与选定课程 1、必修课、限选课的选课 在“必修课”和“限选课”页面(见图3),已分别列出了本学 期教学计划安排的必修课和限选课。在课程列表左侧的选择框中勾 选希望选修的课程;在选课报名阶段还要在该课程的“选课志愿” 中选择志愿等级,即填报选课志愿,再点击【提交】按钮选课。 2、任选课的选课 在“任选课”页面(见图4),可选择专业任选课、全校性选修 课、文化素质课或新生研讨课。 “任选课”页面中已列出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的专业任选课。 若要选全校性选修课、新生研讨课等,应先根据页面提供的查询条 件查阅课程,例如:通过“课程特色”可查询文化素质核心课、新生研讨课等;通过“文化素质课组”可分别查询八个课组的课程。 在课程列表中勾选课程、选择志愿等 级,点击【提交】按钮选课。 若所选任选课符合优先选课条件, 则提交后系统会自动将该课程的选课 志愿调整为“优先志愿”。 选课【提交】后,系统会对勾选的 课程进行上课时间冲突、考试时间冲 突、选课限制条件、选课优先条件等检 测。检测合格则选课成功;检测不合格 则选课失败,界面右下角会弹出提示窗 口,显示失败原因。 3、体育课的选课 在“选择体育课”页面,可先通过页面提供的模糊查询条件调出课程。例如:在“课程名”中输入“二年级男生”,点击【查询】按钮,即可查看所有二年级男生体育课;在“课序号”中输入“88”,可查看所有重补修体育课。在选课报名阶段,体育课允许填报同一门课程的不同课序号,但限定每人每学期只能选中一门当学期体育课。重补修体育课选课时不需填报志愿。 图4 “选择任选课”页面 图3 “选择必修课”页面

思政课改革方案

仅供个人参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以及《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宣部、教育部印刷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教育部印刷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等文件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发挥思政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一、思政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努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基本原则: 1.坚持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理论知识、重难点内容讲授到位,不忽略基础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 2.坚持系统讲授、专题深化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堂”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确保“管用”、“实效”。 3.坚持思政课主导教育与主体教育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有效调动大学生作为思政教育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方法手段,鼓励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 4.坚持理论播洒与实践体悟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学,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 二、思政课改革的基本思路 主要从三个方面厘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核 (一)网络慕课、生本教学----实施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 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目标,根据“基本”、“管用”的原则,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对相关教材中出现的重复内容章节进行“合并重复、增添有用”,精心厘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块。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浅谈小学思政课课程改革创新

浅谈小学思政课课程改革创新 下面我将围绕小学思政课课程改革创新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2016年将教材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每册4单元,主要围绕小学生的生活,从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如心理健康、学校班级问题、国家问题、自然环境问题、交通、安全、法治教育等囊获个人——家庭——社区——国家——世界的框架体系。我们不难看出,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而且是一门立于并导向社会生活实践、传递国家意志、沉淀升华为个体良好行为习惯、个体品质、法治意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世界意识的综合性课程,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等特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本课程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既要有着眼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大政方针、重大时事政治等政治与德育工作的大格局、大视野。这决定了相较于一般知识性学科而言,对教师提出更高素质、更宽领域、更多方面的素养要求。因此,思政教师专业化配备以及专业素养的提升应是重中之重。如何探索积极解决这一问题,本人提出几点拙见,不成熟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一、抓学科主心骨,打造一支专业教师队伍。由区学科带头人牵头,与各小学德育干部组成学科带头人工作室,主持本区教学研究、学科课题开展,制定教学教研计划,统筹兼顾总体工作。同时考虑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的问题,在编制内配足。编制在短时间内无法满足

的情况下,优先选取各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德育专干组成思政教师队伍。然后由德育副校长牵头组成各小学学科集体备课小组,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定期开展示范课、研讨课、成长课为契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立足课堂本身,磨炼课堂规划和资源开发。 二、以集体组织培训研修与自主理论学习协同发展两种途径,加快思政教师专业化水平 定期组织理论学习、政治学习培训、法治素养讲座等,同时定期检查教师自主学习笔记、心得,鼓励教师撰写学科论文,加强自主学习。 三、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队伍活力 以职称评定、行政岗位晋升必备条件,激发更多优秀教师投入到思政教师队伍行列的热情。以评选优秀思政教师、绩效体现等激励手段激发教师从教愿望。 四、遴聘法制部门、环保部门、公益单位人员到校兼任校外客座思政教师,定时开设讲座、授课,辅佐队伍建设专业问题。 五、重视学生课外实践比赛的评选工作 重视学科学生各类比赛,不仅调动家长参与德育思政绞死,形成合力,而且也能间接鼓励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

大学如何选课

大学如何选课 1.引子 “选课”这个词可以说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词语之一,你不仅会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看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论探讨,还会在各种报刊杂志上频繁搜索到这个字眼。我先摘引报纸上的一篇关于“选课”的文章,给读者一个感性的认识。 大学“选课”:自由并烦恼着 每个新学期伊始,对所有奔忙于校园中的新身影和老面孔来说,选课都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大学生在享受自主选课制度带来的学习自由的同时,也不得不为此花上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平添烦恼。对大学生来说,选课究竟是美梦成真的大好时机,还是费时费力的多此一举呢?我们为此采访了一些复旦学生。自主选课做不到心想事成 哲学系新生马晶:选课比高考填志愿还麻烦。入学的第二天晚上,全寝室就开始集体研究那本《本科生培养方案》。选课是我们从没经历过的事情,虽然许多专业课、文理平台课辅导员已经帮我们安排好了,可就挑那么一两门选修课也让我花去了一上午时间。原来以为交了选课表就跟交了高考志愿表一样万事大吉了,谁知上网一查有一半的课都没选上!选课真是个让人头痛的活,比高考填志愿还麻烦! 社会学系大二学生许旖旎:“拿到篮里都是菜”。我今年大二了,起初选课时我很兴奋——大一时我们选课晚,课都被学长们选完了,所以没选到什么喜欢的课。好不容易熬到大二可以跟学长们一起选课了,想把一年级时想选而没选上的文理平台课都补上。起初我顺利地选上了所有想选的平台课,谁知不久后我原来选上的学分被“踢掉”了一半!后来知道是学校为了保护大一新生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于是也只好接受并尝试选其他的课。由于大一时我修的学分太少,所以为了赶学习进度,我只能“拿到篮里都是菜”,选上什么是什么了。 物理系大四学生张致诚:临近毕业马哲还没选。大一、大二时以为高年级再去修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类的课会比较占优势,于是不知不觉一拖就拖到大四,想选时却怎么也选不上了。因为我已经开始实习和准备毕业论文,可以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实在很少。这个学期我只能选两个时间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但不幸的是两个时间段都没选上。于是万分焦急的我只能去苦苦哀求任课老师,在老师的签名同意之下,我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2.选课制为何物 那么,选课制到底为何物?它又是如何由来的呢?选课既然这么让人头疼,为什么还要给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呢?希望下面这些介绍能解开你的疑惑。 2.1定义及现状 选课制,也称课程选修制,即允许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包括选择课程、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量和学习进程。对于习惯了中小学课程(所有的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而且科目从小学到高中有连续性)的大学新生来说,大学的课程多得令他们眼花缭乱,课程分类也比较复杂,因此选课对他们而言还是一件新鲜而陌生的事物。但大学的学习与选课有莫大的关系,必须了解它,才能掌握主动权。而要了解选课制,首先要对大学的课程设置有所认识。 2.1.1大学课程简介

慕课时代下的大学思政课教学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b7389354.html, 慕课时代下的大学思政课教学模式 作者:张悦 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04期 【摘要】慕课时代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在信息时代中寻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创新性与适应性,也要守住思政课教育工作的初衷与根本。 【关键词】慕课;思政课教育;创新模式;坚守 互联网+带来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浪潮已经从根本上触动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根基,而“慕课”(MOOC, 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这个发端于美国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以其强大的在线共享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化壁垒,更让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慕课”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该何去何从? 一、“慕课”时代下思政课教育面临的挑战 选择多样化随着慕课的普及,高校之间的授课界限被彻底打破,自2011年以来,国内外诸多著名高校纷纷加入了EdX、Coursera、Udacity等慕课联盟,在这些共享平台上,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进度选择个性化,针对性的学习目标。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再也不是从前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慕课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在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于新媒介新技术的学习也需与时俱进,结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做好他们引航领路的思想导师。 交流虚拟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仅限于面对面的你问我答,而“慕课”的出现对于传统课堂的交流方式提出了变革性的挑战,学生们隐匿于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下,不再有现实中众目睽睽下的羞涩,网络课堂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更能展现自我,也更为随心所欲,虚拟空间的匿名留言方式也为一些学生的不良言论提供了保护伞,而网络共享平台的传播性也难以控制。因此,慕课时代下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如何走出新思路,又如何“固守本源”是我们一线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慕课”时代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教”与“学”的模式互补 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围绕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和加强规范管理三条主线指导大规模开放课程建设”。“慕课”的出现,正是促进了教师对于教学思路的反思以及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它以参与规模大、开放程度高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向传统中国大学以“教”为主的小众课堂的教授模式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随慕课而生的“翻转课堂”更是彻底颠覆了曾经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

(精选)思政课实践教学

思政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我院思政部对思政课进行了教学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任务引领”下的“师生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思修》课安排课外实践8学时,课内实践6学时,《毛概》课安排课外实践12学时,课内实践8学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使思政课“活”了起来。 1、为传播道德好声音,凝聚道德正能量,为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思修》课开展了“道德漫画展”活动。在学生中征集了六百余幅作品,精选出部分优秀漫画作品进行展出。通过本次活动也在学生中展开了一次自我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道德自觉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的中国梦闪烁着更加耀眼的道德光辉! 2、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在实践中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法律修养,做到自觉学法、知法、守法、敬法、护法,《思修》课模拟法庭审判的课堂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并展出了学生自己制作的有关法律知识的手抄报的部分优秀作品,让法律真正走近学生,从而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3、为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毛概》课开展了“喜看家乡新变化”、

“我最关心的改革”等系列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改革给家乡带来的显著变化,并把这种变化通过手机摄影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次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利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机摄影的形式,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认同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自觉地肩负起新时期大学生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4、《毛概》课开展了“读红色经典品百味人生”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品读这些红色经典书籍,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中国抗战历程的种种艰辛,也让伟大的革命精神大放光芒,一度在同学中掀起了红色经典读书热。 5、《毛概》课开展了“谈谈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自学汇报活动。学生通过模拟教学,展示他们小老师的风采,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提升素质的平台,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既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6、《毛概》课开展了国史知识问卷考试。为了迎接祖国的生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国庆来临之际,我们进行了国史知识问卷考试,通过问卷考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理论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好的了解我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也同时懂得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7、《毛概》课开展了“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演讲活动。学生们富有激情的演讲,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心得体会: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最新)

心得体会: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着力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最新) 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不断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在机制、体制和模式上寻求突破,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着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引导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不仅能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还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对于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学校需要突破传统、深化改革,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可靠的保障。 首先,要完善课程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立体学习平台。这一学习平台应该包括课堂和网络两方面。在课堂教学方面,加大马克思主义经典

著作与教材的融合深度,使课堂在经典著作阅读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在网络教学方面,利用新媒体实现经典著作书目推送、学习导读、大家点评、论坛交流等功能,拓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渠道,更好地补充和辅助课堂教学。其次,要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测评指标和考核方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需要专心致志、原原本本、反反复复地读,需要用测评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要解决好实践教学的落实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不仅能巩固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内容,而且能增强学生的理论思考习惯和理论思维能力,激发爱国热情、培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情感,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 思政课社会实践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教学活动,需要学校把它纳入教育整体规划。首先,学校要加强领导和协调,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全面规划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计划。同时,调动和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到

2016级本科培养方案-TsinghuaUniversity

2016级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清华经管学院遵循清华大学的基本方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经管学院本科生教育的理念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学院实现这一理念的途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并由此确定本科培养方案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 经管学院本科项目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掌握数字经济时代商务活动规律,能够有效驾驭信息通信技术以提升绩效、引领创新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会计学专业培养既掌握国际前沿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通晓全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展趋势,又熟悉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高端会计研究和实践人才。 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专业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和金融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育课,中文、英语和数学三种基础技能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即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以及新生研讨课等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三个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可跨越专业界限,选修任选课程。三个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要求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系统的管理学基础、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技能。 会计学专业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毕业后应具备在企业管理和资本市场中运用现代会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研究型工作的能力。 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专业的特点是更好地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教学,将学生对金融学的分析技巧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建筑在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使之更加深入和灵活;而金融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用武之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程设置上,既包括必修的经济学与金融学基础理论课,也包括较多可供学生选择的理论或应用性选修课。此外,培养目标强调学生达到较高

思政课改革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以及《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宣部、教育部印刷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教育部印刷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等文件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发挥思政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案。 一、思政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努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基本原则: 1.坚持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理论知识、重难点内容讲授到位,不忽略基础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 2.坚持系统讲授、专题深化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堂”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确保“管用”、“实效”。 3.坚持思政课主导教育与主体教育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有效调动大学生作为思政教育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方法手段,鼓励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 4.坚持理论播洒与实践体悟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学,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