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word练习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word练习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word练习题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共和制的初步确立。

(1)背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革命形势日益激化。

(2)确立: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2.曲折历程:19世纪,共和制和君主制长期较量,法国政体、政权反复变迁。

3.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法律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主要内容。

①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②众议院由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③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④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3)巩固:共和派经过斗争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

(4)意义: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温馨提示:19世纪法国共和制与帝制的斗争实际上是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较量,是资产阶级内部就实行何种政体的斗争。

【问题导思1】共和制为什么能够最终确立?

提示:原因:广大人民的斗争;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发展。

【预习检测1】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下列对该政体表述正确的是(A)

A.总统可连选连任 B.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

C.内阁由议会任命 D.总统由国民普选产生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确立背景。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开展,但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比较低。

(2)政治前提:德意志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

①统一的主要原因: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统一的领导者:俾斯麦。

③统一的方式:王朝战争。

2.法律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核心内容: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由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获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通过才能生效。

(2)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①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②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

3.特点: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和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4.影响。

(1)促进了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其跻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

(2)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不彻底。

【问题导思2】有的学者说德意志帝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提示:同意。因为从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德意志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宪法赋予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召集或延期或结束两院的大权,从而使宪法对帝国皇帝的权力没有约束和限制。

【预习检测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洛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登堡……汉堡。”该规定(A)

A.维护了德意志的统一B.继承了军国主义传统

C.加重了封建专制色彩D.确立了容克贵族的统治

解析:从题干内容可知德意志国家是联邦国家,故体现的是德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故A项正确。

基础达标

1.法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A)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联邦制

2.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B)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3.(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首相(A)

A.对皇帝负责 B.对帝国议会负责

C.对联邦议会负责 D.对总统负责

4.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C)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5.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不正确的是(C)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体

B.法国总统是议会选举产生的,德国皇帝是世袭的

C.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

D.都顺应历史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这些规定表明该国(C)

A.皇帝统而不治

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职。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以连选连任。总统在参议院的同意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德意志帝国和1875年的法国的政体类型。

(2)试归纳两国元首的产生方式和职权有何不同?

(3)在学习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后,小张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小王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1)德国:君主立宪制;法国:民主共和制。

(2)不同: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掌握最高行政权,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可以解散众议院;德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拥有立法、任命官员等巨大权力,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

(3)同意小张的观点,因为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或同意小王的观点,因为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

素能提升

1.(2015·临沂一模)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A)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无产阶级专政

2.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C)

信息一: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信息二:行政大权由总统及其内阁掌握。

信息三:总统由议会选出,并与议会相互制约。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议会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德国的行政大权由皇帝及宰相掌握,采用排除法,选C项。

3.(2015·广州期末调研)“(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B)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解析: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A项错误;法国共和制确立相当

高中历史必修1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1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预习案】 【知识梳理】 考点1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前提:法国大革命及其之后的艰难斗争。 (1)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2)1792年,法国废除________,建立共和国。在此后的七十多年间,政权在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反复易手。 (3)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标志:1875年《________》的颁布。 (1)内容: ①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员组成,有权选举总统。 ②行政权归________,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意义:为法国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考点2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前提:德意志统一。 (1)原因:德意志的四分五裂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在________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内容:①________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

元首和军队统帅。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 ③________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________议会组成。④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________国家。 (2)影响:①积极作用:推动德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________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局限性:继承了普鲁士的________传统,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基础练习】 1.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A.行政权由总统掌握B.行政权由总理掌握 C.行政权由内阁掌握 D.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2.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 10课鸦片战争试题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 争试题含解析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 易中 鸦片战争1、23、4、7 战火再燃65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解析:A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向中国猖狂走私鸦片是因为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急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A项正确。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解析:B 根据材料,在1689~1839年这段时间的涉外司法诉讼本应全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有较多由外国人自行审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得的,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也没有体现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c、D两项错误。 3.(2017·山东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帖(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练习试题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 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解析:A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向中国猖狂走私鸦片是因为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急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A 项正确。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解析:B 根据材料,在1689~1839年这段时间的涉外司法诉讼本应全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有较多由外国人自行审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得的,A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也没有体现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C、D两项错误。 3.(2017·山东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帖(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辱……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这体现了( ) A.清朝统治者完全放弃天朝上国心态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爆发后仍严格使用“禀谕”格式 D.清政府长期奉行的外交文书范式有了改变 解析:D 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触动不大,没有产生清朝统治者完全放弃天朝上国心态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容,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爆发后仍严格使用“禀谕”格式与材料中“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不符,故C项错误;从“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可知清政府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文书范式,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D.国王与议会的矛盾2.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A.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B.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 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3. 17、18世纪,英国的重要制度创新主要有 ①责任内阁制②君主立宪制③共和制④两党制⑤代议制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4.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评价的是 A. 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C.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近代德国宪法与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5.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文件是 A.《权力法案》 B.《权利法案》 C.《大宪章》 D.《人权宣言》 6. 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独立战争B.南北战争C.反抗殖民统治战争D.体制改革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 8.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 A.邦联政体 B.君主立宪制政体 C.民主制共和政体 D.联邦制的总统共和制 9.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10.“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11.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点有 ①政权的本质②国家元首的称谓和产生方式③国家元首掌握的权利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②③ 12.能够影响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 D.德意志的统一战争 13. 英国的漫画家针对法国政体的演变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 帽子了”的漫画。漫画中的房间内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知识梳理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前提——“光荣革命”;奠定基础——《权利法案》;确立——18世纪中期;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 1. 了解英国“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 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 ①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君主权力受到法律制约。 ②意义:从此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 责任内阁制:18世纪前期形成,开创者——沃尔波尔,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 内阁产生过程:普选产生下院议员→下院大选→(国王形式上任命)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首相提名(内阁和政府成员)→(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制。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且控制立法程序。作为政府和内阁首脑的首相掌握行政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因此掌握国家大权。 3. 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 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2) 概况: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3)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完善了英国的代议制;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会为实,君主为虚) ①国王“统而不治”;②议会权力至上;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责任内阁制)。 二、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1.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 制定背景:邦联政府软弱无力,无法保障美国发展。 (2) 主要内容:中央与地方——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央机构——实行三权分立(确保了民主制度),确立总统制共和制。 (3) 体现原则:中央集权;民主原则;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理论来源:启蒙思想)。 (4) 评价:积极——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承认奴隶制度和黑奴贸易,种族歧视,妇女和印第安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等。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2. 理解美国联邦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新)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特点有 ( ) ①法律至上②议会主权③分权制衡④代议制民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 )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3.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枢密大臣 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4.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 A.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5.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文中的“建筑物”是指 ( ) A.总统制B.联邦制C.共和制D.邦联制 6.以下是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对各国国情的描述,其中与史实有明显出入的是 ( ) A.“英吉利即俗称红毛邦……于今称为最强之邦,由法善也” B.“日耳曼邦内分十余邦,不相统属……信奉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尤甚” C.“花旗邦即米利坚……邦长七年一任,限以俸禄,任满则养尊处优,各省再举” D.“佛兰西邦亦是信上帝、耶稣基督之邦,但其教多务异迹奇行,而少有别” 7.2010年5月18日《新京报》报道:“英国没有成文宪法。按传统,虽然议员任期 5年,但首相可以在任何他愿意的时候去女王那里提出解散议会申请。卡梅伦说:‘我是英国历史上第一名主动提出放弃这一权力的首相,这是对首相权力的妥协,但我觉得是件好事。’英国新任首相卡梅伦认为,这一传统过于随便,给下院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现在是时候让我们寻求一个固定任期议会了’。”这段话的意图是()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和“光荣革命”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此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2.了解《权利法案》 内容: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影响;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3.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⑴形成:1721年,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⑵内阁产生过程: 下院选举→(国王任命)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首相提出内阁名单→(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 ⑶内阁、议会和国王的关系 ①名义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②成员集体负责: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⑷首相的职权 ①首相是多数党的领袖②有权提名各部大臣③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③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④有权解散议会。 4.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的选举改革 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5.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最大特点:责任内阁制 (1)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议会权力至上②国王统而不治③首相掌握实权 (2)理解:英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但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 第2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和了解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1、1787年宪法的内容: ⑴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⑵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国家权力结构)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国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比较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提高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补充,了解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初步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 了解并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提高比较、概括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比较英美法德代议制的不同特点及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有益启示,培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代议制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学会历史和客观分析评价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18世纪末期,在封建势力比较强大的欧洲大陆,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统一,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伴随这两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进一步发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典,成为欧洲和亚非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样板。 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与旧教材相比,本课内容师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尚显不足。分析法德代议制的异同,要求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分析比较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第一目“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教学要点:①帝制与共和国的反复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第二目“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教学要点: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②法兰西议会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 第三目“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教学要点:①德意志统一的完成②《德意志帝国宪法》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③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1.导入设计 情境创设与问题导入: 播放《英雄交响曲》,提问曲名作者;打出贝多芬、拿破仑的图片。提出问题:贝多芬的这篇交响乐是歌颂拿破仑的,得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他愤怒地撕毁了手稿,后来改为《英雄交响曲》,这反映出什么问题?贝多芬与拿破仑的分道扬镳,反映了法国社会哪两种政体选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光荣革命:1688年 ○2《权利法案》:1689年。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会逐渐处于“同 而不治”的地位 ○3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作用:国内影响:提供保障、稳定社会、走入民主、树立模式; 国外影响: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响。 3、特点: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征性 的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 1、“1787年宪法”的制定:独立初期的美国,只是一个邦联制国家。 原则:“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约。行政权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

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同,在战时可行使独裁权。立法权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司法权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联邦法院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2、“1787年宪法”的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促进了美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使美国革命得以完成。 3、“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反映人民群众权益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作为修正案补充进宪法的;它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由参议员授权组成。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共和派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 理解和运用 (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 新课学习 一、虎门销烟 国内: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 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国际: 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相继发展; ②资本主义列强疯狂对外扩张,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鸦片走私 英国为扭转对华正常贸易逆差,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课 件www.5yk https://www.360docs.net/doc/957886010.html,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欧美)自查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历程、特点? 美国共和制确立和发展历程、特点? 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标志?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确立的标志、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过程: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权利法案》: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国王受限 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特点: 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2美国共和政体 背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 确立: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贯彻分权与制衡, 包括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总统共和政体。 ②促进美国近代化的发展。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发展: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3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背景:(艰难之路)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确立: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4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 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有观点认为:英国革命突出了自由而忽略了平等,法国革命突出了平等却忽略了自由,而美国的经验,则显示了把这两个价值中和、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A.实行代议制民主 B.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并重 C.主权在民的原则 D.两党“和平竞争、轮流坐庄” 2.1787年美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议案都必须要有经过两院批准通过的完全一致的文本,才能送交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这一规定() A.说明总统拥有一定的立法权 B.改变了美国国家机构的结构 C.有利于提高国会的立法效率 D.旨在防止出现立法机构暴政 3.俾斯麦1862年执政,宣布议会休会,开始了无议会统治时期。他禁止自由派活动,封闭反对派刊物,其独断专行被指责违宪,酿成“宪法危机”。1864年,俾斯麦以对丹麦的军事胜利征服了朝野,这场宪法冲突才告结束。这说明() A.德国军国主义传统严重 B.统一任务是当务之急 C.集权政治已经初露端倪 D.德国民主意识很薄弱 4.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下面对这一文件表述错误的是() A、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B、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C、规定国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D、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5.1896年帮助麦金利赢得大选的马克·汉纳说:“要赢得选举,需要两个东西。第一个是金钱,第二个我就不记得了。”美国前国会议员奥尼尔在解释金钱与选举的关系时讲的更具体:“任何竞选都由四部分组成,候选人、政策立场、竞选班子和金钱,没有金钱,其他三项都可以忘掉。”这些都说明()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3课_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第三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汉初刘邦分封同姓九王后,全国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全国1300余万人,中央政府控制编户97万,人口450余万。(数据采用自刘国石《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之比较》)这说明(B) A.汉初实行分封制后人口增长迅速 B.王国势力庞大,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分封诸王使汉政权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D.分封制的实施使汉政权扩充了疆域,州郡数大增 [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汉初中央直辖的郡和人口远远少于各王国控制的郡和人口,地方王国对中央形成了挑战,这说明王国势力已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B项正确、C项错误。从材料中难以看出人口和州郡数目的增长变化,A、D两项排除。 2.据史料记载,仅从元朔二年至元朔六年(前127~前123年),封侯的数目多达121个,元鼎元年至后元二年(前116~前87年)又有44人封侯,甚至一日之内竟有24人同时封侯(注:元朔、元鼎、后元均为汉武帝年号)。武帝此举根本目的是(A) A.加强中央集权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知反映的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汉武帝时为了削弱王国的实力,实行“推恩令”,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3.唐朝后期,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这种状况(C) A.加强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中央集权D.完善了选官、用官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藩镇割据的影响。据材料可知,节度使控制着地方行政权、军权、财权,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故本题选C项。 4.(2018·河南郑州一中高一期末)《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D)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解析]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使之担任侍中、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

第四单元第十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有(B) ①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②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③军备废弛,军纪败坏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由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故答案为B 项。 2.(2018·海口高一期末)历史课上,老师给学生出示了下列材料,其反映了(B) B.这是清王朝长期以来闭目塞听的表现 C.中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D.英军的真正目的是武力威慑清政府 [解析]A、C两项说法错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D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故选B项。 3.(2018·海南学业水平测试)史学家陈旭麓说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这场战争是指(A) A.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 C.虎门销烟D.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阶段特征的再现能力。计算时间为1514+325=1839,能够得出此时中国被侵略的战争是A项。B、C、D三项不符合以上特征。 4.历史题材的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立场和思维角度。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C)

①漫画的作者可能是中国人②《南京条约》是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③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中的胜败④作者意在表达对外国侵略的不满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结合漫画中英国入手里拿着枪以及清朝官员大汗淋漓等内容可知,该漫画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质,即清政府是在鸦片战争战败的前提下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据此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项。 5.(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C) 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了法律,应受中国法律的制裁,题干所述事实明显与此相违背,这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践踏。 6.(2018·南京高一检测)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在浙江开放的通商口岸是(D) A.杭州B.温州 C.镇海D.宁波 [解析]《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位于浙江的是宁波,故选D项。 7.(2018·潮州高一统考)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C) A.鸦片贸易合法化B.开放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D.获得最惠国待遇 [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而只有大大降低关税,才能满足其对华商品输出的需求,故选C项。 8.(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测试)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堂笔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质教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学习||,培养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对教材摘引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的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原因||。 【板书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历史条件 (1)经济前提: (2)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4)实践活动: 2、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标志: (2)主要内容: (3)意义 二、巴黎公社——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背景: 2、经过:1871.3.18-- 3.28--5.28 3、革命措施: 4、失败原因: 5、性质和历史意义: 6、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20世纪末的201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10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再认再现的主要史实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②再认再现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③通过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进行内容、危害等方面的深入比较分析,培养、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本课的图片、视频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境再现”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落后就有可能挨打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2)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 一、复习巩固: 《固学案》12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二、知识体系: ★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年) 1、爆发背景和原因: (2)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为而对外扩张。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时间:;人物:。影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结合时间轴和地图,从时空角度理解法、德建制历史背景的特殊性,学会用时空背景认识历史事件 通过小组探究,深入分析两国理解宪法内容和本质特点,归纳共性和个性,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方法。 结合史实材料,通过讨论两国政体模式的世界性影响,辩证看待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发展进程。 结合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的特殊性历史背景,理性分析宪法内容的本质特点,探究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难点;结合两国特殊性的历史背景,辩证分析宪法的本质特点,剖析共性和个性 三、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普通高一学生. 具有起步历史知识储备不足,分析比较能力较弱能力-----知识基础和相应技能, 智力成熟,初具辩证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 要求:强化学生对于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的理性认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探究法、问题探究、史料分析 五、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的最后一课,使得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最终确立,在整个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六、教学过程 名称普法战争 时间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 参战方普鲁士王国VS 法兰西第二帝国 结果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普鲁士获胜,完成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 设计意图: 开篇设计铺垫,激趣。引入主题——法、德代议制政体的确立发展线索。 思探1:法兰西共和过程之“艰 材料:法国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影响了工业劳动力的来源,并造成农业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法国高利贷资本活跃,几家主要大银行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游资,从事利息优厚的国债和证券交易以及对外贷款等信贷投机活动,很少直接投资于工业企业,使工业资本相对缺乏。 ——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设计意图: 通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深入了解法国建制背景的特殊性,正确理解、剖析宪法的本质。 思探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之“固” 思探3德意志帝国宪法之“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