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复习总结资料

管理学基础复习总结资料
管理学基础复习总结资料

《管理学基础》补考复习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5分)

1.一个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具备()。A.概念技能 B.人际技能 C.组织技能 D.领导技能

2.某公司总经理安排其助手去洽谈一个重要项目,由于助手工作失误,造成合同最终被另一家公司接走。董事会在讨论失误责任时,哪一种说法最合理()。

A.总经理至少应承担领导用人不当和督促检查失职的责任

B.总经理的助手既然承接了谈判任务,就应对谈判承担完全责任

C.若总经理的助手又进一步将任务委托给其下属,则也可不承担责任

D.公司总经理已将此事委托给助手,所以,他对谈判失败没有任何责任

3.20世纪年代以来,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在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经济的脆弱。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你赞同哪一种说法()。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和局限性

C.美国企业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优秀

D.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4.对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

A.艺术 B.科学 C.艺术和科学 D.上述均不是

5.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 )。

A.管理 B.组织 C.战略计划 D.激励

6.沟通、了解、激励下属的管理技能是()。

A.技术技能 B.诊断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 D.分析技能

7.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美国泰罗的()就是其中之一。

A、科学管理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行政管理理论 D.行政组织理论

8.狭义的计划是指()。

A.制定计划 B.执行计划 C.检查计划 D.完成计划

9.没有实行管理分工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制 B.直线职能制 C.矩阵制 D.事业部制

10.采用“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型 B.职能型 C.事业部型 D.矩阵型

11.组织中主管人员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是组织工作中()的内容。

A.目标明确原则 B.责权对等原则C.管理幅度原则 D.统一领导原则

12.一般来说,集权或分权的程度,常常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权的情况来

确定。

A.领导B.决策 C.计划 D.组织

13.()可以使各级主管人员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内容,得到各种不同的经验,为其今后在较高层次上任职打下基础。

A.理论培训 B.提升C.职务轮换 D.辅导

14.现场控制可以被称为()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同步控制 D.预防控制

15.控制过程的最后一步是()

A.制定标准 B.评价成绩并纠偏

C.用标准衡量成绩 D.质量控制

16.现场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

A.基层主管人员 B.中层主管人员

C.高层主管人员 D.非主管人员

17.假设你让一位缺乏经验的下属为你处理一件棘手的任务,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控制方式比较好?()

A.全权委托,不再过问 B.等到任务完成之后再来评估他的工作是否理想

C.定期检查进度并研究所碰到的问题 D.不定期的抽查下属的工作

18.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学说。

A.行为科学 B.人文关系 C.社会关系D.人际关系

19.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A.组长 B.总经理 C.领班 D.车间主任

20.管理控制职能的过程可以分为()三步骤。

A.建立标准衡量工作成效鉴定并纠正偏差

B.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事后总结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

D.搜集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

21.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A .战略管理 B.现场管理C.组织协调 D.开拓创新

22.任何组织体中,可将其工作活动分为两类: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从事管理活动的人称为管理者。在一个会计科里,会计科长和科员:()

A.前者是管理者;后者是作业者,充其量也只能是管理人员,不可称作管理者

B.都是职能科室的管理者

C.都是作业人员,只有厂长或经理才是管理者

D.莫衷一是

23.对一批数量为5000只的灯泡,应选用的衡量工作的方法:()

A.肉眼观察 B.下属作口头报告 C.抽样检查 D.全书检查

24.开展控制工作的前提条件是() B

A、选择领导方式,建立沟通网络

B、确定目标计划,建立组织结构

C、选择领导方式,建立组织结构

D、确定目标计划,建立沟通网络

25.航空公司只要将班次、航次、日期等资料输入电脑,就可以知道座位是否有空。这种控制方式属于()

A.事前控制 B.事后控制 C.即时控制 D.参与控制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矩阵组织的弱点有()。ABE

A.稳定性较差 B.多头领导

C.适应性不强 D.灵活性不够

E.部门之间难以协调

4.组织工作的原理包括()。ABCDE

A.目标统一 B.责权一致

C.组织适宜性 D.分工协作

E.稳定型和适应性相结合

3.上下级关系的数量减少就能()。AD

A.增加管理幅度 B.增加管理层次

C.减少管理幅度 D.减少管理层次

E.对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没有什么影响

4.直线式结构的缺点有()。ADE

A.上下沟通困难 B.不能严密监督下级

C.同级沟通困难 D.影响下级的积极性

E.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增加

5.按地区划分部门的优点有()。ACD

A.有利于改善地区内的协调 B.有利于改善地区之间的协调

C.有利于培养管理人才 D.有利于区分地区经营的经济效益

E.有利于加强主管部门的控制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管理自从有了人类集体活动以来就开始了。( ) √

2、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去实现组织目标。( ) √

3、高层管理人员花在计划决策上的时间相对更多一些。( ) √

4、中级管理人员往往处理现场管理、指导操作等技术性工作较多。( ) X

5、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制定的计划越偏向于战略性计划。( ) √

6、组织中向外界发布信息的管理角色称为组织发言人。( ) √

7、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重要。( ) X

8、技术技能是指沟通、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 ) X

9、非正式沟通容易传播小道消息,因此组织要极力避免。 ( ) X

10、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 √

11.计划可以消除变化。()X

12.法约尔提出的十四项管理原则已不再对现在的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X

13.霍桑试验的结论中,认为人是“经济人”。()X

14.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处理好意外或突发事件。()X

15.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作用。()X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组织文化的功能?

答: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

2、权力是什么?有哪几种来源?

答:权力是指一个人影响他人的潜能,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组织赋予的职位权力,如强制权、法定权、奖赏权,二是个人具备的权力,如专长权、感召权。

3、简述目标管理的特点?

答:

1)员工参与管理

2)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3)强调自我评价

4)重视成果

4、简述管理的各项职能。

答:管理的职能主要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就是确定组织未来要达到的目标并确定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组织是管理者根据计划对组织活动中各种要素和人们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

领导是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能力去影响和指挥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过程。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的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5、说到底,物色最合适的人选填补空缺职位是主管人员的职责,而不是人事部门的职责。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为什么?

答:不赞成,在物色合适人员的过程中,人事部门与主管人员都有责任,知识职责不同而已,主管人员需要向人事部门明确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要求,人事部门负责具体的招聘工作。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学习管理学基础心得体会与感想

学习管理学基础心得体会与感想 要想学习好管理学,那么《管理学基础》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下面小编整理了《管理学基础》学习心得体会与感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管理学基础》的体会与感想篇一 通过这一段时间对《管理学基础》的学习,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即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经管专业的学生,我认为管理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因此,学好管理学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工作乃至今后步入纷繁的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自从人们开始形成群体去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人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组成群体无非是为了集结个人的力量,以发挥集体的更大作用,这种群体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组织”现象。所谓组织,是由两个成两个以上的个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组织是

一群人的集合组织的成员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去实现即定的长一组织目标。这样的组织才能形成整体力量,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案秤的各项活动,实现不同与个人目标的组织总体目标。组织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企业是一种组织,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而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谈其事,必先谈人。那就先说说我自己吧。我的态度是没有把它当做一门选修课,而是一门我的必修课。我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它对我来说就是一门专业课。 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首先就一个学生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目标,取得成功。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自己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 在为群体中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使每个人有效地完成任务时,管理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果要使群体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员一定要明白期望他们完成的是什么,这就是计划工作的职能,而这项职能在所有管理职能中是最基本的。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定稿 2012年新稿

原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928079180.html,/news/dianda/2012-06-27/122.html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2010春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姓名: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X 分校:河西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 XXXXXXX 时间: 2012.XXXXX

目录 内容摘要 (2)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3) 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3) 二、激励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5) 三、学习心得体会 (8) 四、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内容摘要 管理是组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活动有组织、意识,不断的进行协调的活动。管理作为协同各个成员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行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管理学又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总结。是从事管理活动的部门、单位、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它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管理学基础》这本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技术和方法相结合的原理,说明了管理在任何的地方都是一种因人、因事、因时而随即适合的活动,所以,管理方法要多样化、要讲究艺术。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讲理论联系实际。第三部分学习心得体会。第四部分结语。本文从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各个方面对管理学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解释。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这本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技术和方法相结合的原理,说明了管理在任何的地方都是一种因人、因事、因时而随即适合的活动,本书讲述了十三章的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讲述了管理的概念及性质和管理的职能及作用,还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做出了描述。管理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做了概括和理论总结:泰罗—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韦伯—管理之父;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等等。这些学派主要是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等。 第三章、计划 计划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计划工作具有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的特征。其任务就是明确目标,并拟订实现目标的方案、措施。 第四章、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 ②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 (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 (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人群调查: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应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⑴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最新管理学基础秋判断、选择复习范围资料

管理学基础(专)2017秋判断和单选复习资料 一、判断 1.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要实现目标,就必须使资源与职能活动协调,所有的管理行为在本质上都是协调问题。√ 2. 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管理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 管理活动与环境没有关系。× 4.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基本功能,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沟通、控制四大基本职能。× 5. 运行机制是组织中最基本的管理机制,是管理机制的主体。√ 6. 管理方法中的经济方法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等特点。× 7.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专门从事某项具体生产业务活动和专门技术工作的人员。× 8.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的现行政策,并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9.技术技能指的是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 10. 在道德的惯例层次,管理者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道德准则的影响。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一致,也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不一致。× 11 传统经济学观点认为,企业不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它们还要对社会负责,因此企业的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应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12. 企业不需要对社会环境承担责任。× 13.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 14.例外原则指的是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者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15.管理可以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5个方面的职能,这一理论是韦伯提出来的。× 16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 17.“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提出的。√ 18.权变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9.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部门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专业系统目标。× 20.目标大多是线性的。× 21. 目标的设置要有项目、衡量标准、达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资源要求,使执行人能够清晰了解目标的内容。√ 22.SWOT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找出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对这四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组织的发展目标。√ 23组织目标是共同协商的,而不是上级下达指标,下级提出保证,这是目标管理的特征之一。√ 24 个人中心型目标管理的特征是根据高层管理者提出的总目标,通过各级组织由上而下,逐级分解,并具体落实各自的目标。X 25.计划就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制订实现决策方案的具体详细和周密的行动安排。√ 26.按照计划的层次分,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27.在组织成长期,随着目标更确定,资源更容易获取和顾客忠诚度更高,计划也更具有

管理学基础心得体会3篇

管理学基础心得体会3篇 管理学在全世界名列基础管理学教材的榜首,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以来,深受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好评,成为国内最受欢迎和采用量最大的管理学教材。下面是带来的管理学基础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管理学基础心得体会 进入电大后,开始学习管理学。以前对于管理只接触过一些断断续续的概念,不是很全面了解。经过半年的系统学习下来,我有了不少收获,以前工作中接触过的一些管理培训思想都通过逐步学习而全面一一对应起来。 通过学习,我发现这门学科涉及面非常广。而有效的管理,是没有一种固定模式的。首先摆在第一位的必须是结合实际,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目标,都会有很多个管理的选择,而我们则要从中选择出一种最有效,最节约,又或是最易实现的办法。于是,我们必须要首先明确一个最核心最本质的目标。对于企业管理,那就是投入最小成本换取最多的回报,而工作和人是管理的两个重要部分。 对于工作,所有的企业都是由无数人来担任无数职位然后形成的,因此所有的企业都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同时每一个职位的人,不论是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他们需要完成的工作也是在一定的计划内的,这些都是企业在运作前需要设计规划好的内容。因此管理的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把这些工作的结构和内容计划安排好。单从工作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达到了最合理最科学,而企业中每个人的工作也是最恰当最精准,那么这个企业就能做到已最少的投入换回最多的回报。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永远找不到一个最完美的工作方式,同时实际情况也是变化万千,现实的要求在不断改变,如果要“最完美”,那就必须不停的改变,这对于管理者来说也是极不现实的。因此管理学家只是致力于更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非求一个“最完美”。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知识及能力要点考试要求程度 情境1 认知管理 前导知识 管理的定义S 管理的必然性L 管理的重要性L 子情境1.1 认知管理工作 管理者S 管理对象L 管理职能L 子情境1.2 认知管理理论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S 科学管理理论Y 一般管理理论Y 行政组织理论Y 人际关系理论Y 现代管理理论L 情境2 组建创业公司 前导知识 公司的定义S 公司的特征S 公司的分类S 有限责任公司L 股份有限公司L 子情境2.1 公司设立 公司设立定义L 公司设立要件S 公司设立程序Y 子情境2.2 公司运作 公司运作概念L 办理税务登记S 设置顶层组织结构Y 人员招聘Y 公司形象设计Y 情境3 制订公司经营计划

前导知识 计划的定义L 计划的类型S 计划工作的内容S 计划工作原理Y 子情境3.1 分析经营环境 经营环境内容Y 经营环境分析H 子情境3.2 制定公司经营目标 目标和目标体系S 目标的制定Y 目标管理N 子情境3.3 抉择公司经营方案 决策的定义和重要性L 决策的类型S 决策的程序Y 定性决策方法H 定量决策方法H 情境4 架构公司组织结构 前导知识 组织工作的涵义L 组织工作原理Y 子情境4.1 设置公司职能部门 部门设置S 人员配置Y 子情境4.2 划分公司管理层次 管理幅度Y 管理层次Y 集权与分权H 子情境4.3 设计公司结构形式 公司结构的涵义L 公司结构形式Y 情境5 领导公司员工 前导知识 领导工作涵义L 领导工作原理S

人性假设与领导方式L 领导理论Y 子情境5.1 指挥公司员工 指挥的基础L 指挥及其内容S 指挥的方式S 领导艺术H 子情境5.2 激励公司员工 激励及其实质L 激励过程L 员工激励与强化N 子情境5.3 沟通公司员工 沟通及其过程L 沟通的类型S 领导沟通的作用L 领导沟通的原则L 领导沟通的障碍Y 领导演讲与倾听H 情境6 控制公司活动及资源 前导知识 控制工作的涵义L 控制工作的原理Y 子情境6.1 控制公司质量 质量控制及其重要性L 质量控制类型S 质量控制要领Y 质量控制方法H 子情境6.2 控制公司成本 成本控制及其重要性L 成本控制过程S 成本控制方法H 子情境6.3 控制公司员工 员工控制的实质及其重要性L 绩效及特性L 绩效考核及内容Y 绩效考核程序Y

毒理学基础总结及重点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简答题 1、简述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⑴经胃肠道吸收:吸收方式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滤过、胞饮或吞噬;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①化学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②胃肠道的酸碱度;③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蠕动 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也可对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 ⑵经呼吸道吸收:吸收对象气态物质(气体、蒸汽)气溶胶(烟、雾、粉尘);吸收的方式——简单扩散;主要的吸收 器官——肺;经肺吸收的特点经肺吸收十分迅速,仅次于静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分布全身。影响因素: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②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浓度差;③血气分配系数;④肺通气量和经肺血流量;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大小。 ⑶经皮肤吸收:外源化学物经表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阶段,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①化学物溶解性: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脂/水分配系数接近于1,易被吸收进入血液。光有水溶性或光有脂溶性吸收困难;②皮肤条件表皮损伤可促进外源化学物吸收。皮肤潮湿,促进吸收充血和炎症。 2、简述体内主要的贮存库及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答:⑴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作为贮存库(清蛋白);②肝和肾作为贮存库;③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 ⑵意义: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靶器官中外源化学物的量,毒效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贮存库是不断释放毒物的源头,使毒物在机体作用的时间延长,并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认为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3、试述几种主要的排泄途径及排泄的主要物质。 答:⑴经肾脏(尿)排泄:分子量<60000,且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外源化学物分子,机制: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泌。⑵粪便排泄:①混入食物中的毒物;②随胆汁排出的毒物;③肠道排泄的毒物;④肠道菌群。⑶经肺排泄:体温下以气态存在的物质、挥发性液体。 4、简述生物转化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答:⑴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以:①多数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水溶性增加,易于排泄;②一些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⑵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 相反应和II 相反应;①I 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②II 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 ⑶影响生物转化因素:①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②代谢酶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③遗传与代谢酶的多态性;④代谢饱和状态;⑤其他。 5、简述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以及酶诱导的意义。 答:⑴许多外源化学物可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合成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这种现象称为酶的诱导(enzyme induction)⑵毒物代谢酶的阻遏(enzyme repression)指对某些代谢酶诱导的同时可阻遏另一些代谢酶的合成。⑶酶诱导的意义:①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的化学物,在诱导物作用下,毒性作用降低的速度加速;②经生物转化后毒性升高的化学物,在诱导物作用下,毒性作用增强。 6.毒物经口和经注射在体内代谢的特点? a不同的进入机体的方式在吸收时的影响和吸收速度的不同;b两者在体内分布的差异性,毒物成峰时间的差异;c代谢前者在代谢的同时还有吸收,后者一次进入,代谢的时候无

管理学基础学习心得

管理学基础学习心得 通过这一段时间对《管理学基础》的学习,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即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经管专业的学生,我认为管理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因此,学好管理学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工作乃至今后步入纷繁的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自从人们开始形成群体去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人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组成群体无非是为了集结个人的力量,以发挥集体的更大作用,这种群体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组织”现象。所谓组织,是由两个成两个以上的个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组织的成员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去实现即定的长一组织目标。这样的组织才能形成整体力量,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案秤的各项活动,实现不同与个人目标的组织总体目标。组织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企业是一种组织,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而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谈其事,必先谈人。那就先说说我自己吧。我的态度是没有把它当做一门选修课,而是一门我的必修课。我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它对我来说就是一门专业课。 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首先就一个学生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目标,取得成功。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自己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 在为群体中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使每个人有效地完成任务时,管理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果要使群体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员一定要明白期望他们完成的是什么,这就是计划工作的职能,而这项职能在所有管理职能中是最基本的。 在管理学形成中提到,管理活动所引出的一切问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个推动力并将继续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且长期影响着人类社会。总之,管理学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并且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学科,索然形成学派的时候较短;但是,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限量的。对于这门学科,短短的几段文字表达、看书都是远远不足的,只有深入的学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创新、累积和学习中国和外国的好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不断的实践才能完整的去体会、感受这一门博大精深的管理艺术。 有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学习了这一段时间的管理学,带给我很多心得体会,我也将会应用于今后的实践中,取得更多的收获。

毒理学重点汇总

毒理学上半部分总结 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补充和细化的地方: ⑴代谢活化的两相 ⑵癌基因的分类,具体机制 ⑶细胞恶性转化后的特点 第十六章药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及其试验方法 一、Ames试验 (一)原理 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致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产生回复突变,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成为野生型,能在缺乏组氨酸的的培养基上生长成为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的数目就可以估算药物诱变性的强弱。 正向突变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野生型)回复突变(突变型、营养缺陷型) S9混合液 受试物 10098 多数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检测 (三)计量设计 西药<=5mg/皿,中药可超过5mg/皿,最低剂量1ug/皿或0.1ug/皿,至少五种不同剂量(药物不溶于水可用DMSO或乙醇作溶剂) (四)对照组 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致突变作阳性对照;使用间接诱变物作对照时,注意平行设加S9与不加S9的对照。 (五)代谢活化:S9(经诱导剂处理过的肝脏微粒体酶) (六)试验方法:渗入法;点试法 (七)结果判断 1、渗入法:当药物浓度达到5mg/皿仍为阴性者,可以认为是阴性。 2、点试法:凡在滤纸片周围长出一圈密集的回变菌落,该药物即为致突变物质,如只在平皿上出现少数散在的自发回变菌落,则为阴性。 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象,选材,剂量,实验设计(理解),结果判定,公式(考试不给)) (一)动物 1、细胞:中国仓鼠肺细胞(CHL) 2、剂量:至少三种不同剂量,高剂量以5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但最高不要超过10mmol/L, 中低剂量采用倍量稀释法。 3、代谢活化:S9(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进行体外代谢活化。 4、药物作用时间:非活化组分别作用24和28小时收获细胞,活化组作用6小时以上。 5、标本制作时间:分别在24和48h收获细胞制作标本,活化组可省略48h时间点。 6、对照:空白对照、阳性对照、溶剂对照和S9对照。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蔡茂生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及考题考纲

管理学复习知识点 题型: 1、单项选择; 2、多项选择; 3、简答; 4、计算题; 5、分析题; 一、选择 1、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关系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茂生P3) 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科学) B 、管理学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管理者一旦掌握了,再加上深入实际,结合实践经验,就很可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方法。(艺术性) 2、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的内容 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三大类10种P18 A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B 、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C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3、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的内容 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一卡茨)P8 a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b .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c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 a .工作定额。 b .标准化。 c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 .差别计件工资制。 e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5、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6、目标管理的创始人 目标管理(MBO)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的。 7、西蒙的决策理论的观点 行为决策理论 1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2 、做决策易受知觉偏差影响。 3 、做决策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4 、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也会影响决策。 5 、决策者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去寻求最佳方案 8、SWOT模型中企业采取的不同战略 A 幼童―高增长率、低占有率,应采取扩张战略,追加投资。 B 明星―高增长率、高占有率,应采取扩张战略,追加投资。 C 金牛一一刁氏增长率、高占有率,利润的主要来源,采取维持战略。 D 瘦狗―低增长率、低占有率,应采取撤退战略。

环境毒理学资料情况总结

环境毒理学 第一章:绪论 1. 环境毒理学: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对个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对种群的损害作用及防治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防护 3. .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答:任务:阐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生物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和生物标记物,以便及早发现并控制污染;定量评价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确定剂量-效应关系,为相关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以及保护生物健康提供依据; 最终任务: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 内容: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转化、排泄规律,毒性作用机制;污染物的结构、毒性及其机理及影响毒性的因素;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对人体损害的早期诊断与预警理论、方法、措施; 4.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体外实验、体内实验、模拟生态系统实验(P6-P9) 5临床观察和现场调查:(P8) 6.现代毒理学的特点:(P13) 7.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趋势: 1、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 2、从整体试验到替代试验; 3、从阈剂量到基准剂量; 4、从结构-活性关系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5、从危险度评价到危险度管理; 8. 替代原则,及3R, 即,优化、减少、取代、 9.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内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1.暴露:环境潜在有害物以任何方式与生物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称为毒物的暴露。 2.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指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空间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过程.(P14) 3. 风化淋溶作用: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使岩石矿物的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 4. 生物性迁移:通过营养级在生物间迁移,并通过在生物体内的蓄积,随着生物体的迁移而迁移。 5. 生物浓缩:生物体从环境中积蓄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的现象; 6. 生物积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直接通过环境和食物蓄积污染物的过程,生物积累使污染物的积蓄随该生物的生长发育而不断增多。 7.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

毒理学重点整理知识点

绪论(课件) 1.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区别 1.1.概念不同。 食品安全是种概念,食品卫生也是属概念。 1.2.范围不同。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安全。 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 1.3.侧重点不同 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 食品卫生虽然也包含上述两项内容,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 2.什么是毒理学? 2.1.传统定义: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2.现代定义: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 综合学科。 3.常用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 3.1.从方法学来分 3.1.1.微观方法 利用生物化学、细胞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从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观察到多方面毒性作用现象,其中包括一些极微小的毒作用表现。 3.1.2.宏观方法 研究人的整体以至于人的群体与毒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3.2.根据采用方法的不同 3.2.1.体内试验 实验对象采用哺乳动物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躲在整体进行。 3.2.2.体外实验 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性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4.毒理学有哪几个研究领域? 4.1.主要领域 4.1.1.描述毒理学 4.1.2.机制毒理学 4.1.3.管理毒理学 4.2.其他领域 4.2.1.法医毒理学 4.2.2.临床毒理学 4.2.3.环境毒理学 4.2.4.生态毒理学 4.3.毒理学分支 4.3.1.靶器官毒理学 4.3.1.1.肺(呼吸系统)毒理学 4.3.1.2.血液(造血系统)毒理学 4.3.1.3.免疫系统毒理学 4.3.1.4.生殖和内分泌系统毒理学 4.3.1. 5.神经系统与行为毒理学 4.3.1.6.肝与胃肠道毒理学 4.3.1.7.肾毒理学 4.3.1.8.皮肤毒理学、眼毒理学…… 4.3.2.以机制研究为基础的毒理学 4.3.2.1.分子毒理学 4.3.2.2.细胞毒理学 4.3.2.3.遗传毒理学 4.3.2.4.生化毒理学 4.3.2. 5.受体毒理学…… 4.3.3.根据研究对象和科学领域的不同

食品毒理学总结

毒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有毒有害物质(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和食品中天然成分。 主要任务:研究食品中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毒性作用,是评价食品的安全性、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的基础。 主要研究方法:动物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化学分析、风险评估和安全限量制定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 1、毒物: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2、毒性、毒性分级: 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毒性作用: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 ?毒性作用分类:(1)变态反应、(2)特异体质反应 (3) 速发与迟发性 作用 (4) 局部与全身作用 (5)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6)功能、形态损伤作用 4、生物学标志,种类 生物学标志是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 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背 ?分为: 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毒物举例: 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苯可抑制造血功能,导致贫血; 强酸、强碱可引起局部的皮肤粘膜的灼伤等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效应和反应的区别: 效应(effect)——涉及个体,量反应。可用一定计量单位表示其强度。 反应(response)——涉及群体,质反应。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管理学基础的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是一个管理者有效达到组织目标的知道工具书籍。通过两年的学习,我基本了解到了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得到体会和贯通。选择学习《管理学基础》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或边缘科学,它一般有5个主要特点,是一般研究各种管理活动中的普遍规律、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掌握管理学,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协调组织各种资源,以期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它还主要讲述了对管理活动过程进行科学具体的总结。本书主要有十四章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主要讲述的是管理的概念、性质、科学性、艺术性、以及影响组织管理的外部环境及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特征乃至组织与外部环境有哪些关系。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首先,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管理的二重性,它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其职能主要源于管理的性质,如何合理的组织生

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是其职能所在。它是通过管理活动来体现的。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和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告诉我们应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适应环境的变化,计划是基本职能,决策则在管理职能中占主导地位,组织是联系各职能的纽带。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讲述了管理理论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实践得来的,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率,是泰罗创建此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法约尔著有《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以及霍桑试验,行为科学理论的三个层次:个体、团体和组织行为,管理过程学派是把管理学说与职能人联系起来。当今,现代管理学的应用使管理学有了新的发展与应用,出现了企业精神,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的组织管理。而在众多管理理论的学派中,综合理解,具体利用则是关键。 第三章计划 计划工作有4个基本计划,目的性及有效的达到某种目标;主导性即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普遍性即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效率性即扣除制定费用和执行费用及其他因素后所余的总额。 无论是哪种计划,在这一管理的基本职能中,组织者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管理,以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完成。

《管理科学基础》考研大纲

《管理科学基础》考研大纲 一.基本要求 1掌握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计划、存储模型、对策与决策、多目标决策(包括目标规划)、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等重要而成熟的模型,包括模型条 件、结构特点、基本方法步骤及应用范围等; 2掌握以上模型的基本原理,领会管理科学方法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思路; 3理解模型中有关的经济释义,认识模型在经营管理决策中作为提高决策水平的方法和工具的作用。 二.基本内容 1.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 线性规划模型、图解法、解的基本概念、单纯形法的方法步骤与思路、各类问题的求解特点与处理方法。 2.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对偶问题、对偶关系、对偶的基本性质与对偶理论、对偶规划与对偶单纯形法、影子价格及应用、灵敏度分析与参数线性规划。 3.目标规划 目标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与特点;目标规划问题建模;目标规划模型图解法;目标规划的应用。 4.整数规划 一般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及特点;—规划的建模;—规划的隐枚举法;分枝定界法的原理;分配(指派)问题模型与匈牙利法。 5.非线性规划 无约束问题:基本概念、一维搜索、无约束极值问题的解法; 约束极值问题:基本概念、最优性条件及二次规划,可行方向法和制约函数法。 6.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数学模型的特点、分类及最优化定理;动态规划问题建模;离散确定性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一般数学规划模型的动态规划解法。 7.网络规划技术 网络图及其绘制原则、时间参数计算及关键路线确定、网络优化分析、计划评审技术。 8.存储论 存储论的基本概念、三个确定性存储模型分析及其求解。 9.对策论 对策模型的基本要素、对策分类,矩阵对策的数学模型、混合策略、基本定理、优超原则。 10.决策论 决策分类、决策模型、不确定决策的基本准则、风险决策、序列决策(决策树)。11.多目标决策 基本概念、化多为少方法(主要目标法、线性加权法、平均和加权法、理想点法)。.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了解总偏差平方和、误差平方和、效应平方和的概念,及误差平方和效应平方和的统计特性;理解回归分析的意义;理解并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掌握回归模型中参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