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范文】乡村振兴要追求“风清气明”

乡村振兴要追求“风清气明”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进程。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确实,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振兴,还是生态建设、文明建设的振兴,更是民风社风的振兴。毋庸置疑,乡村振兴要追求“风清气明”,变革丧葬祭祀之风,留住家风乡愁之魂,传递绿色文明之美。

乡村振兴要变革丧葬祭祀之风。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在慎终追远,祭祀先人方面,我们倡导的绿色环保文明祭祀,已经愈来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实行。但在农村的传统丧葬之风并未根本变革,死人甚至“活人墓”都在与活人争夺耕地,原本和谐的人与地之间产生了新的矛盾。我国是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国家,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有限。如果无限制地大建乱建坟墓,不仅有碍观瞻,也侵占耕地,更谈不上乡村战略的统一设计和规划。我们要尊重传统习俗,但也要移风易俗,对那些背离时代进步的陋习,该改的要改,该摈弃的就应该摈弃。今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丧葬祭祀之风的变革,带来的是大量可利用的耕地,带来的是乡风民俗的革新,带来的是乡村振兴淳朴民风的文化支撑。

乡村振兴要留住家风乡愁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良好家风、乡村文化是承载乡愁的有效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借鉴古今优秀文化,保留保护自然风貌,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留住历史文化根脉,努力使乡村成为中国人寻找乡愁记忆的去处。要加强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组建村落历史文化陈列馆,做好农村非物质文化及民间手工艺的传承。要让乡村振兴多一点自然之美、多一点质朴之风、多一点乡愁之魂。

乡村振兴要传递绿色文明之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这一指导思想既蕴含着美丽乡村、生态乡村的外在品质的打造,更蕴含着乡风民风社风内在品质的打造。绿色之美塑于形,文明之美内于心。乡村振兴,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美丽村庄、美丽庭院,打造诗意栖居的优美人居环境。更要加大农村教育,倡导现代文明理念,让文明之风充盈着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每一个家庭,让乡村传递着绿色文明之美。

外塑其形,内修其心。人如此,乡村振兴亦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依靠全体新时代农民,尤其是农村党员干部,打造风清气正的基层农村党组织,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才能真正让乡村振兴走上“风清气明”之路,让农民真正走上幸福康健之路。

“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演讲稿:文明表达爱 乡风民风美

“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演讲稿:文明表达爱乡风民风美人生三大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可见我们中国人有多在乎这三件事。所以大家误以为:大办升学宴代表了父母对孩子的“爱”;高额聘礼代表了丈夫对妻子的“爱”;满桌海鲜野味代表了对朋友的“爱”;这实际是我们对“爱”的误解,让“爱”变了味。“历览前贤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样做不仅仅是铺张浪费,也让你身边的人背上了“人情债”,可见这是把双重利剑, 结婚是大喜事,宴请亲朋好友庆贺无可厚非。拿我自己举例,我与丈夫的婚礼是在老家农村办的,没有繁花似锦的婚庆,也没有复杂的跪拜礼节,我们拒绝铺张浪费,拒绝攀比婚庆。其实,年轻的夫妻大可以通过旅行结婚、参加集体婚礼等新方式来简化流程,让“爱”更加纯粹。 打记事起,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烟花炮竹要放上半个月,特别是吃年夜饭的时候,噪声让家人的交流只能靠手语。父亲说烟花虽美却污染大气,炮竹热闹却又脏又吵,所以我们家过年从来没有放过一次烟花。近几年,在家过年,却几乎听不到炮声,这与国家严格控制和老百姓思想认识提高是分不开的。 每年清明,母亲都会带我回乡下到外婆坟前放炮烧纸。有一年,对面整个山头因烧纸引发火灾,吓得我们全都往山下跑。当时对这样的行为非常不理解,妈妈告诉我,这是习俗。今年,清明节回去,妈妈没有买炮和纸,只是在埋葬外婆的山上散步,在坟前要我女儿叫“太姥姥”。舅妈则做上几个外婆生前爱吃的家常菜,一大家子默默地缅

怀。舅妈说,现在农村都不售卖烟花炮竹了,到处都在宣传新思想,久而久之大家也都摒弃了那些陈规陋习。其实想一想,自己也轻松了很多,往年写冥钱纸包都得写上一两天。 作为一名农村宣传工作者,我目睹了这几年的变化,从铺张浪费到文明新风,用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杯清茶、一句问候来表达贺意、增进感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认可。人们用文明风尚表达“爱”,让乡风民风变得更美起来!

以乡风文明为基石,树立新时代农村新风尚--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

以乡风文明为基石,树立新时代农村新风尚--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农村蔚然成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深入实施爱诚孝仁“四德工程”,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家风培育,提升农民职业荣誉感,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深化乡村公民道德建设,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引导群众爱国爱党、向上向善、邻里守望、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广泛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将“农民梦”“农村梦”深深融入、根植于中国梦。 一、挖掘传承乡土优秀文化,弘扬新时代文明乡风 要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加强对农耕文明、传统村落内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遵循农村的多样性,因村制宜、各美其美,对重点村、古村落,突出特色化、精细化、品位化,使历史文化村落更具古貌、古韵。积极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村镇,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打造一批文化价值突出、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村庄院落。建设一批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和文化体验式博物馆。 要把乡村文化“传”出去。将民间文化特色、内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合理规划布局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展览展示室等,支持特色文化街区、美食文化广场建设。结合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与功能提升,支持各村建设民间展藏室、非遗传习室、农

民书画室、村史馆等。 要将乡村文化“用”起来。深入挖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创意研发、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采取引进来走出去、嫁接联姻等办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面向市场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依托考古遗址、特色城镇、传统村落等,扶持建设“乡村舞台”“文化集市”“农家乐”等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点,支持乡镇、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展示展演、民俗体验等产业,让农业不再是简单的“种”和“养”,而是被赋予了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和期待。 要将乡村文化“保”下去。申报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公布命名一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以及传承基地。加大对非遗保护基地、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和保护力度。实施非遗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记录、非遗人群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重点项目,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 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展现新时代农村新面貌 要补上农民公共文化大“营养”。以农村基层和群众为重点,持续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戏曲进乡村、特色广场文化演出、农民歌手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实施“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宁夏行、“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和“传递书香·见证成长”等主题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要搭起农村公共文化亮“舞台”。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一系列惠民文化工程的建设,补齐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全达标。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开展乡镇影

如何认识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如何认识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材1402-1班李敬康20142283 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作为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农村人口比重较高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在走向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短板”,决定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如何在中国实现乡村振兴,只能靠中国人民自己探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未来“三农”工作的一个总体部署,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人才和资源不断流向城市,农村“造血”不足,加上“失血”过多,导致出现严重“贫血”。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工商资本下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优化政策,稳定政策预期,但是必须建好工商资本下乡的制度“防火墙”,引导工商资本下乡真正“务农”,防止工商资本到农村跑马圈地,侵犯农民利益。要解决土地增值收益长期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让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三农”发展。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提挡升级;统筹配置城乡资源,推动公共服务下乡、教育下乡,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建立起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关爱体系。只有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才能让符合条件的农民进城进得放心,留在农村的农民留得安心。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农村承包地的“三权分置”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要继续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坚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大国小农”是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要处理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生产的关系,不要为了片面追求土地规模化而让小农户失业。同时,要处理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问题,建立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要壮大集体经济,盘活集体资产,发展股份合作制,解决集体经营性资产归属不明、经营收益不清、分配不公开、成员的集体收益分配权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要通过“三权分置”办法,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激活大量“沉睡”的农村土地资产。 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靠质量兴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能再简单以产量论英雄,而要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下功夫。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加快推进农业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但是要完善农村利益联结机制,不能富了老板,亏了老乡。要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推进乡村振兴,不能忽视粮食安全,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整体推进。民为国

乡村振兴战略试题答案

总分:100 及格分数:60 考试剩余时间: 0时27分30秒 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 1、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就是()。 A、手段 B、保障 C、目的 D、基础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中共那那次党代会提出的?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3、使民主制度运转起来的关键就是要让( )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行为习惯。 A、村民自治 B、民主精神 C、民主选举 D、民主复议 4、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采取了选派机关干部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自身精英缺失的不足。 A、村长 B、村委 C、村党组织书记 D、村务公开会计 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美洲引进到中国的水果就是? A、烟草 B、菠萝 C、西瓜 D、梨 6、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就是( ) A、产业振兴 B、农民生活富裕 C、实现传统乡村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性

D、乡村人才振兴 7、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哪一类资源节约型技术() A、节水 B、节能 C、节地 D、节药 E、节肥 F、节劳力 8、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须以() 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 A、儒家 B、社会主义核心 C、传统 D、法治 9、村党支部就是执政党在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它按照( )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的作用,领导与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其职权,其合法性基础就是基于《宪法》与党章的国家权威, A、《中国共产党章程》 B、村民自治法 C、村规民约 D、国家行政法规 10、世界最早的生物防治就是中国的 A、利用黄猄蚁治柑桔害虫 B、养鸭捕蝗 C、桑基鱼塘 D、稻鱼轮作 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 1、当前中国农村在村落内呈现“小聚居”的特点。人口多、地域广,地域之间没有共识,农民认同感不强,参与机会少,参与成本高,参与质量比较低。因此以村庄为单位的村民自治大多走向了( ) A、形式化 B、精细化 C、文本化 D、悬浮化E物质化 2、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方面的法律规定主要来源于( )

2月20日 聚力乡风文明,完善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

聚力乡风文明,完善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 **镇从弘扬孝道文化做起,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不仅运用道德和文化的力量“以文化人”、“以德治镇”,而且注重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农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作用,创新基层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做法和模式,助推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 聚力乡风文明,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一是将乡风文明建设与移风易俗结合起来。针对各种陋习,我们再破旧俗树新风上下功夫。完善各村“一约四会”,严禁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形成结婚比俭朴不比嫁妆、子女重养父母不重葬事以及抵制封建迷信等新风尚。同时开展移风易俗巡演活动,用小品、喜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在笑声中接受熏陶。二是将乡风文明建设与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结合起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通过春节组织民间艺术大赛、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慰问老人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迎新春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全民健身活动、象棋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风气向善发展。通过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使先进文化占领基层,从而逐步提高乡风文明的程度。三是将乡风文明建设与文明创建结合起来,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进行隆重表彰,并广

泛宣传他们的事迹,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完善乡村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加强党组织领导。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责任,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以上率下,各负其责,以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新风。二是重视法制建设。在各村设置法制宣传栏,配备法制宣传员,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养成依法依规办事的习惯和风尚。通过深化大宣传、大走访等活动,不断营造平安建设浓厚氛围,巩固平安建设成果。三是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镇综治中心和全镇19个行政村综治中心已全部建成达标。区、镇两级财政投资200多万元,完成了对镇视频监控中心的升级改造,每个村高清摄像头不少于10个,覆盖全镇主要街道、路口,极大得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四是办好惠民实事。连续四年由镇政府出资为辖区群众办理治安财险,按照每户10元的标准,为全镇6200户群众家中使用的电动车、家具家电、床上用品、家中存放的粮食等购买保险,使“治安保险”工作覆盖全镇所有农户。

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古建家园-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文明乡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是照亮美丽乡村之路的关键举措。如何让文明乡风更加劲吹,培育出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风文明建设结出硕果?笔者认为需多措并举。 实现乡风文明,必须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乡风文明是文化与道德的融合,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令行禁止,而要让基层群众自觉成为文明实践的主体。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把乡风文明真正融入农村、融入农民的有效措施。 但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因地制宜,提供满足基层群众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如根据各地实际建立文化站、农家书屋、健身趣味活动队伍等,从而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文明乡风。 实现乡风文明,还要与脱贫攻坚任务有效结合。人居环境美,农村生活富,才能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因此,在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精

准扶贫,在精准上下足工夫,充分调动人们脱贫的主动性、积极性,给基层群众带来实惠。 值得注意的是,在精准扶贫中要扶贫、扶智,更要注重扶德,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乡村社会道德风尚。 实现乡风文明,更要培育良好的家风与民风。好家风可以促进好作风,培养好民风,从而引领好乡风。“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在培育乡村良好家风方面,村干部更要发挥表率作用,当好优良家风典范。 基层相关单位可多举办形式多样的“文明家庭”、“和谐家庭”评选活动,引导村民重视家庭教育,同时,对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等进行表彰奖励,弘扬乡村社会正气,让村民获得更多幸福感、安全感。 期望乡风文明在更多基层乡村蔚然成风,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吹向千家万户,让美丽乡村绽放出新魅力。

构建现代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郫都区为例

构建现代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郫都区为例 发表时间:2018-07-23T16:34:28.56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上作者:张璐 [导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部署要求。为促进郫都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推进现代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农耕文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中得以进步和升华,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西华大学,四川成都 610039)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部署要求。为促进郫都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推进现代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农耕文化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中得以进步和升华,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文针对郫都区在展开工作中的举措及成效、存在问题及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一、近年来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新农村建设举措及成效 1.干部带头建设 郫都区战旗村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以旅助农、一三互动”思路,带领村民将全村1500余亩耕地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建成面积达8.3万平方米的集中安置区,4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蓉珍菌业被吸引到这座村,全村300多农民成为“车间工人”,实实把一个小山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先后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战旗5季花田AAA级景区”等殊荣。 农科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是“农家乐”的发源地。在农业技术员专业培训后,全村村民开始种花,如今全村花卉面积数百亩,农家旅游接待户百余户,形成了以农科村为中心的花木盆景生产、销售基地。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村民自治管理 针对村民反映的入户道路修建等重大事项,青杠树村组织村民召开主题院坝会集体商议,通过村集体资金补助、村民筹资完成入户道路路基建设和村主要道路建设,自主成立“青杠树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以此为市场主体向成都农商银行进行融资,全力争取市、区配套的公共设施配套资金,实践推动田园城市建设。 唐昌镇柏木村村民主动集资拓宽入院公路,安装简易路灯。 (二)建设基础文化设施工作举措及成效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各镇(街道)主要道路已基本硬化,大部分镇(街道)完善供水设施和污水排水管道建设,并加大农村绿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治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点实施村庄建设规划,大力推动“村村通”、“村村绿”建设,村庄面貌明显改善。 2.公共设施基本建成 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全区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站对外免费开放。 3.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打造“一园五点三示范”核心价值观示范点,推进“两园三楼五院”试点建设。制定《郫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在友爱镇场镇入口以扬雄命名扬雄广场,利用节庆活动、百姓故事会、道德讲堂等开展扬雄文化相关文艺活动。 4.文化活动供给丰富 每年如期举办“望丛赛歌会”,连续4年举办“郫县豆瓣博览会”;三道堰镇龙舟会;安靖镇“非遗节”分会场和刺绣艺术节成为蜀绣之乡的重要载体;古城镇每年鸟笼制作比赛、棕编展示活动;红光镇每年举办纪念毛泽东视察红光“3.16”朝会;打造“鹃城讲坛”“四进社区”和“书香郫都·全民阅读”等新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三)文明村镇、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举措及成效 1.“三美”示范村创建 由各镇(街道)作为三美活动责任主体,区级相关部门作为责任单位,结合各地实际,注重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特色文化,结合郫都区“四改六治理”农村环境治理,以“四有”手段为抓手,以“四入”活动为载体,以“四类”设施为基础,建设“四化、三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创建文明村镇 制定《郫都区区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行动方案(2017年-2020年)》,每年申报创建及验收命名一批文明村镇。截至目前,郫都区有全国、省、市、区级文明村47个,文明镇2个,全区共129个村,13个镇,总占比34%。 3.开展移风易俗工作 区文明办督促各镇(街道)落实推荐菜单,各村形成“一村一策”、“一村一特色”。中心村、白云村等村加强院落环境整治,改水改厨改厕,将垃圾分类收集且及时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郫都区利用暑期与区内高校联合,前往各村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 二、工作问题及难点 (一)村民参与志愿服务较难 农村虽比以前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这一方面还处于极不平衡状态,致使许多活动在农村难以开展,少了文化活动的熏陶和中华优秀精神的传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村民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 (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较难开展 在农村,由于此类活动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加上消息闭塞,使得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很多人从不知道身边好人等的评选,更不用说让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与着力培育乡村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两篇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与着力培育乡村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两篇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xxx,x,x族,xxxx人。于xxxx年参加工作,xxx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xxx,主要负责xx工作。从事xx工作xx年,他始终以“做人勤为本,做事实为基”为人生信条,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勤勤恳恳用心做事,用心xx,用爱做xx。 该同志从参加工作至今,谦虚地学习,勤恳地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同事的认可。xx年来,他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始终坚持做合格党员,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努力丰富政治理论和学习业务知识,充分发挥岗位职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xx潜力。该同志在工作过程中,以身作则,xxx,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认真,对xx负责。多次被评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坚定信念,严于律己,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该同志立场坚定,思想进步,能够用心拥护党的领导,在思想与行动上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续一致,xxxxxxxxxxxxxxxxxx 服务的意识和较高的政治素养,是一名政治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敢于担当,无私奉献,xxxxxxxxxxxxxxxxxxx xxx同志在工作中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遇到困难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克服困难。xxxxxxxxxxxxxx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潜力。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使大家能够共同进步。 三、言传身教,不断开拓创新,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xxx同志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言传身教。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这也是xxxxx工作创新性开展的典范。 综合以上几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该同志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始终践行为人之道,xx之道,坚xxx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是我们身边学习的榜样。 着力培育乡村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心得体会: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心得体会: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的精神文明,既传承古朴乡间民风,又融于现代文明风尚,它的实质和核心是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当前农村乡风主流是好的,但在有的地方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村干部理想信念有所弱化。有的基层党员党性不强,素质不高,集体意识薄弱,宗族观念深厚。二是法治观念淡薄。一些村民喜欢凭经验办事,个别村干部不讲民主,蛮横专断。三是不良风气有所蔓延。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大操大办等陋习有所抬头。四是封建迷信有死灰复燃的苗头。有的村民钟情迷信活动,遇事拜菩萨,求算命先生。五是尊老敬老的氛围有所淡化。薄养厚葬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普遍,不关心老人、不赡养老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注重引导。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变封闭保守为开明开放,变依赖观望为自立自强,变小富即安为富而思进,让农民的思想观念接轨新时代。引导农民崇

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形成合力。农民是农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没有文明的农民,就没有文明的乡风,也就没有乡村真正的振兴。但是,培育文明乡风同乡村振兴一样,绝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而是事关全社会的大事。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基层组织、家庭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党的坚强领导,特别要加强村一级党支部建设,使之成为农民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和进行农村文明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切实加强村级群团组织建设,使之真正成为上级组织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传承文化。进一步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有效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深入挖掘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活动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资源、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典型带动。典型的善行义举看得见、信得过、值得学,常常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具有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把群众身边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真实感人的典型推向前台,加大宣传,在广大农村形成人人学先进、个个争先进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志愿服务、“道德讲堂”等道德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响和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及对策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16期(总第468期) 1?乡村振兴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1.1?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乡村发展相对于城市发展凸显出发展的不充分。乡村作为国家管理的基本单位,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1.2?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深入探索和处理我国的“三农”问题的前提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我党工作的重难点。我党对“三农”工作探索和实践一直不断地深入,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二十字本质上是围绕乡村振兴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方面,突出了乡村振兴建设的重点。 1.3?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城乡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破解城乡的二元化现状的关键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城乡要融合发展,优先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农业,城乡关系的协调和城乡融合,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城市与乡村关系的进一步认识的升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振兴乡村之路,发展新型城市化,根据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乡村农业现代化发展。2?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1)深化改革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完善乡村土地改革和产权保障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在此基础之上,改革创新乡村体制机制,巩固乡村产权制度,完善乡村市场三权分置的机制,拓宽乡村的市场化空间,提高土地生产要素的市场活力,提高乡民收入和发展乡村集体经济。 (2)建全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奠定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建立起乡村治理三治相结合的善治模式,加强乡村治理理念传播,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意识,改善治理方式以及提升治理水平。乡村基层党组织要注重提高村民法治教育,提高乡村村民自治的程度,鼓励新乡贤等群体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3)巩固乡村文化自信,建离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乡村文明完成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是激活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是乡村振兴之魂,对中华五千多年的优良传统文明进行承继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明与村民的生活互相交融。同时,增加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支出,例如建设乡民文化活动中心、乡村特色文化博物馆等,丰富乡民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风气。 (4)促进城乡均衡融合发展,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城乡均衡发展的根本是乡村自身的发展,其中关键是激活乡村要素和改革乡村市场,增强乡村市场创新能力。同时,政府要增加乡村公共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对乡村倾斜、提升医疗服务、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养老保障以及增加医疗保险投入,让城乡居民都能享有先进的、优质的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水平。 (5)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一方面要加强开展乡村经济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建成青山绿水的美丽乡村。良好的生态文明是人民拥有美好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爱护生态环境,建设富强美丽新乡村。3?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对策 3.1?推进制度供给,突出乡民主体地位 首先,要推进制度改革和法制保障,破除建设乡村的制度障碍。乡村振兴的保障是建立政策法规、规范制度建设,只有以立法的形式制定相关法律条例,填补实践中呈现的制度供应不足,确保乡村振兴发展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才能保证具体实施计划的持续进行。其次,乡村振兴建设中必须关注乡村主体“人”的问题,确立乡民主体性。晏阳初提出“乡村建设最基本的条件,是在有组织有训练的民众,有了组织和合经过训练的民众,才有力量,才可以去建设乡村”。强化乡民对乡村有共同体的意识的有效途径就是成为现代公民,保障每个乡民的个体权利,让民众成为乡村改造的主体,让乡民有自我管理权利,让乡民切实拥有主导权、参与权、发言权等,让乡村建设成为乡民自己的运动。 3.2?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乡村三治合一的治理体系 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是落实乡村振兴 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及对策 虞佳楠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振兴相关论述,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先后出台,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被进一步深化。本文从乡村振兴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个维度分析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乡村振兴的相应对策,以期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时代;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31 [作者简介]虞佳楠(1994—),女,浙江温州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176-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必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玉米、大豆、棉花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农民收入增速连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制度开始并轨,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展开。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效,66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社会焕发新气象,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

村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五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过去5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并深入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 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六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七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八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