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发展与创新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发展与创新

一、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

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是在国民经济“九五”计划中正式提出概念。当时的背景是: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经济增长开始进入持续的起飞阶段。但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发展的不协调越来越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指导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

回顾20多年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完善的过程,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区域协调发展第一阶段(1995-2000)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开始启动。当时我国的区域经济维持一种低水平的均衡状态。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第一个大局是先集中发展沿海,内地支持沿海地区的发展,第二大局是沿海发展起来之后,沿海地区再支援内地发展。[1]

在当年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全球产业向东亚——太平洋地区进行大尺度集中转移的趋势,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顺应向沿海倾斜的区域发展战略,造成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并在沿海地区形成了我国的制造业基地,进而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大都市圈。同时,中西部地区由于区位上的劣势,远离海洋的不利条件,加上对外开放

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滞后,逐步拉大了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与内地发展水平大体均衡的基础上,到1995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之比扩大到2.3∶1。

为了改变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自国民经济“九五”计划起,中央就提出要缓解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主要途径就是要区域协调发展。因此,从1995年到2000年这五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提出阶段,五年中学术界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要内容等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差距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区域差距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案。[2]

(二)区域协调发展第二阶段(2000-2012)

进入新世纪,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战略构建时期。1999年底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东部支援西部的新的时期。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9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1.9%,高于全国同期的增速。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特别是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西部闭塞的状况,使物流更为通畅,人员出行更为便捷。

2002年,中央提出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核心是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发展能力。以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的体制机制创新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4年,中央开始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核心,发展现代制造业。因此,国家在安徽皖江城市带、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等地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之后,一个覆盖全部国土的区域发展战略开始形成,这就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标志着全国进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上,加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使经济与生态并列,主体功能区政策配合生态文明建设而出台。

(三)区域协调发展第三阶段(2012-2018)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区域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提出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要完善、创新,特别强调要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是习近平总书记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的一贯延续和务实作风的重要体现。

多年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单元基本上是宏观大尺度的,是对若干省市区组成的大区域进行战略指导。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讲,这种大区域的战略指导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战略的落实需要有具体区域的规划,这就必须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更加有效地依据当时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发展环境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把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四个主攻方向,提出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