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观后感

内蒙古博物院观后感

内蒙古博物院观后感

7月1日至23日在呼和浩特参加了一个由内蒙古公安厅举办的建(构)筑物消防员培训班,学习之余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馆。该馆建成于2007年,位于呼和浩特市政府附近,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万平方米,分上下四层,其中包括8个基本陈列展厅和8个专题陈列展厅。8个基本陈列展厅陈列内容包括内蒙古地区远古生态环境、地质矿产资源、古代北方民族史、内蒙古革命斗争史以及近现代民族民俗等,展出内容非常丰富。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彻底的了解一个地方,那么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是一定要去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把去当地博物馆作为旅程的第一站。只有在充分了解其历史渊源和人文风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对后面的游览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可以更好的避免人们戏称所谓的“中国式旅游”了!

我欣赏内蒙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的地理环境,更对馆内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情有独钟。这里汇集了内蒙古的化石珍品,反映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的概况、生物进化的历程、戈壁沧桑变迁的奇迹。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内蒙古曾是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生息的乐园,并成为当今世界驰名的恐龙化石产区。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里的恐龙化石了,据说保存在这里的查干诺尔龙化石是目前已经修复装架的亚洲白垩纪时期最大的恐龙!体长12米,身高6米多,有4层楼高。这种庞然大物在6

千万年前不知为何就消失了,有的说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有的说是气候变化的原因,有的说是疾病流行的原因。不管如何,生命的出现以及人类的出现,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奇迹!一种苍桑感油然而生!

内蒙古博物馆导游词.doc

内蒙古博物馆导游词 内蒙古博物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院,来自各地的游客慕名去参观,导游要做好博物馆景点的解说,让游客了解博物馆的特色。下面是带来的内蒙古博物馆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内蒙古博物馆导游词篇一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景点是内蒙古博物馆。现在在我们车行前方出现的一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顶楼塑有奔腾的骏马的白色建筑,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了。内蒙古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5月1日,内部分为四大展厅,在这里您除了可以领略到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外,还可以看到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体会与恐龙近距离接触的震撼!现在就请您随同我一起进馆参观。 我们现在参观的第一展厅为古生物厅。生命是地球上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地球约有45亿年的历史,而在它形成初期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原始海洋大约在39亿年前出现,当时地球表面火山喷发频繁,地壳发生褶皱,有的隆起形成高原和山峰,有的收缩下陷形成洼地和山谷。我们现在所处的呼和浩特位于阴山脚下,其实这是经历了地壳的几次变迁而形成的地貌,当年这里曾经是著名的阴山海峡,由此您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内蒙古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了。 大约在32亿年以前,生命在原始海洋里诞生,也在其中发展和演化。人们按照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化的顺序,一般将地球历史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和新生代。

元古代——低等藻类时代。大量出土的化石资料证明,在距今十八亿年至六亿年的震旦纪,内蒙古阴山地区曾是汹涌的海洋,繁盛着低等植物蓝、绿藻。这一时期出土的藻类化石,是内蒙古迄今为止知道的最早的生命遗物。 古生代——从无脊椎动物(三叶虫时代)到脊椎动物(鱼类时代)。古生代的内蒙古是海洋占有时的时代。那时,南部有"鄂尔多斯海",东部、东北部有"蒙古——兴安海"。陈列的三叶虫、珊瑚等无脊椎动物化石,是当时海洋世界的主人。同时大量裸厥厥类植物化石表明,在古生代晚期陆地面积不断扩大,使内蒙古出现了原始森林。 中生代——恐龙时代。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前的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内蒙古在中生代时期曾是恐龙等爬行类生息的乐园。恐龙可分为两大类:蜥臀类和鸟臀类。这是根据恐龙的腰带(骨盆)构造不同而划分的。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恐龙似乎都是一些庞然大物,但您现在看到的鹦鹉嘴龙是一类身体较小的恐龙,有的甚至只有猫那么大。它的脚似鸟脚,靠两足行走。头既短又重,嘴弯曲成钩状,象鹦鹉的嘴,所以叫鹦鹉嘴龙。它主要生活在山地,以植物和一些昆虫为食。 接下来大家所看到的就是非常著名的剑龙了。剑龙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背部有这些大型骨板的分布,您能猜出这是做什么用的吗?有科学家认为它起的是调节体温的作用。剑龙是一种典型的食草恐龙,它的身躯相当于现在的大象,但是它只有一个小的可怜的脑袋,脑容量比小狗还要小,因此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很苯的恐龙。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下面是WTT 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参观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 历时三年的改扩建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馆。3月11日,我有幸来到那里参观,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能够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那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构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构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轴”“一区”,然后跟随讲解员踏上了“复兴之路”。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

陈列,重新开幕。这是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 基本陈列。陈列透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 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取了马 克思主义,选取了中国共-产-党,选取了社会主义道路,选取了 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务必始终坚持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遥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 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陈列共分 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 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油画、文物展此刻眼前。让我也受到了教 益。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原建筑与新建 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中国国家博物 馆此次改扩建充分思考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构成了特定 的印象,因此,在方案设计时十分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持续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

参观博物馆有感作文大全

参观博物馆有感作文大全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参观博物馆有感1 俗话说,文化是知识的来源,有了文化,才有知识.所以我们今天来到了顾村公园的文化博物馆,参观了各地的文化场馆. 首先,我们先来到了大厅,迎接我们的是一个个抢眼的、蓝色的小球,在管子里不停地上下跳动,真是神奇极了!我们又和导游来到了中国馆,了解到中国古代嫁娶的全过程,如:一纳彩、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等十二种程序.随后,我们来到了中东馆,看着满汉全席的食物,如:焗嫩鸡、清蒸蛤蜊肉丸汤、大麻饼、银耳汤、糯米卷等五十多款所有大大小小的满汉美食,因而命名为“满汉全席”.再往前走,只见一幅满是黄沙的画面展现在我眼前,我这才反应过来,非洲馆到了,我走进了电影院,讲述的是:来到一个非洲城堡,开始了神奇之旅……最后,我们来到了欧洲馆,知道了欧洲是个非常发达的地方,那里的手表很出名,还知道当时猫王乐队的盛行. 哦!短短的两个小时,可让我知道了许多国家的文化知识,这是很值得的. 参观博物馆有感2 这周五,陈老师带我们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看了李山作品展。 刚进到馆内,我就吓了一大跳:在大厅里,有许许多多的半身人和半身蜻蜓的组合做成的模型,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但我很奇怪,为什么要用蜻蜓来做实验呢?过了会儿,向导阿姨说明了原因:因为

蜻蜓是一种很古老的动物。所以才用蜻蜓来做实验。我猜想,作者李山是想这样表达人和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吧。 更令我们大开眼界的是,在二楼我们看见了许多被改造过的昆虫,甚至看见了DNA。 在三楼,李山的画令人眼花缭乱:有的是人,不过很奇怪,上面布满了昆虫;有的是动物;有的还看上去好像什么都不是。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跟上画家的奇思异想。 参观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来到一个小屋里,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印刷工具。有一位阿姨介绍说:“这是用来印出图案的工具。”我满怀好奇地尝试着用这个工具印出了一幅图片,我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身上布满了昆虫的人。不过因用力太重,我印出来的图案差不多是全班最黑的。而且,我还发现,染料还有一股巧克力味呢! 你说李山的作品有不有趣?这是我迄今参观过的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艺术展。 参观博物馆有感3 今天下午,我和全体四年级的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民族艺博物馆.了解了众多国家的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 我们先看到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京剧、有划龙舟、还有我们上海以前的传统活动.我们看到了以前表演京剧的服饰,每一件都是那么的精美,那么的鲜艳.他向我们叙述了中国悠久的京剧文化,让我们穿越到那个时代,深深的体会史无前例的京剧……我们还去“划”了一次龙舟,“参观”了一次上海的弄堂.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星期天,我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馆内丰富的藏品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文物工作者在文化保护一线的辛勤工作。 此次参观最令我难忘的是玉器馆、陶艺馆、瓷器馆和云锦馆。 玉器馆展出了总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饰,也有宫廷传世的奢华玉件。“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近代玉器,发扬传统,与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玉文化。 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一百件陶器珍品,馆中的陶器既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又有唐三彩这样的艺术品。可以说中国古代陶艺既是一部社会生活史,又是一部艺术史。 瓷器馆展出了近六百件精选展品,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等展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让人流连忘返。 云锦因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和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三大名锦。云锦馆展出了一百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放有一台大型的云锦提花织机现场为大家演示云锦的制作过程。而云锦制作是目前我国唯一不能被机器取代的织造工艺,两人相互配合操作一天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南京的云锦不仅仅是美若云霞,更是千百年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 当然,此次参观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令人惊叹的古代文物,还

有那些为文物保护传承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在入口的宣传单上,我看到了南京博物院自行研制的文物保护设备:丝网一体机——为脆弱、残破的纸质文物进行加固;减压渗透加固仪——在真空室处理文物;整本图书脱酸设备等。这些精密的仪器都是奋战在文物保护一线的科研人员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在保护文物的实践中,江苏省创造性地打造了文物流动医院,由南京博物院对珍贵的文物实施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文物流动医院在户外对大型石刻、建筑彩绘、大遗址等进行测绘并为保护规划设计,在小件文物方面,对陶瓷、青铜、木器纸张、纺织品等进行应急保护处理,还为多家博物馆进行了义务“巡诊”。这体现了文物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敬业与努力。 志愿者也是这个集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次参观最让我欣喜的不是那些叹为观止的展品,而是南京理工大学的志愿者的合影印在宣传单上。看着学姐学长们志愿服务的微笑,我感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肩头的责任。毕竟,只有年轻一代自觉担起传承的重担,灿烂的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这次参观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南京博物院虽然馆藏的文物有限,但是它们让我看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也让我看到了身边的人为传承文化正默默地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篇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篇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6篇 篇一: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感想 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感想 通过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我受益颇深,感触良多。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学史料,走进馆内,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回到了那个年代,时代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认真端详着实物,每一件实物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我仔细阅读着文学史料,里面记录着历史的点点滴滴。面对它们,时而震撼我心,时而令我胆颤心惊。 在馆内,有几处场景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潮流是势不可挡的。伴随英国鸦片的入侵,我们国人的国民素质以及战斗力日益下降。看着展馆中吸食鸦片者的图片,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萎靡不振,弱不禁风。林则徐有感于国运安危,发起禁烟令,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风生水起。虽然透过历史我们知道,禁烟运动没有圆满结束,但毕竟打击了英国对我国倾销鸦片,挽救了一批国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那是我们历史辉煌的一刻,的确应该永远载入史册。 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的礼场是如此的恢宏壮观。宽敞的场地,整齐的桌椅,洁白的桌布,醒目的青天白日旗,场地上方还挂满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国旗国徽。整个礼场显得非常庄严肃穆。

日本轰炸广州,我们百姓惨不忍睹。在馆内陈列着一个倒塌的房屋,有躺在地上被砖块和木头掩盖的母亲,还有一个在旁边哭喊的小孩,样子甚是悲凉。此情此景,令我触目惊心。再看看,旁边的文字介绍:1937年8月至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轰炸广州超过800次,投弹10000多枚,炸死炸伤民众5000人以上,炸毁民房1000多幢,这是广州市民被日机轰炸的惨状。顿时,我内心百感交集,既有对日军的憎恨,亦有对百姓的怜悯。 广州起义的坚不可摧。面对杀戮,我们唯有反抗才有存活的可能;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凝聚民众的力量。广州起义的烈士们,你们站起来是一座雕像,你们倒下去亦是一座丰碑。是你们阐释了什么是革命精神。 我继续往前探索,馆内十分安静,充满了严肃的气氛,似乎是想告诉我们每一个参观者要以严肃的态度来看待历史发生的这一切。有辉煌的历史亦有耻辱的历史,我们只有正确的面对历史事实,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结束屈辱史,延续并创造辉煌史。 篇二:省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2011年4月9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观后感 班级:初一 星期五下午,我们去石河子大学参观博物馆了。 当我们来到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了一座五层大楼,走进大楼后,就看到第一层是书法展:有毛笔字、水墨画和肖像画,在那里摆着的字,写的很有韵味,水墨画画的生机勃勃、生龙活虎,肖像画画的栩栩如生,非常逼真。进入第二层,是动物标本,有陆地的动物、水上动物、空中动物,在第二层楼的最里面,有一只庞大的模拟电子恐龙,这只恐龙的血盆大口一张一合,及其的恐怖,那条细长的尾巴来回的摆动着,抽打着四

周的叶子,非常的有意思。 进入第三层,是昆虫标本,有蝴蝶、甲虫、蝗虫、飞蛾等。在这一层楼里,最美丽的就要数蝴蝶了,有各种各样的蝴蝶拼出来的人物、动物和植物,漂亮迷人。最有个性的是蝗虫和蚊子,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来参观的人们“致敬”。 进入第四层,是植物标本,有许多的奇珍异草、各种各样的药草,千姿百态,有的草是绿色,有的是黄色。有的草上还有几朵小白花,小巧可爱,在一块块干净的玻璃的下面,植物们向参观者挥着小手表示欢迎,非常奇特。进入的五层,是人物介绍,先看到的是曹操的介绍和朱元璋的介绍,再往里走就是雕像和古代人用的物品、服饰。雕像栩栩如生,各个人物的表情都非常的清晰和自然,我想,雕刻这些雕像的人,一定是一个表情丰富、有趣的人。在这一层里,最吸引人注目的是——一具木乃伊,这具木乃伊全身上下都裹着烂兮兮

的破布,静静地躺在玻璃板下,像是一个高傲的家伙,无视所有的人!这座博物馆里的所有东西都参观完了,这时我感觉,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大开了眼界,看到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学到了我从来不知道的东西,总之,收获是挺大的,足以让我受益无穷。这次的参观让我记忆犹新。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六一那天,趁着儿童节的假期,我和室友去参观了博物馆。 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来源于他的建筑,这和工大给我的印象一样,是个玩命盖房子的地方。我总觉得博物馆应该更专注于收藏和展示,这浮夸的建筑反而给我一种掩饰空虚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比较主观的看法。内部的除了楼梯和电梯,还有错落一截一截的扶梯,这样的设计看着不仅对博物馆的功用无任何益处,就算安在其他建筑上大多也是一种浪费,浪费电力,占用空间。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这具有形式美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精选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精选 《国家宝藏》是一类的文博探索类的题材,主旨主要是让文物活起来,走进去,传下去。那么《国家宝藏》观后感如何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精选(一) 近日,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火了。这档耗时两年制作的诚意之作,号召九大最具分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每家甄选出3件镇馆之宝亮相。每件国宝都有一个保护人,由明星演员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 《国家宝藏》有多火?朋友圈里到处可见人们为这部节目点赞、各路好友竞相向我推荐一定要看啊,连一向高冷的豆瓣网友也给其打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当然,《国家宝藏》有很多走红的理由。比如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大气磅礴的解说词,以及华丽酷炫的舞美效果。连在年轻人、二次元们扎堆的B站,《国家宝藏》的热度也排名前列,很多弹幕为其精良的制作水平点赞,大呼真是良心综艺。 在华丽的外表之外,《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一方面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敢于创新,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比如,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果用传统的字幕或者旁白方式呈现,不仅不具象,还很枯燥,而《国家宝藏》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敢于使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穿插了

不少网络流行语,虽然不乏争议之声,但在我看来要达到文化科普的目的,首先要让大众有了解的兴趣,否则再好的内容,没有人愿意看也是做无用功。以明星提升人气,正是大胆创新之举,况且在节目的效果呈现上,各位明星们的演技也可圈可点,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国家宝藏》的好,还在于在文物背后见人、见情。如果只是展示文物,《国家宝藏》可能不会这么火。正是因为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才让这一节目更加打动人心。比如节目请到了74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除了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难度以外,老人独自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老中青三代故宫志愿者的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的虔诚和敬业。这让我想起曾引来万人空巷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展现食物的美味之余,也讲述了与之相关的人的故事:厨师对美味精益求精的追求、地方特色美食背后的人情故事、一场家宴中的亲情与乡愁,也许比食物本身更加打动人心。 《国家宝藏》广受欢迎,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文化传承,不能守旧僵化,更不能拒绝创新。只有用当下的社会语言讲出来、用当下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传播出来,才能赋予其时代魅力。只要选对了表现方式,厚重的文化之美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同样能赢得公众的追捧。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精选(二)

内蒙古博物馆基本情况3年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内蒙古博物馆基本情况3年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内蒙古博物馆基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内蒙古博物馆基本情况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内蒙古博物馆基本情况数据洞察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内蒙古博物馆基本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博物馆机构数量,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博物馆参观人次,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内蒙古博物馆基本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内蒙古博物馆机构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内蒙古博物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内蒙古博物馆机构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内蒙古博物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内蒙古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内蒙古博物馆机构数量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内蒙古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内蒙古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内蒙古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内蒙古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内蒙古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0篇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一):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1月24日,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博物馆总共分 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 我们观看了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那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们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情绪。 四层还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 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十分喜爱青白玉,看上去十分的纯净,有些能够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爱。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透过此次参观,孩子们大大开阔了眼界,首都博物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真让人难忘啊!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二):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馆的最后一步时,不禁连想感慨: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么璀璨礼貌的瑰宝呀!我很庆幸这天能与相识已久的同学们一齐观光,一齐分享,一齐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从一层逛到五层,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一向在充实着一颗空虚的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岁月流转,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年的东西,这天依旧那么清晰。看似简单的,其实这些全都是让人洒尽汗水的。远处金碧辉煌,活灵活现的佛像,往近处细细斟酌,才知道这一道道的刻画有多么不容易。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一样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北京历史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呀,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聪慧。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期望,在将来

参观博物馆有感

参观博物馆有感 篇一:参观博物馆有感 又一次参观了历史博物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发现,而且永远感觉不到厌烦。走进历史的长河,沉浸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辉煌之中,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更感叹于汉唐时期的政治开明,文化自由,科学缜密,经济开放,艺术灿烂,军事强大。根植在统治者内心的,不是玩虚假的数字游戏,搞面子工程,与民夺利,而是建设一个“外硬内软”的国家,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自豪和满足。人民也不用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连税负也降到了最低,医疗是完善的,教育是公平的。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几千年以后,在这片土地上,“有尊严地生活”竟成为统治者卖弄的噱头和人民的奢望。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长安,拥有三百万人口,城市规划谨偌棋盘,文人墨客多入牛毛,各国商贾穿梭其间,市民百姓安居乐业。女人们可以不用为了病态美的骨感身姿而放弃享受美食的权利,可以身着男服甚至胡服,骑马,射箭,狩猎,蹴鞠,马球,摔跤……或是批上羽衣弥裳翩翩起舞,放肆地炫耀出自己丰腴的身材。女人是可以当皇帝的,只要她有能力。儿媳妇是可以娶的,只要有真爱。 走出博物馆,回到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盛世,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和不甘,方才想起历史发展中出现倒退。 篇二:参观博物馆有感 就在前天冒着寒冷的天气缓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以饱满的革命精神和深重的历史情怀参观我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加了解了我们祖国成长的历史。我在参观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了祖国母亲的伟大,决心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终身。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展览中最深刻体会是此刻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祖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列强的屠戮和欺辱之中,这印证了“国家弱注定要被外族侵略”的规律。为了避免让历史重演,建设祖国。因为我们是祖国还未绽开的花朵,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奉献自我我们是祖国的希望。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少年时期。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自我,积累知识,锻炼能力,磨练品质。只有少年强大才会给祖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参观中使我愤愤不平的那就是有很多国家来侵占中国的领土在听见解说员 慷慨激昂说到南京大屠杀时我仿佛看见那惨目人睹的场景时我的心里是阵阵凄凉但是 我也仿佛看见中国人民在顽强与日本侵略者斗争时我立刻就想到英雄的中国共产党不 畏强暴,以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带领顽强的中国人民,与国民党积极合作,坚忍不拔、坚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我参观了明、清与抗日战争时看见了虎门销烟、八国联军攻打中国、签下不平等条约等在清代无能统治下迫使这些事情一一发生。抚今追昔、缅怀历史,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不能不谨记这样一个教训,那

央视《国家宝藏》观后感精选推荐

央视《国家宝藏》观后感精选推荐 《国家宝藏》第二季是由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制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节目融入音乐剧、舞剧、民族器乐剧等更多艺术手法,让国宝活起来的方式更丰富。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央视《国家宝藏》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央视《国家宝藏》观后感一 《国家宝藏是一类的文博探索类的题材,主旨主要是让文物活起来,走进去,传下去。而它的阵容主要是主讲人张国立001号讲解人(类似主持)、九大馆长(故宫、上海、南京、湖南、河南、陕西、湖北、浙江、辽宁(看到辽宁还有点小亲切)博物馆),及请的明星类人物。不瞒大家说,本人基本上仅仅去过恐龙博物馆,惭愧,惭愧。自身的知识受限,对于博物馆来说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储备不够,恐有沽名钓誉之嫌,故至此不敢踏入其中。而看了第一期的《国家宝藏》之后发现,在下简直是幼稚,五千年的文化,器物、画卷、书法等,光是一项就足以让人研究数十载。实在感到羞愧。 27件国宝共赏,27位国宝守护人(明星阵容),演译国宝的前世今生(是真的进行表演啊喂)。(这样的形式其实倒是让我想起了哑舍那本书)每期有三个国宝进行讲解,由三件选一件,CCTV《国家宝藏》官方微博微信进行投票。 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每一个国宝的背后的故事作为代入点,解读它的生命密码,把我们拉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而对于人员的选择上则是李晨这一类的演员,保证了表演的可观性和真实性,与此同时舞台的效果也是极为用心将用3D效果完全呈现了出来,当时的铺陈摆设,及气氛的渲染,都添上了一笔。

2、讲解细致、问题深入浅出,同时又具有趣味性,不同于以往的讲解人独自解说,而加入了张国立老师和李晨作为代表,以大众与自己的角度进行发问,这样保证了趣味性和互动性。以这第一幅《千里江山图》为例,首先李晨寻问了它的制作过程,而这位冯海涛老师,他事先自己还原了它的画法,来进行的讲解(以VCR作为辅助)。再有当我看到这幅青绿山水画时,我在画中却看到最后一层是蓝,故而有此问,不是蓝吗?哪来的青?没想到刚想出来,张国立老师就问了起来,原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时的第一个感觉,震撼。简直不要再亲民了。让我们知道这幅画的珍贵之处在哪里,经千年而不变色来自于宝石颜料,“上等的材料都用来画画,中等的才用来吃”这也是没谁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在后面,还专门请了仇庆年来实操这些颜料的来源及制作工艺。匠人之心。在最后时仇庆年表达了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不光是传承问题,还有资源的稀缺。原来在我们世界中还有这样的一群匠人,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眼中只有明星、只会关注他们,而对于我们国家的珍贵文化财富却视而不见。(看了看自己手机里的微博,想把它卸了)。 3最后则是九位专家进行点评,更加权威,可以说是重重把关。 其中最让我触动的一句话说“很多人都说我们华夏民族没有信仰,可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历史,如果连这点信仰都糊涂,那我们何以为人呢”我听了这翻话,久久不能忘怀,因为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没有信仰,身边人也没有感觉到。我很郁闷,而这句话解读了一切,不管对错,原来我想听到的,就只是这个答案。这是来自于国家的自豪,更是属于我们的骄傲。想起了开场的张国立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有多年轻呢?上下五千年。“我由衷的希望可以掀起一阵全民学习中华文化的浪潮,而我们面对传承,能够尽自己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星期天,我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馆内丰富的藏品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文物工作者在文化保护一线的辛勤工作。 此次参观最令我难忘的是玉器馆、陶艺馆、瓷器馆和云锦馆。 玉器馆展出了总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饰,也有宫廷传世的奢华玉件。“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近代玉器,发扬传统,与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玉文化。 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一百件陶器珍品,馆中的陶器既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又有唐三彩这样的艺术品。可以说中国古代陶艺既是一部社会生活史,又是一部艺术史。 瓷器馆展出了近六百件精选展品,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等展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让人流连忘返。 云锦因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和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三大名锦。云锦馆展出了一百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放有一台大型的云锦提花织机现场为大家演示云锦的制作过程。而云锦制作是目前我国唯一不能被机器取代的织造工艺,两人相互配合操作一天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南京的云锦不仅仅是美若云霞,更是千百年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 当然,此次参观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令人惊叹的古代文物,还有那些为文物保护传承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在入口的宣传单上,我看到了南京博物院自行研制的文物保护设备:丝网一体机——为脆弱、残破的纸质文物进行加固;减压渗透加固仪——在真空室处理文物;整本图书脱酸设备等。这些精密的仪器都是奋战在文物保护一线的科研人员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在保护文物的实践中,江苏省创造性地打造了文物流动医院,由南京博物院对珍贵的文物实施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文物流动医院在户外对大型石刻、建筑彩绘、大遗址等进行测绘并为保护规划设计,在小件文物方面,对陶瓷、青铜、木器纸张、纺织品等进行应急保护处理,还为多家博物馆进行了义务“巡诊”。这体现了文物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敬业与努力。 志愿者也是这个集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次参观最让我欣喜的不是那些叹为观止的展品,而是南京理工大学的志愿者的合影印在宣传单上。看着学姐学长们志愿服务的微笑,我感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肩头的责任。毕竟,只有年轻一代自觉担起传承的重担,灿烂的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这次参观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南京博物院虽然馆藏的文物有限,但是它们让我看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也让我看到了身边的人为传承文化正默默地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内蒙古博物馆活动方案

呼市十三中参观内蒙古博物馆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为了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使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内蒙古的悠久历史,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养,我校特举行本次参观活动。 二、活动对象: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2017年11月2日 四、活动要求 1、班主任认真做好学生参观前的教育,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学有收获,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时的绝对安全。 2、学生须遵守纪律,学生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参观地的一草一木和公共财物,锻炼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所有学生必须服从博物馆负责人的安排,做一个文明的参观者。 3、参观后写一写自己感受、体会,每人交一篇观后感。五、进行观后感成果交流、评比活动。 1、11月6日请各班主任收集学生参观内蒙古博物馆观后感,并作整理(班内评出10篇优秀作品); 2、收齐后,学校将评出20篇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并展出。 3、开展“参观内蒙古博物馆观后感”主题晨会活动。(班主任) 呼和浩特市第十三中学政教处 2017年10月

关于组织学生参观大连市烈士纪念馆的通知 初一年级: 为推进我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使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内蒙古的悠久历史,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养,在“爱国教育”活动月,我校政教处将于11月2日(星期四)组织一次爱国教育实践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一、活动主题:“沧桑草原情,大爱内蒙古” 二、参观时间及地点:11月2日下午2:00;内蒙古博物院 (呼和浩特市东二环与新华东街交汇处西北侧) 三、活动对象:我校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各班主任及其他老师 四、参观前会议: 1.各班主任请于2017年11月1日(周三)上午课间操在升旗广场参加参观前会议。 2. 各班主任请于2017年11月1日(周三)下午活动课在班内召开活动动员会。 五、活动安排: 1.11月2日下午1:50校门口集合,下午2:00准时乘车去博物院。 2.下午2:30学生参观博物院内各展区,听讲解员讲解。 3. 下午4:50进行班级合影。 4.下午5:00纪念馆门口集合乘车回学校,结束参观。 六、相关要求: 1.通过校讯通,告知家长参观活动事项,并通过回执确定各班级参观人数。 2.参观活动前,班主任做好安全专题班会,加强对学生的纪律及安全教育;

2020年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6篇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6篇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一): 星期六,爸爸带我到历史博物馆去参观,刚走进博物馆,一位慈祥的奶奶出此刻了荧屏上,嗬!上面还有许多按钮呢!原先,这位奶奶是用高科技造出来的,她讲述在1921年,嘉兴的南湖的游船上,中共一大便在这儿召开的,会议使当代中国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嘉兴南湖也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那艘船也被后人誉为“红船”。再往前走,陈列着一把把革命先辈用过得刀、枪,上面都生锈了。刀枪前面还有一位解放军叔叔哩!走着走着,转眼我们就走进了监狱里,我对这监狱里的革命先辈望了一眼,看到他们表情很淡定,意志很坚绝…… 不知不觉地,我们就把博物馆给参观完了,透过这次参观我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保家卫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历史博物馆观后感(二):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见证沧海桑田的变迁,沦为了历史。 那么,历史是什么?它是时间的印记么?抑或是每个历史时刻、每个 历史事件都被时间所固定而成为永恒?而在历史的点滴时刻,又有哪 些震撼的绝响,久久不能平息,幽幽萦绕于后人的耳际?一座城市有 着怎样的发展史,它是怎样改变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一个国家的?2011年,3月20日,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我们小组一行三人,带 着一种探索的情绪,带着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带着对古代人民的敬仰,乘坐公交车来到了――杭州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穿越时空,回望 历史,思索未来。 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坐落于吴山中麓的杭州历 史博物馆。因为与著名景点城隍阁和清和坊古街近在咫尺,在通往博 物馆的道路上人流如织,川流不息。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但是随 着与博物馆的距离越来越近,周遭的环境越发显得安静。没有明显的 路牌指示,我们在询问路人,几经周折后,才找到了杭州历史博物馆。与山下的吴山广场的喧嚣繁华相比,那里显得异常安静,静得令人不安,但这种不安绝不是恐惧。 来到了博物馆的前厅,那里的游客寥寥无几,领取了相关介绍资料后,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3篇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3篇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齐齐哈尔市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的讲解员认真,仔细的讲解了从原始社会到解放中国的这段历史。让我们对这段历史又有了重新的了解,有了重新的认识。 博物馆里虽然有些文物是仿造的,但却非常逼真,甚至有些文物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体会一下当时的年代和人文景观。 同学们在听讲解员的讲解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他们不懂和不知道的问题,讲解员认真并且热心的为同学们解答了问题。 历史有时候是神秘的,神秘的让人无法相信。当我们看到一些小石头时,原始人类就用它来切割东西,这有时让我们质疑,但它确实是真的,也真正存在过的,那是我们的人类就很聪明。他们有时候想的办法连现在的我们也会想不出来。历史也是透明的,什么事一看历史就知道。例如日本侵华战争,我们一看罪证便知是真事,日本那些右冀势力是否定不了的,因为历史在证明,历史不会欺骗我们。 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让我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受到了洗礼。希望多有机会去参加博物馆,更多了解人类,了解革命烈士,了解历史。

参观湖南省博物馆是暑假活动计划好的。所以,那天一早我和妈妈还有外婆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原以为博物馆不会有太多的人,可从容参观。谁曾想,参观者络绎不绝,长长的队伍排出去好远,来观看博物馆《凤舞九天》——楚文化展的人可真多啊! 首先我们直接来到了三楼,看到楚文化的展品可多了,那里有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刻制优美的“彩绘凤鸟纹木雕漆座屏”,以及“曾侯乙铜冰鉴”,还有贵重的双耳金杯,可爱的彩绘猪形漆盒······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它虽然经过了千年,但还是没生一点锈,看上去还非常锋利,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这把剑是由青铜制成的,并且剑上还镶了宝石呢。 还有一件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文物是“曾侯乙铜冰鉴”,它的用处可大了,它夏天放冰块作冰箱用,冬天是放木炭作烤箱用的,真是神奇,我觉得古人真了不起。。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觉得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你看我们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了,不都是我们自己人类创造出来的吗?在这么好的环境下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将来创造得更加美好。

总统府感想

总统府感想 总统府感想 篇一: 总统府观后感活动总结在这深秋时节,为响应我校团日活动的号召,我班举行了“游历古都南京,感受祖国美好”活动。11月23日上午我班四十多位同学便乘车来到了很多人都向往的南京。依据之前的行程安排,我们陆续参观了南京中山陵、南京博物院、夫子庙、玄武湖、总统府等地,同学们都带着一颗激动的心观赏着南京的每一处风景,享受着浓重历史文化的熏陶。 就这样,两天的南京之旅很快就过去了,11月24日晚上我们便乘车回到了学校,但是同学们似乎却没有完全从南京回来,留下了回忆、留下了震撼、留下了感叹、留下了再一次的向往,留下了许多许多自己的情怀。回忆行程,南京博物院和总统府的印象还历历在目。23日下午4时许,我们来到了南京博物院,之前我们就了解到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0年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城东中山门内中山东路321号,占地约13万平方米。1933年,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时任国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先生倡议创建的国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落成。蔡先生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到门口之时,我们远远望去,它古色古香,当我们迈进南京博物馆大门时,仿佛置身于五百年前。它,一直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古代劳动人民智底蕴如此深厚的南京博物院,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要进慧与汗水的结晶。看到文化 去参观,在组织人员强调注意事项和纪律、卫生等问题后,大家便有秩序的入院参观了。

进门后,玉器馆、青铜馆、云锦馆、瓷器馆中精美的工艺品令同学们目不暇接,惊叹不已,当时我心想: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竟富有如此大的创造力,真令人难以置信。大家也是赞不绝口。一个接着一个,惊喜接着惊喜,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参观着,感受着,似乎都受益匪浅。当同学们观看到错银牛形铜灯、明代景泰青花仕女踏青图罐、玉如意等文物时,更是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深深折服。就这样,同学们将博物院陆续参观完了。 看完后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赞叹道: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凭着自己的双手制造出了这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工艺品,中国人民真伟大,中华民族不愧是个优秀的伟大民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当比一代强”,惊叹之余,同学们又若有所思,我想大家肯定是在感叹之余告诫自己要更加努力,创造出自己的辉煌,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天上午9时许,我们便来到了总统府,雄伟的大门上刻着“总统府”三个大字,让大家顿生敬畏之情。总统府是民国政府办公旧址。明初为归德侯陈理所居住。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封次子朱高煦为汉王,将侯府扩建为汉王府,府内“煦园”的名称沿用至今。清代为两江总督衙署。太平天国时期改作天王洪秀全的天朝宫殿,太平天国失败后又作两江总督署。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蒋介石的民国政府于1948年将原两江总督署的辕门改为欧式门楼,上书“总统府”。新中国诞生后,省级机关进驻这座府邸,近几年已陆续迁出,对游人 开放,并正在筹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在门口合影留念之后,大家就买票入内参观了。

内蒙古博物馆观后感

内蒙古博物馆观后感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彻底的了解一个地方,那么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是一定要去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把去当地博物馆作为旅程的第一站。只有在充分了解其历史渊源和人文风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对后面的游览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可以更好的避免人们戏称所谓的“中国式旅游”了! 我欣赏内蒙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的地理环境,更对馆内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情有独钟。这里汇集了内蒙古的化石珍品,反映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的概况、生物进化的历程、戈壁沧桑变迁的奇迹。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内蒙古曾是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生息的乐园,并成为当今世界驰名的恐龙化石产区。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里的恐龙化石了,据说保存在这里的查干诺尔龙化石是目前已经修复装架的亚洲白垩纪时期最大的恐龙!体长12米,身高6米多,有4层楼高。这种庞然大物在6千万年前不知为何就消失了,有的说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有的说是气候变化的原因,有的说是疾病流行的原因。不管如何,生命的出现以及人类的出现,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奇迹!一种苍桑感油然而生! 2. 11月10号我们四年级四个班去了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我们进了博物馆的大门,啊 !博物馆好大埃

这时前面站了一位大家都很陌生的阿姨,阿姨说:我就是你们的讲解员。她太我们进入了参观地区,我们大吃一惊。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很奇怪的石头和一些碗,还有一些罐子,图片大家都忙着拍照 同学们在听讲解员讲解的同时也提出来一些不懂和不知道的问题,讲解员认真并且热心的为同学们解答了问题。虽然那些石头和罐子看着没什么好看的,但是那些石头和罐子都是非常珍贵的,所以那些阿姨不让开闪光灯。在阿姨眼里都是宝贝。当我们看到一些小石头时原始人类就是用他们来切割东西的,那时我们的人类就很聪明了,我们现代人有的也不会想出来。 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我们的参观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博物馆,我们回到了班级,排好队我们就回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