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1、广义: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

2、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3、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1-5年的计划;短期计划——1年内的计划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

2、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

3、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的重要保证,包括制度体系建设程序、制度化管理等。

4、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三)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的关系:它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作用的规划

(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它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

二、工作岗位分析概述

(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包含了:

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岗位内的活动内容作出科学的界定,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进行总结和概括

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资格和条件

3、以文字和图表制定处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它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它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依据

5、它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

三、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书面资料、任职者的报告、同事的报告、直接的观察

四、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

(一)岗位规范

1、岗位规范的概念:也称为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2、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和行为规则(2)定员定额标准

(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

3、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P5:

①管理岗位的知识能力规范(职责、知识、能力、经历要求)②管理岗位培训规范(指导性培训计划、

③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应知、应会、工作实例

④生产岗位操作规范:也称生产岗位工作规范。主要包括

A、岗位的职责和主要任务

B、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C、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D、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度

(二)工作说明书

1、工作说明书的概念: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做的统一规定

2、工作说明书的分类:岗位、部门和公司工作说明书(部门)

3、工作说明书的内容(6页手写)

(三)岗位规范与工作说明书的区别:两者既联系又存在一定区别:P7

1、从所涉及内容来看: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的“事”和“物”为中心,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涉及的内容要比前者广泛得多,但内容可能如岗位人员规范相同。

2、二者所突出的主题不同:

3、从具体的结构形式看: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内容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可多样化。

能力

一、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3)确定调查目标(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

(5)确定调查时间

3、向有关的员工说明其意义和目的,使他们配合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二)调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灵活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讨论等方法。(三)总结分析阶段:对岗位调查的特征和要求作出全面的考察,充分揭示岗位主要的任务结构和关键的影响因素

二、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体步骤

1、需要在企业单位内进行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并起草出工作说明书

2、组织岗位分析专家,包括各部门经理对工作说明书的总体结构到每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岗位设置的合理性、职责权限的划分、对员工规格要求等。

2010年11月请制定人事部经理的工作说明书

第二单元工作岗位设计

二、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因事设岗

(一)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明确所属单位的总目标是什么,每个岗位的目标是什么,并且要力图使岗位目标具体化、明细化,并使该岗位的设置与其承担的任务量相对应

(二)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1、以科学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设计的工作岗位

2、充分考虑劳动协作客观要求,明确岗位之间的协作关系

(三)责权利对应的原则

三、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

1、工作扩大化:使岗位工作范围、责任增加,改变了员工对工作感到单调、乏味的状况,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包括横向扩大化和纵向扩大化

2、工作丰富化:通过充实工作内容,增加岗位的技术和技能的含量,使岗位的工作更加多样化、充实化,消除因从事单调乏味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倦情绪,从心理生理上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1)任务的多样化(2)明确任务的意义(3)任务的整体性(4)赋予必要的自主权(5)注重信息的沟通与反馈(二)岗位工作的满负荷:是岗位设计的一项最基本的的原则和要求。应设计出先进合理的岗位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切实保证岗位工作的满负荷

(三)岗位的工时制度:是设计岗位不可忽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标准工时制度、不定时工作制度和综合计算工作制度)。对企业来说影响到工时利用状况、劳动生产率和整体的经济效益。从员工角度,它将体现到如何“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轮班和作业时间

(四)劳动环境优化: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劳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使之适合于劳动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建立“人-机——环境”的最优化系统。应考虑以下两点因素:

1、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包括(1)工作地的组织(2)照明与色彩(3)设备、仪表和操作器的配置

2、影响劳动环境的自然因素:包括空气、温度、湿度噪声以及厂区绿化

四、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意义

1、岗位设计应满足:

(1)企业劳动分工协作的需要

(2)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

(3)劳动者在安全、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

2、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能力要求——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

1、方法研究的概念:是运用调查研究的实证方法,对现行岗位活动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找出其中不必要不合理的部分,寻求构建更为安全经济、简便有效作业程序的一种专门技术。

2、方法研究目的:检查和消除岗位员工费时费力的操作,克服停工、待工等工时浪费,有效地促进岗位工作的满负荷

3、方法研究的具体工作步骤:

(1)选择研究对象(2)用直接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3)分析观察记录的事实,找出改善的方案

(4)通过分析,研究出一套实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5)贯彻执行新方法

4、方法研究具体应用的技术的种类:

A、程序分析:它是以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运输及检验等环节为对象,通过对生产程序中的每项作业和运输的分析和比较,剔除不合理的部分,重新合理地安排生产程序,将人力、物力耗费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提高岗位工作的综合的方法,它采用了以下分析工具:

(1)作业程序图:是分析生产程序的工具之一。它是显示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原料投入、检验及全部作业的顺序

(2)流程图:①、单柱型:通常用于分析单一物料的流程②、多栏型:常被用于分析零部件的装配或多种物料的流程(3)线图:也称流线图,是用平面图或立体图来显示产品加工制作的全过程

(4)人—机程序图,也称联合程序图,它是显示机手并动的操作程序图。

(5)多作业程序图:是以多个岗位的多名员工以及所操作的设备为对象绘制的程序图。主要用于分析研究多个岗位分工与协作关系,以揭示其存在的问题

(6)操作人程序图:也成为左右手操作程序图。它是按岗位员工操作时的连续动作及先后顺序绘制的的程序图。

作用:研究岗位员工手工操作的作业,特别适应于工作地固定、操作重复性强、加工批量大的工作程序。

*比较:前三种流程图主要侧重在产品制造过城中操作、检验、运输等分析,以宏观的物料流程为对象。对于人-机程序图和操作人程序图是以工作地上的一个岗位或几个岗位,一台或多台设备、一名或若干明员工为对象,研究手工操作或机手并动操作的的作业程序。上述的各种程序图,可用于生产重复兴的作业,也可用于非生产性的作业分析,特别是服务性、行政性或管理性岗位,如餐厅服务员、办公室的秘书、人事部的薪酬主管、生产部的统计计划员等

B、动作研究:运用目视观察或者影片、摄像机等技术设备,将岗位员工的作业分解成若干作业要素,必要时可将要素再细分为一系列动素,根据动作经济原理,分析并删除不合理的、多余的、重复的动作

动作经济原理:是指实现动作经济原则,用以改善工作方法。它可分为

(1)人体的利用(2)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的改善(3)有关工具和设备的设计

C、应用程序分析或动作研究方法的步骤:

(1)考察现行的程序并提出如员工在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Why),在什么地方做(Where),在何时做(When),由谁来做(Who)和如何做(How)

(2)运用动作经济原理,在做好以下工作

A、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

B、合并重复的工作

C、重新调整所有的工作

D、检查各项具体操作能否简化

(3)对新方法作出评价:将新旧方法进行比较,计算新方法可能带来的效果和效益

(二)现代工效学的方法

工效学是研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作规律、工作方法、程序、细微动作、疲劳规律、人机匹配,以及在工程技术总体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一门科学。

通过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有效的结合,使设计出来的“人-机-环境”系统,更能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第二节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第一单元企业定员人数的核算方法

一、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

1、定员的概念:也称为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2、劳动定员劳动定额的区别和联系:

(1)从内涵来看,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数量质量界限。

(2)从计量单位看,定员通常采用的劳动时间单位是“人·年”“人·月”“人·季”,定额是采用劳动时间单位“工日、工时”

(3)从实施和应用的范围看,凡是常年性工作岗位上人员都纳入了定员管理约占40%-50%。

(4)从制定方法看,定员的方法主要有:

按劳动效率定员、安设备定员、按岗位定员、按比例定员、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二、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1、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2、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4、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三、企业定员的原则

(一)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二)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为此应做好:

1、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

2、提倡兼职

3、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

(三)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四)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五)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六)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能力28页计算题纸上整理

第二单元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

一、定员标准的概念:它是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的。它作为劳动定额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即以人力(活劳动)消耗、占用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二、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分类

(一)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按管理体制分类方法:

1、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2、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3、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4、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二)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定员标准的总和程度分为:

(1)单向定员标准:也称为详细定员标准,是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或工序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2)综合定员标准:也称为概略定员标准,是以某类人员乃至企业全部人员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分为:

(1)效率定员标准:根据生产任务量、每个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出勤率等因素确定定员标准

(2)设备定员标准:根据设备性能、生产组织状况、技术要求、工作范围、劳动者负荷量等因素确定定员标准

(3)岗位定员标准: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工作流程和任务总量,以及劳动者的负荷量等因素确定的定员标准(4)比例定员标准:按与员工总数或某类人员总数的比例,确定一类人员人数的定员标准

(5)职责分工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技术负责程度、管理方式以及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等因素,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的定员标准。

以上五种定员标准一般以“单位用工数量”(人·年、人·月)或“个人综合工作效率”来表示

三、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不同级别的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基本内容大致相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人员使用规定了素质要求和数量界限

四、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

(一)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二)依据要科学(三)方法要先进(四)计算要统一

(五)形式要简化(六)内容要协调

能力

一、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按照国家以及各级标准行政主管和归口部门发布的各种法规、条例、规定实施细则的要求,制定、审批、发布和实施。其格式也应如此。

二、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由三大要素构成

(一)概述: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简要说明制定本标准的原因、制定过程、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和功能,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二)标准正文: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

1、一般要素:标准名称、范围、引用标准等三方面构成

2、技术要素:包括定义、符号、缩略语、各工种、岗位、设备、各类人员的用人数量和质量要求。

3、补充:包括提示的附录、脚注、条文注、表注、图注等。按GB/T1.1的要求编写

三、定员标准的层次划分:可按篇、章、条段排列条文,条文最后排列目录。从标准的具体内容看应包括:

1、企业管理体制以及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提出年实物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原则要求,规定除编制总额以及各类人员员额控制幅度

四、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设计:多采用表格的形式,对用人数量和质量提出要求。

1、表的编号

2、表的接排

3、表的画法

4、表头的项目设计:序号、编码、工种或岗位名称、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车速、日(年)生产能力、有效作业率等指标、岗位主要工作职责要求、劳动定额定员的形式、计量单位基本要求、出勤率、作业率或作业时间标准、人员素质要求。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

一、制度化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制度化管理的概念: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也称为“官僚制、科层制、理想的行政组织”

(二)制度化管理的特征:6点

1、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利和责任,并且把这些权利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

2、按照各机构、各层次不同岗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指挥链或等级系统,并已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3、以文字形式规定岗位特性,提出员工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要求。

4、在实行制度管理的企业中,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5、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是有三个特点:因事设人的原则、每个管理者均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利、管理人员所拥有的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要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

6、管理者的职务是管理者的职业,有固定的报酬,具有按资历、才干晋升的机会。

(三)制度化管理的优点

1、个人与权力向分离

2、制度化管理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

3、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二、制度规范的类型:按制度规范涉及层次和约束范围的不同分为:

(一)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他是企业制度规范中带有根本性值的,规定企业形成和组织方式,决定企业性质的基本制度。(二)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个基本方面规定的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

(三)技术规范:(四)业务规范(五)行为规范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成:

1、劳动人事基础管理方面的制度:组织机构设置调整的规定、岗位分析与评价工作的规定、岗位设置何人员费用预算的规定、员工招聘、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的规定、劳动保护用品与安全事故处理的规定以及其他方面的规定

2、对员工进行管理的制度:工作时间的规定,考勤、休假、年休假的规定,女工劳动保护与计划生育规定,员工奖惩规定、差旅费管理规定、员工越级投诉的规定等。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

(一)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录用、保持、发展、考评、调整等五种基本管理职能

(二)企业人力资源制度体现了物质存在于精神意识的统一

1、对具体人力资源活动和过程的管理规定:企业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内在规律和运行规则的规范和标准。

2、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时间中所形成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

五、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

(一)共同发展原则(二)适合企业的特点(三)学习与创新并重(四)符合法律规定

(五)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六)保持动态性则

六、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本要求

1、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

2、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3、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4、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

5、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

能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

(一)提出人力资源制度草案(二)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三)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

二、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10步

1、概括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

2、对负责本项人力资中原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

3、明确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守的基本原则

4、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对采用数据采集、汇总整理、信息传递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等做出简要、确切的解释和说明

5、详细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限。

6、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文字撰写和上报期限等提出具体要求

5、详细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限。

6、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文字撰写和上报期限等提出具体的要求

7、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结果应用原则和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做出明确规定

8、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年度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做出原则规定

9、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10、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等其他有关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

第四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

第一单元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

一、定义: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是指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对各项人力资源费用预算进行审核,以保证其符合政府有关规定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并为企业人力资源下期费用规划提供依据。

二、基本要求

1、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合理性

2、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准确性

3、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可比性

一、审核人力资源预算费用的基本程序:是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1年)人力资源全部管理活动费用支出的计划

1、检查项目是否齐全,尤其是子项目

工资项目下:工资、加班工资、轮班津贴、岗位津贴、奖金等

基金项目下:劳动保险福利基金、养老储备金、员工医疗费、失业保险费、日常教育基金、住房基金、工会会费等

其他项目下:是指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费用范围,而又不属于工资与基金项目下的费用,如非奖励基金的奖金、一些其他社会费用。

2、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变化,特别是涉及员工权益的资金管理、社会保险等项目。

二、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一般用同比的办法,就是用本年当月的物价与上年同月比较。

(一)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

(1)基准线:对生产发展正常、经营成果良好的企业可以围绕基准线调节工资水平

(2)预警线(上线):对于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增长也较快得企业可以在不突破预警线的范围内调整工资水平。(3)控制下线:当年经济效益严重下降或亏损的企业,在支付员工工资不低于当年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前提下,工资应控制在下线不予增加。

2、定期进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市场调查,了解同类企业各类劳动力工资价位的变化情况,掌握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上线、中线和下线。

3、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

(三)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

1、收入-利润=成本表达了“算了再干”,首先保证股东的利益,这是企业总趋势使用的模式,它体现了预算的严肃性、严谨性和严格性,避免人为的随意性。

2、收入-成本=利润表达了“干了再算”,首先扣除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生产型企业人工成本低于科研生产型;商业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费用低于生产型企业的费用

三、审核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方法:其预算与执行的原则是“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

第二单元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

一、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作用

1、它的实施是在保证员工切身利益,使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下是企业达成人工成本目标的重要手段

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是降低招聘、培训、劳动争议等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重要途径

3、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为防止滥用管理费用提供了保证

二、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2、节约性原则

3、适应性原则

4、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

能力要求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

1、制定控制标准:它是基础和前提条件

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

3、差异的处理:经分析得出的预算结果,如果和实际支出出现差异,尽快分析差异出现的原因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细胞 考点1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两条重要的结论: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说明了细胞的重要性)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从小到大共9个层次) 总结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生存。(病毒无独立性)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但是“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为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 3.核酸、蛋白质不是生物,但它们是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4.不是每种生物都有9个结构层次,一般来说生物越高级,结构层次越多,越复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5.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6.对于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般可以把它归入“细胞”层次,也可以归入“个体”层次 7.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8.导管、木纤维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9.种群,强调所有同一种生物;群落,强调某特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强调所有生物+无机环境 考点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 ....和原核细胞 ....两大类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 无染色体(DNA部和蛋白质结合)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 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生物类群细菌、蓝藻真菌、植物、动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3蓝藻

解剖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Anat100_Week 1 Section 1: the importance of anatomy ? 4 areas of anatomy 1)histology 2)gross anatomy 3)neuroanatomy 4)embryology ?fun facts 1)the smallest bone and muscle are found in your middle ear 2)the average human brain weights 3 pounds, a similar weight to the liver 3)the stomach of human adult can expand up to 4 times its size, holding nearly 2L 4)from one end to the other, the human digestive tract measures over 29 feet long 5)your heart is roughly the size of your fist 6)human can live with one lung (given limitations to physical activity) Section 2: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body and anatomical nomenclature ?Microscopic & Macroscopic: ?Chemical level A molecule is a group of atoms bonded together ?Cellular level Cells are the smallest living structure and are formed from atoms and molecules ?Tissue level Tissues are similar cells that perform specialized functions ?Organ level Organs are two or more tissues that work together to perform complex functions ?Organ system level The organ system level consists of related organs that work together to coordinate activities and achieve a common function. ?Organismal level All body systems function interdependently in a single living human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为界。(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记忆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人文环境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正数:大于的数叫做正数。0 1.概念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π是正数但不是有理数! 2.分类:两种 二、有理数⑴按正、负性质分类: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有理数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3.数集内容了解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号)(注意不带“+”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对A-不通透)】K+外流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RP的产生与C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静息时C膜对它们的通透性有关。细胞内K浓度和A-浓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内高。但C膜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较大,Na和

七下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 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海拔大于3000米,部分地区高于5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海拔0~200米,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分布在亚洲东部,海拔0~200米;印度河平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0~200米;德干高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200~1000米;伊郎高原~~分布在亚洲西部,海拔1000~3000米;中西伯利亚山地~~分布在亚洲北部。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4、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降水季节变化大。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6、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第二节人文环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2000年,世界总人口共60.55亿,亚洲人口约36.8亿,占总人口的61%,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沉积相知识点复习 (5)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系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10 分) 3 、一般说来,层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①__________ ,多属②__________ 的产物;柱状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条件③__________ ,多为④__________ 的产物。①较弱,②潮间带上部,③较强,④潮间带下部至潮下带上部。 6 、Young et al.(1972) 以潮汐作用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 ③__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局限潮下带,④开阔潮下带。 7 、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岩层的古地理轮廓的专著是①__________ 编著的② __________ 。①刘鸿允,②《中国古地理图》。 1 、相标志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和③ __________ 三类。①岩性标志,②古生物标志,③地球化学标志。 6 、Laporate(1969) 以潮汐作用划分的相带模式包括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四个相带。①潮上带,②潮间带,③潮下带上部,④潮下带下部。 7 、米德尔顿和汉普顿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①__________ 、②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 和④__________ 。①碎屑流,②颗粒流,③液化沉积物流,④浊流。 5、按照地貌特点、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特征,可将砂质高能滨岸相划分为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四个亚相。①海岸沙丘、②后滨、③前滨、④近滨。 6、欧文(Irwin,1965)根据潮汐和波浪作用的能量,将陆表海碳酸盐沉积作用环境划分出了三个能量带,即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①远离海岸的X带(低能带)、②稍近海岸的Y带(高能带)、③靠近海岸的Z带(低能带)。 三、比较下列每对术语的异同点( 每小题 4 分,共32 分) 4 、泥岩与页岩——均为粘土岩,前者无页理,后者有页理。 5 、沉积相与岩相——岩相与沉积相是从属关系。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而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河控三角洲与浪控三角洲——为不同作用所控制形成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高建设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足状或朵状。浪控三角洲是以波浪作用为主形成的三角洲,是破坏性的三角洲,形态上呈鸟嘴状。 7 、内波与内潮汐——内潮汐是内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内波是指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上或具有密度梯度的水体之内的水下波(LaFond,1966 ),内波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深度的变化范围都很大。其中周期与半日潮或日潮相同的内波叫做内潮汐。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第一章头颈部 一、名词解释 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 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日本1 自主学习 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 4.日本著名的山峰富士山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它其实是座火山。 5.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合作探究 日本火山、地震知识探讨: 1.读课本P16图7.7,想一想: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答:日本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第一节日本2 自主学习 1.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个资源小国。 2.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供应不足,于是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 3.日本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 _工业制成品_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4.近年来,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 东南亚地区。 5.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其传统服装是和服。 6.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简答题 读课本,分析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名称和工业区分布的特点 答: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第二节东南亚1 自主学习 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带。 3.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__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_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是这里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这里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5. 泰国、越南、和缅甸_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6.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7.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8.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9.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合作探究 1.试分析东南亚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答:有利影响: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不利影响:雨季降水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旱季降水少,气温高,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第二节东南亚2 自主学习 1.中南半岛地势特点:_西北_高、_东南_低。 2.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南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_的特点。 3.在中南半岛上众多河流都自北向南流,河流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注入_太平_洋和_印度_洋。 4.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5.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是世界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6.东南亚具有典型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其中,人文景观主要有: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花园城市_新加坡_、泰国曼谷的_水上市场_;自然景观有:越南的下龙湾、印度尼西亚的_巴厘岛_。具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_印度尼西亚_。 7.近年来,_泰国_、_印度尼西亚_等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已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简答题 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是什么会产生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地史学复习重点汇总+中国地质大学.doc

沉积环境: 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自然地理单元 沉积相——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环境、条件和沉积作用)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生物相岩相 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相分析——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推断其成因(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瓦尔特相(定)律亦称相对比原理 :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The past history of our globe must be explained by what can be seen to be happening now” (James Hutton). It was named Uniformitarianism by Charles Lyell (1830; Hutton, 1795) Sed. Facies indicators——the physic, chemic and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indicat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她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地球科学的时间坐标。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原始水平律: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原始侧向连续律: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含相同化石的地层其时代相同。

《解剖学基础》1-3章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何雪梅 第一章绪论 1解剖学基础是介绍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学科。 2、人体的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细胞: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四类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的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 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和足尖向前的姿势。 6、人体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前)一一近腹面背侧(后)一一近背面 下(尾侧)一一近足 上(颅侧)一一近头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 -近腔内外远离内腔 浅一近体表深一- 距体表较远 近侧- -—近躯干远侧远离躯干 7、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8、人体的切面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矢状轴:由前T后, 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T右, 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T下, 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9、石蜡切片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的标本,基本程序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和封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又称HE染色。 第二章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人体最大的细胞: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小淋巴细胞。 3、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岩石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火成岩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和生物遗骸等构成的固态集合体。 岩石的成因分类:按岩石的形成作用过程划分为:岩浆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继而冷却固结的产物。沉积岩:是由地表风化产物、火山碎屑物等,在外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的。变质岩:是由先已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及应力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形成的岩石。 三大岩类之间的循环转换关系:已经存在的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抬升到地表以后,经风化剥蚀、机械破碎、搬运、沉积等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已经存在的沉积岩、火成岩或变质岩,因温压条件的变化或流体的作用等可形成变质岩;温压条件的进一步变化,可使原来的沉积岩。变质岩或火成岩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在固结形成新的火成岩。 岩石学:是专门研究地壳、地幔及其它星体产出的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成因、演化等方面的科学。 岩浆:是天然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含有部分挥发分和固态物质、粘稠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熔融体。自然界中硅酸盐岩浆占绝大多数,极少量是金属硫化物岩浆和金属氧化物岩浆(矿浆)及碳酸岩浆。 岩浆的主要化学成分: (1) 常量元素: O、Si、Al、Fe、Mg、Ca、Na、K、Mn、Ti、P、H、C等,其中O最多。在岩浆结晶过程中这些元素相互结合,组成各种矿物。通常以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如SiO2 、Al2O3 、Fe2O3 、 FeO 、MgO、CaO、Na2O、K2O、MnO、TiO2、P2O5、H2O、CO2 等。但实际上在岩浆中这些元素并非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多是呈离子、原子或离子团的形式存在,如: Mg2+、 Na +、[SiO4]4-。 另外还有挥发份:CO2、SO2、CO、N2、H2 NH3、NH4、HCl、HF、KCl、NaCl等等。硅酸盐岩浆化学成分以SiO2含量最多,根据SiO2含量将硅酸盐岩浆分成4种类型:1) 酸性岩浆SiO2 > 63%(wt%) 2) 中性岩浆SiO2 52~63%(wt%) 3) 基性岩浆SiO2 45~52%(w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 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备注补充: ④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知识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C、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 B、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C、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亚洲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地广人多,约有36.8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 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等6个国家。 5、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6、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二)欧洲西部

1、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所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2、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 3、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传统的畜牲业发达。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三)南极洲 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范围: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平均海拔、跨经度最多、气候最寒冷。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干燥、烈风、严寒。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稀少。 (四)日本 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峰为富士山,是一座的活火山,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运输为主。 3、日本地处中纬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4、日本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5、日本自然资源缺乏,发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6、日本为亚洲的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产品多销往国际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 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临海型,为了便于引进原材料、输出工业产品,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沉积岩与沉积相考试题

沉积岩与沉积相 请注意: 1、本考试科目提供一套试题参考答案,进入本门课程点在线考试,随机抽题,如果考试题不是其中试题,千万别点最下面的“完成考试”按钮,立即关闭窗口,重新进入抽题,直到抽到所给这套题为止 2、在线考试只有一次机会,成绩为最终考试成绩,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没给答案的可自行发挥,别空题,做完后一定点完成考试显示“答卷结果保存成功”表示提交成功,否则考试结果将无分值

1.成岩作用 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2.沉积相 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 3.河流的“二元结构” 河流沉积的下段是由河床亚相的滞留沉积和边滩沉积组成,是由于河道迁移而引起的沉积物侧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的底层沉积。上段由堤岸亚相和河漫亚相组成,属泛滥平原沉积,主要是大量细粒悬浮物质在洪泛期垂向加积的结果,构成了河流沉积剖面的顶层沉积。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垂向叠置,构成了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4.在海里或江里的岩石或珊瑚虫遗骸堆积成的岩状物 5.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泥沙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 6.如波状层理: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其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 7.又称毛细管浓缩作用或蒸发泵作用。 一般认为在潮上带,早先沉积的碳酸钙沉积物饱含孔隙水,在强烈蒸发时孔隙水沿毛细管上升,并使沉积物下部与海水沟通的孔隙不断获取海洋中正常海水的供给,就像泵汲一样。蒸发泵汲作用进行,使潮上带沉积物上部孔隙水的盐度大大提高,出现文石、高镁方解石及石膏沉淀,特别是石膏的沉淀增高了卤水中Mg/Ca比值,这些卤水就成为一种交代溶液,逐渐交代碳酸钙沉积物而形成白云岩。 8.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

新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新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八章 【第二节欧洲西部】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大的地区,目前其成员国有27个,多是发达国家,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欧元。 2、欧洲西部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指将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的工业密集地带。 3、欧洲西部的农业——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平原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气候——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形成多汁的牧草;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致使草场广布。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

因此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如英国、法国、德国。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4、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参考P64图8.23,记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冰岛、多瑙河下游平原、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5、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的三大旅游国。主要的旅游地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6、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

沉积岩与沉积相在线考试题目与答案

《沉积岩与沉积相》在线考试(开卷)试题—16秋 注意事项: 1、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3、请务必于20XX年1月6日前完成。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叠层石:主要是由蓝绿藻的生长活动所形成的亮暗基本层在垂向上有规律交替的一类构造。暗层:富藻纹层,富有机质;亮层:富碳酸盐矿物层,富碳酸盐碎屑。 2、相律: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3、浪基面:又称波浪基准面、波基面或浪底,是指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界面。波基面以下湖水不受波浪的干扰,是静水环境。 4、陆表海::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海底坡度(30m,多为几百米),太暗.底部水体停滞缺氧:来自周围陆棚的底流可为超盐度,较大密度,不易上流所致 5、浊积岩:是浊流沉积形成的各类沉积岩的统称。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单描述5种不同类型的沉积构造。 1.水平层理:例如:硅藻土,纹层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代表静水环境中的缓慢沉降。 2.平行层理:纹层亦呈直线状互相平行,在剥开面上可见剥离线理构造。主要产于砂岩中。一般出现在急流和能量高的环境中,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共生。 3.楔状交错层理:层系界面呈平面状,厚度变化大且呈楔状。层系界面不互相平行,纹层倾角变化较大,方向变化也大,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 4.透镜状层理:潮汐层理的一种,砂质沉积以透镜状被保存在泥质中(灰岩)。泥质纹层呈波状,占主体,砂质沉积可见斜纹层。主要形成于潮汐环境中。 5.粒序层理:亦称递变层理——正粒序、逆粒序。层理底部常有一冲刷面。只有粒度的渐变而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 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 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3、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运动结果是不同的。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4、坐标系: 由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构成,分为一维坐标、二维坐标、三维坐标等 5、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与时间间隔在数轴上的表示举例 6、位移和路程 7、标量和矢量 8、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9、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10、两种打点计时器 11、纸带测速度 v B=X AC AC v AB= X AB AB 12、加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 13、加速度与速度方向

14、x-t ,v-t 图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①轨迹是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②轨迹是直线,且速度均匀变化(均匀增加或减小) 2、

《解剖学基础》1_3章知识点整理

WORD格式整理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何雪梅 第一章绪论 1、解剖学基础是介绍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学科。 2、人体的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细胞: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四类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的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 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和足尖向前的 姿势。 6、人体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前)——近腹面背侧(后)——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腔内外——远离内腔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躯干远侧——远离躯干 7、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8、人体的切面 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9、石蜡切片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的标本,基本程序是取材、固定、脱水、包 埋、切片、染色和封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又称HE染色。 第二章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人体最大的细胞: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小淋巴细胞。 3、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专业资料值得拥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