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一、狠抓麦播技术

㈠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以高产稳产品种为主导,以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因地因时制宜,选准对路品种,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我县优质强筋小麦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小麦良种化工程,提高小麦良种覆盖率。全县以优质强筋小麦为主,优质中筋小麦为辅;优质强筋小麦以豫麦34为主,搭配新麦18、郑麦9023,示范推广济麦20、藁优9415;优质中筋小麦以矮抗58、周麦18为主,搭配周麦16、豫教2号、豫麦18。在品种选用上,中壤、重壤和黏土区以优质强筋小麦为主,轻壤和沙壤区以中筋小麦为主。

早茬麦田:中筋小麦以矮抗58、周麦18为主,搭配周麦16。强筋小麦推广新麦18号、济麦20、藁优94150。

中晚茬麦田:强筋小麦以豫麦34为主,搭配郑麦9023。中筋小麦以豫教2号为主,搭配豫麦18。

㈡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

区域化连片种植确保优质强筋小麦质量的保证,也是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播、统一收收的基础,优质强筋小麦要实行以乡、村为单位,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选1—2个当家连片种植,达到千亩成方,万亩连片,杜绝品种多、乱、杂,切实保证优质专用小麦的质量和纯度。

㈢精细整地,打好麦播基础

秋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耕翻整地,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大、中型拖拉机的作用,加深耕层,要求耕深20---25cm。整地质量达到“早、深、净、细、实、平”标准,为推广精量播种打好基础。提倡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一般一亩秸秆还田2亩,秸秆还田墒情要好并适当增加底施氮、磷肥量,秸秆长度不超过去10cm为宜。

㈣增加科技投入,平衡施肥

根据目标产量的要求,结合我县的土壤肥力在每亩底施腐熟有机肥3—5方的基础上,目标产量500公斤的地块,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每亩56%“沃力”牌小麦配方肥25公斤或碳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目标产量400公斤左右的地块亩底施56%“沃力”牌小麦配方肥20公斤或碳铵4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晚播麦田因腾茬较晚,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壮苗,春季转化快的目的,一般亩底施有机肥3方以上,碳铵6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另外推广亩底施硫酸锌1公斤。

㈤适期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

小麦适期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小麦早播,麦苗生长迅速,容易旺长,甚至冬前拔节,越冬时易受冻害;小麦晚播,长势弱,麦苗抗寒力减弱,而且亩穗数少。根据我县麦播期间的气候条件和小麦生育特点,豫麦34适播期为10月15-20日,适宜亩播量8-10公斤;济麦20、新麦18适播期为10月5-15日,亩播量7-8公斤;周麦18适播期为10月5-20日,亩播量6-10公斤;豫教2号适播期为10月15日-30日,亩播量10-20公斤。超过适期每推迟2天,增加播量0.5公斤,对粒大,千粒重高的品种和较粘重的土壤也可适当增加播

量。

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小麦播种期应以防治地下害虫、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叶枯病等土传和种传病害及麦田杂草为主。

1、农业防治: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消灭作物残茬及田边杂草,减少病虫基数;使用经高温堆沤的腐熟有机肥和“沃力”牌配方肥作底肥。

2、化学防治: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防治地下害虫,促进幼苗生长和预防土传、种传病虫害。

⑴土壤处理:对地下害虫和小麦吸浆虫并重或单独重发区,要进行药剂土壤处理,亩用3%甲基异柳磷或3%辛硫磷颗粒剂2.5~3公斤,拌干细土,均匀撒于地表,撒后耕翻。对小麦根腐病严重发生田还要亩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2.5公斤撒施,病区施药量可适量增加。病虫混发田用上述两种药剂混合使用。

⑵药剂拌种:我县所有麦田,在小麦播种前均要进行药剂拌种。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20毫升,加2%立克秀10—15毫升或2.5%适乐时20毫升,兑水150毫升,拌麦种10公斤,拌后堆闷1~3小时,待药液全部吸收后播种。

二、抓好冬前麦田管理,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冬前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苗的基础上,培育壮苗,促根增蘖,促弱转壮,壮苗稳长,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㈠及时查苗补种、疏苗移栽,确保苗全、苗匀

播种出苗后要及时进行调查,以“三寸无苗为缺苗,五寸无苗为断垄”为标准,对缺苗断垄麦田,及时采取补种和移栽措施。对于晚播麦田,可采取用同一品种经过浸种一昼夜的种子进行补种,补后浇水。对于苗龄大的早播麦田,应采取移栽的办法,剔除疙瘩苗、稠苗,移栽到缺苗断垄处,移栽掌握覆土深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宜,栽后踩紧。目前墒情好,利于移栽措施的实施,应抓紧进行。

㈡及早搞好化学除草

麦田杂草出土高峰一般在麦播后15—20天,所以在小麦2叶期后,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以播娘蒿、荠菜、米瓦罐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商品名盖阔)1—1.8克加水30-40公斤喷雾;以节节麦、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亩用6.9%骠马乳剂60—70毫升或3%世玛乳油25-30毫升进行茎叶喷雾;对猪殃殃发生严重的田块用20%使它隆乳油每亩50-60毫升进行防治。

㈢中耕

随着气温的降低,小麦生长发育逐渐缓慢,在11月底—12月上旬进行中耕,以增温保墒,促进根系生长,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㈣适时冬灌、施肥,保苗安全越冬

冬前肥水管理,不但为小麦冬前生长提供足够的水肥,促进小麦盘根分蘖,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热容量,稳定土壤温度,减少小麦冻害,保护麦苗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时进行,此时正值昼消夜冻时节,所灌水分可及时下渗。秸秆直接还田麦田,加强肥水管理,还能加速秸秆腐熟,减少土壤悬空,减少吊死苗现象。施肥方法宜采取播种机串施,施肥深度掌握在5厘米,达到省工、省肥,提高肥

效的目的。浇水后的麦田,要及时浅中耕,破除板结,增温保墒,促使小麦稳健生长。中耕深度要适当,减少伤根。今年麦播期土壤蓄水较多,目前墒情普遍较好,是否需要冬灌各地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㈤采取镇压和中耕措施,控制旺长

因基本苗过多而造成的群体大,苗子挤,使其窜高徒长,有旺长现象的麦田,结合深中耕,可用石磙在晴好天气上午10点以后、无霜冻时进行碾压,以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控旺转壮;肥力基础较高,施肥量大,墒情适宜,播后温度持续偏高,造成麦苗生长势强,分蘖多,速度快。控制的办法是深中耕断根,一般深锄10厘米左右,中耕后要耧平压实土壤,防止透风遭受冻害。

㈥禁止牲畜啃青

小麦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主要器官。冬前麦田放牧啃青可使植株绿叶面积减少,养料积累显著下降,穗分化开始晚,成熟推迟,造成穗小、穗少、粒小、粒轻,严重影响产量。

三、加强麦田早春管理,促进小麦升级转化

㈠加强中耕

不论何种类型的麦田,返青期都要抓紧中耕,以利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促苗早发、促弱转壮,为苗情顺利升级转化打好基础。个别旺长地块还可以适当深锄以抑制春季分蘖。

㈡因苗水肥管理

一类、二类发生旺长麦田和群体少、长势弱的三类麦田要在早春趁墒埋施碳铵20—30公斤或尿素10公斤;一、二类壮苗麦田返青、起身期以控为主,三月底四月初小麦拔节后结合浇水亩追施碳铵50—60公斤,

浇后适时中耕。

㈢适时化除、合理化控

防除杂草要抓住一个“早”字,草害严重地块,在早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化学除草,可亩用巨星1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做到不重喷、不漏喷。为防止产生药害,施药时间一定要掌握在3月5日前,浇水后趁墒喷洒,效果更佳。春季不提倡施用2.4D—丁酯类除草剂。

对群体偏大的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应作好化控工作。在3月上旬亩用15%多效唑3 0克,兑水25—3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喷洒时一定注意不漏喷、不重喷。

㈣喷施药、肥,防病壮苗

2月中下旬小麦返青后,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或尿素250克,加15%井岗霉素75克,对水 50— 7 5公斤,对茎基部均匀喷雾,可防治小麦纹枯病。同时,提高小麦防病、抗逆能力,促进分蘖,并可预防晚霜冻害。

㈤严禁牲畜啃青和人为割青

因为不论啃青和人为割青均使得营养储存大量流失,小麦绿叶面积减少,造成光合作用减弱,更容易发生冻害并形成弱苗。

三、搞好小麦中后期管理

㈠补施氮肥

小麦挑旗期追施速效氮肥,对于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效果明显。方法是结合浇孕穗水,亩追尿素3—5公斤。

㈡适时浇好灌浆水

小麦拔节后生长旺盛,是一生中需水量最高时期。因此,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好灌浆水,浇水时间掌握在小麦开花后10天内结束;强

筋小麦严禁浇麦黄水;浇灌浆水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风雨来临前严禁浇水,以免发生倒伏。

㈢叶面喷肥

小麦叶面喷肥可延长叶片功能期,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抵御干热风危害,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具体方法是在孕穗至灌浆期,亩用尿素0.5-0.75公斤加天丰素8克对水30—40公斤喷洒叶面,间隔7天复喷一次,提高千粒重,预防干热风,对优质强筋小麦提高品质尤为重要。

㈣狠抓病虫害综合防治

⒈以锈病、白粉病为主的病害防治

根据气候特点,小麦生产中后期的气候条件对锈病、白粉病发生较为有利。锈病、白粉病的具体防治方法是:优质中筋小麦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50公斤喷雾,优质强筋小麦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50公斤喷雾。赤霉病以预防为主,在小麦扬花期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100克,对水40—50公斤喷雾,周麦、温麦系列品种更应注意搞好预防。

⒉以麦穗蚜为主的虫害防治

麦穗蚜是我县小麦的常发害虫,百株有蚜500头时,应立即防治。方法是: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亩用40%氧化乐果乳油75—100毫升或25%严捕乳油40-60毫升或10%苏蚜乳油50-60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雾。红蜘蛛达防治指标的地块可亩用25%蚜螨清40-60毫升或20%青马乳油50-60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同时兼治蚜虫。小麦吸浆虫近年局部回升较快,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我县灌溉条件好,对其化蛹羽化有利,应注意搞好蛹期防治和成虫期补治。吸浆虫防治方法是:

4月20日左右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硫磷乳油200—250毫升加水5公斤拌干细沙土20公斤顺垄撒施,撒后及时浇水。抽穗后,当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见2-3头成虫时,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或辉丰菊酯乳油25毫升加水30—40公斤喷雾防治成虫。

㈤适时收获

小麦蜡熟末期千粒重最高,品质好,且不易落粒断穗,是收获的最佳时期。强筋小麦要分品种单收、单打、单贮,防治机械混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