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后感
读后感

电视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电视;儿童;影响;对策

一、儿童看电视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成为了近年来人们休闲活动的首选,它是视听合一的传播。?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机几乎成为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家庭里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64.2%,“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有19.5%,“不看电视”的只有1%。显然,电视已经成为儿童最重要的获取外界知识的渠道,儿童通过看电视可以学习到一些书本中没有的或者成人也不知道的知识,这对儿童的成长起到积极地正面教育作用。但是,由于儿童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判断是非的能力比较差,一些不适合他们看的电视节目,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幼儿,使其健康成长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做了简要分析。

二、儿童爱看电视的原因

(一)幼儿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期是3——6岁,对于该年龄段的幼儿,注意力是不稳定、不持久的。只有新颖的、鲜艳的、强烈的、活动的、具体的直观形象才能引起他们兴趣,集中注意力,但也很容易随其他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显然,只有电视里那丰富多彩的画面、各种有趣的声音能符合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喜欢看电视。(二)家庭、环境因素

一方面:爸爸、妈妈要工作,没有时间照看孩子,都送去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他们年纪大,精力不足,况且也没有新颖的游戏吸引孩子,只好随着他们的性子,让他们看看动画片或其他电视节目。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总有一种观念,要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学习,在城里买上一幢房子,就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设施设备等看来,城乡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这种“闭门式”的生活环境,阻碍了幼儿的发展,限制了孩子的交际环境。或许我们在很多时候有这种体会:即便遇到一个住在同一栋楼的人,会有陌生的

感觉。幼儿的交际被紧紧地束缚在幼儿园,在家会让他们觉得很孤单,没有自己的玩伴。

(三)电视节目

现在的电视节目类型很多,大致分为:新闻类节目,财经类节目(相关咨讯及评述),体育类节目(赛事转播及体育消息报道),文化娱乐类节目(包括影视,综艺,娱乐咨讯等),生活类节目(包括生活见闻,百姓平日关心的一些内容),谈话类节目,军事类节目,教育类节目,科技类节目,少儿节目,老年节目等等。对儿童来说,选择最多的便是少儿节目了,可以看动画片。例如:喜洋洋和灰太狼、海绵宝宝、奥特曼等。这些都是人为想象、创造出来的形象,是不符合现实生活的,成人有必要引导好幼儿,慎选电视节目。在幼儿园有这么一种现象,每当我们放到《奥特曼》的时候,小朋友就会喊:“啊!奥特曼来了,奥特曼来了。”这么一种形象的塑造让儿童很是崇拜;当奥特曼打怪物时,他们又会说:“奥特曼好厉害啊!”“打死大怪兽!”“我也要像奥特曼一样,有无穷的力量。”诸如此类的话,在生活中也常会表现出一些攻击性行为,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再如:小朋友在看《小熊维尼》的时侯,他们就会表现的很安静,会不时的模仿片中的动作,比如:拿出小手摸摸小朋友的头,或轻轻地拍拍他们,嘴巴里还嘟囔着:“不哭,不哭,我们都是坚强的小朋友。”片中的无数镜头让孩子们学会了“合作”、“爱”,而且每一集里还都有一个感人的、互相帮助的故事,让孩子在看到可爱的小动物时,学会关心和爱别人。因此,从儿童的这些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上看,电视节目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三、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外界环境

电视为儿童知识的获得提供了媒介。例如:每到节假日,一些电视台会播放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西游记》。儿童通过观看西游记,可以了解人物象,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孙悟空有一身高强的本领、善恶分明,忌恶如仇、不畏强权;猪八戒善良、憨厚老实,油嘴滑舌;白骨精阴险、毒辣、残忍。

2、促进儿童语言学习,丰富词汇量

幼儿学习语言,词汇量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丰富幼儿词汇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基础。幼儿说话和掌握词汇主要是从模仿开始的。电视承担“大众娱乐者”的角色的同时,也以其集声音、图象、色彩、动作一应俱全的内容吸引着广大幼儿。电视文化的形象性、多样性、通俗性的特点,使之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娱乐性,这对注意力容易分散、知识经验不足、理解能力差尤其是还不识字的幼儿来说,极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传播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经研究证明,在相同智力水平的儿童之中,看电视较多的儿童他们的语言和词汇使用水平要明显的高于看电视少的儿童。

3、帮助幼儿认识社会角色、学习基本的行为规范

在幼儿园,儿童主要是通过在游戏中模仿社会角色来体验各种行为规范的。老师们创设各种区角活动:邮局、银行、理发店、医院……让幼儿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帮助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消极影响

(1)给儿童的智力带来危害

玛丽·温女士用了8年时间,研究持续看电视数个小时,对儿童大脑的影响。她在谈到大脑的发展原则时说:人的左半脑是语言和动作中枢,右半脑是视觉中枢。她说,看电视时间长了,将使右半脑疲惫,而左半脑则由于没有机会将思维和感觉汇集成为言语而迟钝,所以,我们要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

(2)给儿童大脑、眼睛有危害

儿童年龄小,若没有充足的睡眠,根本就不能保证大脑的正常工作,而长时间的看电视会使大脑长时间的处于思考紧张的状态;现在的很多儿童小小年纪,就戴上了一副大眼镜,我们不排除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以及正确的坐姿,但是我相信:更多的原因还是在电视。

(3)给幼儿造成攀比的心理

我们在广告中常会听到这些用语:“妈妈,我要喝……”、“今天你喝了吗?“我有,你有吗?”此类广告灌输的是消费攀比心理,助长了儿童“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广告中过度物欲的宣传,难免导致儿童对物质消费的过分追逐,形成儿童拜物主义和消费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念以及使儿童产生自私心理。消除广告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关键在于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广告教育。

(4)易让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

有些父母喜欢让孩子独自看电视,而自己去做自己的事。其实这样不仅缺少了交流,还让人感觉:电视就是填补孩子内心空虚的手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比较差,不会过滤电视节目,而他们的行为又是通过模仿获得的,那些暴力、凶杀的影片、动画片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攻击性行为。可见,电视对幼儿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四、指导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

对于孩子喜欢看的节目,父母必须先看几遍,过滤一下,不要武断的认为卡通片就是孩子喜欢、适合孩子看的节目。如《奥特曼》、《蜡笔小新》,这几部片子都在宣扬暴力、凶杀,不宜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更可恶的是在日本都没人知道这些片子。因此,替孩子选择电视节目时,必须先了解孩子所看的节目内容,要有取舍地、正确地替儿童选择适合的节目,比如:智慧树,就是一档比较好的节目,可以提高孩子鉴赏美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品质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陪孩子一起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电视节目

在孩子看电视节目的时侯,父母陪着孩子一起看,不是地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去联想、思考,启发他们的想像力和思考判断能力。比如:“宝宝,现在在看的这个节目什么地方最有趣啊?”也可以给孩子介绍每个节目的特点,告诉他们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对于孩子的疑惑,父母应该认真对待,在自己了解的范围内,尽量给予正确的回答,千万不要搪塞、敷衍,如果他提的问题你也不知道,可以坦白地跟他讲“宝宝,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但是妈妈今天一定会找到答案告诉你;当然,你也可以问老师,晚上我们交换答案好不好?”或者是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来寻找答案,千万不可以乱解释。

(三)安排看电视的时段

父母对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内容作出评断后,给他们具体安排看电视的时段,比如:双休日父母都休息在家,白天可以陪孩子看一些儿童表演性、比赛性的节目,看得时候,可以让他们跟着电视里面一起做动作,既可以培养他们的注

意力、动作协调能力,还可以提高欣赏能力以及培养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但得注意时间的控制与生活作息的配合,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睡眠和作息习惯。

(四)和孩子一起讨论,让他们学会选择电视节目

父母可以了解孩子喜欢看以及适合看的节目有哪些,跟他们讨论,也可以告诉他们如何选择适合他们看的电视,积极地引导他们,而不是直接地制止、命令他“不准看这个电视”,如果直接制止,可能会使他们更好奇,觉得这个节目肯定非常好看,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孩子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害怕出错,从而形成胆怯、退缩的心理。因此,对于不适合他们看的节目,我们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个节目不能看,只有合理的方式才能促进幼儿学会选择电视节目。

《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说明儿童有自由参加娱乐活动和休闲的权利。因此很多父母不让孩子看电视这是不对的,孩子在课余时间看电视是正常的娱乐活动,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进行粗暴的干涉,而是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他们看电视的行为是否正确,如:收视习惯、看电视的距离、时间是否合适、电视节目的选择、是否一味地被动接收电视信息、缺乏批判的思考、是否盲目购买电视广告商品等;父母应该根据商讨结果鼓励儿童适当改变自己的不良收视习惯,让儿童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中健康、幸福的成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