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实验方法学重点缩印

药理实验方法学重点缩印
药理实验方法学重点缩印

方法学

1.白细胞分化抗原群的检测方法P170

答:(1)免疫组化技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的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位或定性研究。(2)免疫荧光技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现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分子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

(3)流式细胞技术使悬浮在液体中分散的经荧光标记的细胞或微利捉个通过样品池,同时由荧光探测器捕获荧光信号并转换成分别代表向前散射角、侧向散射角和不同荧光强度的电脉冲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形成相应的点图,直方图和加三维结构图像进行分析。

2.分析白细胞分化抗原检测的影响因素

流式法检测的影响因素:(1)非特异性结合NSB①Fc受体结合抗体是导致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任何细胞上只要存在未结合的Fc受体,都可能有NSB。采用高浓度的纯化IgG可用于阻断Fc受体的NSB。

②免疫球蛋白聚集可增加NSB。由于冰冻、复溶和冻干处理,抗体均可出现聚集。对于新购买的抗体,可通过高速离心去除聚集。

3.简述实验动物血压测定的方法。P140

一、直接测定法1.麻醉动物直接测定法(1)麻醉动物直接测定法:麻醉、固定动物、手术视野剪毛、气管插管、动脉插管、血压记录;清醒动物直接测定法(2)简易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压测定技术:导管制作、手术操作、连接测压系统、记录血压(生理记录仪记录):(3)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压测定技术:①采样、记录和储存:压力信号经换能器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放大器输入计算机。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4)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压遥控测定技术二、间接测定法 1.容积测定法(1)大鼠尾容积测定法大鼠尾根部加压超过收缩压时,血流中断,当压力降低到等于或稍低于收缩压时,血液流入尾部,此时的压力大于静脉压,血液回流受阻,结果尾容积加大,测定该容积突然增加时的瞬间压力,即为收缩压:(2)大鼠足容积测定法同上;2..脉搏测定法(1)大鼠尾动脉脉搏测定法大鼠尾根部加压超过收缩压时,脉搏消失,压力减至收缩压时,脉搏出现,继续减压之舒张压时,脉搏回复加压前水平,检测这种脉搏变化时的瞬间压力,即得血压值。(2)犬颈动脉脉搏测压法同上;(3)犬胫动脉脉搏测压法同上(4)犬尾动脉脉搏测压法同上

4.简述肾外包扎性高血压模型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P144

原理:肾外异物包扎,可致肾周围炎,在肾外形成一层纤维素性鞘膜,压迫肾实质,造成肾组织缺血,使肾素形成增加,进而使血液中血管紧张素含量增加,血压上升。注意事项:(1)肾外包扎材料除自制双层乳胶薄膜和玻璃纸外,还可用绸布、乳胶、火棉胶等材料。肾外包扎材应足够紧,但不能勒破组织。(2)如果要制造2肾1扎型,则一侧肾包扎后无需切除另一侧肾,术后3~6月10%~20%动物形成高血压。如果要制造2肾2扎型,则一侧肾包扎后同法包扎另一侧肾,术后3~4周70%以上动物形成高血压。

5.试述区分中枢降压与外周降压的试验方法。P145

(1)脊髓猫实验将猫在第二颈椎水平切断脊髓,施行人工呼吸,随后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如果给药后仍有降压作用,提示作用部位不在中枢,而在外周。如果给药后原有的降压作用消失,提示作用部位在中枢。

(2)降压有效量比较实验如果以静脉注射最小有效降压计量的1/10量作椎动脉注射或侧脑室注射,仍可引起降压效应时,则可推测该受试药物降压作用为中枢性,否则尾外周性。

(3)交叉灌流实验通过交叉灌流实验记录受血动物的血压及交感神经活动来分析药物的中枢性心血管作用。受血动物的头部血供由另一供血动物提供,在供血动物注射药物后,若药物通过中枢发挥作用,则受血动物会立即出现类似供血动物的心血管效应和交感神经活动的改变。

6.发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基本原理:发热反应大多是各种致热因子作用于机体,产生和释放内热原,并进一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调温起步点提高,体温相应升高。因此,实验室常用有关的刺激因子激活产生内热原。操作方法:1测量体温,系将肛表涂上凡士林,使其润滑后插入动物肛门,兔一般插入3-4cm,大鼠插入2cm,放置3-5min后取出读数。

2.

引起发热反应包括(1)细菌培养液和内毒

素引起的发热。①注射杀死的大肠埃希菌

或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培养液②注射伤寒-

副伤寒菌苗③注射腐败干草浸剂④注射大

肠埃希菌菌液⑤注入伤寒沙门菌内毒素⑥

应用啤酒酵母悬液(2)非感染性发热复制

法1)化学刺激法:给兔背部注射松节油

0.4ml/kg或2%2,4-二硝基酚乙醇溶液亦用

1%角叉菜胶0.1ml,于大鼠一侧后足趾皮下

注射2)注入异性蛋白给兔肌注10%蛋白栋,

剂量1.0g/kg,可在2-3h内引起体温显著

升高3)温刺激法(3)实验性发热反应的

影响因素①动物特点的影响:不同种属、

年龄和形态特征,对发热有明显影响②实

验环境温度的影响:实验环境的温度能明

显影响发热的反应速度和强度③实验动物

活性的影响:体温实验时,必须考虑到动

物的活动情况④致热物质的注入量和注射

部位。

7.痛反应标准

1、刺激强度和部位明确;

2、有痛感

觉产生的潜伏期;3、反应优先发

生于伤害性刺激痛觉感受范围内,

可根据刺激强度对反应分级;4、

痛反应的量化值必须能反应镇痛

药的量效关系。

8.疼痛模型建立方法

1、化学刺激法:小鼠扭体法,钾离子皮下

透入法,缓激肽动脉注射法,福尔马林实

2、热刺激法:辐射热刺激法,小鼠热板法,

小鼠热水缩尾法;

3、机械刺激法:大鼠尾尖部压痛法,小鼠

尾根部加压法,后肢加压法(大鼠压足法)

4、电刺激法:1.大鼠牙髓刺激法 2.电刺

激大鼠甩尾法

9.慢性疼痛模型

慢性疼痛法:1.大鼠关节炎痛 2.神经源性

疼痛 3.坐骨神经痛 4.癌痛模型

10.镇痛药物作用部位分析

基本原理:1)微量给药,直接给药部位达

有效浓度,而经血流稀释分布至其他部位

时则浓度太低而无效;2)阻断或改变血流

使药物不能进入某一部位或只能到达某一

部位;3)切断部位之间解剖学联系;4)

造成对称肢体痛阀差别,根据差别与部位

的关系分析药物的作用部位。

1、外周疼痛模型:大鼠单足致炎法

(中枢和外周疼痛模型),大鼠诱

发肌电法,痛介质诱发隐神经传入

放电法,兔耳静脉阻断法

2、中枢疼痛模型:清醒小鼠鞘内注射

(脊髓),大鼠蛛网膜下腔插管法

(脊髓),侧脑室给药法(中枢),

脊髓化鼠模型(中枢),大鼠单足

致炎法(中枢和外周)。

11.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1、CCL4诱发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原理CCL

4

?

?

?→

?酶

肝450

P

CCL

3

.

+ CL.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损伤肝细

胞操作:SD大鼠、CCL

4、

花生油(高压灭菌)

分组:正常组、模型组、不同剂量的受试

药物组、阳性对照药组背部皮下注射CCL

4

2、

异种血清诱发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原理:

异种血清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免疫应答形成

抗异种血清的抗体,长期刺激产生的免疫

复合物来不及清除,沉积于肝脏的血管壁

内外。操作:wistar雄大鼠、猪血清分组:

同上每只腹腔注射,,每次注0.5ml,每周

2次,16周→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

→血清,肝脏指标检查3、胆总管结扎

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4、乙醇诱导的肝纤维

化动物模型5、二甲基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6、复合因素建立的肝纤维化动物

模型

12.人外周血、DC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培养流程:1、静脉新鲜抗凝血50ml 2、

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3、接种至6

孔平底培养板中,置37度,5%二氧化碳培

养箱吸弃细胞悬液,获得贴壁的单核细胞4、

分离成功的单核细胞于每孔加入10%胎牛

血清的1640完全培养基,重组人

GM-CSF20ng/ml和IL-4 20ng/ml,于培养第

3天半量换液同时加入全量细胞因子,于培

养第5天全量换液,加入全量细胞因子,

于培养第七天收获。鉴定方法:

13.要进行某药物的药效试验,观察其对血

压的影响,应分别选用何种实验动物为

好?

不能选择哪种动物?为什么

血压研究常用实验动物为大鼠、犬和猫,

一般不宜使用兔作为血压实验,因为兔血

压易波动,对药物反应与人相差较大。

14.MTT、CCK-8检测细胞增殖的基本原理

和操作步骤

MTT法原理:活细胞线粒体酶还原成黄色,

MTT为显蓝色的不溶于水的甲臜,死细胞此

现象消失,MTT不被还原;DMSO溶解甲臜

后,可通过酶标仪在参考波长450nm,检测

波长570nm处测定其吸光度(OD值)。吸

光度值与活细胞数成正比,因此可根据OD

值推测出活细胞的数目,了解药物一直或

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操作步骤:称

取一定量MTT,加PBS或无血清培养基配置,

用0.22um滤膜过滤,5mg/mlMTT液避光保

存。接种细胞→24h→

溶剂对照组/待测实验组(五个稀释浓度)

→培养结束前4h→每孔加MTT溶液

20ul→37度孵育4h,吸弃上清→加DMSO→

测定570nm OD值

计算:抑制率=[(对照组OD均值—给药组

OD均值)/对照组OD均值]*100%

cck-8法原理:类似于MTT化合物,在电子

耦合剂存在的情况下,可被线粒体脱氢酶

还原成黄色的水溶性甲臜,生成甲臜数量

与活细胞数成正比,活细胞增殖越快,颜

色越深;细胞毒性越大,颜色越浅。操作:

接种细胞于二氧化碳环境中培养24h→溶

剂对照组/待测实验组(5个稀释浓度)→

没空加cck-8溶液10ul→37度培养1至4

小时→450nm处测OD值和计算抑制率。优

点:1、加入cck-8可直接测定OD,简单方

便,同时减少误差,尤其适用于悬浮细胞

的培养。2、由于CCK-8量加入少,建议加

完后轻敲培养板混匀。3、细胞种类不同,

形成Formazan量也不同,如果显色不够可

以继续培养。

15.Transwell侵袭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

原理:肿瘤侵袭基地膜被认为是转移发生

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肿瘤细胞最初穿

过基底膜是他们侵入淋巴系统或血床的开

始,随后肿瘤细胞通过血行散播或淋巴转

移进入靶器官/组织,最终形成转移灶。

Matrigel是从一种富含细胞外基质蛋白的

小鼠Engelbreth-Holm-Swarm肉瘤中提取的

可溶性的基底膜。它主要包含层黏连蛋白

IV型胶原、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等多种基

底膜组分。

操作步骤:1)Matrigel胶包被小室的制备;

2)胰酶消化法从培养瓶中获取细胞,用含

1%FBS的培养基重悬细胞,使细胞浓度达

到(1~5)×105个/ml;3)Matrigel侵袭分

析;4)结晶紫染色法收集下室细胞,并统

计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

16请以豚鼠肺支气管灌流方法为例简述肾

上腺素和苯海拉明的药理作用机制差异

基本原理:离体肺支气管灌流是通过观察

药物对灌流液流出速率的影响,借以测定

全部气道平滑肌的张力情况。若使灌流液

流量增加,说明气道平滑肌张力减低,即

该药有扩张平滑肌的作用。机制:(1)组

胺激动H1受体和乙酰胆碱激动M受体都

可导致平滑肌收缩。(2)苯海拉明对抗组

胺H1受体竞争对平滑肌的影响不大。(3)

异丙肾上腺素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对平滑

肌的收缩作用是药理性对抗,作用比苯海

拉明好。

17.简述肝微粒体的制备步骤

SD大鼠5只,实验前禁食12h,将大鼠断

头处死,自门静脉注入0~4℃冰冷的磷酸盐

缓冲液中,冲洗肝脏至土黄色,迅速取肝,

再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干净,称重。将肝

组织剪碎,加入一定体积的0.1M磷酸盐缓

冲液,于冰水浴中匀浆,并于4℃9000×g

离心20min,取上清。此时上清即为S9部

分。取该上清液,于100000×g离心60min。

得下层沉淀即为肝微粒体,将沉淀物悬浮

于含30%甘油的磷酸盐缓冲液,微粒体置

-80℃冰箱内保存。

一.1.首过效应:

服给药后,药物在到达体循环之前,经肠

道、肠壁和肝脏的代谢分解使进入生物体

内的相对药量降低。2,判断方法:尾静脉

给药AUC和门静脉给药AUC—比较判断肝首

过—是—尾静脉》门静脉;门静脉给药和十

二指肠给药AUC—比较判断肠首过—是—

门静脉》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和灌胃给药

AUC—比较判断胃首过—是—十二指肠AUC》

灌胃AUC

二、血压测定法

1.直接测压法。1)麻醉动物直接测

压法。2)清醒动物直接测压法。

2.间接测压法。1)容积测压法。2)

脉搏测压法。

三、(一)佐剂性关节炎

1.大鼠AA的制备:

用雄性Lewis、Wistar或SD大鼠,体重200g

左右,将每鼠右后足趾皮内注射完全弗氏

佐剂(CFA)0.1ml致炎。CFA是将卡介苗或

死结合分枝杆菌加入已经高压灭菌的液体

石蜡中,浓度为10mg/ml。原发病变主要表

现为早起致炎局部的炎症反应,致炎后18h

右后足的肿胀达峰值,持续3d后逐渐减轻,

8d后再度肿胀;继发病变一般出现于致炎

后10d左右,表现为对侧和前肢的肿胀,耳

和尾部出现“关节炎”小结,变应性角膜翳以

及体重下降等等。

2.小鼠AA的制备:

用雄性C

57

BL/6小鼠,8周龄,4%氟烷吸入麻

醉,左侧胫-跗关节皮下两点皮下注射

100ulCFA,CFA浓度为5ug/ul,对照组同方

法注射液状石蜡。造模后22d处死。造模24h

内原发侧关节出现急性肿胀,第9天肿胀较

严重。模型组穿格子数和活动度明显降低。

造模后小鼠对于机械异常性疼痛和热痛出

现明显退缩反应。

3 II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1.小鼠CIA的制

备:

鸡或牛II型胶原(CII)溶解于0.01mol/L

的醋酸后与同等容积的含有低浓度卡介苗

的液体石蜡油(ALCB)充分乳化,CII和ALCB

的计量均为4mg/mL.,乳化在冰浴中进行。

在小鼠(18g左右)根部多点皮内注射乳化

剂0.1ml,第21d在尾根部加强注射。加强

注射后,由第三者检查关节炎的发生情况。

4 大鼠CIA的制备:

II溶解于0.01mol/L的醋酸中(CII终浓度

为4mg/ml),充分研磨,4度过夜,讲CII

溶液滴加至冷的不完全弗氏佐剂(IFA)中,

等体积混合,充分乳化。大鼠(体重150g

左右)尾根部和背部分多点皮内注射

0.1mLCII乳化剂。7d后同法再坚强注射一

次。对照组注射0.01mol/L醋酸和IFA的乳

化液。从第20d后开始,用组织测量仪测定

后足趾的容积。评价指标:足趾肿胀度、

全身表现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炎指数、

X线评分、关节炎病理评分。

关节炎指数:每只足爪按下列标准评分。

0=正常1=踝关节出现红斑和轻微肿胀2=踝

关节到跖关节或掌关节红斑和轻微肿胀3=

踝关节到跖关节或掌关节出现红斑和中度

肿胀4=踝关节到跖关节或掌关节红斑和重

度肿胀

四、祛痰药的药理试验方法

1).呼吸道分泌液量测定法

小鼠酚红实验法,基本原理:利用酚红小

鼠腹腔注射后部分从气道排泄的特点,测

定小鼠气道酚红排泄量,以判断受试药对

气道通透性和分泌液量的影响.操作步骤:

小鼠饥饿16-18h--注射酚红前30min受试

药物灌胃--腹腔注射酚红药物,30min 后

处死--血凝后,分离气管、气管插管并与

注射器相连--用5% NaHco3 0.8ml 洗气管,

反复三次--合并洗液,放置,得透明红色

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波长545nm比色,根

据酚红标准曲线计算出酚红量。注意事项:

1.待小鼠体内血液凝固后,再切开颈部,

以免血液中酚红影响。2.气道内注入

NaHco3溶液后吸出时要轻轻进行,一旦用

力过度,肺泡会破裂液体流入胸腔。

)呼吸道纤毛运动实验法---鸽纤毛运动实

验法原理:利用气管纤毛运动带动颗粒物

从气管内固定的向口腔方向的速度,测定

药物祛痰药物,一般测运动2cm所需的时间.

操作步骤:鸽气管分离,做2cm的标记---

切开气管,将软木屑放在2cm向心端--记录

2cm所需时间,观察给药前后0.5h的速度,

正常是3-4min。注意事项:鸽气管暴露实

验注意温度,等待时颈部用生理盐水湿润

纱布防治干燥.

)豚鼠气道黏液黏多糖的测定.原理:气道

黏液主要由杯细胞和黏液性腺细胞产生和

分泌,内含黏蛋白,为黏多糖和蛋白质。

无机酸存在下,己糖醛酸从黏多糖中释放

与咔唑起缩合反应,形成有色物,在530nm

比色测定.操作:豚鼠麻醉处死,取气管称

重----剪开气管用棉棒取黏液--水洗,离

心,取上清液待用--上清加四硼酸-浓硫酸

溶液,沸水加热15min--用分光光度计

530nm比色。

大鼠气道黏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测定.

原理:肺表面活性物质(ps)由脂质和蛋

白质组成,其中约90%是脂质,且绝大部分

是定磷脂,因此磷脂的定量即可反应ps的

多少。操作:制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

表面活性物质的测定---置620nm波长比色

法定量。

五、镇痛药的药效实验方法?具体有哪些

实验方法?

类:化学刺激法,热刺激法,电刺激法,

机械刺激法,慢性疼痛法、化学刺激法:1.小鼠扭体法 2.钾离子皮下透过法 3.缓激肽动脉注射法 4.福尔马林实验。热刺激法:1.辐射热刺激法 2.小鼠热板法 3.小鼠热水缩尾法电刺激法:1.大鼠牙髓刺激法 2.电刺激大鼠甩尾法。机械刺激法:1大鼠尾尖部压痛法 2.小鼠尾根部、后肢加压法 3.大鼠压足法慢性疼痛法:1.大鼠关节炎痛 2.神经源性疼痛 3.坐骨神经痛 4.癌痛模型

六、肝纤维化模型

1、CCL4诱发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原理CCL

4

CCL

3

.

+ CL.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损伤肝细

胞操作:SD大鼠、CCL

4、

花生油(高压灭菌)分组:正常组、模型组、不同剂量的受试

药物组、阳性对照药组背部皮下注射CCL

4

2、异种血清诱发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原理:异种血清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免疫应答形成

抗异种血清的抗体,长期刺激产生的免疫

复合物来不及清除,沉积于肝脏的血管壁

内外。操作:wistar雄大鼠、猪血清分组:同上每只腹腔注射,,每次注0.5ml,每周

2次,16周

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

血清,肝脏指标检查3、胆总管结扎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4、乙醇诱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5、二甲基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6、复合因素建立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七、发热模型、

.基本原理:发热反应大多是各种致热因子作用于机体,产生和释放内热原,并进一

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调温起步点提高,体温相应升高。因此,实验室常用有关的

刺激因子激活产生内热原。操作方法:1测量体温,系将肛表涂上凡士林,使其润滑

后插入动物肛门,兔一般插入3-4cm,大鼠插入2cm,放置3-5min后取出读数。

.引起发热反应包括(1)细菌培养液和内

毒素引起的发热。1)注射杀死的大肠埃希菌或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培养液2)注射伤寒-副伤寒菌苗3)注射腐败干草浸剂4)注射大肠埃希菌菌液5)注入伤寒沙门菌内毒素6)应用啤酒酵母悬液(2)非感染性发热

复制法1)化学刺激法:给兔背部注射松节油0.4ml/kg或2%2,4-二硝基酚乙醇溶液亦

用1%角叉菜胶0.1ml,于大鼠一侧后足趾皮下注射2)注入异性蛋白给兔肌注10%蛋白栋,剂量1.0g/kg,可在2-3h内引起体温显著升高3)温刺激法(3)实验性发热反应

的影响因素1)动物特点的影响:不同种属、年龄和形态特征,对发热有明显影响2)实验环境温度的影响:实验环境的温度能明

显影响发热的反应速度和强度3)实验动物活性的影响:体温实验时,必须考虑到动

物的活动情况4)致热物质的注入量和注射部位。

八、抗抑郁药模型

、应激模型 a.大、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动物在恶劣环境下会出现逃逸行为,当不

能逃逸时便出现行为绝望。大鼠强迫游泳

实验是利用行为绝望建立的一种能有效的

抗抑郁药的大鼠抑郁模型。b.小鼠悬尾法

是一种急性行为绝望模型,将小鼠倒挂后,其行为首先是拼命挣扎,企图逃脱,最后

进入绝望而静止不动。大多数抗抑郁药可

以明显缩短其不动时间。c.慢性不可预知

性应激实验

2.大鼠嗅球切除模型大鼠嗅球切除后许多

行为发生改变,如自发活动增加,被动学

习能力欠缺等,均可以被抗抑郁剂所逆转。

3.药物诱发的抑郁模型(利血平、5-HTP、色胺)利血平拮抗实验:利血平是一种囊泡再摄取抑制剂,他使递质留在囊泡外,易

被单胺氧化酶降解,从而使单胺,儿茶酚

胺耗尽,动物出现上眼睑下垂、体温下降

及强直症状,抗抑郁药能拮抗上述症状。

5-HTP诱导的甩头行为大鼠色胺惊厥增强

实验

4.大鼠隔离残杀行为模型、脑卒中后抑郁

模型

九、如何从脾脏中取T细胞

净台内无菌取小鼠脾脏,将脾脏转入pbs中,研磨制成单细胞悬液,,另取无菌试管,

先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然后加入制备的

细胞悬液,离心,分层,吸出单个核细胞

层在另外无菌试管中,用红细胞裂解液处理,以除去红细胞,离心,弃上清,采用

尼龙毛柱法:混合单个核细胞悬液在通过

尼龙毛柱时,B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一些辅助细胞被选择性粘附于尼龙毛上,而多数T细胞则通过尼龙毛柱,将注射器固

定在支架上,倒入37℃的细胞培养液,关

闭阀门一定时间,然后打开阀门,放掉细

胞培养液,以清洗几次尼龙毛,关上阀门。

将要分离的细胞液用预先加温的培养液稀

释成适当的浓度,约5.00×107个细胞/ml。

将细胞液倒入注射器内,使之没过尼龙毛

柱。盖上注射器,37℃温育45min至1h。打

开下口,缓慢放流,收集于离心管中。离

心,即获所需的T淋巴细胞。

十、肿瘤细胞的培养:

瘤细胞在组织培养中占有核心的位置,首

先癌细胞是比较容易培养的细胞。当前建

立的细胞系中癌细胞系是最多的。另外肿

瘤对人类是威胁最大的疾病。肿瘤细胞培

养是研究癌变机理、抗癌药检测、癌分子

生物学极其重要的手段。肿瘤细胞培养对

阐明和解决癌症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组织培养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肿瘤细

胞与体内正常细胞相比,不论在体内或在

体外,在形态、生长增值、遗传性状等方

面都有显著的不同。生长在体内的肿瘤细

胞和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差异较小,

但也并非完全相同。培养中的肿瘤细胞具

以下突出特点:-)形态和性状培养中癌

细胞无光学显微镜下特异形态,大多数肿

瘤细胞镜下观察比二倍体细胞清晰,核膜、

核仁轮廓明显,核糖体颗粒丰富。电镜观

察癌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多而细密,微丝走

行不如正常细胞规则,可能与肿瘤细胞具

有不定向运动和锚着不依赖性有关。二)

生长增殖肿瘤细胞在体内具有不受控增

殖性,在体外培养中仍如此。正常二倍体

细胞在体外培养中不加血清不能增殖,是

因血清中含有很细胞增殖生长的因子,而

癌细胞在低血清中(2%~5%)仍能生长。

已证明肿瘤细胞有自泌或内泌性产生促增

殖因子能力。正常细胞发生转化后,出现

能在低血清培养基中生长的现象,已成为

检测细胞恶变的一个指标。癌细胞或培养

中发生恶性转化后的单个细胞培养时,形

成集落(克隆)的能力比正常细胞强。另

外癌细胞增殖数量增多扩展时,接触抑制

消除,细胞能相互重叠向三维空间发展,

形成堆积物。三)永生性永生性也称不死

性。在体外培养中表现为细胞可无限传代

而不凋亡(Apoptosis)。体外培养中的肿

瘤细胞系或细胞株都表现有这种性状,体

内肿瘤细胞是否如此尚无直接证明。四)

浸润性浸润性是肿瘤细胞扩张性增殖行

为,培养癌细胞仍持有这种性状。在与正

常组织混合培养时,能浸润入其它组织细

胞中,并有穿透人工隔膜生长的能力。五)

异质性所有肿瘤都是由有增殖能力、遗传

性、起源、周期状态等性状不同的细胞组

成。异质性构成同一肿瘤内细胞的活力有

差别的瘤组织;处于瘤体周边区的细胞获

得血液供应多,增殖旺盛,中心区有的细

胞衰老退化,有的处于周期阻滞状态,那

些呈活跃增殖状态的细胞称干细胞(Stem

Cells)、只有这些干细胞才是支持肿瘤生

长的成分。六)其它肿瘤细胞在体外不易

生长的原因可能由于:①依赖性:肿瘤细

胞虽有较强克隆生长力,但仍有一定的群

体性或与其它细胞相依存关系。一是肿瘤

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依存,二是肿瘤细

胞与基质成纤维细胞的依赖。体外分散培

养和排除成纤维细胞后也会同时消除或减

弱这些依存关系,可能影响癌细胞增殖生

长的活性;②肿瘤细胞的自泌也会因分散

培养而被稀释,达不到肿瘤生长的需求,

降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力;③并非所有

肿瘤细胞都有强的生长活力和长的Life

Span,只有干细胞才有强的增殖生长能力,

但这些细胞数量很少;④离体培养肿瘤细

胞可能需求与体内相似的特殊生存条件。

十一、实验动物的肿瘤模型可以概括地区

分为下面四类:

(一)自发性肿瘤模型实验动物种群中不

经有意识的人工实验处置而自然发生的一

类肿瘤称之为自发性肿瘤。自发性肿瘤发

生的类型和发病率可随实验动物的种属、

品系及类型的不同而各有差异。肿瘤实验

研究中选用自发性肿瘤型为对象进行研究

有一定优点:首先是自发性肿瘤通常比用

实验方法诱发的肿瘤与人类所患的肿瘤更

为相似,有利于将动物实验结果推用到人:

其次是这一类肿瘤发生的条件比较自然,

有可能通过细致观察和统计分析而发现原

来没有发现的环境的或其它的致癌因素,

可以着重观察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上的作

用。但应用自发性肿瘤模型也存在一些缺

点:肿瘤的发生情况可能参差不齐,不可

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肿瘤学材料,观察

时间可能较长,实验耗费较大。

(二)诱发性肿瘤模型用化学致癌物、射

线或病毒均可在各类动物中诱发不同类型

的肿瘤。在使用化学致癌致癌时,要注意

各类化学致癌剂对动物致癌的特点,致癌

的诱癌过程需时较长,成功率多数达不到

100%,肿瘤发生的潜伏期个体变异较大,

不易同时获得病程或癌块大小较均一的动

物供实验治疗之用,再加之肿瘤细胞的形

态学特征常是多种多样,且致癌多瘤病毒

常诱发多部位肿瘤,故不常用于药物筛选,

但从病因学角度分析,它与人体肿瘤较为

近似,故此模型常用于特定的深入研究。

由于该类型肿瘤生长较慢,瘤细胞增殖比

率低,倍增时间长,更类似于人肿瘤细胞

动力学特征,常用于综合化疗或肿瘤预防

方面的研究。

三)移植性肿瘤模型目前肿瘤化疗所应用

的大多数药物,都经动物移植性肿瘤试验

而被发现,因此它是筛选抗肿瘤新药中最

常用的模型。其优点是接种一定量瘤细胞

或无细胞滤液(病毒性肿瘤)后,可以使

一群动物带有同样的肿瘤,生长速率较一

致,个体差异较小,接种存活率近100%。

地宿主的影响也类似,易于客观判断疗效,

且可在同种或同品系动物中连续移植,长

期保留供试验之用,试验周期一般均较短,

因此当前抗癌药筛选中绝大多数用移植瘤

试验,如各种体型实肿瘤,腹水瘤和白血

病等均被广泛使用。但是这类肿瘤生长速

度快,增殖比率高,体积倍增时间短,这

些都是与人体肿瘤的显著不同点,特别是

与人的实体瘤差别更大。

四)人体肿瘤的异种移植性肿瘤模型将人

体肿瘤移植于免疫缺陷动物,因能保持其

生物学性,用于研究人体肿瘤对药物的敏

感性有较大的帮助,当前日益受到多方面

的重视。

皮内注射法与皮下注射法的区别

1:皮下注射法注入,注入皮下组织的

方法,使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30到40

度角抽取无血液,即可注射。2.皮内注射

法: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使针头

斜面向上,和皮肤呈15度刺入皮内,局部

形成一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

粗大。两种不同的免疫途径,根据实验需

要进行皮内或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时不能

注射到皮下,否则会引起严重深部脓肿,

长期不愈

AIA(抗原性关节炎)和CIA的区别

1发病机制不同2诱导模型方式不同3发

病特点不同;AA发病周期短,具有自限性;

CIA周期长,关节和骨破坏严重。4AA常用

的是大鼠Lewis大鼠,CIA常用的小鼠是

DBA/1小鼠;5CIA更接近RA,主要表现在细

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发病特点:抗胶原自

身免疫的产生和病理破坏特点

十四、请以豚鼠肺支气管灌流法为例简述

异丙肾上腺素和苯海拉明的药理作用机制。

组胺激动H1受体和乙酰胆碱激动M受体都

可以导致平滑肌收缩,苯海拉明对抗组胺

H1受体竞争对平滑肌的影响不大,异丙肾

上腺素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对平滑肌的收

缩作用是药理性对抗,作用比苯海拉明好。

药理实验指导

药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药物的作用方式 【实验目的】理解药物的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并了解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及拮抗作用。 【实验原理】普鲁卡因为局部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元,首先抑制对药物敏感的中枢抑制性神经,引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表现为不安、震颤,甚至惊厥。而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分别产生镇静、催眠、麻醉和抗惊厥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20g左右) 【实验材料】 1.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 2.药品:3%普鲁卡因溶液、0.5%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小白鼠1只,称重标记,并观察一般活动情况及痛觉反应。 2.在小白鼠一后肢股骨粗隆下端坐骨神经周围,注射3%普鲁卡因溶液0.1ml/10g,随即观察小白鼠左右后肢的活动情况及全身情况。 3.待小白鼠抽搐明显时,立即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并继续观察小白鼠全身情况。 4.填表 小白鼠用普鲁卡因后表现用戊巴比妥钠后表现 左后肢全身左后肢全身 【注意事项】 1.要求注射部位要正确。 2.注意抢救时间。 【思考题】 1.小白鼠的那些表现各属于局部、全身、兴奋、抑制和拮抗作用? 2.本次试验队临床用药有何指导意义?

实验二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掌握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实验原理】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药物作用越明显,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分别产生镇静、催眠、麻醉和抗惊厥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20g左右) 【实验材料】 1.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 2.药品:0.1%,1%,2%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小白鼠3只,分别称重、记号(1、2、3号),观察精神状态、痛觉反射及翻正反射。 2.给1号小白鼠腹腔注射0.1%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 10g 给2号小白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给3号小白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3.用大烧杯罩住小白鼠,并随时观察用药后各小鼠的精神状态、痛觉反射、翻正反射。 4.填表 小白鼠号用药用药后的表现(3′6′9′12′15′) 精神状态痛觉反射翻正反射1号 2号 3号 【注意事项】 1.更换药物要冲洗注射器。 2.小白鼠体重相差应小于两克。 【思考题】 1.药物剂量和药物作用的关系? 2.讨论3只小白鼠用药以后表现为何不同?

毒理学实验

实习一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 一、目的和意义 毒理学研究需要用实验动物来进行各种实验,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来研究毒作用,获得毒物的毒性、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机制等方面的资料,因此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本次实习学习毒理学实验中有关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抓取、染毒方法和生物材料的采集等技术。 二、内容 (一)健康动物的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种属品系的动物进行实验,均要求选择健康的实验动物。健康动物检查时要求达到:外观体型丰满,被毛浓密有光泽、紧贴体表,眼睛明亮,行动迅速,反应灵活,食欲及营养状况良好。选择时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1.眼睛明亮,瞳孔双侧等圆,无分泌物。 2.耳耳道无分泌物溢出,耳壳无脓疮。 } 3.鼻无喷嚏,无浆性粘液分泌物。 4.皮肤无创伤、无脓疮、疥癣、湿疹。 5.颈部要求颈项端正,如有歪斜提示可能存在内耳疾患,不应选作实验动物。 6.消化道无呕吐、腹泻,粪便成形,肛门附近被毛洁净。 7.神经系统无震颤、麻痹。若动物(大鼠、小鼠)出现圆圈动作或体位倒置呈圆圈摆动,应该放弃动物。 8.四肢及尾四肢、趾及尾无红肿及溃疡。 (二)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 动物性别不同对毒物的敏感性也不同,这可能与性激素、肝微粒体羟基化反应有关,也随受试物而异。因此,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性别,一般实验如对性别无特殊要求者,宜选用雌雄动物各半。 1.大鼠、小鼠主要依肛门与生殖孔间的距离区分,间距大者为雄性,小者为雌性。成年雄鼠卧位可见到睾丸,雌性在腹部可见乳头。 2.豚鼠用在一只手抓住豚鼠颈部,另一只手把开靠近生殖器孔的皮肤,雄性动物在圆孔中露出性器官的突起,雌性动物则显出三角形间隙,成年雌性豚鼠胸部有两个乳头。 3.家兔将家兔头轻轻夹在实验者左腋窝下,左手按住腰背部,右手拉开尾巴并将尾巴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中间,然后用拇指和食指稍稍把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扒开。雄兔即可见一圆

药理学实验方案

药理学实验方案

元胡止痛片对小鼠镇痛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药理实验设计 设计人:级药学一班 张礼杰 515010 信盼 515024 陈茂琴 515026 何朵朵 515028 药学四班 杨森 515101 冯禹 515110 王同月 515102

元胡止痛片中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1.实验目的:探讨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2.实验原理:(1)元胡止痛片收载于《元胡止痛片收载于《中国药典》是由元胡、白芷两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为行气活血止痛剂临床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胃痛、胁痛、头痛及月经痛等症疗效确切。本实验是为验证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进行验证。实验对四川禾邦阳光制药厂家生产元胡止痛片不同剂量进行了药效学研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和耳肿胀法实验分别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小鼠痛阂值提高率和肿胀率从而确定不同剂量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效果。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筛选镇痛药的常见致痛方法概括有物理法(热、电、机械)和化学法。动物的疼痛反应常表现出嘶叫、舔足、翘尾、蹦跳及皮肤、肌肉抽搐。化学法,即将某些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钾离子、缓激肽等,涂布于动物的的某些敏感部位或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损伤物质引起受试动物腹痛,动物表现出“扭体反应”(即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 3.实验方法 :使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耳肿胀法 ,并分别建立小鼠疼痛和炎症模型 ,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元胡止痛片配成的溶液,观察对动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4.实验过程: 1.内容

4.1 药品与试剂 元胡止痛片:四川禾邦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658,规格:片芯重0.25g,12片 阿司匹林: 浙江金华市第三制药厂, 国药准字: H13023716, 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为适当浓度的混悬液。 4.2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雌性,32只 4.3 器材:数控超级恒温槽,烧杯、1ml 注射器、电子秤 4.4分组: 空白对照组 (灌胃0.9%生理盐水 10 mL/kg) 元胡止痛片高、低剂量组 (0.2,0.4mg /10g) 阳性药阿司匹林对照组 (灌胃阿司匹林 0. 4 g/kg) 4.5人和动物剂量换算公式 小白鼠=20 0026 .0?人/g 2 方法 (1)热板法 1.动物筛选:致痛潜伏期 (痛阈值)为 5~30s 之间的合格雌性小鼠。32只,热板法镇痛试验筛选痛阈值合格的小鼠,取♀小鼠于给药前先用热板仪于55 ± 0. 5 ℃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正常痛阈值[将小鼠放于智能热板仪上至出现舔后足的所需时间作为痛阈值( s) ,连续 2 次,间隔30 s ,测定平均值即为正常痛阈值]。将舔后足时间< 5 s 或>30 s ,或跳跃者不用于此实验

药理实验指导

药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药物的作用方式 实验目的】理解药物的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并了解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及拮抗作用。实验原理】普鲁卡因为局部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元,首先抑制对药物敏感的中枢抑制性神经,引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表现为不安、震颤,甚至惊 厥。而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分别产生镇静、催眠、麻醉和抗惊厥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20g左右) 实验材料】 1?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 2.药品:3%普鲁卡因溶液、0.5%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小白鼠1只,称重标记,并观察一般活动情况及痛觉反应。

2 .在小白鼠一后肢股骨粗隆下端坐骨神经周围,注射3%普鲁卡因溶液0.1ml/10g,随即观察小白鼠左右后肢的活动情况及全身情况。

3?待小白鼠抽搐明显时,立即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并继续观察小白鼠全身情况。 4.填表 小白鼠用普鲁卡因后表现用戊巴比妥钠后表现 左后肢全身左后肢全身 注意事项】 1.要求注射部位要正确。 2.注意抢救时间。 思考题】 1.小白鼠的那些表现各属于局部、全身、兴奋、抑制和拮抗作用? 2.本次试验队临床用药有何指导意义? 实验二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掌握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实验原理】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药物作用越明显,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分别产生镇静、催眠、麻醉和抗惊厥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20g左右) 实验材料】 1.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

2.药品:0.1%, 1% , 2%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小白鼠3只,分别称重、记号(1、2、3号),观察精神状态、痛觉反射及翻正反射。 2.给1号小白鼠腹腔注射0.1%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 10g 给2号小白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给3号小白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3.用大烧杯罩住小白鼠,并随时观察用药后各小鼠的精神状态、痛觉反射、翻正反射。 4.填表 注意事项】 1.更换药物要冲洗注射器。 2 ?小白鼠体重相差应小于两克。 思考题】 1.药物剂量和药物作用的关系? 2.讨论3只小白鼠用药以后表现为何不同? 实验三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及药物的拮抗作用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及药物的拮抗作用

生物信息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讲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而兴起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它体现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 生物信息学通过对生物学实验数据的获取、加工、存储、检索与分析,达到揭示数据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从而解读生命活动规律的目的。 生物信息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开发平台与工具,是今后进行几乎所有生命科学研究的推手。 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的区别及联系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历史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提出,1990年启动。根据该计划,在2015年要把人体约4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揭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也就是说,要揭开组成人体4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HGP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百度百科)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不断发展,海量的生物学数据必须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手段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换句话说,人类基因组计划为生物信息学提供了兴盛的契机。上文所说的基因、碱基对、遗传密码子等术语都是生物信息学需要着重研究的地方。 :

】 第二讲回顾细胞结构 细胞是所有生命形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组成 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绕在细胞表面的双层膜结构 细胞质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含液体流质,夹杂物存储的营养、分泌物、天然色素和细胞器 细胞器细胞内完成特定功能的结构: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细胞核最大的细胞器 DNA的结构 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G) 。 核苷酸 核苷酸是构成DNA分子的重要模块。每个核苷酸分子由一分子称作脱氧核糖的戊 糖(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碱基构成。每种核苷酸都有一个碱基对,也就 是A、T、C、G 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基因就是核苷酸序列。 大部分的基因大约是1000-4000个核苷酸那么长。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微观和宏观上影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产生。 基因在染色体上。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石菖蒲的镇静作用 【目的】 1应用小动物自主活动学习镇静药物的实验方法。 2、应用小动物自主活动仪,研究地西泮、石菖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原理】小动物自主活动仪的原理:在活动箱内,将一束或几束光线照射到对侧光电感应器上,动物在箱内每活动一次,感应电流发生改变,经过放大装置,使电脉冲驱使继电器启动, 通过记录器记录动物活动次数。 地西泮是镇静催眠的代表药。石菖蒲具有宁心安神作用,其挥发油对中枢有广泛的抑制作用。本实验以小鼠自发活动次数为指标,观察药物的镇静作用。 【动物】小鼠6只,实验前禁食12h o 【药品】0.05%地西泮溶液,石菖蒲水煎液,生理盐水 【主要器材】动物自主活动仪1台,电子称1台,1ml注射器2支,烧杯2杯。 【方法】将6只动物随机分为甲乙丙组,甲组灌胃生理盐水,乙组灌胃石菖蒲水煎液(连续 两天),丙组灌胃地西泮1次,0.2ml/10。给药后1小时各组动物放入小动物自主仪,先适应2分钟,再记录5分钟内小鼠自主活动次数。 【结果】地西泮、石菖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地西泮、石菖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胡锦官,顾健,王志旺?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作用的药理研究[J].中药药药理 与临床.1999.15 (30: 19 [2] 刘新民.石菖蒲的研究现状J].中医药研究.1992. (4): 57 [3] 吴启端,吴清和,石菖蒲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2006,17 (6) :477-480 实验二、石菖蒲对记忆障碍小鼠模型的改善作用 【目的】 1、学习小鼠跳台原理和操作,正确运用跳台实验仪器对小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行为学测试。 2、观察石菖蒲对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疗效作用。 【原理】鼠跳台实验装置由DT-200小鼠跳台测试箱和DT-200小鼠跳台测试仪组成。测试箱由6个小房间构成,一次可同时试验6只动物,每个小房间有一橡皮台,箱底是可通电的 铜栅,在训练期通电小鼠跳下平台在箱底不断被电击,这个过程中小鼠获得记忆,24 h后测 试时观察小鼠第一次跳下平台的时间和 5 min内跳下平台的次数,比较各组老鼠记忆保持的 能力。 戊巴比妥钠能造成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石菖蒲具有开窍醒神,宁心安神的作用,能够促进学习记忆。本实验以小鼠跳下潜伏期及5min内错误次数作为指标,观察药物对小鼠学习

药理实验指导

实验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原理】回苏灵为中枢兴奋药 【材料】小鼠3只,体重18~22g,同一性别。 0.04%回苏灵溶液 【方法与步骤】 动物称重,标记。每鼠给药剂量均为8mg/kg。甲鼠灌胃给药,乙鼠皮下注射,丙鼠则为腹腔注射。仔细观察动物反应,记录下各鼠的潜伏期和最终结果。 【结果处理】将上述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2-4,并结合全班的试验结果,比较三种给药途与药物反应的出现时间和作用程度,最好能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三肝脏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脏病理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原理】四氯化碳是一种肝脏毒药,其中毒动物常被作为中毒性肝炎的动物模型,用于筛选保肝药物。 【材料】小鼠2只,四氯化碳原液,0.36%戊巴比妥钠。 【方法与步骤】 1.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2只小鼠,在试验前24h,分别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原液和生理盐水0.1ml/只。 2.2只小鼠分别ip戊巴比妥钠30ml/kg。 3.观察动物的翻正反射消失情况,记录药物作用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 4.试验结束后,解剖小鼠,比较2只小鼠的肝脏外观有何不同。 【结果处理】将上述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2-5,并结合全班的试验结果,比较不同肝脏状态对药物作用影响,最好能进行分析。 实验四药物的抗电惊厥作用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对电惊厥的保护作用。 【原理】以一强电流刺激小鼠头颅可引起全身强直性惊厥,若药物预防强直性惊厥发生,可初步推测该药有抗癫痫大发作的作用。 【材料】小鼠3-4,体重18~22g,雌雄不限。钟罩、天平、注射器,药理生理多用仪。 0.5%苯妥英钠溶液,0.5%苯巴比妥钠溶液。

生物信息学考试试卷修订稿

生物信息学考试试卷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生物信息学 广义:生命科学中的信息科学。生物体系和过程中信息的存贮、传递和表达;细胞、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药理过程的中各种生物信息。 狭义:生物分子信息的获取、存贮、分析和利用。 2、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准备用15年时间,投入30亿美元,完成人类全部24条染色体的3×109脱氧核苷酸对(bp)的序列测定,主要任务包括作图(遗传图谱、物理图谱的建立及转录图谱的绘制)、测序和基因识别。其中还包括模式生物(如大肠杆菌、酵母、线虫、小鼠等)基因组的作图和测序,以及信息系统的建立。作图和测序是基本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解读和破译生物体生老病死以及和疾病相关的遗传信息。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序列 4、基因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5、中心法则 是指遗传信息从传递给,再从RNA传递给,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6 、DNA序列比较 序列比较的根本任务是:(1)发现序列之间的相似性;(2)辨别序列之间的差异 目的: 相似序列相似的结构,相似的功能 判别序列之间的同源性 推测序列之间的进化关系 7、一级数据库 数据库中的数据直接来源于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只经过简单的归类整理和注释 8、基因识别 基因识别,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使用生物学实验或计算机等手段识别DNA序列上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片段。基因识别的对象主要是蛋白质编码基因,也包括其他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因子,如RNA基因和调控因子。 9、系统发生学 系统发生学(phylogenetics)——研究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10、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微阵列(microarray),是由大量cDNA或寡核苷酸探针密集排列所形成的探针阵列,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杂交检测信息。

毒理学实验设计

毒理学实验设计 ——镉对肾脏的急性损害作用 设计者:余擎3100304094 李敏3100304091 一、实验背景及依据: 镉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毒重金属元素之一,镉污染及危害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医学问题。 在日本,人中毒事件主要是由于镉引起的,如一种“itai-itai”病的中毒,即是由镉中毒引起的。研究发现在镉污染地区的人们的骨头、肝、肾中都富集有大量的镉,尤其是肾在长期的职业性接触中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肾脏是急性镉暴露的重要靶器官,会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管状功能紊乱的氨基酸尿、蛋白尿和糖尿病,以及肾肿胀、肾小管有管型和上皮细胞脱落、肾小球毛细血管从坏死。 目前,对镉致急性肾损害的机制上不明确,但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镉可损害肾小管而干扰肾对蛋白质的排出和再吸收等作用,并影响近端肾小管功能,出现糖尿病,使尿钙和尿酸增加。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目的:了解镉的急性损害作用,镉对肾脏毒性的蓄积作用 意义:通过了解镉的急性作用,掌握镉的危害,同时积极预防镉的污染。掌握随机分组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统计。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白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5g,,由实验中心提供。 2、主要试剂:氯化镉(CdCl2) 3、分组与染毒:3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为5组,每组6只,CdCl2染毒剂量分别为0mg/kg、1.5mg/kg、3.5mg/kg、5.5mg/kg、7.5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灌胃1次。第2天处死动物。 (注:查相关资料得:实验动物为小白鼠,CdCl2经口染毒的LD50为150mg/kg,参照LD50值得的1/20~1/100设置四组剂量组,剂量间距为2。) 四、样本采集与处理: 1.使用代谢笼收集小鼠尿液 2.小鼠处死后,立即取肾脏,准确称取1份0.2g肾组织,置于消化液中消化,用于测定肾脏消化液中的镉浓度。 3.另取一份肾组织,制作肾脏病理切片。用于观察肾组织有无变化。 五、观察指标:

药理实验方法学

第一章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与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在药理学实验中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核酸分子杂交、多聚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杂交技术、cDNA文库、随机分子库技术、外核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转基因动物、人类基因治疗等。现将更为常用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标记核酸分子探针(nucleic acid probe)是进行核杂交的基础,根据核酸分子探针的来源及性质进行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探针选择直接影响杂交结果的分析。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探针种类及标记方法。 ㈠探针种类 1.基因组DNA探针是克隆化的各种基因片断,也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探针应尽可能选用基因编码(外显子),避免使用内含子及其它非编码序列。 2.cDNA探针与mRNA互补的DNA链称cDN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核酸探针,特异性较高。 3.RNA探针RNA与RNA或DNA杂交体的探针稳定性,特异性高。 4.寡核苷酸探针人工合成寡核苷酸片段做探针,可根据需要合成相应序列。 ㈡标记物 常用的探针标记物有两类:放射性同位素和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的检测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标记和探针结合不影响杂交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其中放射性同位素是应用最多的探针标记物,但易造成放射性污染,多数同位素的半衰期短,不能长期存放。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2P?3P?35S,有时也用14C,125I或131I。 二、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azation )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主要用于特异DNA或RNA的定性定量检测。 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酶促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方法。传统的DNA扩增法是分子克隆法,需经过DNA 酶切、链接、转化等步骤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载体。然后导入细胞中进行扩增,再用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进行筛选,操作复杂,耗时。PCR技术灵敏度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作者:王心如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2-1 ?字数:302000 ?版次:1 ?页数:203 ?印刷时间:2006-2-1 ?开本: ?印次: ?纸张:胶版纸 ?I S B N :9787117056618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 医学>> 医药卫生教材 第一章毒理学实验基础 第一节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在描述毒理学的试验中,有三个基本的原则: 1.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基本假设为: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的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这两个假设也是全部实验生物学和医学的前提。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在人产生毒作用的剂量和实验动物通常相近似。而以体重计算则人通常比实验动物敏感,差别可能达10倍。因此可以利用安全系数来计算人的相对安全剂量。已知人致癌物都对某种实验动物具有致癌性。实验动物致癌物是否都对人有致癌性,还不清楚,但此已作为动物致癌试验的基础。一般认为,如果某一化学物对几个物种实验动物的毒性是相伺的,则人的反应也可能是相似的。 2.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和可靠的方法。此原则是根据质反应的概念,随剂量或暴露增加,群体中效应发生率增加。毒理学试验中,一般要设3个或3个以上剂量组,以观察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确定受试化学物引起的毒效应及其毒性参数。毒性试验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证明化学品的安全性,而是为了了解化学品可能产生的毒作用。仅仅检测受试化学物在人的暴露剂量是否引起毒效应是不够的,尽管此剂量已超过人可能的暴露剂量。当引起毒效应的最低剂量(LOAEL)与人的暴露剂量接近时,说明该化学物不安全。当该剂量与人的暴露剂量有很大的距离(几十倍,几百倍或以上),才认为具有一定安全性,此距离越大,安全性越可靠。如果在研究中所用的一系列的剂量不能引起毒性效应,则认为所用剂量还不足够高,应增加剂量,以确定受试化学晶的毒性。但如果在试验的最高剂量组的剂量与人可能的暴露剂量有足够的安全界限,则对于安全性评价来说未观察到毒效应的研究是可以接受的。在毒理学试验中实验模型所需的动物总是远少于处于危险中的人群。为了在少量动物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可靠的结果,需要应用相对较高的剂量,以使效应发生的频率足以被检测到。例如,低达0.01%的癌症发生率,这意味着在100万人群中有100人发生癌症,此发生率太高,不能为公众接受。在实验动物直接检测如此低发生率将至少需要30000只动物。因此,在毒理学试验中,对相对较少的实验动物必须以较高剂量进行试验,然后根据毒理学原则外推估计低剂量的危险性。 3.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人可能的暴露途径是基本的选择。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是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重复性。以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作为一般人群的代表性实验模型,而将幼年和老年动物、妊娠的雌性动物、疾病状态作为特殊情况另作研究。这样可降低实验对象的多样性,减少实验误差。毒理学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取决于受试物处理引起毒效应强度和实验误差两个因素,处理引起的毒效应强,实验误差小,则实验结果的敏感性增加,反映受试物处理的真实效应,反之亦然。实验设计是要规定实验条件,严格控制可能影响毒效应的各种因素,保证实施质量,降低实验误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现性。外源化学物从不同途径染毒实验动物所表现的毒性可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染毒部位解剖生理特点不同,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和量也不同,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也不同。因此,毒理学试验中染毒途径的选择,应尽可能模拟人接触该受试物的方式。历史上,环境污染物及某些药物所引起的中毒和死亡多次发生,引起各国的重视,推动了毒理学的发展,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制订和多次修订了有关药品

《药学大实验》实验指导药理学部分

药学实验(药理学实验) 实验五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硫酸镁)作用的影响,了解核酸镁不同给药途径产生不同作用的原因; 掌握硫酸镁的作用以及小鼠灌胃、腹腔注射方法 实验原理 硫酸镁为一种容积性泻药(此外还有刺激性和润滑性泻药),口服在肠道难吸收,在肠内形成高渗压而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从而扩张肠道、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产生泻下作用。注射给药可使血中Mg2+增加,由于Ca2+和Mg2+化学结构相似,Ca2+和Mg2+间存在相互拮抗作用,Ca2+参与运动神经末梢Ach释放,而Mg2+拮抗Ca2+这种作用,结果使神经肌肉接头处Ach减少,骨骼肌紧张性降低,肌肉松弛。同时对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因此产生抗惊厥及降压效果。本实验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性质的影响。 大多数药物需进入血液分布到作用部位才能发生作用。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为吸收(absorption),吸收速度的快慢及吸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及强度。其中给药途径是决定药物起效时间及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给药途径不同,则药物吸收快慢亦不同,其吸收快慢顺序除静脉注射外是: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途径不同,其吸收程度又不同,由此使药物作用强度不同。药物经不同给药途径所致的吸收程度是: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较为完全,口服次之,皮下较差;皮肤表面吸收程度最差,一定要脂溶性特别高的药物才能通过此途径较好地吸收。而胃肠道给药,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有首关

消除的影响等,使药物吸收程度有所不同。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有的药物在被吸收进入肠壁细胞内而被代谢一部分也属首关消除。首关消除也称首关代谢(first pass metabolism)或首关效应(first pass effect)。注射、舌下和直肠给药可避免肝代谢。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对象 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不限 实验器材 1ml注射器2支、小白鼠灌胃针头1个、5号针头1个、250ml烧杯2个 药品与试剂 10%硫酸镁溶液,苦味酸 实验内容 1.小鼠腹腔注射硫酸镁的症状。 2.小鼠灌胃给予硫酸镁的症状。 实验步骤 1.取健康小白鼠2只,称体重后,分别作标记(1,2号),然后观察正常活动情况。2.1号小白鼠从腹腔注射10%硫酸镁溶液0.1ml/10g体重,给2号小白鼠以同样剂量

生物信息学期末考试重点

1、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研究生物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分析和解 释等各方面的学科,也是随着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和计 算机科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通过综合利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 术而揭示大量而复杂的生物数据所赋有的生物学奥秘。 2、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 距今六十多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 式。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 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表达序列标签从一个随机选择的cDNA 克隆进行5’端和3’端单一次测序获得的短 的cDNA 部分序列,代表一个完整基因的一小部分,在数据库中其长度一般从20 到7000bp 不等,平均长度为360 ±120bp。EST 来源于一定环境下一个组织总 mRNA 所构建的cDNA 文库,因此EST也能说明该组织中各基因的表达水平。 4、开放阅读框是基因序列中的一段无终止序列打断的碱基序列,可编码相应的蛋白。 ORF识别包括检测六个阅读框架并决定哪一个包含以启动子和终止子为界限的 DNA序列而其内部不包含启动子或终止子,符合这些条件的序列有可能对应一个 真正的单一的基因产物。ORF的识别是证明一个新的DNA序列为特定的蛋白质编 码基因的部分或全部的先决条件。 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每种蛋白质中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数目和组成进行排列,并进 一步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前者我们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也叫初级结构或基 本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理解蛋白质结构、作用机制以及与其同源蛋白质生理 功能的必要基础。 6、基因识别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使用生物学实验或计算机等手段识别 DNA序列上的具有生物学特征的片段。基因识别的对象主要是蛋白质编码基因, 也包括其他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因子,如RNA基因和调控因子。基因识别是基 因组研究的基础。

药理学实验指导

药理学实验指导 (供自学助考班用)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常用动物捉拿、给药 【目的】1、学习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 2、掌握药理学实验常用动物捉拿、给药方法。 【器材】1ml、5ml、20ml注射器,大、小鼠灌胃针头,4号、6号注射针头,250ml烧杯、鼠笼(或铁丝笼),天平秤、砝码。 【药品】0.9%生理盐水。 【动物】小白鼠、大鼠、家兔。 【内容】 一、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 1、蛙和蟾蜍左手握持蛙或蟾蜍,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拇指压住右前肢;右手将双下肢拉直,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将其压住而固定。此法用于淋巴囊注射。毁脑和毁脊髓则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持蛙或蟾蜍的头部,拇指和无名指小指握持双下肢,右手持刺针进行操作。 2、小白鼠可采取双手法和单手法两种形式。 双手法: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小白鼠则将前肢固定于粗糙面上。此时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白鼠颈背部皮肤,并以小指与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 单手法:小白鼠置于笼盖上,先用左手食指与拇指抓住鼠尾,手掌尺侧及小指夹住尾根部,然后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颈部皮肤。 3、大白鼠大白鼠容易激怒咬人,捉持时左手应戴防护手套或用厚布盖住大鼠,先用右手抓住鼠尾,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头部,其余手指与手掌握住背部和腹部。不要用力过大,切勿捏其颈部,以免窒息致死。 4、家兔用左手抓住颈背部皮肤(抓的面积越大,其吃重点越分散)。将兔提起,以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兔呈坐位。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 1、小白鼠给药途径与方法 灌胃(ig):左手固定小鼠,右手持灌胃器,灌胃针头自口角进入口腔,紧贴上腭插入食道。如遇阻力,将灌胃针头抽回重插,以防损伤。 常用灌胃量为0.1~0.2ml/10g。 皮下注射(ih):可用腹部、背部、腹股沟的皮下,此处皮肤比较松弛,也可由助手协助。注药量一般为0.1~0.2ml/10g。 肌肉注射(im):一人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和尾巴,另一人持连4号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

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常用数据库 在DNA序列方面有GenBank、EMBL和等 在蛋白质一级结构方面有SWISS-PROT、PIR和MIPS等 在蛋白质和其它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方面有PDB等 在蛋白质结构分类方面有SCOP和CATH等 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序列比对(Alignment) 基本问题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序列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的基础,非常重要。两个序列的比对有较成熟的动态规划算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编写的比对软件包BLAST和FASTA,可以免费下载使用。这些软件在数据库查询和搜索中有重要的应用。 2、结构比对 基本问题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已有一些算法。 3、蛋白质结构预测,包括2级和3级结构预测,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从方法上来看有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途径。前者主要是从一些基本原理或假设出发来预测和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折叠过程。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属这一范畴。后者主要是从观察和总结已知结构的蛋白质结构规律出发来预测未知蛋白质的结构。同源模建(Homology)和指认(Threading)方法属于这一范畴。虽然经过30余年的努力,蛋白结构预测研究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4、计算机辅助基因识别(仅指蛋白质编码基因)。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基本问题是给定基因组序列后,正确识别基因的范围和在基因组序列中的精确位置.这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而且越来越重要。经过20余年的努力,提出了数十种算法,有十种左右重要的算法和相应软件上网提供免费服务。原核生物计算机辅助基因识别相对容易些,结果好一些。从具有较多内含子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中正确识别出起始密码子、剪切位点和终止密码子,是个相当困难的问题,研究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5、非编码区分析和DNA语言研究,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人类基因组中,编码部分进展总序列的3~5%,其它通常称为“垃圾”DNA,其实一点也不是垃圾,只是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其重要的功能。分析非编码区DNA 序列需要大胆的想象和崭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DNA序列作为一种遗传语言,不仅体现在编码序列之中,而且隐含在非编码序列之中。 6、分子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早期的工作主要是利用不同物种中同一种基因序列的异同来研究生物的进化,构建进化树。既可以用DNA序列也可以用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来做,甚至于可通过相关蛋白质的结构比对来研究分子进化。以上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由于较多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任务的完成,为从整个基因组的角度来研究分子进化提供了条件。 7、序列重叠群(Contigs)装配 一般来说,根据现行的测序技术,每次反应只能测出500或更多一些碱基对的序列,这就有一个把大量的较短的序列全体构成了重叠群(Contigs)。逐步把它们拼接起来形成序列更长的重叠群,直至得到完整序列的过程称为重叠群装配。拼接EST数据以发现全长新基因也有类似的问题。已经证明,这是一个NP-完备

《毒理学实验》课程大纲

《毒理学实验》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28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专业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毒理学是利用医学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细胞学以及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技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可能接触的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损害作用及其机理,为制定防治措施和制定使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并做出安全性评价、为科学管理提供指导的一门应用科学。 2.课程背景 在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毒理学已经也应该作为一门人类的生存常识课程开设了。外源化学物几乎在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威胁、损害着我们的身体。尽早尽快地了解毒理学知识,是认识、预防、治疗外源化学物损伤的前提,是做好管理和正确使用的基础,是保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必要条件。 3.课程价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身边的有害物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方式,掌握毒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熟悉毒理学的原理,概念和应用,并对毒理学的国内外新成就和发展有所了解,为学生预防身边有害物质的侵害提供方法,为政府制定防治措施和制定使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学科打下毒理学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1.设计理念 毒理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可能接触的外源化学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本课程是为保护人类健康而设计,它可以为预防和治疗现代频发高发的人类疾病提供基本的思路和方法。2.开发思路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的总体目标 为获得保护自己、他人乃至全人类的健康的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和进一步增强和增加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而使学生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毒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道德理念,使学生能够认清潜伏在我们身边环境中、甚至日常生活和每天饮食中能经常伤害到我们身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培养学生增强自我保护同时也珍爱他人,免受身边有毒有害物质伤害的能力,并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自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毒理学及实验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能够认识和掌握潜伏在我们身边环境中、甚至日常生活和每天饮食中能经常伤害到我们身体的有毒有害物质。 (3)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我国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频发予以合理的解释并能给出一些预防方法的建议。 (4)培养学生能了解本课程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动态。

药理实验指导43252

药理实验指导 总论、链霉素毒性、肝脏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 一、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1)使学生掌握进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 (2)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更牢固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3)培养对科学工作的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初步具备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 (1)实验前做好预习工作,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领会实验设计的原理。 (2)实验时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后整理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思考,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关好水、电。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重复性 (2)对照性 (3)随机性 三、药理学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技术 (一)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1、首先要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动物 2、选用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实验动物 3、选用容易获得、价格便宜、易于饲养与管理的实验动物 4、必须注意实验动物种类、品系的质量及健康状况是否良好 5、选用人畜共患疾病的实验物物和传统应用的实验动物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蛙、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狗。常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实验动物,所选用的动物必须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并符合节约的 原则。 蛙和蟾蜍:离体心肌,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坐骨神经和腓肠肌,观察药物对周围神经肌肉或横纹肌的作用。 小白鼠: 1.小鼠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小鼠属动物。 2.成熟早,繁殖力强。 3.体形小,易于饲养管理。 4.性情温顺, 胆小怕惊。 5.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6.便于提供同胎和不同品 系动物。7.喜居于光线较暗的安静环境,习于昼伏夜动,喜欢啃咬。8.体小娇嫩,不耐饥饿,不耐冷热,对环境的适应性差。9. 成年雌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可发生典型变化。适用于需要大量动物的实验,如药物筛选,半数致死量,药物效价。

生物信息学重点资料

一、名词解释 分子进化中性学说1968,木村资生提出,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性的,即无所谓有利或不利,因此对于这些中性突变不会发生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情况。生物的进化主要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进行随机的“遗传漂变”的结果,而与选择无关。 相似性不同染色体之间的相似程度 同源性两个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或两个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程度 外显子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成熟mRNA上保留下的编 码序列,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表达为蛋白质。内含子断裂基因的非编码区,可被转录到前体RNA,在 mRNA加工过程中被剪切掉,成熟mRNA上无内含 子编码序列,无法表达为蛋白质。 基于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首先获得分类群间的进化距离度量,再依 据距离度量来重建一颗系统发育树,并使得该树能 最好的反应已知序列之间的距离 最大简约法根据离散型性状{包括形态学性状和分子序列(DNA,蛋白质等)}的变异程度,构建生物的系统发育树,并分析生物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 最大似然法(ML)是完全基于统计的方法,以一个特定的替代模型分析一组序列数据,使所得的每一个拓扑结构的似然值均为最

大,筛选出最大似然值的拓扑结构为最终树 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s,表达序列标签,指从不同组 织来源的cDNA序列。 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单核苷酸的多态性 二、选择 1、RNA不含的碱基 T 2、生物性息学数据库检索6个last,五个程序,何时用 3、DNA.RNA连接方式、方向性、是否重复、RNA易被水解? 磷酸二酯键都5′→3′------ RNA更易水解

2019版国科大生物信息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中科院生物信息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陈润生老师部分: 1.什么是生物信息学,如何理解其含义?为什么在大规模测序研究中,生物信息学至关重要? 答:生物信息学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生物信息学是一个学科领域,包含着基因组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分配、分析和 解释的所有方面,是基因组研究不可分割的部分。 2)生物信息学是把基因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为源头,破译隐藏在DNA序列中的遗传语 言,特别是非编码区的实质;同时在发现了新基因信息之后进行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和预测;其本质是识别基因信号。 3)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目标是揭示“基因组信息结构的复杂性及遗传语言的根本规律”。它 是当今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中“基因组、“信息结构”和“复杂性”这三个重大科学问题的有机结合。 2.如何利用数据库信息发现新基因,其算法本质是什么? 答:利用数据库资源发现新基因,根据数据源不同,可分2种不同的查找方式: 1)从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得到的数据出发,经过基因识别发现新基因: (利用统计,神经网络,分维,复杂度,密码学,HMM,多序列比对等方法识别特殊序列,预测新ORF。但因为基因组中编码区少,所以关键是“数据识别”问题。)利用大规模拼接好的基因组,使用不同数据方法,进行标识查找,并将找到的可能的新基因同数据库中已有的基因对比,从而确定是否为新基因。可分为:①基于信号,如剪切位点、序列中的启动子与终止子等。②基于组分,即基因家族、特殊序列间比较,Complexity analysis,Neural Network 2)利用EST数据库发现新基因和新SNPs: (归属于同一基因的EST片断一定有overlapping,通过alignment可组装成一完整的基因,但EST片断太小,不存在数据来源,主要是拼接问题) 数据来源于大量的序列小片段,EST较短,故关键在正确拼接。方法有基因组序列比对、拼接、组装法等。经常采用SiClone策略。其主要步骤有:构建数据库;将序列纯化格式标准化;从种子库中取序列和大库序列比对;延长种子序列,至不能再延长;放入contig库①构建若干数据库:总的纯化的EST数据库,种子数据库,载体数据库,杂质、引物数据库,蛋白数据库,cDNA数据库; ②用所用种子数据库和杂质、引物数据库及载体数据库比对,去除杂质; ③用种子和纯化的EST数据库比对 ④用经过一次比对得到的长的片段和蛋白数据库、cDNA数据库比较,判断是否为已有序列,再利用该大片段与纯化的EST数据库比对,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序列不能再延伸; ⑤判断是否为全长cDNA序列。 (利用EST数据库:原理:当测序获得一条EST序列时,它来自哪一个基因的哪个区域是未知的(随机的),所以属于同一个基因的不同EST序列之间常有交叠的区域。根据这种“交叠”现象,就能找出属于同一个基因的所有EST序列,进而将它们拼接成和完整基因相对应的全长cDNA序列。而到目前为止,公共EST数据库(dbEST)中已经收集到约800万条的人的EST序列。估计这些序列已覆盖了人类全部基因的95%以上,平均起来每个基因有10倍以上的覆盖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