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四专题发展地看问题

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四专题发展地看问题
2011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 第四专题发展地看问题

2011高中政治:《哲学常识》专题复习系列:第四专题发展地看问题【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

发展,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

1.发展

Ⅰ、内容:事物又是发展变化的。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各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绝对不变化、根本不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Ⅱ、要求: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事物。首先,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着的过程,注意考察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正确地把握事物的来龙去脉;其次,应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统一的,正是由于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正确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才能真正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Ⅰ、内容:⑴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含义。⑵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⑶

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及实现条件。

Ⅱ、要求:应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

问题。

2.实事求是

Ⅰ、内容:⑴实事求是的含义。⑵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Ⅱ、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现实意义。

【基础知识】

Ⅰ、基本概念

1.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运动这一概念,应注意从以下两方面把握运动的含义:⑴哲学上讲的运动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体育运动、群众运动不同,它是最高的概括,具有最广泛的内容;

⑵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这是从运动的内涵角度来说明什么是运动的。这是对世界上一切事物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这个共同特性就是“变化和过程”。概括范围是宇宙间,概括对象是一切事物。哲学上就把这种特性称之为“运动”。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事物之间的

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3.发展:就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4.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5.旧事物:是指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6.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7.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所以,实事求是就是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8.解放思想: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管偏见的束缚,研究

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Ⅱ、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任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世界上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

过程,绝对不边、根本不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⑴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

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⑵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⑶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意义: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物质与运动密不可分原理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

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要在运动中把握物质。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把运动仅仅看作是精神的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把物质看成绝对静止,没有运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⑴背景材料

材料一: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央和省一级政府组成部门一般都在40至50个左右,加

上直属机构、非常设机构,机构总数达到近百个。这种状况在县一级同样严重。全国没三四十人就要养活一个“吃财政饭”的,所需经费几乎占国家总财力规模的一半。

材料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进行了1982、1988、1993、1998四次机构改革,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机构改革,来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⑵理论分析

政府机构的改革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这个辩证唯物主义的

根本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我国现有政府机构的设置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弊端日益突出,因此必须要进行改革。

⑶典型体例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把国务院现有的40个组成部门减少到29个,并力争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国50%左右的机关干部待岗分流。从哲学上来看,实行政府机构改革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发展的观点

C.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D.联系的观点

答案:A、B。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⑴背景材料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⑵理论分析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达到实事求是的重

要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目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正是依靠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必须牢牢把握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把握了它,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必须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据判断标准,这样才能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局面。

⑶典型体例

从“真理标准大讨论”突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突破姓“资”姓

的束缚,再到江泽民十五大报告突破姓“公”姓“私”的束缚,说明解放思想是永无止境、不能一劳永逸的。解放思想的哲学哲学依据是

A.世界是客观的,客观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联系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A、B。

【重、难点分析】

1.发展的实质

⑴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正确把握辨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

准。判断一个事物使新还是旧事物,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不能简单地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事物的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这个标准是客观的,不是人们主观决定的。

⑵弄清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虽然在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时,可能同时使用这三个概念,但具体比较三者是有区别的。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绝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⑶发展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的质变,而不是量变。但质变不能等同发展,因为事物的质变有上升、前进和下降、倒退两种趋向,只有事物上升、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2.规律的含义

要全面掌握规律的内涵,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⑴规律反映事物的联系,但不是任何联系都是规律性的联系。规律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不是主观臆断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不是偶然的联系。

⑵根据规律起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将规律分为普遍规律和个别具体规律。普遍规律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各种具体规律是普遍规律的表现形式,二者是抽象和具体、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⑶规律与规律的现象有区别又又联系。①二者是事物本质的联系与现象的联系的区别。

②二者的联系是,现象和规律是统一再同类事物中的两个方面,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规律是现象的内在联系。规律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

⑷规律与规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二者是客观和主观的区别。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它,但不能创造、消灭它,更不能违抗它。规则是按照人们的需要制定的,是主观的,人们可以制定、废除或修改它。第二,二者的联系是,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主观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和运用。

3.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⑴区别:①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②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主要反映事物变动不得动态过程,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的观点是相对立的;变化主要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以及程度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的观点是相对立的;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和生成的过程。③范围和程度不同: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不能说运动和变化就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则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⑵联系:①引起的原因相同:由于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表达的科学观点相同: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发展观。

【历年高考试题分析】

1.经过长期天文观测,科学家成功地预测了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与木星相撞。这一事实表明

A.自然现象与人的活动有不可分的联系

B.人的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

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成功的预测取决于事物本身

【解题思路】:这是1995年的全国高考试题,该题考查了“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

动性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科学家成功地预测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与木星相撞这一自然现象,这本身正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人们可以发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A选项本身的说法虽然正确,但无法体现题干要求的规定性。而B、D本身的说法是错误的,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影响的不是人的意识,对事物本身的预测不是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选C。

2.1999年信息产业给美国增加了500亿美元的产值。目前,信息产业的产值已占到美国GDP的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0%。专家预测,未来10年,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讲增加一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50%。上述材料,从哲学上表明

A.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新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D.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解题思路】:这是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涉及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

趋势。材料是以信息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背景,要求考生对信息业之所以能够带来这样大的效益进行认识、分析。而信息业本身就是社会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所以C才符合要求。

高中政治选修3专题四试题及答案

高中政治选修3专题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Ⅰ(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2.下列属于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④职工代表大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选举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联系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决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D.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5.《浙江省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省人大会履行监督预算执行、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及省级决算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要替老百姓管好政府的“钱袋子”,这主要体现了它 享有()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 6.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的地方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大大超出当地人口。然而,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参与务工 所在地地方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对此,有人大代表提出,必须采 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 ①在权力机关中,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有自己的政治领导人②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③这有利于将人民群众 的不同意见和要求集中到权力机关中来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 公民的法定的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各级人大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监督职权:对本 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 D.选举与被选举的关系 8.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③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 活动的基本原则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 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高中政治商品专题

商品·货币·纸币专题 【商品】 ①定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进入市场 劳动产品—有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力) ②进入市场不等于换到钱(免费不等于不是商品)广告、赠品(捆绑销售)、机器人生产的产 品 —价值的实现方式转化 ③价值尺度职能(交换) —考虑交换得是否值得 【一般等价物】 1.定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交换媒介 的商品 ①商品(特殊的商品,商品包括一般等价物) ②充当交换媒介 交换媒介:物品A—物品B物物交换 物品A—交换媒介—物品B(中 间人作用) 交换媒介不一定是商品,有个间接交换作用 又是交换媒介又是商品—一般等价物 2.价值表现材料:有价值尺度职能:表现其 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货币】 1.定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 等价物的商品 ①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又是特殊的一般等价商品)广告、赠品(捆绑销售)、机器人生产的产 品 —价值的实现方式转化 ③价值尺度职能(交换) —考虑交换得是否值得 【一般等价物】 1.定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交换媒介 的商品 ①商品(特殊的商品,商品包括一般等价物) ②充当交换媒介 交换媒介:物品A—物品B物物交换 物品A—交换媒介—物品B(中 间人作用) 交换媒介不一定是商品,有个间接交换作用 又是交换媒介又是商品—一般等价物

2.价值表现材料:有价值尺度职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 1.定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 等价物的商品 ①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又是特殊的一般等价;商品包括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包括 货币 ②固定充当交换媒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相对固定规律) 【纸币】 1.定义:由国家强制发行、全民使用的价值 符号 ①价值符号 ②国家/区域强制发行 ③全民使用 2.纸币不是货币;是用来表现货币价值的交 换媒介(价值符号) ①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 (纸币本身价值极小—纸币表现出来的货 币(金银)价值极大) ②纸币可以表现货币 纸币—货币 (淘宝大闸蟹图片—实际到货大闸蟹) 3.职能差异 价流支贮世 币√√√√ 纸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交换媒介)时空一致(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 支付手段(交换媒介)时空不一致(赊账、 信用卡、租房) 贮藏手段(储存有价值的东西)金银 世界货币 4.纪念币 ①纸(人民币) —不是当期使用的人民币(非当期人民币) —商品(收藏品) 不是纸币(非国家强制发行,非全民使用) —当期人民币(连号、首发)—商品(收藏 品) 是纸币(现期国家强制发行、全民使用)00000001888888834658207 ②金银

10 劳动者:经典试题(高中政治专项训练)

备考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10 劳动者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1.对漫画《恶意追讨》认识正确的是( ) A. 启示我们应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 B. 决策果断,效果显著 C. 应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权 D. 向法院起诉是维权的唯一途径 2.德国人秉承财富创造以倾情投入、勤劳实干为本,职业技能注重实践,经验传承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这些特质为德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持续的能量。一批德国“农二代”从父辈手中接过“最接地气”的产 业,100万农民创造了500亿欧元产值、人均产值5万欧元的奇迹。这表明() ①劳动者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 ②提高劳动者技能是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前提 ③农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④劳动者自身素质是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目前,我国已建成4万余个“扶贫车间”,通过为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带动了20余万人摆脱贫困。这种就业扶贫() ①彰显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②破除了劳动力流动的机制弊端 ③鼓励人们以创业带动就业 ④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营业员等传统就业岗位人员需求急剧减少,但对研发、编程、维护等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却需求增加。从就业的角度看,这启示我们要() A. 树立自主择业观 B. 树立竞争就业观 C. 树立职业平等观 D.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5.某大学生讲述招聘时出现过的一些情况:女生,不要;是男生,大专学历不要;是本科,非重点大学不要;是重点大学,非本地生源不要;是本地生源,太矮的不要……材料中的这些现象侵犯了劳动者()A.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B. 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C.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D. 平等就业的权利 6.漫画《眼高手低》告诉我们()

2018 2019高中政治专题22价格变动的影响练提升版含解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选择题 1.为扩大生产规模,某公司打算引进一条生产线。其中甲生产线属于人工智能生产线,购置成本为5 000万元。乙生产线属于一般自动化生产线,购置成本为2 500万元。使用甲生产线比使用乙生产线可减少约70%的劳动力成本,最终该公司引进了甲生产线。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 A.选用乙生产线后,该企业的产品数量会有所增加 B.乙生产线与劳动力互为替代生产要素,乙生产线的劳动力成本比甲生产线高 C.甲生产线与劳动力是互补关系,甲生产线的长期运营总成本比乙生产线低 D.甲、乙互为替代生产要素,甲生产线的长期运营总成本低于乙生产线 【答案】D 2.打折促销是企业在特定市场范围或经营时期内,根据商品原价确定让利系数,进行减价销售的一种方式,是现代市场上频繁采用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对消费者的影响,可示意为( ) 【答案】B 【解析】商品价格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向关系,A、D两项错误;“打折促销”意味着商品价格下降,人们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其需求量增加,B项正确;C项表示的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增加,不符合题意。 3.读某商品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图,两条曲线相交于E点(价格均衡点),随着曲线S 向曲线S1平行移动,E点移至E点。对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1 ①揭示了商品供给量的变化对商品均衡价格的影响 ②揭示了商品均衡价格的变化对商品供给量的影响 ③该商品互补商品价格上涨短期内会导致S向S 移动1. ④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可能导致S向S移动1A.①② B.②③ D.③④ C.①④ C 【答案】 4.高三学生小明看望在老家务农的爷爷,爷爷说起了他最近的“价格烦恼”:粮食丰收了,价格却下降了;常吃的降压药本来比较便宜,现在价格却涨得厉害。小明准备运用所学知识给政府提 建议以解决爷爷的“价格烦恼”,可行的是( ) ①为了防止部分药品价格畸高,政府应当将其最低限价设置为P 1②为了防止部分药品价格畸高,政府应当将其最高限价设置为P 2③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政府应当将其最低限价设置为P 1④为了促进粮食生产,政府应当将其最高限价设置为P 2A.①④ B.①③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政治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法学、伦理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政治教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理论知识 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课程设计思想。 2.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 3.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各模块目标定位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处理教材。 4.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蕴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讲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常见具体因素。 2.理解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解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4.提高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决定价格”的能力。 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 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关系如何影响价格 (1)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会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背景材料 情景一在上星期的几场秋风秋雨中,气温急剧下降,但却刮“热”了秋装的销售,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涨幅;在东北羽绒服卖得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 情景二中秋节临近,各家超市月饼品种齐全,价格也较高;每到中秋节一过,各商家总是纷纷大幅降价销售。 情景三西南干旱,产于南方的蔬菜、水果价格远远高于往年;发生禽流感期间,鸡鸭肉的价格一跌再跌。 情景四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现象,9年多来,我国连续19次降低药品价格,共涉及1 000多种化学药品和300多种中成药。

问题探究 (1)结合上述情景,谈谈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都有哪些? (2)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1)气候、习俗、地域、时间、国家政策等因素都会引起价格的波动和差异。 (2)这些因素最终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价格的。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知识升华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间接因素: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 (2)直接因素:供求关系。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实质是通过竞争起作用 (1)当商品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求,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当商品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3.供求影响价格的三种情形 (1)供给变化影响价格。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 (2)需求变化影响价格。在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需求下降,价格下跌。 (3)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供给和需求都发生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有三种情况:供求都增加或减少,价格不一定变化,要考虑二者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差;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典题印证 每年中秋一过,月饼就马上从热销品变成了滞销品。各商家纷纷抓住最后机会,打起了月饼价格战。在一些大型超市,高档月饼都标上了“买一赠一”“买一赠三”的活动标语,有的甚至一口价“20元一盒”。出现此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人们消费兴趣的变化 B.供求关系的变化 C.月饼价值的变化 D.月饼质量的变化 解析:选B 月饼属于节庆性商品,中秋一过,人们对月饼的需求锐减,因而价格大跌,

高中政治 专题五 训练3 建立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 新人教版选修2

训练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选择题 1.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提出了 ( )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②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④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市场主体中最基本的是 ( ) A.企业B.家庭 C.个人D.政府 4.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 ) A.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B.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C.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D.在宏观调控下,让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 5.对国家宏观调控认识正确的是( ) A.市场调节必须排斥国家宏观调控 B.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 C.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宏观调控 D.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6.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是 ( ) A.培育合格的企业 B.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最新2020高中政治 专题2.1 影响价格的因素(讲)(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重难点“精讲”】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价值决定价格 (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反之,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就越低。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知识拓展: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4)价值与价格的比较 ①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③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们直接接触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供求影响价格 (1)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点上和某一价格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意愿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3)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对买方有利,“物以稀为贵”;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对卖方有利,“货多不值钱”。 【知识拓展: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一般来说,商品价值与价格成正比,价值越大,价格越高。②该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价格低于价值;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高于价值。③国家政策影响商品价格。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直接或间接影响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紧缩,物价下降。④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当货币本身价值量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上升;货币本身价值上升,商品价格下降。】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正确认识等价交换 ①等价交换的含义:即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价”即价值。 ②等价交换的实现:货币出现以前,等价交换通过另一种商品,即等价物实现;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没有违背等价交换原则。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与价值不符合,但从一段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总体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动态中实现。【知识拓展1:价值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 ①文物、名画、邮票等特殊商品的价格也会上下波动,但是总是高于其价值,这是因为它们价格的变化不能引起商品的扩大生产。②国际贸易中的“剪刀差”现象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经济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剥削发展中国家,使发达国家的制成品长期高于其国际价值,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长期低于其国际价值。】 【知识拓展2: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 ①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价值决定价格。②由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③市场形成价格后,价格反过来又影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当某种产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竞相参与或扩大此产品的生产。价格的上下波动,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于价值。】 【考情分析】:

2016版《三维设计》高中政治必修4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特色专题训练(五)漫画类选择题.doc

特色专题训练(五)漫画类选择题 1.如图漫画启示我们,意识活动具有() A.独特性B.目的性 C.自觉选择性D.主动创造性 2.近来,微博反腐可谓风生水起、格外耀眼。下图漫画反映出人民群众() ①积极参与民主决策②民主意识的增强③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④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A.①③B.②③ C.①②D.③④ 3.“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 图案,俗称“阴阳鱼”(见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 蕴。其内涵主要有()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绝对同一的观点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 观点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4.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右图)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②不理解缺 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 错误总是宝贵财富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5.为破解漫画《砸不开》反映的经济困境,政府可实施的有效举措是() A.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 B.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满足消费需求 C.完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 D.实现劳动报酬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6.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7.“土豪”是近两年新兴的一个网络用语,用于讽刺那些没文化品位还肆意炫耀自己有钱,消费水平很高的人。体现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有物质无文化、有金钱无素质、有奢侈品无品质群体的一种抵制与鄙视。“土豪”现象启示我们在消费上要()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反对享受,节俭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高一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案

高一政治《价值决定价格》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4、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能够阐述价格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2、能够根据实例解释个别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并能正确说明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3、能够举例说明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阐释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通过具体案例归纳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4、能够完整表述并能正确分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理论分析、解决相关现实问题。 【教学重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运用价值规律的有关内容解释经济现象,参与经济生活。 【教学难点】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2、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与探究结合 【教学手段】学案 【教学过程】 课首检测:“洛阳纸贵”这个典故出自我国《晋书·左思转》。说的是晋朝有个叫左思的文人,构思十年,写成了名篇。于是洛阳城里的“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1)“洛阳纸贵”这一典故主要表明 A 地域影响价格 B 生产影响价格 C 文化因素影响价格 D 人们的富裕程度影响价格 (2)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及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A 生产规模 B 销售数量 C 供给或者需求 D 质 量与性能

2020届 高中政治人教二轮专题训练:专题六 我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六我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江苏四校联考)2019年1月1日起,《土壤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法律的空白得以填补。该法案经三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于2018年8月31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过程说明( ) ①公民享有知情权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土壤污染防治法》,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②正确;该法案经三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而后表决通过,体现了民主集中制,③正确;①中的“前提”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不是执行机关。 2.(2019·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联盟考试)电子商务法从提出到表决通过,前后历时五年,三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四次审议,最终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这部法律对电子商务经营者在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义务与责任,予以明确规定,严惩各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电子商务法( ) ①为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②立法过程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民主立法 ③单方面保障了电子商务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④三次公开征求意见调动了人民积极地参与民主监督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A

高中政治计算题专题

归类解读计算题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题 1.(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试题第24题)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2.(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试题第24题)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 克 D.32克 3.(2005广东大综合)如果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A.30元 B.60元 C.90元 D.120元 (二)关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题 1.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____亿元纸币。 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 2.(2007年高考四川卷文综试题第26题)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如果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涨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为() A.1.8万亿元 B.2 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三)关于调配方法的计算题 1.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应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初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____元。 A.4万元 B.5万元 C.6万元 D.7万元 2.王某一家五口人,月收入23000元。其中:①王某之父是国有企业工程师,月收入6000元;②王某之母是外商独资企业的技巧员,月收入4000元;③王某自己是私营企业的小老板,月投资利润收入7000元;④王某之妻是一外资企业的会计,月收入3000元;⑤王某之妹开了一家小商店,月收入3000元。上述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四)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题

高一政治专题练习: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专题练习 3.18 1.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①人民检察院②人民政府③人民法院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有() ①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②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 ③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热播剧《人民的名义》讲述了以侯亮平为代表的检察官们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故事,开播以来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检察官所在的人民检察院() ①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所决定的事情 ②作为监察部门对行政机关发挥着监督的作用 ③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 ④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从2017年7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所有公开开庭的庭审活动原则上均通过互联网直播,庭审互联网直播将成为司法新常态。网上庭审直播打破了时空限制,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渠道以看得见的方式“旁听” 案件整个审判过程。网上庭审直播() ①创新了庭审公开方式,有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②为公民实现知情权、加强对司法监督提供便利 ③有利于激发网民热情,积极参与行使审判权力 ④改变了我国政体形式,实现了人民民主广泛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延长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期限的决定》,决定将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期限延长一年,延长期满,最高人民法院应就试点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报告。这一制度的建立() ①有利于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的落实②有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审批权的行使 ③表明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④能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17年8月18日,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揭牌成立。该法院将集中管辖杭州地区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等涉网案件,通过标准化、结构化的新型互联网审判方式实现“涉网纠纷在线审”。这一举措() ①方便当事人维权和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②提高审判机关的立法效率和立法科学化 ③更好发挥法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④是司法机关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2018年1月22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政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全国政法战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实这一要求,司法机关需要() ①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②践行履职为民的理念 ③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④切实依法履行国家职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2018年。S市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办理相关案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②完善法律监督机关内部权力监督机制 ③实现审判权从行政权中分离④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对审判工作的干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老赖”现象由来已久,如果不能有效惩治“老赖”,不能严格执行法院判决,那么法律就会变成失去约束力的“稻草人”,不仅难以实现正义,更会对公序良俗、世道人心带来负面影响。减少“老赖”现象需要()①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出台法律,履行专政职能 ③公众提高守法意识,履行义务,自觉执行判决④人大领导司法机关,进行质询,实施责任追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高中政治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实例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实录 资源简介:新课标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二课 一、课前准备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分二目,一是从学生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进而引出 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二是揭示价格波动的决定因素是价值 量,继而了解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最后 归纳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社会热 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社会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耳濡目染,对某些价格问题如商业 促销活动、轿车彩电手机等商品的降价风等存在困惑,教师若能抓住教材内容与学 生实际的切入点,容易引起共鸣。由于前两周的学习,学习方式上,已初步接触分 组讨论发言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搜集资料能力。 (三)资料准备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1、举例揭示影响价格的因素。2、国产轿车因何频频 降价? (四)教学组织管理准备 全班56人以座位情况就近分成12个讨论学习小组,每组选出小组长 二、课堂教学实录: [导入新课] 师:第一课我们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需要生活用品,通常要用货币从市场上购买,购买时又常常想着要用最少的货币购买最满意的东西,这时我们会发现: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地区或时间其价格不一样,不同商品的价格又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不同的价格呢?请同学们举例来说明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展示课题)[新课过程]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生活情景创设)(除了教材提到的镜头一、二、三、四外,引导学生根据身边的事例和学过的知识举例说明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 (学生举例实录) 刘宁:换季时服装降价;冬天羽绒服贵,春天便宜。 董瑞:中秋节前买月饼贵,节后便宜 李东月: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重视和支持三农,农产品价格上扬。 王达:人民币币值有望上升,货币发行量变化,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居民购买力变化等等都可能引起价格变动。 师:(师一边引导学生举例,一边在副板书写上关键词,如:时间、气候、地域、文化、生产、政策、币值、购买力等。)例子举得很贴切,又能运用上节课知识。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的。(展示小标题)

高中思想政治易错易混点 全套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一般等价物)?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需要现实的货币。(观念的货币)? 3.纸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的职能)?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不能规定购买力)? 5.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 6.外币的汇率升高,意味着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 7.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商品的出口。(不利于商品的出口,利于商品的进口) 8.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9.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商品的价值量会下降。(价值量不变) 10.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比较大) 11.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价格会上升。 (正确表述为: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12.当商品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会减少生产。(扩大生产) 13.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消费水平会提高) 14.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不能等同) 1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正确表述为: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16.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这三种消费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前两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 17.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反作用,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阻碍作用) 2.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体作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股份制经济必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必然是非公有制。(前者对,后者错) 5.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地位和市场地位都是平等的。 (不平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6.法人代表是经济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将法人代表改成法人) 7.公司的股东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以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8.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股份有限公司) 9.董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决策机构) 10.劳动者履行义务,是以劳动者享受权利为前提的。(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11.储蓄存款既来自个人,又来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只来自个人) 12.在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是商业银行) 13.股票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债券) 14.国债是各级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其风险和利率都比较低。 (中央政府发行) 15.社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商业保险)?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范围之内,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前者正确,后者错) 2.各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平等,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3.非劳动收入分配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非劳动收入包括按资本要素和按技术分配两种)

第一部分 高中政治史专题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1、分封制:为巩固西周统治,周王朝将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周公、召公受封在鲁、燕,功臣姜子牙受封在齐,商朝旧贵族微子受封在宋。该制度有利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此制度与宗法制紧密结合,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有些文献用“封建制”指代这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 2、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是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家也是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这样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按照血缘的亲疏关系决定等级宗法关系。该制度强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有利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政治权力、土地的再分配,维护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此制度在很长时间很大范围影响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观念。 3、汉承秦制:指的是秦朝灭亡后建立的汉王朝继承了前朝的一系列制度。因为秦朝完成中国的第一次统一,开创性确立一系列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在秦朝继承上沿袭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丞相为中心的官制等)、郡县制、选官监察制及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政策,并在此调整。体现了秦朝的开创性和汉朝的延续性,符合文明传承的特点。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法家思想是思想基础,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确立,两汉时期继续发展,隋唐时期逐渐完善,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空前强化。始终贯彻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或君主)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或丞相)的权力越来越削弱。这种制度对维护国家民族统一、调节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生产始终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越是到封建社会后期消极面越来越大,成为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5、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的瓦解,一些诸侯国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划分形式。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郡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长官叫郡守,县隶属郡,长官县令(长),同级少数民族设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地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这样形成垂直管理,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建立了官僚政治,改变了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的贵族政治,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的主要一环。此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维护国家统一,历朝沿袭,到元朝时被行省制度进一步完善。 6、丞相制:“相”一般指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帝王的政治助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宰相是泛称,丞相是官职。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开始设立的制度,丞相是三公之一,百官之首,有利于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保证国家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行,但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相权一旦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的弊端。所以该制度历朝官职名称、人数多有变化,权力多

高中政治二轮提升唯物论专题训练试卷.doc

高中政治二轮提升唯物论专题训练试卷高中政治二轮提升唯物论专题训练 单选题 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 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了( ) A.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C.真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哲学对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 围棋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围棋定式是学习围棋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它是在长期的围棋博弈中形成,经得起检验而被固定下来的一种模式。围棋定式的存在说明( ) A.遵循定式是下围棋取胜的决定因素 B.理论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C.变化无穷的围棋也有其内在的规律 D.博弈实践是产生定式的唯一途径 下列名言与下面漫画《同感》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 A.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 B.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C.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某同学在自己的微博签名中写了这样一句话: 每天把我叫醒的,不只有闹钟,还有梦想。下列选项最能概括这句话的是( ) A.意识自觉选择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B.树立坚定的信念,突出体现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C.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充分利用主观与客观条件 D.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出现后,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和实验,对H7N9患者的发病特点初步进行了科学上的分析和解释,这对准确确诊和判断疫情,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出(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世界上还存在不可认识之物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期,我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其数量比大熊猫还少。食物资源锐减、长江航运、污染物排放是长江流域物种消亡的三大杀手。如果长江流域的顶级物种相继消亡,就意味着一个有生命的河流的行将就木。这充分说明( ) ①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②实践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自然的破坏难以避免 ③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会对自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