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毕业论文

学院金融学院

班级12国际金融2班

学号20121808

姓名丁瑞

题目我国商行业务创新的现状、问题和

对策

指导教师

(姓名及职称)梅媛

[总评成绩: ]

我国商行业务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专业12级2班丁瑞 20121808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银行应对国内国际激烈竞争的外在要求。本文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背景出发,同时通过中外商行业务创新对比,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方法与经验,提出了改建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途径和发展方向。从而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字: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启示

前言: (4)

一、业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4)

(一)提高银行业盈利水平的需要。 (4)

(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需要。 (5)

(三)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的需要。 (6)

(四)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6)

二、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概况 (7)

(一)业务品种较少,业务范围狭窄。 (7)

(二)业务收入方面 (7)

(三)产品创新方面 (8)

(四)业务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8)

三、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制约因素 (9)

(一)中国金融监管限制较多 (9)

(二)金融业务创新动力不足 (10)

(三)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商行业务发展的动力 (10)

(四)外部环境的制约 (10)

四、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途径和发展方向 (11)

(一)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科技投入 (11)

(二)适当放松金融管制,扩大中间业务范围 (12)

(三)加强商行业务创新, 扩大业务的种类 (12)

(四)建立业务创新制度保障体系 (12)

(五)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 (13)

五、结论 (13)

六、参考文献 (14)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70年代到90年代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发展到实务阶段。商业银行初期的金融创新,其主要目的还只是为了逃避金融管制和转嫁金融风险,创新的内容主要围绕金融新品种、新工具以及增加服务项目上,出现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欧洲债券、银团贷款、可转换债券以及期货交易品种等等;进入21世纪以后,金融创新发展到融资方式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它使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更为灵活、方便,并对整个国际金融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我国银行业也伴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进入业务创新的高涨阶段。我们从现代银行发展史可以看到,银行经营的盈利点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从最初的货币兑换到存贷款业务,从证券投资到多种经营,就是一个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的历史,是从一种传统业务转向另一种新兴业务的历史。中国三十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储蓄和投资主体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转变为居民个人和企业,居民成为储蓄主体,企业成为投资主体,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在商业银行单一贷款资产结构状况下,尤其是在防范金融风险,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等约束条件下,普遍存在惜贷和慎贷现象,使其获利能力大大降低,因此说,积极创新发展商行业务,既是商业银行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生活的金融需求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需要。

一、业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间业务创新是商行业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间业务的发展是商业银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代西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中间业务的迅速扩张"中间业务的开展不仅对银行本身至关重要,而且也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银行业务的内在要求。

(一)、提高银行业盈利水平的需要。中间业务的发展可以为银行带

来稳定的收入,提高银行资产的赢利性。就当前而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使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随着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和各银行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一方面使存贷差和银行传统业务的收入逐渐缩小,另一方面也为银行提供了无数新的赢利机会。涵盖面十分广泛的中间业务就是银行应积极开发的新的盈利领域,它可以为银行提供可靠的收入来源。因此,谁抢先占据这一制高点,谁就会拥有更多的市场和财富,这也是西方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近期央行多次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紧缩流动性,以及“十二五规划”将 GDP 增速放缓,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未来业绩增速面临较大压力,像过去那样靠国家投资带来需求,靠大企业、大项目的贷款,已不是长久之计,以后必须更多关注服务业、中小企业。这是一种理念的调整,既有外在环境倒逼的需要,更是银行业内在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近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介入商业银行原有的业务领域,商业票据、企业债券的大量出现,挤占了银行的传统信贷市场,银行不再是经济活动中唯一的融资中介。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利润增速放缓。因此,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将拓展中间业务及其创新摆到战略位置上是解决之道。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空间大、收益高的特点,已成为西方国家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我国商业银行在竞争日趋激烈、传统业务利润越来越少的压力之下,唯有在抓好传统业务的同时,将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促进中间业务创新作为扩大盈利空间的重要途径。

(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需要。就性质而言,中间业务是银行以中介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虽然中间业务的开展一般不直接引起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但却会对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发挥联动效应,间接促进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规模的扩大。这种联动效应主要表现在:1.某些中间业务的开展往往伴随着银行现实的或潜在的资产负债的增加;2.中间业务的开拓能力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3.银行办理中间业务实际上是在服务社会,体现银行的社会责任,因此,中间业务的开拓可以塑造银行良好的市场形象,这种形象一旦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就会对银行存贷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多数中间业务交易费用较低,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资本金,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之内,银行不必为此类活动提取风险准备金,大大降

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当前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促使商业银行调整风险偏好,大力发展低风险业务。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4%,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按照上述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增加资本储备,而这样做又会加剧盈利瓶颈。为了达到资本比率要求,又不减少盈利,在商业银行“分子政策”与“分母政策”的两难抉择中,中间业务以其收入来源稳定可靠且无资本要求的优势,必然成为银行业务发展的选择方向。因此将中间业务创新提上日程,是商业银行锁定资产负债比例、倡导低风险业务经营策略的关键议题。

(三)、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的需要。在金融领域中,竞争是银行无法摆脱的永恒主题,任何银行都必须着力培育自身的竞争能力,争取市场竞争优势。其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开发新的业务领域,以便增加对客户的吸引力。中间业务正因其覆盖面极其广泛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广阔的业务竞争空间。因此,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可谓举足轻重,尤其是在传统的经营领域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间业务的开拓对商业银行的生存更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 WTO 的承诺不断兑现,金融市场的开放逐步深入,对外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限制将逐步取消,中国银行业在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各方面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中外银行竞争将更加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风险小、收益高的中间业务上。面对国内、国际银行业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面对产品众多、

服务全面的全能制外资银行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创新业务,完善功能,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涉外经济活动迫切需要我国的商业银行能像西方商业银行那样,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多功能的金融服务。所以,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既是压力也是契机,不仅是我国银行业应对国际金融激烈竞争的需要,也必将在推动我国银行业内部改革和提高其金融服务的现代化水平的过程中,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四)、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然而,由于单个企业所能获取的市场信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各个单个经济主体依据有限的信息进行的投资

往往难以具有完全的理性,由此难免出现资源的错误配置作为中间业务重要构成部分的信息咨询的开展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于银行同社会各界保持有密切的业务往来关系,掌握着极其丰富的市场信息,因此,通过银行的信息咨询业务就可克服企业投资决策所遇到的信息不充分,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均衡运行。

二、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概况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性业务,而且近些年来,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地位是变的越来越重要,甚至在西方的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中,中间业务已经成为了其最重要的业务。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起步较晚,尽管经过近年来的开拓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水平仍十分落后,纵观中国商业银行业务的现状,不难看出其所具有的如下特征:(一)、业务品种较少,业务范围狭窄。受传统经营思维模式以及严格分业经营指导原则的限制,当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汇兑结算、代理发行、兑付证券等传统的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一些笔数多、金额小、收益低、存款留存时间短的代收代付项目占比高,占用了大量资源,增加了经营管理成本,而在利用银行信誉、金融信息、技术人才等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层次服务,与金融现代化相适应的产品较少,未能形成服务价值高、市场影响力大的品牌产品和特色业务。这与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多样化形成鲜明对照,品种单调范围狭窄不仅使客户难以从银行获得更广泛的服务,也使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经营受到很大限制。

(二)、从业务收入来看: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比低,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存贷款利差。我国工、农、中、建四大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约在 20% ~ 30%,城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一般不到10%,欠发达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占比一般在 5% 左右。而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 40% 以上,汇丰、花旗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70%。再从分类收入占比来看,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

担保业务的收入近乎占据了中间业务收入的90%,交易类、托管类和咨询顾问类业务发展明显滞后。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远远低于西方商业银行,但是增长速度则快于西方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飞速发展时期,西方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而中国则正好相反;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品种单一,且传统的渠道服务型、资源密集型的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重远远高于西方商业银行;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各部分占比相对稳定,而我国则波动剧烈;西方大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比要明显的高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而我国则正好相反。

(三)、从产品创新来看:国内银行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知识,不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从国内商业银行各级经营者来看,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面对银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商业银行的许多经营者在市场开拓、优化服务、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上都显得较为乏力,过分偏重于传统业务和传统市场,在业务创新上畏首畏尾,缺乏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延迟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进程。在产品创新方面,对市场变动的反应不快,个性化创新能力不强,导致许多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易被模仿,中间业务产品存在同质化竞争;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合理估计,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使创新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由于创新能力不足,银行无法设计出跨领域、综合性产品,很多创新仅仅局限于原有产品的整合与重组,或者“换汤不换药”,使中间业务长远发展的动力不足。

(四)、业务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中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发展的不均衡性,在国际领域中,中间业务所受限制较小,发展国际业务没有违反商业银行法的规定。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斯坦利等五家金融机构共同投资组建中国第一家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1997年 3月中国银行在英国成立了首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集团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暨中银国际英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收购了西敏证券公司的部分股份与香港东亚银行联合组建工商银行东亚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投资银行业务,但在本币业务领域,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发显得相对薄弱,目前竞

争的重点仍然是依靠网点优势推行的各种代收代付业务。地区间中间业务发展的不均衡性: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居民金融意识较强,中间业务发展较快,而在内地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则较慢。从地区分布看,沿海及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中间业务开展情况明显优于内陆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如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以储蓄所代理证券公司股票交易资金为起点,参与证券级市场的承销及代销各种债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促进了存贷业务的发展尤其是在国际性的中间业务方面沿海地区的商业银行更具有优势。

三、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制约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业务创新,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品种、工具上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立,商业银行遵循“三性原则”自主经营,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等举措,都在制度创新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在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上,也涌现出债券融资、电子货币“一卡通”、网上银行、债转股等新的品种和服务手段。但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间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金融监管限制较多。金融本身的脆弱性与高风险性使得各国都极为重视金融的监管,但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政治、经济条件,金融业的监管模式也各有不同。国际上通行的金融监管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双线多头管理、一线多头管理、高度集中的单一管理、跨国的一线多头或多线多头和统一的金融监管。美国金融监管模式的特点是双层、多头,而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是一线、多头。不同的监管模式会形成不同的监管权力集中度。这主要表现为在美国“双线多头”监管模式下,监管的权力集中度较低,而在我国“一线多头”监管模式下,监管的权力集中度较高,对商业银行设有严格的监管制度,以防范金融市场风险,具体在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以及业务自由度等方面都有着较多的限制。而美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相对宽松,在监管实践中鼓励金融业务自由化,并且以减少对金融业务的限制为原则,为商业银行营造了一个自由的金融创新环境。

(二)、金融业务创新动力不足。首先,创新人才不足,我国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创新的基础,起着关键性作用。从一般员工来看,国内银行的基层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知识结构较为老化,偏重于传统的银行业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的要求。创新动力不足,造成金融创新产品在我国诞生的诱因缺失,从而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产品在短期大多模仿美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产品;创新管制严格,造成金融创新产品在我国流通的环境缺失,从而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产品在短期难以超越美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产品:创新科技支持不足,造成金融创新产品在我国发展的条件缺失,从而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产品在短期发展落后美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这为美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向我国商业银行溢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三)、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商行业务发展的动力。我国现有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金融界基本居于垄断地位,四大国有控股银行虽然已经实现上市融资,实现市场化经营,但传统的经营模式的影响不可能会在短期内彻底消除,这会就会在本质上影响业务创新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刚开始实行的客户经理制也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尴尬局面,这类银行的业务创新必然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利率市场化尚未正式推行,造成商业银行在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方面进行创新面临较大的政策压力;人民银行至今尚未对中间业务有关手续费收入做出明确规定,也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益。由于上述外部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银行业务创新的难度很大,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四)、外部环境的制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跟不上中间业务创新的步伐,导致中间业务隐含潜在风险。相关金融法规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新领域、新情况、新发展未有详细规定,在某些领域存在空白点,缺乏稳定性和预见性;加之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机制不健全,给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带来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虽然银监会对于银行业积极创新业务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但在特定环境之下,监管层对中间业务的监管力度依然严厉。公开资料显示,银监会要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在 2011 年底前从表外转至表内,这一条款使此前发行量巨大、为银行中间业务贡献较大的银信理财产品迅速消亡。作为中间业务的

重要组成部分的信用卡业务,也由于各银行以量取胜的发卡策略使监管层担心不良率增加而设定了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政策空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积极性。另外,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不强,不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社会公众是国内银行最大的客户群,储蓄存款往往占银行存款总额的一半左右甚至更多。长期以来,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以及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生活习惯,使得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业务不像西方商业银行那样已开展多年并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社会公众固守传统的理财观念和金融意识,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助长了一些银行业务经营的惰性。外资银行进入国内金融市场之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强创新意识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要因素。

四、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途径和发展方向

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业务创新应在内部机制、市场营销、外部环境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以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进程。加强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业务创新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科技投入。金融创新,无论是业务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必须依靠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来进行。我们经常说的“金融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这个。为了通过业务创新获取更多的利润,我们首先就要解决一个人才的问题。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高级人才,业务骨干纷纷被其他金融机构挖走。其实,人才外流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对员工培训力度不够才是形成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相形之下,国外企业非常重视对在职员工的培训。经验表明,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在其既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及时进行调整、更新,不仅成本相对低廉,而且对于保持整体员工的高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等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干部员工金融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提高干部员工业务创新的意识和素质。另外,不仅要重视和加快商业银行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业信息化程度,建立全国性的银行间信息共

享,形成上下畅通的信息网络;还要加强中间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研究,实现中间业务的产品研发与业务操作有机结合。

(二)、适当放松金融管制,扩大中间业务范围。中国目前严格的分化经营限制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拓。面对当今商业银行日益国际化和国际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为了使中国商业银行更好的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必须着力培育中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广泛发展各种中间业务,最大限度地完善银行的各项服务功能。这就要求中国金融管理适当放松管制,允许中国商业银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中间业务的开拓,在西方国家已大力推进金融自由化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矜持实行刚性的分业管理,限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领域的扩充,将使中国银行难以同外国银行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平等的竞争。

(三)、加强商行业务创新, 扩大业务的种类。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完善,技术先进,种类齐全,因而,充分借鉴国外中间业务品种发展的经验,可以尽快发展我国新的中间业务产品。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结合国内实际和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创新。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公众的消费偏好等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中间业务产品创新要根据客户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强化对市场、客户及其需求的反映能力,寻找客户的特殊性,适时把握目标市场,不断开发新品种。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收入阶层,采取差别营销战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开发层次不同的产品,扩大中间业务的种类,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同时,提高银行的经营利润和效益。

(四)、建立业务创新制度保障体系。通过建立部门内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明确业务创新开发、研制、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要求,将具体要求再详细划分到每一个岗位上,让岗位上的员工清楚自己的职能范围,达到有效分工协作、促进各部门高速协调运转的目的;通过明确部门责权划分,明确与其他业务部门在新业务经营范围中有关责任权限的划分,避免在新业务、新品种推广时可能出现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进而影响该项业务经营发展的问题;通过建立业务创新后勤保障制度,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予以相应的倾斜,确保业务创新部门必要的资源供给和正常运转,以使业务创新部门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并通过建立部门内部创新激励机制,使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才智,为业务创新工作作出

更大贡献。

(五)、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实质上是一种商业银行制度创新,它的推进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制度创新主体)自身的主观努力,更取决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为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行为的健康发展。要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管理与引导,中央银行要尽快出台关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政策规定与制度办法,加强对业务创新的引导与管理,建立健全业务创新风险防范机制;要注重培育和引导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通过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已开始从储蓄保值向投资增值方向转移;要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以城市为单位,以该城市的中国人民银行为监管或管理主体等。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建设,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环境。

五、结论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时,可遵循四条基本原则,即“洋为中用、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因地制宜”。,业务创新是应对激烈的银行业竞争和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商业银行自身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动力。各商业银行应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促进业务创新。

"

参考文献

[1] 李艳 , 马岳 .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经验及启示 [J]. 时代金融,2010

(7).

[2]于河.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及建议[J].消费导刊,2011(10).

[3]程刚.金融创新理论与中国金融创新路径探讨[J].中国金融家网.2010年.

[4]杨兴民,董丽,矫玉梅.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经验研究[J].金融与保险,2012年第6期.

[5]马运全.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现状、合理性与规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6期.

[6] 王倩倩.金融脱媒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析[J].财经界,2010,12.

[7] 陈彦超.浅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J].商情,2010,26.

[8]章礼进.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5月.

商业银行论文

浅谈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以支付宝为例进行探讨

目录 引言 (3)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 (4) 二、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分析 (5) 三、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建议 (6) 四、总结 (7) 五、参考文献 (8)

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在不停地飞速发展,于是我们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也越来越成熟。那么,一谈到电商,第三方支付就成为了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量级话题。目前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中国在电商支付领域的重要一块,在缓解网络担保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担保作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实为一些和各家大型银行签约并且拥有着一定实力和信誉保证的第三方机构,在银行的合法监控管理下,为消费者的支付做依托,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作为买卖双方的中间人,是属于在信用严重缺位条件下的缺位补充、这种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已经成为目前人们支付的主要模式,不仅仅局限于电商,更是活跃于日常生活中。 第三方支付促使我们能更安全的进行交易,在买卖双方中间设立了过渡账户,使得交易两方面分别建立起了信任,使得资金流转达成一致。另外,第三方支付也是一把双刃剑,使得我们必须慎重使用,同时要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和监管。 本文将通过分析支付宝这一支付平台的特点和潜在缺陷,以此来讨论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和监管。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现状 (一)近年发展情况 根据央行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方支付最近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并且在2016年末业务规模已经达到11.2万亿。第三方支付在一方面提高了结算的速度,却又给我们带来了危机难题,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同步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之相对的出现了不少新兴支付方式。总的来看,这些新兴支付方式给监管带来了难题,我认为当前的第三方支付监管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开创全新的适用的监管方式。 (二)三个主要发展特点 1、用户群庞大、业务量增加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宗旨是用在高频率小额度的支付,为我们平时生活的支付习惯提供服务,然后形成了固定规模的用户群。我们以支付宝为例,2013 年的时候,支付宝支付完成了约27.7亿笔,支付金额超过了9000亿元,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当今,支付宝app每年的活跃用户达到了5亿左右,每天手机支付数量超过4500万笔。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已经与国内外很多家银行等机构建立起了确切的战略合作关系,逐渐拓宽了其在网络支付领域的深度。宏观的看,目前第三方支付正在以雨后春笋一样的势头发展起来了。 2、平台逐渐垄断的趋势 中国当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属企业的分布图,呈现明显的地区集中的势头,这类公司通常聚集在国内经济文化水平相对高的地方,公司董事会比较倾向于把总部设置在长三角和北上广等有经济优势的地域。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市场也是被少数几家公司独占了,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被支付宝、财付通和微信支付等占据、操纵。从2013年以来,支付宝app在互联网支付市场份额从六成逐步提升至七成以上,稳坐龙头。这种一家独大的趋势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而越来越明显。

城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发展论文.docx

城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发展论文 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发展,以柜台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客户的需求,商业银行业务和互联网相结合而诞生的网上银行凭借其快捷、安全、方便的优点迅速普及开来,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 近年来,受网络安全、收费问题、操作风险等因素的影响,网上银行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 所以,本文从影响网上银行发展的因素切入,深入探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发展之策。 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因素;策略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型服务方 式,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是金融行业和高新技术相结合而诞生的产物。 它依托互联网,向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能够有效地拓展商业银行的市场空间、分流柜台客流量、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是商业银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点。 但是,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深入发展,一些阻碍网上银行发展的因素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本文结合电子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影响商业银行网上银行发展的因素分析一网络安全问题因为网上银行的应用系统存在漏洞或网络防范不够严密,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非法入侵他人账户、转移他人资金,使得网上银行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网络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网络欺诈、黑客入侵

和病毒破坏。 网络欺诈是指不法分子运用假网站、手机短信、邮件、虚假的电子商务网站等手段来窃取用户的网上银行登录号、密码、身份证号码 等关键信息,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 黑客入侵是指黑客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有目的地攻击运行系统上的缺陷,危害网络安全。 病毒破坏是指不法分子借助电脑病毒程序来破坏银行系统,已达到窃取数据、转移资金的目的。 这些行为都严重危害了网上银行的安全。 二网上银行的收费问题费用低廉甚至免费是网上银行的经营优 势之一。 但是,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网上银行的收费逐渐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全面收费流失部分客户、收费与服务不匹配、收费标准不具有权威性、网上收费有可能产生消费纠纷等等。 从银行效益的角度来看,银行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维持正常的运转、获得经济效益。 但是,网上银行的收费问题却正在成为流失户源的主要问题,我们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网上银行的操作问题主要表现在客户端的业务操作是否出自 本人、客户端的凭证是否有效、客户端的私人密钥是否泄漏、交易指令传递是否顺利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陷入纠纷之中,损害了商业银行的 形象。

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12 届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学生姓名:所在学院:专业:财务管理学号:40801610指导教师:2012 年 3 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作者专业:财务管理作者学号:40801610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计)名称论文(设论文(设自选A—理论研究导师彭颖计)来源计)类型学生姓名徐冰莹学号40801610 专业财务管理一、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我国,过去,人们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更谈不上“为他人做嫁衣”,替别人“规划理财”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收。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入的增加,理财问题开

始提上了个人和家庭的“议事日程” 务的发展趋势看,个人理财业务具有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在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贴身的个人理财服务也成为近年来银行业竞争的主要焦点,花旗、汇丰、渣打、恒生、东亚等主要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理财套餐,针对不同收入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推动了港岛整体个人理财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也纷纷推出各自地理财产品同时各种理财中心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我国公民的理财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将自己多余的资金用来购买理财产品。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例如经营理念、理财产品创新等方面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就具有了实际的意义。二、研究思路本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个人理财业务概述第二部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第三部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问题第四部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三、资料收集计划 1.从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超星数字图书馆中查找 2.陈雨露、刘彦斌: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年2 月3.中国银行从业资格认证办公室,中国银行从业个人理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年四、论文写作时间安排2011 年

国际结算业务论文城市商业银行论文

国际结算业务论文城市商业银行论文 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 摘要:国际结算业务采用单证中心模式,是近年来国外银行开办外汇业务的首选模式,为国外银行所推崇。城市商业银行对国际结算业务实施单证中心模式,具有节约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等优势。通过增加设备投入、系统开发及采用综合柜员制等方式,可以解决单证中心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收单行;城市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059-02 20世纪末,西方银行纷纷设立区域国际结算单证中心,集中处理国际结算业务。如美国银行先后在全球成立了3家单证中心;花旗银行在全球共设立了4家单证中心,分别位于美国、英国、印度及马来西亚;荷兰银行在全球设立了3家单证中心。一些跨国银行更是把单证中心模式的地域性进一步延伸,实现了跨国界的单证中心。国内银行目前真正实现国际结算单证中心模式的比较少,主要是一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其他银行目前主要还在使用经办复核模式。 新开办外汇业务的城市商业银行对国际结算业务实施单证中心模式,更能够适应自身的实际情况,也更符合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趋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实施单证中心模式的优势 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采用单证中心模式,基本上能解决原有经办复核模式的不足,实现了人力成本的节约,效率的提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也解决了银行在组织架构上的难题。 1.解决了产品积压和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解决了总行的人员劳动量波动剧烈的问题,服务产品通过新的模式获得了较为均衡的输出,实现了效率的提高;同时避免了单据在人为传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丢失缺失延误等问题,是对原模式的一大改进。 2.实时完成产品的反馈,通过电子数据和打印服务器的配备,在业务完成后立即实现业务回单打印,满足客户对业务回单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3.不仅适用于同城模式,亦可以依赖网络技术跨省份跨地区进行操作,银行业务的延伸不受原流程的限制。城市商业银行展品地收单行采用对国际结算业务采用新的业务处理模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4.作为信息交流和操作的平台,单证中心数据库的信息实现与核心系统的连接后,可在支行、公司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等业务部门内共享。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借助单证中心的平台,将贸易融资等信贷业务纳入单证中心流程中,实现风险管理部门的远程评估和审批数据的后台集中处理,从而提高信贷业务的效率。 5.有利于防控风险。实行单证中心后,结算业务的单据审查风险由总行统一掌控,风险控制标准统一,风险控制水平较高。 6.有利于进行集中管理。实行单证中心后,全行单证业务集中由总行统一管理,统一授

商业银行业务内容――小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内容 商业银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了解并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有一定掌握,不仅有利于丰富我们的基本金融知识,更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本文拟通过对商业银行基本业务内容的介绍,以期让大家对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金融相关知识有一个深化的了解和认识。 一、商业银行业务内容分类 (一按业务复杂程度和对网点依赖程度,商业银行业务可分为两部 分:一部分是传统业务,包括一般贷款、简单外汇买卖等,一部分是复杂 业务,如衍生产品、租赁、收购兼并上市等。 (二按照其资产负债表的构成,银行业务主要分为三类: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二、商业银行业务内容简介 (一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资 产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由商业银行的负债构成主要由资本 负债、存款负债、借入款和其他负债四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 1、资本负债 商业银行的资本负责是指其拥有所有权的资本金。主要包括股本金、 储备资金以及未分配利润。 在商业银行的全部信贷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所占小,一般为全部负 债业务总额的10%左右,但是它却是商业银行开业并从事银行业务的前提; 是银资产风险损失的物质基础,为银行债权人提供保障

2、存款负债 存款是银行负债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吸 收存款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占到负债总额的70%以上。 商业银行的存款种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按存质可划分为活期 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通知存款等;按长短可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存款; 3、借款负债 借款负债是商业银行通过票据的再抵押、再贴现等方法从中央银行融 人资金和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向其他银行借入短期活动。 4、其他负债 其他负债是指商业银行利用除存款负债和借款负债以外的其他方式形 成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代理行的同业存款负债、金融债券负债、大额 可转让定期存单负债、买卖有价证券等。 (二资产业务 1.储备资产 储备资产是银行为应付存款提取而保存的各种形式的支付准备金的总 称。储备资产包括库存现金、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存放同业等。2. 信贷资产 信贷资产是指银行所发放的各种贷款所形成的资产业务。贷款是按一 定利率和确定的期限贷出货币资金的信用活动,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最 重要的项目,在资产业务中所占比重最大。 3.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期末论文 学院金融学院 班级 14金融4班 学号 20141348 姓名马欢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 对策 [总评成绩: ]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14级4班马欢 20141348 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也随之对外开放,许多外资银行陆续在我国落户,这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压力。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市场营销的重视。本文即是在阐述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涵、特点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向创新化、规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商业银行,营销,问题,对策

前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部分的外资银行进入了我国的银行市场,开始争抢市场份额,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商业银行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则需要对市场营销渠道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创造出最大化的营销业绩。营销渠道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营销业绩和成本水平,同时商业银行营销组织的其他因素也会带来较大的制约,作为商业银行的战略策略,营销策略的制定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①。 一.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商业银行营销的概念 银行营销是指银行业以金融市场为导向,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把金融产品和服务销售给客户,以满足客户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实现银行的发展及其盈利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银行营销作为市场环境中竞争优势的新要素为银行业所运用,成为当前银行业经营制胜的重要保证②。 (二)商业银行营销的特点 从银行最基本的业务来看,商业银行最基本的盈利模式也就是吸收存款后再发放贷款。其不像普通的工业企业,仅仅做好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就可以保证其盈利,银行一方面要做好存款的营销,吸引足够的存款来满足其自己来源;另一方面又要做好贷款产品的推广,吸纳更多的企业来成为自己的客户。正是银行的这种双重性质造成了其营销的繁杂与困难。因而,银行营销具有如下特点: 1.产品的无形性 不同于普通企业的产品是有形的,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产品往往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例如,银行的信贷业务,其就具有无形性。因此,在银行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主要就要靠营销人员用抽象的语言来对客户进行产品说明。另一方面,由于其产品的无形性,银行在产品的储存和运输方面也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降低了银行运营成本。最后,因为客户无法直观地看到银行产品的收益情况,因而 ①赵蓉.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选择[J].市场营销,2014,(13) ②李惠萍.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13,(13)

商业银行3000字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院系_____经济管理学院____________ 专业_____金融工程_______ 学生姓名___ 吴卉雨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20141363015__________ 指导教师郑玉华 二O一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摘要:银行的发展大约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也应运而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本文首先介绍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并就机遇和挑战阐述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现状;对策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于上世纪90年代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的,由于体制约束、管理水平低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城市信用社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为了化解风险,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的方式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服务领域是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于是自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起,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1996年6月和1997年12月,国务院先后两次扩大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范围。1995年6月,深圳城市合作商业银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城市合作银行。此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区相继成立了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名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初期,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机制不灵活,城市商业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的窘境。进入21世纪后,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实施增资扩股以及跨区域扩张等举措,城市商业银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人民银行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增资扩股,逐步规范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2004年年初,银监会提出审慎重组和改造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思路与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同年6月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上,银监会再次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联合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在“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下,对于满足各项监管要求、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深入贯彻执行监管层的意图,2006年4月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首家跨省市分行——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2009年4月《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发布,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同时放松对分支机构运营资金的要求。2011年4月银监会在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严格要求,主张审慎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把城市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目前,经营业绩良好、资产质量优良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开设异地分支机构、合并重组等方式转型为区域性经营的银行,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如北京银行、徽商银行等纷纷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合并重组等手段实现跨区域经营的现代化运作。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大幅增强,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市场份额稳步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金融系统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稳定发展,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各项指标逐步改善。2009年至2013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从56,800亿元增至151,778亿元;总负债从53,213亿元增至141,804亿元;不良贷款率逐步下降,从1.30%下降至0.88%;税后利润从407.9亿元增至1,641.4亿元;银行业金融从业人数持

商业银行经营学论文

商业银行经营学论文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目浅谈传统银行如何面对 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老师 [总评成绩: ]

目录 前言 (1)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1)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2)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2)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冲击 (3) (二)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带来的机遇 (4) 三、传统银行的应对策略 (4) (一)商业银行业加强创新 (5) (二) 实现全功能银行 (6) (三)大力拓展电子银行业务并增强电子银行的安全性 (6) (四)降低或消除跨行转账支付的壁垒并推出合适的现金管理产品 (7) (五)增强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的灵活性 (7) (六)增强银行代销货币基金的流动性 (8) 参考文献 (9)

浅谈传统银行如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各类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网络购物、网络学习、网络交友等等日益取代了传统方式,同时,随着银联、支付宝、财付通、安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崛起,互联网金融也顺应潮流应运而生,给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挑战和冲击。银行虽然目前仍居于各类金融活动的主导地位,但如果不积极应对,将失去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共赢的机会,将无法取得同业的领先优势。因此,传统银行应直面互联网金融的挑战,积极开拓创新,把握机遇,形成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关键词:互联联网金融,传统银行,挑战,积极应对 前言 在金融业中,商业银行占据主体地位,能够有力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类似于一般的工商企业,经营方式自主化、风险完全自己承担、盈亏自己承担,不断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在自我平衡中寻求更好地发展。然而,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不得不迎接互联网所带来的挑战。所谓互联网技术是指,通过联合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来进行资金通融,这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组织形式;新发展起来的小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金融中介。其中,支付宝就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代表,而阿里金融是一种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网络信贷群体。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社会消费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推动了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的资金融通活动。狭义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企业向

商业银行的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 班级:12会计2班学号:201210420218 姓名:裴丽娜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权限过度集中,没有明确的贷款风险责任制,致使国内商业银行尚未有效建立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信贷长效机制,存在的不良贷款还没有完全化解,新增风险不断出现。应建全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信贷考核机制和综合信用评级制度;改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增加基层行信贷权限;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保证商业银行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贷管理体制 正文: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当银行贷款到期而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使银行信贷资产和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通过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能够直观地发现信贷收益在银行经营利润中占比很高。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信贷风险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还关系到银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研究愈发显得重要与紧迫。 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贷款集中度高,单户贷款和集团授信超比严重,股东贷款和关联企业贷款问题突出。据调查,该行单户余额5000万元以上贷款客户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62%;关联企业集团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其中20%的单户贷款超比,26%的关联企业集团授信余额超比。前20名股东及其关联企业在该行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3%。 ( 二) 明星企业泡沫破裂风险。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存在一个怪圈:企业规模越大、资金越宽裕、贷款银行越多,越是众多银行争抢的对象。抢“贷”行为使得银行处于非理性状态,忽略了对整体市场特性和风险的客观判断。近年来一批上市公司摘牌退市,诸多明星企业泡沫破裂、黯然倒闭,给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关联担保、互保问题普遍存在,部分担保物质量不高,弱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在该行贷款的关联企业贷款中,近50%的系列贷款存在着严

金融学商业银行的毕业论文

金融学商业银行的毕业 论文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入学年月__ 姓名___ __袁涛____ _ 学号 专业_ ___金融学_____ 联系方式_ __ 学习中心___ 浙江宁海_ __ 指导教师___ _娄迎春_ __ 完成时间_2014 _年_4_月_17_日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3)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一)信贷文化意识 (4) (二)信贷管理方式 (4) 1、管理形式混乱 (4) 2、风险定价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4) 3、期限管理问题 (5) 4、担保抵押形式主义 (5) 5、内部控制建设薄弱 (5) 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6) (一)培育新型的信贷文化 (6) (二)健全风险等级评定制度 (6) 1.客户的信用等级管理 (6) 2.贷款的风险等级管理。 (6) (三)规范贷款的损失预测与定价管理。 (6) (四)加强信贷风险的监测与监督 (7)

(五)完善内控制度建设,规避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7) 1.组织结构上确保岗位制约。 (7) 2.改变信贷审计监督的实施主体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8) [摘要] 本文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和银行信贷管理的实践,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培育信贷文化、健全风险等级评定制度、规范损失预测与定价管理、加强风险监测与监督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来进行信贷风险管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 引言? 在世界经历了金融危机,企业经过了淘汰竞争,个人经历了投资亏损,银行承担了资金损失情况下,加强资本的信用风险管理,提高信贷的风险管理能力无疑成为各家商业银行重要工作。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经营信贷业务的风险总和,即商业银行在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引起货币资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论文初稿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基本上都由原来各地市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而 成,存在许多先天不足,如资本金规模大都较小,资产质量不高,技术水平、服务手段较落 后,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整体不高,企业品牌影响不大,经营范围严重受区域性限制(业务 仅集中在某 一城市进行),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优势等,历史负担和现实环境的双重压力使城市商业银行 的发展步履维艰。近期各城市商业银行为谋求生存与发展,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如积极引资, 在当地政府主导下酝酿和实施重组改造、增资扩股和资产置换,并逐步引进战略投资者,从 而化解历史风险,以求走出困境,求得长远发展。我个人认为,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 情况来看,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进行联合并购,跨地区经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 是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 (1)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形势分析 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城 市信用合作社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城镇个体工商企业“开户难,结算难、存款难,贷款难”的现实问题。当时城市信用合作社总体的状况可以概括为:机构数量多。经营规模小、人员素质低、资产质量差。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增加这些机构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为了方便实施切实有效的监管,从1995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在合并重组城市 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的基础上.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全国的11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大多是由城市信用社、城市内农村信用社及金融服务社合并而来. 所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从 诞生之初起就具备了其先天不足的弱势。 (2)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面临问题 a)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比较薄弱 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不长. 普遍规模较小、基础比较脆弱,特别是目前资产质量 不高直接成为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原因。造成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莺过大的原 因主要是,一方面就是在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初期,由于缺乏管理和有效的制度制约,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清产核资工作不严密、资产质量风险、财务风险没有得到充分披露和没有建立 相应的风险准备造成的;另外,地方性行政干预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以及社会总体信用不佳造成的银行资产状况的恶化,加之近些年监管不力所导致。 b)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地方性特征明显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基本上都南原来各地市的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成。由于其经营范围受区域性限制,决定了其业务经营受到狭小的地域限制。因此,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区域性与地方性特征十分明显。 c)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 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未能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在公司治理结构、内 部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造成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薄弱.高级管理人员 和关键岗位‘亡作人员的道德风险较高,个别城市商业银行违规、违法经营情况比较严重,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金融分析和管理水平,员工素质也亟待提高。这一切都制约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d)个别地区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突出 由于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组建前后没有按照人民银行的监管要求剥离和处置历史遗留的包

商业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1]陈晓莉,杨杨.汇率变动对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影响[J].金融 论坛,xx,(11):22-28 [2]陈建斌,龙翠红.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研究[J].当代经济 管理,xx,(5):99-104 [3]刘少波,贺庆春.货币错配下的央行行为选择:一个多重均 衡模型[J].财经研究,xx,(6):4-13 [4]陈建波.中国货币错配的非对称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xx,(8):19-21 [5]葛艳丽,刘颖.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 经济,xx,(6):39-40 [6]贺庆春,宋健.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绎济研究,xx,(2):127-136 [7]陈守东,谷家奎.我国境内银行货币错配比较研究--基于人 民币汇率变化不确定性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xx,(9):1-11 [8]乔海曙,李远航.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错配影响因素研 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xx,(11):16-22 [9]谭本艳,周先平.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徵观效应--基于制造业 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J].财贸研究 [10]陈晓莉.本币升值冲击与银行业危机:一个基于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xx,(7):36-95

[11]陈文玲.论实物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从崭新的视角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J].管理世界(月刊),1998,(6):33-42 [12]陈守东,谷家奎.中国货币错配程度综合度量及影响因素实证检验[J].制度经济学研究,xx,C1):48-71 [13]唐伟霞,朱超.货币错配与净值损失:银行部门的经验证据[J].上海金融,xx,(8):40-45 参考文献二 [1]谷冰茹、刘春:《企业或有负债的分析与建议》,《中国市场》,xx年01期。 [2]连平:《21世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xx年版。 [3]伍德里奇:《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版。 [4]艾迪。凯德:《银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xx年版。 [5]朱巧:《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xx年。 [6]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xx年版。 [7]高铁梅:《经典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版。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论 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期末论文 学院金融学院 班级14金融4班 学号 姓名马欢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评成绩: ]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14级4班马欢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也随之对外开放,许多外资银行陆续在我国落户,这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压力。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市场营销的重视。本文即是在阐述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内涵、特点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向创新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商业银行,营销,问题,对策

前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部分的外资银行进入了我国的银行市场,开始争抢市场份额,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商业银行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则需要对市场营销渠道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创造出最大化的营销业绩。营销渠道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营销业绩和成本水平,同时商业银行营销组织的其他因素也会带来较大的制约,作为商业银行的战略策略,营销策略的制定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①。 一.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商业银行营销的概念 银行营销是指银行业以金融市场为导向,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把金融产品和服务销售给客户,以满足客户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实现银行的发展及其盈利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银行营销作为市场环境中竞争优势的新要素为银行业所运用,成为当前银行业经营制胜的重要保证②。 (二)商业银行营销的特点 从银行最基本的业务来看,商业银行最基本的盈利模式也就是吸收存款后再发放贷款。其不像普通的工业企业,仅仅做好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就可以保证其盈利,银行一方面要做好存款的营销,吸引足够的存款来满足其自己来源;另一方面又要做好贷款产品的推广,吸纳更多的企业来成为自己的客户。正是银行的这种双重性质造成了其营销的繁杂与困难。因而,银行营销具有如下特点: 1.产品的无形性 ①赵蓉.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选择[J].市场营销,2014,(13) ②李惠萍.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13,(13)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期末论文.doc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中的网络银行业务探讨 班别学号姓名: 摘要: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网络银行在这种大潮流下应运而生,也因此掀起了一?股网络风潮,网上银行的出现与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它必将促使银行业转型,使网上银行业务不断得到更新和改善,并对未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然而,我国的网络银行起步较晚,存在着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的-?般性问题,本文分析了网上银行业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发展中的网上银行业务带来帮助。 关键词: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网上业务的现状 自1995年10月加拿大皇家银行在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XB)以来,网上银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也纷纷推出网上银行服务,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无疑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热点。 从1996年中国银行首次将传统银行业务延伸到Internet上,H前国内儿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或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和网站。2005,年中国排名规模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中设立银行网站的已有37 家,提供网上银行业务的有25家。一些目前尚未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正在加快网上银行建设步伐。中国的网上银行业务正保持着快速发展之势,截至2005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数更是飙升至3000多万户,网上银行业务已高达72.6万亿元,网上银行已成为各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创新、提升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方式。 在网上银行数量和规模扩张的同肘,网上银行业务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国内网上银行除了普遍提供一般信息服务外,大部分银行都能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账务查询、资金转账、账户管理、代理支付、网上支付、银证转账、挂失等服务。一些银行对企业集团客户还能够提供资金监控、指令转账、财务管理、资金划拨等服务,对个人客户提供电子汇款、国债买卖、外汇交易等服务。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论文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问题也成为学界和业界所广为讨论的问题。尽管目前政策面并没有付诸行动的迹象,但作为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则是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利率市场化所建立的价格机制将有助于引导资金的流向,但仍然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与当前由央行实施利率调节行为不同,利率市场化后将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资金存量,以及对资本市场资金供求关系进行预测,而自主进行利率调节的一种模式。为此,需要在提升银行职员的岗位素养、完善银行内部的控制职能,以及健全金融产品创新的机制下功夫,从而适应可能带来的影响。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问题也成为学界和业界所广为讨论的问题。尽管目前政策面并没有付诸行动的迹象,但作为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则是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从最近媒体的新闻报道可知,各大商业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突破了以往3%的水平,从而表明在资金存量充足的情况下银行业却出现了钱荒。据专家解释,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大量存量资金因错配而造成的,若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将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可见,利率市场化所建立的价格机制将有助于引导资金的流向。然而,利率市场化难道就不带来任何风险吗。问答式否定的。对此笔者认为,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下,利率市场化这样的金融创新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 与当前由央行实施利率调节行为不同,利率市场化后将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资金存量,以及对资本市场资金供求关系进行预测,而自主进行利率调节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益,并能通过资金供求关系来倒逼商业银行不断优化金融创新活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利率市场化进行认识:

商业银行课程论文

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分析与中国银行体制的选择 内容摘要:2007年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开始思考有关于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又引起新的争论。我国的金融体制的变迁有着本国特有的国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营模式来应对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竞争,不仅是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学者关注的重点。中国的金融业中,银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已有上市1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我国的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有严格的要求和全面的监管,所以上市后的商业银行需要与国际化接轨,其经营和运作都有国际范例去制约。而当前国际上金融业的经营趋势是混业经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在实行混业经营。我国的银行业也必须思考如何转变经营方式来增强自身竞争力去顺应世界潮流。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银行体制 一、文献综述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混业经营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混业经营的研究才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早期研究的焦点是在国家的金融体制问题上,Benston认为全能银行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要优于专业性金融机构,但专业性金融机构能够在与全能银行的竞争中得以生存,他认为银行的组织形式并不是唯一的因素。Welzel和Lang确信范围经济是存在的,她对德国的合作银行分析后,认为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确实可以使银行的经营成本降低,同时,研究了德国大型的全能银行的范围经济没有小型的合作银行明显。 Jordi Canals通过对银行混业经营中的一系列优势如协同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和分析,并且分析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英国的银行控股模式和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发现开展证券业务可以增加收入和分散风险。Charles Calomiris进一步研究了德国全能银行经营成本低的原因,由于德国特别的环境,德国的银行可以长期持有企业的股票,并且德国的银行能够经营管理企业,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Michael D.Bordo把金融控股公司放在次贷危机的大环境下,发现不仅可以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有不错的抗击风险的能力,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带领公司快速的走出危机的负面影响。但是,Gill认为加强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可能会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Amdt和Drake也认为混业经营体制或者“金融超市”并不一定是毫无疑问的好模型。 White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研究发现经营证券业务并未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盈利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大量银行在1933年的大危机中破产。Kroszner进一步证实了该观点。 在国内,夏斌比较早的认为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处于分业-混业的两难中的现实选择。虞群娥、曾康霖分析了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目的,并且比较了国际上主要的几种混业经营模式的特点。也有一部分学者尝试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对分业和混业的成本进行研究,从监管成本,银行内部的管理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社会比较利益的大小是分业或者混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董岚等通过对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发现,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导,能够充分的结合分业经营的专业管理模式,从而可以实现集团混业、经营分业。这是我国银行选择混业和分业的现实依据。

商业银行论文

摘要:为了从整体上分析国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研究情况,本文从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2012年与商业银行相关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并对研究的具体容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结果显示: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研究围非常广泛,并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有了可观的发展。 关键字:商业银行发展概况研究围 作者简介: 一、2012年每个月份商业银行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一)文献数量的月份变化趋势 在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在2012年检索的时间围,共检索到文章与商业银行相关的文章266篇。具体论文年度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商业银行学术论文月度分布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数量26 29 23 20 31 23 16 26 27 9 16 20 从表1论文分布的年度来看,在2012年期间,国关于商业银行研究的论文数量从1月份的26到12月份的20,期间有涨有跌,数量不等。在5月份的时候,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研究文献达到高峰最高值31篇;10月份的时候,我国商业银行的研究文献最少,为9篇其具体趋势变化如图1所示。因此,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继续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将会进一步增加。 图1 2012年国商业银行研究论文数量趋势变化图(二)文献的期刊分布 根据对266篇论文的统计分析。其中,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为“金融论坛”,该期刊

共发表商业银行方面的学术论文共计57篇;发表50篇以上的期刊共计1种,这里选取了其中发表刊物所占份额最多的10种期刊,发表论文总数151篇,占全部论文数的56.77%。这10种期刊可以视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期刊,其排名如表2所示: 表2 2012年国发表商业银行研究论文部分期刊列表 排序期刊名称论文(篇) 1 金融论坛57 2 金融25 3 统计与决策15 4 生产力研究12 5 国际金融研究9 6 金融研究9 7 管理世界8 8 财经大学学报 6 9 经济问题 5 10 经济导刊 5 (三)文献的作者分布 根据对于266篇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合作的论文有154篇,占总数的57.89%。另外,为了反映该领域作者之间集思广益,发挥群体合作智能的程度,我们统计了合作度①与合作率②两个指标。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商业银行研究领域合作度与合作率分布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作者总数51 56 41 36 51 39 33 43 48 17 26 31 合作论文总数16 16 15 13 16 13 11 13 15 6 10 10 论文总数26 29 23 20 31 23 16 26 27 9 16 20 合作度 1.96 1.93 1.78 1.80 1.65 1.70 2.06 1.65 1.78 1.89 1.63 1.55 合作率0.62 0.55 0.65 0.65 0.52 0.57 0.69 0.50 0.56 0.67 0.63 0.50 从上表中我们发现,2012年总体的关于商业银行论文的合作率都是很高的,尤其是10月份更是达到了67%是比率,整体合作度与合作率数值趋于稳定。对于商业银行这样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研究者有这样的的合作意识对于提高整体研究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四)文献的被引次数 截止到2012年12月31 日,266篇国商业银行方面的研究论文总共被引用了955次,平均每月被引用次数约为79.58次。具体情况而言,被引用次数超过10次的论文共计16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6.02%;就引用容而论,关于商业银行发展经营、风险管理、业务研 ①合作度=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的作者总数/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的论文总数 ②合作率=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的合作论文总数/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的论文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