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改革与我同行

语文课程改革与我同行
语文课程改革与我同行

语文课程改革与我同行

——学习《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的体会

利用空闲时间,终于学完了《十年语文课程改革之路》专题报告,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多,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灵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新课程的理解更加透彻,感觉到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理论上,我了解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取得的成效;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推进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坚持语文课程“素养—养成”的基本模式;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等。

思想上,我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语文的教育观:“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充实着我的灵魂,成为我教学工作的航标。

行为上,我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协助者;由教材的忠实遵从者变为教材的开发;由墨守成规的执行者变为教学创新者。

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我首当其冲,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精心设计导学案,潜心探索课堂模式,用心研究小组建设,创新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实践,我所带班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室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殿堂,学生成为了殿堂的主人;知识存入了学生的脑海,课堂成为了孩子生命狂欢的舞台。

人不学习不会进步,人不反思不会成长。这次网络培训,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教育者对这场革命不仅要有高深的认识,而且应有敢于实践、勇于进取的精神。我一定努力学习,认真反思,与课改同行,把学习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带到工作上去,“以生为本”,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引领学生开辟一片语文新天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宁谈课标 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

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 ——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 负责人王宁 备受各界关注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我国课程改革现状和新的国际课程改革背景,立足顶层设计,凝聚语文界广泛权威和集体智慧,对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作了大幅度增补、完善和修改,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水平”、“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及“教材编写建议”等一系列新提法,对具体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作了进一步充实。如此一来,如何保证高中语文新课标的顺利落地和开花结果,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也对广大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修订形势 这次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的修订,统一启动于2013年底,语文课程也在其中。但是,对语文课程来说,课标的修订更为迫切,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明确,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在新时代发展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满足国家、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和殷切期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 在这次课标的修订中,语文课程的改革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近30年来,信息社会发展迅猛,激发了整个世界教育改革的热潮,而重视母语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关注的话题。这是因为,一个国家语言文字的发展和传播,不但直接影响每个国家对外交流的软实力,而且与发展各国本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形势下,语文课程标准的修定,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而同时,母语教育在任何国家都必须有本国的特色,只有创建具有本国特色的语文课程,才是最具有世界性的,也才能与世界各国平等对话。 修订工作是从调研起步的,首先需要弄清语文课程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课程改革十年来的进展与不足;同时也要了解、探讨其他国家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本次修订工作的总体思路也就是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坚持语文课程学科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的改革方向,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 2.确定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将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落实到语文课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早已将“语文素养”列为本课程的核心概念,但是“语文

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访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 研究中心吴忠豪教授 【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小学《语文(实验本)》教材主编,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首席专家,出版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小学语文教学行动研究》等著作。】 课程内容长期困扰语文教师 中国教师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备受诟病,尤其是对教材的批判比较集中,从《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在博客上炮轰小学语文教材,到郭初阳等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现象。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吴忠豪:媒体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教材的选文方面,比如一些课文内容缺乏时代特点,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没有选入课文,有些课文语言质量不佳,有些课文选作教材时加工修改不当,等等。不少意见我认为是有道理的,语文教材选文质量确实亟待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认为,我国语文教材的核心问题主要存在于教材的编写体系方面。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教材只是“例子”,教材选文解决的只是“用什么教”,而“教什么”才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我国语文教材存在的最核心问题是缺少结构化的语文课

程内容,导致“教什么”模糊不清。课程与教学论认为,“课程内容”是指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这篇课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为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用什么来教”,或者说是用哪篇课文来教。一门成熟的课程,必须有结构化的课程内容,否则这门课程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纵观我国除语文以外的各门学科课程标准,均以大量篇幅表述这门学科的“课程内容”,具体而明确规定这门课程究竟应该教什么。比如数学课程标准正文部分总计33页,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占3页,而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占了18页,也就是说数学课程标准有将近三分之一篇幅是在表述这门课程应该教什么。由于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缺少对课程内容的系统研究,因此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包括教学大纲)历来缺少“课程内容”的具体表述。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注意到这个问题,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改为“课程目标和内容”,但对各年段达到课程目标所需要教学的“课程内容”仍缺乏具体表述,这就导致语文课程究竟“教什么”一直不能得到解决,使得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当下语文教材提供的课文,只是解决了“教材内容”问题;至于每篇课文“教什么”即“课程内容”,基本是凭执教者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判断、

幼儿园课程改革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b15125442.html, 幼儿园课程改革之我见 作者:王鹏 来源:《黑河教育》2007年第04期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课程设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末已初具体系的“六科教学”,到90年代初的“综合主题活动”、中期的“目标发展体系”、末期的“五大领域”,再到21世纪的“方案教学”、“多元整合课程”。这些都使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在评价“课程”时曾这样说过:“课程是教育中最重要、最繁难、最易被误解的教育问题之一。”这句话完全适用于幼儿园课程。没有接触幼儿教育的人会认为幼儿园课程只要在理论的基础之上加以实践,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实不然,因为幼儿园课程涉及了很多理论和实践,以及如何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显现出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所以说,幼儿园课程改革,绝不是一场运动,也并非是几道行政命令,也不是某些“专家”、“权威”所发出的口号或倡仪,更不是幼儿教师付出满腔热情和努力就能实现的。我们工作的弱点在于,习惯于听从“专家”、“权威”人士的话,只要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就被当作“真理”,就会“照本宣读”,被幼儿园管理者当作行动指南。实际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权威人士发出的声音最容易被误解为“真理”。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就是理论并不等于实践,过分在乎理论的“先进性”,有可能导致幼儿教育实践的“不可操作性”。幼儿教育实践应着眼于最优化地解决问题,着眼于“行得通”,而不应过多考虑是否与“正确”的理论相符。 如果一项研究、一次改革,脱离实际,离开根本,那么注定是失败的。目前,许多幼儿教育方面的新观念、新名词是脱离教育本质而被凭空创造出来,被称为“高深的理论”,缺乏基于幼儿教育实践的行动研究,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这样的教育研究不会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起任何的作用,反而会让园长和教师们困在“雾里看花”的现象中,花费了很多精力,却失去了方向,不知如何适从。尤其是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如果失去了可操作性,将会起反作用。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园课程研究的情境性和现场性非常容易被忽视,如果研究的结果让我们不知所云,只有动听的理论却无法操作,那么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还不如不改。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改革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分布着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在数量众多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机构中,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发生了巨大变化。幼儿教师学会尊重幼儿,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特别是满足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要。例如,许多幼儿园班级里设立了活动区域,使得幼儿的自主活动增多了。我们应该将有意义的教学改革更好地加以总结和推广,形成富有园本特色的“园本课程”。推广时要注意弄清“园本课程”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机制,不能误以为“园本课程”就是将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幼儿教育实践的最佳途径。我国的幼

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偏误试析

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偏误试析 提要 |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理念先进,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生。由于基层教 育工作者的片面理解导致美好蓝图难以实现。本文从基层教学的观察入手,总结了目前教育 教学中的五大误区,并详细分析了其偏误原因。 关键词 |课程改革语文教学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 | G420 作者信息|马银成,男,1971年生,河南人,硕士,安顺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及外国文学研究,561000。 一、片面强调“探究式”学习,否弃“接受式”学习。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转变。可是,有些教师理解的转变,就是把“探究式”与传统所说的“接受式”对立起来,彻底抛弃“接受式”。于是,凡“教学,必探究”,即使一些无法或无须探究的内容也让学生自己解决。其结果可想 而知,不仅教学速度慢,而且效果差。有人武断地认为,教师的“讲”是一厢情愿地传授知识,与“探究式”学习方式相违背。评课时,也常常听到诸如“教师讲得太多”的指责。事实上,“探 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并非完全对立。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教学规律的支持,都有其适 应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其局限性。“探究式”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式”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 间接经验和以书本为载体的知识。虽然接受性学习在过去也造成了简单模仿、重复训练、机 械记忆的弊端,但这些并非“接受式”学习的本质特征。探究式学习也并非适应于一切学习内容,也并非都是有意义学习。决定学习是否有意义、有效的关键在于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科性质、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条件,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 方式。现代教育要把“探究式”和“接受式”以及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 在语文教学方法的认识上,那些只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做法是显然 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必须看到,语言没有一定的感性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据季羡林先生分析,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中国的思维模式以综合为主。因此在语言 形态上,西方语言是具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以,语文的学习 不靠语法分析,而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被称为“人中之龙”的钱钟书,在12岁前,就可背诵“二十四史”,但是12岁前,他并没有享受高尚的“新学”教育,这种靠旧学、扎扎实实打基 础练成功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有王国维等不少大师。可见,语文知识的分析、传授并不是汉 语学习的唯一途径,体验、感受、积累、发现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途径。但是话说回来,必要 的接受性学习,记忆和训练也不可一概不用。当代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反复强调,认为接受式 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这是毫无根据的。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 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讲授得法,并不一定 导致学生机械接受学习;同样,发现学习法也并不一定是保证学生有意义学习的灵丹妙药。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是针对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机 械训练、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倾向而提出的。对克服教学中被动接受、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弊病是很有好处的,但对传统接受式教学中合理的部分也不能一概否定,应在批 判的前提下,继承、发展、创新。不能一提接受性学习,就用自主学习否定之,要知道自主 学习也需要教师一定的知识讲解和传授做基础,否则,自主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不能一提训练,就以批为“机械训练”而全盘否定之。要知道没有个人扎实的基础、刻苦的学习,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探究是不可能深入,不可能发展的,探究式学习 效果将会十分低下。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双基,没有系统的知识做基础,谈何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连基础知识都不过关的学生,搞“高、精、尖”是不可想象的。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心得体会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学习心得体会 阳城镇中心小学低年级语文组 在20XX年2月27日,我们阳城镇中心小学低年级语文组组织了全组教师学习了崔峦老师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使全组教师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同时也加深了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使全组教师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

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一味地读,一味地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鲲鹏小语常新涛 连续两天的活动,让我对当前小语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昨天,我们一起观看了吴忠豪教授的讲座《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今天,我们观看的是采荷一小教育集团校长、浙江特级教师王红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玲玲的画》一课。如果说,昨天吴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对语文课程改革方向仍存在很多困惑的话,今天王红老师的课则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想我们诠释了吴教授讲座的精髓——即“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把握。 吴教授在博文中这样写道: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我们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从哲学层面看,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如此,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被我们

一线课堂所忽视的。于是,语文课程观念也就很难形成。也许是我们经历了太长时间的“内容分析式教学”,也许是我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太过关注“课堂的人文”,才致使我们对本体性教学内容重视不足。比如我们的教参,也比如我们常态课,其中设计的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均有意无意地指向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致使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弱化。 再结合王红老师的课堂教学来重新审视吴忠豪教授的讲座内容,确实让我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可以融合的。 语文教学不仅肩负着“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教育”,肩负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等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的通过阅读、理解来体会情感,发现主题,而更多的是以教材为例,学习例子中的语文知识、指导学生的语文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 当然,我们之所以提倡“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回归”,是因为当前一线教学的教学朝向依旧存在于人文精神,对语文本体性内容关注太少。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排除在外,而是要去思考、研究“如何将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让我们的课堂既扎实有效,又灵动温情。 王红老师执教的《玲玲的画》扎根于“识字学词、朗读指导、感悟语言、发现形式”等方面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同时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读、悟之中,让整个学习语文本体的过程,又充盈

语文改革方案

中牟一高语文教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深化对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解,并稳步推进我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结合我校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改革目标 1、坚持素质教育,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极稳妥地开展教学改革实验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必须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坚持以现代课程观念指导整个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工作,把转变语文教学观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彻于实验的始终。坚持高中语文课标及教材实验为核心,重点围绕更新语文教学观念,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转变语文教学方式,改进语文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实验。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是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教学改革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审视高中语文教育的现象和本质。在把握先进教育理论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如语言学、文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新思想、新成果,推动改革实验朝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采用实事求是、尊重教学规律的科学态度,积极面对、认真探索、科学总结,用“多样”、“动态”、“创造”的语文课程观念来指导实践。 2、准确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科学地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实验 (1)课程性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一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的特点。在教学实验中,我们需要探索出能较好体现高中语文实用功能的途径和方法,积极研究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强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的课程教育新模式,要重视研究“讲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个方面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 过去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思想性文学性,强调知识的传授,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培养上收效甚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朱自清的《春》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间写得好的句子,并运用“我认为——句子(或词语)写得好,它好在……用……的修辞,写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它写得好,有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更多的同学赏析得非常具体、合理,这样,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良好的语感也逐渐的在培养。周末,我还布置了作业: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找春天说春天”为话题,让学生在自己家乡找不同的观察点,如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池塘里的水,有的小组重点观察花草,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树木。在课堂上先问问大家找春天都找到什么,再互相发问。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些男同学带来了柳枝、桃花,有的还带来了小鱼,用实物来说明这是他们找到的春天,我首先肯定了他们善于发现生活,同时也告诉他们: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不要乱攀摘花草树木。看到他们羞愧的低下的头,我想他们的品德修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是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这与过去的那种过分强调教法,强调老师在一堂课中的主体地位是不一样的。以前我们研究的是“这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安排才能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现在我们应该研究的是”怎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还是结合教学实例来谈一谈。在教学蒲松龄的《狼》这一篇文言文时,我先指导学生利用课本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把全班分为6个小组,分别给每一个自然段配上一副插图,小组成员很积极,会画的拿起笔画,会写的为插图题小标题,连那些平时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同学也热烈的参与讨论,出谋划策。同学们在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中间,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要远远强于老师空洞的说教。看到这样的课堂,我感觉很欣慰,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了以人为本,又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唤醒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体验,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达到了目的。 三、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社会是个大课堂,教材要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而新课程标准下,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如课外阅读,书法训练,诗歌背诵,看电视报纸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 ──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29届年会综述*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理性看待并进一步研究。反思当前的语文教学,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割裂,脱离文本、架空语言的教学不足取;对“语文素养”概念的界定需要明晰;对话不等于谈话,教师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语文训练不等于语文“操练”;诵读是基于理解的一种声音表达形式,关键在于理解文本;语文教师的主体性不容漠视。关于语文教育体制、考试模式、选修课制度,也存在一些争议,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胡晓(1980—),女,江西新余人,课程教材研究所助理编辑,汉语言文字学硕士,主要研究现代汉语及汉语教学。 由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和江苏省无锡市教研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29届年会”于2005年11月12—13日在江苏无锡举行。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汕头大学王富仁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振彪,江苏省特级教师、锡山高中副校长唐江澎等在会上作了专题讲座。来自江苏、福建、上海等地的教研员、教师,以及语文教育媒体的代表共三百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当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小结,重点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反思及建议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 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在语文教学领域旷日持久。当前,虽然关于语文科的性质以及对工具性、人文性的提法,还有不同意见,但大多数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提法基本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到目前为止最稳妥的提法。会议认为,不宜在术语上过多地纠缠,而是更应关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或者说,怎样教语文,才能够使学生既掌握语言文字,又受到思想、情感、文化的熏陶。 片面强调工具性的弊端已为人们所诟病。然而从当前不少理论研究文章以及某些公开课的倾向上看,现在的问题是,在突出人文性的口号下,工具性与人文性依然割裂,具体表现为脱离文本、架空语言,一味强调让学生空泛讨论课文内容,把语言文字上的必要训练视为“保守”。片面强调人文性带来的后果,正如一些教师所反映的:学生发言多了,思维活跃了,但是错别字也多了,基本功也差了。这对实验区的语文教学改革产生了负面影响,也使部分教师对改革产生了困惑。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结果两败俱伤。 2.阅读教学的三个原则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发表时间:2016-03-14T14:44:10.12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79期作者:张礼泰 [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西关中学266700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取代了以往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人文性得到有效的关注……这些变革,使原本沉闷窒息的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令人感到欣慰。但在这些转变的背后,也隐含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值得反思: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不能独霸课堂……这些道理教师们都能接受。但在实验中,一些教师在转换角色时不适度地由以前的教师至上变成了学生至上,并且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新的危机,那就是将教师的作用过分淡化。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际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演员来演,可是也并不是不需要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当发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偏颇或者体会不够深入时,教师就应充当好导演的角色。 二、强调人文教育,忽视了语文课的工具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有些老师的语文课之所以不受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现在语文创新教育的出发点之一就是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矫枉过正,不大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这种做法的结果必然是“空中楼阁”。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课应该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的养成为归依的课”。由此可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前提。 2.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离开了对文本的认真阅读和虚心倾听,任何解读都毫无价值可言。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领悟文本的意义,形成语文素养。 三、只追求提问的形式,不讲究提问的艺术 在教学思路上,教师要把握好主问题的设计,讲究提问的艺术性。有关“主问题的设计思路”,中学语文教研员余映潮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此不妨摘录如下仅供借鉴: “主问题”的设计,是一个关系到简化教学头绪、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问题,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一般来讲,“主问题”的设计有如下方面的基本规律: 1.在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的质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精粹的“主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形成波澜,酿造高潮。 因此,奋斗在一线的教师要吃透新课标,务实求真,做到恰如其分,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之间能够贴心交流的精神乐园,成为孩子们放飞希望、自由翱翔的理想天空!

教学论文:浅谈新课改之我见

浅谈新课改之我见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自从建国以来我国已经有过很多次课改,在上个世纪末,中央和国务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就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XX年9月,石阡县全面推进“生态心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县之一。三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改进、巩固、提升,其过程有困惑,有徘徊,也有不少收获和经验。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是什么?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育人质量。那么衡量“课堂教学效益”的标准是什么?概括起来就是“以学定教”,即以“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提升能力的程度”来评定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不再以教师讲得多精彩、多深刻为标准,而是学生学得怎样为标准。它强调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情况。学生不仅要达成理解、记忆知识的目标,更应达成知识迁移、运用,提升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目标,还要提升学生对学科与社会生活和生命价值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二、课堂教学改革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了什么,变了哪些? 1、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演)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点评者(裁判),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变配角。教师在课堂上的职责主要是点评、点化、点拨,要学会“倾听”,要大胆“留白”,要围绕课堂目标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要散得开,收得拢。 2、学生角色的变化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由“被动”吸收变成主动参与,快乐参与,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我的课堂我作主”的思想。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所占时间和空间由少数变多数。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训练思维,锤炼语言,提升表达能力。 3、学生学习活动形式的变化在传统课堂模式中,学生学习形式更多地表现为被动“听”,各自“练”。新课改的学习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展示、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的点评、点化、点拨穿插其中,生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互结合。 4、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让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课堂活动中的感悟、体验、展示,培育学科思维能力,明

论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部编版教科书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学,既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又是教学起始点、难点,一年级打好基础尤为重要。如何进行一年级语文教学,各位老师有各位老师的方法,而我的教学策略是这样的。 一、砸实拼音,夯实基础。 一年级识字是基础,拼音是基础的基础。教学拼音时,从发音、字形、拼读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指导。为了夯实拼音基础,我进行了拼音音节整合,打印发给学生,学生认读、拼读、练写,在学习中巩固,在巩固中提高。 二、读写结合,童言在线。 在学完拼音之后,开始培养学生用拼音写话的能力,学生已经认识了一部分汉字,用拼音作拐杖看图写话。把儿童的语言在网上现实生活中直接表现出来,记录下来。 首先制作“童言在线”封面,以一颗初生的嫩芽做封面,寓意着孩子们萌发生长的过程,一滴水作为教师播撒的爱的雨露,水滴下面是学生各具特色的照片。 其次制作“童言在线”稿纸,出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图片内容,

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从中获得信息,懂得道理,在心里形成通顺的思路。 接着进行写话,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第一、注意段落书写格式,也就是写一段话要开头空两格,在这一点的训练上需要长时间地督促和指点,学生才能做到拿起笔就要考虑格式的问题。第二、注意拼音书写格式,以所给的横线假设为拼音格的第三条横线,进行拼音书写。这一点,学生一时半会也很难做到,需要老师示范书写并提示学生如何把拼音写整齐。第三、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不要总是一个字紧挨着一个字,一个字母紧挨着一个字母,导致卷面书写潦草。因此,每写完一个字或者一个音节都要空出一个字的距离,从而使得字间距清晰工整。第四,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这是写话的难点,初学写话的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总是没有着落,心里没谱,他们往往一边写一边问:“老师,该加标点了吗?”虽然指导断句时候用,仍然存在困难。这就需要在长期训练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运用方法。第五,要求写通顺。一边想一边写,写好以后再读一读,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最后完成了再读一读,检查拼音的音节和声调,检查汉字的书写笔画是否正确,检查标点符号是否正常断句,检查图画内容是否表达完整。 然后进行点评。把学生的写话内容进行批改后,表扬先进,示范写得好的,鼓励大家学习优点,并应用到自己以后的写话当中去。以五角星和印章的形式给予评价,从而达到激励学习的目的。 最后,统一装订成册。并制作电子档案,在“美篇”软件中展示,

小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之我见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19年第36期(总第360期)▲教育随笔 小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之我见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尹苏 国民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教育部于2001年6月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方案,以此纲要为标志,拉开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此后数十年来,素质教育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各门学科,从城市到农村,从重点学校到普通学校,从低段到高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实验和探索,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显露出许多问题。 一、目前小学教学中呈现的问题 1.教学改革形式化 教学改革流于形式,而这并未引起相关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和反思。有些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走的却是应试教育的老路;一些学校只满足于每节课有教师授课即可,几乎没有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还有一些学校虽然表面上支持教学改革,却出现了教研活动上教学改革课,平时教学上应试课的怪象。在这种环境下,一些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自己所教科目的教学,几乎不学习、不思考,没能真正理解教学改革的意义,更遑论将教学改革精神贯彻于自己的工作中。所以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从学校到教师,几乎没有真正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学改革只能浮于表面,无法深入进行。 2.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仍然广泛存在于小学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考和创新,课堂上只顾一味地“教”,却不顾学生是否真的学懂会用;学生也只是一味地接受,死记硬背,简单模仿,积极性不高,所学知识不能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产生联系,不利于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区,有的学校甚至连校舍都破旧不堪,在多媒体配备方面就更加欠缺。目前这种现象正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而逐步减少和完善。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使用率低,这主要和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及计算机缺乏维护等因素有关。 二、小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上述现象,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亟待改革。随着人才强国目标的提出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进,基础教育在终身学习的体系中日渐成为打下基础、奠定未来的重要环节。时代在前进,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势不可挡。笔者认为,小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应是课程改革。纵观全球,日本等国家的许多学校过去按全国统一大纲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现在正向多样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而原来课程设置较为分散的英美等国却正在加强课程的集中统一,突出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以保证教学质量。我国一贯以“应试强国”著称,在以往以知识记忆类为主的国际竞赛中,国人的名字常在其中,但在思维创新类比赛中,国外参赛者往往技高一筹。这其实和各国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我们过去一直推崇应试教育,一切以分数论成败,从学校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认为考试成绩极其重要,这导致了所谓“高分低能者”的出现。而国外更注重兴趣的培养、思维的开发、能力的锻炼。从目前局势来看,二者正走向融合,我们称为“素质教育”。在这一教育理念下,我们提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走向和所面对的国际环境,紧紧抓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个性素质培养,让学生成长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善于适应生活、审视生活、

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探索之我见

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探索之我见 2007年,陕西省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在语文《大纲》中,对三维目标做了详细的规定,在多次的课改培训中,我把自己的课改精神的体会和听取来的外省的做法尝试着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收效甚好。现在,我把我对语文教学探索的做法讲述一下。 一、以引代学,让学生走出“依赖教师和教参”的误区 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总是按部就班的准备好教案,学生只是聆听,遵照教师预设的“阅读、思考、发言、练习”的方式进行,尽管有激烈的讨论,踊跃的发言,但是,这些都是教师的杰作而已。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新课改中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角色,尝试一种改革,对自己的课堂改革。 比如,在《谈中国诗》的教学中,我首先准备好了两首诗,一首是描绘原始时期先民狩猎的画面,“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另一首是卞之琳的《断章》请学生先用语言描绘诗歌中描绘的内容,然后做一个比较,两首诗各有侧重点,有的侧重于画面有的侧重于道理,各有千秋。进而用多媒体展示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和艾略特《荒原》,再让学生对着四首诗的篇幅和内容作比较,引出中国诗的四个特点。那么不用讲课这节课的目标就实现了。 二、利用名著导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而名著导读板块正好是一块阵地。我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要求学生每人订一份报刊杂志,并在班上交流。这样,四十五个学生就可能看到三四十份报刊杂志,大大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量。并开展了“佳作推荐”、“课前趣味阅读”、“阅读小笔记”、“我的观点”等活动。通过上述手段,不但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还使学生在阅读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不断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用表达交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发综合性教学活动,拓宽学生学生的学习空间。”我针对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开展了模仿“幸运52”的“语文大擂台”、“猜谜游戏”、“成语接龙、歇后语接对”“家庭与社会”等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查阅、选择资料的能力,积累了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增长了社会经验。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 第一讲 1.高中语文新课程有些什么重要变化? 高中语文的新变化可以说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 (2)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带来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化; (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 2.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 (1)“学科中心”问题,这样一种观念和做法; (2)“知识本位”问题; (3)“技能训练至上”问题。 3.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了哪些新的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运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3)关于课程结构和机制的问题,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型。 第二讲 4.应该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的提法和语文新课程核心概念的问题?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素养:包含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和素质教育相对应,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在语文这方面的表现。 素养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也好,具体课程的实施也好,都要在综合、整合、融合上下功夫。 5.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1)始终重视语文课程的特点、性质,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它的“育人”方面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 (3)课程建设如何开放、有序。 区别: (1)语文能力要求目标的设计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主要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高中阶段把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归纳成运用、审美、探究这几个方面。 (2)课程的选择性,高中和初中不同,高中有选择性。 (3)高中阶段必须要比义务教育阶段要提升、内容要深化,要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差异、兴趣差异、发展目标的差异,鼓励其有个性的发展。 6.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些目标的设计有些什么特点? 总目标: (1)积累、梳理、整合。 (2)感受、鉴赏。 (3)思考、领悟。 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始终强调优秀的作品;在学习方式方法上,强调探究。 (4)运用、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5)发现、创新。 具体的必修课目标、选修课目标: 专题二 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 第一讲

我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感受

我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感受 发表时间:2017-09-12T16:07:27.92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5月下作者:罗翔 [导读] 广大教师必须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寻找突破口,确定新目标,探求新方法。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内涵丰富、趣味性浓厚的学科。语文课程改革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广大教师必须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寻找突破口,确定新目标,探求新方法。 关键词:基础知识;主体地位;思维;素质;课程改革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容量大、内涵丰富、趣味性浓郁的学科,它肩负着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双重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也为了使语文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被列入教学改革的重点。历经多年的改革实践,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笔者从个人的教改实践出发,谈谈对语文新课改的几点感受。 一、重视基础知识传授是语文教学永不变更的话题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以字、词、句、段和语法知识的积累为前提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基础知识为经,以现实生活为纬,以课本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文学习是一个富有弹性的过程,语文知识源于现实生活,生活有多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就会有多精彩。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如何内化? 首先,要培养学生感受语言和捕捉信息的能力。古人云:“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着他的内心世界,反映着他对生活感受的内心世界,反映着他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试想一下,一个不具有基本语言感受能力的学生,要较好地领会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领会字、词在文章中的含义及其在语言环境中的具体作用,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作品写作的意图是很难做到的。那么,让他去驾驭语言反映出内心对生活的感受更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 其次,是朗读能力的培养。感受能力如何形成?这就需要依赖于朗读训练,从朗读中获取信息,从朗读中感受差别。只有多读,心中才会有本,多读才会有比较。读得多了,感受也就有了基础,听话也才能感受到弦外之音;读得多了,表述也就有了依据和回旋的余地,也才能更全面更准确;读得多了,要把内心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写成文章就轻而易举。 二、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语文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发智力、进行思维再创造的过程。情感的产生是学生完成由知到行过程的桥梁与纽带,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主人地位,他们才会产生主动求知的动力,才会真正地用自己的心智去感受文学作品赋予我们的无穷艺术魅力。因此,教师要尊重课堂,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为宗旨,以拓展知识视野为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变化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场所。 新课堂学生不在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讲授知识,而应是教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三、关爱学生,让学生“活”起来,创造自己的一片蓝天 教师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任何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和参与多少来判断其成败得失。而一切知识的传授,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财富。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和参与的多少取决于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各种激活手段的应用。 新课改为了更加突出学生的主动意识,从教材的编排上体现了增加知识容量、扩大课外阅读,缩减讲读篇目、降低知识难度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包办代替学生这一功效的发挥。针对新教材的这一变化,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真正的尝试一次“因材施教”,还学生以应有的地位。如何去做? 首先,从关爱每一位学生入手,充分树立起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只关注几个所谓的好学生,而要面向全体,特别是差生。只要他们有一点点的参与意识,有一点点微小的变化,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其次,要体现“活”。 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我们可以采取比赛、演讲、辩论、讨论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讨论的结果,不求模式化和千篇一律,只要有个人的见解和理由,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学生才会各尽其能,去发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问题,并尽力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中去挖掘答案。而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它不仅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迁移,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四、突破思维定势,培养“质疑”精神 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在教授每一节课时,如果都能像归纳散文“行散神聚”的特点一样,教师只牵住一条主线,放手让学生去畅想,其收获往往是多方面的。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对较容易的课文,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然后根据课后问题展开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对较难的课文,可采用设疑法,有目的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有目的地去寻求答案。对于一个有多重主题的文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出参考书的范围,挣脱其局限,联系作品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情况,联系现实生活,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再从课文中寻找依据,从而丰富作品的内涵,赋予它现实意义。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突破传统的局限,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往往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五、提高教师素质是新课改的关键 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面对的是各具特色的学生,教学效果的取得、教法的选择,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都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素质。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信息层出不穷,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不断涌现,为使自己的知识不至于落伍,教师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