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分项自评报告

目录

一、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汇总表 (1)

二、分项自评说明 (2)

1. 领导作用主要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2)

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3)

1.2办学目标与定位 (5)

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 (7)

1.4校园稳定 (10)

2.师资队伍主要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12)

2.1专任教师 (13)

2.2兼职教师 (17)

3. 课程建设主要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19)

3.1课程内容 (20)

3.2教学方法手段 (21)

3.3主讲教师 (23)

3.4教学资料 (24)

4. 实践教学主要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26)

4.1顶岗实习 (27)

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29)

4.3教学管理 (31)

4.4实践教学条件 (33)

4.5双证书获取 (35)

5. 特色专业建设主要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36)

5.1特色 (37)

6. 教学管理主要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41)

6.1管理规范 (42)

6.2学生管理 (44)

6.3质量监控 (48)

7. 社会评价主要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50)

7.1生源 (51)

7.2就业 (53)

7.3社会服务 (55)

一、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汇总表

主要评估指标关键评估要素核心要素

(★)

自评

等级

1.领导作用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合格1.2办学目标与定位★合格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合格1.4校园稳定合格

2.师资队伍2.1专任教师★合格2.2兼职教师★合格

3.课程建设3.1课程内容★合格3.2教学方法手段合格3.3主讲教师合格3.4教学资料合格

4.实践教学4.1顶岗实习★合格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合格4.3教学管理合格4.4实践教学条件合格4.5双证书获取合格

5.特色专业建设 5.1特色★合格

6.教学管理6.1管理规范合格6.2学生管理合格6.3质量监控★合格

7.社会评价7.1生源合格7.2就业★合格7.3社会服务合格

自评结论通过

二、分项自评说明

1. 领导作用

主要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一、工作思路

学院正确处理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创新和稳定的关系,坚持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全员聘用,合理调配学院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主要措施

1.“抓规划绘蓝图”。2006年、2011年学院先后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凝聚人心人力。

2.“抓方向明定位”。2006年以来,学院始终坚持高职教育办学方向定位与服务面向定位,坚持抓内涵建设,强化了办学特色。

3.“抓重点带全局”。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院中心工作抓紧抓好,并在政策、经费、思想环境等方面构建全校服务人才培养的工作格局。

4.“抓稳定促发展”。学院持续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构建从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维稳机制、安全体系等方面的稳定工作体制。

三、成果与成效

学院陆续成为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骨干院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关键评估要素自评汇总

关键评估要素自评等级关键评估要素自评等级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合格 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合格

1.2办学目标与定位合格 1.4校园稳定合格

填表人:李友虎复核人:郭江平

1.领导作用

关键评估要素 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自评等级合格

自评说明

2006年,学院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原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以及湖北省国防科工办关于国家和湖北省船舶工业发展规划,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个指导性文件—教高【2006】14号、16号文件,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学院“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十一五”工作目标。

5年来,学院进一步完善了适应国家与湖北省船舶工业、现代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全面完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任务,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骨干院校、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10年6月,学院如期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后,适时启动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2010年9月,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会议精神,以《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等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基本要求,组织制定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以及《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教学单位发展规划,形成了完整的规划体系。

《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一五”建设与发展的成就与经验,系统分析了“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按照“质量、结构、特色、成效”协调发展的原则,确定了体制与机制创新的项目;围绕国家建设世界造船强国、湖北省实现船舶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的产业政策导向,建

设特色专业群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等重大建设任务建设规划;加强师资队伍与科技资源条件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先进文化引领力;推进教育活动改革,增强学生职业素质等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与建设任务。

《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增强以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综合办学能力,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为国家与区域战略产业、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湖北省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主要佐证材料

1、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院办)

2、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院办)

3、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院办)

4、2008-2011年学院党委工作要点、学院工作报告、2008-2010年下半年学院党政工作要点(党办、院办)

5、各部门2008-2011年学期和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各部门)

6、全院专业设臵一览表(教务处)

7、学院专业结构及调整综述(教务处)

自评负责人:李友虎复核人:郭江平

1. 领导作用

关键评估要素 1.2办学目标与定位自评等级合格

自评说明

学院领导十分重视16号文件的学习和实践,多次邀请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从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建设和发展等方面为教师读解16号文件内容,多次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文件,领会16号文件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精神,明确了学院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形成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发展的合力。

一、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定位准确

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高职教育不动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学院确立了“立足船舶、服务军工、面向社会、以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创优”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争创高职品牌、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办学思路,建立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办学机制和“素质高、能力强、实用性好”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认真组织开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大讨论,及时总结高职教育工作,研究制定各项改革发展措施,探索出以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以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的高职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有效途径,推进了高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依托行业和区域经济建专业,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学院按照“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理念,实施了“与船同行、融学于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了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同步、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同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同步、职业素养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专业建设思路;构建了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有机融合的专业建设机制;完善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专业建设途径。学院根据船舶工业发展需要,重点建立了船体、船机、船

电三大船舶类特色专业群;根据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以现代制造业和IT 行业为重点,建立了机电类与信息技术类专业群;根据湖北省“九省通衢”的地域特点,以服务大交通、推进大流通为宗旨,建立了现代服务类专业群。

三、办学规模稳定,学生结构合理

早在2003年,院党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大调整的特点,审时度势,提出了走内涵发展的战略思路,正确处理“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关系。学院创建以来,始终坚持发展高职教育,近几年在校生规模一直稳定在12000人左右。

学院全日制中职、“五年一贯制”、3+2招生、成人高职学历教育等学生规模逐步减少,现已基本取消。为企事业单位培训正逐步拓展,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转岗培训26000人日左右。

主要佐证材料

1、学院申请建校的报告和批复(院办)

2、党代会、教(职)代会资料汇编(党办、工会)

3、院领导关于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的论文一览表(科研处)

4、教职工研究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的论文一览表(科研处)

5、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务处)

6、2008-2010学年在校生结构统计表(招生就业指导处)

7、2008-2010级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花名册(教务处)

8、2008-2010级成人高职学历教育在校生花名册(成教学院)

9、2008-2011学年短期培训班统计表(成教学院)

10、2008-2011学年短期培训材料(成教学院)

自评负责人:李友虎复核人:郭江平

1. 领导作用

关键评估要素 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自评等级合格

自评说明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院永恒的主题,形成了“学院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人才培养以增强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的中心观。

一、学院领导重视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带头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近几年来,学院领导主持开展关系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研究,组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等综合与专项建设项目,其中由院领导主持的研究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柔性化的研究与实践》、《与船同行、融学于做”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院领导负责的船舶内燃机专业被评为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船舶内燃机使用及维修》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院在抓好领导班子成员对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究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干部队伍和教职工的理论学习与思想教育。每年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要求中层干部撰写关于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或学习心得。选派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70多人次到境内外参加高职教育理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培训。通过系列专题培训,干部队伍转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管理思路,建立了新的质量观与教学观,干部队伍的管理、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院还采取印发系列高职教育理论学习资料、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等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高职教育理论,组织开展关于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大讨论。

二、经费投入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强力保障

学院规定了经费的使用顺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教学经费都要优先安排,每年财务预算中均先满足教育教学经费需要,2010年,教学经费支出占学费收入的比例超过30%,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教学工作,建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机制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工作,始终把教学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建立了教学为学生服务,机关、后勤为教学服务的工作机制;建立了院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听课制度,由院长直接分管五系。院长、书记能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有关问题。学院设立了书记信箱、院长信箱等,畅通言路,对师生反映的情况,及时处理解决并反馈。学院突出了学生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了教师教学质量意识,实施了教学质量一票否决权。

学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并把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制订了《教书育人条例》、《教师基本工作规范》,出台了《教职工继续教育管理条例》;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上,向一线教师倾斜达30%,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和境内外进修,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与教学科研水平。

四、以人为本,关心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学院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了改善教师的办公环境,学院重新调整了办公用房,将各教学单位迁入近几年新建的大楼,并重新配臵了办公用品;学院将条件相对较好的行政办公楼改造为工程训练中心,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训练教学条件。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制定了奖学金评选发放办法,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评发奖学金。同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缓交学费、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等措施帮助其完成学业。学院改造了田径运动场、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社团活动基地、新建了素质拓展训练基地,进一步改善了学生活动条件。我院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科研水平均得到较大提升。

五、重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

学院长期服务于船舶工业,与船舶行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隶属关系调整后,学院一方面继续加强与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中国造船学会的联系;同时,结合湖北经济建设的实际,广泛联系相关行业、企业,扩大服务领域,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在多年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校企合作交流处,全面服务协调我院

校企合作工作,积极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不断完善“依托行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专业建设思路。

学院各专业均建有专业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骨干教师组成,校企双方及时沟通本专业发展状况,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学院与73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签约关系,建立了200个校外实习基地。各类企业共建冠名人才培养订单班达到12个,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率达100%。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在校内共建实训室8间,涉及15个专业。学院与企业共同实施“工学交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供热通风与空调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酒店管理等专业先后与TCL空调公司、富士康、武汉锦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远州集团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工学交替”合作培养协议,并予以组织实施。

主要佐证材料

1、院领导教科研项目、论文一览表(科研处)

2、教学经费材料(财务处、院办)

(1)教学经费投入柱状表

(2)近三年学院《年度教育事业费决算》

(3)近三年学院《普通高等学校基层报表》

3、以教学为中心运行机制的有关材料(党办、院办等)

4、学院鼓励教师培训进修的有关材料(人事处)

5、教育教学年度表彰奖励材料(教务处)

6、学院奖学金的有关材料(学工处)

7、学院校企合作的有关材料(校企合作交流处)

自评负责人:李友虎复核人:郭江平

1. 领导作用

关键评估要素 1.4校园稳定自评等级合格

自评说明

学院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进一步健全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一、校园稳定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营造了和谐育人氛围

学院党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一把手负责,分管领导主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学院党委明确提出了每位专任教师必须担任班主任工作,由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的工作要求;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体质健康达标、学生星级文明寝室创建活动等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通过加强军工文化、形象文化、环境文化等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优化了育人环境,提高了育人效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二、校园稳定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

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学院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的安全稳定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法制教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依法治理工作方案。建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等责任体系,确保将安全稳定工作落到实处。每学期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调查和分析,通过基层党组织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分析工作,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时妥善地采取措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学院坚持每年邀请江北派出所领导来校为学生作“法制安全教育”报告,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题讲座和灭火、逃生演练,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治安安全以及其他安全的经常性检查。学院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加大了对安保设施的投入

力度,完善了电子监控系统,对校园重要场地和设施实行24小时监控,努力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并落实到位。学院高度重视学生饮食安全,严把学生食堂进货关,严格实行学生食堂工作人员健康准入,定期做好学生食堂饮食安全检查。

三、加强警校共建,深入开展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以文保分局江北派出所迁入我院为契机,以“警校共建”为切入点,进一步促进学校和派出所的良性双向互动,每当学院有大型活动,千方百计地抽调警力,全力配合学院维护秩序。与此同时在对校园周边治理工作中得到边区月湖街派出所、巡警五大队的支持,定期向我院通报学院周边治安状况,并在重点地段和时段增加警力加强对我院周边的治安巡逻。通过与公安部门有力的合作,我院周边的治安刑事案件较以往明显减少,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净化。

近几年来,学院没有发生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没有出现任何违规办学的行为,校园呈现出安全、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学院多次被评为“武汉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市消防先进单位”,2010年学院被评为“湖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主要佐证材料

1、关于调整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保卫处)

2、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卫处)

3、学院关于平安校园建设情况的综述(保卫处)

4、学院关于校园综合治理、消防安全的文件、制度及实施的原始材料(保卫处)

5、校园安全稳定受上级表彰的材料(保卫处)

自评负责人:李友虎复核人:郭江平

主要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一、工作思路

按照“专兼结合,规模适中,结构优化,素质提高”的原则,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执教能力;构建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主要措施

1.实施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以专业教学团队为建设单元,以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与课程主讲教师为重点、以执教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开展系列化培训工作;以专业技术职务聘用,教学、科研能力考评、教学成果奖励为手段引导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

2.实施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计划。以建设一支高水平实践教学团队为目标,以楚天技能名师为重点,建设一个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动态管理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库内教师已经达到2800人。

3.实施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共举办四期培训班,完成了全省三十余所院校共计1000余人的培训任务,为省属高职院校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得到了省属高职院校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三、成果与成效

1.形成了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实现了从“被动培训”到“我要提高”、从“任务安排”到“主动改变”的转变。

2.建成一支高水平教学团队。已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省级教学团队5支、楚天技能名师岗16个,兼职教师资源库2800人的教学团队。

3.发挥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已受托完成1000人次省级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先进单位。

关键评估要素自评汇总

关键评估要素自评等级

2.1专任教师合格

2.2兼职教师合格

填表人:肖亚明复核人:郭江平

关键评估要素 2.1专任教师自评等级合格

自评说明

学院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为重点,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学历提高与进修培训相结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锻炼相结合,积极探索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新思路、新途径。基础课专任教师学历、职称逐年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课专任教师技能水平逐年得到提高。

一、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

截止到2011年3月,学院有专任教师541人。其中,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40人,占25.88%;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96人,占36.22%。

二、重视专任教师双师素质建设

学院把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学院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出台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学院多渠道培养教师双师能力,打造师资队伍的双师特色。每年在暑假教师培训黄金期,采取多方措施,依靠行业、企业实训基地,积极鼓励中青年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与培养企业共同确定培训内容和日常安排,确定培养目标,并要求企业给予培训鉴定。鼓励专业教师进行专项业务能力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采取技能证书、行业认证证书等为指标,促进教师的双师素质建设,专任教师技能水平逐年得到提高。近几年来,进行实践锻炼的教师数量逐年增加,每年不少于80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平均每年不少于40人次到企事业单位培养和挂职锻炼。仅在2010年暑期,就安排了42人次的教师分赴上海佳豪船舶设计公司、江苏无锡市安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等全国各地的10余家企事业单位从事实践培养和挂职锻炼。目前,专任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389人,占71.90%。

三、重视教师培训进修、实践锻炼、在职读研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学院制订了《教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关于鼓励教职工攻读硕士研究生有关政策的通知》、《关于资助教职工攻读在职博士的通知》、《关于资助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的暂行规定》、《航海

类教师换证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教师的培训进修、实践锻炼、在职读研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提供了相关的资助政策,引导教师提高学历,参加业务培训进修、提高实践能力。在2008-2010年期间,共有400余人次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其中2010年89人次;在2008-2010年期间,共有40名教师取得博士、硕士学位,另外还有30名教师在职读研。在2008-2010年期间,基础课专任教师中有6人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目前还有9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学历学位得到逐年提高。专任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教师达到174人,占专任青年教师人数的44.27%。

四、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为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出台了《关于遴选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管理办法》,实施“名师工程”建设。学院坚持客观公正、平等竞争、滚动遴选;严格程序、坚持条件、保证质量;与学科建设密切配合,二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原则,大力开展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遴选、培养工作。在遴选、培养过程中,紧紧结合学院建设的需要,在近几年共选拔培养了11名、外聘了3名专业带头人,选拔了59名骨干教师,并积极组织培养、培训工作,进行了以教学理念、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职业课程开发等个性化的、有重点、有侧重的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形成了一支优秀的骨干教师群,在教学和项目建设、科研等工作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近三年,学院先后组织专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进行了专业培训、个性化培训、职业课程开发培训、技能培训等400余人次,以任务为驱动,有针对性选择相关教师赴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日本、德国、英国等境外国家地区进行教学理念、职业素养、职业课程开发的培训,选派教师到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教学理念、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内专项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等。在培训前签订培养协议,学院人事、教务、系部共同确定培训任务和培养目标,约定任务完成期限,对任务完成情况组织验收和鉴定,在压力和动力双向作用下促进教师的成长、成才。

五、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到位

近几年学院相继出台了《职工绩效工资分配试行办法》、《2010年定编定岗实施方案》《2010年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量化办法(试行)》、《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办法》、《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工作考核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管理办法》、《专业技术职务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人员聘期考核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专业教学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决定》等制度。通过这一系列有关师德修养、教学规范、双师素质、工作方法、工作考核、骨干教师、教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培训进修、福利待遇等近20种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形成了爱校爱岗爱学生的良好教风。

六、师资队伍力量逐年增强

学院重视人才引进。引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新教师、兼职教师尽快适应学院的教学需要,近三年来共接受或引进新教师42名。加大青年教师、新教师、兼职教师在岗培养力度,继续对青年教师、新教师进行入职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继续实行青年教师、新教师导师制度,定期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提高青年教师、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把兼职教师纳入岗位培训之中,使他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学院的教学制度、教学环境,以便让他们更好地为学院的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服务。

近三年来,从高校船、机、电等专业引进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35人,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人才7人,这些技能人才都具有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或轮机长、大管轮职称,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优化了我院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通过培养培训和这些技能人才带动了学院教师队伍双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近三年来,学院通过积极申报设立了16个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岗位,聘请企业专家、能手作为楚天技能名师,并聘他们为学院兼职专业带头人或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对技能名师加强考核管理和引导,使得他们积极为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近两次湖北省组织的职称评审中,共有116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得到晋升,其中取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43人。公共课部教师在近两年有19人的职称得到晋升,其中晋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6人,公共课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得到进一步提高,公共课部副高级职称的结构比例达到35.53%。

通过近几年的培养,教师成果不断显现、社会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有1名教师获湖北名师称号、1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建成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0门院级精品课程,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师和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主要佐证材料

1、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汇编(人事处)

2、教师人数统计表(人事处)

3、专任教师名册(人事处)

4、2008-2010年新进教师名册及教师异动情况统计表(人事处)

5、专任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统计表(人事处)

6、专任青年教师学历、学位结构统计表(人事处)

7、2008-2010教师取得硕士学位或学位在读统计表(人事处)

8、2009-2010年教师职称晋升情况统计表(人事处)

9、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申报、选拨、认定资料汇编(人事处)

10、双师素质教师名册(人事处)

11、双师素质教师认定资料汇编(人事处)

12、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统计表(人事处)

13、2008-2010年教师培训资料汇编(人事处)

自评负责人:肖亚明复核人:郭江平

2. 师资队伍

关键评估要素 2.2兼职教师自评等级合格

自评说明

建设一支技术水平高又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可以打造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现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学院按照“按需聘用,聘约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面向行业企业选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一、兼职教师现状分析

学院建立了动态管理、随时更新的校外兼职教师库,库内有校外兼职教师593人,主要来自船舶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行业企业一线。在2008年以前学院对兼职教师的聘请和利用力度不足,学院通过国家级示范院校项目建设,加大了对兼职教师的聘请和利用力度,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性教学任务不断增加。所聘请的兼职教师都具有技术职称或有技术专长,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比例达到78.59%,对有效实施学生的技能提高和素质培养起到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人力资源保障。2010年593名校外兼职教师共承担了26952学时的教学任务,占全年教学工作总量的11.91%。2010年校外兼职教师人均工作量45.45学时,折算为168.5人。

二、兼职教师管理规范

学院制定了《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从选聘条件、工作职责、工作待遇、管理考核等方面对兼职教师的聘任、使用与管理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为建立一支素质好、水平高、能力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提供了制度保障。注重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举办了“教师高职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班”,兼职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兼职教师在院内任课期间,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对在院级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排名中位于后10%的外聘及返聘教师,一般不再续聘。学生在行业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院派驻指导老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实施教学活动、研讨教学教法,对学生实施有效

的技能指导,起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

三、兼职教师的作用发挥

近年,学院对兼职教师聘用力度不断加大,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不断增加。兼职教师作为我院师资队伍的重要部分,在学院专业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兼职教师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开发、青年教师技能培训指导、校企合作课程与教材的开发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的优势。

学院通过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岗位的申报设岗,加大楚天技能名师的聘期和管理力度。截至目前学院共设立有16个楚天技能名师岗位,在行业企业一线聘请了13位有专业技能特长的企业专家、能手作为楚天技能名师,把他们作为兼职教师的一员加强管理和利用,并同时聘为专业顾问或兼职专业带头人、或聘为专业委员会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和技能优势,参与教学实训计划、教学实训大纲的制定、审议、论证等工作,为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

主要佐证材料

1、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办法(人事处)

2、兼职教师基本情况汇总表(人事处)

3、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材料(人事处)

4、兼职教师登记表、聘用协议书、学历学位、职称证书的复印件(各系部)

5、2010年兼职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统计表(人事处)

6、学生工作经历证明手册(各系)

自评负责人:肖亚明复核人:郭江平

主要评估指标总体说明

一、工作思路

以“面向岗位,强化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为原则,加强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调研,以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术教育互通互认为目标,设计各专业课程结构,在课程改革方面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从课程设臵理念、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转变的改革。

二、主要措施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制定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武船院发{2007}12号文件),并采取了下列措施:

1.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形成定期研讨的课程建设机制。

2.按照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大力推行“工作室教学、产品教学、单元教学、顶岗实习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

3.按因材施教原则,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成效。

4.建立学生实践技能测试信息平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训练体系。

5.建立考试中心,实施课程考核改革。

三、成果与成效

1.取得了一系列课程建设成果:2006年以来,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

2.形成了一批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各专业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基于两个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3.构建了适应不同课程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管理与考核体系。

关键评估要素自评汇总

关键评估要素自评等级关键评估要素自评等级

3.1课程内容合格 3.3主讲教师合格

3.2教学方法手段合格 3.4教学资料合格

填表人:武峰复核人:郭江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