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

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
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

关于文学本质的认识

汉语1101班孙贺媛

文学本质问题,自有文学思想开始就是人们思考与追问的对象;文学是什么,是过去所有文学理论专著和教材首先回答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外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不断思考、追问和回答文学是什么的历史。

要探讨文学的本质,我们首先要面对文学的事实,也就是它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观存在的具体现象。可以说,文学是通过文本的中介联系着作者、世界、读者等方面的感性的复杂存在。是一个凝聚着审美经验的语言文本,这就是文学的事实。在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中,文学事实表现出特殊的风貌,作者、文学作品、读者都呈现出具体的新形态,中国的文学事实不同于西方的文学事实,古希腊的文学事实也不同于18世纪、20世纪的文学事实。人们面对文学,总是在面对具体可感的文学事实。

人们对文学的本质的认识就是立足于这些文学事实基础之上的。这里,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文学的本质问题:

一.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从“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认识)

这一观点来源于生活本质论文学本质观,主要指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以反映论为其理论基础。

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论,认为艺术是对自然地摹仿,并主张要摹仿生活中的好人,这可视为生活反映论文学本质观的源头。从文艺复兴到十七、十八世纪,西方文论史上出现了占压倒性优势的“镜子说”。莎士比亚将“镜子”看成是文学自始至终的目的,他在《哈姆雷特》中通过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之口表达了他的这一文艺主张:“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①在莎士比亚那里,文学始终是人生的镜子,时代的镜子。十八、十九世纪“再现说”开始流行,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真实地再现生活,“我们要求的不是生活的理想,而是生活本身,象它原来的那样。”②在别林斯基看来,只要再现了生活,反映了生活的原样,作家就已完成了他的使命,文学也就实现了它的目的。如此可见,“摹仿说”、“镜子说”、“再现说”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西方经典现实主义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成熟的历史过程,三者无论各自持怎样的观点,其实质都强调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若从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看,生活与文学的关系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文学作为反映生活的观念形态,“只是外部世界的映像,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不是依赖于反映而存在的。”③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这时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一个经典命题。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人类的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史。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埃里希·奥尔巴特通过观察西方三千年来最具影响的经典文学得出结论,很多文学艺术作品都“在反映严肃重大的事件时描述日常的生活真实。”④中国学术界也有诗与史的互动,诗与史互

证之说,认为诗歌与历史著述具体相似的性质和特点,同样是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陈寅恪认为我国唐代诗歌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实录,唐史的复杂性与接触面广德他点,都在唐诗中有反映,成为最原始的实录。文章合为时而作,所以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⑤恩格斯则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例说明了“文学是社会的历史的真实反映”这一观点。他指出: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诸如革命胜利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⑥从作家创作的经验看,社会生活是他们从事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动力。菲尔丁认为生活处处有素材,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他说“滑稽作家只要注意观察,生活处处都给他提供可笑的材料。”巴尔扎克在谈及《人间喜剧》的创作时宣称:“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只应当它的秘书。编制恶习与美德的清单,搜集激情的主要表现,刻画性格,选取社会上的重要事件,就若干同质的性格特征博采约取,从中糅合出一些典型;做到了这些,笔者或许就能够写出一部许多历史家所忽略了的那种历史,也就是风俗史。”⑦

文学史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由于有某种需要,可以说都有一定的目的,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文学艺术类的生产活动也不例外。而这也使得文学必然要反映社会生活。

二.文学史作家情感的表现(从“作品与作者”的关系认识)

文学作品是作者创造的,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可以通过作品与作者的关系的理解得到说明,而这种观点形成了表现论,把文学的本质视为主体的内在性的一种表现,按布洛克的解释,表现就是认为“艺术基本上是一种‘情感表现’的概念”。在中国古代主要有“言志说”和“缘情说”两种形态,即文艺是心志和情感的表现。例如宋代画作多“残山剩水”,其中一马远、夏圭的“马一角”、“夏半边”为代表,在这里,透过“残山剩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因国家分裂而发自内心的悲哀、抑郁之情。又如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画风凄凉,擅画花鸟却多为“瞪眼鱼”、“伤心鸟”,署款时也将八大山人连缀为“哭之”、“笑之”,便可看出其对当朝的不满与故国不再的悲凉心境。在西方,浪漫主义理论家强调文艺的情感表现本质。譬如,艾略特的《荒原》表现了一种腐朽的文明,在作品中,那种唯一能够使整个人类活动丰富多彩的感情洪流已经枯竭了,只有一种感情留了下来,这就是恐惧。把这种情感用语言表现出来,就形成了文学。佛洛依德则以一个精神病理专家的角色探讨文艺的本质,认为艺术本质上就是作家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克罗齐、科林伍德探讨文艺的本质涉及现代心理学得情感、想象等理论。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不是用美来定义的,也不是通过感性来界定的,而应该通过情感来说明艺术的本质。虽然其各自观点不同,但都强调了个体的超越、自由、个体的情感性。这与中国表现论强调情与志的融合,强调一种社会伦理的情感是又本质区别的。

三.文学是能够作用于读者精神世界的工具(从“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认识)

文学的功能在于文学作品对读者所产生的作用,尽管文学可以给人以美感,但美感不过是一种手段,非美感的作用才是目的,这种实用说观点在中国古代以“教化”说(“文以载道”说)为代表,在西方则以“寓教于乐”说为代表。众所周知的是,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史封建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从孔子的“兴”、“观”、“群”、“怨”到汉代《诗大序》的“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以及后来理学的兴盛,无一不把文学是为伦理、道德的教化工具。在西方,文学作为一种教化工具的作用也十分明显,例如中世纪时期,文学作为歌颂神明与圣徒的工具,到了14世界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则通过文学宣扬个性解放,推动社会变革。当然,文学同样需要读者的阅读鉴赏,通过想象再创造才能实现其价值,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读者对其的诠释也不同,从而使文学能够在任何时代都能展现其独特的价值。

四.文学是一种审美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并最终由经济基础决定。我们一般认为文学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一种高级文化活动,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属性。而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其实质是对生活做出诗意的反映,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实质”,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有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情形。这种情形表明,任何审美表现过程并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生活状况的最终支配。

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文学直接的是无功利的,但由于其话语结构中显示了现实社会关系的丰富与深刻变化,使其间接地或内在地隐伏着某种功利性。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无功利的触景生情实际上在深层也有着功利性目的,个人的失意感怀被提升到中国文人的一种普遍的精神高度,这三方面实际上告诉我们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这种双重属性存在于其特有的话语蕴藉之中,于是使文学显示出特殊的美学现象。

综上观点,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家情感的表现,是作用于读者精神世界的工具,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但由于时代、文化语境以及认识角度的不同,是文学本质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因此,对于文学本质的认识,我们不应拘泥于寻找一种包容一切的答案,而是应该留下一个开放的视点与空间。

引用文献:

①[英]威廉·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8页。

②[俄]别林斯基著:《别林斯基全集》第一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4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④[德]埃里希·奥尔巴特著:《摹仿论——西方文学中所描绘的现实》,吴麟绥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20页。

⑤陈建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8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4页。

⑦[法]巴尔扎克著:《巴尔扎克论文艺》,袁树仁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8—259页。

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

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 浅析德里达对于文学本质的界定 吴晶琦 吴晶琦 ,沈阳110003 )(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 文化传播与管理系, [内容提要] 法国当代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已经全面地渗透到当代文化评论和学术思维中。德里达对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表现了他一贯的学术关怀:并不是去摧毁结构,而是对传统、对理性、对观念等提出问题、提出质疑,努力去达到那个最纯粹的本源,寻求那个最初的意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对文学的概念、文学的本质赋予了全新的阐释。德里达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没有本质,文学是一种历史性建制。 [关键词] 德里达解构文学本质 今天,不言自明的是,一切有关艺术的事都不再是不言自明的了,更有甚者,不再是不思自明的了。有关艺术的一切都变得成问题了:诸如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艺术的存在权利。…… 换言之,在脱离其早期的膜拜功能和其他衍生功能之后,艺术所获得的自律性有赖于人性的观念。随着社会越来越不人性,艺术遂变得越来越缺乏自律性。这些充满了人性理性的艺术构成要素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力量。 ——阿多诺《美学理论》 一、颠覆传统 解构主义在二十世纪下半叶风靡整个欧美,到了八十年代,这一反传统、反形而上学的思潮已经全面地渗透到当代文化评论和学术思维中。解构主义实现了哲性诗学话语的转型,刷新了人们对语言与表达、语言与文化、文学与社会等方面的认识,影响和重塑了文学评论的品格,并开拓了文学作品阐释和文学批评领域。其创始人是当代法国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德里达。也许我们未曾读过德里达的皇皇巨著,但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已经注入了历史传统,他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往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也动摇了我们的思想习惯。 解构主义宗师德里达认为,解构不是摧毁、不是批判,解构是一种“思想”,它划定了所谓文学结构的根本。解构是一种思想的工作,正在进行的、通过来临的东西进行的工作。解构完全不是一种达到一个“建筑”后再建立一个“新”的运动。解构不是否定的,而是肯定的。就是对“不可能”的肯定,对原始的“是”的再确认。如果一定要确定通过解构人们构建了什么,那就是世界的新面貌,人、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新的面貌,以及通过解构寻求的新的规律和法则。 解构不是什么?什么都是。解构是什么?什么都不是。 解构主义的崛起,表明了二十世纪哲学思维在工具理性化以后,文学理论以全新的颠覆力试图取代哲学的意图。在英美国家,哲学的主要文化功能已经被文学理论和批评所取代。在哲学遁入语言分析而抛弃“思”的深度和维度时,在本

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2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这是文学一种最重要的属性。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本质,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学既有意识形态,又有审美性。所以说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的规定性是什么? 首先,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即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意识形态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他只能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反映的产物。其次,意识形态具有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3、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他是反映社会生活并依存于社会的。(2)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 4、试论文学的审美特征,并举例说明 (1)形象性,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之上的。(2)情感性,如果形象性是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其内在标志。(3)虚拟性,即文学界中的一切,都是人为设定的。但这并不代表否认其真实性。 5、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辩证统一。 (1)文学即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2)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3)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 6、为什么说用语言表现生活和塑造形象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 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和升华。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语言是生活的映想。语言作为生活的凝聚,能够正确的反映生活,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人能否正确的运用语言来表现他所感知的生活。 7、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8、语言为什么能够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 (1)现实的或想象中的生活,通过语 言表现出来,就成为文学形象,成为文学作 品。(2)从本质上看,语言并不是思维着的 头脑或者说理性的产物,而是生活的产物, 而是生活的概括、总结、抽象与升华。(3) 最初的语言形成,新的语言发展,新的语言 产生仍然是为了适应反映与表现生活的需 要。(4)语言是对生活的凝聚与反映。 9、语言如何表现生活和构建形象? (1)语言的普遍一般性与形象的具体 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主要途径是语词的 系列组合,可以称为语词序列。(2)语言的 线性排列与形象的空间延展之间的矛盾与解 决。(3)语言的透明性与形象的不透明性之 间的矛盾与解决。 10、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方 式的论述? 从论述的逻辑看,马克思的这段话是 针对黑格尔“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 深化和自我运动的结果。”马克思在此实践上 已经提出了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思维总体、 实在总体、直观和表象。 11、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什么特点?(除 艺术掌握之外还有实践艾能掌握和理论掌 握) (1)艺术掌握是指世界呈现在人的 感官面前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 直观和表象。(2)艺术掌握涉及的只是世界 的外部形态,其掌握是具体的。(3)艺术掌 握所产生的是一种虚幻的变化。(4)艺术掌 握不会改变世界的直观和表象。 12、与艺术的其他门类相比,文学掌握世界 的方式有什么特点?文学掌握是指通过心灵 的转换对世界的外在形态进行间接的掌握。 特点是需要心灵的整体活跃,充分发挥人的 理想力、记忆力、想象力。 13、文学为什么具有审美愉悦功能? 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指文学作品 给人以情绪的感染、精神的慰藉和感官的快 适,是文学能够使人在烦恼之余,给美的享 受和愉悦,让心里振奋精神、恢复平静。 来自于文学创造的艺术美,艺术美又来源 于对生活的事物和情感的描写。是作为 一种文学的社会作用而存在,是艺术家能动 反映的产物。 14、什么是文艺的认识功能?它包括那两个 方面? 是指文学作品能够扩大人的认知领 域,具体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 身的认识。包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 人自身的认识。 15、什么是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文学为什 么不能够直接起到变更现实的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 界。净化人的灵魂。 原因:(1)文学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 只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2)思想 启迪也就是一种思想诱导,有即时效果和延 迟效果之分。(3)文学影响人的方式,是通 过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内部精神状态、 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来间接的对生活发生 作用。 16、文学发挥社会作用有何独特的途径和方 式? 途径是通过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来 反作用的。方式是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 作用于接受者的习惯。 第二章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 1.如何理解文学形象在文学活动的位置? 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中心 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与核心 在文学中形象是比语言更重要的因素 2.问什么说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形式化了生 活? 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到深入生活 作者从朱主观上可以把握生活,在用感性的 形式把这种把握到生活表现出来,就成为了 文学形象。从本质来说,所有形象都是生活 的形式化结果。作者通过语言将生活形式化, 读者通过语言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3.形式化过程包括那几个环节? 主观化:对客观生活的认识,意味着对生活

关于文学的本质特征

一、什么是文学?或者说文学的特质是什么? 在比较中来认识:1、与绘画用色彩、线条,音乐用声音和节奏,舞蹈用形体动作和表情,雕塑用物质材料和形状不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 ①又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② ①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见《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32页。

《文心雕龙·原道》篇:“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心雕龙·神思》篇:“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其表征的艺术特征如下:(1)、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与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相比,其形象是间接的;与音乐相比,其形象又是直接可感的。(2)、表现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统一。以语言为中介,可以再现和表现外宇宙和人的内宇宙的所有内容。黑格尔说:“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在表现形式上比起其他艺术都远较广阔,每一种内容,一切

精神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内在的和外在的情况都可以纳入诗(泛指文学),由诗加以形象化。

”①可以说,所有物质的与精神的,动态的与静止的,有形的与无形的,内在的与外在的,文学描绘的内容无比广阔而丰富。这一点其他艺术形态却不能胜任,譬如雕塑和绘画只能表现瞬间的现象。不仅如此,文学能将笔触深入人的内心和思想深处,其揭示的人类思想的深刻性和表现的情感的细腻性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远远不能及的

《文心雕龙》文学本质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6494533.html, 《文心雕龙》文学本质论研究 作者:殷芳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8期 摘要:对文学本质进行探求,就是在尝试解释“文学是什么”“文学怎样存在”。《文心雕龙》中关于文学本质论的揭示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文学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文学是神思和储学的成果、文学是物与情交互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文学本质 《文心雕龙》作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步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以“衔华而佩实”的文学本质认识贯穿全书,“衔华而佩实”是说文学应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与此同时《文心雕龙》进一步描述文学产生的过程,点明文学是神思和储学的成果,所有这些对于文学的认识最终都指向:“文学是什么”“文学怎样存在”。 一、文学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刘勰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论述,“内容”主要是指文学的思想内涵,是作者想要通过文学表达的思想情趣;“形式”不仅包括了辞藻,同时包含了文学的声律音韵。刘勰对内容与形式关 系的论述是从文学的产生开始的,在《原道》篇中,其认为内容与形式是同时产生的:天地间自然万物都各有自己美的形貌,日月、山川、虎豹、草木都以他们独特的样貌存在于这个世界。这种形貌不是外加上去的,而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天地间一切物体都是这样,形貌的产生总是与事物本身的特点相关。因此刘勰说:“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这就是由自然界推及到文学,强调文学与自然的共通性,同时指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应该融为一体,不应割裂地来看。 之后,他在《定势》篇中,进一步论述了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刘勰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文章的体势就好像圆的东西易于挪动,方的东西比较安稳一样,这种性质和物体本身的特点是直接联系着的。文章的体裁是随着作者的情感而确立的,文章的规格形式,又是随着文章的体裁而自然形成的;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应核有什么样的形式,即“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刘勰对内容和形式的论述,更集中、更重要的是《情采》篇。这里谈到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的关系: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如前所述,物体或文学作品的形式,是随物本身的特点或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形成的。那么,形式就必须是在它表达了一定的内容时才存在,离开了内容,形式就无所依附,因而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刘勰正确地指出,“文”是依附于“质”的,即形式是依附于内容而存在的。同

文学体系本质

文学体系本质 研究文学的本质规律,是文艺理论家的职责。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 从西方到当代中国学界涌起了一股“反本质主义”的声浪。这种社会 文化思潮是对极端的、僵硬的、教条的本质主义的反拨和挑战。不过,“反本质主义”决不会消解研究文学的本质规律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更不会颠覆文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怎样准确理解 文学的本质和本质主义。 真正完整地深刻地理解文学的本质规律是很难的。具体到每个学者, 虽然无法穷尽文学的真理,但往往会在追求文学真理的长河中,增添 某些新的因子。理应珍惜学术前辈们对文学的本质规律理解的理论成果,充分肯定其中有价值、有意义、有先进思想成分的合理内核,尊 重他们的劳动和智慧,爱护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那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和 精神财富,立足传统,锐意创新,在以往既有的基础上把对文学的本 质规律的理解持续推向前进。 理应承认文学本质和一切事物的本质一样都是可分的。至少能够从四 个向度上把握文学的本质:从文学的横向上,开拓文学本质的广度, 体现文学的“本质面”;从文学的纵向上,开掘文学本质的深度,体现 文学的“本质层”;从文学的流向上,驾驭文学本质的矢度,追寻体现 文学发展趋势的“本质踪”;从文学的环向上,拓展文学的内在和周边 的关系,从而把握文学的“本质链”。文学的本质是能够划分为多方 面的、多层次的,同时又是流动的、变化不居的,在相互制衡的内在 的和周边的关系上持续变异,获得新质。不论是从广度、深度、矢度 和圆度上,换言之,不论是从横向、纵向、流向和环向上,都理应对 文学本质作开放的理解和系统的阐释。 真理是全面。对一般的理论界说来说,所包容的对象本质的全面性都 是有限的。当文学的内容在广度上有了新的拓展,旧的界说因为不可 能包含和预示文学的新质,产生解析文学的片面性和偏执性,从而失 去阐释的有效性。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同样是从片面到全面。获得片面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

文学概论(一)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1分) A:卢克莱修 B:西塞罗 C:贺拉斯 D:朗吉弩斯 2、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1分) A:完整性 B:连续性 C:思想性 D:生动性 3、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叙述次序统称为()(1分) A:顺时序 B:逆时序 C:倒叙 D:插叙 4、“一个伟大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说这句话的人是()(1分) A:布洛克 B:克罗齐 C:卡西尔 D:科林伍德 5、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1分) A: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 B: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C:表意人物与象征人物 D:悲剧人物与喜剧人物 6、刘勰“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说法强调的是文体的()(1分) A:通变 B:格调 C:风骨 D:体性 7、威克纳格认为史诗和戏剧诗人的风格属于()(1分) A:想象的风格 B:智力的风格 C:情绪的风格

8、认为风格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一切隔阂的能力”的作家是()(1分) A:托尔斯泰 B:高尔基 C:高尔斯华绥 D:狄更斯 9、中国最早的诗论是()(1分) A:《二十四诗品》 B:《典论·论文》 C:《文赋》 D:《毛诗序》 10、从本质特征来看,艺术想象是一种()(1分) A:科学活动 B:认识活动 C:思想活动 D:审美活动 11、意境论的源头可上溯至()(1分)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12、主张把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方法是()(1分) A:后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B: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 C:英美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 D: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 13、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1分) A:叠韵 B:叠字 C:重复 D:双声 14、文学有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1分) A:严肃文学 B:纯文学 C:精英文学 D:大众文学 15、提出“得意而忘言”这一观点的是()(1分) A:孔子

文学理论一

第一章本质论 一 文艺学(1949,俄语,文学学)即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包含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文学理论即对文学活动的认识。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对“文学是什么”(本质论)的回答。 一、文学:“四要素”与“三过程” 文学即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多环节的精神活动,不仅包括“四要素”(艾布拉姆斯:作品、作家、世界)和“三过程”(体验、创作、接受),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文本 作品 二、五种文学观念 从“四要素”的不同联系,历史上出现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和体验说。“五观念” (一)再现说 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作品是对世界的仿摹或再现。 发展:摹仿说(亚里士多德),统治西方两千年,是“再现”说的源头。变体:“镜子”说(生活习俗的镜子),

“临摹”说(临摹自然本身),“复制”说(俄国19世纪批评家别林斯基,艺术是现实的复制),“反映”说(毛泽东,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表现说 强调“作家”与“作品”的关系,即作品是作家的情感自然流露。 发展:诞生于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第一次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柯勒律治(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引起的),雪莱(《为诗辩护》,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 (1)作家为主体 “发乎内”是基本倾向,冲动的宣泄是创作根源,创作的动因是作家内心的情感寻求表现的冲动。 (2)情感第一性 诗(文学)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是存在于审视对象时诗人(作家)的心境、心理状态。即诗人描写一头狮子,狮子本身是虚,观看者的兴奋状态是实。 (3)想象力充分发挥 使平凡事物呈现不平凡色彩——想象力色彩。 西方“表现”说 VS 中国的“诗言志”“诗缘情”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_郑海凌

·翻译理论与技巧· 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郑海凌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艺术,为什么人们给它冠以艺术的美名?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便会发现,求证这一命题并不那么简单。在翻译领域里,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人们有时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者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造成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本文拟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问题做初步探讨,同时求教于翻译界同行和前辈。 (一) 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古罗马修辞学家西塞罗关于“演说家式的翻译”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单独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尽管大诗人谢灵运、李白都曾涉足翻译活动,刘禹锡也曾有诗句:“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从汉末佛经译者的文、质之争,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涉及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标举它的名目。也许先辈们要寻找一种能涵盖一切的翻译原则,忽略了翻译的对象。在中外翻译史里,混淆翻译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讨论翻译时往往不加分类,不区别待遇,把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熔于一炉,甚至拿文学翻译的理论来对待一切文体。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最为贴切。严复却用来指导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还在“尔雅”上大做文章,岂不画蛇添足!这种误会在当代也不鲜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强调翻译才能是天赋。他并没有把翻译分门别类。科技翻译机器人即将出世,哪里需要什么“天赋”。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其《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却仍然把它和其它文体的翻译放在一起研究,试图建立包容一切文体的翻译学。俄国的翻译家们似乎明智一些,很早就分成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森严壁垒地相互对峙,但他们往往各自强调一个极端,甚至把语言和文学隔离起来。当然,这些现象与当时当地的译学风气或文化传统分不开,不能妄加批评。各国翻译家的理论无疑得到他们本国人的认同,在本国文坛上独领风骚,我们列举这些无非是指出人们以往在研究方法上的疏漏或者个性。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拉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有师法:“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 4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发表,引起苏联教育界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讨论。《苏维埃教育学》杂志编辑部在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抽的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质同的讨论自一开始,就是围绕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而展开的。上层建筑说的论点有: ①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 ②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③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育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④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成分。 2.教育是生产力 其论点有:①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②教育具有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职能。③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把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一个直接的劳动力。④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⑤教育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生产力所决定。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从来就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传授一定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思想意识,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种是传授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用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知识,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教育本来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生产力,也不能归之于上层建筑特点的。 其亚种有:①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但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②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生产力。 ③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上层建筑。④教育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生产力。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决定了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既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也同生产力关系有关;既同经济基础相联系;同也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相联系;教育的本质是其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的统一。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既同意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但又对这一学说不太满意,它只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是同义语的反复,而不是对教育内涵的揭示和阐明。有鉴于此,提出“社会化说”,这个过程的规定性就是:教育者以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这一学说成立的依据是:它揭示了教育的内部矛盾——社会要求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作用。

文学论文

为什么说文学是“人学” 【摘要】:文学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广延性极强的事物,决定了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多样性。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深入理解和兴趣,以下从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人学、人与动物的关系、文学的作用以及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来说明文学是一种“人学”。这将大大有益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文学的含义人学的含义文学作用 现在很多人明白文学作为一种“人学“的含义,以致很多人误解文学的本质,不能很好的理解文学内涵,同时人文素养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若能认识到文学是一种“人学”将大大的促进人们对文学的理解。 一. 什么是文学 文学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文章和博学。从现有文献记载看,“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则直接地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之一:“文学子游、子夏。”后来的《魏书·郑义传》这样说:“而羲第六,文学为优。”在这里,文学是指有文采的语言作品,即今天意义上的文学;同时,文学也指人的博学,即今天意义上的学识或学术,如哲学、历史、语言等。可以看到,文学一词在中国出现,一开始就突出了“文采”含义。同时,文学从它被使用时起就具有了学识(博学)含义。按照这种观点,凡是富于文采的作品和显示渊博学识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为文学。但是到今天文学至少还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确实,文学有理由被视为文化。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的文化形态。这正是文学的文化含义。在中国,文学最初指的是文章和博学。这正好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的含义。《说文》:“文,错画也,象交也。”《释名.释言》:“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而在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

文学概论题库

文学概论(上)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有收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符号学,文学心理学,文学哲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填空为主)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一,文学活动论 自由:是指人的活动是建立在关于人对对象世界的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是有意识的,并以理性为指导的.(利用已有规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自觉:是说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能动的.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是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文学的出发点,连接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 二,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应 镜子论: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认识 三,艺术生产论 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掌握是”艺术的掌握”,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评论是”诗意的裁判”,而这个概念是20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来的. 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五,艺术交往论 当代德国理论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在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大致上取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这里的人不是孤立的或抽象的人,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2.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本质的形象图景,它以生活真实为源泉,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3.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作品的形式价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特异性。 4.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 5.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学) 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科学主义、人文主义)。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观念悲剧、社会悲剧。 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论文、点评、随笔、序跋。 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美学观点、历史观点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 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②③ 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 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②③⑤ 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 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④ 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 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①②③④ 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 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①②⑤ 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 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①②③⑤ 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 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②④⑤ 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其实际上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文学学。 2、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3、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4、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 5、一般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史 共时← —————————————→历时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史 特殊文学史 6、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7、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 8、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9、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10、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2)、文学心理学: 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出入”说。 西方文论:亚理斯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荣格“原型”说、“投射”说、克罗齐“直觉”说、 3)、文学社会学:丹纳三因素说: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4)、文学符号学 5)、文学价值学 6)、文学信息学 7)、文学文化学 1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 1)、文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艺术交往论 12、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 ★ 1)、“诗言志”说(选择,填空题)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序》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白居易《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13、形式主义文论 1)、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效果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一、概念题(10 分,每小题2分) 1.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2.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本质的形象图景,它以生活真实为源泉,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 3.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作品的形式价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特异性。 4.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 5.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学) 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科学主义、人文主义)。 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声音、画面、情感经验。 1 淘宝金榜题名试题店铺独家题库

论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

论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 [摘要]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2 1世纪文学发展的总体面貌和格局。为廓清网络文学发展现状,笔者对我国现有的文学网站、网上作品、网民阅读状况和网络文学的势态与走向等做了一次网上调查,以期了解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总结其经验教训,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互联网文学本质 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接着中国开始有了本土的文学网站,开始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网络文学批评也逐步开展起来。但网络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内容、形式极为丰富,网络文学批评大都以经验式评论为主,情绪色彩较重,很少对网络文学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学理分析与把握。本文将对网络文学与文学本质联系起来分析。 一、“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批评的范畴还没有正式进入文学词典,“网络文学”这一概念的所指还不确定。而且,在文学批评界,“网络文学”作为“文学”的合法性也一再受到质疑,对此,文学批评家李洁非在《Free与网络文学》一文中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网络文学”这个概念的提出事实上是“一种极其机会主义的权宜之计”。因为,作为一种写作方式,网络写作是非文学性的,对其评价也应该持非文学的态度。由此,他强烈地主张,要“撇开‘文学’一词来谈网络写作。网络写作根本不是为了‘文学’的目的而生的。”事实证明,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一个现实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文学经由互联网这一特殊的传播媒介在短时间内已经影响了一部分人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兴盛,从一个全新的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全面关照和认识文学的视角,即有的关于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功能、文学的标准以及文学的边界等等的知识,将会重新得到检省和反思。 二、历史地看,文学作为研究和关照的对象,自有文学以来就成为研究者们不断定义和规范的东西。但是,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言志”还是“缘情”观,无论是西方古典的模仿说、再现说,还是近代的表现说,抑或是20世纪开始的对“文学性(诗性)”的所谓客观研究,都能清晰地告诉我们文学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和功能,但又都不能穷尽我们对文学的全面感受和理解。总体来说,所有这些对文学的规范,都有各自对文学的独特领悟和认识,并且在特定时代主宰了人们对文学的观念视阈。但是,迄今并没有哪一种理论观点可以成为人们定义和规范文学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文学史对文学的认识和知识规范是一个不断地拓广并深入的过程。同时,也说明文学自身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系统。 三、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用互联网给人们建构起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有人

浅谈乡土文学的本质特征

浅谈乡土文学的本质特征 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在现代中国,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最早源于鲁迅。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①但这又非勃兰兑斯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 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 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 或者炫耀他的眼界。鲁迅对乡土文学理论显然侧重的是寓居在北京的知识分子, 突出的是知识分子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西方文化视角对乡土的观照, 突出的是知识分子隐现着乡愁的胸臆。以往对鲁迅等乡土小说观的阐述往往只是机械地以题材(农村) 和人物(农民) 为中心,而未能看到乡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重要意义, 这恰恰违背了鲁迅称之为侨寓文学的初衷。显然, 鲁迅的乡土文学观, 既不同于周作人对风土、地域色彩的表层把握; 也不像茅盾那样特别强调时代、政治的因素。客观地说, 周作人的乡土文学观倡导的是具有地域文学倾向的乡土文学; 而茅盾的乡土小说观对于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的重视②,使之与鲁迅的乡土小说观具有某种程度的暗合。但茅盾显然更强调的是在特殊的风土人情描写之外的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③,使他关注的是农民的现实命运, 并一度以农民文学来命名。它为后来在宽泛意义上的农村题材小说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石。而鲁迅的乡土小说观则把焦点对向了中西方文化冲突境遇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领域。尽管鲁迅、茅盾、周作人的乡土小说理论有着各自的侧重点, 然而, 他们却共同为20世纪宽泛意义上的乡土文学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从不同方面丰富了乡土文学的审美内涵。 以上对乡土文学的一些理论观点来看,其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乡土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其内核是地方色彩和原乡况味。即特定地域的特殊生态景观、风土习俗、文化品格、乡土情感或乡土精神、乡土理念等文化因子的圆整和合。 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一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如沈从文的小说表现的是湘西朴素的风情,可以说他写乡土的立场就是他自己说的“我是一个乡下人”,他写乡土时对乡村的生活方式很少持评判者的态度,不是高高在上地审视。而是在生命意义上追忆乡土,以一种平等的态度,站在乡土之内,发现乡村生活的细微委曲之处,以自觉的美学意识,写成丰富自足的美的文本。因之,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对乡土生活的亲族关系,乡土信仰、传说、神话,以及自身文化传统的展现,对土地的热爱,看到的是乡土的生命。在《萧萧》中,萧萧怀了孩子之后,未来的走向,在沈从文的笔下显得特别有意思。最后萧萧还是莫名其妙地留了下来的结局。在文章中,透露着不知如何的一种自然性态度,此态度高度暗示了沈从文对乡土文化,乡土人文的浓厚向往,同时也是对湘西根深蒂固的乡土情怀。因而,在沈从文小说中描述人物主角留下来的结局,而不是出走,一直是沈从文小说中一再重复出现的情节或结局。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有离乡背井的怀恋,对美好人生、雄强生命力的赞颂,亦有轻贱生命的痛苦,和对那里只有被历史左右的不能创造历史的人们的遗憾。沈从文所有的乡土情怀都在湘西这个独具审美内涵的地方体现出来,这是个与都市社会对立的精神家园。

(完整版)文学概论的课后所有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 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 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两大流动系统。 第二章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简要说明。 答: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①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 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②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 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③艺术生产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现代资本运行的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 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④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 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⑤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 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第三章 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6、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