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毕业论文1(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刘佳考籍号: 911411102333 专业年级:11级会计电算化

题目:论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

指导教师:蒋欣副教授

评阅教师:

2012 年04 月

目录

1 引言 (1)

2 银行会计的风险 (1)

2.1 银行会计的核算风险 (1)

2.2 银行会计的结算风险 (2)

2.3 银行会计的管理风险 (2)

2.4 银行会计的操作风险 (3)

2.5 银行会计的监督风险 (3)

2.6 报表编制风险 (3)

3 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 (3)

3.1 银行自身创新能力跟不上业务的发展需要 (4)

3.2 我国管理模式不健全,运用不到位 (4)

3.3 制度不完善,无法满足银行风险防范的需要 (4)

3.4 人员素质偏低 (4)

3.5 领导决策失误 (5)

4 有效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建议 (5)

4.1 加强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核算制度的严密性 (5)

4.2 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5)

4.3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一步防范会计风险 (6)

4.4 加强银行内部审计,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机构 (6)

4.5 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7)

4.6 引进风险管理模式 (7)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

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会计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究其根据在于银行经营指导思想存在误区,银行会计内控缺位。各内操作风险时有发生,以及内部人的道德风险个社会因素共同引发金融案件。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认识深入革命,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加强内部控制,实行集约化管理,建立适应新形势和经营管理要求的银行会计管理和营运体系。

关键词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1 引言

会计作为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于银行业务处理的全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虚假会计信息不但会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判断、分析、预测、决策时发生失误,而且也会导致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对金融市场的控制。近几年金融系统案件频繁发生,大多缘于会计监督乏力,如何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是我国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因此,从银行会计业务、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方面了解银行会计风险的种类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进一步从市场环境、管理模式、制度等方面深入地展开分析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策略。

2 银行会计的风险

从会计职能来看,银行会计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要反映银行的经营活动,而且要对银行的经营运作起反映、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通过对银行经营活动的正确反映、核算、监督,将信息提供给需求者,使他们正确地决策,引导资金的正确投向,有利于银行健康有序的经营与发展; 反之,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从银行业务角度来看,银行的主要业务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银行会计的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银行的每一笔经营业务的运作都要通过会计处理来反映,都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也就是说,银行会计的核算过程,就是具体办理银行业务和实现银行基本职能的过程。可见,银行风险的产生、发展是与银行会计的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加强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是防范和化解银行会计风险的重要一环,因此,银行会计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成为银行工作的重点。

2.1 银行会计的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银行的会计核算是银行部门的主要任务,也是银行业的基础工作。银行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真实、完整、及时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从会计核算工作的环节上来看,核算非常多,主要分布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及中间业务中。银行会计人员需要对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业务和借款业务,资产业务中

的贷款业务、债券投资业务和现金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中的清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托管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理财业务等进行反映和核算。很多银行的风险都是与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有关,因此,银行会计的风险贯穿于银行的每一笔实际发生的会计业务中。

2.2 银行会计的结算风险

结算风险主要指银行会计人员在办理结算业务中出现的风险。结算业务是银行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业务,随着经济的发展,票据的支付数量日益上升,会计人员在结算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2.2.1 票据的结算风险

票据的当事人签发票据时填写不清楚,使会计人员不能准确入账或者支付,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同时,因会计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有了失误,可能会出现错发、误发、漏发、迟发的现象,这样不仅延长了资金在途时间,还会给不法分子套用联行资金以可乘之机。特别是在办理商业汇票业务过程中,由于一些不法分子法律意识较弱,通过伪造或者变造票据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

2.2.2 电子划汇的结算风险

电子汇划业务也存在风险。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各个银行为了加快资金汇划速度,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了电子联行。但通过电子联行汇划的资金,仍然存在着大量风险。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如果不及时地进行资金的汇划操作或者操作有误都可能延误资金的到账时间,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2.2.3 信用卡的结算风险

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其客户提供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信用卡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一个支付结算工具,它的产生在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不小的风险。银行根据双人经办、双线控制、相互制约的原则给客户办理信用卡,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办人员为了增加自己的业绩,对一些不符合办理信用卡条件的客户也进行了信用卡的办理,会计人员也没有及时地核查,潜在的风险较大。一些客户恶意透支,不归还银行的资金,导致风险发生。

2.3 银行会计的管理风险

2.3.1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银行新业务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间业务的发展,真正精通银行会计业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银行会计人员的素质尚待提高,银行人员素质不佳,操作行为不规范,很容易发生会计上的差错。

2.3.2 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有的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遵守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 部分基层网点特别是办事处、分理处,都是领导说了算,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较大。

2.3.3 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权限不清

在银行实际工作中,会计混岗、兼岗、业务处理一手清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财务制度不完善,有些会计可以从中钻空子,谋取个人的利益。

2.4 银行会计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分为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四类。操作风险事件发生频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危及银行的生存。

2.5 银行会计的监督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重账务核算,轻账务核对,使稽核制度形同虚设,不利于稽核职能的发挥,稽核工作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会计风险的发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有的银行超规模发放贷款导致,存款准备金严重不足,不良资产增加,不仅严重影响银行的正常运行,而且还给银行带来经营上的风险。

2.6 报表编制风险

报表编制的风险最主要的表现是编制报表的数据不真实。凭证填制错误,凭证汇总上的过失,现金日记账及银行存款日记账没有及时记录或调整,少记、漏记或者虚假业务的记入都会导致数据的不真实。其中最主要的是利润反映不真实。由于银行的特殊性,报表的有些科目很难在其他报表中找到而且有些科目和其他报表的科目方向是相反的,所以银行会计报表的编制都要多从银行角度考虑,对其他一些科目(贵金属、贴现、存放同业款项等)都需要很好的掌握和了解,这些在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很容易出错。

3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

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是我们不难从以上风险可以看出,主要因制度安排、组织管理模式、技术方法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导致银行会计风险的产生。

3.1 银行自身创新能力跟不上业务的发展需要

从银行本身来讲,银行的业务量比较大,除了银行的工作中包括基础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外,中间业务也日益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间业务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但是业务开发的过程中,吸纳和模仿型的创新较多,原创型的创新较少,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技术含量低。

3.2 我国管理模式不健全,运用不到位

(1)在管理模式上,缺乏理论的指导,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范围、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管理文化。

(2)在宏观监管方面,分级管理的体制使作为经营主体的各级分支机构部门权利相对集中,同级机构缺乏相互牵制,使得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实现。

(3)大多数国有银行的会计处理系统目前都与分级管理体制相适应,使会计工作实际处于地区分割状态,极易导致风险发生。

(4)地方保护主义情况严重,地方政策使一些银行享有更好的政策和条件,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从而造成了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

3.3 制度不完善,无法满足银行风险防范的需要

首先,实行新会计制度后,银行记账原则由“收付实现制”变成“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未将会计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始终,小则事关银行自身的利害得失,大则事关整个金融业的安危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其次,不允许银行对其资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计价方法计提减值准备,我国银行的多项金融与非金融资产完全暴露在减值跌价的风险之下,而无任何防范跌价减值风险的应对措施。再次,允许银行集体呆账准备金的范围过窄、比例过小、方法过死,审核的手续过繁,使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显得极为脆弱。最后,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制度规定相对滞后,使得银行会计对日益增多的衍生工具业务所可能带来的高风险缺乏有效的披露。因此,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就日益显现出抵御风险的重要性。

3.4 人员素质偏低

各个单位往往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管理制度上,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更是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单位很少把工作放在实际工作中,导致一些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真正精通业务、懂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匮乏,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会计管理的需要。另外一些会计人员职责不分,缺乏有效监督,他们无视财经纪律,账外设账,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虚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致使目前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够理想。

3.5 领导决策失误

主要表现为会计部门未及时向领导层提供决策需要的反馈信息,或者未能通过核算、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领导层决策失误,从而可能带来损失。

4 有效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核算制度的严密性

4.1.1加强贯彻会计原则,灵活运用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等基本核算原则。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及时地填制会计凭证,严格执行会计业务操作规程,以真实、有效的凭证为依据进行账务处理,要有账有据,对凭证进行审核。账户的登记应做到当时记账、当日结账,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合理合规地列支各项费用及税金,正确反映各项收入,确保会计核算期间数据的真实、完整、合法。对于各种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还要单独设立账簿进行登记,在遵守记账规则的同时,也要严格遵守银行会计制度及相关核算的规章制度,准确反映表内表外业务。特别要说明的是表外核算,表外业务通常指对银行产生收入或承诺,或有合约的业务,这些业务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不直接影响表内资产、负债和权益,因此我们也要对其发生的业务进行记录,有必要采取单独核算的方法,并要派请专人进行保管其业务的相关资料。

4.1.2 加强会计核算的监管

完善会计核算监管制度,强化监督手续,加强检查复核,严格账务处理规程和会计核算责任,通过不断完善的会计核算监督体系,尽可能防范核算风险的发生,以减

少风险损失。在会计监督中要强调独立、严格、及时、有效,尤其是重视会计业务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因为事后发现问题往往无济于事。

4.2 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重视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不断强化银行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银行会计人员实际操作水平。

4.3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一步防范会计风险

4.3.1 强化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开性,通过预算我们不但能对未来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出相关的披露,而且也为以后各项资金的使用提供了依据。加强预算控制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全面、有效地进行预算控制,防范会计风险。

4.3.2 强化授权批准控制

各银行应明确规定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银行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4.3.3 实施职责分离管理

由于银行会计的特殊性,一般银行内只设立一个会计窗口,往往总管着所有账户,一些不兼容的岗位都由一个会计操办。我们要职责分离,单位内不相容职务按照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确保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形成相互制衡机制,提高银行会计的工作效率,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4.3.4 实施岗位责任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是银行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按照岗位明确责任、考核责任的一种行为准则。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可使单位内部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员工均有明确而具体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责任。银行依据岗位责任制度评政绩、定奖赏,从而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4.4 加强银行内部审计,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机构

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银行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体系,内部控制的执行与否、执行效果如何,能否适应新情况、需要做哪些改进等,都需要进行跟踪,而这种跟踪是不能仅仅通过规范制度要求的定期的信息披露来完成的,而是需要银行自身来不断加强监督。首先,应当有专门的机构专司风险管理职能,定期评估全行的各类风险和总体风险水平,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其次,把有效控制风险放在首位,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业务运营都要以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有效控制风险为主线,建立和完善资产分类制度、审慎的会计制度、损失准备金制度、互相监督牵制制度等风险制度;第三,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风险分类方法,把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作恰当分类,比如划分为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定期对各类风险的水平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评估,并检讨各项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和明确应采取的补救措施;第四,借鉴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创建适合于本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型,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风险管理。

4.5 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因会计信息不全或信息失真导致经营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各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1)各银行要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业务处理、会计信息的提供、银行的管理等提供帮助。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银行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2)银行会计人员在录入信息或者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运用数据库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的同时,应严格划分使用权限,明确使用者、管理者、维护者三者的权利与责任,严禁越级和交叉操作。

(3)对银行计算机系统实施有效的内在控制,如对输入数据要检查其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构建支持银行财务分析、盈利分析和风险管理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4.6 引进风险管理模式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基础,以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管理范围,全程的管理过程,全新的管理方法,全员的管理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对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进

行全方位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会计风险的发生。在管理的范围上,对各个业务单位纳入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能使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得到全面化、系统化的管理,同样可以防范会计风险。全新的管理模式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行业文化,提高会计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从而进一步防范风险的发生。

结论

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离开了各方面的协同,单靠银行会计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增强会计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加强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核算制度的严密性,加强银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一步防范会计风险,加强银行内部审计,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机构,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引进风险管理模式,才能控制和降低银行会计风险。

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蒋欣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 林芸.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5-22.

[2] 马海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1-30.

[3] 包咏梅.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防范[J].现代金融报,2007,(4):38-53.

[4] 闫冰竹.商业银行价值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299-316.

[5] 成力为.货币银行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174-186.

[6] 柳永明,李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30.

[7] 邓春华.财务会计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62-74.

[8] 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J].天津大学学报,2005,(2):72-80.

[9] 王卫东.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3-125.

[10] 周逊捷.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浅析[J].现代商业报,2010,(3):85-113.

[11] 黄鹤,李仕明,兰永.论制度变迁的实质[R].北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