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硫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其与卡介苗膀胱灌注耐药性的相关性的研究

金属硫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其与卡介苗膀胱灌注耐药性的相关性的研究
金属硫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其与卡介苗膀胱灌注耐药性的相关性的研究

强度更高。

MT在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癌中的表达直方图见图1

图1MT在不同病理分级痨胱癌中的表达

3MT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MT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期韵相关性见表2

表2m在不同病理分期膀胱癌中的表达

注:病理分期Tl及以下为低分期,病理分期T2以上为高分期。p_0.002,p<O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应用两组等级资料的非参数检验,结果说明:Mann—Whitney

U=775.500,WilcoxonW=3190.500,Z=一3.167,P=O.002,P<O.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不同病理分期(低分期及高分期)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MT表达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MT在不同病理分期膀胱癌中的表达的直方图见图2;

图2MT在不同病理分期膀胱癌中的表达

4耐T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长方式的相关性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长方式分为乳头状和非乳头状两种,MT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长方式的相关性见表3:

表3耵在不同生长方式膀胱癌中的表达

p=O,001,p<O.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应用两组等级资料的非参数检验,结果说明:Mann—WhitneyU=661.000,Wi]coxonW=3436.000,Z=一3.432,P=o-OOl,因P<O.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不同生长方式(乳头状与非乳头状)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MT表达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以认为MT在非乳头状生长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强度高于乳头状癌。

图3湃在不同生长方式膀胱癌中的表达

5MT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经随访10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5年复发的情况见表4。

表4MT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注:p=0,002.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14

膀胱癌手术后怎么确定要不要化疗

膀胱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一旦患病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因而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做好其预防工作。对于膀胱癌的治疗,手术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切除病灶,控制病情发展,但手术局限性较大,术后会伴随一定的复发转移几率,需要辅助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如化疗,但化疗有一定的副作用,有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也不知道是否该化疗,那膀胱癌手术后怎么确定要不要化疗呢?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膀胱癌术后通过化疗可以作用于全身的癌细胞,在短时间内抑杀大量的残存癌细胞,稳定病情,预防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时间,但化疗也有一定的弊端,无法区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会将它们一块杀死,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会随之下降,需要慎重选择。膀胱癌患者术后要不要化疗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如身体状况、病理分型、病理分期、侵犯的范围以及手术的效果等,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好,对化疗敏感,可以考虑化疗,如果患者体质较弱,对化疗敏感,则不建议化疗,即使勉强化疗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 针对化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在化疗期间辅助中医药的治疗,通过补气养血、健脾和胃等中药,减轻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扶正元气,调理脾胃,增强患者体内,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以及耐受力,增强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使患者顺利完成疗程;在化疗后坚持用药,还有助于巩固化疗的疗效,抑杀残癌,降低复发转移几率,延长生存时间。另外对于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以中医为主进行巩固治疗,有助于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补充元气,增强免疫功能,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还能清除残存的癌细胞,预防术后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其实质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通淤”“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洪三秋(化名),男,膀胱癌,河南民权人 2018年2月,洪三秋因血尿持续多月不见好转,到市医院检查,CT显示:膀胱占位。后家人带其前往郑州求诊,在省肿瘤医院经膀胱镜活检显示:尿路上皮癌,该院医生告知:“手术切除以后,老人的生活质量会很低,可能活不过两年。也可以选电切术,术后化疗,但复发率高达80%。”听到医生这么中肯的建议,家属思虑再三,遂拒绝手术,决定保守治疗,后经人介绍,洪三秋于2018年4月11日到郑州希福医院求诊。 初诊时,其儿子告诉袁希福院长:“父亲主要症状在小便上,小便有灼烧刺痛感,尿频,尿急,尿热。去做伽马刀(放疗)的时候,还要先去14楼补血。”得知患者情况,袁希福觉得先以扶正为主,补充患者元气。服药20剂后,洪三秋就觉得尿痛减轻了,尿发热也减轻了。感觉到效果后,他便坚定了用药的信心,坚持服药。洪三秋的病情一直稳定的不错,后来经袁希福建议配合西医电切术治

卡介苗治疗膀胱癌的免疫机制与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卡介苗治疗膀胱癌的免疫机制与研究进展 The immune mechanism of Bacilli Galmette-Guerin in treatment of blander cancer and research progress.JI ANG Fei-ling,SHAN Bao-en.(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Haikou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 Haikou570208,Hainan,P.R.China) 蒋翡翎综述1,单保恩审校2X 摘要:卡介苗(BCG)是最早用于肿瘤治疗的生物制剂,尤其在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与防止膀胱癌术后复发有 显著疗效。但由于其副作用,使得人们不断地探索其治疗膀胱癌的免疫机制;以及从BCG里提取有效成分并利用重 组BCG等方法来提高B CG在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其副作用。本文对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卡介苗;卡介苗有效成分;膀胱癌;免疫机制 中图分类号:R73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27(2005)03-640-03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癌之一,其中有90%以上为移行上皮细胞癌,有相当一部分为表浅膀胱癌。除手术治疗外还辅以化疗和放疗,但其复发率高达70%。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免疫疗法,尤其是采用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表浅膀胱癌有较好的疗效。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BCG膀胱内灌注对预防术后复发,治疗原位癌,防止肿瘤进展有显著疗效[1]。但仍有30%的病人对BCG膀胱腔内灌注无反应,特别是BCG 膀胱腔内灌注所致的膀胱局部与全身并发症使得BCG膀胱腔内灌注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国内外学者不断研究BCG膀胱腔内灌注的作用机制和从BCG提取有效的成分,使其既具有B CG所具有的免疫调节作用,又没有其所带来的副作用。目前,BCG对膀胱癌的免疫治疗进展迅速,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BC G治疗膀胱癌的历史 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 rin,BC G)是由强毒的牛型结核杆菌经过13年传种230代所得的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活菌苗,最早用于结核病的预防。直到1935年,Sweden的Holmgrea首次报道用BCG治疗癌症。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报道,BCG对白血病、结肠癌、肝癌、肺癌和黑色素瘤都有治疗作用。1976年Morales等首先报道,用BCG治疗膀胱癌; 1980年Lamm经过严格的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了BC G治疗膀胱癌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大量临床实践证实,BCG膀胱腔内灌注在预防肿瘤术后复发,治疗原位癌,防止肿瘤进展,提高生存率及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免疫疗法[1,2]。 2BC G治疗膀胱癌的作用机理 B CG用于膀胱癌治疗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有研究证明,BCG抗肿瘤是局部免疫机理[3]。其抗肿瘤作用分为启动阶段和效应阶段。 2.1BCG抗肿瘤的启动阶段Ratiff等人在他们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BCG与膀胱纤维黏连蛋白(FN)的结合并被肿瘤细胞内在化是其发生免疫反应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起始步骤。2.1.1肿瘤细胞在启动阶段的作用肿瘤细胞在BCG抗肿瘤的启动阶段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在BCG的诱导下,不但表达可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抗原肿瘤相关抗原(TAA)和交叉反应抗原(CRA)[4],而且还表达细胞黏附分子(I-CAM-1),从而增强效应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 在BC G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后,肿瘤细胞可以表达MHC- II[5],MHC-II可通过与巨噬细胞的表达,激活CD4+T细胞。Ikeda等报道,活BCG可诱导鼠膀胱癌细胞株MBT-2和人膀胱癌细胞株T24、J28等增加表面抗原MHC-II,CD1,CD80和I-CAM-1等分子的表达,而且BCG作用过的MB F-2细胞能刺激经BCG激活的淋巴细胞产生IL-2和IFN-C,这些结果均有力地证明肿瘤细胞有增加APC的特性和功能[6]。 B CG的胞壁成分(LAM脂阿拉伯)甘露糖,BLP细菌脂蛋白,PGN肽聚糖)可以激活TLRs(Toll-like receptors)钟声蛋白样受体,该受体属于人类IL-1受体家族,有9个亚型,在人类膀胱癌上皮细胞株和人类尿路感染模型上皮细胞也检测到TLR -2和TLR-4的表达,因此可以认为,BCG的胞壁成分(LAM, BLP和PGN)激活肿瘤细胞表面的TLR-2和TLR-4通过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使肿瘤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表面分子,如INF-C,IL-2,IL-7;IL-12,GM-CSF,ICAM-1, B711,B7.2等,这些少量的细胞因子和分子可以促进TH0细胞向TH1细胞转化。李响[7]等报道,经BCG刺激诱导后,人膀胱癌细胞株TLR-2和TLR-4分子的表达水平增强,且经BCG 刺激后,T24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升高,并且与BCG 呈剂量效应关系。IL-12的分泌增加与TLR-2和TLR-4表达水平的增强有量效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而BCG刺激后人膀胱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中IL-4的分泌量并无明显增加。2.1.2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启动阶段的作用单核巨噬细胞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BCG与肿瘤或黏膜上皮细胞接触黏附后,被感染的细胞迅速被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识别与清除,并将B C G抗原输送给静止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为效应细胞。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抗原提呈细胞,未成熟的DC可以通过吞噬颗粒物质经加工处理后由MHC I类分子呈递给CD8+T,由MHC II类分子呈递给CD4+T细胞。方敏等报道,经BCG活化的高表达CD1的DC细胞可以充分激活各T细胞亚群,发挥抗瘤效应[8]。在抗原提呈这一反应过程中, BCG感染细胞的强烈抗原信号可诱导大量免疫细胞趋向BCG 640CHIN A TROPICA L MEDICINE Vol15No13June2005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第5卷第3期X作者单位:11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0208;2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科研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1

盐酸米托蒽醌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观察

盐酸米托蔥醌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肿瘤 复发的临床观察 (作者: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临床膀胱肿瘤复发的治疗和预防中,目前均采用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等。浅表性膀胱癌的患者30%^ 90流初次治疗 后5年内可能会复发,膀胱灌注是预防膀胱癌复发的重要方法。常用的灌注药物如羟基喜树碱、吡柔比星价格昂贵,而盐酸米托蔥醌与卡介苗价格低廉,适合我国大多数人群。研究对比两者间的疗效对于指导膀胱灌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一2010年期间100例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手术且均经术后病理学诊断为膀胱癌,术后7天起行膀胱灌注,每周1次,6周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1年。灌注前禁饮12h,常规消毒后放置尿管,排尽尿液后进行灌注。盐酸米托蔥醌组:盐酸米托蔥醌12mg+生理盐水40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卡介苗组:每次生理盐水50mL 加卡介苗60mg灌注完后夹闭导尿管或拔出导尿管后保留2h,每

15min改变体位1次,即按顺序仰卧位、左侧卧位、俯卧位、右侧卧位共2次方可拔出导尿管或排尿。 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米托蒽醌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 31~82岁,平均55.2岁,肿瘤分期:PTa期12例,PT1期32例,PT2 期5例,PT3期1例。卡介苗组50例,男45例,女5例;年龄33~76 岁,平均54.6岁,肿瘤分期:PTa期13例,PT1期29例,PT2期6 例,PT3期2例。 1.2 观察项目 最初6周每周1次,间隔3个月后再进行每周1次,共3次治疗,以后每半年灌注3次,共持续3年。治疗期间要求每3个月做1次膀胱镜检查,1年后每6个月1次。如无复发,再每年行1次膀胱镜检,出现血尿等症状时随时复查膀胱镜。 1.3 随访及统计学处理 所有病例随访3-42个月,平均21个月。统计学方法采用u2检验。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卡介苗组41例患者出现尿痛,其中出现血尿者2例,发生率为64%其中轻度反应17例,主要表现在膀胱灌注后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及轻度血尿,未处理,于1-2d后症状自行缓解。

膀胱癌的诊断及其治

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 膀胱癌是比较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经常接触致癌物如萘胺、联苯胺等有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染料,橡胶、塑料制品,油漆、洗涤剂等也有潜在的致癌危险。吸烟不仅仅对呼吸系统有害,还是会引起膀胱癌。另外,某些疾病如膀胱白斑、腺性膀胱炎、尿道结石、尿潴留等也可能会诱发膀胱癌。 【症状】 膀胱癌好发于50~70岁的成人,而且男性比女性多见。发病初期不痛不痒,只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血尿一般为鲜红色。即使不进行治疗,几天以后血尿也会消失,使患者产生已“痊愈”或已“好转”的错觉,所以发病初期的血尿很少能引起患者的注意,结果错失治疗良机。 少数患者可出现尿频、排尿时疼痛、排尿困难、下腹部出现肿块等现象,但这些患者多已到了晚期。当癌肿向盆腔广泛转移时,腰骶部疼痛,下肢浮肿。 【诊断】 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一旦出现无痛性血尿时,首先应怀疑膀胱癌,及早做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无创伤,患者痛苦少。检查时,医生可直接通过膀胱镜看到肿瘤的大小、部位、数量、形态等,同时可以直接取肿瘤组织作活检。膀胱癌的确诊还得依靠活组织检查结果。

【治疗】 膀胱癌同其它癌症一样,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根据肿瘤大小的不同,治疗上也有所不同。如果肿瘤很小,而且只在粘膜层,没有向膀胱深处或周围转移时,可以不开刀,直接经尿道将肿瘤细胞切掉或将它烙死,但治疗后要经常检查。 如果肿瘤细胞已向膀胱肌肉深处浸润,可将部分膀胱或整个膀胱切掉。膀胱全部切除时,为了不影响生活质量,还需再作一个“膀胱”,一般是从患者身上切一段回肠作膀胱,将输尿管接在上面,再在腹部开一个口用来排尿。 膀胱癌患者术后极易复发,但如果复发后能及时治疗,仍然可以治愈,所以膀胱癌患者术后要经常检查,一旦复发可及早察觉,一般每三个月作一次膀胱镜检查。 今幸(Rh2)护命素与膀胱癌患者 我们的病人中有一位膀胱癌患者,今年67岁,山西人。 病人是对于人参皂苷Rh2,也是今幸(Rh2)护命素相对比较敏感的患者之一。翻出其病史,如下:2000年小便不禁,未检查与治疗。2004年出现血尿,使用抗感染药治疗无效。后诊断为膀胱癌。病人检测为移行细胞癌(Ⅱ-Ⅲ级),两次化疗之后形成尿道终末“萎缩”,排尿困难,因为经济原因未采取手术,也未继续化疗。 中医辨证病例为:病人血尿,有灼痛感,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属下焦湿湿热型。此后病人服用一个月左右中药,未见明显好转。 后来了解到人参皂苷Rh2产品今幸(Rh2)护命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细胞转为正常细胞,同时清热解毒,消散肿结,或许对病情会有所帮助。 考虑到病人的情况特殊,公司决定给其一个疗程免费的爱心捐助,一个月之后,病人长达五年的小便困难消失,大便亦恢复通畅。 病人服药两月之后,病人舌苔薄白,脉缓和,说明热毒已消。又继续服用一月,病人症状完全消失后,由于经济问题不得以停药。现病情稳定,经复查癌肿块大幅缩小,可惜病人经济窘迫,只能间断服药,否则癌肿完全有望彻底治愈也未一定。 今幸胶囊(人参皂苷RH2)用法用量指南 1、癌症早期 服用方法:正常量服用,每日两次,每次两粒,长期服用。刚刚确诊为癌症,但尚未确定具体治疗技术方案的患者,服用后可控制病情发展,防止肿瘤转移、扩散。 功效特点:改善早期癌症患者贫血、发热、淋巴结肿大、吞咽不畅、上腹饱胀、胸闷胸痛、肝区疼痛、血尿和慢性溃疡等症状。

卡介苗灌注治膀胱癌效果好

卡介苗灌注治膀胱癌效果好 …… 卡介苗是计划免疫法定的疫苗之一,每位新生儿都必须接种,用于预防肺结核。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卡介苗还有另一个用途——治疗和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目前,临床上90%~95%的膀胱癌为移行上皮细胞癌,患病初期多表现为表浅癌。对表浅膀胱癌的治疗主要依靠经尿道切除或电烙。但是,表浅膀胱癌尿道切除后,近期肿瘤复发率高达50%~90%,远期复发率几乎是100%。手术后用卡介苗膀胱灌注,是治疗和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有效办法。 1976年,摩拉里斯(Morales)医生首次将卡介苗直接注入膀胱治疗复发性浅表膀胱癌获得成功。随后各国医生对用卡介苗治疗和预防表浅膀胱癌进行了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卡介苗灌注治疗术后残存膀胱癌的完全缓解率为50%~90%(平均70%),有效降低了膀胱癌复发率,推迟肿瘤复发和病情进展时间。由于卡介苗灌注治疗和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效果显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没有一般抗癌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厌食、脱发等),深受病家和医生的欢迎。 影响卡介苗灌注治疗和预防膀胱癌效果的因素有:①病人的免疫反应能力。病人对分枝杆菌抗原的免疫反应能力越强,治疗效果越显著。卡介苗与其他抗癌药物不同,不是直接杀伤癌细胞。由

于卡介苗与膀胱肿瘤有相同的抗原,所以卡介苗是通过激活病人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加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产生抗肿瘤抗体,使之有针对性地破坏肿瘤组织,达到治疗膀胱癌的目的。因此,凡是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病人,多数对治疗膀胱癌有良好的反应和治疗效果。②卡介苗的活菌数量。研究发现,卡介苗含活菌数在7.5×108个以上疗效较好,少于此数的制剂疗效较差。③用药次数。一般认为,用药8次以上者治疗效果较好,少于8次治疗效果较差。有些病人由于各种原因被迫停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④肿瘤的类型和大小。卡介苗灌注只对表浅膀胱癌复发以及治疗残留癌、原位癌有效,对浸润肌层的膀胱癌疗效不佳。癌体直径在0.5cm以下者,治疗效果显著。如果肿瘤体积过大,会破坏人体免疫能力,使体内缺乏足够的免疫活性细胞而影响治疗效果。另外,瘤体过大使卡介苗难于与肿瘤广泛密切接触,致使部分肿瘤组织得不到炎症的刺激作用,失去了卡介苗增强免疫功能的效果,影响疗效。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用法:在膀胱肿瘤手术切除后,用100~150mg 卡介苗,灌注时加50~60ml生理盐水稀释,每周灌洗1次,共6次。以后每月灌洗1次或2次,视病人情况而定,共8~12次。灌注后病人应取坐姿,使药物在膀胱内充分与癌细胞作用,保留两小时,然后排尿。卡介苗灌注后常见的副反应有:尿道刺激症状、发热、寒战、食欲减退和血尿等。另外,有些人可发生附睾结核、膀胱挛缩及尿道周围肉芽肿等。绝大多数副反应均为自限

膀胱癌术后两种膀胱灌注方法的比较

膀胱癌术后两种膀胱灌注方法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6-04-13T10:22:39.7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党强 [导读]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泌尿外科 455000 在膀胱癌患者的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中进行置管留置能够显著减少灌注后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临床接受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党强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泌尿外科 455000 摘要:目的:探究两种膀胱灌注方法在膀胱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比较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膀胱癌术后化疗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2例,其中对照组在药物灌注后立刻将导管拔除,药物在膀胱内的保留时间为尿液在膀胱内积累至排出的时间间隔,观察组患者在药物灌注后则是结合注入10ml生理盐水的气囊将尿管固定,然后外接引流袋,同时将尿管夹闭,然后至药物灌注时间后将尿管拔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尿道狭窄情况以及膀胱刺激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刺激征以及尿道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2.4%,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刺激征以及尿道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癌患者的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中进行置管留置能够显著减少灌注后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临床接受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灌注;尿道 膀胱癌是一种泌尿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在临床诊断后首先选择手术治疗,同时患者在术后还需要进行膀胱灌注行化学药物抗肿瘤治疗,目的是预防及减少术后膀胱肿瘤复发[1]。膀胱癌患者在术后其灌注频率较高,同时治疗时程较长,因此需要进行多次导管安置,在此过程中会一定程度的加剧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症状,同时增加其尿道并发症的发生率[2]。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治疗的膀胱癌手术患者术后进行不同种膀胱关注方法应用可行性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膀胱癌术后化疗的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膀胱癌,并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其年龄在52~75岁,平均年龄为64.2岁,其中移形细胞乳头状癌患者38例,鳞癌患者2例,腺癌患者2例,观察组男性患19例,女性患者23例,其年龄在53~76岁,平均年龄为63.9岁,其中移形细胞乳头状癌患者39例,鳞癌患者2例,腺癌患者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率、年龄、病理类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前要让患者禁水两小时,尽可能减少尿液的产生,同时在患者进行关注治疗前将膀胱彻底排空,然后对患者进行膀胱插管,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无菌[3]。对照组在药物灌注后立刻将导管拔除,药物在膀胱内的保留时间为尿液在膀胱内积累至排出的时间间隔,观察组患者在药物灌注后则是结合注入10ml生理盐水的气囊然后将尿管固定,外接引流袋,同时将尿管夹闭用以延长药液体的保留时间,然后至药物灌注时间后将尿管拔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尿道狭窄情况以及膀胱刺激征情况[4]。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的同时做进一步的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的膀胱刺激征以及尿道狭窄并发情况[n(%)] 分组例数膀胱刺激征尿道狭窄 对照组 42 14(33.3) 7(16.7) 观察组 42 2(4.8) 1(2.4) P值 0.014 0.021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刺激征以及尿道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2.4%,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刺激征以及尿道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膀胱癌作为一种泌尿系统常见肿瘤,其多为移行的上皮细胞癌,其临床致病因素目前还未完全清楚。膀胱癌患者如果不采取积极治疗,其生存期在18个月左右,而经过积极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期等有很多不同,部分患者存活期可长达几十年[5]。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结合膀胱灌注药物治疗非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生物制剂和化学药物,例如丝裂霉素、卡介苗、干扰素以及阿霉素等,可通过诱导机体免疫从而其预防肿瘤的复发,另外还可抑制肿瘤的生长[6]。然而部分化学药物对皮肤以及阴茎等都有较强的刺激,因此在进行膀胱灌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防护工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刺激征以及尿道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2.4%,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刺激征以及尿道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因此,在膀胱癌患者的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中进行置管留置能够显著减少灌注后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临床接受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梅红兵,王风,常江平,等.吡柔比星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联合常规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对照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25(07):536-538. [2]王明琼,罗德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吡柔比星两种膀胱内灌注方法治疗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效果比较[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4,27(02):77-80. [3]梁宇,沈群山,李海波,等.吡柔比星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

3-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2013修订版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 主编李宁忱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副主编谢立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凌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董胜国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范欣荣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院潘铁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王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魏东卫生部北京医院 徐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许传亮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许克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秘书 宋毅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目录 一、前言 二、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三、膀胱癌的组织病理学 四、膀胱癌的诊断 五、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七、尿流改道术 八、膀胱癌的化疗与放疗 九、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与随访 十、膀胱非尿路上皮癌

一、前言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为了进一步规范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高我国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于2006年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编写组,在学会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与组织下,以国内外循证医学资料为依据,参考《吴阶平泌尿外科学》、Campbell’s Urology以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相关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结合国内临床实际,编写完成了2007年版中国《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并在2009年进行了更新,为我国不同医疗条件下泌尿外科医师选择合理的膀胱癌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对提高我国膀胱癌的诊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两年来,随着膀胱癌诊断治疗相关研究的进展,使得《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又有了进一步更新的需要。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的统一领导安排下,《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编写组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仔细查阅最新相关文献,并经过反复讨论,完成此版更新后的《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以期对膀胱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工作提供更好的帮助。本版《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中共引用371条文献,其中由我国学者在国内或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共35条。

卡介苗免疫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一)

卡介苗免疫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一) 【关键词】卡介苗;肿瘤,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使得肿瘤的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及化疗之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卡介苗成功治疗膀胱癌的经验,使得卡介苗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本文就卡介苗的抗肿瘤机制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卡介苗治疗肿瘤的历史 卡介苗(BacilleCalmette-Guerin,BCG)是强毒的牛型结核杆菌经过13年传种230代所得的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活菌苗,最早用于结核病的预防。直到1935年,Holmgrea首次报道用卡介苗治疗癌症。到了20世纪50~60年代,曾有研究报道卡介苗对白血病、结肠癌、肝癌、肺癌和黑色素瘤等都有治疗作用。1976年Morales等首先报道将卡介苗用于治疗膀胱癌。2002年,Bassi总结了149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证明卡介苗治疗膀胱原位癌的完全缓解率为60%~79%〔1〕。目前认为卡介苗治疗膀胱癌是肿瘤免疫治疗最为成功的范例之一。 2卡介苗抗肿瘤机制 卡介苗治疗肿瘤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证明卡介苗抗肿瘤是通过局部而起作用,但也有研究证明,机体完整的免疫系统是其发挥作用所不可缺少的。Ratliff等〔2〕研究发现卡介苗在去除胸腺的大鼠体内不能起到抗肿瘤作用,所以认为卡介苗是通过激活机体免疫机能而起到抗肿瘤作用的。目前通常认为卡介苗抗肿瘤机制有4种。

2.1卡介苗具有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受体 卡介苗具有高亲和力的FN受体,FN是一种大分子非胶原蛋白,存在于血浆和各种体液、细胞表面及基质中。卡介苗通过FN结合在膀胱壁上,这是卡介苗发挥抗肿瘤免疫效应所必需的第一步。当正常上皮被完整破坏时,基膜及黏膜下层暴露,卡介苗上的FN受体与局部损伤处膀胱壁表面的FN结合,从而启动了机体免疫反应来杀灭肿瘤细胞。全身或膀胱内使用改变纤维蛋白稳定性的药物可影响卡介苗与膀胱壁的结合及卡介苗灌注治疗效果。卡介苗与肿瘤或黏膜上皮细胞FN结合,不仅是卡介苗黏附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也是卡介苗介导局部细胞免疫和直接细胞毒作用的中心环节。 2.2卡介苗对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 卡介苗不仅可以诱导肿瘤细胞表达能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抗原——肿瘤相关抗原和交叉反应抗原(如热休克蛋白),还可诱导肿瘤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如ICAM-1)和Fas受体,从而增强免疫活性效应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结合〔3〕,通过Fas-fasl和穿孔素等作用使肿瘤凋亡或死亡。在膀胱腔内灌注卡介苗治疗后,肿瘤细胞可以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HC-Ⅱ)〔4〕,MHC-Ⅱ可通过与巨噬细胞的结合,激活CD4+T 细胞。卡介苗可以促进肿瘤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提高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易感性、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杀伤活性。Ikeda等〔5〕报道,卡介苗可诱导鼠膀胱癌细胞株MBT-2和人膀胱癌细胞株T24,T28等增加表面抗原MHC-II,CD1,CD80和I2CAM-1

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灌注化疗健康宣教 膀胱灌注化疗是膀胱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主要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化疗期间也会有一些不适症状,本文将为您介绍膀胱灌注化疗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您更好地渡过化疗期。 一、什么是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灌注化疗属于腔内化疗的一种。它是指将化疗药物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利用药物自身的毒性作用,达到破坏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的目的。 二、治疗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病人需要做一些检查,如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由医生评估身体状况能否接受化疗。 2、灌注治疗不必禁食。治疗前2小时禁止饮水(其他液体也不要喝),以免尿液生成过多,导致提前解小便而缩短药物在膀胱的存留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3、治疗前解小便排空膀胱,以免膀胱内残留尿液对药物产生稀释作用,使治疗效果下降。 三、治疗过程需要病人如何配合? 1、请尽量放松身心,配合医生进行导尿及注入药物灌注。在插尿管及拔出尿管时保持放松不要紧张。 2、膀胱内灌注药物后,可采取定时翻身的方法,如平卧、俯卧、左右侧卧位,使药物与膀胱壁充分接触,确保疗效。 3、通常需要药物在膀胱内存留0.5~2小时(视不同药物而定),之后需要排尽尿液。一定要听从医生告知的药物存留时间,不可超时灌注,以免药物损伤膀胱黏膜。 四、治疗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治疗后的24小时内多饮水,以促进排尿,起到生理性冲洗膀

胱的作用,减轻化疗药物对膀胱黏膜的刺激。 2、避免喝茶、咖啡、酒精及碳酸饮料,减少膀胱刺激。 3、灌注治疗结束后应清洗会阴部,以减少及防止化疗药物对皮肤粘膜的损害。 4、不同病人的疗程不同,请接时完成整个疗程灌注,这对疾病治疗及预防肿瘤复发至关重要。同时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疗效及病情变化。复查项目一般包括尿常规、泌尿系彩超及膀胱镜检查等。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副作用及防治对策

卡介苗膀胱灌注的副作用及防治对策 【摘要】目的:观察卡介苗(bcg)膀胱灌注的副作用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行bcg膀胱灌注的副作用分别给予对症处理。结果:32例患者均能耐受,全部完成2年的灌注疗程。结论: bcg膀胱灌注的副作用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关键词】卡介苗;膀胱灌注;副作用;防治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side effects with intravesial bcg instillation su yizhou huang yongbin zhang haitao 【abstract】objectiveobserve the side effects of intravesial bcg instillation and its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d .methods 32 cases of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 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 resection (turbt) underwent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of bcg were given symptomatic treatment side effects. results 32 cases of patients tolerated well and have completed intravesial instillation for 2 years. conclusionsthe side effects of intravesial bcg instillation may be preventable and treatable . 【key words】bcg ; intravesial instillation ; side effect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d 【中图分类号】r9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情况: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11位,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10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女性为 2.2/10万,位列女性十位之后;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的第十三位,男性及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2/10万0.9/10万,死亡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 膀胱癌发病存在地区性、种族性及性别的差异,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根据2010年至2014年美国SEER数据库统计,膀胱癌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73岁,中位死亡年龄为79岁。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09 年膀胱癌发病率为6.61/10 万,人口标准化率为3.03/10万。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0万和3.51/10万,男性是女性的3.3倍;死亡率为2.60/10万,男、女性膀胱癌的死亡率分别为 3.75/10万和1.24/10万,男、女性之比为2.97: 1。 2016年我国预测数据显示新发膀胱癌8.05万例,其中男性6.2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女性1.84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1位)、女性0.78万例。

膀胱癌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和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膀胱癌的危险因素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吸烟是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的芳香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有关系。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可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2~5倍,并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戒烟后膀胱癌的患病风险会逐渐下降。 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芳香胺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如多环芳烃和氯代烃、β-萘胺、4-氨基联苯等。 膀胱内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发生膀胱癌关系密切,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既往接受过环磷酰胺化疗、盆腔放疗、滥用非那西汀等均可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及基因异常有关,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晚期膀胱癌病人应该化疗几次

膀胱癌是种恶性的肿瘤,严重的会使患者失去性命,也会给患者带去常人无法想象的病痛折磨,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视,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晚期病情较重,癌细胞多会扩散转移到其他部位,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其中化疗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能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但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很多患者都担心身体的承受问题,想要了解晚期膀胱癌病人应该化疗几次。 化疗是利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膀胱癌晚期患者通过化疗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大量的癌细胞,控制原发灶和转移灶,减轻肿瘤负荷,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但是患者并不能盲目化疗,这是因为化疗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而且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加,其毒性也会增加,对身体的伤害也会加重。因此膀胱癌晚期患者需要化疗几次并不是固定的,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不同,选择的化疗药物不同,制定的化疗方案和次数也是有所差异的,一般来说是需要4-6个疗程的化疗,不过当患者出现严重毒副作用时,还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甚至是中断治疗,以免因过度的化疗而加重病情,甚至加快死亡的速度。 针对化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在化疗期间辅助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膀胱癌患者在化疗期间通过补气养血、健脾和胃的中药,有助于扶正元气,调理脾胃,减轻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提高患者的食欲,促进骨髓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及耐受力,增强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提高化疗的疗效,使治疗顺利完成。在化疗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有助于修复因化疗受损的机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杀残存的癌细胞,巩固化疗的疗效,预防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另外对于不能或者不愿化疗的晚期患者,以中医治疗为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缓解症状,还有助于调理机体,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疗能够将治疗与调理同时进行,注重补充患者的元气,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著。祖父在八十岁生日时,取出所保存家传几代全部秘本医籍,亲手交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认真研读。 袁希福把膀胱癌患者普遍存在的正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病因病机即:“虚、瘀、毒”,然后针对具体病机侧重实施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以达到恢复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在治疗上着眼于局部治疗的同时,又重视全身的机能的调理,注重元气的充盛,同时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洪三秋(化名),男,膀胱癌,河南民权人 2018年2月,洪三秋因血尿持续多月不见好转,到市医院检查,CT显示:膀胱占位。后家人带其前往郑州求诊,在省肿瘤医院经膀胱镜活检显示:尿路上皮癌,该院医生告知:“手术切除以后,老人的生活质量会很低,可能活不过两年。也可以选电切术,术后化疗,但复发率高达80%。”听到医生这么中肯的建议,家属思虑再三,遂拒绝手术,决定保守治疗,后经人介绍,洪三秋于2018年4月11日到郑州希福医院求诊。 初诊时,其儿子告诉袁希福院长:“父亲主要症状在小便上,小便有灼烧刺

膀胱癌术后定期膀胱灌注的护理

膀胱癌术后定期膀胱灌注的护理 粟凤杏 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的护理。[方法]对32膀胱癌病人术后2周开始实施膀胱灌注,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选择尿管,多次变换体位,使药物与黏膜充分接触。[结果]提高膀胱灌注的质量,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全组均能完成2个以上疗程的治疗。[结论]通过对病人实施灌注前、灌注时、灌注后的全程护理干预,使病人处于舒适的状态,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提高膀胱灌注的质量,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灌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33.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0.042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0C-2844-0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肿瘤,以移行上皮癌最为常见,确诊后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一般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癌术后2年内复发率高,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预防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的措施[1],目的是发挥抗癌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杀灭膀胱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微小的病灶或原位癌,减少膀胱肿瘤的复发。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显著。我科2008年1月—2012年6月共对32例膀胱癌术后病人实施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通过对该病种的临床护理实践,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64岁;男性病人中1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症。 1.2 常用药物 丝裂霉素,主要作用是抑制DNA的合成,为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方法是将40mg药物溶于60mL生理盐水中,每周1次膀胱内灌注,连用8周,然后改为每月1次,有效率约50%。丝裂霉素的优点是分子量大(334),用于膀胱灌注时,可在局部形成高浓度药液,杀灭肿瘤细胞,而正常膀胱黏膜对其具有抗药性,是临床常用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之一[2],极少发生骨髓抑制;表柔比星,使用时将本品40mg~50mg溶于50mL~60mL注射用水中,每周膀胱内给药1次,共给药4次~6次,然后用同样剂量每月给药1次×6次;卡介苗,迄今为止,在使用的诸多免疫制剂中,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最为有效的是卡介苗(BCG),方法是将120mg的卡介苗悬浮在50mL生理盐水中,经导尿管注入膀胱,每周1次,给药6次,然后改为每2周1次,给药6次,有效率为70%。 1.3 方法 膀胱灌注前嘱病人禁饮4h,灌注时排空膀胱,一般选用12号~14号尿管,以减少尿管刺激及疼痛。嘱病人取仰卧位,屈膝双下肢自然分开,按导尿程序进行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清洁会阴部后将尿管缓缓插入膀胱后,然后将事先抽吸好的药液,经尿管缓慢注入膀胱,注毕再注10mL无菌生理盐水,并将尿管稍微提高,冲洗尿管以免药液残留在导尿管内,反折尿管轻轻拔出。灌注后让病人平卧30min,以后按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各15min轮换1次,使药液达到膀胱各个部位,2h后自行排空膀胱。术后2周开始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8次后改为每月1次,疗程为1年~2年。术后1年内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术1次,1年后每半年1次。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膀胱灌注疗程长,术后需要进行多次的膀胱灌注及膀胱镜检术,使病人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顺从性差,不良情绪往往导致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出院后需要进行多次的膀胱灌注,作为责任护士,在门诊病历上安排好灌注的时间,定期随访,电话提醒病人回院治疗,因都是长期灌注的病人,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基本情况已经熟悉,要称呼得体,不要直呼其名,应根据年龄或职务识别称呼。应热情接待病人,态度和蔼,说话得体,给病人以温暖如家、情同好友的感觉。让病人感到一种亲切自然的就医氛围,同时也消除了病人的忧虑、恐惧、羞怯等不良心理,增强了病人继续治疗的勇气。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指导正确,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使病人对医护人员充分信任,对治疗有安全感,可促进病人遵医行为[3]。 2.2 灌注的护理 2.2.1 灌注前的护理 灌注前的环境准备也是一个减轻病人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因为膀胱灌注的部位特殊,应将病人安置在安静、舒适、独立的操作室,室温22℃~24℃,以减少病人焦虑、羞怯的心理,心情放松,积极配合治疗。 2.2.2 灌注时的护理 膀胱灌注前嘱病人禁饮4h,灌注时排空膀胱,一般选用12号~14号尿管,女性病人尿道短,可选用12号尿管,男性病人多为老年人,可选用14号双腔导尿管或弯头导尿管,以减少尿管刺激及疼痛。灌注前根据医嘱用60mL的注射器将化疗药物配置好,并将注射器与9号头皮针连接好备用。嘱病人取仰卧位,屈膝双下肢自然分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导尿程序进行消毒,清洁会阴部后,用液状石蜡将尿管充分润滑,然后将尿管轻轻插入膀胱,插管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同时嘱病人深呼吸,与病人交谈,使病人全身放松,确认尿管在膀胱后再将尿管送入1cm~2cm,抽出残余尿量,用止血钳夹闭尿管口,然后将事先配置好的药液用头皮针刺入尿管,将药物缓慢注入膀胱,注入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毕将尿管稍微提高,再注10mL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尿管以免药液残留在导尿管内,然后反折尿管口将尿管轻轻拔出。 2.2.3 灌注后的护理 灌注后让病人平卧30min,以后按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各15min轮换1次,使药液达到膀胱各个部位,使得药物与膀胱黏膜充分接触,2h后自行排空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