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结构企业的设备管理

浅谈钢结构企业的设备管理

北方精工:段晖

钢结构产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对钢结构制造装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代表先进制造业水平,以信息化带动的自动化装备技术得到长足发展。钢结构生产线的大量投产。增加了钢结构的生产能力。以山东法因数控机械有限公司为首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十多年的创新发展,为钢结构制造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基本的、适用的现代化的数控加工装备,促进了现代钢结构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样钢结构企业的设备管理、维修带来新的问题。一、钢结构数控加工设备的特点:

钢结构的加工设备分两大类,一类是初加工设备,主要包括组立机、焊接机、矫正机、切割和清理抛丸设备,其作用是将平板加工成H型钢和箱型梁,阳通和华联已向客户提供了大量的初加工设备;第二类是二次数控成套加工设备,主要包括数控平面钻、数控三维钻、H型钢转角带锯、数控锁口铣、数控火焰锁口机、数控相贯线切割机、数控万能钻及工件自动传输系统,其作用是对成型的型钢进行二次加工,这类加工设备是钢结构规模生产质量保证的关键。

钢结构的起重设备:钢结构的重量大,对起重机械要求高,制作厂内构件移动频繁,要求起重机的性能优越。

钢结构的焊接设备:焊机、埋弧自动焊、机械手焊接等。焊接电流大、使用频率高。

二、钢结构企业的设备管理思路:

1、加强基础建设,合理选型、合理布置工艺设备;

设备的布置满足钢结构流水线生产方式,由于钢结构有单件性,部分又有成批的特点。解决工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仓库、动力站、办公场所等作业单位相互位置;解决物料搬运流程和运输方式。根据最大构件起重能力安排桁车车吨位或台数。根据构件大小安排场地,包括除锈油漆的场地;充分吸收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如起重机大小车运行机构采用“三合一”驱动装置,吊挂于端梁内侧,使其不受主梁下挠和振动的影响,提高了运行机构性能与寿命,并使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安装维修方便。又如电气控制方面,吸收消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采用了新颖的节能调速系统。如晶闸管串级开环或闭环系统,

调速比可达1:30.随着着对调速要求的提高,门式起重机要求采用变频调速系统、微机自动化纠偏具有高精度监测系统。大力发展遥控起重机, 以提高安全性,减少劳动力。

加强设备可视化管理,对于设备的旋转部位、不安全部位用不同的颜色进区分,

2、加强设备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设备管理、维修队伍。钢结构企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装备水平的提高,机、电、液一体化等自动设备将逐步增多,传统的维修方法凭感官的检查手段己不适应现代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需要,因此要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检测仪器,能准确判断故障,及时排除故障的高素质人才,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

培养合格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要求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三懂指懂操作规程、懂设备性能、懂结构原理,四会指会操作、会保养、会修理、会判断和处理一般故障。在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时,应加强对操作人员在设备维护保养方面技术能力的提高和考核。要求维修人员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设备故障及做出相应维修处理,以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3、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好设备寿命期的管理。如建立建全设备档案。要求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要做好工作记录。要特别重视设备履历表。这为今后维修工作可以给出更多的借鉴。对设备所出现的问题,由双方共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总结并搞好整改预防,从而加强了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的沟通及他们的责任心。在设备维修完毕后,双方共同确认并在有关资料上签认。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设备维修保证规范化和合理化,通过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相互了解和监督,提高设备使用和维修质量,延长维修周期,降低维修费用,提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4、及时维修,尽量不让设备带病工作:完善公司三级保全体系,保养工作首先应从日常运行保养开始,而非直接由专业保养介入,如此会让日常保养流于形式并使运行操作工人长期处于无设备责任状态,从目前类似设备外包机制的“我操作,你维护,你管理”转化为“我操作,我维护,我管理”的管理机制。突显操行运行人员的设备自主管理责任,从而做到真正实践工作中的全员保全机制。由岗位操作工人的日常保养,专业维修人员的定期保养,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保养。进行周期性维修:即所说的小、中、大修,这是一种预防维修方

式,在以往采用较多,但企业在进行设备周期性维修时,又往往局限于生搬硬套行业的条文性规定,没有根据设备本身磨损规律做必要的调整,所以制定的修理计划未能较好地结合设备实际和生产实际。比如有些设备还未达到大小修周期就已损坏,不能正常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按周期维修对设备进行修理,就不能满足施工生产的需求。做好事后维修,维修是设备发生故障后,或者设备的精度、性能降低到合格水平以下时进行的非计划性修理。这种维修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但若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给施工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给修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特别在一些重要设备、连续运行的设备和地处偏远工地的设备上,损失更为严重。进行状态检修,状态维修是一种以设备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的预防性维修方式。它运用各种检测手段和人的感官能力,根据设备的日常巡回检查、定期检查、状态监测和诊断提供设备状态变化资料,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的特征和预兆,提前做好备件和有关的准备工作,适时地安排维修,减少突发性故障,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5、有计划、有步骤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由周期维修走向设备点检,由点检走向TMP 管理。钢结构企业应实行操作、维修明确分工,不要认为设备维修是维修人员的事,与使用人员无关或关系不大,从而使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分离开来,造成企业人员利用率下降及设备的损耗加剧。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由于只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因而对设备的机械原理、构件磨损等情况理解和掌握不够。使用中,就会想当然地进行一些简化操作程序或不规范操作,结果加剧了某些部件的磨损。有时设备在使用中遇到突发故障需采取紧急措施时操作人员便不知所措,直接影响着施工生产。另外,还存在着一些诸如:操作人员同维修人员之间沟通不够,对进人报废期的设备及有价值部件的利用率不高,对技术人员培训不力等问题。

6、加强对设备维修的监督管理。为有效控制设备维修质量,企业首先要收集各种修理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这些是保证设备维修质量的基础。在维修过程中,要实行有效的监督制,设专人严格按规程和标准对维修过程进行全程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对需要更换的主要部件,要检查测量核实,做出详实记录,对非正常损坏的部件要分析找原因,做出整改预防方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预防和避免非自然规律发生的部件损

坏事件发生,同时可以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7、考核维修成本。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确定设备是否需要修理、什么时间修理及修理的具体实施等问题,以免出现过剩维修。在不同的修理时期,要根据设备各部件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修理方法,使设备各部件达到最好的配比,发挥最大的功效,最大限度地降低维修费用。在设备进人报废期后,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技术改造,挖掘其可使用的潜在功能,以期增加设备的功能和效益,对老旧淘汰设备有使用价值的部件,可通过必要的技术改造,予以充分利用,减少维修费用支出。但同时要考虑分析修旧利废的经济可行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设备改造的方案要周密慎重,需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可行性论证后方可实施。

总之,钢结构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必须进行全面的设备管理。①正确选用设备,合理的工艺布局。②良好的操作。③预防维修工作。④合格的维修人员。⑤充足的备件供应,这并不是要在库内存有过多的备品,而是指很好地预测备件需要量和良好的材料管理。

⑥有效的维修管理制度,将责、权、利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只有统筹全面,考虑到各环节,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条件,才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延长设备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更好地发挥设备的经济性能。

参考:《设备管理创新与TPM自主保全》作者,张小强

《2010中国钢结构协会文件》中国钢结构协会《如何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摘自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