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教学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教学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教学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教学案

一、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二、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由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分子的哪种性质?

1、气体容易被压缩

2、打开香水瓶盖,慢慢的整个房间都充满了香味。

3、温度计中的水银会热胀冷缩

4、1毫升水中约含有3.3×1022个水分子

5、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6、浓碘水和稀碘水都能使淀粉变蓝

7、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8、湿衣服晒干

三、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微粒。

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

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原子的结构:

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原子的质量。

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种类。

原子核①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原中子②电荷。

③决定同类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子①质量约等于(或)质量的1/1836。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性质。

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数 = 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为什么?)

四、离子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经常会电子,就得到的微粒,这种带电微粒称为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阴阳离子相互吸引形成物质,成为离子化合物。

一般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形成;而非金属元素容易得到电子,形成。

五、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教案 武强县实验中学:刘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2)使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备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的过程以及教师演示的有关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及相互交流协作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与之有关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的探究、观察、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通过小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勇于动手,积极参与的精神。 (3)通过二氧化碳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及有关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讲解、总结。 实验仪器、药品:大理石、纯碱面、小苏打、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锥形瓶、集气瓶、导管、试管、药匙、镊子、火柴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在实验 室如果要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可用什么 方法? 2、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夏天鸡蛋容易坏,有人说,把新鲜鸡蛋在石灰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一氧化 碳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收集 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物质、 事实出发复习相关知识,让学生认 识到化学可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 题,提高学习兴趣并为新课的学习 打下基础。

2014年秋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导学案2学案22整式的加减617

第九学时 整式的加减(5) 复习课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 2.进一步加深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 3.通过复习,培养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一、自主复习 1、主要概念: (1)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 (2)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 【提示】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以及多项式的项、同类项、次数、升降幂排列等定义。 (3)什么叫整式? 整式? ??升降幂排列)多项式(项同类项次数)单项式(定义系数次数 2、主要法则: ①: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重要的法则?分别如何叙述? ②整式的加减? ??合并同类项。去(添)括号。 二、合作交流 1、找出下列代数式中的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 4xy ,a 1 ,22n m ,x 2+x+x 1 ,0,x x 212-,m ,―2.01×105 2、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次数:a b ,―x 2,5 3xy 5,3 5 3z y x -。 3、指出多项式a 3―a 2b ―a b 2+b 3―1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项、常数项各是什么? 4、化简,并将结果按x 的降幂排列:

(1)(2x 4―5x 2―4x+1)―(3x 3―5x 2―3x); (2)―[―(―x+2 1)]―(x ―1); (3)―3(2 1x 2―2xy+y 2)+ 2 1(2x 2―xy ―2y 2)。 5、化简、求值:5a b ―2[3a b ―(4a b 2+2 1a b)]―5a b 2,其中a =2 1,b=―3 2。 6、一个多项式加上―2x 3+4x 2y+5y 3后,得x 3―x 2y+3y 3,求这个多项式,并求当x=―2 1,y=2 1时,这个多项式的值。

《153串联和并联》导学案.docx

课型授课时间学生姓名 15.3串联和并联 【学习目标】 1.说出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例举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 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2.通过探究,丿IJ实验的方法区别串、并联电路,从而培养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对物理淨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在探 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屮,培养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习难点】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 【自主学习】 1.两个小灯泡____________ 相连,然后接到电路屮,这两个小灯泡是串联;两个小灯泡 的两端___________ 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这两个小灯泡是并联。 2.并联电路中两个丿1]电器共川的那部分电路叫做_____ ,单独使川的那部分电路叫 做_____ o ? 3.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___________ (选填“部分”或“所有”)用电器,并 关位置的改变_________ (选填“影响”或“不影响”)它对川电器的控制作用。在 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可以控制___________ (选填“部分”或“所有”)川电器,支 路并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4.家庭中的电灯、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用电器大多是 ___________ (选填“串联”或 “并联”)在电路屮。 【共同探究】 探学生活动:连接电路 用一个电源、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要想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 探学生活动:判断电路连接形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二氧化碳的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把课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b、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展示}:展示一瓶可乐。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可乐)说完整点(生:百事可乐),谢谢同学们的祝福,我也祝大家百事可乐!同学们知道这里面有气体吗?(生:有)是什么气体呢?(生:二氧化碳) 【提问】大家能在草稿纸上写出它的化学式吗?有没有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他的化学式功底? 【板书】 【提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最爱。。百事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要研究它,我们得想办法将可乐中的二氧化碳赶出来啊,你们会用什么办法来收集呢?又会想到什么方法

整式的加减导学案

整式的加减(1) 【学习目标】 1.能应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及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知识链接】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 小时,那么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多用0.5小时,即_____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______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 ___________千米,因此这段跌路全长为___________千米①,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___________千米②. 式子① 100t+120(t-0.5) 式子②100t-120(t-0.5)都带有括号,如何化简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式的加减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要求静思独做.) 1.忆一亿:乘法的分配律:a(b+c)=____________ 2.算一算:(要求应用乘法的分配律) (1)120×(10-0.5)(2)-120×(10-0.5)(3)120×(t-0.5)(4)-120×(t-0.5)二、问题探究 计算:(1)2(50-a)(2)-3(a2-2b) 比较上面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的规律吗?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地+(a-8), -(a-8) 可以分别看1×(a-8), -1×(a-8)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a-8)=a-8, -(a-8)=-a+8,这也符合以上发现的去括号规律 三、合作交流 1.对上述问题中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解决. 2.化简下列各式(模仿课本例4,可上台展示) (1)10m+8n+(7m-3n) (2)(7x-5y)-2(x2-3y) 思路点拨:(1)先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其次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要不要变号. (2)易错警示:括号外的系数不要漏乘括号里的每一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注意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要变号. 四、精讲点拨(约5分) 1.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各项符号都不要变.

53《串联和并联》导学案.doc

2.电路由()、()、()和(能的装置,()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是提供电)的作用是控制电路,而起连接电路 作用的是()o (1)、灯泡()(3)、开关()(5)、电动机()二、预习要求《串联和并联》导学案 出品人:方强审核人:时间:2011 > 12 学习目标: 1 ?能通过电路连接实验认识到串联和并联的区别; 2?能连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能正确区分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 3?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实例; 4 ?掌握连接实物图与画电路图的方法和技巧。 【课前预习学案】一、知识回顾 1、()形成电流。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 极流向()极。 3、请画出以下常用元件的符号: (2)、电池或电池组() (4)、电阻(定值)() (6)、滑动变阻器() 阅读课本106页至110页内容,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 1、想一想:给你以下器材:两节干电池、三个开关、两个灯泡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完成的下列实验。 (1)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你所设计电路的电路图, 并分析比较所连接的这几个电路有哪些不同之处。 (2)在刚才所连接的电路中,若去掉其中的一只灯泡,观察另一只灯泡的发光情况将会怎样? (3)利用所给的开关,将开关接在电路的不同位置,观察开关对电路的控制情 况,比较你设计的两个电路有哪些不同。 2、认真阅读课本106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⑴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的电路是串联电路; 的电路是并联电路。(2)串联电路则为所有用电器 _________ 连接而成,(填“顺次”或“并列”) 并联电路则为所有用电器__________ 连接而成。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13.1分子热运动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分子间的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探究分子运动的方法。 3.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探究案

活动探究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活动探究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五:阅读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图13.1-5能说明什么?

《二氧化碳》教案

《二氧化碳》教案设计 通山实验中学曹善琦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温室效应及防止措施。 3、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观察、动手、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图片、猜谜语、讲故事 二、新授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老师制取、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首先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然后分别从颜色、气味、状态三方面进行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能力。 (2)探究二氧化碳的水溶性: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我们打开汽水瓶盖会有气体产生,气体是什么?又体现了什么性质?从而加深学生对溶解性的理解。 (3)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阶梯蜡烛实验,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向另一个容器倾倒。2、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引导学生回顾“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讨论]:为什么蜡烛会熄灭?了解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从而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也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演示实验,播放视频: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通过对实验分析对比得出结论。目的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3)学生操作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吹气,引导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培养实验观察能力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力。 (4)学以致用,能力提升。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证明一瓶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以便使知识学以致用。 3、二氧化碳的用途: 过渡: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只占0.03%,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二氧化碳会怎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思考“二氧化碳是不是越多越好”?从而引出了“温室效应”这一热点话题。培养学生树立“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这一教学理念。 三、课堂练习,巩固所学,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进行课堂小结,加深印象。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导学案

【课标解读】本节课的内容为选学内容,课标中为了避免繁杂 计算,对电阻的串、并联没做具体要求。 【学习目标】 1.知道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有关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公式: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公式: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公式: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公式: 在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是什么呢? 二、进行新课 板块一:电阻的串联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是什么呢?总电阻比原来的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猜想 活动1: 在电路的AB 两点之间串联接入数量不等的同样阻值的定值电阻,观察灯泡的亮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解释结论。 把几个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所以导体的总长度比其中任意一个导体的长度都要长,因此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总电阻也叫等效电阻 活动2: 利用“伏安法”测量AB 两点之间的电阻值(R 1 = 5Ω、R 2 = 10Ω ) 练习: 1、10Ω的两电阻串联后总电阻是 Ω,两个20Ω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是 Ω。 总结:n 个相同的电阻R 串联,则总电阻R 总= 。 2、把10欧和20欧的两电阻串联起来,接在9 V 的电源上,则这个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是多少Ω?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A ? 活动3:想想议议 如图的串联电路中,R2的电阻变大时,电路中的电流 ,另一个电阻R1两端的电压 。(填变化情况) 板块二:电阻的并联 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是什么呢?总电阻比原来的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猜想 活动1: 在电路的AB 两点之间先接一个电阻,再将规格一样的两个电阻并联接入,观察灯泡的亮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解释结论 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所以导体的总横截面积比其中任意一个导体的横截面积都要大,因此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总电阻也叫等效电阻。 特例:n 个相同的电阻R 并联,则总电阻R 总= 。 并联电阻的表达式: 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练习: R 1=10Ω,R 2=10Ω,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2、电源电压8 V ,R 1=2Ω,R 2=4Ω,两电阻并联干路的总电流多大?。 活动2:想想议议 如图的并联电路中,R1的电阻变大时,干路中的电流 ,过R2的电流 ,这节课的收获是 四、达标检测 1、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 1和R 2串联,则总电阻 ( ) A.介于两个电阻之间 B.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小 C.比任何一个电阻都要大 D.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电阻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灯L 1电阻值为2Ω,灯L 2的电阻是4Ω,则通过灯L l 的电流强度为______A ,电压表示数为 V 。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灯与滑动变阻器是 联的,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变 ,电流表示数变 ,灯泡变 。 4、王新同学有两个电阻R 1和R 2,已 知R 1=3R 2,他将这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R 2两端的电压为6 V ,则R 1两端的电压为( ) A .2 V B .6 V C .12 V D .18 V 5、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只电压表的规格完全相同,均有两个量程(0~3V ,0~15V).闭合开关,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 1与R 2的比值为( ) A. 1∶5 B. 5∶1 C. 1∶4 D. 4∶1 6、 一小灯泡阻值为10 Ω ,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0.4A ,现要将其接入12V 的电路中,要求仍能正常发光,则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画图)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课题:宇宙和微观世界 序号:1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宇宙由__________组成,太阳周围有__________大行星,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__________轨道上公转。天文学上发现的__________现象表明宇宙无限大,一束光穿过银河系要________________时间。 2、物质由__________组成,__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__________。 3、固体分子排列__________,作用力,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位置,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气体分子间距___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

4、状态改变,物体体积改变,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类似,中心是__________,周围有__________绕核运动,原子的这种构成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 6、1nm=__________m,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纳米尺度在____________范围内。 二、课堂导学: 1、小明在学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后,猜想:分子是一个挨一个还是彼此有距离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就设计了如下实验:先用一只小量筒分别量出50ml水和酒精,然后分别倒入另一只大量筒中测出总体积为94ml。 (1)请根据小明的实验帮他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3)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有什么改进? 2、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根本原因是当温度改变时,_________________。不同物质热

串联和并联导学案 (1)

15.3串联和并联学案 实验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连接并联电路。 学习过程: 一、导入: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流产生的原因和电路的基本组成,并学会了连接最简单的电路,你能说出连接电路时需要注意什么?画电路图时又应注意什么?本节我们对电路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实验探究 (一)串联和并联 活动一:你会连接电路让两个小灯泡发光吗? 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几段导线,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实验思考并讨论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你所连接电路的电路图 连法: 1、根据实物连接情况归纳并总结,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_________电路和_________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共用部分电路称为__________,单独使用部分电路称为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找出教材15.3-2左边实物图中的干路部分和支路部分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小组合作 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连接电路前,开关一定要断开。 活动二.按照课本图(15.3-1)连成串联电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观察 (1)观察所连接电路电流的路径有_____ 条 (2)将开关闭合,两只灯泡,开关断开,两只灯泡,改变开关所在的位置,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 (3)在刚才所连接的电路中,若拧下其中的一只灯泡,观察另一只灯泡的发光情况将会怎样?这说明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活动三按照课本图(15.3-2)连成并联电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观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连接一个并联电路,要求只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 (1)观察所连接电路电流的路径有_____ 条、 (2)闭合干路开关,两个灯泡同时,断开开关,两个灯泡同时。说明干路开关控制。 (3)拧下一个灯泡后另一个灯泡(填“发光”、“不发光”),说明了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填“互相影响”或者“互不影响”) (4)要想使两个灯泡既能被同时控制又能被单独控制,可在各支路中分别与灯泡串联连入一个支路开关,闭合干路开关后,再分别闭合各支路开关,发现相应支路的灯泡_____ , 再分别断开各支路开关,发现相应支路的灯泡_____(填“发光”、“不发光”)。这说明各支路开关只能控制_________________ 三、展示交流:小组展示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疑问,互助解决。 四、实验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东西呢? 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收获?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定义 电流路径 用电器之间 是否相互影响 开关的作用干路开关支路开关

最新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把课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四、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导学案

第一学时 整式(1)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整式:1.单项式。 学习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 流能力。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一、自主学习; 1、先填空,再分析写出式子特点,与同伴交流。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 ,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3)若x 表示正方体棱长,则正方体的体积是 ; (4)若m 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 (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 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 元。 2、观察以上式子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 3、单项式定义: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老师提示]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 ,5,0。 4、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 21 x ; (2)a bc ; (3)b 2; (4)-5a b 2; (5)y ; (6)-xy 2; (7)-5。 5、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观察“1”中所列出的单项式,发现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说说四个单项式 3 1a 2h ,2πr ,a bc ,-m 的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及各个字母的指数 二、合作探究: 1、教材p56例1:阅读例题,体会单项式及系数次数概念。 2、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

串联与并联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教学案 三、串联与并联 学习目标: 1、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 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 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一、 知识回顾: 1、 一个简单电路是由 、 、 、 组成的。 2、 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 的。电路连接好,经检查无误后才能闭合并关。 3、 画出电源、开关、电灯、电铃、和交叉相接的导线5个电路元件符号: 、 、 、 、 。 二、 探究新知 1、 请根据你所连接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区别: 三、 认识生活中的电路: 1、 判断下列电路元件的连接是串联还是并联? ⑴ 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是 ⑵ 手电筒里两节干电池是 ⑶ 教室里的一只开关控制一盏灯,开关和电灯是 ⑷ 马路上排成一行的路灯是 ⑸ 节日里装饰用的一排小彩灯是 ⑹ 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冰箱、电视机是 的,开关和它控制的电灯是 的 2、请在如图所示的黑箱内画出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同时亮或同时灭的可能画法。

四、达标检测 (一)电路的两种连接形式 1、串联电路 (1)概念: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 ①电流只有路径,(选填“有”或“无”)分支。 ②开关控制电路中所有。③各用电器之间影响。 2、并联电路 (1)概念: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 ①电流有路径,(选填“有”或“无”)分支。 ②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控制与其串联的电路。 ③各支路用电器之间影响。 1、下面列举的几种实际电路,各元件之间属于并联关系的是() A、电视机遥控器中的两节干电池 B、家中的电灯和开关 C、门铃和门铃按钮 D、家中电灯和电冰箱 2、在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和一个开关,灯泡正在发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若断开开关,两灯都不亮,这两灯一定是并联的 B、若断开开关,两灯都不亮,这两灯一定是串联的 C、若断开开关,只有一灯亮,这两灯一定是串联的 D、若断开开关,只有一灯亮,这两灯一定是并联的 五、拓展应用 1、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在前、后门各有1个开关。在学校保卫室有甲、乙两灯和电池组。要求:前门来人甲灯亮,后门来人乙灯亮。请设计这个电路,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2、根据文字叙述要求设计电路。 给你两盏灯、两个开关、一个电池组、若干导线。要求:开关都闭合时,两盏灯都亮;只闭合S1,L1、L2都不亮。 前 门 甲乙 后 门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课本预习】 物质的构成 1、常见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的直径只有,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 2、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这些、。 分子热运动。 1、的现象,叫做。 2、现象可以在之间发生,也可以在 之间发生。 3、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越高,运动越剧烈。 4、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 叫做。 分子间的作用力 1、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 。之间的使得和 的不致,因而和能保持一定的。 2、现象还可以看出,物体的不是紧密地 ,而是彼此之间。但压缩和 很困难,这是因为。 3、之间既有又有。当被时,的距离变小,表现为;当被时, 间的距离变大,表现为。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和,具有一定的和。 4、相距,就变得十分的,可以 。相距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 因此,具有,容易被 5、通常之间的比的小,比的大;之间的比的小,没有 ,运动。这样的结构使得,没有确定的,具。 6、常见的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内的在不停地做;之间存在和 。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学生活动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教案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是这部分知识,是除了空气、氧气和水之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又一种化学物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选取生活中一些学生熟悉的素材,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及其变化,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养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 本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本课的难点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最后通过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发现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了解化学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3)情感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二氧化碳对人类社会既有贡献又有危害的两面性,树立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原理的探究 (2)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总结、联系实际。 2、教学手段:实验活动与探究、问题与讨论、多媒体投影交流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制取二氧化碳简易装置,烧杯、紫色石蕊试液、酒精灯、空矿泉水瓶、纸杯、蜡烛、阶梯、平衡木等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导学案

2.2整式的加减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合并同类项. 2.掌握去括号的法则,会去括号. 3.会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求值. 【重点难点】 1.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 2.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求值. 知识概览图 新课导引 前面我们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的概念,也学 会了用字母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那么我们如 何解决图中小明提出的问题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式 的加减这一节吧!相信你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一定会帮助 小明找到答案的. 教材精华 知识点1同类项(重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同类项要满足两个“同”,第一个“同”是所含字母相同,第二个“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注意:是不是同类项只与所含字母和字母的指数有关,而与该项系数无关(在系数不为零的前提下).如:-m2n与3m2n是同类项,x2y3与2y3x2是同类项. 知识点2合并同类项(难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为了更好地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可记住以下口诀: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知识点3去括号(难点) ★去括号的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在去括号时需要注意:(1)去括号时,要将括号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去掉;(2)在去括号时,首先要明确括号前是“+”还是“-”;(3)该变号时,各项都变号;不该变号时,各项都不变号.

沪粤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串联和并联

相关资料 第2 课时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 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 【自主预习案】 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其特点为: (1)电流只有条路径。 (2)电流通过每一个用电器,各用电器的工作互相(影 响或不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则所有用电器都工作。 (3)只要串联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开关,即可控制的用电器。 2、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其特点为: (1)电流有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2)各支路用电器之间,当某一支路断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3)干路中的开关,支路中的开关。 3、生活中的电路 (1)和是最基本的电路。 (2)串联电路:。 (3)并联电路:。 【课堂探究案】 串联和并联 1、现有器材:两只灯泡、两节干电池、导线若干、开关一个,要求:把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