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考试试题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考试试题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考试试题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13小题.每题1.0分,共13.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中医认为病毒性脑炎的病情演变总不离热、痰、风的相互转化,其始动因素是( )

A 寒

B 瘀

C 风

D 痰

E 热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

A 苯巴比妥钠

B 苯妥英钠

C 水合氯醛

D 甘露醇

E 地西泮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中医治疗病毒性脑炎气虚血瘀证的首选方剂是( )

A 四物汤

B 桃红四物汤

C 八珍汤

D 补阳还五汤

E 玉屏风散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西医治疗病毒性脑炎以下措施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重症患儿应注意呼吸道和心血管功能的监护与支持

B 积极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C 使用广谱抗生素

D 注意营养供给,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E 控制惊厥发作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以下那项不是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的特点( )

A 脑脊液外观浑浊有薄膜

B 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外观清亮或微浊

C 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

D 蛋白质轻中度升高,糖含量正常

E 白细胞数轻度增多,先以中性为主,后以淋巴为主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中医治疗病毒性脑炎阴虚内热证的首选方剂是( ) A 青蒿鳖甲汤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颅神经、脊神经)两个部分。中枢神经主管分析、综合、归纳由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周围神经主管传递神经冲动。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的一门学科。 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表现:感觉、运动、反射障碍,精神、语言、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定位诊断:(根据神经系统检查的结果)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总论症状学的主要内容。) 定性诊断:(根据病史资料)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即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诊断)。(各论各个疾病单元中学习的内容。)辅助检查:影像学有CT、MR、SPECT、PET、DSA等;电生理有EEG、EMG、EP等;脑脊液检查。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感觉的解剖生理 1.感觉的传导径路: 一般感觉的传导径路有两条: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它们都是由三个向心的感觉神经元连接组成,但它们在脊髓中的传导各有不同。 第一神经元:均在后根神经节 第二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 ⑴痛觉、温度觉:后角细胞 ⑵深感觉:薄束核、楔束核 ⑶触觉:一般性同⑴,识别性同⑵ 第三神经元:均在丘脑外侧核。 感觉的皮质中枢:在顶叶中央后回(感觉中枢与外周的关系呈对侧支配) 2.节段性感觉支配: (头颈)耳顶联线后C2、颈部C3、肩部C4; (上肢)桡侧C5-7、尺侧C8-T2; (躯干)胸骨角T2、乳头线T4、剑突T6、肋下缘T7-8、脐T10、腹股沟T12-L1; (下肢)大腿前L2-3、小腿前L4-5、下肢后侧S1-3、肛门周围S4-5。 3.周围性感觉支配:了解周围性支配的特点。 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有助于判断脊髓(髓内、外)病变的诊断。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对刺激的感知能力丧失。 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1、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2、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 3、定性诊断: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感觉的解剖生理 1.感觉的传导径路:①痛温觉传导路,② 深感觉传导路。 2.节段性感觉支配 3.周围性感觉支配 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 ㈡刺激性症状: 1. 感觉过敏2。感觉过度3。感觉异 常4。疼痛

四.感觉障碍类型 ㈠末梢型:四肢远端性、对称性,伴周围性瘫. ㈡神经干型: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各种感觉障碍,伴周围性瘫痪. ㈢后根型: 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伴神经根痛(放射性剧痛)。 ㈣脊髓型: 1.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2.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同侧深感觉障碍(伴肢体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 ㈤脑干型:1.延髓(一侧)病损时:交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 2。中脑、桥脑病变: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伴交叉性瘫痪. ㈥丘脑型: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常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㈦内囊型:“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伴偏瘫、同向偏盲。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专业研究)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应用低频脉冲电流(调制型或非调制型)刺激运动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tJlation,简称NMES)。一、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 所谓正常肌肉是指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神经失用的肌肉及废用性萎缩的肌肉,应用NMES 可以锻炼和加强肌肉的力量,防治废用性肌萎缩,可以训练肌肉做功能性动作。 (一)方法原理 电刺激可以使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且兴奋可传至所支配的肌肉,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有关这部分的电生理机制已在前面介绍,此处不再复述,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所兴奋的是神经而非肌肉,当肌肉失神经支配时,电刺激才会直接兴奋肌肉,为更好地理解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必要先了解强度/时间曲线(itensity/time curve)。 能引起神经纤维或肌肉组织兴奋的最小电刺激称为阈刺激,它包括一定的电流强度及与之对应的最短刺激时间,在阈刺激的产生中,不同的电流强度需要不同的最短刺激时间,强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强度/时间曲线表示(图6-27)。 图6-27神经与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 虽然神经及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形态相似,但位置不同,这说明引起神经兴奋的阈刺激强度低,时间短,而引起肌肉兴奋的阈刺激强度高,时间长。换言之,神经比肌肉更容易兴奋,所以,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首先兴奋神经,神经再将兴奋传至所支配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对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较强的电刺激直接兴奋肌肉引起收缩。 (二)物理特性 1.波形 虽然有多种波形可用于NMES,但常用的波形有两种:非对称性双向方波及对称性双向方波,它们的优点是:①可避免电极下电化学作用对皮肤的刺激;②电流强度快速升至峰值,可避免神经纤维的适应现象(见第l节)。 2.波宽 许多NMES刺激仪波宽定为0.2~0.4ms,研究表明0.3ms的波宽是最舒服的,波宽小于0.1ms,需要较强的电流强度方能引起肌肉收缩,而高强度的电流会兴奋细纤维神经,引起痛觉的传入,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是根据一般查体与神经系统检查所获得的资料,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加以分析而推断出来的。一般分为定位和定性诊断两方面。 由于神经系统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当损伤时即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定位诊断是根据这些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推断其病灶部位的一种诊断过程。定性诊断乃系确定病变的病理性质和原因,即对疾病作出病理、病因诊断的过程。因为神经系统与其它系统有密切联系,且神经系统疾病不仅可由神经系统本身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其它系统疾病,故在考虑定性诊断时,必须从整体出发,根据起病急缓、病程长短、症状和体征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其演变过程,参照有关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常见病因有:感染、外伤、血管性疾病、中毒、代谢障碍、肿瘤、变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不可截然分开,如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在确定病变部位的同时也可推断出病变的性质,如内囊附近病损,多由动脉硬化合并高血压性血管疾病所致。因而在不少情况下,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是相互参考同时进行的。 常见病症的定位诊断 一、颅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 (一)视神经损害的定位:视神经通路自视网膜、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枕叶视觉皮质,径路很长,易于受损,但由于行走各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不同,损害后的视野改变也各异,故由此可判断视路损害的部位。 1.视神经损害: 病侧眼视力减退或全盲伴直接光反应消失,但间接光反应存在,眼底可见视乳头萎缩。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炎,脱髓鞘性病变以及外伤、肿瘤压迫等。 2.视交叉损害: 视交叉中央损害时,视神经双鼻侧纤维受损,产生双颞侧偏盲,多见于鞍区肿瘤,特别是垂体瘤。如病变扩及视交叉外侧累及病侧的颞侧纤维时,则患侧眼全盲,对侧眼颞侧偏盲。见于鞍区肿瘤、视交叉蛛网膜炎等。 3.视束损害:病灶同侧视神经颞侧纤维和对侧视神经鼻侧纤维受损,产生病侧眼鼻侧偏盲,对侧眼颞侧偏盲,即对侧同向偏盲,伴有“偏盲性瞳孔强直”(光束自偏盲侧照射瞳孔,不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自另侧照射时则有对光反射)。多见于鞍区肿瘤。 4.视放射病变:也出现对侧同向偏盲,但因瞳孔光反射的传入纤维已进入丘脑外侧膝状,故无偏盲性瞳孔强直。此外,视放射向后其上方和下方纤维逐渐分开,故可出现同向上象限性盲(下方纤维受损)或同向下象限性盲(上方纤维受损)。多见于内囊血管性病变和颞顶叶肿瘤。 5.视觉皮质损害:一侧病变时视野改变同视放射病变,出现对侧同向偏盲或上下象限性盲,但恒有黄斑回避。双侧视皮质损害时,视力丧失,但对光及调视反射存在,称皮质盲;刺激病变时,可出现光幻视或形象纪视。多见于枕叶的脑血管病、肿瘤及变性病变。 (二)眼动障碍的定位诊断:眼球运动由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完成,眼动障碍可由上述神经单个或同时损害引起。临床以动眼神经麻痹和外展神经麻痹多见。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简称NMES)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NMES的临床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中NMES的应用显著增加。 一、物理特性 (一)波型 常见NMES的波型有两种:不对称双相方波和对称双相方波。前者有阴阳极之分,一般用阴极作主极,用于小肌肉、肌束的刺激。后者没有极性,用于大肌肉和肌群的刺激,McNeal和BaKer(1988)认为在同样的电流强度下,对称双相方波引起的肌收缩力比单相方波大20~25%。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一般用指数波(三角波)。 (二)脉冲宽度 许多袖珍NMES仪的波宽固定于0.2~0.4ms之间。而大型NMES 仪的波宽在0.05~100ms可调。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上运动神经无麻痹的肌肉),Bowman等(1985)认为波宽0.3ms的电流比0.05ms或1ms的电流更舒适,不易引起疼痛。 (三)频率 NMES所用的频率常在100Hz以下。临床应用时常需要使肌肉达到完全强直收缩。对正常肌肉,频率30Hz以上。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强直收缩所需的频率降低。频率越高,神经越易疲劳。(四)占空系数和通断比

通断比在1:1~1:1.5之间。要注意通断比和频率的共同影响:30Hz、1:3的电流与50Hz、1:7的电流所引起的肌收缩力无统计学差异。病情越严重,所需的占空系数和频率就越低。 (五)上升时间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采用指数波,其上升时间在数十毫秒至500毫秒之间。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一)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学变化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Salmons、Hudlicka、Erisksson 等)肌肉受电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的现象。 (二)治疗作用 1982年,美国FDA正式宣布NMES用于下列三种情况是安全、有效的: 1. 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 2. 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ROM); 3.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 此外,NMES还有生理治疗作用: 4. 减轻肌肉痉挛; 5. 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定性定位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定性定位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1、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2、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 3、定性诊断: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 感觉的解剖生理 1.感觉的传导径路:①痛温觉传导路,②深感觉传导路。 2.节段性感觉支配 3.周围性感觉支配 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 三.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 ㈡刺激性症状: 1. 感觉过敏 2. 感觉过度 3. 感觉异常 4. 疼痛

四.感觉障碍类型 ㈠末梢型:四肢远端性、对称性,伴周围性瘫。㈡神经干型: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各种感觉障碍,伴周围性瘫痪。 ㈢后根型: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伴神经根痛(放射性剧痛)。 ㈣脊髓型: 1.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2.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同侧深感觉障碍(伴肢 体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 ㈤脑干型: 1.延髓(一侧)病损时:交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 2.中脑、桥脑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伴交叉性瘫痪。 ㈥丘脑型: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常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㈦内囊型:“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伴偏瘫、同向偏盲。 ㈧皮质型:对侧单肢感觉障碍。1.刺激性:感觉型癫痫发作。2.破坏性:感觉减退、缺失。 运动系统 神经病学所讲的“运动”,指的是骨骼肌的运动。 神经运动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 ①下运动神经元;②上运动神经元;③锥体外系统; ④小脑系统。 随意运动系统 一.解剖生理(随意运动神经通路) 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①运动中枢②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③下运动神经元 二.临床表现 肌力:是指肌肉自主(随意)收缩的能力。 1.肌力分级(6级计分法)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1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1 (总分:4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29,分数:29.00) 1.癫痫失神发作应首选下列哪种抗癫痫药物治疗( ) ?A.氯硝西泮 ?B.苯巴比妥 ?C.苯妥英钠 ?D.卡马西平 ?E.丙戊酸钠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癫痫治疗选药与其发作类型有关,失神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次选氯硝西泮,其余三种药物无效。 2.下列哪种病变时,脑脊液不可能呈黄色( ) ?A.颅内肿瘤 ?B.椎管肿瘤 ?C.中毒性脑病 ?D.新生儿溶血症 ?E.蛛网膜下隙出血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解析] 中毒性脑病是指某些急性感染过程中,可能由于病原体毒素、机体过敏反应、脑缺血缺氧、脑水肿等引起的脑病,发生在原发病极期,伴急性意识障碍、惊厥、昏迷,腰穿检查示脑脊液压力增高,而脑脊液中蛋白和细胞数多正常,脑脊液外观不呈黄色。 3.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时,治疗应首选( )

?A.换用抗生素种类 ?B.加大抗生素剂量 ?C.鞘内注射抗生素 ?D.硬膜下穿刺排液 ?E.外科手术治疗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应注意的体征是( ) ?A.前囟隆起 ?B.颈抵抗 ?C.布氏征 ?D.克氏征 ?E.巴氏征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在脑脊液检查中有根本性区别的项目是( ) ?A.脑脊液压力 ?B.脑脊液透明度 ?C.脑脊液细胞数 ?D.蛋白增高程度 ?E.氯化物定量 (分数:1.00) A. B.

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

思路与方法 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 Thinking of Clinical Diagnosis on N euromuscular Disorder 杨晓军1,邝卫红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7; 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7) [摘要] 从临床检查的角度阐述了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如定位诊断、肌电图、病理切片、生化检查、基因检测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 神经肌肉疾病;临床诊断;思路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ounded the thinking of clinical diagnosis on neuromuscular disorder from the clinical check,such as the position diagnosis,electromyography,pathological section,biochemical check,gene detect,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2 cal diagnosis. [K ey words] Neuromuscular disorder;Clinical diagnosis;Thinking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47(2004)07-060-04 神经肌肉疾病包括神经源性肌病和肌源性肌病。神经源性肌病指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病损,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可为炎症、外伤、肿瘤、中毒、变性、压迫的代谢障碍等引起的病变。肌源性肌病主要指在运动终板内和周围肌肉纤维或肌肉结缔组织内因解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所引起的多类疾病,而非神经系统内的病变。虽然病变累及部位与性质不同,但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严重残疾。由于本病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电生理、病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故诊断难度较大。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疾病,其临床表现不外乎肌无力、肌强直、肌肉萎缩、肌肉假性肥大及肌肉疼痛等,而某些神经源性疾病中,也可出现上述相似的症状,导致诊断发生困难。因此,鉴别神经源性肌病和肌源性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提高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治水平,现从临床检查的角度来探讨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 1 定位诊断 肌肉组织不属于神经系统,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不可缺少的效应器官之一,但是,每一肌肉的收缩,又是直接通过运动神经的支配而进行的。因此,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来鉴别是否为下运动神经元疾病,以此来鉴别神经源性肌病和肌源性肌病。 定位诊断就是利用患者现有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推断或假设患者的病变部位;然后,根据医学专业知识讨论假设的病变部位的性质和应该出现的临床表现;最后,将应该出现的临床表现与患者现有的临床表现相比较,如果两者相一致,则初步诊断成立;如果不一致,则可进一步搜集资料或推翻假设。此法的特点是:(1)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利于临床诊断思维的建立;(2)较易取得有关辅助检查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或初步诊断。 进行定位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病史中所提供的首发症状往往提示病变的始发部位,对定性也有帮助;(2)定位时要注意首先明确病变为单一病灶、多病灶或弥漫性病变。局灶性病变仅累及神经系统的一个局限部位,如桡神经麻痹、急性脊髓炎等。多发性病变累及神经系统两个以上的部位,如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等。弥漫性病变通常指对称地侵犯两侧周围神经或脑的病变,如急性炎

肌肉病考题

肌肉疾病考题 一、单选题 1.重症肌无力属哪种疾病( D ) A.神经本身病变的疾病 B.遗传性疾病 C.炎症性疾病 D.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 E.肌肉本身病变的疾病 2.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 D )A.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多 B.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C.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增多 D.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 E.乙酰胆碱抗体数目减少 3.重症肌无力最常受累的肌肉是( B )A.四肢肌 B.眼外肌 C.咽喉肌 D.咀嚼肌 E.面肌 4.重症肌无力常与哪种病合并存在( D )A.小细胞肺癌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多发性肌炎

D.胸腺肥大或胸腺瘤 E.系统性红斑狼疮 5.有眼睑下垂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还可能有的症状是( C ) A.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 B.调节反射消失 C.眼球向内、上、下运动受限,复视 D.眼球震颤 E.角结膜反射消失 6.关于重症肌无力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E ) A.临床特征为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C.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D.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效 E.腾喜龙试验阴性 7.21岁男大学生,白天参加运动会长跑比赛,晚饱餐后人睡,翌日晨起见四肢瘫痪,查血清钾降低,心电图出现U波,ST段下移,可能的诊断是( C ) A.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B.脊髓出血 C.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D.急性脊髓炎 E.癔病性瘫痪 8.关于多发性肌炎,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D ) A.肌无力以四肢近端为主,常伴有肌力弱 B.咽喉肌亦可受累,眼外肌一般不受侵 C.仅少数伴有肌肉疼痛、压痛,无客观感觉缺失 D.血沉大多不快,血清CPK无明显增高

【免费下载】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思路 对任何一个神经科患者,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定位神经系统损害的特定部位,定位损害部位的最佳方法是进行 详尽的病史采集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在解剖定位中,最重要的区域有:肌肉、肌肉神经接头、外周神经、神经根、脊髓、脑干、小脑、脑皮质下部和脑皮质。下面仅就这些重要区域的神经系统疾病特点来分析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 一、肌肉疾病 肌肉疾病往往引起肌肉近身体中央的对称性无力而无感觉丧失。例如当病人诉及双下肢或双上肢的近端对称性无力时,应观察或询问病人能否不用双手从轿车里出来,蹲下能否自行站起;或病人能否抱动小孩,能否抬起提起重物或者挑水等。值得注意的是肌病造成的无力很少局限于一侧,且真正的感觉障碍不应发生于任何局限于肌肉的疾病。体格检查中应可发现肢体近中央的无力,无感觉丧失,肌肉形态一般正常,没有萎缩和肌束震颤,肌张力通常正常或轻度降低,发射也正常或轻度降低。 二、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易疲劳是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临床特征,肌肉活动时无力加重而休息时恢复。在病史采集中病人也通常会诉及活动后疲劳的休息后缓解的病史。查体时应能显示易疲劳性肢体近端对称性无力,没有感觉丧失,重复性动作试验肌力下降,短暂休息肌力恢复;持续向上凝视造成上睑下垂;无力常呈极端近身体中央性的,肌肉形态正常,没有萎缩或肌束颤动,肌张力和反射正常。 三、外周神经病 外周神经病引起的无力通常为末梢性的,常为非对称性,伴有肌萎缩和肌束颤动,感觉改变几乎总是伴随着外周神经病。例如,当病人表现为末梢性下肢无力时,可询问病人是否有跌倒、走路拖曳或鞋前端磨损;当病人表现为末梢性上肢无力时,可询问病人是否长常有持物不牢。外周神经病的症状通常局限于一个特定区域,常引起对称性手套、袜套样无力、麻木、感觉异常,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表现更为突出。病人常有去神经的改变如肌肉萎缩,颤动和肌肉阐搐-肌束颤动。查体时应能显示出末梢的,常是伴有肌萎缩、肌束颤动和感觉丧失的非对称性无力。肌肉张力可能正常或减低。反射常减弱。因常有自主神经纤维受累,可发生皮肤营养改变,如皮肤平滑光亮,血管舒缩性改变(肿胀或温度调节失常),毛发或指、趾甲脱落。 四、神经根 疼痛是神经根疾病的标志。疼痛常被描述为尖锐的,烧灼的和电击样感觉,典型地向尖端或末梢传导或辐射。神经根疾病常因其不对称性无力伴有去神经的证据和感觉丧失而类似于外周神经病。髓外肿瘤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根产生疼痛,而髓内肿瘤通常晚期才会产生压迫症状。神经根通常有其特定的支配部位,例如腿部疼痛通常提示L5和S1神经根受累,上肢疼痛往往提示C5和C6受累。神经根疾病体格检查中显示对称性无力伴肌萎缩和肌束颤动,肌张力正常或降低,受累肌肉的反射减弱或消失。无力限于一个肌群,感觉丧失发生于相似的皮节分布区,手法牵张(如直腿抬高或颈部旋转)常使神经根疼痛加剧。 五、脊髓疾病

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思路.docx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思路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三个步骤: 1、详细的临床资料:即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着重神经系统检查 2、定位诊断:用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来分析、解释有关临床资料,确定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 3、定性诊断:联系起病形式、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个人史、家族史、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出初步的病因性质。 感觉系统 一. 感觉分类 ㈠特殊感觉:嗅、视、味、听觉。 ㈡一般感觉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一一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等。 3.皮层觉(复合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等。 二. 感觉的解剖生理 1.感觉的传导径路:① 痛温觉传导路,② 深感觉传导路。 2.节段性感觉支配 3?周围性感觉支配 4、髓内感觉传导的层次排列 三. 感觉障碍的性质、表现 ㈠破坏性症状: 1.感觉缺失:⑴完全性感觉缺失:各种感觉全失。 ⑵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感觉减退 ㈡刺激性症状: 1.感觉过敏 2.感觉过度 3.感觉异常 4.疼痛 四?感觉障碍类型 ㈠末梢型:四肢远端性、对称性,伴周围性瘫。 ㈡神经干型:受损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各种感觉障碍,伴周围性瘫痪。 ㈢后根型: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伴神经根痛(放射性剧痛)。 ㈣脊髓型:1.脊髓横贯性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障碍。 2.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 n-Sequard Syn drome ):同侧深感觉障碍(伴肢体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 ㈤脑干型:1.延髓(一侧)病损时:交叉性感觉(痛温觉)障碍。 2?中脑、桥脑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伴交叉性瘫痪。 ㈥丘脑型: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常伴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㈦内囊型: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伴偏瘫、同向偏盲。 ㈧皮质型:对侧单肢感觉障碍。 1.刺激性:感觉型癫痫发作。 2.破坏性:感觉减退、缺失。 运动系统 神经病学所讲的运动”,指的是骨骼肌的运动。 神经运动系统是由四个部分组成: ①下运动神经元;②上运动神经元;③锥体外系统;④小脑系统。 随意运动系统 .解剖生理(随意运动神经通路)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 (总分:32.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9,分数:12.50) ?A.晕厥 ?B.屏气发作 ?C.癔病性发作 ?D.习惯性阴部擦腿 ?E.多发性抽动 (分数:1.00) (1).女孩,4岁。生后8个月开始出现发作性面部涨红,大汗淋漓,表情紧张,双大腿夹紧,且上下摩擦外阴部,无意识障碍。脑电图检查阴性,其诊断最大可能是上述哪项( )(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2).女孩,11岁,上午8时升旗时突然昏倒,意识丧失2~3分钟,不伴肢体抽动,EEG及。EKG正常。其诊断最大可能是上述哪项( )(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A.痉挛(偏瘫)型 ?B.痉挛(双瘫)型 ?C.痉挛(四肢瘫)型 ?D.手足徐动型 ?E.震颤型 (分数:1.50) (1).男孩,2岁2个月。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娩出。出生时苍白窒息,出生体重为3.5kg。生后6个月不会抬头,1岁才会坐,2岁尚不会独走,扶走时双足呈马蹄内翻状,步行时足尖着地,双手活动自如,膝腱反射亢进。其脑瘫类型是( )(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2).女孩,3岁半。出生时有深黄疸,经抢救后好转。现讲话语句含糊,声调异常,安静时手足抖动明显,智力正常。膝腱反射不亢进,巴氏征阴性。其类型是( )(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3).患儿6岁。出生时有颅内出血,现四肢运动障碍明显,张力增高,屈膝、屈肘时常有屈曲性挛缩,膝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其类型是( )(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A.白细胞数5×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4g/L,糖3.2mmol/L ?B.白细胞数50×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6g/L,糖1.5mmol/L ?C.白细胞数1800×106/L,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0.8g/L,糖1.8mmol/L ?D.白细胞数50×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8g/L,糖3.5mmol/L ?E.白细胞数5×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3g/L,糖2.5mmol/L (分数:1.50) (1).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 )(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2).中毒性脑病的脑脊液改变( )(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3).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 )(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神经肌肉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的应用进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年9月第24卷第9期Chin J Rehabil Theory Pract,Sep.,2018,Vol.24,No.9https://www.360docs.net/doc/9718779391.html,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18.09.010·综述· 神经肌肉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的应用进展陈土容,黄美欢,曹建国 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广东深圳市518038 通讯作者:曹建国。E-mail:caojgsz@https://www.360docs.net/doc/9718779391.html, 基金项目: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应用研究(No.JB2017-16-3) 摘要 神经肌肉病(NMD)是一组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尚无统一的标准化运动 功能评估工具。在应用较广泛的评估工具中,运动功能测试适用于所有NMD ,北极星移动评估量表和上肢功能 测试适用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汉默史密斯功能运动量表、费城儿童医院神经肌肉疾病评估量表和上肢模块测 试适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 关键词神经肌肉病;运动功能;评估;综述 Advance of Motor Function Measurements Applied in Neuromuscular Diseases (review) CHEN Tu-rong,HUANG Mei-huan,CAO Jian-guo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Children's Hospital of Shenzhen,Shenzhen,Guangdong 518038,China Correspondence to CAO Jian-guo.E-mail:caojgsz@https://www.360docs.net/doc/9718779391.html, Supported by Research on Shenzhen Comprehensive Services Application for the Disabled (No.JB2017-16-3) Abstract Neuromuscular disease (NMD)is a group of hereditary or acquired myopathy typically manifested as motor dysfunc- tion.There is still no consensus in the standardized tools for evaluation of motor function.Among the tools widely used, Motor Function Measure can be used in all kinds of NMD,while North Star Ambulatory Assessment and Performance of the Upper Limb can be for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and Hammersmith Functional Motor Scale,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Infant Test of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and Upper Limb Module for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Key words :neuromuscular disease;motor function;evaluation;review [中图分类号]R7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771(2018)09-1043-05 [本文著录格式]陈土容,黄美欢,曹建国.神经肌肉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9):1043-1047. CITED AS :Chen TR,Huang MH,Cao JG.Advance of motor function measurements applied in neuromuscular diseas- es (review)[J].Chin J Rehabil Theory Pract,2018,24(9):1043-1047. 神经肌肉病(neuromuscular disease,NMD)是一组以运动功 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总体发病率约 为1/3500[1-2]。NMD 病变一般发生在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 神经肌肉接头和骨骼肌等部位,肌肉活检结果通常为肌营养不 良或神经源性肌萎缩[2-3]。此类疾病常导致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导致严重肢体功能障碍,降低生活质量。运动功能障碍是NMD 的核心症状,标准化的运动功能评估工具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且客观的数据。但由于NMD 涉及的年龄范围较广,不同发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肌力、关节活动度、6分钟步 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从仰卧位站起计时测试、 四阶梯试验和10米步行/跑步测试等评估指标内容比较单一,无法综合评估NMD 患者整体运动功能情况[4-5]。国际上常用的NMD 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主要有神经肌肉病的运动功能测试(Motor Function Measure,MFM)、北极星移动评估量表(North Star Ambulatory Assessment,NSAA)、汉默史密 斯功能运动量表(Hammersmith Functional Motor Scale, HFMS)、费城儿童医院神经肌肉疾病评估量表(Children's Hos- pital of Philadelphia Infant Test of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CHOP INTEND)、上肢功能测试(Performance of Upper Limb, PUL)和上肢模块测试(Upper Limb Module,ULM)。作者简介:陈土容(1993-),女,汉族,广东湛江市人,治疗师,主要从事儿童康复。通讯作者:曹建国(1965-),男,汉族,山西长子县人,硕士,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康复。 --1043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摘要)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摘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慕容慎行 Ⅰ.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正确诊断应当包括:明确其病变的所在部位(定位诊断);并明确病变的性质和原因(定性诊断)。只有把这两方面的诊断搞清楚,才能制订出全面、妥善的治疗措施。 一、定位诊断 根据临床上所表现的神经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知识,常可确定神经病变所在的部位。神经系统的病变部位根据其病损范围可分为局灶性、多灶性(或播散性)、弥散性及系统性病变四类。局灶性病变指只累及神经系统的一个局限部位,如面神经炎、尺神经麻痹、脊髓肿瘤、脑梗塞等。多灶性(播散性)病变系指神经损害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位或系统,如多发性硬化可在视神经、脊髓、脑部等部位有多发病灶;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可在脑及脊髓出现多处分散的病灶。弥散性病变指病变比较弥散的,对称性的侵犯脑部或周围神经,其临床表现呈多种多样,受侵部位的次序也无规律,因此在诊断时可根据表现较广泛的症状和体征,做出弥散性病变的定位,如病毒性脑炎、中毒性脑病、脑动脉硬化症等。系统性病变是指某些传导束或神经功能系统(锥体束、后索、脊髓丘脑束等)的细胞或纤维的变性,如肌萎缩性侧束硬化,其病变有选择性地累及脊髓前角细胞、颅神经的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等。

在分析病变的分布和范围之后,还需进一步明确其具体部位,如病变是在中枢(脑、脊髓)还是在周围神经?病变在脑部或脊髓的哪一个节段上?如对于颅内病变,应分析其病灶在脑膜,还是脑实质?如在脑内还应进一步判断在哪一个部位?对于椎管内的病变,在定位诊断时应力求确定病灶的上界、下界、髓内、髓外、硬膜内、硬膜外。如为颅神经损伤,应确定核上病变、核性病变或核下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则应判明是根性病变、神经丛病变还是神经干病变等。现将大脑、脑干、小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特点分述如下:(-)大脑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意识和精神活动障碍、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偏瘫、癫痫发作、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大脑各叶病变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如额叶损害主要为随意运动障碍、局灶性癫痫、运动性失语、智能障碍等方面症状;顶叶损害主要为皮质型感觉障碍;颞叶损害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精神运动性癫痫、感觉性失语等;枕叶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及皮质盲。此外,还可出现各种锥体外系症状。 (二)脑干病变一侧脑干病变多表现有交叉性瘫痪或交叉性感觉障碍,其病变的具体部位是根据受损脑神经平面来判断的。脑干两侧或弥散性损害常引起双侧多数脑神经受损、双侧长束和小脑症状。 (三)小脑病变小脑蚓部损害主要引起躯干性共济失调;小脑半球损害则引起同侧肢体性共济失调。 (四)脊髓病变一般以横贯性损害(全切)较多见,表现为双侧运动障碍(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和大、小便障碍。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经典药方

1.颈腰椎疾病 内服:(药疗) 1.颈椎: (1)通痹汤:白芍30—60克、木瓜10克(药店买)、威灵仙15克、鸡血藤15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葛跟30 克、姜黄10克、当归20克、川芎25克。每天1服,吃两次。 (2)当归、红花、三七粉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服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1疗程。 2.腰椎: (1)腰脱:生芪120克、当归30克、熟地30克、制川乌30克、制附子30克、黑小豆 30克、麻黄15克、细辛8克、桂枝45克、白芍45克、防风30克、蜂蜜150克、鲜生姜45克、枣21枚、杞子30克、菟丝子30克、补骨脂30克、仙灵脾30克,加冷水2500毫升(7到8碗)文火煎3个半小时,煮取600毫升(1碗半),日分3次,饭后服。7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1至两个疗程 (2)腰疼:青风藤50克,黄芪50克,黑豆50克,用2斤水泡2小时,武火煎25分钟,文火半小时,第1次药汁倒出,再加1斤热水,武火15分钟,两次药汁倒一起,每日两次。每隔12小时服1次。严禁葱蒜韭洋葱并肉鱼蛋奶之类。连用20天。 以上药方由华天宝桂龙药膏专家提供,仅供参考,如需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内服:(食疗) 1.腰椎病: (1)杜仲枸杞腰花汤:杜仲30克,枸杞20克,猪腰子1对。核桃仁4枚。杜仲洗净,用纱布袋装好。猪腰子去掉外膜,剖开两片,去臊腺,在里面切10字花刀。再分切成小方块。共同煲汤。对于肾虚引起的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川乌粥:制川乌头3~5克,粳米50克,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把川乌头捣碎,碾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煮沸后加入川乌末,改为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1~2沸即可。每日分作两次趁热服用。 外用: 1.颈椎病: (1)颈椎药袋:当归,川芎,桂枝,川乌,红花,鸡血藤各10克,白芷12克,苏木15克,仙鹤草9克,磨碎,装入布口袋缝好。固定在患处,晚上用,早上拿下来。1个药袋子

头痛的诊断思路

头痛的诊断思路 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潘华 概述:头痛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人都亲身体验过。头痛的病因复杂,分类繁多,按国际头痛学会的分类法,头痛分为13类,共120余种[1],尽管临床所见头痛绝大部分为功能性或精神性因素所引起,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但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瘤等引起的头痛却是丝毫不容忽视的。头痛的病因诊断常出现困难,尽管目前CT、MRI、EEG 等手段已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稍有考虑不周,仍容易误诊误治。以下我们尝试对头痛的诊断思路作一讨论。 一、头痛的解剖基础及发病机理 头痛系头部的痛敏结构受到某种物理的、化学的包括某种生物性的刺激,产生了异常的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通过相应的神经通路传达到大脑而被感知。 1、颅内、外痛敏组织及神经传导 (1)颅内部分: ①部分硬脑膜:小脑幕上,前颅凹及中颅凹处硬脑膜的痛觉由Ⅴ传导,可引起同侧眼眶及前额部痛;小脑幕下和后颅凹的硬膜主要由c1-3神经传导,引起枕部及后颈部痛;ⅨⅩ也传导部分后颅凹硬膜的痛觉,可引起耳及喉部痛。 ②颅内血管:颈内动脉的颅内段.Willis环.大脑的前、中、后动脉,硬脑膜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主干、上矢状窦、直窦、乙状窦等均属痛敏组织。其中幕上动脉由Ⅴ传导,这些部位的痛感向眼眶、前额和颞部放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主干的痛觉则由c2~3 传导,痛感反映在枕下部。 ③ⅤⅦⅨⅩ的神经根及颅内的分支受刺激:其中Ⅴ的痛感反映在前头部、面部;Ⅶ反映在耳部;ⅨⅩ反映在枕区。而颅骨、脑实质(除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软脑膜、蛛网膜(除脑底大血管周围的蛛网膜)、室管膜、脉络膜丛对疼痛均不敏感。 (2)颅外部分: ①颅外动脉:眶上动脉、额动脉、颞浅动脉、枕及耳后动脉的动脉壁均含有丰富的痛觉末梢神经。当这些动脉扩张、牵拉、扭转、炎症时,均可引起局部疼痛,并可扩散及反射到更大范围。前头部动脉痛感由Ⅴ传导,后头部动脉所致痛觉由c2~3传导。 ②颅外肌肉:头颈部的肌肉持续收缩和血流受阻,引起各种代谢产物的堆积(如乳酸),产生疼痛。颞部肌肉由Ⅴ传导,颈后肌肉由c2~3传导。 ③颅外末梢神经:常见的有眶上神经(Ⅴ 1)、耳颞神经(Ⅴ 3 )、枕大神经、枕小神 经、耳大神经等(c2~3分支)。 ④其他组织:头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骨膜、关节面、耳、鼻、口腔、牙等。面部、眼、鼻腔、副鼻窦、口腔等部位的痛觉,分别由Ⅴ 1~3 传导;软颚、扁桃体、咽、舌、耳咽等部位的痛感由Ⅸ传导;外耳道、部分耳廓由Ⅶ的中间神经和Ⅹ传导,并可扩散到前头部及后枕区。 (3)头面部疼痛的神经传导: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这个一定要看!!!

. 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 一、分析诊断步骤 1.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2.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 3.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 A.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 B.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 C.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复发。 D.变性: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但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 E.外伤性:明确外伤史。 F.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G.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 H.发育异常。 二、分析诊断原则 1.意义: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2.原则: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着手分析。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特征 1.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等。 2.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变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 3.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4.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 四、定位诊断的步骤 1.归纳:根据病史以及查体所见,归纳提取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2.分析:损伤哪些结构可导致出现这些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3.定位:什么部位损伤最能满足临床所见的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结构基础(即在有限区域内能造成相关结构的同时损伤)。根据中枢神经各部分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特点,推测最为可能的损伤部位;并根据在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伤后临床表现的特点不同,推断损伤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