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对疾病的认识

佛法对疾病的认识
佛法对疾病的认识

[转] 佛法对疾病的认识和治愈方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西医探索生命的方法或者叫医治生命的方法,主要用两种学问:一种叫物理学,一种叫化学。基础理论就是细胞化学。所以很多绝症病人都用过两个方法,一个叫放疗,一个叫化疗。放疗是物理学,化疗是化学。

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就是汽车零件坏了,它不会自己变好,必须换。但是我们人体很奇怪,用刀把手划一个口,不用管它,它会自己恢复。所以人体跟机器最大的区别,它有自愈能力。这就是奇迹。

人体既然有自愈的能力,这么精密,怎么仅仅用机器的维修方法来维修人体呢?你们说这种方法先进还是不先进?

疾病的分类:第一个从生命层次来分类:身病、心病、灵病;第二个从致病因素来分类:环境、人为、魔障

现存医学体系分类:西医、中医、巫医、佛法

佛法独特的治疗原理:病由业起,业由心生

影响免疫系统的四大因素:遗传、信仰(信念)、情绪、风水。由于遗传不能更改,所以我们只能在信仰情绪和风水上下功夫。尤其通过信仰,用宇宙与人体本有的能量来迅速激活免疫系统,最大提升免疫力,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如果从生命的结构层次来说有三个部分:

第一个是物质构造的身体。

第二个是作为我们思维活动的一个机构,我们把它称为心理。

第三个呢,就是比心理活动还要深层的,就是灵魂。在今天的科学里面讲叫潜意识。

潜意识是不能被认知,不能被感觉的,但是科学已经认可它的存在。我们佛教里面所说一个人造了很多“业”,

善业、恶业、无记业,它放在哪里呢?就放在那个灵魂里。

灵魂就好像我们电脑里面的一个硬盘。比如说当我们电脑里面放了很多信息,没去打开它时,我们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同样我们过去生、今生,放了很多的善恶在我们的灵魂里面。我们的命运就是由这个灵魂里面的善恶无形地操纵而来。

我们很多人以为所做的都过去了、所说的它已过去了、所想的它也过去了。

过去没有呢?统统都放在灵魂里面。用佛教的专业术语,统统都放在阿赖耶识里面。

阿赖耶识是一个仓库,把所有我们人生经历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闻到的味,吃到的味,说出的话,心里想的,凡是我们人生的一切造作,全部都留下一个信息储存在这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决定了我们的生命是什么。

所以这个业啊就存放在这里。这是我们从生命层面来分类。

生命的结构有三个层次,自然生病也可以分为分三个层面:一个是身体的疾病,一个是心理的疾病,一个是灵性或者称灵魂的疾病。

当我们把这个一明白,可以判别自己的病是哪个层面的,用什么方法对治,就不会去有病乱投医。

第二个从致病因素来分类。

致病的因素有很多,环境、物理、药物医疗、寒暑、饮食、起居、情绪、遗传、鬼神、祖宗、业力。

1、环境致病。我们居住的环境会潜移默化,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无意识引起人的身心变化,导致疾病。

环境包括大环境,比如城市,气候情况如何。中环境,比如小区,空气噪音情况如何。小环境,比如房屋的楼层和方位。微环境,比如房间布置。环境在中国文化中叫“风水”。

2、物理致病。我们摔伤了也算病,烫伤了也算病,还有被什么物理啊化学啊这样引起都是病,这一部分的病,它主要都是表现在外面的物理伤害。

3、药物致病和医疗致病。

我们今天啊很多人有病乱投医,乱吃药,结果呢没病,吃出来的病。我那天带的一个小姑娘,才来到成都的时候,很大的一个肚子,脸上吊两块肉,而且腰弯不下去,脊柱上长了一个包,这是什么病呢?这不是她身体本身的病,这是药物带来的。

所以我们从今以后要明白,你听到什么叫速效药,你千万不要吃。越是速效,越不敢吃。为什么呢?如果这个冬瓜在三天之内长大的,请问你敢吃吗?你生下一个小孩,一个月就变成一米五了,请问你敢带回家吗?

所以速效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越是速效肯定危害越大。我们过去不懂啊,觉得哪样来得快,就哪样做。佛法来得快,他就不来。

4、寒暑致病。春夏秋冬四季。我们可能受凉了,受热了,这是气候季节给我们带来的。

5、饮食致病。我们好吃,什么都吃,只要有香味的,好看的,都吃。也不管肚子饱不饱,也不管它有没有营养,也不管它有没有毒素,反正就是为了满足那个食欲,这也可以导致病。

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了,从今以后不要吃加工储藏的食物,不要吃味精、香精、糖精这些东西。糖精、味精、香精,吃多了要变白骨精。为什么要变白骨精呢?光骨头了,人都死了,不是白骨精吗?

还有好多人说这个有营养,那个有营养,鸡鸭有营养,其实今天这个世界我们都没有思考过什么才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不是缺乏营养,刚刚是营养过剩。是肉体营养过剩,心灵营养不够。所以我们补营养,补错方向了。本来该到南山寺来,他却到餐馆去了,叫路线错误。

6、起居致病。我们打麻将,通宵地打,对不对啊?我们中国的中医跟我们讲什么时间睡觉最好啊?九点睡觉最好。我当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才觉得当和尚真好啊!如果在座的不能保证九点钟睡觉,最迟不能超过十一点。

7、情绪致病。我们接触这个世界,接触很多人,被七情六欲牵引,心中不停地波动: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就给我们讲了,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我们过分地沉浸在情绪里边,就会伤害我们的五脏。

8、遗传致病。比如我们父母是什么病,有可能会遗传给我们。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家里人,爷爷生这个病,爸爸也生这个病,那我们就要小心点了,怎么小心呢,早点到南山寺来,去把父母祖辈的业帮他消了,不但你父母康复,还会防止自己生病。

9、鬼神致病。比如有些人,他到哪个地方,路过一下回来就生病了,这是什么呢,鬼神引起的附体。这在中国的古代与民间有大量例证。

我曾经遇到一个女的她很容易鬼附体,她只要去一下坟地回来就附体。鬼附体非常痛苦,想自杀。然后有人介绍给我认识,我说:“你想死啊?”她说:“太痛苦了,所以想死。”我说:“你不要命了,把命给我好了,我要。”

她也没有把命给我。当天,我把她带到寺院,晚上带她念《心经》,念“观世音菩萨”,念《白衣大士神咒》,因为当时还没有接触师父,还不懂得皈命,就这样念。

第二天我过去的时候,她就跟我讲:昨天晚上睡到半夜,她看到一个黑影子从身体里跑走了。她不知道这是啥意思,这就是那个附体跑了嘛。我说你感觉怎么样,她说:“感觉好多了。”就是这个道理。

那鬼神为什么会来迫害我们呢,在《易经》里面有几句话讲得很好,“鬼神祸盈而福谦”,盈就是骄傲,谦就是谦虚。你看,我们一骄傲鬼神就会给我们降祸,我们一作恶鬼神就来给我们降祸。我们一做善事就有福神、善神、戒神来保佑。如果我们守五戒一共有多少个护戒善神啊,每一戒有五个护法神,守完五戒就有二十五个护法神。请问,你们谁见过一个人带二十五个保镖的啊?而且这二十五个保镖刀枪不入,因为是隐形的看不见嘛。

这是我们讲鬼神可以利益我们也可以祸害我们,可以给我们降祸也可以给我们降福,就看他喜不喜欢我们。他为什么喜欢我们,因为我们有德行;他为什么讨厌我们,因为我们缺德。所以这个积德和损德就会影响我们人生的命运、健康、家庭、事业,还有小孩。用师父智慧的总结说,就是:“有德压众恶,无德鬼当家。”

10、祖宗致病。除了鬼神,还有一个类似鬼神的病,它是由我们的祖宗亲人的坟地风水,或祖宗亲人在恶道受苦连累引起的。

11、业障致病。就是我们身体所作的种种行为,种种言语、种种思想,包括吃的穿的,看的听的,身体感觉到的,鼻子闻到的,都会留下来一个“信息”储存在潜意识,而后在今生的未来或者来生得到一种无形力量的作用,产生一个结果。这就是恶业带来业障病。

二、现存医学体系分类

我们生病的时候,首先想到去医院,医院有两类,一个叫西医,一个叫中医。在中医、西医没办法的时候,又跑去找民间的巫婆神汉,这就是我们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巫医。这三个都不奏效的情况下,有些有善根有缘份的人,又遇到了佛法。

所以现存的医学体系基本上有四个:第一个叫做西医,第二个叫中医,第三个是巫医,第四个是佛法,把它叫做佛医也可以。

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各个医学体系,它运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些一清楚,我们就知道怎么去运用了,怎么去看待了。比如说今天最受人推崇的就是西医,为什么大多数人接受?它有它的原因。

一、西医探索生命的方法或者叫医治生命的方法,主要用两种学问:一种叫物理学,一种叫化学。基础理论就是细胞化学。所以很多绝症病人都用过两个方法,一个叫放疗,一个叫化疗。放疗是物理学,化疗是化学。

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就是汽车零件坏了,它不会自己变好,必须换。但是我们人体很奇怪,用刀把手划一个口,不用管它,它会自己恢复。所以人体跟机器最大的区别,它有自愈能力。这就是奇迹。

人体既然有自愈的能力,这么精密,怎么仅仅用机器的维修方法来维修人体呢?你们说这种方法先进还是不先进?

二、中医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是阴阳学说、五行理论、经络理论和精气理论。

你们看看,阴和阳就已经开始跟这个科学不一样了,科学只是在物质上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而中医的阴阳,阴已经超越物质,可以把它归到精神层面。五行讲的是五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医把它运用在人体上。

三、巫医用的什么方法呢?用符、咒、仪式和体验,还有一些特别的方法。

四、佛法用什么理论来看待生命的?佛法看待生命,看待万事万物万象,最重要的自然规律,叫因果规律和缘起规律,以及佛慈悲的愿力。

我们学了佛法就明白,佛法跟中医里面有深奥的哲学,西医是没有哲学的,西医叫科学。佛法的哲学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有来就必有去,有去也必有来。

我曾问过一个病人:“你的病什么时候得的呢?”他说:“三年前。”我就问他:“三年前你是好人吗?”

他说:“是啊。”我说:“那证明过去是没有病的,病是从外边来的。”

你们看,病不像主人,就好像客人一样。既然病是客人,怎么可能只会来不会去呢?一定是我们创造了一个条件让他来,就好像给客人发了请帖。又创造了舒适的条件让它留下来,就好像给客人安排了最好的饮食住宿,还给最高的金钱待遇,你们说客人怎么愿意走呢?

比如某年荒灾,一群灾民围在一个大富人家,怎么赶也赶不走。这时就有愚人出主意了,说:把他们统统杀掉不就得了?你们说这种方法好不好?(答:不好)。如果杀人,不但犯罪,还会引起灾民反抗攻击家人,最后鱼死网破。对疾病来说,这就是所谓术后“转移”。

这时一个学习过佛法的智者来了,对主人说,这些都是苦难的灾民,不用杀他们赶他们,他们自己就会离开。智者就说,给这些人发放些米粮和银子就可以了。

主人照办了,结果这些人自然就离开了,挽留都挽留不住。他们说,我要回家了,家里还有人要照顾。

疾病、灾难和不顺是不是也像这些灾民一样呢,需要杀死他们来解决问题吗?真杀了,杀绝了,一定还有人

在几年后前来报仇。是这样的吧?对疾病来说,这就是手术后所谓的“复发”。

再比如,房间有很多苍蝇,我们总想把苍蝇灭掉,所以就喷洒毒药。可是只管用了一天,又有苍蝇了。我们接着再打药灭苍蝇,这样灭下去,请问要灭到什么时候啊?我们能不能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苍蝇?一检查,原来房间里有死老鼠,有臭肉,所以才有苍蝇。

所以在根源不解决的情况下,直接解决问题的现象永远没完没了。由此我们就知道,用西医的方法治疗了会再出现,还会转移,道理就是这样简单。

佛家告诉我们:“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把这句话重新翻译一下,也可以这样来说:菩萨处处重视根本和原因,众生处处只看结果和表象。

在这里菩萨和众生区别在哪里?区别就在觉悟,区别就在智慧。所谓智慧,就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全

局,看到长远的能力。我们过去常把聪明说成智慧。什么叫聪明呢?能够看清事物的表面,看清事物的局部,看清事物的暂时,这种能力就叫聪明。

佛法还告诉我们一个规律:因+缘=果。它是万事万物变化的一个重要公式。由此我们知道事物有三个组成部分,就是:果、缘、因。

用一棵果树来比喻,“果”就是果树的果子;“缘”是生出果子的条件,就是阳光、水、土壤和肥料;“因”就是种子和树根。如果一棵树结的是毒果子,我们简单的思维就是摘掉果子,或者砍掉果树,可是以后绝对还有新果子长出来。如果不给阳光、水、肥料,只能保障果子结得少,结得小。只有把树连根拔起,才是最彻底的方法。

所以可以这样总结:

西医是从“果”上解决疾病,特别适合物理化学引起的的外伤、救急。

中医是从“缘”上解决疾病,特别适合风寒、饮食、阴阳失调等病。

巫医是从另一种“缘”上解决问题;适合一些鬼神病。

佛法是从根本的“因”上解决疾病。对一切上述三种都无效的风水病、情绪病,观念病,鬼神病、业障病等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三、佛法独特的治疗原理

病由业起,业由心生。所以万病也由心生,治心就可治病。

治心分三种:

一是疏导情绪纠结,通过梳理、引导、改变,来清除情绪的纠结。因此而引发的疾病就会消除。

二是更新陈旧观念,把过去错误的思想修正过来,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也就自然改变了。因此而引发的疾病就会消除。

三是清楚灵性垃圾。通过忏悔、念佛、念咒、念经,借助佛菩萨的愿力来清除潜意识垃圾。

我们都知道,医学上把病又叫病变。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告诉我们,病原来是没有的,是由于我们的观念思想、言语、行为、饮食、起居等长期改变得不符合自然规律后引起的。佛家把这些总括为三个,叫身、口、意,三种恶业。

身业:杀生、偷盗、邪淫。

口业:假话、不正经的语言、搬弄是非、咒骂。

意业:贪婪、仇恨、愚痴。愚痴最大的表现上不明因果。

既然病是由“变”引起的,那么病也自然可以用一个“变”字来治疗。也就是说,病是变出来的,病自然也可以变回去!我本人解决过很多病患,都是用一个“变”字,很灵验。

那么我们怎么“变”呢?怎么“变”来的就怎么“变”回去!

佛教文化概论论文

“佛教文化概论”心得感悟 今天,我想向大家说说我最喜欢的,最有感触的一门课——佛教文化概论。我当初选这个课,并不是因为喜欢,因为我对它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当时只有几个不多的选择了,这个最合我眼缘。当时我觉得佛教对人是一种信仰,而我是学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这个对我应该挺有用的。所以说,我跟这门课真不是一般的因缘。 第一节课时,我怀着好奇的忐忑的心情来到教室,担心接触的是一堂无趣的,难以理解的课程。一开始时,老师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接受的是佛教文化。我们将要接受一种教育,这个教育的名称叫做‘佛陀教育’。”我当时听到‘佛陀’二字,就想:难道是要我们清心寡欲,一切为善。之后老师解释了它,佛陀就是圆满觉悟的意思,圆满的觉悟,或者说圆满觉悟的人,而佛教是一种教育,它不是一种仪式,它是一种教育。我想:要是我的一生真的达到圆满,思想透彻觉悟那这一生真的美满的啊。自此,我决定好好学习这门课,深入的领悟它,修身养性。 经过学习这门课,我知道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例如,九法界、诸法实相、三法印、了义说、涅槃寂静、八正道等。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三法印”。第一是“诸行无常”,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它没有片刻的停留,辩证法的思想它也是这样认为。第二叫“诸法无我”。诸法就是指万事万物。无我就是它没有自性。“诸法无我”,就是万事万物没有自性。最后是“涅槃寂静”,涅槃就是我们的心彻底的清净,断除了一切的烦恼,这就叫涅槃。寂静就是指的身心安稳,就是一切自在,自在到了不能再自在。 “三法印”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苦是苦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苦呢,实际上就是苦在我们对真相不了解,所以妄念就很多,苦是苦在这里。为什么我们会有生苦呢?也是因为这个。 接着,我想说说佛法的另一重要内容——八正道。首先知见要正,见解不正,知见不正,什么都谈不上。有了正见,还要有正思维。有了正见、正思维,

宗教学名词解释

道教:道教是中国人为回应来自印度的佛教的挑战,借助东汉末年的特殊社会时代机缘而建立的本土宗教。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吸收儒家纲常名教和佛教轮回转世而创立新教,中心思想是幻想长生不死,羽化登仙,追求躯体的不朽。道教以道名教,其教义以道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派生,社会和人生都应法道而行,以道为行为法则,最后回归自然。格义:用中国典籍中相关概念来阐释佛典事数,就是把佛教经典中的名相,与中国经籍内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把相关类似的部分保留下来,作为常人理解佛典事数的途径与帮助。 六家七宗:首玄学影响,佛教僧众借用玄学观念去诠释《般若经》,对般若空的观念理解不同而产生歧义,于是形成所谓的六家七宗。不真空论:僧肇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是无自性的虚妄假相,故不真,也即是空,即非真生,就非实有。万法都已呈现,各具不同形状,亦不能谓之无。执着于有,或执着与无,都是“边见”,万法非有非无,不真不空。 物不迁论:从即动即静来论证体用如一的道理。 一阐提皆得成佛:竺道生认为经意未尽,随倡一阐提皆得成佛,在建康宣扬“涅槃学”。 顿悟:第一顿悟指人之思维的突变或飞跃,“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 第二“顿见真如本性”、“顿悟菩提”,可见顿悟是悟自己的佛性,由于人皆有佛性,所以顿悟功能人皆有之。第三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可见顿悟结果不 染着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 烦恼之法。 形神问题: 优势:1佛教对现实苦难和 人生困厄有极为深刻的关 照和反思,提供了一种博大 精深的人生哲学。2儒道都 把关注点放在现实世界,拒 绝讨论来世问题,佛教对边 的向往,对来世的不朽追求 可以弥补儒道的相对不足。 3佛教深邃的理论和形而上 的洞见,就在于吧人与生俱 来的基本邪恶作为谈论问 题,展开思维的起点。 本无论:1“本无“含义: 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 始。2宗旨:一切诸法,本 性空寂。3无万物的生存根 据,但不是由无产生万有。 4一旦放弃对未有的执着, 归心本无,就可断除烦恼, 解脱成佛。本无宗强调诸法 性空,万物本无。否定现实 世界,肯定彼岸世界,即否 定现象肯定本性的真实性。 其特点是空现象而不空本 体,空世间而不空出世间。 这同印度大乘空宗既空世 间诸法有空出世间诸法的 思想是有距离的,因为被后 来的般若学者批评为好无 稽之谈。 灭神论:1形神相即,不得 相异。形指形体,神指精神, 即为接近,异为分离。2形 存神存,形谢神谢。3形刃 神利,形质神用。 禅宗:禅师一种大智慧,是 主体对社会人生终极意义 的领受和感悟,是主体克服 自身的有限性而对自由、无 限和永恒的精神超越和追 求。 四法界:1事法界:差别之 事相2理法界:真如理体, 诸法平等。3理事无碍法界: 真理与各种事相之间交互 融通,不相妨碍的关系。4 事事无碍法界:千差万别的 具体事相之间,圆融一致, 互无妨碍的关系。 南能北秀:五祖弘忍在湖北 黄梅双峰山传法,后学说分 布各地,形成以慧能和神秀 为代表的南北两宗禅法体 系。性具说:(本具、理具、 体具)性指法性、真如、佛 性。具是具足,具备。具可 与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之 备相训。天台宗认为,一切 诸法都为真如、法性所本 有,即一切众生皆有真如、 佛性,众生本性即具一切善 法和恶法,佛与众生没有根 本差别。 韩愈道统论:1道统的儒学 资源—孔子曰‘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如儒家的道统 意识为韩愈提供了思想灵 感,禅宗的法统谱系则为他 提供了现实的借鉴。2韩愈 的到统一不仅是一种精神 谱系,他包含着一整套的原 则和制度。3汉韩愈的道统, 意在维护儒家的正统和正 宗性。具有非常明显的明显 性。不但佛道作为异端遭到 排斥,即是是儒家的人如荀 子、董仲舒也作为非正宗遭 到清洗,着隐含着韩愈以儒 家掌门人自居,要清理门 户。4纵向看,这个谱系是 断裂的,儒家近1123年没 有掌门人,这个断档期赋予 了韩愈排佛护儒以足够的 正当性。于是韩愈接续儒家 道统的自任,名诏排道反佛 的旗帜。 般若学重点在阐明佛教的 本体论,论证现实世界的虚 幻性和不真实性,彼岸世界 的真实和完满性。与此相关 联的是,何人能进入彼岸, 以何途径能进入彼岸,这是 涅槃学重点解决的问题。 仁:是指礼敬祖先、爱护众 庶、忠于君主等品质,孔子 那里仁涉及一种伦理关系 和人际关系,核心是“仁者 爱人”。爱人的起点是爱,

汉传佛教的反思

汉传佛教的反思 ——戒幢佛学论丛总序 济群法师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有先秦的诸子百家,但汉魏以来活跃于社会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其中,唯佛教属外来文化。但它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多年中,和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并以其丰厚的思想义理深深影响着国人,与源自本土的儒、道二教呈鼎立之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佛教,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解决烦恼痛苦,也能使我们对中 国传统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历经南北朝的弘传,至隋唐而达鼎盛。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初期,主要从事两方面工作:一是佛经翻译,一是义学研究。对佛经的翻译,使汉传佛教较为完整地继承了印度早期和中期的佛教思想;而对义学的研究,则使佛教在中国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即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 宗派的形成,并非中国特有的新生事物。不论在早期印度,还是南传、藏传地区,都曾出现过不同的教派。之所以会有宗派之分,主要是因为佛教博大精深,任何人都难以完整掌握。祖师们为了佛法弘扬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便于人们修学,便根据某部经论或内容相似 的的经论,建立起各自的修学体系,进而演变为不同宗派。 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多创立于隋唐,但其历史却可追溯至南北朝甚至更早。如净土宗初祖为东晋慧远,而实际创立者乃唐代善导。天台宗初祖为北齐慧文,因读《大智度论》领悟“三智一心中得”,又从《中论》悟到“一心三观”。慧思继承此说,结合《法华经》要义,传至智者形成“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正式创立了天台宗。由此可见,任何思想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须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几代人的总结方能形成。其后,还有赖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 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 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 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 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 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 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 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 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 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家庭,是抚育我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建立的启蒙学校。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延续着一个个生命,它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家庭形态也一再跟着重组。权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为主轴,是为「母权社会」,后来,封建体制和儒家思想兴起,形成「父权社会」,现在则进展到「两性平等」的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从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对夫妻与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近几年来,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看来随着e世代的快速、缤纷与流转、消逝,婚姻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跟着颠覆和改变了。 由于整个大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动,失业率节节升高。以台湾为例,二○○四年,平均失业人数达四十五万四千人,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员者比比皆是。失去了经济能力,郁闷、悲愤的情绪,直接冲向家庭,造成夫妻离婚的主因之一。离婚率不停攀升,美国是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而根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台湾的离婚率也已居亚洲之冠,目前是每三?二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台北市更是每二?一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 破碎的家庭,带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制造许多问题儿童、问题少年;对婚姻的恐惧、对前途的不确定,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于是人口失衡,提早进入「高龄社会」,引发众多老人问题……。 如同环状的「骨牌效应」,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再制造一堆问题丢回社会;一个恶质的社会生态,就如此的纠结和运转! 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族及邻居的凝聚力强,有着守望相助的情义。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会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围亲朋好友共同关照下,平安健康的成长。美国前总统柯林顿的夫人希拉蕊,也反思到传统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谚语──「抚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部落的协助」,来呼吁大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充满 爱心与关怀的部落。

佛家智慧

近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已为社会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已经连篇累牍。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培育健康心理、提升人生境界是大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挖掘传统的智慧宝藏,破解心理建设的难题,应当是一条积极可行的思路,但也是一条有待开拓的路径。佛家智慧对大学生心理建设的意义,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一、佛教哲学与现代心理学之关系 佛教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心理学。从根本上来说佛学是关于心灵的学问,佛教哲学是专门研究解决人的精神问题的。佛教基本经典《金刚经》开篇即提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之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段文字是说有一个叫须菩提的长老恭敬地请教释加牟尼:那些善男善女如果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要怎样才能守住心念,又怎样控制好自己的心灵以免受邪念的干扰呢?整部《金刚经》都在逐层深入地回答这个问题。影响最广的禅宗经典《坛经》反复讲人的本心、自性、自性自度、无念、无住、迷悟、正见、明心、顿悟,就是一套心理学的语言。同时《坛经》有一套完整的修心方法,《坛经·忏悔品第六》中有一段文字,记录慧能为信徒传“五香”,即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事实上就是一套有效的调适心理的方法。 佛教对于心理学的贡献和作为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历来学者们有着非常一致的看法。梁启超晚年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1922年他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曾指出:“佛家所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就是心理学’。”[1]葛兆光在他的宏篇巨著《中国思想史》中也有同样的表述,他说,从八世纪中叶以后,士人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以戒律严格护持自己的身心不受污染,然后以禅定去体验自己的心灵本原,或者以禅定体验到自己原本清静的心灵境界,然后用戒律小心呵护这种境界不至于失坠,这种针对心灵的实践性宗教信仰才是佛教的正途”。[2] 佛家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家理论从心的角度研究宇宙万物以及芸芸众生,并对人的行为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已经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思想体系。佛家基本理论就是围绕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的心理困惑而展开。例如,佛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痛苦的原因来源于人无止境的欲望,人们总是由于迷茫、贪求和执著而生出种种痛苦。人生皆苦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克服人间的狂放之态,以低调的人生态度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勤修苦修、辛勤劳作取得心态的平静和行为的自适。又如,佛家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永无常态。人生也是一样,天天在活动,“我”在时刻变化,没有稳定的相状,佛教认为所谓的“真我”是不存在的,一切都虚妄不实,转瞬即逝。佛家强调世界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事物不断转化的发展过程,从而不自缚于一时一地的人事纠缠,从狭隘的自我中走出来。 佛教反复强调的因缘,是谓万物变化乃因果链条,人生的变化也是如此,人从生到死是十二因缘的聚合,“佛以为一个人的生命,并非由天所赋予,亦非无因而突然发生,都是由自己的意志力创造出来的”[3]。人生的命运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其中决定的因素是人自身在其生命过程中所造的“业”,即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的我是过去造就的,而我未来的命运,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以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理论给予人们行为以极强的外在约束力,它要求人们不断内省自己的言行,从而去恶从善。 在人生皆苦、无相、因缘等等理论的基础上,佛教大力宣传人的自我心性修养,要求人们进行智慧的修养、意志的修养和情感的修养。智慧的修养就是要从哲理上通达宇宙与人生的真相;意志的修养就是要锻造意志力,向无我的境界攀登; 情感的修养就是要树立同情心,佛家不仅强调渡已,更强调普济众生。佛家虽然把幸福寄托在来世,但佛家努力让人们树立正确、坚定的信仰,体验现实生命的充实与永恒。 历代知名人士把佛学当作修心养心的工具不胜枚举,唐代的杜甫、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宋代的周敦颐、朱熹、苏东坡,近代的魏源、谭嗣同、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等,与佛学的缘分都有可靠的史料记载。王维《叹白发》诗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由此可见,佛学与心理学有着不解之缘,两者完全可以通融、借鉴。美国心理学教授依莲娜.罗许说:“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在于西方心理学如何向佛教取法,以便使心理学能够处理真正的人心,而非假想的图画”[4]。中国是佛学理论研究最深入、佛教典籍最多、佛学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家,挖掘佛学资源,解决现实中人们的精神问题,拓宽心理教育的途径,应该是积极可行的。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迷事/迷理——佛教名词解释? 一、迷事 1、“迷事”简释 【迷事】:佛教术语。“迷理”之对称,指修惑,又称迷事惑。无明分为“迷事”与“迷理”两种,“迷事”指不能通达缘起诸法,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从而迷于色、声、香、味、触“五尘”等事相之烦恼。不清楚法性之真理,叫做“迷理”。《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2、“迷事”佛学辞典解释?? FROM:《佛学大词典》 【迷事】:“迷理”之对称。又称迷事惑。指修惑。即迷于五尘等事相之烦恼。[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上](参考:“见惑”2997、“修惑”4047)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迷事】:(术语)无明有迷事与迷理之二,不达缘起之诸法,云迷事。《行事钞一上曰:“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迷事】:无明有迷事和迷理的两种,不明白诸法都是缘起的,叫做“迷事”;不清楚法性之真理,叫做“迷理”。

行事钞说:“迷事者障俗谛故;迷理者障真谛故。” 二、迷理 1、“迷理”简释 【迷理】:佛教术语。“迷事”之对称,指见惑,又称迷理惑。无明分为“迷事”与“迷理”两种,“迷理”即不明法性之真理,迷于“四圣谛”等真理所产生的烦恼? 2、“迷理”佛学辞典解释 FROM:《佛学大词典》 【迷理】:“迷事”之对称。又称迷理惑。指见惑。即迷于四谛等真理之烦恼。(参考“见惑”2997、“修惑”4047)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迷理】:(术语)无明有迷事迷理二。闇于法性之真理云迷理。见迷事条。 FROM:《佛学常见辞汇》 【迷理】:(参见:迷事)

原创:我对佛教的认识

原创:我对佛教的认识 视频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佛教之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 作者:李小托 对佛教感兴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对佛教感兴趣。而是对人种感兴趣。印度是一个人种博物馆。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对印度的人种感兴趣。为什么印度会有黑白这样各色各样的人种。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书上描述。雅利安人最初进入印度河流域的情景。其中一段描写是这样的。那个英俊的雅利安青年。骑在马背上。在刚刚进入的印度次大陆驰骋,金色的长发。在晨曦中飘扬。那时候我就知道。印度曾经有一个这么漂亮的民族,后来通过阅读又知道。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之前,在印度河谷流域。曾存在一个特别璀璨的文明。他们用印章。他们用泥来烧成砖盖房子。他们有自己文字,他们好像传承了苏美尔文化。那是一个黄种人的农耕文明,有冥想。有禅定。后来白种人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他们貌似是入侵者。但是他们被印度河谷文明同化,我甚至怀疑婆罗门教的吠陀仙人时期,就是指早于雅利安人的印度河谷文明时期。所以说印度文明是一个连续的包容的文明。所以你看后来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都很体现这种柔和。包

容。五花八门,这样的特色。 《佛教之二,为什么佛教是包容的,基督教不包容》虽然 印度史诗中。有非常残酷的战争描写,但是总体你可以看。这是一个融入。不是分别的过程。这跟基督教正好相反。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样这样的一神教他们为什么是一个分别的宗教。不是融入而是分别出来。为什么一神教是 不包容的宗教?这要从一神教的创立历史看。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左右。一神教犹太教的创始人。亚伯拉罕出生在唔耳。是当时苏美尔第三王朝的国都。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境内。苏美尔文明是一个黄种人的农耕文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他创立了很多世界第一。包括文字。最早的楔形文字。当 时他们的宗教是拜各种各样的神。是一种多神教的信仰。这种文明被叫做城市文明,起初就有城市存在。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他自己的保护神。那么唔耳的保护神就是月神。亚伯拉罕出生在一个闪系白人的游牧民族家庭。那时候他们家已 经从旷野迁到了唔耳,从游牧弄成了经商。你看犹太人的经商历史非常长。那时候的游牧民族他们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家族神。我们可以这样猜想。亚伯拉罕他们家的家族神就是耶和华。我们知道。落后的文明总是要被先进的文明所同化的。就像当年雅利安人被古印度河谷文明同化。满清被汉人同化。落后的游牧民族也会被强大的苏美尔农耕文明同化。这个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历史也有偶然。亚伯拉罕和他的

佛教大智慧

佛教大智慧 佛教大智慧一、拈花一笑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想通、心心相印。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实相无相: 相:事物的外形和状态。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因缘条件下形成的,都是空幻无实的;空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体现于具体的万物,然而它本身却是没有形象、没有聚散生灭、超越于一切万有之上的,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实相:佛教语,指世间事物本来的面貌或状态。佛教认

为,实相也就是无相、空相。 无相: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是指摆脱对一切事物的 有相认识后感悟真知的最高境界,即“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有相:佛教语,指具有外形、能区别于其它事物、会生灭变化的事物。因为佛教认为万有皆空、心体本寂,所以“有相”就是“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本质其实还是“无相”。 二、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要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人平等,众生平等,每人都有自己的因果,不为别物所弄。每一个众生觉悟后, 就摆脱了各种物欲、迷惑和假象的束缚,不再受天地之束缚,即唯“我”独尊。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的行为之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赞美与讴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经过对于宗教的学习,让我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世界比较活跃的几大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我的眼里宗教的世界还是陌生和神秘的,只有亲身去接触了才会了解。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下面我来谈谈我对它们的看法。 在《宗教百科全书》中,宗教的定义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地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应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所以,宗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信仰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是一人们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宗教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想让世界更美好,是信教者的心愿,他们希望把神的恩泽撒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祈求人类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宗教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愚昧、落后和无知。一方面,当今的社会,信教的人中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修养好的人不少。另一方面,实际上宗教的教义、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积极有益的哲学思想、文化因素和高深学问。虽然我们知道天国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特别是信教的人们,心里都有个神,可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宁静。从一定角度上说,宗教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其超越性帮助了别人。 但是宗教中也有不好的地方,如犹太教的一些习俗却是极其残忍的,比如说割礼,割礼是犹太人在七到八岁时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仪式,在外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在其宗教中解释器意思是说是当时卫生条件的制约,这样做的话有利于某种疾病的减少,但这仅仅是对于犹太教的男性而言。对于犹太人女性来将就更为残忍,而这种残忍的事情仍然在残害犹太教的信徒们,所以这是信教其中的一个弊端。 总的来说,宗教是长期的,在未来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对于黑暗势力、邪恶势力利用传统宗教或创立邪教进行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当然要保持必要的警惕;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发扬传统宗教当中所包含的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文化因素,这才是我们当前更需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将来的努力方向,是要把宗教建设成一种文化宗教。 初二(8)班 施娇娇

正知见有三类

正知见有三类 正见就是正确的知见,正确的见解,即能解知世间出世间因果,如实审虑诸法性相之有漏无漏的智慧。修行路上,正知见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正知见,就不是正法; 没有正知见,修行路上就会漫无目的,最终迷失方向。以正确的知见来指导自己的生命,是借用佛菩萨的眼睛来看世界;借用佛菩萨的智慧慈悲来做事情,落实在生命实践中就是修行;如法修行就可以解脱烦恼,最终圆成菩提道果。正知见有三类,世间的正知见是因果,六道轮回,以及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的看法。出世间的解脱道是以三法印,即“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为正知见。大乘诸法实相则以“十如是”为正知见。世间的正见只能转向善道,但不能 出世。因果和六道轮回是佛教的基础,佛教相信有因缘果报,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感召了我们今生的果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佛教的因果包括一 念因果、现世因果和三世因果。佛教认为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欲界的众生,又可分为三善道(天、人、修罗道) 和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都轮回在这六道中。八正道是解脱道四圣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正定,是获得最终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通过八正道的修行就能通往成佛之路。八正道以正见为主体,可以了然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再以正思惟增长真智;以 正语修口业、不作妄语;以大智般若灭除一切邪业,使身心能够安住于清净正业之中;正命使身、口、意三业都能合乎正法而行止;发心修习涅槃之道是正精进;正念则以真智忆念正道,没有丝毫的邪念;正定即必须做到清净的禅定。这是佛陀教导我们脱离邪非的八个方法,依此修行最后证入涅槃的境界。佛法各宗各派对正知见的叙述可能不同,但是没有离开无我的空性见,断惑证真入圣流,必须是要见到空性,认识无我。大乘诸法实相以“十如是”为正知见。《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又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显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以佛知见为大事,《法华文句》曰:“佛以一切种智知,佛以佛眼见,开此智眼乃名佛知见。”佛知见,有开示悟入的次第,初于十住位断一分之无明,得少分之知见,谓开佛知见,十行谓示佛知见,十回向谓悟佛知见,于十地断尽无明,知见圆明,谓入佛知见。

名词解释

1、骨笛:1986年~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有八孔、七孔、六孔、五孔笛,其中七孔笛居多,共18支。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支七孔笛用简单的指法便可吹奏像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样的曲调,距今有9000年的历史。 2、六代乐舞:六代乐舞又叫"六乐”或“六舞”,从黄帝时期开始六个朝代的带有史诗性的乐舞,是歌颂帝王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包括:⑴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⑵唐尧时期的《大咸》⑶虞舜时期的《韶》⑷夏禹时期的《大夏》⑸商汤时期的《大濩》⑹周武王时期的《大武》。 3、八音分类法:是我国周代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是按发音体物质的不同而分成八类。分别是:金(钟、铙)、石(磬、鸣球)、土(埙、缶)、革(鼓)、丝(瑟、琴)、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篪)。 4、三分损益律:西周礼乐在实践中用数理方法总结归纳出“三分损益率”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以弦长为基础计算乐律的理论,是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最早记载于《管子?地员》篇。 5、相和歌:相和歌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它在发展过程中有几种形式:徒歌、但歌、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既有原始的民间歌曲,又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成熟的相和歌有三种调式为平调、清调、瑟调 6、相和大曲:由于乐人的参与,使得相和歌获得高度发展,形成了“相和大曲”,分为:艳;曲;趋和乱;相和歌常用的调式有三种:平调、清调、瑟调。 7、五旦七调:古龟兹乐的一种宫调体系,由音乐家苏祗婆提出。在五个不同调高(旦)上,各按七声音阶构成七声调式,可得三十五种调式。这就是苏祗婆琵琶音乐的三十五调式理论。 8、《碣石调.幽兰》:著名古琴曲,串子南朝梁代的丘明,现存的谱是唐人的手抄本,是我国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谱,词曲抒发了作者生不 逢时,怀才不遇的幽愤心情.由于古琴独奏艺术的发展,因此曲采用了纯律定弦法,以“证调”定弦,全曲共分四段,节奏变化较多,十三泛音都已用到,《碣石调,幽兰》中古琴不仅已具备了七弦十三徽的形制,且记谱法也已是相当精细,这说明我国古琴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且是目前仅见以文字记谱的琴曲。 9、《梅花三弄》:是东晋时期桓伊演奏过的一首笛曲,因同样的曲调重复了三次,故称作:“三弄”唐朝时琴家颜师古将其改成琴曲. 10、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由伏伶演变而成,隋唐时盛行。 11、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变文”是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其名称来源于佛教语汇。变文是一种散文和韵文更替出现的表演方式,表演者先用散文来叙述一遍故事内容,之后用韵文的形式演唱一遍。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还有一类是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 12、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江西鄱阳人,南宋诗词名家与音乐家。是被后人誉为南宋“婉约派”的第一个人物。著作有《白石道人歌曲》,琴歌《古怨》一首,《越九歌》十首,《溪梅令》《扬州慢》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创作了十七首自度曲。 13、鼓子词: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因歌唱时主要用鼓击节而得名。其结构特点是一个节目只能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 14、宋杂剧: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也是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金元时称为院本。演出时先演一节由五个脚色出场的小歌舞,称为“艳段”;再演“正杂剧”,内容或是一段滑稽戏,或是以大曲曲调演唱故事。 15、浙派琴乐:是自南宋起以浙人郭沔为师承渊源的琴乐流传派别,在当时诸琴派中最负盛名。 16、《乐书》:世称《陈旸乐书》,由北宋陈旸完成。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由于该书保存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17、《唱论》:是一部论述宋元戏曲歌唱的方法,歌唱格调,节奏,宫调声情等内容的著作,由元代的燕南芝庵撰写,是我国古代关于歌唱艺术的一部较为全面的理论著作。 18、弦索备考:又称《弦索十三套》是由蒙古文人荣斋于清嘉庆年间手抄的器乐合奏,共十三首乐曲。 19、四大声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皮黄腔。 20、新法密率:是明代律学家历学家朱载堉提出,即运用数学中的方法算出了十二平均律,比欧洲提出十二平均律的时间要早100年。

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解说佛教对爱情的看法 姓名: 学号: 专业: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佛教对于男女情爱之事是完全否定的、是禁止的,因为在很多影视剧中佛教弟子有自己遵守的戒条,其中有一戒条就是不淫欲,这导致大家会有这样的印象。一般人对于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总是觉得十分的好奇,觉得很荒谬,这是因为,大家只有以为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谈情说爱”。其实,不一定只有男女之间的情爱才叫做爱情,佛家以慈悲为怀,关注的更多的是大爱、博爱,其中就包括父子、母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袍责之情都是情爱,这里我们所讲的情爱一般就是指男女情爱之间的爱情。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都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这何尝不是一种爱呢?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有爱的缘故。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的养分,还需要精神的滋润,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润剂,因此,感情和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作为由爱而生的人类,也以爱而存,离不了爱之营养。佛教对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不完全否定的。《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佛称“妻为最亲友”,说夫妻应该“异体同心”。佛陀并非全所有的人出家断爱,而是教导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尽人道。 一.千里姻缘一线牵

佛经里面有一句经典名言:“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物缘生,皆系缘分。”这句名言成为了很多男女在面对情爱之事的一个座右铭。从古至今,大家都很相信千里姻缘一线牵,缘多么奇妙,这在佛经中解释的十分清楚,缘来了则在一起,缘走了则好聚好散,世间万物都因缘而生。所以不管是在恋爱中还是婚姻中,大家都很注重这个“缘”字,有缘的人不管身处在哪,都能在一起。佛教中有五苦,生老病死哭,爱别离苦,怨僧会哭,求不得苦,五蕴盛哭。其中有一条就是爱别离苦。这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对于爱情是重视的,将男女情爱于生老病死以及其他苦放在一起。千里姻缘一线牵中的姻缘情爱是人间凡夫的情爱。但是在好的方面来讲,这种情爱往往是甜蜜的但是又是痛苦的。甜蜜是把爱情作为人们精神的滋润剂,当我们受到外界的伤害时,爱可以给我们愈合伤口的能力以及抵御外来伤害的勇气,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爱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呢?求不得苦与爱别离苦都占了,得不到就会不甘心,心里会难过,而爱别离苦往往是一种相思之苦,古人说:“茶不思,饭不想”还有古人讲:“衣宽减带终不悔”这都说明了相思苦有多苦了。也有人说爱情就是甜蜜的负担,对呀,既甜蜜但是又痛苦,痛与快乐一起承受着,这何尝不是一种修行呢?有的爱是属于“染污”的爱,有的爱属于“纯洁”的爱,有的爱是“占有”的爱,有的爱是“奉献”的爱。“爱”究竟像什么呢?从坏的方面来讲,爱如绳子,会束缚住我们的身心,是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住锁住我们,使我们的片刻不得安宁;爱有时如盲者,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爱又如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与简答

免费的文档,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广义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等均属于此。 9、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每个独特的民族文化,均处于平等地位。 10、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1、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4、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出现、陶器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

宗教名词解释

种姓制度:印度把所有的人分为四个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我国将其译为种姓制度。 藏传佛教:印度的密宗佛教与西藏的原始宗 教融合。 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灭佛。 西行求法:从中国本土出发。向西前往西域各国,直至印度,求取佛教真经—梵文的经书。 禅宗:以直下顿体佛陀所证清净心,“明心见性”为宗旨的佛教分支。 四圣谛:苦、集、灭、道。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盂兰盆节:是佛教超度祖先的一种形式。在中国、日本等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届时要向僧众敬斋戒饭,寺院还要举办水陆法会等活动。 南传佛教(小乘):向南传向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 《阿含经》:载有大乘的名目,佛说他的弟子有发大乘心者,大乘所修的六度四摄等内容,也见于原始宗教制度。 四众弟子:出家男女二众子比丘,比丘尼和在家男女二众优婆赛、优婆夷。 原始佛教:历史学家将释迦牟尼在世至灭度后的一百年间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 三教合流:中国历史上佛、儒、道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过程。 初转法轮:佛教把佛陀的第一次说法叫做初转法轮。 八分舍利:将涅槃后的释迦牟尼的如来舍利分为八分。 打七:又称修七,佛教修行以七天为期限。会昌发难:寺院经济的膨胀,激化了佛教与统治者的矛盾,酿成了唐武宗会昌毁佛事件,使佛教元气大伤,典籍多有散失,一些宗派灭亡。 法阿育王富加尔战争:阿拉伯境内,在禁月(1、7、11、12)内发动战争。 代表团三年:631年阿拉伯半岛的贝部因部落,纷纷派遣代表团到麦地那觐见穆罕默德,宣布皈依伊斯兰教。 乌玛公社: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着手进行宗教社会改革,与各个氏族集团订立一系列协议,制定各部落共同遵守的《麦地那宪章》,创建乌玛公社。 侯达比亚协议:为占领麦加,628年穆罕默德率领1400人以朝觐麦加为名向麦加试探性进军,在距离麦加9英里的侯达比亚村时,遭麦加人武装阻拦,数日谈判,签订侯达比亚协定。 辞别朝觐: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10万穆斯林赴麦加朝觐,这是他最后一次朝觐活动。 《古兰经》:是阿拉伯文记载的宗教经典,是穆罕默德在22年传教活动中,根据临时事件和宗教活动需要以安拉之名陆续编写的,是穆罕默德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

我对佛教的认识

我对佛教的认识 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 佛教之于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虽没有潜心研究过,但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也总知道些皮毛。 说它熟悉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许多多都与佛教有关联,例如逢年过节,家里有长辈的总会到庙里去烧香跪拜,稍虔诚些的每逢初一十五还会吃斋念佛。我对佛教的了解也是始于我的外婆,那时的我还小,不知道大殿上的都是何许人也就跟在外婆身后有样学样的跪拜,也不存在诚心与否,就只当是好玩。 后来稍长大一点的时候,正直《西游记》热播,家家户户看了千百遍都不会腻,我们这些小孩子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也是那时知道了和尚这一虔诚的佛教徒,心中对信佛之人的印象又变为了光头,头顶还有9个洞,身穿黄袍披红袈裟,嘴里常说的话是阿弥陀佛,心地善良还长有一张慈眉善目的面孔。有趣的是,在当时的我看来,和尚不能吃肉,吃饭还要靠化缘,整天与青灯古佛为伴,日子过得凄惨极了。所以对佛教也不怎么喜欢。再加上后来《新白娘子传奇》里边有个大反派法海和尚,让我更是对和尚又怕又讨厌。 随着年岁渐长,知识面也慢慢扩大,知道除了佛教还有很多的宗教信仰,例如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对宗教的理解也不再片面化了,对佛教也才渐渐有了好感。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对佛教和道教分不太清楚。于是进到寺庙里,也不管里边供着的是神是佛,只

管磕头、许愿。尽管对佛教的信仰并不强烈,但在许愿的那一刻,心都是及其虔诚的,这一点,我相信大部分的普通人都和我一样。 一直到上了大学,学了些许宗教的相关知识后,才终于对佛教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了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说它陌生则是因为我对佛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非常浅显的皮毛上,关于它的内涵、意义、哲理、禅学等博大精深的知识都没有深入研究过。因此,我认为佛教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领悟,体会。认识佛教,理解佛教,让佛教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服务。而人类在享受佛教精髓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完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佛教不断的传播与发扬光大。

关于知见心理学

关于知见心理学 一、恰克与兰西夫人网页上的介绍: 知见心理学(Psychology of Vision)是一种疗愈模式和教导、实践着这种疗愈模式的志趣相投朋友们的全球性社区。 知见心理学(Psychology of Vision)是一条心灵的途径,她通过工作坊、一对一、各种服务和出版物的方式帮助了世界各地无数人们。她通过让人们了解自己及他人、获得对生活事件的洞察力,使人们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人际关系和健康。她是一种通过对自我认识启发情商的模式。 建立在已成立的、有生命力的原则和不限特定派别的指导精神上、结合30多年来工作坊中发展出来的实践有效的工具和方法,知见心理学以爱、宽恕、恩惠、连接、有益、互助、平等、合一为核心价值基础,为生活在人生中提供了深刻不同的视野。 知见心理学(Psychology of Vision)模式由“人际关系”、“领袖力”、“灵性”三个基本元素组成:人际关系——其中蕴含着的疗愈和幸福有着本质的价值;领袖力——帮助他人是自我帮助和帮助世界的有效方法;灵性——认识到自己是灵性的存在,就是人生不断寻找的生命旅程的目标。 知见心理学(Psychology of Vision)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越了传统的心理学和自我帮助的视角;她呈现出一种具有远见的模式以持续激发创造力、目标、幸福、完满和意义。我们可以超越种族、文化、等级、宗教非难和家族“陷阱”(家族基因或文化传承)的“限制”,成为团队中的领袖,向我们身边的人传递“礼物”、给予“认可”并使他们同等展现。 ——Helia yang 译自https://www.360docs.net/doc/ad489043.html, ,《Introduction to Pov》 二、知见心理学大师栗原弘美:知见心理学 知见心理学是一种融合心理学和灵性学,具有实践性及疗效的心理学。知见心理学是由现居夏威夷的恰克?史匹桑诺博士(美国心理学者)在1970年代所提倡。其後结合兰西?史匹桑诺夫人(1974年,於帮助肢体残障者回归社会的复健谘商领域取得硕士学位)所创的工作坊方式,使知见心理学迅速地蓬勃发展。 创始者恰克?史匹桑诺博士目前仍然持续作研究开发,可说是一门崭新进步的心理学。——摘自《幸福的心得》——知见大师:栗原弘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