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_厄洛斯神话_探析

柏拉图的_厄洛斯神话_探析
柏拉图的_厄洛斯神话_探析

 第3卷第2期

2004年4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 niversity(H um 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ol.3 No.2

Apr. 

2004

 

[收稿日期]2003210228

柏拉图的“厄洛斯神话”探析

王旭杰

(北京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在国家篇的结尾处,柏拉图讲述了一个关于厄洛斯经历的著名神话,本文称之为厄洛斯神话。这个神话

在柏拉图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柏拉图讲述此神话的原因及意图,并分析厄洛斯神话所体现出的精神秩序及厄洛斯神话的象征意义,对于解读柏拉图哲学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柏拉图;苏格拉底;厄洛斯神话;政治哲学;政治神学[中图分类号]B 50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973(2004)022*******

Analysis of Plato ’s t he Myt h of Eros

WAN G Xu 2jie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China )

Abstract :At the end of Republic ,plato told a story about the encounter of Eros ,titled the M yth of

Eros in this article.The my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public.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why palto told the myth and what his intention was.Furthermore ,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the spiritual order and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reflected in the myth.K ey w ords :Plato ;Socrates ;the M yth of Ero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ology

在《国家篇》的结尾处,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讲述了一个关于厄洛斯死后见闻的神话。这是柏拉图在整篇对话中最长也最细致的神话,它偏偏放在了至关重要的结尾处,显然经过了柏拉图的深思熟虑。这难免引起读者的疑惑,为什么作为哲学家身份出现的苏格拉底在最后却煞有介事的大谈神话?是一个什么样的苏格拉底在讲?对谁讲?以何种态度在讲神话?此神话本身的寓意是什么?讲神话的行为又暗示了什么?如何理解此神话?……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若不了解柏拉图的神话,也就不能了解柏拉图的哲学[1](P86)。柏拉图似乎有意为后人设置了一连串的哑谜。但有些谜底又在柏拉图的文本中露出了蛛丝马迹。我们首先将按照文本自身的逻辑进行解读。

一、厄洛斯神话的展开

厄洛斯是一名战士,他在一次战斗中被杀死,十二天后竟然复活。人死而复生,一定能沟通神俗。果然,厄洛斯成为了神人沟通的使者,他开始讲述自己死后的遭遇。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接受大审判。审判的依据是正义还是非正义,进而决定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人世的一切都要做判决,判决就是十倍于生前的善恶报应。“一个人生前对别人做过的坏事,事后每一件都要受十倍的报应。……同样,如果一个人做过了好事,为了公正虔诚,他也会得到十倍的报

酬”(《国家篇》615B )厄洛斯特意提到了亵渎神灵、忤逆父母之人所受惩罚更大。在厄洛斯神话中,受到最大惩罚的莫过于暴君阿尔蒂阿依斯,他在地狱中已经遭受了千年的极刑惩罚,并且还没有被宽恕。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花了很大的篇幅专门讲惩罚,但是对于奖励却一笔代过。厄洛斯接下来描述了宇宙的构想图。宇宙由挂钩、关注和碗形园拱而构成,他们由铁和其他物质而构成,在一起形成物理旋转。“命运”三女神,拉赫西斯、克洛斯、阿特洛泊斯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掌管生死轮回。拉赫西斯宣读神意,“不是神决定你们的命运,是你们自己选择命运。美德任人自取。每个人将来有多少美德,全看他对它重视到什么程度。过错由选

择者自己负责,与神无涉。”(《

国家篇》(617E -618)神将生活

模式放在地上,个人抓阄按先后次序来进行选择。厄洛斯还煞有介事地谈论了具体的命运选择。第一个进行选择的人出于愚蠢和贪婪而选择了最大的僭主生活,而没有发觉随后可怕的命运。这个人生前循规蹈矩,“但是他的善是由于风俗习惯而不是学习哲学的结果。”(《国家篇》619D)那个选择僭主生活的人经过考虑之后后悔了,他“怪命运和神等等,就是不怨自己”,因为,“他忘记了神使的警告:不幸是自己的过错。”(《国家篇》619C-D)除了第一个进行选择的人外,厄洛斯还提到很多诗人笔下的人物,尤其是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最后进行选择的是奥德修斯,他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他选择了普通公民的生活。那些选定来生命运的灵魂在命运女神的安排下,经过塞勒河,饮用一定数量的“失忆水”而重新投胎。厄洛斯被禁止饮用这种水,灵魂返回肉身,重新复活。

二、厄洛斯神话的秩序和隐喻

厄洛斯神话寓意深刻,它所体现的秩序正是柏拉图独具匠心的设计。回到柏拉图的时代背景,并分析这种秩序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正是理解《国家篇》的关键步骤,至少,厄洛斯神话包含了如下内容:

(一)设置了彼岸世界

在厄洛斯神话中,柏拉图首先预设了灵魂不灭,这与前面的对话相呼应。不灭的灵魂必然要接受终极的大审判,这使得个人的责任永远无可逃遁。在这一幕中,柏拉图设置了天堂和地狱的形象。除此之外,生前的善恶都要在这里得到清算,也就是十倍于生前的善恶奖惩。这实际上突出了死后世界的绝对优先性。柏拉图试图确立一个清晰的彼岸世界。彼岸世界是生命的必然归宿,是绝对正义的化身,它与此岸世界对立并绝对超越于此岸世界。正是彼岸世界的存在才使得超验价值得以确立。超验价值超越了尘世的名利,为道德和正义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厄洛斯特意提到了亵渎神灵忤逆父母之人所受惩罚更大。这一点也更清楚地说明了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与古希腊城邦对他宣判的罪名毫不相干。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是反向的,他反对亵渎神灵和忤逆父母。①这也许是柏拉图对诗人的特意回应。

(二)重塑诸神的形象

在柏拉图那里,主要的神灵只有“命运”三女神,拉赫西斯、克洛斯、阿特洛泊斯,而没有诗人笔下名目繁多的诸神。命运三女神为“必然”之女,她们没有激情与个性,甚至没有感情,只有和谐与庄重。较之于赫西俄德的神话,她们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的三女神与诗人笔下的诸神大相径庭。

苏格拉底将个性鲜明、七情六欲的诸神改写成了非人格化的神。命运女神只有职能上的分工,而没有独立的个性。她们并不决定个人的命运,相反,命运交由个人自主选择,她们只是保障这一过程顺利完成。厄洛斯神话对“命运”做了一个重要的更正。在诗人和大众那里,个人的命运是由诸神来决定的,个人只是这种命运的承受者。个人的遭遇甚至恶行都认为是神意的结果,自己不必承担责任。(《国家篇》378B-D,380A-C,619D)这恐怕是苏格拉底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如果个人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一切行动都是无可厚非的,一切恶行都是允许的。这与没有上帝和神圣秩序的社会是一样的,其结果必然是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崩溃。这种思考直指人类生存的深处,后世的康德与尼采等大哲同样深刻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对于柏拉图来说,欲恢复正义和秩序,首要的问题是恢复个人对自身行为的责任。柏拉图甚至将命运完全交由个人自主选择,这样,个人不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甚至必须为自己的命运负全部责任。个人必须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的命运,面对苏格拉底称之为“危险时刻”的命运选择。

神使将“生活模式”放在地上,不同的生活模式又隐含着不同命运,这些要靠个人去把握。为了“做出合乎理性的抉择”,个人必须清楚选择的规则,必须领悟生活模式背后的命运。为此,个人首先应当学习辨别善与恶的知识,并时时选择善的生活。个人还应当考虑面貌、体质、财富、出身、地位等各种因素对于善的生活的影响。在这之后,个人才能对善与恶的生活有真正的了解,进而做出理性选择。在整个命运选择的过程中,神的作用只是辅助和提示性的。神的存在丝毫没有剥夺人的自由和尊严。

柏拉图的诸神形象,完全可以看作正义和必然的化身。他们从一切事物的原因转变到善的原因。她们完成了从诗人笔下的人格化向非人格化的转型。这种转型实际上消解了诸神的影响。在这里,柏拉图用政治性的诗来对抗诗人和他们的作品。柏拉图正在按照自己给诗及诗人设定的标准进行创造,并力图成为未来诗人和神话的楷模。

(三)解决了苏格拉底之死问题

在“命运选择”这幕中,“灵魂状况是没有选择的,因为不同生活的选择必然决定不同的性格。”(《国家篇》618B)柏拉图将灵魂与生活模式必然地联系了起来。这样,灵魂实际上仍回归到生活。灵魂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暗示着生活也必然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生活的高低贵贱不同于世俗的标准。这样,柏拉图从理论上解决了苏格拉底之死所产生的困境。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才可能回答格劳孔刁钻的提问。在第二章开篇不久,格劳孔要求苏格拉底回答绝对正义的人是否幸福,“让他不做坏事而有大逆不道之名,这样争议本身才可以受到考验。虽然国人皆曰可杀,他仍然正义凛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正义,终身不渝。”(《国家篇》361C-D)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当时回避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是柏拉图无法回避的,也正是柏拉图终其一生在思考和回答的。因为,格劳孔列举的绝对正义之人正是被判死刑的苏格拉底。人是以追求幸福为最高目标的,进一步说,大众追逐的是名和利,这是由深刻的人性决定的。

如果最正义的人却是最不幸的,那正义也就不会有人愿

意追随了。在这个意义上,格劳孔的问题也就是正义何以可能的问题。对柏拉图来说,如果人的一切都随尘世的生命而终结,那么,苏格拉底的幸福又显于何处?除非苏格拉底借狄奥尼索斯的酒神精神来获得对世俗的超越。但这样一来,苏格拉底成为了普罗米修斯式的悲剧人物,苏格拉底就成了大众无法企及的英雄。这也许更接近真实,但这样的苏格拉底岂能成为大众的楷模?苏格拉底绝非只是在逻辑上或言辞上来论证正义,否则,对话早应该终结,厄洛斯神话纯属画蛇添足。可是,苏格拉底面对的是雅典城邦和大众,抱负的是将雅典城邦从不正义中解救出来。为此,苏格拉底必须将名和利还给大众,甚至不惜与前面的苏格拉底相抵牾。

在“洞穴”一幕中,柏拉图已经暗示了自己的处理方式。苏格拉底比喻大众终身生活在洞穴中,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只见影像的生活。哲学家离开了洞穴,看到了实物,甚至看到了太阳。哲学家懂得了洞穴生活所见全是虚假,大众只是一些知识和人格上的侏儒罢了。这时,苏格拉底问格劳孔,哲学家接下来会怎样做?格劳孔说“我想,他会宁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再过囚徒生活。”(《国家篇》516E)格劳孔的回答合情合理。哲学家追随的是真理,他们渴望真实的生活,何况洞穴的生活充满不正义和危险。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也说“那些已经到达这一高度的人不愿做那些琐碎俗事,他们的心灵永远可望逗留在高处的真实之境。如果我们的比喻是恰当的话,这种情形应该是不奇怪的。”(《国家篇》517C-D)但是,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话锋一转,他不让哲学家脱离尘世而生活,他要求那些看到善的理念的哲学家重回洞穴,和囚徒一起生活,同甘共苦,“过低级生活”。因为,“立法不是为了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它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国家篇》519E-520)这些哲学家看到过善的理念,只有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统治城邦。这一点也就是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所谓哲学之王问题。不论这个说法是否成立,柏拉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缓解哲学家和大众的紧张关系,尤其是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哲学家与城邦的紧张关系。

同样,柏拉图首先让笔下的苏格拉底回归大众。通过十倍于生前的善恶奖惩,苏格拉底获得了喜剧的结局。苏格拉底成为了最大的获奖者,也成为了大众羡慕甚至嫉妒的对象。这也许无益于苏格拉底本人的伟大和事件本身所蕴涵的悲剧精神,但是,通过这种设计,苏格拉底走进大众生活。柏拉图通过喜剧精神来化解哲学家与大众的紧张。如果一个绝对正义之人却遭到人神的最不公正的对待,这种象征意义将使得雅典城邦与正义绝缘。柏拉图是政治哲学家,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城邦的利益,而非个人的恩怨。苏格拉底是哲学家,他没有向城邦和大众妥协。但是,柏拉图却试图委屈苏格拉底和自己,让哲学家回到洞穴,成为政治的哲学家。借用韦伯描述政治家的一句话:“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无怨无悔。”[2](P33)

(四)论证了善的谱系

在厄洛斯神话中,还提到了具体的命运选择。第一个进行选择的人出于愚蠢和贪婪而选择了最大的僭主生活,这个人生前循规蹈矩,“但是他的善是由于风俗习惯而不是学习哲学的结果。”(《国家篇》619D)在这里,柏拉图实际上进行了习俗与自然的具体区分。学习哲学而归善是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而那些因为习俗而从善的人,未必真正认识了善,他们仍然可能在“最危险的时刻”犯下致命的错误。在从善的谱系中,自然要高于习俗。因习俗而归善的人对于自己的责任缺乏完全的认识。个人只有彻底的为自己的行为和命运负责才能归于自主和自然的善。

(五)标志着政治哲学的诞生

这里的苏格拉底不再是那个怀疑一切、反对一切的苏格拉底。这里的苏格拉底富于节制和审慎,具有足够的政治意识,他能深刻地反思作品的社会性后果。实际上,苏格拉底在这里确立了一条根本原则,那就是将政治放在首位。这也标志着政治哲学家的诞生。在古希腊世界中,所谓政治就是寻求城邦最高的善。他用城邦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来审视诗人,他批判诗人没有自觉地去反思作品对城邦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充满了蔓无节制的想象。正是他们的作品误导了城邦的公民,导致了在城邦教育上的失败。这种不关心政治甚至反政治的诗人才是城邦的罪魁祸首,他们实际上营造了一种混乱的精神秩序。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认识到了这种混乱并力图重建雅典的精神秩序。

正是坚持政治的优先性和绝对性,作为政治哲学家的苏格拉底不惜讲述谎言,不惜反对哲学家的苏格拉底。①苏格拉底将批判和创造衔接起来,一方面,批判诗人的“诸神”形象,另一方面,亲自塑造诸神的新形象并建造新的精神秩序。厄洛斯神话正是这种创造性的尝试。厄洛斯神话最明显地标志着政治哲学的诞生。

三、尾声:对厄洛斯神话的追问

苏格拉底在讲述完厄洛斯神话后,也即理想国的终结处说:“格劳孔啊,这个故事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没有亡佚。如果我们相信它,它就能救我们,我们就能安全地渡过赛勒河,而不在这个世上玷污了我们的灵魂。不管怎么说,愿大家相信我如下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在我们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途中。”(《国家篇》620C-E)在结尾处,苏格拉底甚至抛开厄洛斯,直接充当神的使者,向人类宣读福音书。这一段话也是苏格拉底在本次对话中最大的一次冒险。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已经与真正的苏格拉底大相径庭。那个宣称自己一无所知,那个喜欢刨根问底的苏格拉底在这里彻底改变了。这里的苏格拉底不仅因信称义,而且分沾神的智慧。这里的苏格拉底背离了古希

腊的哲学精神和自己对哲学家的界定。在此篇对话中,苏格拉底首先是以一个哲学家的面貌出现的。他采取怀疑的精神,通过辩证法来指出一些流行观点的谬误之处。他先是在自己不知道何谓正义的前提下论证了正义。在此之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开始不断地变换面具,一会儿是城邦的立法者,一会儿似乎变成了玩世不恭的调侃者,一会儿又恢复自己的哲学本性。不停地变换面具也使得这篇对话更加扑溯离迷。文本看上去充满了很多的抵牾,自身充满了紧张。在众多的面具前,我们到底要相信哪一个角色?我们如何认识厄洛斯神话?

这是一个永远开放的问题,在迷宫里面,我们也许可以有众多的路径。

1.高贵的谎言?

我们首先从文本出发,对厄洛斯神话作政治哲学的解读。苏格拉底讲完神话就结束了对话。如果对话是开放的,那么一定会有人追问苏格拉底:“你怎么知道神间的事务?”柏拉图没有在此篇对话中设计这个棘手的问题。但是,柏拉图并不能回避这个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话仍没有结束。在后面的对话中,尤其是《法律篇》中,柏拉图更为严肃地对待这些问题。在《法律篇》第十卷中,三位老人谈论宗教的重要性。克立特人强调必须说出一个巧妙的理由来支持众神的存在。来自雅典的客人回答到“一个人如何平心静气地为众神的存在辩护呢?那些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我们不厌其烦地作出解释的人,难免让人感到恼火和不快。要是他们相信他们年幼时的保姆和母亲所讲的故事该多好!”当客人询问,如果公民不承认众神是不是直接使用强制和刑罚?克立特人告诉客人,即使这方面说服能力有限,也必须尽力而为。

这段对话中,三个人都认识到宗教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如何让人们相信众神。三个人的对话实际上已经指明了,在这方面根本就没有真实可言。那么,所剩的问题就是政治哲学家和诗人之间对公众的争夺。柏拉图已经揭示了这场斗争的性质。“这场斗争是重大的。其重要性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它是决定一个人善恶的关键。”(《国家篇》608B-C)

其实在《国家篇》中,已经做了这方面的暗示。“在我们刚才的讨论中所提到的故事里(关于神的故事),我们尽量以假乱真,是由于我们不知道古代事情的真相,要利用假的传说达到训导的目的。”(《国家篇》382D)他多次谈到谎言问题。他首先提出可以使用语言上的谎言,并将谎言视作一种药物。在稍后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虚假对于神明毫无用处,但对于凡人作为一种药物,还是有用的。那么显然,我们应该把这种药物留给医生,一般人一概不准碰它。……国家的统治者,为了国家的利益,有理由用它来应付敌人,甚至应付公民。其余的人一概不准和它发生关系。”(《国家篇》389B-D)在一次讲故事前,苏格拉底甚至点破了谜底———这不过是谎言。“不久前,我们谈到偶尔使用谎言的问题,现在我们或

许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一个那样的高贵的谎言,使统治者相信(如果可能的话———原文)或至少使城邦里其他人相信(如果不能使统治者相信的话———原文)”(《国家篇》414B-C)如果柏拉图直接说明了这个故事只是一个高贵的谎言,那么也就明确地暗示了厄洛斯神话也是一个高贵的谎言罢了。但是,在收尾的时候,苏格拉底又不能赤裸裸地宣称这是谎言,否则不仅会遭到像色拉叙马霍斯这种人的嘲笑和颠覆,也会失去大众的信任。编造谎言必须以假乱真,就像诗人那样。在和诗人的这场战争中,柏拉图实际上使用了诗人的武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诗人宣称这是假的,那么,也就指明了自己为假。综观整篇对话,柏拉图为诗人和诗设定了很多的标准。包括必须将神描写成正义、关心世人、奖善惩恶、大公无私的形象;神话和诗的社会效果,必须是有助于城邦的稳定团结和公民的美德教育。柏拉图完全按照自己设定的标准来构造神话,厄洛斯神话正是这种创作的典型。

柏拉图完全超脱于神话之外,这一点也为后世留下了争论的余地。卡西尔就认为,在柏拉图杜撰的神话中,“真正的神话的一种最本质的特征遗漏了……真正的神话并不具备这种哲学的自由,因为关于神话赖以生存的基础的想象,就其为想象而言是不可知的。”[1](P57)卡西尔的质疑也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编造的谎言能否成为真正的神话?

2.隐喻的真理?

我们很容易接受柏拉图对真理和意见的划分,进而形成一种绝对的认识:不是真理就是谎言。尤其是柏拉图大谈谎言,更加深了我们这种印象。如果我们把所有柏拉图的神话都归之于谎言,我们也许不再追问。然而,按照这种标准,所有的神话和宗教经典甚至文学作品都不过是谎言罢了。对于这些伟大的“谎言”,我们又怎能一笔勾销?用哲学来审视宗教和艺术可能会辞不达意。如果我们将这些“谎言”归结为隐喻,我们会获得另一种视野。

我们首先要区分文学和哲学两种话语方式。哲学的话语方式表示真理,而文学的话语方式包含着隐喻。[3](P33)真理的理性是通过隐喻的现实性来表示的,而现实的隐喻包含着理性的真理。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正是这方面的典型。海德格尔中后期对真理和语言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有助于我们对这方面的理解。柏拉图的在他的著作中大量使用比喻、故事、神话等,这些大都是柏拉图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真理。柏拉图已经思考了语言表达本身的问题,语言是否能表达真理?如果能的话,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表达真理?在讲到金银铜三种人的传说时,柏拉图说“不过,我还是没有把握我是否能有勇气,是否能找到什么语言来表达我的思想。”(《国家篇》414D-E)仅《国家篇》中就包括腓基尼传说、洞穴比喻、舵手境遇的比喻、还有厄洛斯神话等,在具体的对话中,苏格拉底更是不停地使用各种比喻,以至于柏拉图被后人称作诗人哲学家。①如果推向极端,甚至连柏拉图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看作戏剧。(下转第25页)

[参 考 文 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李琮.世界经济学新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罗肇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J].太平洋学报,1998,(4).

[4]俞正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新世纪格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5][英]詹宁斯,瓦茨.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分册)[M].王铁崖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6]王献枢,王宏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J].法商研究,2002,(1).

[7]杨泽伟.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与国家主权[J].法律科学,2002,(3).

[8]刘仁山,徐敏.论国家主权理论的新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2,(9).

[9]金应忠,倪事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0]周鲠生.现代英美国际法的思想动态[A].王铁崖,周忠海,周鲠生.国际法论文选[C].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11][英]劳特派特.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一分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2]刘杰.秩序重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英]诺塞琳?希金斯.变迁的国际体制中之国际法[J].外国法译评,2000.

[14]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5]彭澎.国际政治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6]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7]刘力,章彰.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8]罗马俱乐部.第一次全球革命[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2.

[19]倪世雄,金应忠.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0]王存福.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的演变与我国的对策[EB/OL].政治文化研究:https://www.360docs.net/doc/a11244625.html,.2003208210.

[21]姜琦,夏德才.试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1).

[2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3]李慎之.开展全球化研究[J].世界知识,1994(2).

[24]姜长斌.全球化下的不同主权观[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

[25]张学仁.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6]韦经建,庞小妹.论欧洲联盟法的效力及其对于国家主权理论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6).

(责任编辑:谢光前) (上接第19页)

柏拉图作品中的文学话语并没有影响文本的表述,相反却大大加强了作品的表达力。

这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柏拉图知识谱系之间的关系。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对话中首先区分了知识和意见。知识的对象是“普遍”,而意见的对象是“个别”。哲学家把握的是知识,而大众所拥有的却只能是意见。意见是游动于知识和无知之间的。它可以逼近知识,也可以靠近无知。随后,苏格拉底又进行更细致的分类,按照顺序依次是知识、理智、信念、想象。其中,前两个部分合称理性,后两个部分合称意见。既然大众只能认识意见,那么,真理必须靠接近它的意见也就是正确的信念和想象来传达。这样,《国家篇》中不停出现的比喻、故事和神话也可以得到解释与说明。

结语

《国家篇》是一个迷宫,而厄洛斯神话正是迷宫中最玄妙之处。通向迷宫的路是永远敞开的,这也许就是国家篇的魅力所在。

[参 考 文 献]

[1]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

[3]布雷顿?波尔卡.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 摘要: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 家和思想家。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文 章通过阐述柏拉图理念论的内容、如何认识理念论以及对理念论的反思和评价,探讨了其对 以后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柏拉图; 理念论; 思想体系 柏拉图这位西方的“孔子” ,对西方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其思想核心的理念论 ,因其开创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而获得了特殊地位 ,所以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西方两 千多年来的哲学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释 ,或归结为柏拉图主义。纵观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但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 一、理念论的提出背景 柏拉图理念论是对其先师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自他开始,哲学从“一心向外”转向对内心境界的关注。在苏格拉底看来,对你自己的认识 ,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人之所以缺乏美德,是由于缺乏美德的知识 ,一个人 只有知道什么是善,才去做善;一切恶行都是由于人们不认识善才做 出的。苏格拉底认为,具体的美德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不同的,必须找到共同的永恒的东西,这就美德的概念,它是美德的最真实 的东西。柏拉图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心灵内在的思想,另一方 面又进一步把心灵内在原则、定义外在化 ,从而创立了理念论。 在当时的社会,柏拉图起初也对民主政权保有一定希望,但当这

个政权以“渎神和毒化青年”之罪处死苏格拉底后 ,引起柏拉图对民主政权极为不满与憎恨。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 ,他目睹这一切,便产生了寻求治国道路的志向。柏拉图把对现世的拯救落实到对人的心灵的拯救上。他认为,只要净化人的心灵境界,使人的心灵变得善良,社会就会安宁,国家就会治理好。在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的驱使下 ,他主张哲学家作统治者,并冒着生命危险,为实现其“理想国”而奋斗。 二、理念论的主要内容 柏拉图的“理念”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存在之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 于是柏拉图认为,感性世界是一个不断流动变化的世界,其中的事物都是既在存在又不存在、既确定又不确定的,我们对它们不能形成任何真理和知识,只能形成意见。只有当我们凭借逻辑从这些事物上升到确定的“定义”,我们才能说有了确定的知识。而一切定义不是指称个别事物的,而是指称这些“理念”的,因此只有理念才是确定不移、不变的存在,尽管它们是看不见、而只能被思想到的,但它们是唯一的真理。任何具体的东西都只有“分有”了与它相应的理念,才能存在。但万物和自己的理念相比都是不完善的,它们都必须努力趋近于自己的理念,却永远也达不到理念。所以,理念就既是万物的本

《西方哲学--柏拉图式哲学理论》

西方哲学--柏拉图式哲学理论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柏拉图是希腊人,出生于处于城邦时代的雅典。在当时,希腊的各个城邦之间的经济是独立发展的,相互之间的冲突或者结盟也是普遍现象。而雅典是众多城邦当中最强大的那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那一个,经常在与别的城邦的纠纷之中获胜。这一切不仅仅归功于它强大的军事力量,让后人觉得它真正强大的地方是在于那些文学、艺术的创作,科学的发明以及哲学的创见。我们今天所谈论的柏拉图时代,是雅典有由盛而衰、逐渐没落的时代,是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人们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很容易感受到一些哲学问题,比如:人的一生当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柏拉图终身最重要的功绩有一项,那就是是创立了学园。柏拉图创立学园之后,希腊大量有才气的青年聚集到柏拉图身边。他们在柏拉图周围搞各种科学研究和讨论各种学术问题,这些举动都为后来西方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思想。柏拉图的后半身几乎都在他的学园里度过,并且柏拉图这一生的著作也大多数在学园里写成。受到这些方方面面的影响,柏拉图终是走上了哲学的道路,为当时的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柏拉图的思想来源 柏拉图在他二十岁的时候遇到了苏格拉底,从此师从苏格拉底,专心研究哲学,并把他以前的著作全数焚烧。而,八年后,当苏格拉底在亚瑟比大审中被判处死刑时,看着八年来一直受自己敬仰的老师死亡,使柏拉图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此时柏拉图也才二十八岁。撇开个人因素不谈,就苏格拉底的思想来看,他是以追求真理为毕生目标。真理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属于外在世界的,要去研究部大自然的天文、地理、生物的各种现象与状况;另外一个层次是研究人的社会中的各种行为与制度。 我们经常会这样想,我们的社会中到底存不存在真理呢?换言之,就是是非善恶有没有标准呢?如果说法律是相对的一个概念,那么就没有一个标准能够用来评判每一个人的行为对错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是非善恶没有标准,一个人可能在甲社会上是好人,在乙社会上却被认为是坏人了;善恶是非变成是由外在来决定,而非由内在所决定。进一步来看,如果不是由内在决定善恶,那么人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内在价值:我是好人可能是因为我处于这个时代,如果我处于别的时代,说不定我就是坏人了。那我们要如何解决这种困难呢?苏格拉底就是要探究有没有由个人内在所出发的、可以自我肯定且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行为。换言之,也就是我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我都要做某种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一定是对的。苏格拉底一声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使得柏拉图收到很大启发,变为一个热爱智慧,热爱哲学的青年。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但唯一有遗憾的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只能是停留在哲学的头脑思维层面。苏格拉底创造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透过理性,而不是靠政治的力量来成就。是对人们生命的思考,是指引人们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二、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柏拉图的哲学详细地盘绕“理念”这一词,理念也被人们称为理念论,是雅典的这个期间哲学观点最引人注目之一,他改变了理念在当时人们心中的了解程度,也彻底打破了往常的哲学家们的观念。在柏拉图哲学当中,他明确地提出,要将宇宙间的准则和事理都要看成统一的普遍性。他不仅把他的理念世界呈现给众人,还逐一地形容出当时的希腊哲学有什么样的缺陷与弊端。人们在接受了柏拉图的哲学观念之后,将曲解点明,希腊人民将柏拉图哲学思索过程,逐步形成了哲学的概念。 柏拉图式辩证法,是指柏拉图的思想经典著作《对话录》,柏拉图为何这么重视对话的形式?首先,只靠个人是无法发现真理的。因为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都会用自己特定的角度去思考。当我们从某个这个特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永远不会知道站在别的角度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1 摘要:柏拉图关于正义的讨论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绝非是与后人开的一本正经而严肃的玩笑! 关键词:正义《理想国》柏拉图 正义,一直是人类苦心追求的美好价值。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生活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渴求一种正义的生活,渴望生活的美好,而那些渴望正义的人们却饱受了不正义的折磨,他们一直试图向正义探源,对正义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而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很少对正义进行思考,或者当人们对正义进行着思考时,对自己、别人乃至整个社会是否存在正义进行思考时,甚至连正义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正如我的老师廖峰博士所说,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的,但两千多年以前的哲人们所思考的问题,到今天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这些问题始终保持着无知。难道两千多年以来人类的智商没有提升过,这着实可怕! 一、柏拉图的生平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 347年)2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民主制复辟后处死了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政体。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叙拉古的统治者狄翁被谋杀后,格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时候,柏拉图的哲学事业却获得成功。他于壮年时期成就了经典作品《理想国》。全书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政治思想,是关于人类的一个理想的共同体生活的构想。 柏拉图是第一个对正义问题做出系统思考的思想家,在《理想国》一书中,正义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理想国是一个正义的国家,正义是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构建理想城邦的出发点与归宿。 1交稿日期:2013.12.16 2据《韦氏新世界美国英语词典·大学版》第二版,柏拉图生卒年不准确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 摘要作为在西方世界乃至全人类文化史上都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研究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话题,本文试图以现代政治学的视角对柏拉图的理想国、社会分工、整体主义、政体思想进行简要梳理,并做出基本的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分工整体主义政体思想

A review of Platon's political thoughts Abstract as in the western world and even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human culture has important stat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inker and philosopher, Platon is always an important academic topic,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odern political perspective ideal country, society of Platon's division of labor, holistic thought, brief, and to make the basic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Key words Platon's ideal country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holism thought

目录 引言 (1) 1.柏拉图简介 (2) 2.柏拉图政治思想主要内容 (2) 2.1.理念与理想国的思想 (3) 2.2.柏拉图的社会分工思想 (5) 2.3.整体主义思想 (6) 2.4.政体分类思想 (7) 3.柏拉图政治思想的评价 (8) 结束语 (11)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 摘要: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从理想国到法律篇,经历了一个从理想到务实,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柏拉图见证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逐渐衰落的过程,这促使他探求政体的改革,以挽救危在旦夕的城邦。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重大。 关键词:柏拉图正义哲学王法治 柏拉图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理想主义思想家之一。过度民主自由的暴民所导致其老师苏格拉底的悲惨命运,让他看到了古希腊政治的衰变。从而造就了柏拉图构建理想国家的终身学术志向。他有过理想国家哲学王的最优方案,也有过依法而治的次优方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是如何构建的,看看他是如何从追求人治而转向追求法治的。本文就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背景资料 <一>柏拉图的个人简介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前347年),生育雅典名门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Aristokles),却又何以改称“柏拉图”呢?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柏拉图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成为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苏格拉底被平民政府判处死刑后,柏拉图逃离雅典。逃亡期间,柏拉图游历了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地方。公元前387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专门从事著述与研究,构建他的理想国。这个学园一直是古代欧洲的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其政治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政治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 2009-12-05 22:03:44 来自: 阿水(Ah!water)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其中有囚徒挣脱锁链,看见了真相的话,他会不会去拯救同伴?还是同伴们不相信他把他当疯子。 这是关于人的解放的最早的论述,鲁迅也有个铁屋中的呐喊,叫醒那些沉睡的人,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唤醒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去思考人生的真相?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人一生出来就是奴隶,我们也做了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这是摆脱不了的,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命运的枷锁。 希望大家能给关于柏拉图洞喻的我更深刻的解释,先谢谢大家了。 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 2009-12-05 22:15:47 Twoche。(我要养个大富翁) 啊,我们昨天写08年高考语文试卷(好像是山西省份的)阅读题赵珊鑫的《哦,美丽的“白日梦”》你可以看看。 上面写“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的阳光下的囚犯。” 太巧了,我昨天刚买的摘抄本,今天第一时间把这段抄下来了,希望有助于你理解。 weishenm (creative and enjoy life) 洞喻,不只是解放的意义。主要是讲的希腊的人哲学观点,我们看到的现象多为幻觉,而真实是在幻觉之后的,比如你看到的1个苹果,古希腊人,这不是真实,真实 是1,你看不到,这里面有些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味道。 (这种数学主义的观点,从现在的看来是错的。它的好处是它强调了数学,宣传了数学,现

柏拉图的正义观

柏拉图的正义观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一个大贵族家庭。据说他的名字源于他的宽额头,他的真实姓名却渐渐被人淡忘了。柏拉图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青年时期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接触到当时的各种思潮。 柏拉图是第一个对正义问题做出系统思考的思想家,在《理想国》一书中,正义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理想国是一种正义的国家,正义是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构建理想城邦的出发点与归宿。 柏拉图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就个人而言,正义意味着理性、激情、欲望的各尽其责,而对于城邦,正义则意味着赋有智慧、勇敢、节制的人们各司其职。另外,他还进一步阐述了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柏拉图的正义观对个人发展与国家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拉图看来,每个人的天性不同,适合从事不同的工作。他认为,理想国中存在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神明在制造统治者时加入了黄金,在辅助者身上加入了白银,在生产者身上加入了铜和铁。虽然每个人的天性不同,但是由于“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而每一个人又有多种需要,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三个等级就结合起来,组成了城邦。这三个等级必须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城

邦统治者,应是哲学家,是具有知识、有能力对国家事务进行谋划安排的人;统治者的辅助者,也就是城邦护卫者,他们是被选拔出来专门从事战争、保卫城邦的军人;生产者,如工匠、农夫、商人等。当城邦里的这三种人各司其职,各当其分之时,城邦就被认为是正义的。如果一个生产者企图爬升至护卫者等级,而护卫者想进入统治者的等级,或者这几种人相互交换位置,或者一个人同时执行所有的任务,这样必然就会给城邦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这些都是非正义之举。当然,柏拉图考虑的不是城邦某一个等级的利益,而是城邦整体的利益,每个等级都是为了城邦利益而履行职责,是城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如果城邦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和谐相处,团结友爱,“整个国家将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对城邦来说,这无疑也是最大的善。 柏拉图在考察完城邦正义后,又考察了个人正义。他认为,一个人的灵魂包含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要素。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于主导地位,统率激情,控制欲望,这也是个人灵魂的最佳状态。在他看来,灵魂包含有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它们又分别与智慧、勇敢、节制三种德性相对应。他还进一步认为,理性造就出智慧,属于为城邦整体利益谋划的统治者,所以它在个人灵魂中起主导作用。激情是唤起勇气的部分,属于城邦中的辅助者,能够使之勇敢地辅佐、协助统治者。欲望是人们感受爱、恨、饥、渴等本能的情感,属于生产者。其中,理性与激情是人性中善的部分,而欲望则是人类灵魂中恶的部分。欲望的满足会使人快乐,但强烈的欲望会使人变得邪恶,因此,人们必

浅谈柏拉图与孔子的思想比较

浅谈柏拉图与孔子的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孔子分别是古代屹立于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虽然柏拉图比孔子的生活年代晚约一个多世纪,但都同处于人类精神文明觉醒的“轴心时代”。 古希腊的柏拉图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哲学家。他还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兼实践家。西方的思想界对柏拉图极力称赞, 颂扬他是“最伟大的人”,是“人类的导师”把柏拉图的哲学评价为“一切最好的和最重要事物的源泉”。而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柏拉图政治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国家篇》(即《理想国》)之中。而孔子的思想则体现在由他和他的学生的言语汇编的《论语》之中。 柏拉图和孔子在政治思想范畴方面,基本方向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的政治理想都是力图建立等级有序的“和谐社会”。他们分别提出“哲学王”和“内圣外王”,都是人治的政治学;他们都重视和推动社会改革,柏拉图在名著《理想国》中提出了系统的建立和谐社会的方案;孔子在《论语》中向弟子们托古改制“以述代作”,反复讲授全新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格言。俩人在仕途不顺、政见难行的情况下,转而办学园、设杏坛,亲自长期执教,倾心致力于教育工作,其目标都是为政治服务,培养治国人材,这是一般思想家极难做到的又一特点。

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他们的思想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柏拉图政治上的主张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理想政治,而孔子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带有政治改良性质的“仁政德治”。在《理想国》中,正义是关键,缺乏正义,则其它美德定然失去, 整个国家无善可言,必将丧失理想与和谐。孔子的德治主义系改造周代德政思想而来,孔子仁政德治的核心是仁,礼是思想表现的形式和规范手段。柏拉图实际是用理性的力量说明“善”和“正义”;而孔子以“仁”与“礼”为规范,更适用于当时中国的实际。 第二,柏拉图习于哲学思考,在理念上构建社会制度,常陷于空想,但他重视自然科学、军事和工商业;而孔子偏重人文科学,擅于总结历史经验,爱民、重和平,倡孝悌,主中庸与“和而不同”。柏拉图的空想和臆断远胜于孔子。他过多地向往神明的情感、灵魂世界和先天论。他的“理想国”中,和谐社会框架虽美好,但其策划、举措同现实有距离。孔子根据国情,重视宗法,以孝悌为仁之根本,以修身齐家为基础。还值得提出的是孔子方法论上的中庸思想,“和而不同”是指重和睦、讲协调、求团结。 第三,教育方面,柏拉图积极传授和开展自然科学与哲学、文艺等的研究;而孔子倡德育、“举贤才”、“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柏拉图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教学设施齐备,管理制度有序,男女兼收,人才济济,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显著。学园存在了九百多年,影响久远。后继者衍生出新柏拉图学派。阿卡德米学园是欧洲古代最重要的学术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孙云龙学号:2008214295 序号:46 在柏拉图的基本的政治思想中,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 在国家观方面,表现为正义论的国家观,正义论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柏拉图认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理性即智慧和知识,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后两者则表现为勇敢和节制。可见,智慧、勇敢和节制都是人的美德。在国家生活中,各人从事的工作取决于各自的德性具有智慧品性的人由金铸成,是国家的统治者具有勇气品性的人由银铸成,将成为保护国家的军人和武士欲望则为广大自由民所共有,它由铜和铁铸成。每个人的天性在出生时又由神铸定,它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可任意更改的。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他在《理想国》中指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不得任意改变。正义就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中,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专心致力于本阶级的工作,且不应干涉其他阶级的成员所干的工作。即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因此,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使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工作是社会组织的最高原则,它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这就是社会的最大正义。而个人的正义就是人心中的三个部分各尽其职各安其分,理智以智慧统帅心灵,意志以勇敢保护心灵,欲望以节制为心灵的正常活动提供生理基础,三部分协调配合,使心灵处于和谐安宁之中。柏拉图在社会分工论和等级论的基础上得出了正义的定义。他说:“正义就是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在如何实现正义这一点上,柏拉图还特别推崇哲学家治国的思想。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全书围绕正义问题展开。哲学王统治则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离开哲学王统治,正义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为了实现正义理想,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同样,哲学王统治也是合法的,它的合法性不在于人们的同意,而在于哲学家基于智慧统治的自然正当性,它无需经过人们的同意。有了必要性和合法性,不等于就有了可能性。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统治尽管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极其困难。哲学家的产生就比较困难,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更为困难。最后,柏拉图提到,如果哲学家有幸成为统治者,它要根据理想的

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

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 综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自古以来,人间就不乏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有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众多鲜为人知的感人爱情。正如我们所了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另一种崇高的爱情观,也是一种区别于普世的爱情的升华。但是什么是爱情呢?爱情与其他情感有什么联系?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与现在社会爱情相比有哪些优点?柏拉图式的爱情对于当今社会爱情又可以有什么样的借鉴?在此,我将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 正文: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会思考,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有喜怒哀乐,有爱情、友情、亲情··正因为人类的大脑思维的发达,人类难免会产生孤独感,渴望在精神上或者生理上有人交流,有人理解。当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感受外界事物的时候,爱情也随之产生了。在一定程度看来,爱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原始生命的动力。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进化,人们有意识地把这种情感划分出来,也许最早的划分依据就是以性爱为标志的。不同于友情和亲情,爱情一开始就被定义为异性之间的感情,也成为了争议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人类情感,为我们现在普遍理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提供了前提。 柏拉图式的爱情观的提出为人类在爱情的理性认识上跨出了一大步。柏拉图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拥有着异同寻常的感情世界。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充满了理性的光芒。爱情可以发生在异性之间,也同样可以在同性之间产生倾慕之情。在柏拉图的思维中,他想的是:爱情存在于观念世界,也就是精神世界里。性与

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性是动物的本能,而情是人类的标志。人类只有把性与情区分开来才可能达到心境的平和,也能达到人类追求理性的目的。他强调的是纯精神上的交流。但是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如同很多男系社会的情况一样,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所以能与他进行交流的多数是同性者。因此基于社会的实际情况,他更推崇男性之间的爱情,也就是同性恋——却不同于现在的意义。我个人认为如今同性恋的含义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同性之间也存在着性的要求。已经不再有精神交流的内容。如今的同性恋者们有的是为了挑战传统的道德标准,有的是厌倦异性之间的感情,还有的仅仅只是为了媒体的炒作,很多因素的混合使我们再也看不到理性思维的存在。毕竟如今的时代,哲学并没有占据大多数人的心灵,也不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研究哲学理性的时代,而是充满了娇、充满了躁、充满了金钱与欲望·· 柏拉图式的爱情还有着其他方面的含义,它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相爱的双方不存在任何依附或者占有的关系,他们完全是自愿地结合或分离。爱一个人不是把他当成自己的物品,任何人都不得占有;也不是攀附于他,希望自己能够得以生存或发展。不论是这两种的哪一种情况,都会让爱情陷于不义之地,相爱的人们也会有无穷无尽的苦恼,最终可能会造成爱情悲剧的发生。正如当下的爱情:新闻里总会爆出某某明星婚变了,你还相信爱情吗?某某商人发迹后抛弃糟糠之妻,你还相信爱情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时代的文化,爱情也与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的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媒体文化无不时刻影响着爱情的方方面面,改变着爱情原始的面目。追求功利的心也转化了爱情的方向,挑动了爱情的作用,把爱情当成了利益的工具。甚至愿意去做别人的二奶,寄人篱下,靠人供给生存,这是怎样一种畸形的爱情观啊!这样的两方不

浅析柏拉图的正义观

浅析柏拉图的正义观 正义,乃是法哲学的永恒使命。哲人对其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然正义究竟为何物?每个人心中却都有各自不同的领悟。古往今来,对正义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追根索源,不得不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乃阐释正义之鼻祖,曾系统地对正义进行论证,其不朽名著《理想国》对正义进行了经典的阐释。柏拉图的《理想国》给了我们通向古代伟大哲人思考正义的方法和途径。正义不仅成为了《理想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还成为了《理想国》的主旋律,使其成为一部伟大的“正义论”。 柏拉图正是借师之口,通过与玻勒马霍斯等人的批判、巧妙的对话,充分运用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以此构建正义的国家体制为目的,对传统的正义观进行了驳斥。柏拉图围绕着三个基本内容展开:一是何为正义?二是人为何要实行正义?三是什么样政治才算最正义?这三个分别是正义的本体论、目的论和实践论,具有逻辑必然的三个内容构成了其理想国度里的正义基本框架。 一、《理想国》中正义观的基本信念———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博大精深。他的《理想国》,涉及到了很多学科,如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所以他论述的问题也包含许多方面,涉及的主题也是多种多样。但正如萨拜英所说:“他阐明的一些主要的以及最能代表柏拉图思想的见解可以归纳为几个命题,而所有这些命题都统一于一个单一的观点”即:美德即知识。 二、正义的内容

柏拉图从个人灵魂结构和城邦阶层结构的同构性和相似性来探讨正义,个人的灵魂由理智,激情,欲望三个要素组成,相应的国家阶层也有统治者,辅助者,生产者三个部分组成。他把国家的三种职能———统治、保卫、供给———都变成了职业,并指派给了职业化的阶层。根据他的专业化原则和天赋理论,城邦的正义意味着三个阶层各司其职;同样个人的正义意味着灵魂的三个部分各当其分。 (一)柏拉图正义观的集中体现———社会分工在《理想国》中,在争辩关于正义的性质的地方,柏拉图提出了关于理想形式的社会组织之本来面目的讨论。他构思出了对城邦起源的一个解释。他主要是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片面性,即分工的必要性来说明城邦的起源和构成原则。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他们不能独自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因此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帮助,以满足他们彼 此的需要。他们互助互利,共同合作,进行商品、劳务的交换,每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样一个安顿下来的社群,我们便称作城邦。城邦中的个人的才能是有差别的。柏拉图强调,“如果一个人根据自己天生的才能,在适当的时间内不做别的工作,而只做一件事,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这结果便是劳动分工或职能的专业化,这也是他进一步缔造理想国的根据。柏拉图把分工看作是国家的构成原则,而分工则被他认为是由人的天生的秉性所决定的。“没有两个人本性是一样的,我们的才能是有区别的”。柏拉图并以神话的形式来让人们相信这种等级分工的合理性。他在此引入腓尼基人的一个传说,认为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但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人的身上分别加入了金、银、铜和铁,所以有些人天赋较高,有些人天赋

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管理系王鑫 2010118006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虽然他的全部著作都深深地带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印记,然而,他的许多思想、观点和主张却成为后来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他的《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著作比较集中地讨论了政治学问题,因而被许多学者看作是最早的政治学著作。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理念与理想国;二、社会分工理论;三、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四、共产制度;五、教育与治国。 一、理念与理想国: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上必然要讨论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了并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美德”、什么是真正的“正义”等问题。他认为,人们所见到的具体事物,所见到的所谓的“善”、“美德”、“正义”等都是不完全的、不真实的。只有“善”的理念、“美德”的理念、“正义”的理念才是完全的、真实的、永恒的。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提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人们通过感官所认识的具体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不完善的、暂时的、不真实的。“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具体事物的原型、本源。而日常人们通过感官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实际上不过是理念的复制品。例如,日常人们所见到的床,实际上不过是木匠按照床的理念制作出来的,只是“床”的复制品,是“床”的影子,是不定型的,是变化多端的。至于画家们所绘的、床,则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更不真实的东西。真实存在的只是“床”的理念,它是生活中存在着的五花八门、变化多端的床的本源,它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与生俱来,是永恒的、普遍的。 理念虽然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但大多数人由于受世俗生活的缠绕,庸庸碌碌,心灵的窗户被遮掩着,对理念世界不能认识。只有超凡脱俗,看破红尘,摆脱情感的干预,静思默想,才能回忆起自己先天灵魂中固有的“理念”,才能把握所谓的真谛。他认为,一切所谓真正深刻的认识都来自自己灵魂深处。由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就是回忆”,认识事物就是要把握事物的理念。 他在《法律篇》中提出国家要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实行法治。他接受有限民主原则,主张实行混合政体。《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思想是哲学家治国的思想。因为只有哲学家具有知识,才能把握理念和事物的本质规律。其他人的知识只能称为“意见”。哲学家治理城邦首先要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要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要对公民进行正确的教育。提出了正义的政体和唯一正确的贤人政体是由哲学家执政的政体。他把现实生活中不当政体

浅谈古希腊哲学及柏拉图哲学的产生及发展

浅谈古希腊哲学及柏拉图哲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古希腊哲学的诞生 作为一门“爱智慧”(philosophy)的学问,哲学——这个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的学科正在遭到冷落。其中的原因当然和哲学的“无用之学”这一性质有一定联系,但更主要的原因我认为还是现在的人们对哲学产生了种种误解。对哲学的误解并非现在才有,其实古已有之。相传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在夜晚仰望星空,失足掉落在井里,邻居们就嘲笑他只关注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忽视了自己脚下的路。而在第二年,这位“不切实际”的哲学家用自己积累的自然知识,预见了橄榄的丰收,赚了大钱,从而一下子成为了当地最富有的人。也许这个故事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哲学并非一门完全无用的学问。作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人类思辨产物的哲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不像工业革命、科技进步、社会制度变革那样对人类社会产生显著而又迅猛的促进作用,它是一种“隐性基因”,虽然我们难以察觉到,但它确实是以某种“纯粹思想”的形式对人类世界产生了漫长的且更为深刻的影响。 古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所以它本身也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对自然界与人自身的奥秘的探索与发掘,促使古希腊人创造了哲学这一门学科。除古希腊外,那个时代的东方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启蒙,开始出现了一些哲学思想,但是在这里我着重探讨狭义的哲学,即古希腊人创造的philosophy这门学科。因为那个时候的思维形式还是很原始朴素的,所以早期的哲学所呈现出的感性特点与神话宗教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世界万物和人们自己都处在一种感性的神秘互渗。”(杨适著《哲学的童年》)这种“神秘主义”的影响在晚期希腊哲学及中世纪哲学体现得尤其突出。不过,哲学的产生说明了古希腊人的世界观已开始由感性具体的原始思维模式向更合理、更具逻辑性的深层层次进发。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以下三点: 一,“惊异”。二,需要有“闲暇”。三,具有“自由”。关于“惊异”,亚里士多德曾这样说: 古今人们开始爱智慧都是由于惊异。······感到困惑和惊异的人想到自己的无知,为了摆脱无知,他们就爱智慧,因此他们这样做显然是为了求知而追求学术。而不是为了任何实用的目的。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人类进行哲学思考仅是为了“解答困惑”而非功利性目的。从后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不难发现,哲学家们大都不会带有功利色彩地去做学术研究。关于哲学的产生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也许会更深刻全面,在此不再说明。 二前柏拉图时代的哲学家 在柏拉图之前,古希腊哲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都已提出了各自的哲学观点。他们的观点中几乎都是以探讨“世界本源”这一问题为中心。

[柏拉图,法理学,正义]从法理学角度浅谈柏拉图的正义观

从法理学角度浅谈柏拉图的正义观 一、柏拉图正义观提出的背景 《理想国》是一篇长度仅次于《法篇》的对话体著作,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与思想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之二《理想国》是一篇对柏拉图哲学思想总结与概括的论著,理想国,指的是理想中存在的,人们是正义和善良的国家。柏拉图推理出的理想国所要阐述的重点就是正义。 正义作为评价政治生活价值的标准、维持社会秩序的最高原则,在古希腊是一个重要的观点。正义可发生在国家中,也会体现在个人中,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个人体现出的是遵守社会制度的优良品德。正义可发生在国家中,也会体现在个人中,在人们生活中,通过单个成员体现出的是遵守社会制度的优良品德。苏格拉底为了把道德的理念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行为中,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探索德行知识的道路上,最终付出了生命去维护社会正义。苏格拉底的死,对柏拉图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开始思考一种最终能为全社会带来幸福的途径:正义的道路需要什么样的引导,需要受到保护和肯定的美德的人该怎样操作《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也仅仅是发表个人的浅薄认识,通过《理想国》中的论述,尝试对柏拉图的正义理念进行分析与论述。 二、什么是正义 在中文中,正义指的是公平与公道,从字面与经验理解,何为公平,何为不公平很容易,却难给大家一个都接受的准确有关正义的定义。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正义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正义定义。1、正义是人类各得其所。正义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意向,根据每个人的品德、能力、身份、地位、奉献的分配机会、财富和权利等,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2、正义是一种公平等价的回报。这种观点在中国和西方的一些语言表达中都有体现,比如中国的用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西方的一个在某种情况下以某一种方式对待别人的人,不能认为他人在同样的情况下以同一方式对待他是不公正的。3、正义是所谓的平等对待。从某种特殊的观点来说,给予就是同样的对待平等的人。4、正义是很理想的自然产生的关系。人们对自然而然所存在的、理想状态的关系认知并不相同。如果每个人真能遵循这些自然理想的关系,社会上就真的实现了正义。5、正义是法治或者说是合法性的。持有本观念的学者认为,人并不是人的统治,而是受法的统治。6、正义是一种公正体制。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正义是一种能够调整关系和安排行为的体制,满足人类实现主张和享有东西一种的手段,可以满足人们受到最少限度的阻碍及浪费,从而使人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在对话中,正义引导出来了众多其他问题延伸出现。通过对话的分析,可以看出,正义是处于最高的位阶的,与智慧、勇敢、自制等概念相比,更为抽象《理想国》集中体现的是柏拉图的思想,然而整个内容都是以苏格拉底对话的形式所写的。在论述中,苏格拉底对当时主流的几种观点进行指正批评。第一种是正义就是借债需要还债。苏格拉底通过列举一个例子的形式,反驳这种观点。他说,假如有一位朋友在思维清晰的时候,交给你一把武器,如果后来他思维混沌的时候,跟你要武器,所有人都会说武器不能给他。如果你真的如他所愿,并告诉他来龙去脉,这就是不正义的体现。第二种认为正义就是用善良来对待朋友,用恶语对待敌人,如果人们说话保证统一的情况下,那么正义就是用用善良来对待朋友,用恶语对待敌人。苏格拉底同样通过列出:如何对待医生,对待盟友的时间问题等方面的例子进行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 提起古希腊文明,人们无疑会想起这两位在诸多领域中取得影响后世的成就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在哲学、教育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建树颇丰,诗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师徒,在学术见解上自然会有相通之处,亚 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思想,但他同时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足见他与柏拉图还是存在许多分歧的。 首先,关于城邦的思想。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对自由城邦的政治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古希腊时代,城邦制度可称是最先进、最理想的政治建构,在希腊文中,城邦一词为polis,不同于今天英文中的city或country,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形态,是柏与亚政治思想的实践对象,而且他们的政治思想也只适用于城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确立,城邦的衰落也使这一系列政治思想失去了适用价值(当然,从西方近代以来,这种对政治构建的最初观念对今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正义城邦的思想,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和财富生产者三个阶层,正义的城邦是三个城邦发挥各司其职、相互和谐的统一体,前两者是国家的治理者,第三阶层则是财富的创造者,这也引申出专业化的原则,在正义城邦中,人人需各司其职,统治者和军人也需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且他们适合于他们的这一地位所要求的条件。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在《理想国》中,便是柏拉图著名的“哲学王”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 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 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 矫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2)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它是对“理念”的认识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3) 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4) 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其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亚里士多德的城邦观念于柏拉图有明显的不同,他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并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个人于城邦的关系,好比一只手,只有当它与活着的身体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实现它的目的(如拿取物品)一样,个人没有独立的意志,必须成为城邦的一部分,通过城邦发挥个人价值,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个人同样没有独立性,他们的生活和行为完全是为城邦的存在而服务的,这一点上二人的观点很相似。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解析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见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高远处有东西燃烧着发出光芒。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路筑有矮墙,墙后有一些人手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或说话,或不说话。这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以外,什么也看不见。当他们交谈时,主题就是阴影。如果过路人说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囚徒们会误以为声音是对

面洞壁上的阴影发出的。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被解除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乱甚至痛苦的感觉。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身去看阴影。但是,有一种力量硬拉他走上那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外,见到阳光。这时,他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于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的痛苦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相,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 这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隐喻: “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一个可知世界、实在的世

界, “洞穴中的囚徒”是我们人类自身,有待于教育。 “洞壁上的阴影”是实在世界中真实事物在光的照耀下的阴影, “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 对变化不定的阴影的观察就构成了“意见”,对“太阳的直观”就构成了“善的知识”。 囚徒们谈论的主题就是“意见”问题。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彼此争论的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或“真理”。 要想真正地觅到知识和真理,那就必须解除束缚,站起身来,转移习惯于看阴影的视线,迎着亮光,忍受痛苦,踏上漫长崎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