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5一轮课后强化作业(北师大版):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8-6 Word版含解析

基础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已知A(2,5,-6),点P在y轴上,|P A|=7,则点P的坐标是() A.(0,8,0)B.(0,2,0)

C.(0,8,0)或(0,2,0) D.(0,-8,0)

[答案] C

[解析]点P在y轴上,可设为(0,y,0),

因为|P A|=7,A(2,5,-6),

所以22+(y-5)2+62=7,解得y=2或8.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P(x,1,2)(x∈R)的集合表示() A.一条直线

B.平行于平面xOy的平面

C.平行于平面xOz的平面

D.两条直线

[答案] A

[解析]点P的y坐标与z坐标不变,只有x坐标发生变化,在空间中表示一条直线.

3.(2014·郑州模拟)A(-3,1,5),B(4,3,1)的中点坐标是()

A.(1

2,1,-2) B.(

1

2,2,3)

C.(-12,3,5) D.(1

2,3,2)

[答案] B

[解析]设中点坐标为(x,y,z),

则x =-3+42=12,y =1+32=2,z =5+1

2=3, 即中点坐标为(1

2,2,3).

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x ,y ,z ),给出下列四条叙述: ①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②点P 关于yOz 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③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④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3 B .2 C .1 D .0

[答案] C

[解析] ①②③不正确;类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对称问题,易知④正确.

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 (1,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3)

B .(1,-2,-3)

C .(-1,-2,3)

D .(-1,2,-3) [答案] B

[解析] 关于x 轴对称的两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竖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6.点M (x ,y ,z )在坐标平面xOy 内的射影为M 1,M 1在坐标平面yOz 内的射影为M 2,M 2在坐标平面zOx 内的射影的坐标为( )

A .(-x ,-y ,-z )

B .(x ,y ,z )

C .(0,0,0)

D.? ??

??x +y +z 3,x +y +z 3,x +y +z 3 [答案] C

[解析] 点M (x ,y ,z )在平面xOy 内的射影为M 1(x ,y,0),M 1在平面yOz 内的射影为M 2(0,y,0),M 2在平面xOz 内的射影为原点O (0,0,0).

二、填空题

7.已知点P 在z 轴上,且满足|OP |=1(O 为坐标原点),则点P 到点A (1,1,1)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2或 6

[解析] 设点P 的坐标为(0,0,z ), 由|OP |=1得z 2=|z |=1,故z =±1. 当z =1时,点P 的坐标为(0,0,1), |P A |=(0-1)2+(0-1)2+(1-1)2=2; 当z =-1时,点P 的坐标为(0,0,-1), |P A |=(0-1)2+(0-1)2+(-1-1)2= 6.

8.(2014·无锡模拟)在z 轴上求一点A ,使它到点B (1,1,2)的距离为32,则A 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0,0,6)或(0,0,-2) [解析] 设A (0,0,a ),

则|AB |=(1-0)2+(1-0)2+(2-a )2=32, 即(a -2)2=16,∴a =6或a =-2, ∴A (0,0,6)或(0,0,-2).

9.已知A (3,5,-7)和点B (-2,4,3),则线段AB 在坐标平面yOz 上的射影的长度为________.

[答案]101

[解析]求线段AB在坐标平面yOz上的射影长,可先求A、B两点在yOz上的射影,然后再用两点间距离公式,

A(3,5,-7)在yOz上的射影是A′(0,5,-7),

B(-2,4,3)在yOz上的射影是B′(0,4,3),

故|A′B′|=(0-0)2+(5-4)2+(-7-3)2=101.

三、解答题

10.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0,1)和B(1,0,-3),试问:

(1)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M,满足|MA|=|MB|?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B为等边三角形?若存在,试求出点M的坐标.

[解析](1)假设在y轴上存在点M,满足|MA|=|MB|.

因为M在y轴上,所以可设M(0,y,0),由|MA|=|MB|,可得32+(-y)2+12=(-1)2+y2+32,显然,此式对任意y∈R恒成立,也就是说y轴上的所有点都满足|MA|=|MB|.

(2)假设在y轴上存在点M,使△MAB为等边三角形.

由(1)可知,y轴上任一点都满足|MA|=|MB|,

所以只要|MA|=|AB|就可以使得△MAB是等边三角形.

因为|MA|=(3-0)2+(0-y)2+(1-0)2=10+y2,

|AB|=(1-3)2+(0-0)2+(-3-1)2=20,

所以10+y2=20,解得y=±10.

故y轴上存在点M使△MAB为等边三角形,点M的坐标为(0,10,0)或(0,-10,0).

能力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已知点A (1,2,-1),点C 与点A 关于xOy 面对称,点B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则|BC |的值为( )

A .2 5

B .4

C .2 2

D .27

[答案] B

[解析] 点C 的坐标为(1,2,1),点B 的坐标为(1,-2,1),所以|BC |=(1-1)2+(2+2)2+(1-1)2=4.

2.已知A (1,0,2),B (1,-3,1),点M 在z 轴上,且到A 、B 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M 的坐标为( )

A .(-3,0,0)

B .(0,-3,0)

C .(0,0,-3)

D .(0,0,3)

[答案] C

[解析] 设点M 的坐标为(0,0,z ),则12+02+(2-z )2=12+32+(1-z )2,

∴z =-3,∴点M 的坐标为(0,0,-3). 二、填空题

3.已知两点M (3cos α,3sin α,1),N (2cos β,2sin β,1),则|MN →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1,5]

[解析] |MN →

|2=(3cos α-2cos β)2+(3sin α-2sin β)2 =13-12(cos αcos β+sin αsin β)=13-12cos(α-β), 则1≤|MN →|2

≤25,∴1≤|MN →|≤5.

4.已知空间中的四个点O (0,0,0),A (1,1,0),B (1,0,1),C (0,1,1).则三棱锥O —ABC 的体积是________.

[答案]1 3

[解析]如图,由题设知,O,A,B,C为一正方体的四个顶点,

且该正方体的棱长为1,其中V O—ABC=V正方体-4V D-ABC=1-4

6=

1

3.

三、解答题

5.设点P在x轴上,它到P1(0,2,3)的距离为到点P2(0,1,-1)的距离的2倍,求点P坐标.

[解析]∵P在x轴上,∴设P点坐标为(x,0,0),

∵|PP1|=2|PP2|,

∴(x-0)2+(0-2)2+(0-3)2

=2(x-0)2+(0-1)2+(0+1)2

∴x=±1,∴P点为(1,0,0)和(-1,0,0).

6.

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OABC -O 1A 1B 1C 1的对角线O 1B 上有一点P ,棱B 1C 1上有一点Q .

(1)当Q 为B 1C 1的中点,点P 在对角线O 1B 上运动时,试求|PQ |的最小值;

(2)当Q 在B 1C 1上运动,点P 在O 1B 上运动时,试求|PQ |的最小值. [解析] (1)Q 为B 1C 1的中点,所以Q (1,2,2),P 在xOy 坐标平面上的射影落在线段OB 上,在yOz 坐标平面上的射影落在线段O 1C 上,

∴P 的坐标(x ,y ,z )满足?????

x =y y +z =2

设P =(x ,x,2-x ),则

|PQ |=(x -1)2+(x -2)2+(-x )2 =3x 2-6x +5=3(x -1)2+2 .

当且仅当x =1,即P (1,1,1)时,|PQ |有最小值 2.

(2)由(1)和题意得,设P (x 1,x 1,2-x 1),Q (x 2,2,2),则|PQ |=(x 1-x 2)2+(x 1-2)2+(-x 1)2 =(x 1-x 2)2+2(x 1-1)2+2

当且仅当????? x 1=x 2x 2=1,即?????

x 1=1

x 2=1

时,|PQ |有最小值,

|PQ |的最小值为 2.

2015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5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赵庄镇三座楼小学:张贤伦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2019年高考数学空间立体几何复习专题体积

第六讲 空间几何的体积 【考点分析】 1. 掌握求空间几何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各种方法。 2. 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求空间几何的高 【知识运用】 题型一 直接法求体积 【例1】(2018惠州模拟)如图,直角ABC ?中, 90ACB ∠=, 24BC AC ==, D E ,分别是,AB BC 边的中点,沿DE 将BDE ?折起至FDE ?,且60CEF ∠=. (1)求四棱锥F ACED -的体积;(2)求证:平面ADF ⊥平面ACF . 试题解析:(1)∵,D E 分别是,AB BC 边的中点,∴DE 平行且等于AC 的一半, ,1DE BC DE ⊥= 依题意, ,2DE EF BE EF ⊥==. 于是有,DE BC DE EF DE EF EC E EF EC CEF ⊥? ?⊥? ?⊥ ??=? ? ??平面平面CEF . ∵DE ⊥平面CEF ∴平面ACED CEF ⊥平面 过F 点作FM EC ⊥于M ,则,ACED CEF CE FM EC FM ACED FM CEF ⊥? ? ⊥?⊥???? 平面平面且交线为平面平面, ∵60CEF ∠= ∴FM = ∴梯形ACED 的面积 ()()11 122322S AC ED EC = +?=?+?= ∴四棱锥F ACED - 的体积 11 333V Sh = =?=

(2)(法一)如图.设线段,AF CF 的中点分别为,N Q ,连接,,DN NQ EQ ,则 1 // 2NQ AC , 于是1// 2 ////1 //2DE AC DE NQ DEQN DN EQ NQ AC ???????? ??是平行四边形. 又60EC EF CEF CEF =? ???∠=?是等边三角形. ∴EQ⊥FC 由(1)知,DE CEF EQ CEF ⊥?平面平面. ∴DE EQ ⊥ ∴AC EQ ⊥ 于是,AC EQ FC EQ EQ ACF AC FC C AC FC ACF ⊥? ?⊥? ?⊥??=? ? ??平面平面. ∴DN ACF ⊥平面 又∵DN ADF ?平面 ∴平面ADF ⊥平面ACF . (法二)连接BF ,∵,60EC EF CEF =∠= ∴△CEF 是边长为2等边三角形 ∵BE EF = ∴ 1 302EBF CEF ∠= ∠ =∴90BFC ∠=, BF FC ⊥

2015北师大版无机化学习题答案(上册)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1-20 氦首先发现于日冕。1868年后30年间,太阳是研究氦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唯一源泉。 (a)观察到太阳可见光谱中有波长为4338A,4540A,4858A,5410A,6558A 的吸收(1A=10-10m来分析,这些吸收是由哪一种类氢原子激发造成的?是 He,He +还是He2+ ? (b)以上跃迁都是由n i=4向较高能级(n f)的跃迁。试确定 n f值,求里德堡常数R He i+。(c)求上述跃迁所涉及的粒子的电离能I(He j+),用电子伏特为单位。 (d)已知 I(He+)/ I(He)=2.180。这两个电离能的和是表观能A(He2+),即从He 得到He2+的能量。A(He2+)是最小的能量子。试计算能够引起He 电离成He2+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子。在太阳光中,在地球上,有没有这种能量子的有效源泉? (c=2.997925×108 ms-1;h=6.626×10-34Js;1eV=96.486KJ.mol-1=2.4180×1014Hz)

38、第8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8。电子组态:8S26P6 39、二维化的周期表可叫宝塔式或滴水钟式周期表。这种周期表的优点是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到元素周期系是如何由于核外电子能级的增多而螺旋发展的,缺点是每个横列不是一个周期,纵列元素的相互关系不容易看清。 40、“类铝”熔点在1110K~1941K之间,沸点在1757~3560K之间,密度在1.55g/m3 ~4.50 g/m3之间。 41、最高氧化态+3,最低氧化态-5。

1、解:O=O (12e-); H-O-O-H 14(e-); C=O (10e-);0=C=O(16e-);Cl-N-Cl(26e-);F–S - F (34e-) F F 2、解:共13种,如:

(完整版)2019年高考试题汇编文科数学--立体几何

(2019全国1文)16.已知90ACB ∠=?,P 为平面ABC 外一点,2PC =,点P 到ACB ∠两边,AC BC 的距离均为3,那么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 . 答案: 2 解答: 如图,过P 点做平面ABC 的垂线段,垂足为O ,则PO 的长度即为所求,再做,PE CB PF CA ⊥⊥,由线面的垂直判定及性质定理可得出,OE CB OF CA ⊥⊥,在Rt PCF ?中,由2,3PC PF ==,可得出1CF =,同理在Rt PCE ?中可得出1CE =,结合90ACB ∠=?,,OE CB OF CA ⊥⊥可得出1OE OF ==,2OC =,222PO PC OC =-= (2019全国1文)19.如图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菱形,14,2AA AB ==,60BAD ∠=o , ,,E M N 分别是11,,BC BB A D 的中点. (1)证明://MN 平面1C DE (2)求点C 到平面1C DE 的距离. 答案: 见解析 解答: (1)连结1111,AC B D 相交于点G ,再过点M 作1//MH C E 交11B C 于点H ,再连结GH ,NG . Q ,,E M N 分别是11,,BC BB A D 的中点. 于是可得到1//NG C D ,//GH DE , 于是得到平面//NGHM 平面1C DE , 由MN ?Q 平面NGHM ,于是得到//MN 平面1C DE

(2)E Q 为BC 中点,ABCD 为菱形且60BAD ∠=o DE BC ∴⊥,又1111ABCD A B C D -Q 为直四棱柱,1DE CC ∴⊥ 1DE C E ∴⊥,又12,4AB AA ==Q , 1DE C E ∴=,设点C 到平面1C DE 的距离为h 由11C C DE C DCE V V --=得 1111 143232 h ?=?? 解得h = 所以点C 到平面1C DE (2019全国2文)7. 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B 解析: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得答案. (2019全国2文)16.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 个面,其棱长为 .(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立体几何-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解读考纲

05 立体几何 (三)立体几何初步 1.空间几何体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90πB.63π C.42πD.36π 【答案】B 【名师点睛】在由三视图还原为空间几何体的实际形状时,要从三个视图综合考虑,根据三视图的规

则,空间几何体的可见轮廓线在三视图中为实线,不可见轮廓线在三视图中为虚线.在还原空间几何体实际形状时,一般是以正视图和俯视图为主,结合侧视图进行综合考虑.求解以三视图为载体的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关键是由三视图确定直观图的形状以及直观图中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利用相应体积公式求解. 考向二 球的组合体 样题4 (2017新课标全国Ⅲ理科)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A .π B . 3π4 C . π2 D . π4 【答案】B 【解析】绘制圆柱的轴截面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得:, 结合勾股定理,底面半径, 由圆柱的体积公式,可得圆柱的体积是,故选B. 【名师点睛】(1)求解空间几何体体积的关键是确定几何体的元素以及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利用相应体积公式求解;(2)若所给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则常用等积法、分割法、补形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样题5 (2017江苏)如图,在圆柱12O O 内有一个球O ,该球与圆柱的上、下底面及母线均相切.记圆柱12 O O 的体积为1V ,球O 的体积为2V ,则 1 2 V V 的值是 .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立体几何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立体几何(一) 1.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 2PD AB ==,点,,E F G 分别为,,PC PD BC 的中点. (1)求证:EF PA ⊥; (2)求二面角D FG E --的余弦值. 2.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角三棱柱ADE BCF -和一个正四棱锥P ABCD -组合而成,AF AD ⊥,2AE AD ==. (1)证明:平面⊥PAD 平面ABFE ; (2)求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h ,使得二面角C AF P --的余弦值是 22 .

3.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D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是 面积为ADC ∠为锐角,M为PB的中点. (Ⅰ)求证:PD∥面ACM. (Ⅱ)求证:PA⊥CD. (Ⅲ)求三棱锥P ABCD -的体积. 4.如图,四棱锥S ABCD -满足SA⊥面ABCD,90 DAB ABC ∠=∠=?.SA AB BC a ===,2 AD a =. (Ⅰ)求证:面SAB⊥面SAD. (Ⅱ)求证:CD⊥面SAC. S B A D M C B A P D

5.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测棱PD ⊥底面ABCD ,PD DC =,点E 是 BC 的中点,作EF PB ⊥交PB 于F . (Ⅰ)求证:平面PCD ⊥平面PBC . (Ⅱ)求证:PB ⊥平面EFD . 6.在直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AB AC ⊥,设1AB 中点为D ,1A C 中点为E . (Ⅰ)求证:DE ∥平面11BCC B . (Ⅱ)求证:平面11ABB A ⊥平面11ACC A . E D A B C C 1 B 1 A 1 D A B C E F P

2015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比例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

2019高考数学试题汇编之立体几何(原卷版)

专题04 立体几何 1.【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2.【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数】如图,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则 A.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 B.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 C.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 D.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 3.【2019年高考浙江卷】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的体积公式V柱体=Sh,其中S是柱体的底面积,h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柱体的体积(单位:cm3)是 A.158 B.162 C.182 D.324

4.【2019年高考浙江卷】设三棱锥V –AB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P 是棱VA 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PB 与直线AC 所成的角为α,直线P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为γ,则 A .β<γ,α<γ B .β<α,β<γ C .β<α,γ<α D .α<β,γ<β 5.【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数】已知∠ACB=90°,P 为平面ABC 外一点,PC =2,点P 到∠ACB 两边AC , BC 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 6.【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 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_______个面,其棱长为_________.(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7.【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数】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如图,该模型为长方 体1111ABCD A B C D 挖去四棱锥O ?EFGH 后所得的几何体,其中O 为长方体的中心,E ,F ,G ,H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16cm 4cm AB =BC =AA =,,3D 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0.9 g/cm 3 ,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8.【2019年高考北京卷文数】某几何体是由一个正方体去掉一个四棱柱所得,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如果网 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2019真题汇编-立体几何(学生版)

2019真题汇编--立体几何 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在球O 的球面上,PA =PB =PC , △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PA ,AB 的中点,∠CEF =90°,则球O 的体积为 A .68π B .64π C .62π D .6π 2.【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3.【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如图,点N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ECD 为正三角形,平面ECD ⊥平面ABCD ,M 是线段ED 的中点,则 A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相交直线 B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相交直线 C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异面直线 D .BM ≠EN ,且直线BM ,EN 是异面直线 4.【2019年高考浙江卷】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的体积公式V 柱体=Sh ,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若某 柱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柱体的体积(单位:cm 3)是 A .158 B .162 C .182 D .324 5.【2019年高考浙江卷】设三棱锥V –AB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P 是棱VA 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PB 与直线AC 所成的角为α,直线P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为γ,则 A .β<γ,α<γ B .β<α,β<γ C .β<α,γ<α D .α<β,γ<β 6.【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如图, 该模型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挖去四棱锥O —EFGH 后所得的几何体,其中O 为长方体的中心,E ,F ,G ,H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16cm 4cm AB =BC =, AA =,3D

2015北师大版二年级时分秒专题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 复习要点: 1、认识钟面 2、读钟面上的时刻时,先读时针,再度分针。时针过了数字几,就读几时多,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钟面 有3个针: 时针:又粗又短 分针 秒针:又细又长 有12个数字 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即60小格,1时=60分。 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即60小格,1分=60秒。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1时=()分 1 分=()秒 60秒=()分60分=()时 1小时=()分118秒=()分()秒1分12秒=()秒90分=()时()分100分=()时()分1时=()分 2小时=()分2分=()秒 65秒=()分()秒75秒=()分()秒 80分=()时()分1时5分=()分 1分21秒=()秒1时35分=( )分 1分70秒=( )秒 5、填<、>和= 1时()100分60分()1时 60秒()1时1分()10秒 2时()120分300分()3时 5分()500秒240秒()4分 1时()60分1分()100秒 10分()1时4时()4分 二、看图1、填一填

2、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 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 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从3:30到4:50经过了( )时( )分 从7:50到8:40经过了( )分 从5:30到6:40经过了( )时( )分 从4:55到5:30经过了( )分 3、连一连。(5分) 1时15分4时00分7时05分10时25分 4、根据所给的时刻,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9分) 7时30分 9时 12时55分5、写出经过的时间。(8分) 7:05 1:15 10:25 4:00 ( ) ( )

2015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赵庄镇三座楼小学:张贤伦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旧知铺垫 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6)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2015北师大版二年级时分秒专题练习

2015北师大版二年级时分秒专题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 复习要点: 1、认识钟面 2、读钟面上的时刻时,先读时针,再度分针。时针过了数字几,就读几时多,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钟面 有3时针:又粗又分针 秒针:又细又 有12个有12个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时针

2、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 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 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从3:30到4:50经过了( )时( )分 从7:50到8:40经过了( )分 从5:30到6:40经过了( )时( )分 从4:55到5:30经过了( )分 3、连一连。(5分) 1时15分4时00分7时05分10时25分 4 、根据所给的时刻,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9分) 7时30分 9时 12时55分5、写出经过的时间。(8分) 7:05 1:15 10:2 5 4:00

( ( 三、应用题: 1、欢欢做一朵花用了8分钟,王畅在30分钟内做了5朵花。欢欢做一朵花所用的时间比王畅做一朵花所用的时间多几分钟? 2、王师傅每分钟做8个零件,从8:00到8:15分,一共可以做多少个零件? 3、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40分钟,在7;30到学校,小明在什么时间从家出发? 4、老师从9时40分开始开会,开了40分钟,会议应在什么时间结束? 5、某钟表显示的时间是8:45分,它比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6、小红5分钟拔了40个萝卜,小明1分钟拔7个萝卜,在相同的时间内,谁拔的萝卜多? 8、小兔子采蘑菇,从上午8:25到8:30,一共采了20个,你知道它平均每分钟采多少个吗? 四、根据提示解决问题(18分) 学校上午的作息时间如下: 早读:8:10—8:50 课间休息:10分钟 第一节课:9:10—9:40 课间操:9:40—10:00 第二节课:10:00—10:40 第三节课:10:50—11:30 1、早读时间是多少分钟? 2、课间操时间多少分钟? 3、每节课的时间是多少分钟?(要通过计算回答) 4、二、三节课之间休息了几分钟?(计算再回答) 5、9:30和9:50同学在干什么?

立体几何-2019年高考文科数学解读考纲

(三)立体几何初步 1.空间几何体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 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做严格要求). (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 ?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 ?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01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立体几何) 考点1 三视图 1.(2018·全国卷Ⅰ文理)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主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点M 到点N 的路途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B. C. 3 D. 2 2.(2018·全国卷Ⅲ文理)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去的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正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3. (2018·北京卷文理)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 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A B A B C D 正(主)视图 侧(左)视图 俯视图

4.(2018·浙江卷)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 体积(单位:3cm )是 A .2 B .4 C .6 D .8 考点2 有关度量关系(选择题或填空题) 考法1 角度 1.(2018·全国卷Ⅱ文科)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1CC 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 2 B 2. (2018·全国卷Ⅱ理科)111C D 中,AB =1 BC =,1AA 则异面直线1AD 与1D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 1 5 B . 6 C . 5 D .2 3.(2018·浙江卷)已知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侧棱长均相等,E 是线段AB 上的点(不含端点),设SE 与BC 所成的角为1θ,S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2θ,二面角S AB C --的平面角为3θ,则 A .123θθθ≤≤ B .321θθθ≤≤ C. 132θθθ≤≤ D .231θθθ≤≤ 考法2 面积 1.(2018·全国卷Ⅰ理科)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 等,则α 截此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最大值为 B. C. 正视图 侧视图

2015新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比例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6 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 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旧知铺垫 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1. 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 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 米,小张身高1.4 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 用ppt 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 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 4= B.3 2= C.3 D.12: 8= E.12 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 : 6=8: 4, 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 : 4, B长与宽的比是3 : 2, 6 :4=3: 2,所 以就也像。 2.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 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 6=8: 4 6 : 4=3: 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 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 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6)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2015新北师大版《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页《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经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情导入 1.观察体验。 老师这有一张我们班同学军训时的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你们能看出来是谁吗?(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教师逐步将照片放大四次,使学生看清照片。 这么漂亮的照片为什么刚才我们看不清,现在却看清了呢? 通过放大照片我们看清楚了照片,看来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 2.联系生活实际。 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像刚才把长方形照片放大或缩小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的比是4:1。六年级兴趣小组准备为“巨人”设计一间教室,按相同的比放大,该如何设计呢?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把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4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长的比是4:1,宽的比也是4: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4:1的比放大。

2019年立体几何高考题汇总

2016年文科数学立体几何高考题汇总 1.(2016北京文11)某四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柱的体积为___________. 2.(2016北京文18)(本小题14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C ⊥平面ABCD ,,AB DC DC AC ⊥∥ (I )求证:DC PAC ⊥平面; (II )求证:PAB PAC ⊥平面平面; (III)设点E 为AB 的中点,在棱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PA CEF ⊥平面?说明理 由. 3.(2016天津文17)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平面AED ⊥平面ABCD ,EF||AB ,AB=2,BC=EF=1,6,DE=3,∠BAD=60o,G 为BC 的中点. (Ⅰ)求证:FG||平面BED ; (Ⅱ)求证:平面BED ⊥平面AED ; (Ⅲ)求直线EF 与平面BED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Ⅰ)详见解析(Ⅱ)详见解析(Ⅲ)6 5 【解析】 试题分析:(Ⅰ)证明线面平行,一般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即从线线平行出发给予证明,而线线平行寻找与论证,往往结合平几知识,如本题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取BD 的中点为 O ,可证四边形OGFE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OE FG //(Ⅱ)面面垂直的证明,一般 转化为证线面垂直,而线面垂直的证明,往往需多次利用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而线线垂直的证明有时需要利用平几条件,如本题可由余弦定理解出090=∠ADB ,即AD BD ⊥(Ⅲ)求线面角,关键作出射影,即面的垂线,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到线面垂直,即面的垂线:过点A 作DE AH ⊥于点H ,则⊥AH 平面BED ,从而直线AB 与平面BED 所成角即为ABH ∠.再结合三角形可求得正弦值 试题解析:(Ⅰ)证明:取BD 的中点为O ,连接OG OE ,,在BCD ?中,因为G 是BC 的中点,所以DC OG //且12 1 == DC OG ,又因为DC AB AB EF //,//,所以OG EF //且OG EF = ,即四边形OGF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E FG //,又?FG 平面BED ,?OE 平面BED ,所以//FG 平面BED . (Ⅱ)证明:在ABD ?中,0 60,2,1=∠==BAD AB AD ,由余弦定理可3= BD ,进 而可得0 90=∠ADB ,即AD BD ⊥,又因为平面⊥AED 平面?BD ABCD ,平面ABCD ;平面 AED 平面AD ABCD =,所以⊥BD 平面AED .又因为?BD 平面BED ,所以平面⊥BED 平面AED . (Ⅲ)解:因为AB EF //,所以直线EF 与平面BED 所成角即为直线AB 与平面BED 所成角.过点A 作DE AH ⊥于点H ,连接BH ,又因为平面 BED 平面ED AED =,由

最新2015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5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化) 四、约分(最简分数)

1、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注意:分数加减法中,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一般把分数变成小数后比较更简便。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真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 (4)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2、带分数加减法: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3、(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②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①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016年-2019年立体几何大题全国卷高考真题

1、(2015年1卷18题)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120°,E,F是平面ABCD同一侧的两点,BE⊥平面ABCD,DF⊥平面ABCD,BE=2DF,AE⊥EC. (Ⅰ)证明:平面AFC⊥平面AEC;(Ⅱ)求直线AE与直线CF所成有的余弦值。 (2016年1卷18题)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为正方形,AF=2FD, 2、

90AFD ∠=o ,且二面角D -AF -E 与二面角C -BE -F 都是60o . (I )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 (II )求二面角E -BC -A 的余弦值. 3(2016年2卷19题)(本小题满分12分) C A B D E F

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5AB =,6AC =,点E ,F 分别在AD ,CD 上,54AE CF ==,EF 交BD 于点H .将△DEF 沿EF 折到△D EF '的位置10OD '=. (I )证明:D H '⊥平面ABCD ; (II )求二面角B D A C '--的正弦值. 4、(2017年1卷18题)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中,且90BAP CDP ∠=∠=?.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D ; (2)若PA PD AB DC ===,90APD ∠=?,求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 5.(2018年1卷18题) 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以DF 为折痕把DFC △折起,使点C 到达点P 的位置,且PF BF ⊥. ⑴证明:平面PEF ⊥平面ABFD ;

10.立体几何(2011-2019高考数学全国二卷分类汇编)

2011年—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10.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2019-7).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2018-9). 在长方体中, , ,则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 为 A. B. C. D. (2017·4)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学 科&网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90π B .63π C .42π D .36π (2017·10)已知直三棱柱111C C AB -A B 中,C 120∠AB =o ,2AB =, 1C CC 1B ==,则异面直线1AB 与1C 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 32 B .155 C .10 5 D .33 (2016·6)右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20π B .24π C .28π D .32π (2015·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 A . 8 1 B . 7 1 C . 6 1 D . 5 1 (2015·9)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o,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36π B .64π C .144π D .256π (2014·6)如图,网格纸上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表示1cm ),图中粗线画出的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该零件由一个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m 的圆柱体毛坯切削得到,则切削掉部分的体积与原来毛坯体积的比值为( ) A .1727 B .59 C .1027 D .13 4 4 23 · 2016,6 2015,6 20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