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女生--导学案

男生--女生--导学案
男生--女生--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二框男生·女生

学习目标:知道男性和女性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

重难点:男女生应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正常交往。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

(一)自学指导(学习一些政治基础知识,受益终生哦!)

男生、女生:用恰当的方式交往

1、一般:让我们荡起双浆

⑴异性同学间交往的意义:

⑵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好处:

①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②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③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使男生成长为男子汉,女生成长为好姑娘。

⑶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要求/应注意:三个“既要”“又要”

①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②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③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2、特殊: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⑴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情,也是青春期青少年学生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

⑵正确把握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

①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②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

⑶与异性交往时学会保护自己:

①利用外界保护:社会的法律、道德,学校的纪律、守则,社会的良好习俗,健康的文化环境

②做好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我们的自律,是最好的保护

⑷拒绝的方式:直言相告、婉言谢绝、他人转告。

(二)自学检测

1.进入青春期,两性分化明显了,男生更男性化,女生也更像女生了,由此对异性之间有了更多的兴趣。你认为男女生应()

A.断绝交往,避免恋爱

B.自然快乐地交往,建立纯洁友谊

C.淡泊交往,保持距离

D.亲密交往,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

2.《同桌的你》引起了人们对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作为中学生在男女交往中应该做到()

①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②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③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④扩大交往的范围,不只和某一位异性交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三)自学小结:

通过今天的自学,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不妨试着总结一下:

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

一项调查表明,近年来在中学生中“写情书”现象较常见,一些同学精心制作“情书”。他们有的用印有漂亮图案的信纸,画上一枝“丘比特箭”来表达爱意;也有的用彩笔画上一颗心来表达

对对方的情意。即使平时写字歪歪扭扭的同学这时候也写得特别工整。“情书”内容不是流行的爱

情歌词,便是表达爱慕的美词佳句。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2) 男女同学之间的异性交往,如果处理不当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3) 正常的男女同学交往应该注意些什么?(2分)

三、展示反馈(积极主动,展示风采)

1.小林是新来的插班生,为了帮助他学习,班主任安排他与学习委员小娜同桌,小娜很热心地

帮助他,没想到班上同学纷纷传起了他俩的“绯闻”。这时小娜应该()

①保持沉默,让“绯闻”不攻自破②继续帮助小林③与小林不再往来④向家长和老师求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随着频繁的接触,小刚开始注意同班的女生小红,包括她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逐渐对小

红产生了爱慕之情。小刚的做法()

①是正常的,自然而美丽的②这是“早恋行为”

③必须加以正确的疏导,使其健康发展④必须及时控制,决不允许这种心理现象发生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3.赵琪琪在日记里写道:“马涛的学习成绩特别好,特别爱帮助别人,我有什么问题都喜欢问

他,他也很高兴为我解答,但没过多久就有同学对我们指手画脚,说我们在谈恋爱。我很害怕,便

从此躲着马涛,他也疏远了我。”这一事例说明()

①男女同学在性格、情趣等方面各有特点,互有优势

②适度交往,男女同学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③逃避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同学们更深的误会

④女同学与男同学自然、适度地交往是正常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拓展延伸(学有所用,提升自己)

1、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第一套全国中小学集体舞》开始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广。跳舞

需要男女生之间默契配合,对此,不少同学议论纷纷。在下列说法中,你比较赞同的是()A.男女有别,手拉手在一起跳舞很别扭、很难为情

B.男女生在一起跳起舞久了,肯定会引发早恋

C.中学生谈什么男女有别,怎么跳都没关系

D.只要相互尊重,注意分寸,跳舞既锻炼身体,又能增加男女生之间的友情

2.某中学组织同学外出野餐。第一天,老师让男女同学分席而食,结果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则嬉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第二天,老师让男女同学合席而餐,则出现了另一番情景:男生

个个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生则个个细嚼慢咽,温文而雅,大有淑女风韵。这正

是心理学所谓的异性效应。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男生和女生在性格上是有差异的

B.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

C.有异性交往使我们受到约束,不自由

D.与异性交往可以增强自己的性别意识,更好的适应社会

教学设计(收获)

教学反思(疑惑)

九年级下册18孟子两章导学案

九年级下册18《孟子》两章导学案 《孟子》两章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3、背诵两文。 助读材料 孟子(前372 年- 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1、本文的论点?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五、自我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3 分) ⑴池非不深也( ) ⑵委而去之( ) ⑶故君子有不战(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去留两便 C、寡助之至比至陈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跳往助之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 分) ⑴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⑵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川省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孟子》两章姓学生序号学科班级课型教学时间年级名新授课第一课时九 语文 《孟子》两章18.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1.【链接材料】——孟子与《孟子》,邹人,是孔子之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辩论家。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民为贵”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仁政”兼言仁和义,提出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亚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明嘉靖九年定为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哲学主张、政治主张、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个人修养,共七篇,与《论语》、《中庸》合称四书。、《大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责任感? 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自学检测】 1.读准字音夫环而攻之:“夫”读,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畔”读,背叛。谷子。“粟”读米粟非不多也:,攻亲戚之所畔: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亲戚畔之( )( ) 委而幸之 ( ) 池非不深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环而攻之而不胜 2.句子翻译: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整体感悟】 1.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2. 文章第3

《快乐导练》《孟子二章》答案

《〈孟子〉两章》导学案《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一、略。二、略。三、略。 四、 1.(1)wéi,动词,做,干(2)wù动词,憎恨,讨厌 (3)wèi,介词,为了(4)dān ,古代盛食物的竹器(5)cù践踏(6)xiè本义是碎末,引申为细微、琐碎 2.(1)所欲/有甚于生者(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5)是/亦不可以已乎 3.(1)“辟”通“避”,躲避。(2)“辩”通“辨”,辨别。(3)“乡”通“向”,过去,从前。(4)“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 4.C (A介词,为了/动词,做、干。B获得/通“德”感激。 C.代词,这。D通“欤”,语气助词/给予。)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一、略。二、略。三、略。 四、1.(1)亦:也。(2)^得兼:同时得到。(3)苟得:苟且获得。指只为生存而不择手段。(4)恶:憎恨,讨厌。(5)患:祸患;辟:通“避”,躲避。(6)如使:如果,假使;莫甚于:没有比……更严重的。(7)由是:通过某种手段。(8)是故:因此。(9)非独:不只是、不仅仅是。(10)丧:丧失。(11)呼尔:有轻蔑或粗暴地呼喝的意思。(12)蹴:践踏。不屑:不值得,表示轻视,即不愿意接受。(13)万钟:优厚的俸禄。“辩”通“辨”,辨别。(14)何加:有什么益处。(15).为:为了。(16)“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17)乡:通“向”,过去,从前。(18)为:做,这里指“接受”。(19)是:这;已:止,罢休。 (20)本心:天性、天良。 2.(1)(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2)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所以祸患 (我)也有不躲避的。(3)如果人们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的呢?(4)(然而如果)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践踏过再给人 (吃)(即使)乞丐(也)不愿意接受。(5)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6)从前(我)宁愿死去也不肯接受,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它。 五、略。 第二课时 一、略 二、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1)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俄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2)对比论证。“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三、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文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即“义重于生”。这是用因果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从道理上进行论证。 2.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这是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义重于利”,从事实上进行论证。3.“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

孟子二章》导学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难点) 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第一课时 预习目标 1、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预习重难点:理解性背诵 预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及文章出处。 1、这两篇文章都出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孟子,名______________ ,是战国时期著名的 家, 家。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以后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有之称。 2、《孟子》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叙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 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给加点字注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3、曾益其所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

三、熟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排比句,读出节奏。 2、这两篇文章的论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四、找出文中的四个通假字,并解释。 附:习题答案 预习题答案:一、1、《孟子》,轲,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儒,孔孟,亚圣2、儒,兼爱、 非攻二、1、田间、田地2、被选拔,被任用3、通“增” 4、通“弼”,辅佐三、1、略2、第一则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经议论,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结论;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的。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的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孟子二章》导学案 [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天时”地利” “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课时安排:两课时

《弹琴姑娘》教案

弹琴姑娘 作者:陈伯吹精读课文教材简析 《弹琴姑娘》通过对琴声的描写,赞扬了一位名不经传的小姑娘勤学苦练的好学精神。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工整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段和第6段。 3. 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 (2)学习并掌握作者按一定顺序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3)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情感朗读法自主探究法谈话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品读句子,从文中优美的语句中感悟琴声的美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 (2)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导:琴声美妙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弹琴姑娘》。 2、学生齐读题目,教师强调“琴”字书写。

3、导入: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她弹出的琴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 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 “quàn”,不能读作“juàn”。 3、学生再读生字新词,读中巩固、积累。 4、指名反馈:文中反复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小姑娘弹出的琴声?(学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指名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凑读一读这一词语。 6、师:对于作者来说,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7、找出相关词语。 教师出示:()的琴声 8、集体反馈,教师填词,并指导学生读一读。 (好听)的琴声(悠扬、像夜莺般……) 9、教师小结:是呀,多么美好的琴声啊!对作者来说它悠扬而熟悉,还有甜味儿,像夜莺、流水般,让人觉得安慰、亲切、优美、轻松。 10、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围绕弹琴姑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三、想像画面,感悟琴声 1、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用波浪线画出那一幅幅将琴声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 (1)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语段。 生:“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叮咚!叮 咚!叮叮咚咚!……” 师:“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在……”,用排比句式将春雨和琴声描写融为一体,雨声与琴声交织出美妙的音乐。谁再来读? 生:“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仍然不断的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像

(完整版)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习志国焦立伟杨明杰时间:2014.2 共计2 课时 课题:《伟大的悲剧》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能够借助字典或工具书掌握本课涉及的重点生字词。 1、学会自主学习,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使学生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能够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 【教学难点】 1、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2、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一)走进作者 《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国籍)著名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 (二)解决字词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拽.( ) 无垠.( ) 癫.狂( ) 凛冽 ..( ) ( ) 吞噬. ( ) 销蚀.( ) 羸.弱( ) 步履.( ) 告罄.( ) 遗孀.( ) 毛骨悚.然( ) 怏怏 ..( ) 疲惫.不堪( ) 鲁莽.大胆..不乐( ) 姗姗 ..来迟( ) 忧心忡忡 ( )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无垠:凛冽:步履: 风餐露宿:闷闷不乐: 耀武扬威: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三)细节回放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主人公是,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 、、,等共四名探险队员。除了他们这一组探险队之外, 还有一组探险队,他们先于(时间)到达。因此,这个站也叫。

【合作探究】 1、文章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本文共写了5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3、你认为斯科特一行人的探险有意义吗? 【展示提高】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 ....的躯体。 (3)从他语无伦次 ....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旅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任务?他不接受可以吗?)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海市蜃楼”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3、纵观全文,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意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伟大”和“悲剧”的理解

孟子二章--学案.doc

《孟子》两章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富贵不能淫》 一、新课导入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 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自学指导(一)一一预习与交流 1.阅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公孙衍()丈夫之冠()淫() ? ? ? 2.作者链接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 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3.作品链接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 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三、自学指导(二)一一合作与探究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 ? ? ? -怒而诸侯惧,安居而犬下熄/ . . ?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 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

弹琴的姑娘反思总结

弹琴的姑娘反思总结 弹琴的姑娘反思总结篇1 一提到勤奋、刻苦这些词,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等故事,而本课《弹琴姑娘》通过对琴声的描写,赞扬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勤学苦练的好学精神。*语言清新、流畅,构思巧妙。 课文先总述“我”不论清早、夜晚,总能听到好听的琴声;接着按春、夏、秋、冬四季具体描写从不间断的、美妙的琴声,弹琴人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由衷地钦佩,因此期望认识这位弹琴的人;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那位素未谋面,却似曾相识的弹琴人—一个系红领巾的小姑娘,“我”倍感意外;最后,“我”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每次的琴声都能让“我”心动,“我”从好奇、钦佩、赞美到祝福小姑娘,一系列情感的变化是那么自然、真切。小姑娘勤奋刻苦的品质,是通过“我”听到的琴声及感受的间接描写来表现的。

学习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弹琴的姑娘反思总结篇2 《弹琴的姑娘》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向我们塑造了一个纯朴,勤奋好学,锲而不舍地追求,可爱的小姑娘形象。短文通过写四个春华秋实的季节里,作者经过胡同,听到阵阵悦耳动听的琴声而触发情怀。后来,在一次音乐会上,听到一个小姑娘的演奏,似曾相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终于发现一直以来为之感动的琴声其实是出自一位小姑娘的手。在字里行间,我们不仅真切体会到作者对琴声的不同体会,同时也被弹琴小姑娘那份执着,那份纯朴,那份锲而不舍的追求所深深地感动,此时,*的立意也跃然纸上。通过平凡生活中一个普通的故事,教育我们的孩子,在今天纷繁的生活表象下,要心怀一份执着,懂得锲而不舍地追求,那么,收获的将会是一份丰硕的秋果,将会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这是我们的孩子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必修的一课。 这篇*叙事清楚,结构精巧,语言简洁,优美生动,通过对四季琴声的不同感悟,小女孩的形象描写,展示了人物美好的一面。在教学过程(*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应该让

【优质文档】《伟大的悲剧》预习案导学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 神.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二课时 资料助读: (一)作家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 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 物性格。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 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二)南极简介 地理位置: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 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 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自然环境: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 2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度。3、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冰盖面积达2700万立方公里,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4、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5、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冰于火的世界,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 盲。 (三)本文内容简介 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 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 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 南极进发,要"和他们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 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 的冰雪之中。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姗姗来迟()拽.出( ) 战栗.( ) 毛骨悚.( )然吞噬.( ) 告罄. ( ) 羸.弱( )冰gǎo( ) biān( )骨 bèng( ) 散 zhì( )息毛骨悚.然( ) 怏.怏不乐( ) 忧心忡忡.( ) 踉.踉跄.跄( ) 海市蜃.楼(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吞噬:语无伦次: 羸弱:告罄: 3、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作者是,(国籍)人,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方面。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主人公是,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等共名探险队员。 4、整体感知:填表并复述故事情节。 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 12.1.16.白色雪原 12.1.18.南极点 12.2.17.埃文斯死去 12.3.2. 12.3.21.无法离开帐篷 12.3.29.帐篷里 12.10.29. 12.11.12.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内容。 6、摘录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2——3句),并简单赏析。

21、《孟子二章》导学案及答案(最新整理)

1 2

3 4

学习研讨答案: 5.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6.“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精读精炼答案: 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5.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预习导学: 1.(发)于畎亩:起,被任用。 2.(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 3. 举于(士):狱官。 4.举于(市):集市。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任:使命。于:给。是:这。 6.(苦)其心志:使……痛苦。 7.(劳)其筋骨:使……劳累。 8.(饿)其体肤:使……饥饿。 9.(空乏)其身:使……贫困。 10.行(拂)(乱)其所为:违背;乱:扰乱。 11.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忍:通“韧”,使……坚韧。 12(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3.人(恒)过:常常。 14.(然后)能改:这样以后。 15.(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16.而后(所):有所作为。 17.(征)于(色)(发)于声:表现。色:脸色。发:抒发。 18.而后(喻):明白,了解。 19.(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通“弼”,辅佐。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20.(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国外。 21.生(于)忧患:在。 学习研讨: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顺境”中的我们要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只有这样,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死于安乐”。校本作业答案: 1、(1)任用,选拔(2)了解(3)通“弼”,辅佐(4)确实,实在。 2、A 3、(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及给分) 二、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三、这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四、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 4、(意思相近即可)造就人才治理国家居安思危 5 6

孟子两章导学案.doc

学习内容《孟子》两章主备审核 课型探究展示课时间姓名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 达效果。 情感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 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 义。 学法导航 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

学习活动教学手记 △第一课时 引言: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 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 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板块一、资料助读 ?要求:边读边画重点内容,并当堂记忆,学时5 分钟。 孟子与《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邹 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 没有被 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了 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民为 贵”君为轻”的思想,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 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 后,地位日尊,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 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孟子的文章激切、刚 厉、理直气壮。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

男生女生教案

《男生女生》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与分析男女生交往过程中的现象,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异性同学,明确男女生交往的必然性,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 2、能力目标:掌握男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3、知识目标:了解男生和女生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均在于:男女生应当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正常交往。 教学方法 讨论法、活动法 --思路 (一)兴趣导入 (出示两组照片:一组是两张婴儿的照片,另一组是一张男女中学生合照的照片) 师:两组照片哪一组更容易区分性别?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进入中学以后,同学们会悄悄地发现无论自己还是周围的同学在生理上都在发生着变化,因为你们已处在青春

发育期,生理上的成熟使性别特征也越来越明显,男生更像男生,女生更像女生,让我们今天一起走近“男生,女生”。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7页第二单元第三课。 出示课题:男生,女生 (二)自主探究 (播放歌曲《我是女生》,出示歌词) 我是女生 我是女生,漂亮的女生;我是女生,爱哭的女生;我是女生,奇怪的女生…… 师:这首歌是女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男生心目中最欣赏什么样的女生?女生又欣赏什么样的男生呢? (男生和女生分别请3——4个发言,老师做适当的记录) 师:虽然刚才同学们用的词汇不完全相同,但总体上看勇敢、宽厚、坚强的男生和热情、善良、温柔的女生最受异性同学欢迎,我想这和同性同学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是怎样形成欣赏这样的男生、不喜欢那样的女生的印象的?(过渡到男女生交往的问题) 小调查:小学是女子学校或男子学校的同学有多少,有没有从未和男生说过话的女生或从未和男生说过话的女生。 师:同学们在学校不可避免地要和异性同学进行交往,但异性同学毕竟存在性别和个性的差异,请每位同学们讨论

阅读理解侧面描写弹琴姑娘

阅读理解:弹琴姑娘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2、领悟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3、学习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并运用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以琴声为线索,抓住重点语段,体会琴声与景色的交融 教学方法: 讲述法、朗诵法 教学用时: 1.5-2小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是多才多艺的,大家都是深藏不露哦。今天,有一位弹琴的姑娘,她也是很害羞不跟大家见面,不过老师有办法揭开她的面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她那天籁般的琴声,感受她那美好的品质。板书课题:弹琴的姑娘 二、初读文章,体会情感

1、请全体同学自由地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圈出不懂得字词。 2、简要概述课文内容。(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赞扬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勤学苦练的好学精神。) 3、文章是怎样描述这叮咚叮咚的琴声的? 总:好听 分:悠扬、夜莺般、流水般、熟悉、使人感到安慰、轻松、有甜味 三、细读文章,聆听琴声 1、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春天的琴声,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个排比句。“可是只要琴声一奏起来,雨点也似乎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在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文中,用排比句将春雨和琴声的描写融为一体,富有表现力。“它们多么淘气啊!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丁冬!丁冬!丁丁冬冬……”实际上快乐的是谁呢?是作者,他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愉悦的心情融入到这美妙的琴声,真正是琴景交融。此时,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好奇) 2、学习描写秋夜星空的部分。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引导学生品读想象画面,感受流水般、夜莺般的琴声。“月牙儿分外清明,它悄悄地挂在树梢,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琴声。顽皮的星孩子们,一刻不停地眨着眼睛,逗着那个弹琴的人。可是像夜莺般的、流水般的琴声,却一直从那个窗口传出来——”这里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1 设计说明】 本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的一篇传记,名为《夺取南极的斗争》,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时文题改为《伟大的悲剧》,有删节。这部集子分别记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的传记12篇。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语言丰富、情感丰厚、思想丰蕴,可读性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复述课文、梳理情节、概括感悟内容、把握主旨等能力的好材料。本文文题是编者所拟,颇具深意,是文眼,是感悟文章内容、把握主旨、精神品德渗透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 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类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速读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极地图,美丽的南极风光,可爱的动物企鹅蓝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世界各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地图,介绍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特别介绍设在南极南纬90°的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由此导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新人教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应战-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和方法; 3.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第一课时 二、【备战—招兵买马】 【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字。战国时期邹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战国时期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四书包括:《》、《》、《》、《》 2、朗读课文 ⑴把不会读的字词注音,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⑵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百里奚.() 曾.益其所不能()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3、在语文书上用红笔圈画出下列加点的重点词语并在文中相应位置解释词义,并在试卷的横线上翻译下列句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⑤人恒过 ..,然后能改; 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⑦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⑧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课时 三、【智战-三军亮剑】 1.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段:列举历史上由卑微到显贵的人物为例,说明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写 写 【小结】全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问题。本文使用大量的排比句,气势非凡,雄辩滔滔。 2.重点探究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逆境对造就人才的作用?(结合课文原句分析)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第三课时 四、检测反馈 (一)字词解释(划横线的整个词解释,横线中有加点词的还要单独解释加点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管夷吾 举于士.() 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饿.其体肤() 6.空乏 ..其身()7.行拂.乱其所为()8.动.心忍.性()() 9曾.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一、学习过程: (1 )、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 (2 )、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 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_ 《孟子》是 _________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记述了孟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 261章,约35000 字。 南宋熹将《孟子》、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 并称为“四书”。 (3 )、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4 )、解释加点词: 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 )地利:( 2、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 3、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 4、是天时不如地也 是:( )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 )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 7、得道者多助 得道: ( ) 8、亲戚畔之 亲戚:( ) 9、故( )君子( )有( )不战 10、兵革非不坚( )利 ( )也: 11、寡助之至 至:( ) 12、委( )而去( )之 13、兵( )革( )非不坚利也 14、池非不深也 池:( ) 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 ) (5)、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_,思想家,教育家,是继 ”并有“ ”之称。 以后儒家

同学聚会:在精神上压倒男同学,在身体上征服女同学

同学聚会:在精神上压倒男同学,在身体上征服女同学 同学聚会:在精神上压倒男同学,在身体上征服女同学发表于2015-2-21 02:02:01 有钱有势,混得很得意的同学巴不得天天开同学会,在精神上压倒男同学,在肉体上征服女同学,将同学时期的意淫变成现实。 2、当年有些姿色的女生这回一定会脸上精描细抹,衣柜里千挑万选。如果是提前知道消息的,铁定还要饿上几天,争取能穿进那件卡腰的高级套裙。女人如此,男人也难免。 3、抢着买单的那位多半当年穷得叮当响,或者成绩不佳。他要告诉大家,象我这样的也是可以混出来的,你们不要老眼光看人。他一定是开车来的。好车。并且他一定很愿意送每一位同学回家,一副情深义重不忘旧谊的样子。宿怨啊,宿怨啊,足见小时候的精神阴影影响到底有多大。 6、带老婆出席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婆长得比较争气,带出来有面子。二是老婆担心他跟旧相好的擦出什么火花,一同出席能起警卫和监督之效。出门之前,必要叮嘱老婆几句:“平时怎么糟践我都没关系,但这次一定要给我留面子,

我说话别插,不许瞪眼,记得要给我盛饭,递杯子……” 7、去了趟美国的一定会找机会说出来,谈资本,谈纽约,最后来一句:“其实也就那样。”这边赶紧接茬谈起欧洲八国游,谈人文,谈艺术。那边去过澳洲的插不上话,急得抓耳挠腮。这时你要是能淡淡地来一句:“不才在伦敦呆了八年。”保管当场鸦雀无声。我只好说不才被逼爱丁堡流放一年。 8、当了官的接手机绝不肯离席,拿着电话指挥秘书或部属开展工作,声音不大但足以保证在座的都能听到。语气较平时蛮横且坚决,表情略显威严且带一丝厌倦,一副运筹帷幄很懂管理的样子。 9、官当得太大的人不会轻易参加同学聚会。这个确实,可能怕给自己添麻烦。最后,心眼多的钻被窝,心眼少的在唠嗑,不多不少在乱摸,一个心眼在唱歌,缺心眼的往死喝......论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和平在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2499711267@https://www.360docs.net/doc/aa1629165.html,,我们会及时处理吹牛、吃饭、唱歌,以官阶财富分高下,热衷拉关系、攀交情 变味的同学聚会几时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