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逐帧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

第12课时《逐帧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
第12课时《逐帧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

课题:逐帧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逐帧动画、动作补间动画的含义;理解帧的概念及其分类;

掌握元件的概念,认识逐帧动画与补间动画的区别。

2.能正确区分关键帧与一般帧并掌握帧的插入、复制操作,能运用

关键帧进行简单的逐帧动画的制作;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掌握SWF文件的生成。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

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关键帧的运用;逐帧动画、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教案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但对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还有一定难度。这篇课文意境优美,但由于学生阅历不深,在感情朗读的时候,也不能够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并且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 (3)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仿写一处景物。 2、过程与方法: (1)多层次朗读感悟法,边读边入情入境地想象。 (2)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庐山云雾的热爱和赞美。 (3)加强中心句的训练,初步了解总分式结构的构段方式,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 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阅读认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体会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热爱以及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观察、描写云雾的兴趣。 教学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学习这 样的的写法。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导入揭题,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重点导学第二、三段,体会庐山的特点,掌握写法 布置自主预习 1、课文读四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 2、查字典或联系课文,解释下面词语意思:变幻无常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流连忘返 2、收集资料,了解庐山:(1)描写庐山的诗文;(2)介绍庐山景点的文章;(3)找找庐山 风景图片 第一教时 一、导入谈话 二、检查预习 1、这些汉字都是课文中的二类字,你会读吗? (1)投影出示:幽览弥遮缕蹄漂 (2)指名朗读(读两遍)-----齐读 2、生字词教学:

六年级语文第12课3(1)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12、姥姥的剪纸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要点,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感知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的技艺高超,出神入化。抓住“剪纸”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批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通过动情的朗读来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4.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 1. 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听写、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给段落加小标题,提炼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抓重点词句讨论交流,体会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的技艺高超,出神入化,以及因剪纸而连起来的深厚的祖孙情意。通过动情的朗读来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4. 通过仿写练习,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1.搜集有关剪纸的知识,欣赏一下剪纸作品。 2.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初入情境。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读词语 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 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 3.思考:选择这两姥姥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的哪些往事?指导学生概括出要点:技艺高超浓浓亲情 4.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历史与社会》(七上)单元达标调测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docx

《历史与社会》(七上)单元达标调测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一、学习目标 1. 利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2. 能尝试绘制简易的世界大洲、大洋轮螂图。 3. 根据图片或实地观察,了解儿种主要地形的特点。 4. 利用图文资料,理解世界气候的多样性。 5. 树立种族平等、国家平等的观念。 6. 通过具体爭例,认识国际合作或区域合作的匝要性。 7. 逐步形成从图表屮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等。 二、达标调测 (一)填一填(每空格2分,共24分) 1. 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于2004年11月11 I I逊世,你知道巴勒斯坦属于哪一个洲吗? 它属于 ____________ 。 2. 地球仪上经线指示一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_______ 方向。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考你,你知道多少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 ________ 岛。世界上国家最多的洲是____________ 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 ______________ 种。 4. 气候的主要两个因素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o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地形复杂多样,其屮主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地、____________ 和丘陵。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说明

14《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石角镇中心小学桂花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手法,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二自然段按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飘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第三自然段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和“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着力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用“刚刚还……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了……”等词句,强调庐山云雾的变幻之快。最后用“……”含蓄地表明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 全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容。 2.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容,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庐山景色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仿照课文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容,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的总分构段方式,能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手法把景物写具体。运用总分构段方式,并模仿练习写一处景物。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课题】姥姥的剪纸 【课时】第二课时 【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第12课就是《姥姥的剪纸》。这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这篇教案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既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又让学生感受是如何写的。也就是不仅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去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体会到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一些表达的技巧,从中学会学到必需的一些写作方法,真正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欣赏姥姥的剪纸入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并调动他们积累丰富的表示剪纸技艺高超的成语。紧接着第二块呢就是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1—6段,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随后第三块的教学就是从姥姥对我爱的的一些细节中引入学习课文7—12段,感受浓浓的祖孙情,体会作者对姥姥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块的学习就是让学生拿出笔来,描绘作者与姥姥在一起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升华学生的情感!随文学习中还要不露痕迹地点出课文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学生能感受文中一些表达的技巧。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手拉手,地球村》教案 新人教版

《手拉手,地球村》 一、教材分析: 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绿色畅想》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通过重复轻快的节奏和大跳音程塑造了热情、灵巧、开朗的小主人公的形象。在句末辅以击掌或用打击乐器演奏,较好地突出了少年儿童的活跃性格和情趣。第二乐段是合唱部分,两拍和三拍的长音频频出现(第一乐段中最长的音只有一拍半),使音乐变得更加宽广、爽朗,合唱的两声部之间以三度音程为主,只有两处用了连续的纯五度进行,具有“副歌”的性质,其歌词“地球村是我们共同的家乡,生命河在我们心中歌唱”,正是这首歌曲所需表达情感的点题之句。 二、学生特点: l、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无论是在音准、节奏、歌曲情感把握,还是在二声部合唱的配合上都有较好的基础。 2、通过平时音乐课堂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用竖笛演奏所学歌曲。 3、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富有想象力,喜欢挑战自我。 三、设计理念: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无论是在音准、节奏、歌曲情感把握,还是在二声部合唱的配合上都有较好的基础。歌曲《手拉手,地球村》中穿插的节奏伴奏及第二乐段的二声部合唱正迎合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胜、富有挑战性的心理特点。所以,整个歌曲的教学,老师以引导为主,主要让孩子们通过聆听歌曲,整体感受,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完成。 四、教学目标: 1、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2、通过歌曲增强学生关注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培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手拉手,地球村》。 六、教学难点: 歌曲第二乐段中二声部合唱的配合与声音的统一与和谐之美。 七、教具准备: 节奏卡片、钢琴、歌曲范唱带及伴奏带。 八、教学过程: 一. 课件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庄,但是这个村庄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有可能即将毁灭,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片断。(放映有关于地球上各种气候如龙卷风、洪水、冰川等气象给地球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害这一片断。) 看完谈下感受,引导学生将话题转移到地球的灾难。 师:地球为什么会遭到这些灾害呢? 二、保护地球——演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不忍心看到自己温馨的家乡遭到灾害,甚至毁灭,面对这些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难道我们等待这些灾害的到来吗?不,保护地球是我们神圣的使命,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来保护地球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1、师:同学们,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聆听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播放范唱) 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歌曲中你听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 歌中你除了听到小朋友的歌声外,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学生聆听歌曲两遍,自由回答说出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学习。

2019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思维导图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 大洲和大洋 大洲和大洋 ?????????????????人类的栖息地?????????海陆分布???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位置分布特点?????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南: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赤道以北: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大陆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大陆主体部分位于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大洋洲和亚洲大洲之间分界线???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区???亚洲的地理区域: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欧洲的地理区域:东欧、南欧、西欧、北欧、中欧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重要的海峡和运河?????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麦哲伦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对人类的影响???为人类提供不可或缺的淡水资源 为人类提供鱼盐之利、能量之源海洋中珍稀独特的生物和多彩的景观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空间资源

第二课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地形多样?????????地形的种类和特点?????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陡峭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之间,坡度比较和缓盆地:四周被群山环绕,四周高,中间低世界主要的地形区?????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亚洲)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面积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描述地形特点的方法:从海拔、地形的种类和分布、地面起伏三方面描述亚洲地形???特点:类型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影响:亚洲河流大多数从中间呈放射状分布;气候复杂多样气象万千?????????????????气候的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主要气候类型及其主要分布区域、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于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分布于西亚、北非、澳大利亚中西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主要分布于非洲、南美洲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美国东南地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于地中海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全年降水较多;分布于西欧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分布于亚欧大陆内部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分布于北极、南极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高山地区识别常见的气候降水、气温图???????根据气温曲线:曲线下凹为南半球,上凸为北半球以温定带?????最冷月均温???①>15℃:热带②0℃-15℃:亚热带③<0℃: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为特例,其最冷月均温在 0℃以上)最热月均温<5℃:寒带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 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气候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与旅游业的关系:如地中海吸引了大批西欧、北欧游客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如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 与房屋建筑的关系:如格陵兰岛,墙厚、窗小,降雪量大的地区屋 顶倾斜角度大 亚洲气候的特点:类型复杂多样,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A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测试A卷) 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20分) 1、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__马来群岛______;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________。 2、习惯上,我们把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____拉丁美洲______。 3、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__海拔______。 4、气候最基本的两个组成因素是__气温________和___降水_______。 5、目前,世界上有___200 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 6、一个国家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国界线以内的_领陆______、领水、_领海_____和____领空__总称为领土。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7.小强在作业本上写了“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是东西经0°和东西经180°,爸爸看了觉的不对,但也不知道具体的界线。你能帮助他们吗正确的是:(B) A.东经100°和西经80° B.东经160°和西经20° C.东经20°和西经160° D.东经90°和西经90° 8.小明的家在上虞。晚上(19:00)新闻联播刚开始,小明坐在电视前突然想起他英国伦敦的朋友威廉(中时区),他很想给威廉打电话,可小明不知道威廉家现在是几点钟。你能替他算一算吗正确的是:(A) 点点 C.第二天的3点 D.第二天的7点 9.你知道下列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是(B) A.俄罗斯 B.埃及 C.美国 D.加拿大 10.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所包围的大洋是(C)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请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为黄色人种、而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大部分人属于白色人种。 B.乞力马扎罗山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C.丘陵地带多为海拔500米以下,坡度和缓、连绵起伏。 D.日本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来进口原料、发展经济的。 12.古文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里所说的味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C)①气候不同②种植方法不同③品种不同④水土不同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3.观察一下,我们上虞属于什么类型的气候(D)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这一课。通过上一课1-3小节

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我”的姥姥,“我”的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广结善缘、剪纸技艺高超、平凡而又不平凡等)(板书:姥姥) 这么一位善良、勤劳的好姥姥还身怀绝技呢。她的剪纸技艺高超、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们也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适当评价评价这些剪纸。(展示剪纸)我想姥姥的剪纸肯定比这些还要漂亮。 二、学习课文4-6小节 1、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课文第四小节中也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4-6小节。 自读思考,指名回答。 小黑板出示: 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 学生齐读。 “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了什么?(说明此时剪窗花难度大)“工夫不大”说明了什么?(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娴熟、功夫深、本

12-姥姥的剪纸(1)

12-姥姥的剪纸(1)

12 姥姥的剪纸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 含义。 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 姥姥的深情思念。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三、教学方法:激趣法、实物教学法 四、学习方法:合作法、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导入课题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3.亮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 4.指导朗读。 5.小结: 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姥姥的技艺高超、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择(ze zhai)菜刁难(nan nan)三伏盛(sheng cheng)夏 薅(hao ru)草机灵(ling ling)数(shu shu)九寒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搜集资料: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 (设计意图:再现课文内容,识记生字新词)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b、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 c、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

七上历史与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含答案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世界上陆地的面积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A、十分之三 B、十分之五 C、十分之七 D、十分之九 2、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A、南美洲、大洋洲 B、北美洲、亚洲 C、南美洲、北美洲 D、南极洲、南美洲 3、下列属赤道横穿的大洲是() A、非洲、南美洲 B、北美洲、亚洲 C、南极洲、南美洲 D、大洋洲、欧洲 4、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包围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5、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把地中海与大西洋连接起来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7、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位于()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8、欧洲南部最雄伟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比利牛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9、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应包括下列哪两个方面() A、冬季和夏季 B、风和雨 C、春季和夏季 D、气温和降水 10、海拨一般在500米以上,高耸陡峭的地貌类型是()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11、下列季节相反的一组国家是() A、美国、俄罗斯 B、中国、美国 C、英国、南非 D、巴西、阿根廷 12、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亚洲 13、我国首都北京所在的地区属于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4、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是()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庐山)认识吗? 生:(齐声读)庐山。 师: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有人去过吗? 生:我没有去过,但我爸爸去过,他跟我说过。 生:我看电视时,知道有一个(座)山,叫庐山。 生:我是看地图时知道庐山的。 师:同学们背诵过很多古诗,有没有人是在诗中了解庐山的?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教学要有的放矢。摸清学生对庐山的了解为介绍庐山作准备。】 师: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毛主席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师板书:的云雾)加了这三个字,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评:这种“聚焦”式的出示课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师在“云雾”的下面加上点。)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它的云雾。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师板书:?) 生: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稀奇的? 生: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师板书:?) 师:这两个问题,于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在书里找答案。 师:有的同学可能想要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有没有这样想的? 生:(齐声)没有。 【评:简单的是最有效的。于老师只卖了一个“关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简洁!】 师:好。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把不懂的词语作个记号,同时想一想刚才提的两个问题。(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板书:幽谷、变化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弥漫、瞬息万变、一泻千里)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也懂,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是希望我现在告诉你们,还是希望自己读书,联系课文去理解? 生:我愿意联系课文理解。

手拉手儿歌教案

手拉手儿歌教案 【篇一:小学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清江镇第一小学黄元红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歌曲表现了同 学之间的友情和真情,热情地颂扬了欢乐的友谊。曲中每乐句中“o x x , x x x ”切分音的运用很有特点,使得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歌曲以六度大跳进入合唱部分(8小节),在曲调上采用了重复的手法,配以衬词“啦啦啦”使同学间欢乐的友爱的情绪得以进一步的抒发,也表达了儿童们为创造一个充满友爱,温暖的世界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手拉手》,能用欢快、饱满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感受 友谊的美好。 2.通过音程的练习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部分,声音能达到和谐统一。 3.学习弱起的切分节奏和切分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的合唱。 2.歌曲中的弱起切分和切分节奏。 3. 能用欢快、饱满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感受友谊的美好。 四、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 1.第一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提问: 如果你是这首歌曲的作曲家,你希望大家用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演 唱呢? 2.第二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爱记歌词”,看看谁的记忆力好, 记得多。 并从歌词中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友谊的主题。 3.第三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请你仔细的听,歌曲中每句的句尾都有什么特点。(先让学生 说句尾的特点,再出示曲谱) 4.第四次欣赏歌曲(师范唱)

你能随着老师的指挥,合着音乐在歌曲的句尾加入这样的伴奏吗? 第一乐段加x xx第二乐段加xx (5处) (二)解决难点 导入: 师:没想到,我们之间还挺有默契的。初次合作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那下面老师想和你玩个游戏,测试一下我们的默契指数到底高不高。这个游戏不仅需要你的耳朵还需要你的大脑哦。第一步:(师生音 符对对碰) 1.这个游戏的名字叫音符对对碰,我们一共唱三组音符。你们需要 唱的分别是6、4、1三个音。跟琴唱一次,记住音高。 2.想知道我要唱的三个音吗?我用歌声告诉你,你们先唱好6,保持住,我再加入。看看你们能不能保持并不受影响。(依次类推,引 出4、2、6). 第二步:(生生音符对对碰) 3.很好,看来我们之间真是默契十足,现在我给你们分分组,这边 的同学唱6.这边同学唱4.(依次类推)第三步:(分组学习二声部 旋律) 4.简单的几个音碰在一起都能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来。那我把这几 个音编成两条旋律,你们看。分声部自学。(师进入学生,指导)(出示高低声部曲谱) 5.好,现在我们检查一下学习情况,你们听,这是哪个声部的旋律。(生听辨) 6.耳朵真灵,那你们听听,高声部的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热烈高 昂的。 低声部给人奋进积极的感觉。 7.请每组的同学跟琴演唱三次,谁能记住自己的旋律。比赛(谁记 得牢) 第四步:(师生配合演唱二声部) 8.各自的旋律已记住,那是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我给你们增加点 难度那老师给你们增加点干扰,高声部的同学先唱。生唱高声部, 师加低声部。反之练习。测验。(谁不受干扰) 第五步:(生生合作演唱二声部) 9.看来,你们都是高手啊。那最后请你们一起来合作演唱二声部。 你们知道唱好合唱的三大法宝吗?第一记住自己的旋律,第二找到

一年级下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第3课手拉手 教学内容: 一、聆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 二、表演《雁群飞》《数鸭子》 三、编创与活动 单元目标: 一、情感目标:在四首相同主题,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情。 二、认知目标: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认识四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能从图的形态上懂得“0”不出声,静止一拍,为今后学习休止符建立感性层面的经验; 三、技能目标: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进行最初级的二声部节奏的训练,培养学生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 课时安排:共四课时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表演《雁群飞》编创与活动 3.表演《数鸭子》 4.聆听《鸭子拌嘴》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7 课时目标: 1.感受歌曲昂扬的音调和欢快的情绪。

2.领会歌曲的内涵,团结就是力量。 3.能用轻快的歌声参与歌曲演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歌曲内涵,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一单元歌曲 1.放牛歌 2.牧童 三.聆听《我们手拉手》 1.翻开课本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 设问:图上画了些什么? 2.从学生观察引出欣赏曲目《我们手拉手》------板书 3.初听乐曲 设问:你听到了什么?什么和什么手拉手?(引导学生养成专注聆听的习惯) 4.学生谈话: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5.复听歌曲 老师在黑板上逐句贴出歌词,在1—3乐句后分别加上“”的伴奏节奏,学生边听边和着音乐拍手。 6.学生分组为歌曲编创表演 要求:可以是律动,也可以是舞蹈动作,只要能表达出歌曲的情绪即可。 7.展示编创成果。 四.板书设计 我们手拉手 鲜花和鲜花手拉手,太阳也微笑点头 大雁和大雁手拉手,把风雪抛在身后 浪花和浪花手拉手,向东方滔滔奔流 高山和高山手拉手,挺直腰挺起胸口 绽开我的笑脸, 迈开我的脚步,伸出你的双手。 我们手呀手拉手,让我们手拉手

《姥姥的剪纸》教案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12.姥姥的剪纸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弄清课文写了几方面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3. 学习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和正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感受姥姥的高超的剪纸技艺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4.在品味人物特点的同时,体会文中口语化语言及夸张句的精妙,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5.了解剪纸文化,初步感受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学习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和正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感受姥姥的高超的剪纸技艺和对“我”浓浓的亲情。 难点:在品味人物特点的同时,体会文中口语化语言及夸张句的精妙,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表达方法。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 1.自主熟读课文,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并自己尝试解决。 2. 搜集关于“剪纸”的简单介绍,初步感受这种民间艺术文化。 老师:制作教学用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粗读感知,整体把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学生欣赏美丽而又神奇的剪纸作品。(配民族音乐)

教师简单介绍民间技艺——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今天,剪纸成为我国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12课,去感受一下这位民间剪纸高人的无穷魅力。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12姥姥的剪纸指名读,齐读。 3.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两个任务。(出示学习目标,生读) 学习目标: ①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②精读课文,抓住语言、动作及正侧面描写的语句品味人物特点,并体会文中口语化语言及夸张句的精妙, ③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我”姥姥彼此之间的浓重亲情。 ④回顾整体,学习写作方法。 环节二、实践——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通过预习说说“姥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板书:如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技艺高超、广结善缘等词语。 (2)理清文脉。这样一位勤劳善良、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作者又是怎样给我们介绍的呢?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3)姥姥的剪纸技艺高,深入人心; 第二段(4-6)在“我”的刁难下,姥姥尽展技艺; 第三段(7-12)姥姥的剪纸表达与“我”浓浓的亲情;

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关键词:庐山五老峰教学云雾字音生字设计朗读课文教学设计 摘要:《苏教:《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ldquo;------?”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2、检查自学情况: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增添(zeng tian)姿态(zi tai)遮挡(zhe dang)B、指名分小节朗读...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

增添(zeng tian)姿态(zi tai)遮挡(zhe dang) 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第一节: 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 第二节: 绒帽(rong)缠绕(chan rao) 系ji系鞋带 xi关系 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 弥漫:(雾气)布满、充满。 缠绕:环绕。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第三小节: 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 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 第四小节: 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最新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时《手拉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时《手拉手(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来解决简便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填一填,并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规律 122+78=()+ 122 79+56+44=79+( + ) 125X8=8 X() 19X25X4=19X( X ) 128X3+72X3=( + )X3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山区孩子生活现状,让学生看图,并提问:看完这些图,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谈感想,预设: 生1:这些孩子真可伶,生活非常的艰苦。 生2:和他们相比,我们真的是非常的幸福。 生3:我们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 …… 2、师评价并揭题:同学们都说的很好,我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一定要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在一些贫困的地方,还有许多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淘气和笑笑所在的学校也与希望小学开展了“手拉手”活动。这不,淘气和笑笑正在商量该送给小朋友们什么礼物呢。(板书课题:手拉手) 三、自主思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情境图及物品价格表, 让学生说说从图表中获得哪些信息,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每本练习本2.8元,每个铅笔盒6.1元,1本《数学家的故事》7.2元…… 2、课件出示问题1: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鼓励学生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全班交流算法,师整理板书: 方法一:3本练习本需要:2.8×3=8.4(元);3个铅笔盒需要:6.1×3=18.3(元);一共需要:8.4+18.3=26.7(元)。 方法二:将三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即: 2.8×3+6.1×3 = 8.4+18.3 = 26.7(元) 方法三:一本练习本和一个铅笔盒需要:2.8+6.1=8.9(元),3个同学就需要:8.9×3=26.7(元),列综合算式:(2.8+6.1)×3。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进而发现: (1)方法一是分布计算,方法二和方法三是列综合算式计算。 (2)计算方法二的综合算式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 (3)方法三计算起来最简单。 再让学生把方法二和方法三结合起来看,引导学生发现:方法三是方法二利用乘法分配律后的变形。 师小结: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