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路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历史论断。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进行概括和阐述,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到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字之变,却是一个历史性的质变。报告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更具体更生动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充分信心。报告使小康社会目标更加明确、时间更加具体。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必须进一步不断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坚决革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就是从经济、政治、文

化和生态等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更简单地说,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这样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十六大指出,我们建立的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可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人都要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只有以科学发展为思想基础,才能以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业绩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指南。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价值追求。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以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西藏是一个落后的农牧业区,农牧民比重大,贫困面大,发展差距大。在我区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真正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又好又快地推进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一、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定和谐环境

稳定是西藏工作的大局,也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就没有西藏各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就没有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出发,把稳定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政治意识,切实做好维护稳定的工作。建设和谐西藏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要牢固树立和谐理念,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顺应人民群众求富裕、求公正、求安定的愿望,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

各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加快推进和谐西藏建设。

1、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定和谐环境,必须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始终把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切实做到旗帜鲜明、针锋相对、主动治理、强基固本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达赖是图谋“西藏独立”的分裂主义政治集团的总头子,是国际反华势力的忠实工具,是在西藏制造社会动乱的总根源,是阻挠藏传佛教建立正常秩序的最大障碍。因此,更要充分认识到我区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我们要始终高举反分裂斗争的旗帜,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在全社会继续深入揭批达赖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和宗教上的虚伪性,揭露达赖集团的分裂图谋和谎言,增强反分裂斗争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反分裂斗争的工作机制,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分裂破坏活动,确保西藏局势长期稳定。

2、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定和谐环境,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基层。要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联系西藏实际,有效动员和整合各种群防群治力量,

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人人参与的群众安全防范工作格局。要加强政法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加大侦查破案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同时,要高度重视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的总体部署,科学分析和把握西藏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和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

3、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定和谐环境,必须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要加强政法部门思想政治、作风和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强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坚持不懈地用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政法干警,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建立健全各县和重点乡镇政法机构,充实基层政法力量,加大政法基础设施、装备和经费的投入。要坚持政治建警、科技强警、从优待警,切实提高政法队伍战斗力。要坚持从严治警,加强执法监督,确保公正执法。要按照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乡镇重建、改建计划,加强农牧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创造留住人才的环境,不断强化基层政权,进一步使基层组织成为带领干部群众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坚强领导集体。

二、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民众素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西藏有80%的人口是农牧民,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加快农牧区建设步伐。广大农牧区群众由于历史和传统原因,受教育程度普通较低,文盲和半文盲所占比例较大,要全面建成西藏小康社会,民众的文化素质提高迫在眉睫。

1.加强科技文化培训教育,增强农牧民的劳动技能。一是要发挥农牧业技术人员的帮教作用,加强对农牧民进行培训,使他们学会一些致富的专业技术。二是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机制,如推行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乡镇派干部进村等形式开展培训。

2.大力宣传现代市场经济,提高农牧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现代市场经济是竞争性很强的经济,它要求农牧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约束意识。因此在为农牧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的同时,把市场竞争思想教育、市场竞争的能力教育寓于各项服务之中,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向农牧民宣传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市场竞争的成功案例,努力培育农牧民的市场经济观念,调动农牧民参与市场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提高农牧民的市场竞争能力。

3.大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一是全面实施“六五”普法工程。二是加强对流动农牧民的法制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月活动,维护社会的稳定。三是借助广播电视节目、戏剧团送戏下乡等多种载体,以生动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并倡导以和为贵的精神,加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农牧区和谐新风。四是广泛开展以“法制宣传进农牧区”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活动。

4.大力加强农牧区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是要加强党对农牧区文化事业的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时期农牧区文化事业发展政策,培养农牧区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牧区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

二是要加大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文化事业。农牧区文化建设投入应主要用于硬件建设上,如图书、表演器材、设备、场地建设等。

三、创新思路,转变作风,努力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

针对西藏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开发利用资源的关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走出一条适合我区特点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是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长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是要科学把握全区的发展形势和我们的努力方向。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区党委、区政府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倍加珍惜全区来之不

易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良好局面。

二是要科学把握“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髓和内涵。跨越发展就是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西藏的具体体现,由此来把握“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髓和内涵。

三是要科学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和推进思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西藏发展带来了空间的机遇、项目的机遇、开放的机遇、政策的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形成与我区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新政策和新优势,为全区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四是要切实理清工作的思路、重点和方法。把区党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明确努力方向,明确工作方法,明确政策措施。把转变工作思路作为促进工作的核心来抓,不断在加强自身素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争创工作业绩上下功夫,明确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落实。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原则,在引导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全心致力于为民办实事。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生产方式改变了,发展思路拓宽了,才能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我区人民才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切实改善民生

“十八大”报告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

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的基本条件。西藏目前基本形成了有西藏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并在西藏社会的稳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客观条件等约束,西藏现有社保体系还存在专业人才稀缺、管理手段落后、城乡差别较大、覆盖面有限、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等弊端,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健全,与时俱进地构建一套高效的全民共享的社保体系,使之进一步促使西藏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

1.以人为本,实现资金筹集多元化。西藏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关系到西藏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是西藏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这些都离不开巨额财政资金的投入。为了西藏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必须立足西藏区情,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围绕西藏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2.继续完善社保制度、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熟练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深化西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着力完

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补充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3.构建非缴费型农牧区养老保险模式以及覆盖所有农牧民的健康的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通过构建非缴费型农牧区养老保险模式、构建覆盖所有农牧民的健康保障制度,努力构建新世纪西藏农牧区新式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4.保基本、广覆盖,加快完善廉租住房和周转房保障计划。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就业,保基本、广覆盖,大力实施“两房”(廉租住房和周转房)保障计划。

5.加强社保保障事业的宣传力度,进一步促进维护西藏社会稳定。加大西藏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强化参保意识,营造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①

我们相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西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一个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人保财险山南分公司综合部

关键词: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内容摘要:1、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概括和阐述以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布署。

2、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结合西藏区情,就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四点思路。

①1-5点保障体系建设出自《西藏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综述》作者:陈爱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