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一、数字计算机的五大部件(硬件)及各自主要功能(P6)

计算机硬件组成: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存储器(主存)主要功能:保存原始数据和解题步骤。包括:内存储器(CPU 直接访问),外存储器。

2、运算器主要功能: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3、控制器主要功能:从内存中取出解题步骤(程序)分析,执行操作。包括:计算程序和指令(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4、输入设备主要功能:把人们所熟悉的某种信息形式变换为机器内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二进制信息形式。

5、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把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变换为人或其他机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形式。

注:1、冯诺依曼结构: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

2、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和处理器的结合。

3、指令流: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流向控制器。

数据流:在执行器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由内存流向运算器。

二、数字计算机的软件及各自主要功能(P11)

1、系统软件:包括服务性程序、语言程序、操作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2、应用程序:用户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某些问题而设计。

三、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吞吐量: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能够处理的信息量,用bps度量。

2、响应时间:表征从输入有效到系统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用时间单位来度量。

3、利用率: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在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4、处理机字长:常称机器字长,指处理机运算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运算的位数,如32位机、64位机。

5、总线宽度:一般指CPU从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进行互连的内部总线一次操作可传输的二进制位数。

6、存储器容量: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通常是字节)的总数目,通常用KB、MB、GB、TB来表示。

7、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读出的二进制数信息量,一般用B/s(字节/秒)表示。

8、主频/时钟周期:CPU的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按照规定在某个时间段做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多长时间完成),主时钟不断产生固定频率的时钟信号。主频(主时钟的频率)度量单位是MHZ、GHZ;时钟周期(主频的倒数)度量单位是微秒、纳秒。

9、CPU执行时间:表示CPU执行一段程序所占用的CPU时间,可用下式计算CPU时间=CPU时钟周期数X CPU时钟周期长。

10、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平均时钟周期数,可用下式计算CPI=执行某段程序所需的CPU时钟周期数/该程序包含的指令条数。

11、MIPS:平均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定点指令数,用下式计算MIPS=指令条数/(程序执行时间×106)

12、FLOPS:平均每秒执行浮点操作的次数,用来衡量机器浮点操作的性能,用下式计算

FLOPS=程序中的浮点操作次数/程序执行时间(秒)

第二章

一、数据和文字的表示方式

1、原码、补码、反码、移码的求法及表示范围。

(1)首先应明确机器字长(2)原码、补码、反码、移码的求法(3)表示范围

2、补码加减法运算,加法运算溢出检测。

(1)补码加法运算规则(2)补码减法运算规则(3)变形补码表示法

00 表示正数11 表示负数

(4)变形补码运算:规则同补码加减法运算规则,双符号位数值化、参加运算。(5)加法运算溢出检测

1)单符号位法2)双符号位法参见例题、习题

3、并行加法器的进位方法及逻辑表达式

(1)直接从全加器的进位公式推导。

(2)串行进位:某位的运算必须等到下一位的进位传递来以后,才能开始。也就是进位从最低位向最高位逐级传递,速度慢。

C1=G0+P0C0 C2=G1+P1C1 C3=G2+P2C2 C4=G3+P3C3

(3)并行进位:所有进位可以同时产生,实际上只依赖于数位本身、来自最低位的进位C0。C1=G0+P0C0 C2=G1+P1G0+P1P0C0

C3=G2+P1G1+P2P1G0+P2P1P0C0

C4=G3+P3G2+P3P2G1+P3P2P1G0+P3P2P1P0C0 其中:

G0=A0B0 P0=A0+B0 G1=A1B1 P1=A1+B1 G2=A2B2 P2=A2+B2 G3=A3B3 P3= A3+B3

Gi:进位产生函数,表示两个数位都为1

Pi:进位传递函数,表示某位上的两个数位有一个为1,如果来自低位的进位为1,则肯定会产生进位。

4、浮点加减法运算方法。

λ比较阶码大小、对阶λ尾数加减法运算λ规格化处理λ尾数舍入处理λ溢出判断参见例题、习题

5、流水线原理、时钟周期确定、时间公式、加速比、时空图

(1)把一个任务分割为一系列的子任务,使各子任务在流水线中时间重叠、并行执行。

过程段Si之间重叠执行。(2)时钟周期的确定

第三章

一、存储系统概念

1、存储容量:指一个存储器中可以容纳的存储单元总数。典型的存储单元存放一个字节,因此通常用字节数来表示,KB、MB、GB、TB。

2、存取时间:读操作时间指一次读操作命令发出到该操作完成、数据读出到数据总线上所经历的时间。通常写操作时间等于读操作时间,故称为存取时间。

3、存取周期:也称读写周期,指连续启动两次读/写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通常存储周期略大于存取时间,因为数据读出到总线上,还需要经过数据总线、CPU内部数据通路传递给控制器/运算器。

4、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里存储器可以存取的信息量,通常用位/秒、字节/秒表示。

二、存储器的分级结构。

对存储器的要求是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但是在一个存储器中要求同时兼顾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是困难的。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矛盾,目前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采用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即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CPU能直接访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内存;外存信息必须调入内存后才能为CPU进行处理。

1、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高速小容量半导体存储器,强调快速存取指令和数据;

2、主存储器:介于cache与外存储器之间,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的大量程序和数据。要求选取适当的存储容量和存取周期,使它能容纳系统的核心软件和较多的用户程序;

3、外存储器:大容量辅助存储器,强调大的存储容量,以满足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要求,用来存放系统程序、应用程序、数据文件、数据库等。

三、SRAM存储器(P67)

1、DRAM存储器(P70)

基本存储元:由一个MOS晶体管和电容器组成的记忆电路。

存储原理:所存储的信息1或0由电容器上的电荷量来体现(充满电荷:1;没有电荷:0)。

一个DRAM存储元的写、读、刷新操作(P71)

DRAM的刷新:集中式刷新和分散式刷新(P73)

2、存储器容量的扩充(P73)

位扩展——增加存储字长(P73)

字扩展——增加存储字的数量(P73)

字、位扩展(P74)

d=设计要求的存储器容量\已知芯片存储容量 d为芯片数

四、只读存储器ROM和闪速存储器

1、只读存储器ROM分掩模ROM(无法修改)和可编程ROM,后者又分为一次性编程的PROM和多次编程的EPROM和E2PROM。

2、闪速存储器FLASH:写操作,读取操作,擦除操作。

3、并行存储器

双端口存储器:指同一个存储器具有两组相互独立的读写控制线路。

多模块交叉存储器:连续地址分布在相邻的不同模块内,同一个模块内的地址都是不连续的。对连续字的成块传送可实现多模块流水式并行存取,大大提高存储器的带宽。

五、cache存储器

1、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基本原理cache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为了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技术。

2、主存和cache均按照约定长度划分为若干块;

主存中一个数据块调入到cache中,则将数据块地址(块编号)存放到相联存储器CAM中,将数据块内容存放在cache中;当CPU访问主存时,同时输出物理地址给主存、相联存储器CAM,控制逻辑判断所访问的块是否在cache中:

若在,则命中,CPU直接访问cache。若不在,则未命中,CPU直接访问主存,并将该单元所在数据块交换到cache中。

3、cache命中率相关计算:

命中率h,Nc表示cache完成存储的总次数,Nm表示主存完成存取的总次数。

则有:h=Nc/Nc+Nm

4、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射(P94)

全相联映像:主存中的任一块可以映象到缓存中的任一块。

直接映像:每个缓存块可以和若干个主存块对应;每个主存块只能和一个缓存块对应。组相联映像:某一主存块j 按模u 映射到缓存的第i 组中的任一块。

5、替换算法(P98)

先进先出算法(FIFO):把一组中最先调入cache的块替换出去,不需要随时记录各个块的使用情况,所以实现容易,开销小。

近期最少使用算法(LRU):将近期内长久未被访问过的行(块)换出。每行设置一个计数器,cache每命中一次,命中行计数器清零,其它各行计数器增1。当需要替换时,比较各特定行的计数值,将计数值最大的行换出。

最不经常使用(LFU):被访问的行计数器增加1,换值小的行,不能反映近期cache的访问情况。

6、随机替换:从特定的行位置中随机地选取一行换出。

第四章

一、指令系统

1、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称为这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指令系统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其格式与功能直接影响机器的硬件结构、软件、适用范围等。寻址方式:告诉计算机如何获取指令和运算所需要的操作数。即如何提供将要执行的指令所在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如何提供运算所需要的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或者操作数所在内部寄存器的编号。

2、CISC:指令条数多、结构形式复杂多样、寻址方式种类繁多、功能复杂多样、翻译执行效率低、很多指令难得用到。CISC使计算机的研制周期长,难以保证正确性,不易调试、维护,大量使用频率很低的复杂指令浪费了系统硬件资源。RISC: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指令条数少,复杂功能通过宏指令实现;指令长度、格式、结构形式、寻址方式种类少,翻译执行效率高;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均在CPU内部寄存器之间进行。RISC 可缩短计算机的研制周期、易于保证正确性、调试、维护,系统硬件资源使用效率高。

第五章

1、中央处理器基本概念

指令周期: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微指令周期: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出一条微指令的时间加上执行该条微指令的时间。

微命令:控制部件通过控制线向执行部件发送的各种控制信号/操作命令。

微操作:执行部件接收微命令以后所完成的操作,微操作是执行部件中最基本的、不可再分解的操作。

微指令: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形式,称为微指令。由操作控制和顺序控制两大部分组成。

指令流水线:指指令执行步骤的并行。将指令流的处理过程划分为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写结果等几个并行处理的过程段。

2、CPU的功能。

(1)指令控制: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

由于程序是一个指令序列,这些指令的相互顺序不能任意颠倒,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规定的顺序进行。

(2)操作控制:控制器产生取指令、执行指令的所需要的全部操作控制信号,并依序送往相应的部件,从而控制这些部件按指令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动作。(3)时间控制

对各种操作实施时间上的定时;

在计算机中,各种指令的操作信号和整个执行过程均受到时间的严格定时和事件先后顺序控制(应在规定的时间点开始,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以保证计算机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4)数据加工:完成指令规定的运算操作。

3、根据给定的模型机和数据通路结构,画出指令周期流程

(1)根据模型机和数据通路结构,分析指令周期流程。

(2)指令周期流程实际上是一个指令流、数据流在数据通路上的流动过程。4、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组成框图。

(1)基本原理

设计阶段:首先,根据CPU的数据通路结构、指令操作定义等,画出每条指令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具体到每个时钟周期、微操作、微命令)。然后,根据微指令格式、指令周期流程图编写每条指令的微程序。最后,把整个指令系统的微程(其中取指令的微程序段是公用的)固化到控制存储器中。

运行阶段:首先,逐条执行取指令公用微程序段,控制取指令操作。然后,根据指令的操作码字段,经过变换,找到该指令所对应的特定微程序段,从控制存储器中逐条取出微指令,根据微操作控制字段,直接或经过译码产生微命令(控制信号),控制相关部件完成指定的微操作。一条微指令执行以后,根据微地址字段取下一条微指令

(2)构成框图

控制存储器ROM:存放全部指令系统的微程序;

微地址寄存器uPC:具有自动增量功能,给出顺序执行的下一条微指令地址。微命令寄存器uIR:存放由控制存储器读出的一条微指令。

地址转移逻辑:①根据指令寄存器IR的操作码,定位到该指令对应的微程序段,uPC 初值;②如果判断条件P/状态条件=FALSE,则uPC=uPC +1,顺序执行③如果判断条件P/状态条件=TRUE,则uPC=根据策略形成新的微指令地址,程序转移。

5、流水线中资源相关、数据相关、控制相关问题。

资源相关:是指多条指令进入流水线后,在同一机器时钟周期内争用同一个功能部件所发生的冲突。

数据相关:在一个程序中,如果必须等前一条指令执行完毕以后,才能执行后一条指令,那么这两条指令就是数据相关的。

控制相关:控制相关冲突是由转移类指令引起的。当执行转移类指令时,可能为顺序取下条指令;也可能转移到新的目标地址取指令。如果流水线顺序取指令,而程序却需要转移时,进入流水线的指令并不是将要执行的指令,或者转移的目标指令可能还没有进入流水线,从而使流水线发生断流。

第六章

1、总线系统基本概念。

总线: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信息传送线,用来连接多个部件并为之提供信息交换通路。

2、总线分类

内部总线(CPU内),系统总线(主机内,CPU外),总线(输入,输出总线)。

3、总线的特征:

物理特征:总线的物理连接方式,包括总线的根数,总线的插头,插座的形状,引脚线的排列方式等。

功能特征:总线中每一根的功能。

电气特征:电气特征定义每一根线上信号的传递方向及有效电平范围。

时间特征:时间特性定义了每根线在什么时间有效。

4、总线带宽: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定义为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传输效率。有关公式计算:Dr:总线带宽,T=1/f:总线时钟周期,D:一个总线周期传送的数据量。则有:Dr=D/T=D*f。

5、总线连接方式

单总线结构:总线分时工作,连接到总线上的部件应高速运行,外围设备与主存统一编址,信息传送的效率和吞吐量受限。

多总线结构:HOST总线:宿主总线,连接多CPU、cache、主存、北桥。64位数据线、32位数据线、同步定时总线。

PCI总线:与处理器无关的高速外围总线,连接高速的PCI设备,32/64位数据线、32位地址线、同步定时、集中仲裁、猝发传送。

LAGACY总线:遗留总线,可以是ISA、EISA、MCA等传统总线,连接中、低速设备,保护用户以前的投资。

桥的分类:HOST桥(北桥)、PCI/LAGACY桥(南桥)、PCI/PCI桥。

桥的作用:

(1)连接两条总线,使彼此相互通信;

(2)总线转换部件,可以把一条总线上的地址空间映射到另一条总线的地址空间上,从而使系统中任意一个总线上的主设备都能看到同样的一份地址表;(3)信号缓冲、电平转换、控制逻辑转换等。

6、总线仲裁:当总线上的多个主设备(主方)同时竞争使用总线时,必须通过总线仲裁部件,以某种方式和策略选择其中一个主设备(主方),接管总线的控制权,传送信息。

总线同步定时:在同步定时协议中,事件出现在总线上的时刻由公共的统一的总线同步时钟信号来确定,所以总线中包含时钟信号线。每个事件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点开始,并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结束。每个事件的持续时间、一次总线操作的时间是确定的。总线异步定时:在异步定时协议中,后一事件出现在总线上的时刻取决于前一事件什么时候结束,即建立在应答式或互锁机制基础上。在这种系统中,不需要统一的公共同步时钟信号。一个事件持续的时间、一次总线操作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7、总线接口的功能

(1)控制

接口依据CPU的指令信息控制外围设备的动作,如启动、关闭设备等。

(2)缓冲

在为部设备和计算机系统其它部件之间用作为一个缓冲器,以补偿各种设备在速度上的差异。

(3)状态

接口监视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保存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准备就绪”、“忙”、“错误”等,供CPU询问外部设备时进行分析之用。

(4)转换

可以完成任何要求的数据转换,以确保数据能在为部设备和CPU之间正确地传送,如数据格式转换、并-串转换等。

(5)整理

可以完成一些特别的功能,如在批量数据传输时自动修改字计数器、当前内存地址寄存器。

(6)程序中断

每当外围设备向CPU请求某种动作时,接口即发送中断请求信号给CPU,申请中断。

第七章

1、外围设备的定义和分类

除了CPU和主存外,计算机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可作为一个外围设备来看待。外围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和过程控制设备几大类。

2、磁记录原理

计算机的外存储器又称磁表面存储设备。所谓磁表面存储,是用某些磁性材料薄薄地涂在金属铝或塑料表面作载磁体来存储信息。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均属于磁表面存储器。

磁性材料上呈现剩磁状态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磁化元或存储元,是记录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最小单位。

3、磁表面存储器的读写原理

在磁表面存储器中,利用一种称为磁头的装置来形成和判别磁层中的不同磁化状态。通过电-磁变换,利用磁头写线圈中的脉冲电流,可把一位二进制代码转换成载磁体存储元的不同剩磁状态;通过磁-电变换,利用磁头读出线圈,可将由存储元的不同剩磁状态表示的二进制代码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4、磁盘的组成和分类

硬磁盘是指记录介质为硬质圆形盘片的磁表面存储设备。它主要由磁记录介质、磁盘控制器、磁盘驱动器三大部分组成。

温彻斯特磁盘简称温盘,是一种采用先进技术研制的可移动磁头固定盘片的磁盘机。它是一种密封组合式的硬磁盘,即磁头、盘片、电机等驱动部件乃至读写电路等组装成一个不可随意拆卸的整体。

5磁盘上信息的分布

记录面、磁道、扇区

磁道编号

磁盘地址由记录面号(也称磁头号)、磁道号和扇区号三部分组成。

磁盘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存储密度:存储密度分道密度、位密度和面密度。

道密度:沿磁盘半径方向单位长度上的磁道数,单位道/英寸。

位密度:磁道单位长度上能记录的二进制代码位数,单位为位/英寸。

面密度:位密度和道密度的乘积,单位为位/平方英寸。

平均存储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数据传送时间

数据传输率

磁盘cache

磁盘cache是为了弥补慢速磁盘和主存之间速度上的差异。

磁盘阵列RAID(P218)

RAID: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或简称磁盘阵列。简单的

说,RAID 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 级别。RAID 0 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对存储器的要求是速度快,_容量大_____,_价位低_____。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矛盾,计算机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 2.指令系统是表征一台计算机__性能__的重要因素,它的____格式__和___功能___不仅直接影响到机器的硬件结构而且也影响到系统软件。 3.CPU中至少有如下六类寄存器__指令____寄存器,__程序_计数器,_地址__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缓冲寄存器。 4.完成一条指令一般分为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前者完成取指令和分析指令操作,后者完成执行指令操作。 5.常见的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功能可实现寄存器和寄存器之间,或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6.微指令格式可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两类,其中垂直型微指令用较长的微程序结构换取较短的微指令结构。 7.对于一条隐含寻址的算术运算指令,其指令字中不明确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其中一个操作数通常隐含在累加器中 8.设浮点数阶码为8位(含1位阶符),尾数为24位(含1位数符),则32位二进制补码浮点规格化数对应的十进制真值范围是:最大正数为 2^127(1-2^-23) ,最小正数为 2^-129 ,最大负数为 2^-128(-2^-1-2^-23) ,最小负数为 -2^127 。 9.某小数定点机,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当机器数分别采用原码、补码和反码时,其对应的真值范围分别是 -127/128 ~+127/128 -1 ~+127/128 -127/128 ~+127/128 (均用十进制表示)。 10.在DMA方式中,CPU和DMA控制器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分时使用主存,它们是停止CPU访问主存、周期挪用和DMA和CPU交替访问主存。 11.设 n = 8 (不包括符号位),则原码一位乘需做 8 次移位和最多 8 次加法,补码Booth算法需做 8 次移位和最多 9 次加法。 12.设浮点数阶码为8位(含1位阶符),尾数为24位(含1位数符),则32位二进制补码浮点规格化数对应的十进制真值范围是:最大正数为,最小正数为,最大负数为,最小负数为。 13.一个总线传输周期包括申请分配阶段、寻址阶段、传输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阶段。 14.CPU采用同步控制方式时,控制器使用机器周期和节拍组成的多极时序系统。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 2.外存储器 (1)作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2009年12月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P11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系统程序,一类叫应用程序。 2.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 P12 源程序是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 目标程序(目的程序)是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程序。 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的程序,另一种是通过解释程序解释执行。 3.怎样理解软件和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P14 因为任何操作可以有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对于某一机器功能采用硬件方案还是软件方案,取决于器件价格,速度,可靠性,存储容量等因素。因此,软件和硬件之间具有逻辑等价性。 第二章 1.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P16 定点数通常为纯小数或纯整数。 X=XnXn-1…..X1X0 Xn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位数代表它的量值。 纯小数表示范围0≤|X|≤1-2-n 纯整数表示范围0≤|X|≤2n -1

浮点数:一个十进制浮点数N=10E.M。一个任意进制浮点数N=R E.M 其中M称为浮点数的尾数,是一个纯小数。E称为浮点数的指数,是一个整数。 比例因子的基数R=2对二进制计数的机器是一个常数。 做题时请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否是采用IEEE754标准来表示的浮点数。 32位浮点数S(31)E(30-23)M(22-0) 64位浮点数S(63)E(62-52)M(51-0) S是浮点数的符号位0正1负。E是阶码,采用移码方法来表示正负指数。 M为尾数。P18 P18

2.数据的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数据零的三种机器码的表示方法。 P21 一个正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0,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相同,既三种表示方法完全一样。 一个负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1,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不相同,表示方法。 1.原码符号位为1不变,整数的每一位二进制数位求反得到反码; 2.反码符号位为1不变,反码数值位最低位加1,得到补码。 例:x= (+122)10=(+1111010)2原码、反码、补码均为01111010 Y=(-122)10=(-1111010)2原码11111010、反码10000101、补码10000110 +0 原码00000000、反码00000000、补码00000000 -0 原码10000000、反码11111111、补码10000000 3.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公式的运用、溢出的判断。 P63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11011 y=00011 (2)x=11011 y=-10101 (3)x=-10110 y=-00001

计算机组成原理选择题及答案

1. 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 A. 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 B. 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C. 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D. 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 答案为:C 2. 假定变量i,f,d数据类型分别为int, float, double(int用补码表示,float和double用IEEE754单精度和双精度浮点数据格式表示),已知i=785,f=1.5678e3 ,d=1.5e100,若在32位机器中执行下列关系表达式,则结果为真的是() (I) i==(int)(float)i (II)f==(float)(int)f (III)f==(float)(double)f (IV)(d+f)-d==f A. 仅I和II B. 仅I和III C. 仅II和III D. 仅III和IV 答案B 3.一个C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程序中定义了三个变量x,y和z,其中x和z 是int型,y为short型。当x=127,y=-9时,执行赋值语句z=x+y 后,x、y和z的值分别是: A x=0000007FH , y=FFF9H , z=00000076H B x=0000007FH , y=FFF9H , z=FFFF0076H C x=0000007FH , y=FFF7H , z=FFFF0076H D x=0000007FH , y=FFF7H , z=00000076H 答案D 4. 某计算机主存容量为64KB,其中ROM区为4KB,其余为RAM区,按字节编址,现要用2K×8位的ROM芯片和4K×4位的RAM芯片来设计该存储 器,则需要上述规格的ROM芯片数和RAM芯片数分别是() A . 1、15 B . 2、15 C . 1、30 D . 2、30 答案D 5. 假定用若干个2K×4位芯片组成一个8K×8位的存储器,则地址0B1FH所在芯片的最小地址是() A. 0000H B. 0600H C. 0700H D. 0800H 答案D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1946年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名称是。(答案O A.ENIAC B.IBM https://www.360docs.net/doc/a92856601.html, D.PC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_____________ 年诞生。(答案:B ) A.1940 B.1946 C.1960 D.1980 .体系。(答案:B ) A.比尔?盖茨 B.冯?诺依曼 C.唐纳德?希斯 D.温?瑟夫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B _ 型计算机。 B 冯?诺依曼 C 温?瑟夫 D 唐纳德?希斯 【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 '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数千亿次 (通常以每秒钟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来 '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这不仅使得许多大型数据处理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促成了天气预 '报、数值模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许多实时控制、在线检测等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工 '作得以实现。同时,计算机具有很高的逻辑运算速度, 这使得计算机在非数值数据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运算精度高 '计算机一般都有十几位甚至更多位的有效数字,加上先进的算法,可得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例如,对圆周率n 的计算,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 数学家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算到小数 '点后500多位,而使用第一台计算机仅仅用了 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 ' 3 .具有逻辑运算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器具有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功能, 它可以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计算机不仅可 '以进行算术运算,而且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文字、符号等进行判断、比较,因而可解 '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 4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 运算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它能够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指 定的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 5 .通用性强 '计算机是靠存储程序控制进行工作的。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只要编写和运行不同的应用软 :件,计算机就能在任一领域中很好地完成工作。针对不同的需要, 设计不同的程序,这就能 '使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I 计算机的特点有 A.运算速度快 B.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C.存储容量大 D.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 冯?诺依曼 现代计算机时 A 比尔?盖茨 。(答案:ABCD )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知 识点汇总 一, 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 计算机发展历程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用了18000电子管,1500继电器,重30吨,占地170m2,耗电140kw,每秒计算5000次加法.冯?诺依曼(VanNeumann)首次提出存储程序概念,将数据和程序一起放在存储器,使编程更加方便.50年来,虽然对冯?诺依曼机进行很多改革,但结构变化不大,仍称冯?诺依曼机. 发展阶段时间硬件技术速度/(次/秒) 第一代1946-1957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40 000 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200 000 第三代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 000 000 第四代1972-1977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0 000 000 第五代1978-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00 000 000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 组成原理是讲硬件结构的系统结构是讲结构设计的 摩尔定律微芯片上的集成管数目每3年翻两番.处理器的处理速度每18个月增长一倍. 每代芯片的成本大约为前一代芯片成本的两倍 新摩尔定律全球入网量每6个月翻一番. 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在研究EDVAC机时提出了“储存程序”的概念.以此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通称为冯·诺依曼机.它有如下特点: ①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五部分组成 ②指令和数据以同等的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③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④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⑤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⑥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图中各部件的功能 ·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的中间结 果暂存在运算器内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 处理运行结果 ·输入设备用来将人们熟悉的信息转换为机器识别的 信息 ·输出设备将机器运算结果转为人熟悉的信息形式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2章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主要内容: (一)数据信息的表示 1.数据的表示 2.真值和机器数 (二)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定点数的表示: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定点数的运算: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三)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浮点数的表示:浮点数的表示范围;IEEE754标准 2.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四)算术逻辑单元ALU 1.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机构 2.3 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2.3.1 浮点数的表示 (1)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浮点数是指小数点位置可浮动的数据,通常以下式表示: N=M·RE 其中,N为浮点数,M为尾数,E为阶码,R称为“阶的基数(底)”,而且R

为一常数,一般为2、8或16。在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数据的R都是相同的,于是不需要在每个数据中表示出来。 浮点数的机内表示 浮点数真值:N=M ×2E 浮点数的一般机器格式: 数符阶符阶码值 . 尾数值 1位1位n位m位 ?Ms是尾数的符号位,设置在最高位上。 ?E为阶码,有n+1位,一般为整数,其中有一位符号位EJ,设置在E的最高位上,用来表示正阶或负阶。 ?M为尾数,有m位,为一个定点小数。Ms=0,表示正号,Ms=1,表示负。 ?为了保证数据精度,尾数通常用规格化形式表示:当R=2,且尾数值不为0时,其绝对值大于或等于0.5。对非规格化浮点数,通过将尾数左移或右移,并修改阶码值使之满足规格化要求。 浮点数的机内表示 阶码通常为定点整数,补码或移码表示。其位数决定数值范围。阶符表示数的大小。 尾数通常为定点小数,原码或补码表示。其位数决定数的精度。数符表示数的正负。

计算机组成原理选择题200道

【选择题200道】 1.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贮器系统是指__D____。 A RAM存贮器 B ROM存贮器 C 主存贮器 D cache、主存贮器和外存贮器 2. 某机字长32位,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若用定点小数表示,则最大正小 数为___ B __ 。 -32 -31 -32 -31 A+( 1 - 2 ) B + (1 - 2 ) C 2 D 2 3. 算术/ 逻辑运算单元74181ALU可完成_C ________ 。 A 16种算术运算功能 B 16种逻辑运算功能 C 16种算术运算功能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 D 4位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功能 4. 存储单元是指_B ______ 。 A 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贮元 B 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C 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D 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5. 相联存贮器是按—C―行寻址的存贮器。 A 地址方式 B 堆栈方式 C 内容指定方 式 D 地址方式与堆栈方式 6. 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C _____ 。 A 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 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D 程序记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7. 以下叙述中正确描述的句子是:__AD ___ 。 A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B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C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D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_C_____ 。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了解) 1、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年,在历经10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个5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 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依曼(计算机鼻祖) 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

课程知识点分析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2’* 10 = 20’; 填空1’* 15 = 15’; 简答5’* 3 = 15’; 计算题6’* 5 = 30’; 分析论述10’*2 = 20’; 总分100’; 各位同学,在使用这份资料复习时,要注意: 带有红色标记的是重点内容; 尽管很多知识点只有几个字,但是涉及的内容却非常多,比如Cache映像机制;考虑到有些同学考试时有不好的习惯,为了避免麻烦,我在这儿只给大家提纲,请大家对应的看书; 请大家看时,把你特别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发送给lei.z@,我在周一给大家讲解。蓝色标记是之前考过的,应该很重要。大题都在第四章以后---------------------------------------------------------------------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教学内容介绍 (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计算机的特点:快速性、通用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4计算机的分类方法。 (5性能指标。 1.2重难点分析 (1计算机系统从功能上可划分为哪些层次?各层次在计算机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的基本思想是什么?(选择、填空。指令和数据都是用二进制表示的 (3按照此思想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由哪些部件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4如:指令和数据都存于存储器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 (5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 机器字长(定义、主频、CPI、MIPS(含义、FLOPS等等 第三章系统总线 3.1教学内容 (1总线及分类。总线是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总线包括: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 (2理解总线标准的意义,看看你知道主板上的几种标准总线。 (3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包括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时间特性。 (4总线结构: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和三总线结构。 (5总线连接方式: 串行传送、并行传送和分时传送。

02318自考计算机组成原理(问答)总结讲解

1.简述主存与CACHE之间的映象方式。 【答案】主存与CACHE之间的映象方式有直接映象、全相联印象、组相联印象三种。直接映象是指主存储器中的每个块只能够映象到CACHE中唯一一个指定块的地址映象方式。全相联映象是指每个主存块都能够映象到任一CACHE块的地址映象方式。组相联印象是直接映象和全相联映象两种方式的结合,它将存储空间分成若干组,在组间采用直接映象方式,而在组内采用全相联印象方式。 2.简述存储器间接寻址方式的含义,说明其寻址过程。 【答案】含义:操作数的地址在主存储器中,其存储器地址在指令中给出。 寻址过程:从指令中取出存储器地址,根据这个地址从存储器中读出操作数的地址,再根据这个操作数的地址访问主存,读出操作数。 3.微程序控制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它是如何产生控制信号的? 【答案】微程序控制器主要由控制存储器、微指令寄存器μIR、微地址寄存器μAR、地址转移逻辑等构成。 操作控制信号的产生:事先把操作控制信号以代码形式构成微指令,然后存放到控制存储器中,取出微指令时,其代码直接或译码产生操作控制信号。 4.简述提高总线速度的措施。 【答案】从物理层次:1增加总线宽度;2增加传输的数据长度;3缩短总线长度;4降低信号电平;5采用差分信号;6采用多条总线。从逻辑层次:1简化总线传输协议;2采用总线复用技术;3采用消息传输协议。 5.简述中断方式的接口控制器功能。 【答案】中断方式的接口控制器功能:①能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②能发出识别代码提供引导CPU在响应中断请求后转入相应服务程序的地址;③CPU要能够对中断请求进行允许或禁止的控制;④能使中断请求参加优先级排队。 6.CPU与DMA访问内存冲突的裁决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①CPU等待DMA的操作;②DMA乘存储器空闲时访问存储器;③CPU与DMA交替访问存储器。 08真题1.高速缓存Cache用来存放什么内容?设置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分) 参考答案:Cache中存放当前活跃的程序和数据,作为主存活跃区的副本。(2分) 设置它的主要目的是解决CPU 与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2分) 2.什么是堆栈?说明堆栈指针SP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堆栈是一种按先进后出(或说成是后进先出)顺序进行存取的数据结构或存储区域。常在主存中划一小块连续单元区作为堆栈。(3分) 堆栈指针SP是用来保存最后进入堆栈的位置(栈顶)的寄存器。(1分) 3.简述微程序控制方式的基本思想。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分) 参考答案:(P132-134)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可归纳为: (1)将微操作命令以微码形式编成微指令,并事先固化在控制存储器(ROM)中。(1分) (2)将一条机器指令的操作分解为若干微操作序列,用一段微程序对应地解释执行,微程序中每条微指令所包含的微命令控制实现一步操作。(1分) 优点:结构规整,有利于设计自动化;易于修改与扩展,灵活性、通用性强;适于作系列机的控制器,性能价格比较高;可靠性较高,易于诊断与维护。(1分) 缺点:速度相对较慢。(1分) 4.什么是中断?请说明它的特点和适用场合。(3分) 参考答案:中断是指在计算机的运行过程中,CPU接到更紧迫的服务请求而暂停执行现行程序,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以处理某些随机事态;并在处理完毕后自动恢复原程序的执行。(2分) 主要特点是具有随机性,通过执行程序来处理随机事件。(1分) 它适用于中低速I/O操作的管理,以及处理随机发生的复杂事件。(1分) 5.什么是串行总线?什么是并行总线?试比较它们的应用场合。(3分) 参考答案:串行总线采用一条数据线;并行总线采用多条线路并行地传输数据信号。(2分) 串行总线一般用于较长距离的较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并行总线一般用于较短距离的高速数据传输。(2分) 07真题1.半导体随机访问存储器芯片主要有哪两种类型?(5分) 参考答案:主要有静态存储器(SRAM)芯片和动态存储器(DRAM)芯片。 2.简述CISC和RISC的含义。(5分) 参考答案: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其指令条数较多,指令功能和结构复杂,进而机器结构复杂。(2分)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其指令条数较少,指令结构和功能简单,进而机器结构简单,提高了机器的性能价格比。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教学文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1.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 2. 计算机的时代划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器计算机时代。 3.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科学计算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5.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量大、记忆功能强,具 有逻辑判断能力、运算自动化。 6. 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7. 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成为中央处理器CPU CPU和内存又称为主机。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统称为外部设备。 9. 运算器的运算分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0. 存储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11. 内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或主存,主要用来存放CPU工作时用到的程序和数据 及计算后得到的结果:CPU只能直接访问内存,外存中数据需要先调入内存再读取。 12. 随机存储器(RAM)允许用户随时进行数据读写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全 部丢失。 13. 只读存储器(ROM)只允许用户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不丢失。 14. 外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15. 软磁盘又称软盘速度慢容量小;硬磁盘又称硬盘,寿命长、存储量大。 16. 速度、容量、价格:硬盘>光盘>软盘 17. 高速缓存 18. 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主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屏和打印机。 19. 微机的总线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 20. 软件是各种程序的总称,不同的功能的软件由不同的程序组成,这些程序 经常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需要使用时装入内存使用。 21. 微机软件系统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大类。 22. 系统软件是微机必备软件,它是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操作系统是最重 要的系统软件。 23. 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软件。 24. 计算机操作系统有: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 25. 计算机性能指标:字长、速度、容量、带宽、版本和可靠性。 26. 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编码表示的。 27.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28. 二进制的优越性:技术可行性、运算简单性、温和逻辑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10111000当做无符号数的值为多少,当做整数的值为多少,当做定点小数的值为多少?(十进制数) 无符号:2^7+2^5+2^4+2^3=128+32+16+8=184 整数:10111000 定点小数:10111000 11000111(取反) 11000111(取反) + 1 + 1 11001000 11001000 -(2^3+2^6)=-72 -(1/2+1/16)=-9/16 2.已知接受到的信息为001100001111,其中有效数据位为8位,运用海明码检测,问信息传输是否有错?8位的数据值是多少? 编号 检测位 数据位 12 1100 0 M8 C1=M1⊕M2⊕M4⊕M5⊕M7=0 11 1011 0 M7 C2=M1⊕M3⊕M4⊕M6⊕M7=0 10 1010 1 M6 C4=M2⊕M3⊕M4⊕M8=0 9 1001 1 M5 C8=M5⊕M6⊕M7⊕M8=0 8 1000 0 C8 7 0111 0 M4 发:0111 6 0110 0 M3 收:0000 5 0101 0 M2 发 ⊕收=0111 4 0100 1 C4 即M4出错则数据实为00111001 3 0011 1 M1 2 0010 1 C2 1 0001 1 C1 3.已知原始报文为1111,生成多项式为G (x )=x 4+x 2 +x+1,求编码后的报文 (1):将生成多项式为G (x )=x 4+x 2 +x+1,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为10111 (2)生成多项式为5(R+1)位,将原始报文左移4(R)位为11110000 (3)进行模2除 _______00011__________ ______ 10111________________00010100_____________10111_______________010010________ 10111_____1101 11110000 10111 (4)编码CRC 码为11110011 4.采用IEEE754标准的32位短浮点数格式,即0-22位为尾数,23-30位为阶码位,第1位为数符,其中阶码偏置为127,试求出32位浮点代码CC9E23AF 的真值(结果可用任何进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①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 ?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第三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 领域 ?第四代 1971年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 机 2.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A.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用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来衡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 B.计算精度高应用于数值计算 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信息检索、图形识别 D.记忆性强 E.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应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 办公自动化。 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 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 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通信与网络 4.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光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量子计算机 5.常用的数制 基数:R进制的基数=R 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位权:一个与数字位置有关的常数,位权=Rn

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难点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中的主机包含( A )。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B.运算器、控制器、外存储器 C.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 D.运算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 2.二进制数10010010,相应的十进制数是(B)(128+16+2=146) A.136 B.146 C.145 D.144 3.要使8位寄存器A中高4位变0,低4位不变,可使用(A)。逻辑乘 A. A∧0FH→A B.A∨0FH→A C. A∧F0H→A D. A∨F0H→A 4.在计算机内部用于汉字存储处理的代码是(B) A.汉字输入码 B.汉字内码 C.汉字字型码 D.汉字交换码 5.转移指令执行时,只要将转移地址送入( C.程序计数器)中即可 A.地址寄存器 B.指令寄存器 C.程序计数器 D.变址寄存器 6.设机器中存有代码10100011B,若视为移码,它所代表的十进制数为( B.35)。 A.-23 B.35 C.53 D-113 7.将(-25.25)十进制数转换成浮点数规格化(用补码表示),其中阶符、阶码共4位,数符、尾数共8位,其结果 为( B.0101,10011011 ) A.0011,10010100 B.0101,10011011 C.0011,1110 D.0101,1100101 8.(2000)10化成十六进制数是( B.(7D0)16)。

A.(7CD)16 B.(7D0)16 C.(7E0)16 D.(7FO)16 9.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10011001)2=153 )。 A.(10011001)2 B.(227)8C。(98)16 D.(152)10 10. ( D. 移码)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移码 11. 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D. ASCⅡ码)。 A. BCD码 B. 16进制 C. 格雷码 D. ASCⅡ码 12.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只做加法 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 13.控制存储器存放的是(C.微程序)。 A.微程序和数据 B.机器指令和数据 C.微程序 D.机器指令 14. 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本身的寻址方式,称为( B. 立即寻址)。 A. 隐含寻址 B. 立即寻址 C. 寄存器寻址 D. 直接寻址 15. 下面描述的RISC机器基本概念中正确的表达是( B. RISC机器一定是流水CPU)。 A. RISC机器不一定是流水CPU B. RISC机器一定是流水CPU C. RISC机器有复杂的指令系统 D. CPU配备很少的通用寄存器 16. 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D. 用于指定主存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 A. 用于选择主存单元地址 B. 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重点以及题库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重点以及题库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重点以及题库总结 第一章 重点一: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软件又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重点二:冯诺依曼机的组成与特点 1.冯诺依曼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 部分组成。 2.数据和指令存储在存储器,按地址访存。 3.指令和数据用二进制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5.存储程序 6.以运算器为中心 重点三:区分存储字、存储字长、机器字长、CPI、MIPS、FLOPS 存储字: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组合。 存储字长: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机器字长:CPU 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CPU中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时钟周期数 MIPS: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 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题库中对应的习题: 1、存储字是指() A、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C、存储单元的个数 D、机器指令的位数 2、存储字长是指() A、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C、存储单元的个数 D、机器指令的位数 3、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四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分别是() A、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激光器件 B、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激光器件、光介质 C、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数码管、中小规律集成电路、激光器件 4、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 外部设备和主机 C 主机和应用程序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选择题

A.-127 ~127;B.-128 ~+128;C.-128 ~+127;D.-128 ~+128。 2.设机器数采用补码形式(含1位符号位),若寄存器内容为9BH,则对应的十进制数为______。A.-27;B.-97;C.-101;D.155。答案: 3.设寄存器内容为80H,若它对应的真值是–127,则该机器数是______。 A.原码;B.补码;C.反码;D.移码。答案: 4.若9BH表示移码(含1位符号位).其对应的十进制数是______。 A.27;B.-27;C.-101;D.101。答案: 5.当定点运算发生溢出时,应______ 。 A.向左规格化;B.向右规格化;C.发出出错信息;D.舍入处理。答案: 6.设寄存器内容为10000000,若它等于-0,则为______。 A.原码;B.补码;C.反码;D.移码。答案: 7.设寄存器内容为11111111,若它等于+127,则为______。 A.原码;B.补码;C.反码;D.移码。答案: 8.在浮点机中,判断原码规格化形式的原则是______。 A.尾数的符号位与第一数位不同;B.尾数的第一数位为1,数符任意; C.尾数的符号位与第一数位相同;D.阶符与数符不同。答案: 9.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精度取决于______ 。 A.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机器数形式;B.阶码的机器数形式和尾数的位数; C.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位数;D.阶码的机器数形式和尾数的机器数形式。答案: 10. 在定点补码运算器中,若采用双符号位,当______时表示结果溢出。 A.双符号相同B.双符号不同C.两个正数相加D.两个负数相加答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电脑基础课 1.复制、剪切与粘贴 选中对象后右键单击,出现复制/剪切,之后,粘贴。 快捷键:复制(Ctrl+C) 剪切(Ctrl+X) 粘贴(Ctrl+V) 2、新建文件及文件夹的命名 新建文件夹:在桌面或者是一个文件夹内,右键单击空白的地方,出现“新建”,在新建右侧会出现“文件夹”字样。 文件夹的命名(重命名):新建文件夹后默认的名称为“新建文件夹”。 选中要重命名的文件夹,右键单击,出现“重命名”字样,点击即可重命名。快捷键为F2 3、文件的选择(单选、跳选、全选、框选、连续性选择) 单选:在要选中的对象上单击左键即为单选,即:只选中一个。 跳选:按Ctrl选择不连续的对象 全选:在一个文件夹内点击“编辑”,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全部选定”。 快捷键为Ctrl+A 框选:按住鼠标左键不动,拖动鼠标,会出现深颜色的框,框的范围就是被选择对象的范围。 连续性选择:单选第一个对象,按“Shift”键,再选择最后一个对象。 4、隐藏及显示文件 (1)隐藏文件:为了保证重要文件的安全性,有时候我们会设置文件的属性为“隐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文件的安全。 方法:右键单击要设置为隐藏的文件,选择“属性”,选择“隐藏”。、

(2)显示文件:有些时候设置为“隐藏”的文件仍然是可以看到的,这时候我们可以更改文件夹显示的属性,这样就彻底看不到文件了。 方法:打开文件→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隐藏文件和文件夹 5、压缩、加密文件 压缩文件作用:大大缩小了所占电脑的空间,也可以通过密码设置增加安全性。 压缩方法:选择需要压缩的文件,右键单击在出现菜单中选择“添加到压缩文件”。 在高级选项中,可设置解压密码。 6、创建快捷方式 创建快捷方式的作用:比较常用的软件,可以采用快捷方式,一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占桌面空间的大小。 方法:(1)在电脑硬盘中选择软件,右键单击“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2)通过“开始”按扭,选择需要的软件,右键单击“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7、删除文件 (1)不彻底删除 A,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在选中的区域内右键单击出现“删除”。 B,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按“Delete”,即可删除。 (2)彻底删除 A,删除后清除回收站 B,选中需要删除的文件,按“Shift+Delete”,即可 C,勾选回收站属性中的“删除时不将文件移入回收站,而是彻底删除”。 8、设置系统密码,更改图片。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用户账户”,选择“计算机管理员”,然后“创建密码”或“更改我的图片”。 9、文件共享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 1)冯.诺依曼主要三个思想是什么? (1)计算机处理采用二进制或二进制代码 (2)存储程序 (3)硬件五大部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2)计算机硬件由哪5部分组成?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3)VLSI中文的意思是什么?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列举出三个计算机应用领域? 1.科学技术计算2.数据信息处理3.计算机控制 4.计算机辅助技术5.家庭电脑化 5)计算机系统分哪两大系统? 硬件和软件系统 6)计算机内部信息包括哪两大信息? 计算机中有两种信息流动:一是控制信息,即操作命令,其发源地为控制器;另一种是数据流,它受控制信息的控制,从一部件流向另一部件,边流动边加工处理。 7)计算机性能主要包括哪三个主要性能? (1)基本字长: 是参与运算的数的基本长度,用二进制数位的长短来衡量,取决寄存器、加法器、数据总线等部件的位数。 (2)主存容量:可以用字节,有的用字长,K、M、G、T (3)运算速度: 是每秒能执行的指令条数来表示,单位是条/秒。(MIPS) 8)现代计算机系统分为五个层次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从功能上,可把现代计算机系统分为五个层次级别: 第一级是微程序设计级:是硬件级 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机器语言级 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是操作系统程序实现。(混合级) 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一种符号形式语言。 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 9)机器数是指什么?它主要是解决了数值的什么表示? 10)机器数有哪4种表示方法? 原码表示法、补码表示法、和移码表示法四种。 11)计算机数值有哪两种表示方式?它主要解决了数值的什么表示? 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主要解决数中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 12)浮点数在计算机内部表示两种方式是如何安排的? 13)尾数是补码表示其规格化如何表示? 正数:0.1×…×的形式负数:1.0×…×的形式 14)解释计算机内部数值0和字符0有何不同? 数值0在计算机中为00H,而字符0为其ASCII码30H。 15)计算机如何判断加法溢出的? 当运算结果超出机器所能表示的数域范围时,称为溢出。 判别方法有:符号位判别法、进位判别法、双符号位判别法。 16)半加器与全加器有什么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