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讲义

公共关系学讲义
公共关系学讲义

公共关系学

上课之前讲个故事,大家知道有个秦朝,有个秦始皇,他的来历是这样的:

秦昭王(在位56年)公元前306—250年

安国君(孝文王在位1年)公元前250年

子楚(庄襄王在位3年)公元前249年登位

秦始皇(嬴政13岁登位)公元前246年

参阅:《史记》85卷,《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贵卖,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子楚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珍玩,自秦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吾闻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今夫人事太子,甚爱而无子,不以此时早自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嫡而子之,夫在则重尊,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驰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今子楚贤,而自知中男也,

次不得为嫡,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诚以此时拔以为嫡,夫人则竞世有宠于秦矣。”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闲,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嫡嗣,以托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嫡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

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立吕不韦为相国,号尊“仲父”。

我们可以看到,吕不韦:

1.搜集信息准确,以事实5为基础(秦宫廷内情况了如指掌);

2.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

3.深谋远虑,措施细致周全、及时,一步一步可操作性强;

4.真诚并伴有切实可靠的行动,善于借助“中介”力量(先吃亏,后得利,取得别人信任,内部和谐一致);

5.注重形象;

6.积极沟通,向总目标一步一步靠近;

7.注意公众的反应;

8.注重舆论及舆论传播;

9.团队内配合默契,共同努力达到双赢;

10.体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这是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特点。

另外,对个人最重要的启示,“繁华时树本”,人的眼光要放远一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一个定义(公共关系的定义很多,以本书14页为主)

二、两个情况相结合(中国的情况,外国的情况相结合,特别要注意中国的国情,不能死搬硬套外国的情况)。

三、公共关系有三大要素:组织(174页);传播(268页);公众(212页)。

公共关系组织形象的三大目标:知名度,美誉度,和谐度。

组织目标的三大需求:社会环境需求,内部成员需求,组织自身的需求。(153页)

四、公共关系活动四大步骤:公共关系调查、策划、实施、评估。(333页)

五、公共关系五大功能:收集信息(81页),咨询决策,传播沟通,树立形象,协调关系。

六、公共关系的六大特征(19页):1、以公众为对象;2、以真诚为信条;

3、以互利为纽带;

4、以沟通为手段;

5、以美誉为目标;

6、以长远为方针。

公共关系人员六大基本意识:塑造形象(176页),服务公众,真诚互惠,传播沟通,创新审美,立足长远。

七、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189页)

1、创新;

2、表达;

3、协调;

4、组织;

5、应变;

6、学习;

7、自我控制能力。

八、公共关系八大基本原则(116页)

总体原则四个,实践原则四个,共八个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第一节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及其性质

一、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指人们在共同的实践活动中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二、社会关系基本性质

1、关系的能动性;

2、客观性;

3、广泛性;

4、复杂性;

5、角色性;

6、时代性;

7、对称性;

8、传递性。

关系的对称性和传递性告诉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处立不同性质的关系之中,都要受到不同性质的关系的制约和影响;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针对关系的不同性质来妥善地处理或协调各种关系。

三、对社会关系的三种错误认识

1、关系庸俗论。不少人以为从事公关活动,都是“拉关系、走后门”的庸俗活动,拉关系总是不光彩的。实际上,任何人都在关系中出生,在关系中成长,在关系中取得成功,处在关系的包裹之中。不能用庸俗不庸俗来划分关系,这缺乏科学性。

2、关系模糊论。以为关系太复杂,谁也无法说清楚。关系的确内容很丰富,很复杂,但不总是模糊的。也正因为模糊,才值得我们花力气去研究。

3、关系万能论。一切以关系为出发点,有关系就有一切,关系可以万能。其实应知道,没有原则、没有基础的关系是靠不住的。

四、判断关系正当与否的标准

1、法律标准

法律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任何人有再多的关系,一旦触犯了法律,

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2、纪律标准

虽然没有违反法律,违反纪律也不行。纪律本身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力,这就是各种社会组织制定相应的纪律的原因。

3、伦理标准

伦理标准是人们应遵守的共同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人的行为除了遵守国家法律、单位纪律外,还要受良心约束。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受良心约束更为普遍。

五、社会关系的类型

个体型、团体型、兼顾型。

六、关系的结构与实现

关系主体关系客体

实现机制(中介)

中介,是指连接主体与客体,使得各类关系的过程得以实现的部分。中介就是交往。

(第一章)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含义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P14)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某种利益目标通过传播沟通与其公众建立协调发展的互利互惠的社会关系。这个定义包含:(P14)

1、公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主要指组织跟其他公众的关系。

2、组织是主体,公众是客体,传播是中介。

3、是一种利益关系。

4、组织和公众必须以互利互惠为指导思想或行动方针。

二、公共关系派生的概念

1、公共关系意识;

2、公共关系状况;

3、公共关系活动;

4、公共关系职业。

(第一章)第三节公共关系的要素与特征

一、公共关系三要素:

社会组织传播公众

(一)社会组织

指按照一定的宗旨、任务和形式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通俗地说,就是指社会上一个个具体的单位:如,工厂、公司、学校、党派、政府机关等。

1、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数量较为固定的成员;

(2)具有特定的工作目标,这是社会组织存在的依据;

(3)具有实现目标的机构和手段(管理、控制、协调、行为规范等);

(4)社会组织具有特定的功能;

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组织战略三角

组织目标

组织外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

2、社会组织的分类

(1)赢利性组织:公商企业、旅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

(2)服务性组织: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

(3)公共性组织:政府、军队、消防部门、治安机关;

(4)互利性组织:政党、工会组织、职业团体(学会、协会、研究会)、宗教团体。

(二)公众

指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和,即那些与公共关系主体有直接或潜在关系相互影响,有互动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1、公众的特点

(1)宏观恒定、微观渐变

对一个组织而言,公众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只要这个组织处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就必然会有与之利益相关的公众,社会组织不能忽视公众有其本身的利益。同时,对一个组织而言,公众是不断变化的,一切原来的公众,可能逐渐脱离组织,不再跟它发生联系。而一些原来不是组织的公众,可能与组织发生联系,成为组织的公众。因此,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公众群体,把它看作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2)利益一致,需求冲突

利益一致一方面指面临不同公众对组织的共同要求,利益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指,组织与公众有共同利益基础,因为只有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组织和公众才能获得各自的利益,从这一角度说,如果一个组织经营有方,就能使投资者、股东公众获得更多的投资利润,提高和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也可以投入更多资金开发新技术满足外部公众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要求。组织与公众的一致性是争取组织和公众双赢的内在根据。

需求冲突一方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需求的差异而潜伏着冲突。一般来说,矛盾的双方都会本能地顾及自己的利益。例如,一个产品面世,顾客都希望价格低一些,社会组织希望赢利多一些,这就是需求冲突。与社会组织相比,公众更注重自身眼前需求,而社会组织则需既顾及长远的效益与发展,同时也要顾及公众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组织只有满足公众的需求,才能取得长期的发展。因此,组织的公共关系关系工作,应该设法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另一方面,不同公众之间也因为需求差异存在着冲突。如:投资者公众关心利润、消费者公众关心产品与服务质量与价格、员工注重工作环境与福利待遇。即使同一类公众也有不同需求。

(3)群体概念、个体体现

公众是一个集合概念,公众是与组织有利益关系的群体,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的公众是以个人身份显现的,公众常常表现出个体、分散的特征。

2、公众的分类

(1)根据公众与组织发展关系的过程分类;

①非公众,是指与社会组织不发生任何联系;

②潜在公众,暂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相关性的公众;

③知晓公众;

④行为公众。

(2)根据隶属关系分类

①内部公众;

②外部公众。

(3)根据态度分类

①顺意公众;

②逆意公众;

③边缘公众。

(三)传播

指组织通过传播媒介向公众进行信息或观点的传递和交流,是观念知识或信息共亨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了解、共识和好感和合作,其手段主要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公共关系传播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传播,也不同于一般的宣传与广告。它有三个特征。

1、以组织目标为主导。运用不同的方法谋求组织的发展;

2、双向传播。社会组织要塑造良好的形象,必须投公众之所好,因为公众评价组织形象有其权威性;从依据上看,社会组织的目标的根据、利益关系、决策程序、传播内容与方案,都要根据组织与公众双方共同利益来确定,不能厚此薄彼。从手段上,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就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通过双向沟通,公众与组织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

3、中介传播

公共关系的传播是联结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二、公共关系的六大基本特征(19页)

(一)以公众为对象

不是针对公众的活动,就不能叫做公共关系活动,这是大前提。

(二)以真诚为信条

这一点一般人容易忽视,以为公共关系活动就是做样子,搞欺骗,这是不正确的看法,骗人是不能长久的,这是“铁律”。有一本书叫《中国为什么缺乏像样的企业家》,书中内容值得参考。很多公司、企业,红火一时,昙花一现,

除了外部环境原因外,自身的道德基础不牢,是个重要原因。

英国学者詹姆斯·艾伦说过,具有良好思想的人往往能够收获令人羡慕的结果;而居心不良的人则往往会落到可卑的下场。一切都很公平。

(三)以互利为纽带

有了诚心才能把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利益同时放在心中,双方都有利益追求,公共关系活动才能持久,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没有互利就没有合作。

(四)以沟通为手段

公共关系的建立、协调和改善都依赖于信息的传播与沟通,这只有在真诚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的。

(五)以美誉为目标

有(一)(二)(三)(四)才能得到公众的赞誉、信任、依赖和支持。

(六)以长远为方针

有诚信、有互利,还要长久。一时的赢利算不得什么,要把长远的利益、长远的效益作为组织的方针。有了长远打算,组织的无形资产才能不断积累。

请同学们注意:从公共关系六大基本特征的顺序,可以看到真诚是关键,有真诚才有智慧,有智慧才能辨别真假,预防受骗。有真诚、有智慧事业才能成功。

公共关系的六大特征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客观存在。公共关系一系列的理论和行动都跟这六大基本特征有关系。

(第一章)第四节公共关系学科(以自学为主)

一、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组织与其公众建立协调、改善关系的原理、原则、方法及其规律,并探讨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的应用问题。它的含义:第一,公共关系学是新兴学科;

第二,它的研究对象:公共关系。

我们应该考虑到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的客观存在,不是人们随意编造出来的。公共关系学是以公共关系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有丰富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关系学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多,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不是各种学科、知识门类简单的叠加和重复。公共关

系学的重要性大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小到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无所不包。

二、公共关系学学科的性质(25页,自学)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36页)

公共关系的产生依赖社会生产的进步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条件不断地形成与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道理。

第一节第二节主要是自学,重点注意P42-54。公共关系在美国兴起的表现过程及原因。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原因。

第三节中国的公共关系(自学)

第四节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公关活动全球化

1、贸易的全球化促使企业必须应用公共关系手段来为自己塑造良好形象,以获取全球认同。

2、政府公关全球化

“政治营销”策略、“政府角色”转换,2007年年底美国刚刚发生次贷危机,美国政府反应很快,以系列的公关活动来应对。

3、政治、文化全球合作趋势

各国政府面临着共同的难题,环境污染、毒品泛滥、自然灾害、恐怖主义活动等,需要政府间的合作。因此,公共关系理论大有用场。

二、公共关系人员职业化趋势(75页)

一个称职的公共关系人员除了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众意识、形象意识、沟通意识等基本素质。公共关系专业公司、公共关系专门机构以及公共关系学组织都非常重视对它的成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公共关系人员的道德观念,规范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行为。

三、公共关系理论整合化(76页参阅P22)

四、公共关系实务专业化(自学)

五、公共关系手段网络化(信息化)

网络具有神奇的力量,值得我们研究。谁正确地掌握了信息资源,谁的事业就能成功。怎样合理利用信息网络,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六、公共关系地位战略化(79页)

美国学者詹姆斯·E·格鲁格说,美国公共关系有四大趋势“有着广阔的知识体系的职业,具有管理功能,战略咨询者,女性占多数,多民族的从业人员。

当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有三个指标,广泛使用计算机(信息化),比例很高的旅游者(富裕),从事公共关系职业人数比较多。

(第二章)第五节中国公共关系前瞻(增加)

从1984年中国引入公共关系,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20年中,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起、承、转、合”几个阶段,从最初的突然热起,到被人们误解、不屑,到公关界展开大讨论,到面向世界寻求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公共关系从外面走来,历经磨难,终于又向外敞开了胸怀。如果让我们预测中国公共关系下一阶段的发展,那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中国公共关系的理念向国际化发展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全方位一体化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联系不断增加。无论是政府间还是企业间,沟通被放到了第一位。这在客观上要求公共关系事业必须迅速发展,而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依赖公共关系理念的发展。公共关系在初入中国之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波澜,有人认为公共关系是“矮脚鸡婆”——飞不高。在议论声中,中国公共关系的学者和专家在大量引入外国资料的同时,用本国的语言和方式向人们展示着真正的公共关系,而公共关系在实践中的运用更使人们不断地了解了其真正的涵义。公共关系民族化发展使人们逐渐接受并认可了公共关系存在的巨大作用和意义,公共关系的意识也逐渐普及到每个公民的生活之中。而随着公共关系公司和公共关系协会纷纷建立,公共关系业务往来不断增多,公共关系理念渗入国家生活。

1、2000年中国加入WTO谈判成功。

2、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获权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

这次北京申奥的过程中,几大公共关系公司都直接参与了本次竞争的策划与执行,为北京在莫斯科申奥最后表决中获得胜利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

3、2002年上海申博以及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转也都邀请了公共关系人士的参加。

4、2007年,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市场“关于中国进口的玩具、食品质量问题”发生大摩擦,中国应对及时、正确,消除影响,这里面也有公共关系人员的功劳。参阅《参考消息》2007年9月23日。

5、2009年3月,20国财政部长开会。4月初,20国首脑伦敦开会,中国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得到与会者的认可,这里面有公共关系专家的功劳。

(1)不能置身度外,要积极介入全球金融危机的解决和应对。

(2)不能大包大揽,所谓的“中国拯救世界金融危机”,解决金融危机的钥匙在中国,这是有误导性的,也是不现实的。中国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3)2009年7月底王岐山、戴秉国参加中美战略对话(华盛顿)获得成功,外电评论,美国不仅不盛气凌人,而且处处讨好中国。G2峰会达到双赢。

可以说,公共关系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公共关系理念不断得到加强,而与国际的沟通联系又使这种理念向国际化发展。理念上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公共关系在本质上已与国际接轨。

二、中国公共关系所运用的技术和方法也日趋势国际化

公共关系引入中国之时,几乎没人认为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工作,公共关系被表面化、片面化理解。而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增多,国际常用的公共关系的技术和方法逐渐传入中国,并被吸引消化,人们对公共关系随意地、片面地理解逐渐改变,公共关系还原到它本真的颜色,成为一项科学性和社会性都极强的工作。

三、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与国际接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劳动人事部确立公共关系作为全国劳动人事职业序列,并且设立了公共关系师的考评,这标志着公共关系被纳入国家人事规范之内。经过数以万计的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努力,公共关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独立的职业,公共关系公司和公共关系部门也成为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职能部门。公共关系也已不再局限于工商企业等各种形式的营利性社会组织,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五大功能(81页)

第一节搜集信息

一、组织形象信息

社会组织是社会分工体系不断发展的产物。构成组织环境的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功能高度分化、各个结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功能耦合关系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任何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须以满足其他结构要素需求、并同其建立功能耦合关系为前提。因此,不管社会组织领导人意识到与否,其组织存在与发展本身就蕴含了它与社会,包括与政府、与消费者、与内部员工、与社区等公众的依赖关系。只有与公众建立了相应的关系,组织才会被社会所认可、所接纳,才会获得存在的必要性与合法性。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正是表现在它帮助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这种相适应的关系。具体说来,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这一积极作用:

(一)外在形象信息(82页)

1、组织的名称;

2、组织的建筑;

3、组织的设备;

4、组织的商标;

5、组织的广告。

(二)内在形象信息

组织的内在素质和精神是能够为公众感觉到的本质性的内容,这是比外在形象信息还要重要的信息。

1、组织的产品质量;

2、组织的服务水平;

3、组织的管理水平;

4、组织的技术水平;

5、组织的信誉状况;

6、组织的价值观念。

其中组织的信誉状况和组织的价值观念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请同学们考虑?

二、公众需求信息(P85)

公众需求是公众态度与意见的基本出发点,组织要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了解公众的需求是难以成功的。公众需求一方面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依据和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公众利益和兴趣之所在。只有重视公众的需求并做到尽可能满足,才会赢得公众。

(一)首先要调查摸清公众的消费心理。

1、从俗从众心理即趋同心理;

2、攀比心理;

3、求美心理;

4、求名心理;

5、求异心理;

6、好奇心理;

7、偏好心理;

8、便利心理;

9、选价心理。

(二)公众的物资需求与精神需求

公众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也许不会直接给组织带来利益,因而常常不被组织所重视,但它却可以联络组织与公众的情感。

(三)公众的眼前需求和将来的需求

公众的眼前需求不能忽视,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同样重视公众的将来需求,它可以为组织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继而提高组织的市场竟争力。所以它们需要有敏锐的预测眼光,预测到公众在中远期的产品需求,对企业的要求。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五到十年它的用户需要的装备。

三、社会环境信息(86页)

(一)法律政策信息

(二)社会问题信息

(三)社会公众信息

四、活动条件信息(87页)

(一)相关传播媒介信息

1.大众传播媒介情况信息

2.专题活动媒介情况信息

(二)主体投入力量信息

(三)活动相关环境信息

五、研究信息的变化规律

公共关系工作绝非只是把搜集的信息提供给组织决策机构后了事。要科学地监测组织环境,还须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评价,并找出组织目前存在的和将来要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国外对信息的研究极其重视。因为它可使组织不仅能掌握公众有什么想法和意见,还能掌握公众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和意见;不仅能了解组织现有的问题和机会,还能了解组织潜在的问题和机会;不仅能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等的变化情况,还能知道这些变化会给公众态度以及组织与公众关系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帮助组织制订易于为公众所接受的政策。

公共关系对信息的研究,不仅是对上述公众需求信息、产品形象信息等的研究,还包括对组织公共关系活动效果的研究,即分析和检测公共关系活动对公众态度、公众行为、社会舆论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变化。不仅要对公众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研究,还要将公众进行分门别类(如对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等各种公众)独立地进行研究。信息的搜集与研究常常不是分开来进行的,而是交汇在一起,通过对搜集来的信息的研究发现问题,然后针对这一问题,又进一步地搜集有关方面的信息。

(第五章)第二节咨询决策(89页)

一、咨询建议

(一)公众的一般性情况咨询

(二)公众的专门性情况咨询

(三)公众心理变化趋势咨询

二、参与决策

组织决策是组织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的过程。由于组织环境和公众在组织生存与发展中所起作用在加强,公众是否会接受一个已经提出的政策,是当今社会组织决策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公共关系部门必须就有关组织环境问题、公众关系问题向组织决策机构提供咨询,并参与制定组织决策的全过程。只有当公共关系成为最高管理层进行决策的一部分时,公共关系活动才能最有效。因此,决不可把公共关系当作只是在政策、方案形成后报道或发布信息的工作。

(一)为什么只有公共关系部门才能正确地参与决策

因为现代企业决策的日益专门化,整体决策目标往往被分解为各个职能部门的专门决策目标,比如生产决策目标、技术开发决策目标、财务决策目标、市场营销决策目标,等等。各职能部门的专家或管理人员往往将决策的焦点高度凝聚于本部门的职能目标,只关注本部门利益,很难从全局和社会的角度去考虑整个的决策目标,容易造成组织内部相互扯皮、内耗。因此,亟须公共关系部门站在公众和社会的立场上,对各职能部门的决策目标进行综合评价。敦促有关部门或决策当局,依据公众需求和社会价值及时修正可能导致不良社会后果的决策目标,使组织决策目标既反映组织发展的要求,也反映社会公众的需求。也就是说,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并把组织与公众引向利益的交汇点,而不是引向利益的冲突点。

(二)决策过程中应注意3个方面问题(91页)

1.站在公众立场上发现决策中的问题;

2.以公众利益作为决策的依具;

3.在决策中体现公共关系目标。

(三)参与决策的评价标准

1.是否把组织内、外部信息搜集全面、准确?

2.内部沟通信息是否畅通?

3.是否把决策方案引向组织跟公众利益的交汇点,而不是冲突点?

4.是否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一旦出现新的情况,应该有预备方案应对。

5.实施决策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6.决策方案是否有利于建立组织良好的形象?评价的内容是否能及时反馈

到决策部门?

第三节传播沟通问题

关于大众媒介参阅第九章。(368页)

在现代社会,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就必须和周围环境建立广泛的联系。宣传引导是这种联系的重要内容。此外,公共关系部门还应通过其他一些日常交往活动,如座谈会、联谊公、研讨会、节庆活动、参观拜访、社会服务、社会赞助等,与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培养公众对组织的感情,赢得他们对组织的理解和支持。如果说宣传引导侧重于从组织到公众的定向影响、着眼于对公众认识的引导的话,那么沟通协调则侧重于组织与公众之间双向对称交流,着眼于组织与公众情感的联络。

一、组织内部沟通是让管理部门和员工彼此之间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意图,协调好管理部门与员工、管理部门与股东、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企业内部关系紧张,员工抱怨较多,很多都是源于内部沟通不够。成功的组织必然有一个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保证上下左右全方位信息交流的顺利畅通,从而形成一个充满信任、团结合作气氛的良好内部环境。

二、组织外部沟通是组织与其外部各类公众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能避免或减少组织与其外部环境间的摩擦和冲突,即便发生了冲突,也能在沟通基础上迅速予以协调。组织作为社会的一员,对社会福利、卫生、教育、市政建设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负有社会责任。同时,组织也只有在一个健全的社会里,才能求得生存与繁荣。组织对社会的赞助,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可以在社区、媒介、顾客、员工等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责任感强的良好形象,赢得公众的好感。1983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理切·罗厄瑞教授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那些给公众社会责任感强的印象的公司,往往也是赢利多的公司。因此,社会赞助是一项既对公众有利也对组织有利的活动。我国企业在加强这方面认识的同时还须建立健全审批、管理社会赞助的机制,使社会赞助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

三、传播沟通的特点(92页)

1.双向交流

2.组织主导

3.不同的目的性

四、传播沟通的阶段(93页)

(一)创建时期

(二)兴盛时期

(三)危机时期

五、传播沟通的原则(94页)

(一)目标原则

(二)灵活原则

(三)效益原则

第四节树立形象(95页)

一般来说,形象是客观事物具体状态和姿态,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形象对人们思想感情能够产生深刻影响。

一、建立信誉

(一)信誉是组织的生命

1.消费者需求变化越来越复杂

2.公众经济实力上升,有条件购买高档产品,对于那一些市场占领率高的有信誉的公司,公众都倾向他们。

(二)商品信誉是组织信誉的基础

(三)优良的服务是组织信誉的重要内容

(四)建立信誉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竞争性原则

3.长期性原则

二、塑造形象(98页)

(一)组织形象的含义

组织形象的三大目标: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

(二)塑造形象的步骤

1.自我形象评估

2.形象选择

3.形象的树立

(三)塑造形象的原则

1.形象性

2.创新性

3.持久性

第五节协调关系(102页)

一.内部协调

二.外部协调

三.预防和解决纠纷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107页)这一章是公共关系理论、实践性比较强的一章。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原则体系

自学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116页)

一、公共关系必须以公众利益为目标

(参阅公共关系的六大基本特征)

(一)以公众利益为目标的重要意义

社会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主动地处理好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既取决于社会组织自身的行为,更取决于公众的态度。社会组织为了达到与公众搞好关系的目的,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公众的利益,以取得公众的理解、谅解和支持。可见,满足公众利益是处理好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决定因素。

(二)以公众利益为目标的内容(118页)

1.满足公众物质方面的利益

2.满足公众知晓的心理要求

3.满足公众受尊重的人格需求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这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就是说这是人的共性,明白这个道理,也就基本上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公共关系人员、公共关系组织在同公众的接触中,要十分注意尊重公众的人格,满足公众独立人格的要求,真心实意地接待公众,设身处地为公众着想,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办事,对公从一视同仁,虚心征求公众的意见,绝不能挖苦、讽刺公众,更不能盛气凌人,仗势欺人。只有在公众明白组织十分尊重自己的独立人格,那么,公众才从内心真正信任、赞誉组织。只有做到这一点,组织才能真正获得发展的空间。

作为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要具备深厚的道德修养,一言一行、举手投足,自然而然地体现出真诚,而不是刻意做作。

4.满足公众各种层次的需求

满足公众的需求那也是有原则的,不能满足少数公众不健康的需求。

人们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下一个层次的需求,这里面也有个辩证法的问题。我们并不是无原则的满足公众的需求,如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这样的事情那是不能做的。

二、公共关系必须以公共研究为根据(120页)

(一)研究公众的重要意义

(二)研究公众的内容

1.研究公众的基本特征

2.研究公众的变化过程

3.研究公众的重要程度

4.研究公众的面临问题

三、公共关系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一)以客观事实为根据的基本含义

1.公共关系理论指导实践

2.公共关系理论必须面对客观事实

3.公共关系理论必须尊重事实

4.公共关系人员必须讲真求实

(二)以事实为基础的重要含义

1.构建完善的公共关系理论体系的需要

公共关系学辅导资料十七

公共关系学辅导资料十七 主题:期末考试复习—客观练习题及答案 学习时间:2015年1月19日-1月25日 内容: 我们这周主要进行期末考试复习,通过对客观题型的训练,复习各章知识点。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公共关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 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概论” 1.掌握公共关系的涵义、构成要素和特征; 2.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和特征; 3.掌握公共关系产生的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4.掌握公共关系学的职能和作用; 5.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以及与人际交往、市场营销、广告等其他活动范畴的区别; 6.了解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章“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公关素养” 1.掌握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国外、国内); 2.掌握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应变与自控能力、专业技术的操作能力); 3.掌握公共关系意识及公共关系意识的结构体系; 4.了解管理者必备的基本公关意识(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意识、

信息意识、互惠意识、创新意识)。 第三章“组织内部和外部公众关系” 1.掌握社会组织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掌握社会组织与环境; 3.掌握社会组织形象; 4.掌握公共关系的公众及其分类; 5.掌握组织内部公众关系结构; 6.掌握组织内部公众关系的主要内容; 7.掌握消费者关系; 8.掌握新闻媒介关系; 9.掌握政府关系及社区关系。 第四章“如何进行传播沟通” 1.掌握传播的涵义; 2.掌握传播的构成要素; 3.掌握传播的两种形式: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 4.掌握文化与文化差异; 5.掌握跨文化传播沟通策略。 第五章“公共关系实务” 1.掌握公共关系实务的含义、特征、内容; 2.掌握公关工作的四个步骤(四步工作法); 3. 掌握四个步骤的具体工作内容; 4.掌握公共关系活动模式的定义;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 (带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a4294287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活动: 2.公益广告: 3.晕轮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 A.双向交流 B.单向交流 C.双向管理 D.单向管理 2.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 3.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 )。 A.优化环境功能 B.提高素质功能 C.塑造形象功能 D.协调关系功能 4.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 )。 A.组织形象象限图 B.形象要素调查表 C.语意差异分析法 D.形象要素差距图 5.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 )。 A.倒金字塔结构 B.并列结构 C.顺时结构 D.金字塔结构 6.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 )。 A.导人阶段 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 D.妥协阶段 7.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是( )。 A.知晓公众 B.行动公众 C.非公众 D.潜在公众 8.《公众舆论的形成》一书的作者是( )。 A.艾维·李 B.伯尼斯 C.卡特里普 D.巴纳姆 9.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 A.美誉度 B.信用度 C.知名度 D.成热度 10.对于一个组织具有双重人格的公众是( )。 A.政府公众 B.媒介公众 C.社区公众 D.名流公众 11.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的心理定势称为( )。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贵州广播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省开课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半开卷) 一、题型介绍: 1、填空题:(15); 2、单项选择题(20); 3、判断正误题(10分); 4、简答题(30分); 5、案例分析题:(25分)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半开卷。 三、复习范围: 名词解释部分: 1、公共关系学: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课程,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 2、组织形象: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其他们对组织的评价。这种形象不仅来自外在的有形事物,而且也出自由组织行为所反映的内在精神。一个企业的组织形象是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机构形象、管理形象、企业文化形象综合反映出来的。 3、晕轮效应:是指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心理定势。 4、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 5、交际型公关: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等。 6、揭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有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传播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也称“扒粪运动”。 7、员工形象:是指企业员工的技术素质、文化水平、职业道德、精神风貌和仪表装束给社会的整体印象。 8、社区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区域关系,地方关系,邻里关系。它是指与某个社会组织主体地域上互邻,利益上相关的一种公众关系。建立良好社区关系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环境,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公众形象。实际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企业而言,其做大做强的“千里之行”就是从成功运作自己脚下的社区开始的 单项选择题部分: 1、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C )。 A、导入阶段 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 D、妥协阶段 2、高美誉度、低知名度属于公共关系的(B )状态。

《公共关系学》课程讲义

《公共关系学》课程讲义 一、什么是公共关系?(差不多特点、定义) 二、公共关系的历史进展 三、公共关系的差不多功能、观念和工作原则 四、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一样规律和工作程序(如何样策划一场公共关系活动) 五、公共关系机构和公共关系人员 六、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组织和公众 七、公共关系的过程——传播 八、组织形象治理 九、公共关系的新闻传播活动 十、危机公关(public relations in crisis) 什么是公共关系 一、公共关系的概念 公共关系是从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过来的。“Public”更准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公众”。 公共关系的五种差不多含义 1、一种状态 (state of an institution's public relations)。 2、一种活动。 (贵公司的公关是如何样开展的?) 3、一种思想观念。 (要搞好企业的工作就得有公共关系的头脑。) 4、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学)。 (研究规律和方法) 5、一种事业(公共关系事业)。

(包括活动和活动方式,也包括行业、机构、从业人员、科研教育事业等) 案例分析:60年代,日本精工表(seiko)竞争奥运会正式计时器(off icial timer)的公关活动 为改变原先人们对日本表的偏见,争取在1964年东京第十八界奥运会被采纳为正式计时器,以取代历来的奥米加(OMEGA)表,让全世界明白日本精工的一流技术,并不比瑞士表差,借此把精工表推向世界。 主题:“世界的计时——精工表” 时刻:历时4年 第一期: 目标:争取国际奥委会通过并宣布精工表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正式计时器。 方法:先在日本的各种运动会上提供使用精工表,先获得日本奥委会的信任。接着,向世界各体育团体、国际奥委会提供精工的各种资料,以及使用、试用的情形资料。 结果:1963年5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采纳精工表的决定,公关打算已成功了一半。 第二期: 目标:争取在东京国际运动会(相当于奥运会的预演)上试用成功,以建立各界对精工的信心。 方法:试用成功,鼓舞了士气。以东京奥运会将用精工计时设备为主题展开宣传,把这一消息传遍全世界。并开始了奥运会上各种宣传小册子、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的广告、新闻公布的预备工作。 第三期: 目标:成功地使精工进入世界最先进的计时行业。 方法:在东京体育馆内竞赛大厅的竞技计时装置完成时举行盛大典礼,这些装置被世界新闻界誉为“日本科技的精华,无以伦比的结晶”。奥运会期间,同时推出精工的广告;向奥运会的代表,每人奉送一只精工表。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公共关系的形成、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之父”是() 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2、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 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 3、()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 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 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 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A.艾维·李 B.伯内斯 C.卡特利普 D.哈洛 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A.法国 B.奥地利 C.英国 D.美国 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 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二、多项选择 1、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 A.文化心理条件 B.军事条件 C.社会政治条件 D.经济发展条件 E.物质技术条件 三、判断题 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 动也就越重要。 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四、简答题 1、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目前存在那些主要问题? 六、论述策划题 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 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是()。 A、媒介公众 B、顾客公众 C、政府公众 D、社团公众 2、评价社会组织好坏的指标是() A、知名度 B、美誉度 C、产品质量 D、服务质量 3、()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和评价,它通过公众的态度得以表现。 A.组织形象 B.组织信誉 C.公众态度 D.企业美誉 4、公共关系的实质是() A.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行政关系 C.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经济关系 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 5、大众传播媒介中,公众接受时有参与感的是( )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2014年6月) 一、判断题(共计20分。每题1分,在答题纸的题号后选出正确答案。) 1.公共关系学所说的公众,特指与具体社会组织有利益关系或利害关系的人或人的群体。A A.正确 B.错误 2.公共关系学所说的社会组织指社会上的各种组织机构,比如企业、学校等,公共关系学就是研究各种组织行为的学 科。B A.正确 B .错误 3.公共关系在美国产生时,主要在两个领域滋长。一是在政治领域,二是在工商业领域。A A.正确 B.错误 4.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其本质的规定性是组织的形象管理。因此,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形象管理 的学问。A A.正确 B.错误 5.社会组织形象简称组织形象,是指组织的建筑物、活动场所等显示的面貌。B A. 正确 B. 错误 6.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评价组织形象的基本量化方法。B A. 正确 B. 错误 7.对组织形象进行定性研究的一般思路就是对组织内在精神品质、外观面貌、行为风格三个方面的构成因素进行比较 分析。A A. 正确 B. 错误 8.传播意为广泛散布,本质上指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上的移动和变化。A A.正确B.错误 9.按照公共关系管理的理念,社会组织自觉维护公众利益越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越高大。A A. 正确 B. 错误 10.新闻宣传的核心要求是新奇性。B A. 正确B. 错误 11.新闻稿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是打乱新闻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把最能吸引人注意的事情编成简短的内容放 在前面,细节性的介绍放在后面。A A. 正确 B. 错误 12.知晓层次的传播目的在于扩大知晓公众的数量,提高知名度;所以在公关实践中也可以通过制造社会新闻、甚至 是反面新闻来达到这一目的。 A A. 正确 B. 错误 13.政府公共关系管理要始终围绕政府重要领导人的形象建设问题开展活动。B A.正确B.错误 14.吻手礼主要流行于欧美国家,一般是男子见到未婚女子时,先垂手立正致意,然后用右手或双手捧起女士的右手, 俯首以微闭的嘴唇象征性地轻吻一下其手背或手指。A A.正确B.错误 15.展览会是一种综合的传播方式,基本的传播手段是利用实物和图像,其综合性也就是实际物品和图像的综合应用。 B A.正确B.错误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礼俗,比如,不能穿鞋进入清真寺,不带棍棒进入蒙古包等。A A.正确B.错误 17.调查,即调查研究,分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两个步骤。A A.正确B.错误 18.社会组织的机构设置灵活多样,团队结构的特点是打破部门界限,把决策权下放到工作团队队员手中,对员工的 要求比较高,既有专业背景,又要有复合型的多方面素养。 A A.正确B.错误 19.刺激、学习理论就是采用一些诱惑性的办法,以推动人们自觉学习。 B A.正确 B.错误 20.在公关活动中,与人握手时应面带微笑,同时环顾四周,注意他人的态度。A A.正确B.错误 21.艾维·李提出“讲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等主张,他的公关实践理念成为了当时公共关系实践的理论原则。A A.正确 B.错误 22.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在出版了多部著作的基础上,在纽约大学首次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A A.正确B.错误23.公众具有多样复杂的整体性,是指公众对于组织来说,在管理上是一个整体,但是,由于公众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内心世界很复杂,所以,这个整体是复杂多样的。B A.正确B.错误

公共关系学和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综合作业(2010年10月8日)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评分 请每位学生用A4纸自行下载,于2010年11月2日前做完,交给科任老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共关系调查 公共关系调查是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搜集公众对组织主体的评价资料,进而对主体公共关系状态进行客观分析的一种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2、公关礼仪 公关礼仪:公关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社会组织极其成员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等的总称。 3、交际型公关 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5、4C’S理论 4C"S理论:4C"S理论它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

二、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 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更正:艾维·李创办美国第二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3. 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更正:公共关系不完全是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4、在公关调查中,随机抽样法是一种准确率高,且又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 更正:在公关调查中,全额抽样法是一种准确率高,但又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 (√)5、公关广告和商品广告都属于付费的宣传活动。 (×)6、界点是谈判者制定价格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全部谈判的价值基础。 (×)7、出资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社会大环境,所以赞助活动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更正:出资赞助公益事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社会大环境,所以赞助活动是以 提高社会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8、CI是一种信息传达的象征和符号,而非企业形象和个性本身。 (×)9、在社会交往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等原则。 (√)10、与企业相比,事业团体的突出特点就是非赢利性,所以完全不具有经济功能。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2-2013第二学期 一、考试形式和时限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考生必须独立完成,不得讨论。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考试题型和分值比例 1.单选题。每题1分,共16分。 2.多选题。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4分。 3.排序题。每题3分,共6分; 4.配对题。每题2分,共10分; 5.判断改错题。正确的只需打√;错误的打×,并改正错误,每题3分,共24分; 6.论述题。15分; 7.案例题.15分。 说明:试题1-2须在答题卡上完成。试题3-7,须在答题纸上完成。 三、关键概念 公众、公共关系观念、公众导向观念、组织形象、CIS、CS活动、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知觉的选择性、心理定势、从众心理、逆反心理、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媒介事件、危机管理 说明:关键概念涉及配对题 四、基本原理 1.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2.公共关系观念的演变3.公众的识别4.公众的发展过程5.公共关系的运作过程6.公共关系评估7.信息的处理8.传播的过程9.公共关系调查10.CIS运作程序11.根据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传播的类型12.马斯洛需要层次的内容13.态度形成和改变的阶段 说明:基本原理涉及排序题

五、论述题 1、是不是所有组织都有必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请结合所在的单位或所熟悉的单位实际说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P81 答题思路: (1)基本观点。并不是所有组织都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 (2)基本理由: ①一个组织是否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要根据组织自身的运行和发展需要来决定。 ②不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的组织也需要公共关系。 ③不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的组织,其公共关系职能可以被分散在其他职能部门之中。 (3)结合实际。以所在的组织或所熟悉的组织来说明。 2.组织积极承担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吗?组织应该如何处理社区关系?P304,P165-166 答题思路: (1)组织积极承担社区内的公共事务或公益活动并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可以结合赞助活动的 目的来说明赞助活动的意义。 (2)结合实际说明组织应该如何处理社区关系 3.请结合实际说明实物媒介在组织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P198,P202 答题思路:实物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1)媒介的概念和实物媒介的概念。 (2)实物媒介和实物传播的特点。 (3)实物媒介的类型。 (4)举例说明实物媒介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 4.举例说明组织面对批评报道的基本对策。P164-165 答题思路: (1)对批评报道的基本态度和对策。 (2)对于属实的批评报道,基本对策。 (3)对于失实的批评报道,基本态策。 (4)举例说明 5.请你对企业如何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和纠纷的问题,谈谈你的见解。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章节考点汇总,考试重点标识板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小册子】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P2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杰夫金斯)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三、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1、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P5-6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三个角度:P7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简述)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四、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者之间的联系)P10-13(简述、案例) 1、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答案)(1)

1、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A ) A 、 publicrelations B 、 publicrelation C 、 publicationrelations D 、 publication relation 2、公共关系学可直接称为( A ) A 、公众关系 B 、人际关系 C 、人群关系 D 、社区关系 3、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 6、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C ) 7、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A ) 8、公共关系的中介环节是( B ) 9、( B )是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 小。 第2章 第1章 A 、大众传播 B 、传播 C 、人际沟通 D 、 舆论宣传 A 、社会公众 B 、传播 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社会公众 B 、传播 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社会公众B 、传播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潜在公众B 、边缘公众C 独立公众 D 、知晓公众 10、(C )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 或未表态的公众。 ,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 A 、潜在公众 B 、边缘公众 C 独立公众 D 、知晓公众

11、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 上著名的(C)。 A、报刊宣传运动 B、便士报C揭丑运动D、民主政治运动12、1906年, 艾 维李发表的著名文件是(B)。 A、《有效的公共关系》B《原则宣言》C《公众舆论之形成》D、《公共关系学》 13、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艾维。 李)。 第3章 16、组织形象的基础是(D)。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C机构形象D、产品形象17、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组织名称和商标是处于(B)。A、初创时期B、发展困难时期C发展顺利时期D、形象受损时期 1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D)的。 A、外部公众关系 B、顾客公众关系 C、媒介公众关系 D、内部公众关系 19、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众关系的(D) 。 A、优化环境功能 B、提高素质功能C塑造形象功能D、协调关系功能 20、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A)。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C从利益出发D、从专家意见出发 21 、组织最需要广告宣传,可恰恰拿不出大笔广告费是组织处于( 初创时期B、发展困难时期C发展顺利时期D、形象受损时期A)A、 第4章 26、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D) 。 A、管理者 B、领导者C生产者D、管理部门

公共关系学资料

公关关系学 一、名词解释(5*4'=20') 二、简答题(4*10'=40') 三、论述题(2*20'=40') 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日常运转中所发生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沟通、形象塑造、协调关系等活动,其目的最终是达到组织的和谐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主体性、客体性、双向性、长期性、公众性和目标性。 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交往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第一,主客体的范围不同。人际关系的主体是个人,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广大的社会公众。虽然都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但从主体和客体的范围来说,公共关系要比人际关系广泛很多。第二,追求的目标不同。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是以个人为出发点,试图建立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环境,在整个过程中,体现的也是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公共关系属于组织经营管理的范畴,它不能仅局限于组织内部的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关注组织外部关系的和谐,要求做到内外结合,同时也不能仅局限于眼前人际关系的协调,还要注意长远发展。第三,传播的手段不同。公共关系传播的手段主要是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也包括人际传播,而人际关系传播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传播以及书信、电话等进行信息的沟通。公共关系涵盖着人际关系的某些方面。但人际关系不能替代公共关系,它的活动内容、范畴、手段更多的体现自然人或单纯人的特点。而公共关系则强调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建立组织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因而公共关系与现代传播学密切相关。 联系: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有着许多交叉的地方。一方面,他们两者的对象都离不开人或人群。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结成的关系,没有公众,没有人群便不存在公共关系。组织开展的一切公共关系活动都是针对公众的,因此公共关系人员的工作对象就是人,即公众。人际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是构成这一关系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两者所遵循的原则有相似性。两者都遵从平等待人、友好合作、真诚相待的原则。公共关系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公共关系活动除了运用大众传播手段以外,也常常通过人际关系的沟通方法来进行。 3、公共关系状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社会关系现象,即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它是对组织公共关系状况的总体判断,是考察组织的管理效能、服务水平、竞争能力的指标。 4、公共关系意识:指经过公共关系实践和公共关系知识积累之后,对公共关系经验的高度概括与升华,是一种自觉的公共关系观念。具体包括:公众意识、协调意识、形象意识、互惠意识、信誉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创新意识。 5、公共关系活动:指一个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措施为组织创造并维持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一种社会实践,它是由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项公共关系活动构成。 6、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功能: (一)信息功能: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功能。公共关系首先要发挥收集信息、监测环境的作用。公共关系按其活动的周期看,一般是从信息收集开始的。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 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a4294287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答案 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 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交际型公关: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 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 等。 3.媒介关系:叫做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 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这种关系含有双重人格关系:其一,大众传播是社会组织与其他公众信息沟 通的“中介”环节;其二,大众传播本身也是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保持与媒体的良好关系为公共关系的重要内 容。 4.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 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5.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就是企业根据社会的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企业使命回答了 企业“干什么”的问题,是构成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企业使命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树立 了崇高使命感的企业,才能不断创造新成就,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6.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 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7.公关礼仪:公关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社会组织极其成员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 德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等的总称。 8.CS理论:CS是英文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意为“顾客满意”。CS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 意度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求,尽可能全面 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利益。这里的"顾客"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对象,而且指企 业整个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问答题 1、什么是“公众”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公众有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2、举办新闻发布会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组织新闻发布会,是公关部门经常性的业务工作。在筹备记者招待会时,组织要注意以下问题:①邀请记者。记者招待会邀请记者的范围要根据会议的主题而定,如果事件影响仅限于一个地区,只邀请本地各媒体记者就可以了。如果事件涉及全国范围的广大公众,则必须邀请中央及地方各主要媒体的记者。②统一宣传口径。某一新闻发布到何种程度,在记者招待会前一定要在组织内部统一口径,以免因参加会议的人员说法不统一,造成记者报道失实。③选择主要发言人。记者招待会的主要发言人一般应由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性。④准备报道提纲和答案要点。公关部门的负责人在会前要熟悉主要发言,并根据主要发言整理出报道提纲。报道提纲应包括主要发言的基本内容,并附有背景材料,有关资料,图表照片等等。⑤准备好会场。组织在记者招待会召开前一定要认真选择会场,会场外部交通方便,环境干扰少。会场内应气温适宜,座椅舒适,灯光明亮,电源设备充分,便于录音、录像和安装各种通讯设备。⑥会议主持人的准备工作。记者招待会的主持人一般由公关部的负责人担任,主持人应当语言幽默,机智灵活,善于控制会场上的气氛。⑦准备辅助工具。在记者招待会前,组织要准备好各种辅助工具,如图表、幻灯、照片、地图、模型、实物、录音、录像等等,以使记者招待会产生最佳的宣传效果。⑧安排好记者活动。在记者招待会的前后,组织可安排记者参观、访问、摄影、摄像,还可以举行宴会、旅游等联谊活动,但要事先准备好交通费、小礼品等。 3、办好一次庆典活动,你认为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要办好一次庆典活动,应认真做好以下的一些工作:第一,精心选择对象,发出邀请,确定来宾。第二,合理安排庆典活动的程序。第三,安排接待工作。庆典活动开始前,应作好一切接待准备工作。第四,物质准备和后勤、保安等工作。庆典活动的现场,需要有音响设备、音像设备、文具、电源等。总之,要做到认真充分,热情有礼,热烈有序,就会使庆典活动取得成功。 4、调查人员在设计问卷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公众,慎重选择所提问题,防止对公众情感造成伤害。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2,公共关系的定义: A,治理讲:突出公共关系的治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讲: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 C,传播治理讲: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治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 是一个组织与其有关公众之间的传播治理. D,咨询讲: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 E,关系讲: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和谐讲:是关系讲的深化,指和谐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讲: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排列了公共关系的14 种特点. 4,确定PR 本质的依据和方法: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差不多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点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明白得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 A,PR 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 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成效等差不多要素的治理,即传播(沟通)治理. (现代组

织经营治理的"四大支柱" :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 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治理学为要紧依靠的传播治理学或组织传播学.(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 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治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6,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7,公共关系活动(实务):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和谐组织和社会关系,阻 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工作.(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是否有现代的公共关系意识和科学的公关理论作指导.) 8,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阻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 治理哲学,它指导着公关实务工作的健康进展,渗透到治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9,组织:是PR 活动的主体,即PR 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10,公众:是PR 传播沟通的对象. 11,传播沟通:是PR 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PR的方式: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言语沟通,文字沟通, 非语言文字沟通的方法等;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物媒介的技术等.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公共关系的运行机制确实是传播沟通. 12,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全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A. 公共关系意识 B. 公共关系观念 C. 公共关系状态 D. 公共关系策划 正确选项:C 在国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 A. 社会团体公共关系 B. 企业公共关系 C. 事业单位公共关系 D. 政府公共关系 正确选项:D 被誉为美国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最早出版的一本公共关系著作是()。 A. 《共同原则宣言》 B. 《公众舆论这凝结》 C. 《公众关系学》 D. 《有效公共关系》 正确选项:A 下面哪个不属于公共关系观念的容()。 A. 形象观念

B. 传播观念 C. 互惠观念 D. 客户观念 正确选项:D 下列属于公共关系日常工作的有()。 A. 展览会 B. 编印企业报刊 C. 记者招待会 D. 社会赞助 正确选项:B 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 A. 管理者 B. 领导者 C. 生产者 D. 管理部门 正确选项:D 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A. 美誉度 B. 信誉度 C. 知名度 D. 成熟度 正确选项:C

下面哪一项不是公众调查的容()。 A. 社会调查 B. 公众态度 C. 公众需求 D. 意见领袖 正确选项:A ()是公关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A. 媒介公众 B. 社区公众 C. 消费者公众 D. 名流公众 正确选项:A 不受空间限制,传播围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A. 电视 B. 报纸 C. 广播 D. 杂志 正确选项:C 人际沟通的禁忌有()。 A. 找到沟通经验区 B. 学会保持沉默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1]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 吕维霞老师 一、选择题 1.艾维·李是公共关系学创立的鼻祖,他的最根本的公共关系理念是( B )。 A、凡宣传皆好事 B、说真话 C、双向对称 D、投公众所好 2.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是( B )。 A.生产力改变 B.市场经济 C.人际关系复活 D.有剩余产品 3.人口数量、年龄构成、生理状况、文化水平构成了社会组织的( D )。 A、经济环境 B、政治环境 C、自然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4.公共关系主体处于公共关系的( A )位置。 A.核心 B.一般 C.次要 D.被动 5.标志我国公共关系走向职业化和行业化的道路的事件是( B ) A、1986年上海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B、2000年推行公关员职业上岗考试 C、1985年深圳大学设立公共关系专科 6.传播主体向相对集中的较大的公众群体进行传播( A ) A、公众传播 B、大众传播 C、小团体传播 7.被称为“无边界的媒介”的是( D ) A、广播 B、电视 C、有线电视 D、因特网. 8.公安、税务和上级管理部门属于( C )公众。 A、组织公众 B、社团型公众 C、权力公众 D、媒体公众 9.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帮助组织制定相应的对策,这称为( B )A. 开发 B. 论题处理 C. 危机管理 D. 公共事务 10.知名度是( C ) A.社会评价好坏程度的指标 B.表示关系好坏的尺度 C.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11 。宣传型公关的效果侧重于(A ) A.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B.加强与公众之间的情感 C.提高组织的美誉度12.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 A ) A.速度快、范围广、回答率高 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考虑,从容作答C.可以相互探讨,深入探讨,加深印象 13.通过记者招待会形成舆论效果是一种( C ) A.大众传播方式 B.人际传播方式 C.两极传播方式 14.知名度要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效应,必须以( C ) A.人力、物力为基础 B.人事关系为基础 C.美誉度为基础 15.两极传播理论的首创者是( C ) A、拉斯韦尔 B、格鲁尼格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新)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1、公关三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活动。公关三特征:以事实为依据、以传播为手段、以互惠为原则。 形象: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也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2、公共关系的含义: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它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学科这三种指代。 3、组织形象识别:组织形象识别是由社会组织制作识别体系,进行公关传播活动,进入公众视野,从而形成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识别系统包括:物系统——VI(设计整合化)——组织的脸 人系统——MI(理念共识化)——组织的心事系统——BI(活动环境化)——组织的手评介组织形象的三个基本指标:认知度(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包括深度和广度)、美誉度(一个社会组织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和谐度(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 4、公关的兴起和发展: 1\艾维.李,核心理论:公众必须被告知—向公众讲真话; 2\伯纳斯,核心理论:投公众所好; 3\卡特里普与森特,《有效公共关系》,公关圣经; 4\格鲁尼格,公关实践的四种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非对称模式,双向对称模式。 5中国公关兴起的背景: 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政府本位走向社会组织本位;社会媒介资源匮乏走向媒介化社会。 中国公关目前存在的问题: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整个公关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服务规范;高素质公关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中国公关业的迅速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公关理论水平滞后于公关实践水平、公关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性研究、公关研究者的理论视角存在偏差、公关理论研究资源严重缺乏。 中国公关发展趋势:公关运作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融合趋势大大增强;公关公司定位从代理性发展为咨询顾问性;公关专业服务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中资客户将成为中国公关咨询业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公关人才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公关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4、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广告本质属性——“付费性”;新闻本质属性——“真实性”;营销本质属性——“交易性”;人际关系本质属性——“个体性”)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即“第三方市场”。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公众——环境”关系: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通过倡导组织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说通、监督和制造民意,公关人员扮演着“组织的良心”和“道德卫士”的角色;从公众、环境的角度来看,它又代表着公众和环境的意见,向组织传达、沟通。 4、公共关系“4P”: 公众性:Public,是一种对象性;公开性:Publicity,是一种手段性; 公共舆论性:Public Opinion,是一种内容性;公益性:Public Interest,是一种伦理属性。 5、公共关系基本特征: 说真话:是有效公共关系的一个必要条件——信息真实、态度真诚、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 做善事:是积极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利己利人,有社会责任感。 塑美形:是成功公共关系的追求目标——对组织美誉度、和谐度的提升(理念美、行为美、视觉美) 公共关系通俗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的科学和艺术。 6、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说服:改变组织或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制造舆论;影响民意。 倡导:倡导一种组织定位和品牌个性;倡导一种文化认同;倡导优惠的产业政策、优良的以营环境、健康的消费理念。 咨询:为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传播管理;关系管理;声誉管理;危机管理;议题管理;活动管理。 7、公关与新闻的比较: 相同点:1都是一种信源的提供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新闻依赖于公关人员提供的信息。2他们都有相似的价值观,即以事实为基础,以说真话为原则,代表了第三方立场,具有一定的公信力。3他们在舆论上互相控制,在信源上互相依赖,为了交换资源和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