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C的10个真相


关于VC的10个真相(上) by ReachVC 桂曙光
1、VC会错过好项目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BVP)是美国一家创办有近100年历史的著名VC,他们已经成功帮助100多家企业在纳斯达克等全球各地的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Forbes 2006年排出的100名高科技投资人当中,BVP占有4个席位。即便如此成功,他们却错了Google、Intel、苹果电脑、Lotus、Compaq等一大批知名公司,而这些公司间接成就了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KPCB等全球VC标杆的地位。BVP的合作人在苹果电脑上市前的Pre-IPO融资中,认为价格“太贵了”;说eBay是“只有没脑子的人才会看上它”;对于联邦快递,有7次投资机会都没有投;对于Google,他们当时租了BVP一个合伙人的朋友家车库办公,BVP的合伙人听了这个朋友的推荐后,说:“除了从车库走,我还能怎么离开你们家?”
国内最知名的本土VC——联想投资也有错过好项目的经历。腾讯QQ的团队曾找到刚刚成立的联想投资,结果,投资经理看不太懂,就把他们给打发走了。再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又错过了百度、盛大、药明康德等项目。
事实上,VC界这样看走眼好项目的事情并不罕见,不过却很少有VC敢于像BVP、联想投资一样公开出来,有少量VC至多也只是在公司内部讨论或者检讨自己的过失,“成功的案例才是赚钱和炫耀的资本”。历史上很多成立比BVP晚好多年的VC早就没了踪影。为什么BVP能够一直活下来,还活得不错?其实,优秀的VC并不是永远都不错过好项目、不投资坏项目,而是犯的错误比别人少一点,抓住的机会比别人多一点。
既然连成功的VC都会看走眼、放过好项目,下一次创业者在被VC拒绝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丧失继续寻找VC的信心了。
2、VC竞争激烈
VC,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行业,很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想加入VC公司,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转变成了VC,大量创业者的目标是“公司上市了,转头做VC”,很多大型企业设立了专门的VC投资部门及子公司,一批券商已经和正在投身VC,甚至连很多江浙富商、山西煤老板也拿钱做VC。
但光鲜的背后,VC行业的竞争其实非常激烈,甚至用“惨烈”来形容也不为过。
VC之间的竞争,其实主要是项目的竞争,毕竟只有把钱投资到好项目中去,才能获得好的投资收益,才能给基金的出资人好的回报。这有这样,他们才能继续募集更多的自己,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所以,做得好的VC,不断在募集新的基金;而很多做得不好的VC,默默地消失掉了。
VC竞争项目,或者叫“抢”项目,主要有这么几种方式:第一种是价格,对企业的估值高,别人投500万,你投1000万,其他

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基本可以胜出;第二种是品牌,有些VC投过很多知名公司,在资本市场有很大的名气,他们通常可以在相同,甚至略低的价格条件下胜出;第三种是速度,有些VC从第一次接触项目,到最后签署投资协议,中间需要6个月,甚至1年的时间,他们这样花时间做详细的项目调研是可以降低风险,但有些胆子大、动作快的VC,他们可能3个月就抢先投进去了;第四种是关系,通常VC喜欢广交朋友,通过朋友的网络,拓宽项目来源。有些地方性的VC,对于当地的项目,会有很多信息来源和人脉资源。有些政府背景的VC,通过项目所在地的政府施压,可以抢在其他VC的前面。还有些VC,通过跟大牌VC搞好关系,跟着他们玩。
所以,当你的公司那一天做到几亿销售额、几千万利润、并且还在高速成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公司门口排队要求跟你见面的VC打起来了。
3、VC的傲慢与无知
我有很多认识的或合作过的VC,他们大多很出色,对待创业者也很友善。当然也有许多并不怎么样,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投资。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基本都有一个傲慢自大的共性。这些傲慢的VC认为自己无所不知,通常在各种会议、论坛里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他们在跟创业者见面的时候,还没有听明白创业者说的是什么,就开始对创业者进行批判,“指导”他们应该怎么做。见过最离谱的VC是半躺在椅子上,斜着眼,扬着下巴跟创业者“交流”,期间还要拿着“黑莓”手机收发邮件、打打电话什么的。
这些VC多数是那种想要显示自己有多聪明的年轻VC,他们其实没干过什么,只是读过MBA、在国外投行干过,然后想办法混进VC公司,对行业没有多深的了解,对企业的运营可能一窍不通。
另外一种VC也很讨厌,他们以前是成功的创业者。因为他们通常有丰富的创业经验,觉得自己可能给创业者很多帮助,于是就忽视自己作为VC和创业者之间的界限,不是去全力支持创业者,通过董事会来解决企业出现的问题,而是参与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去,干预创业者对企业的掌控,他们可能认为创业者是为VC打工的。而真正优秀的VC,他们知道不管自己曾经多么成功、经验多么丰富,投资之后,他们就需要信任和依赖创业者。
还有一类比较初级的VC,他们把创业者当作免费的老师。想要了解哪个行业和领域,就以VC的身份、投资的名义,找一批这方面的创业者过来聊,创业者通常会受宠若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圈聊下来,VC成了半个“专家”,创业者们做了免费的培训。如果创业者能够提供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且在商业计划书中进行详细的行业分析、竞争对

手分析的话,VC就更喜欢了,这样他们不但了解的行业,还扫描了一遍这个行业的项目,还跟创业者交上朋友(以后持续学习、帮忙评估项目、推荐项目等都用得着),一举多得。
4、VC不会投资有风险的公司
VC被称为风险投资是不太合适的,更好的叫法是“创业投资”,是针对初创和成长期的创业企业进行投资。在美国,VC主要投的是商业模式有比较大的爆发力和扩展性、比较轻资产、跟新经济相关联的初创公司,比如TMT领域、替代能源、环保和生物科技。
中国的VC也确实投资过一些TMT领域的项目,比如最早的新浪、百度等,2003年Web2.0之后,更是有一批拷贝美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公司拿到大把的美金,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06年底,好像哪家VC没有投资1、2个web2.0的项目就丧失了一个巨大金矿一样。可是美国模式在中国不好使,中国终究没有出现Youtube、Myspace、Facebook一样级别的公司。
于是中国的VC开始寻找新的投资去向,从2006、2007年开始一大批在成熟的VC市场无人问津、已经过气的行业,在中国突然成了香饽饽,比如种茶种菜的、养鸡养猪的、剪头洗脚的、制衣制鞋的、卖水饺卖火锅的,等等企业成为VC追逐的一个趋势。这些被投资的企业的共同特点是:传统生产服务行业、企业规模很大、企业处于成熟期、短期内(2-3年)有上市的可能。VC的单笔投资额度也越来越大,很多外资VC对于二、三百万美元一下的项目根本不看,有些VC甚至只投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甚至Pre-IPO的项目。
VC被称作风险投资,并不是他们愿意承担风险,恰恰相反,他们的最根本原则是通过前期的尽职调查,以及投资后的协议控制,要尽量规避和降低投资风险。投资更为成熟的项目,也是一种规避投资风险的方式。说实话,中国的VC称为Very Conservative(非常保守)可能更为恰当,因为他们的大部分都在做PE的工作,而不太愿意投资偏早期的项目。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国内的成熟好项目实在是太多了,不投白不投;另外,这种风险小的投资,容易让VC获得成功案例,扬名立万,这对于他们在VC圈生存是很有帮助的。
只有发明专利、创意想法的创业者们,就不要劳神费力去找VC了,你们离VC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5、VC不会提供什么增值服务
国外的VC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在运营,有很多做得极为出色的VC都超过六十岁了。合伙人级别的VC、甚至是投资经理大部分都是在某个行业浸淫了很多年,已经对一些对行业非常熟悉、理解非常深厚。与此不同的,中国的VC机构大多是由一些30、40岁左右的人在管控,甚至出现了很多80后的VC合伙人。
优秀的VC公司由于

其合伙人有广泛的行业关系和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确实能够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很多增值服务,但是也有很多VC公司的增值服务流于口头上的空谈。
VC常常宣称的增值服务有这么几种:
“帮助企业进行市场拓展。”要提供这项增值服务,VC必须对市场营销有很深的体验,可事实上绝大多数VC合伙人并没有市场营销的工作经验和背景,他们更多的是财务、投行、技术等背景,真正做市场营销出身的VC非常少。
“提升公司品牌。”媒体对VC的关注跟普通老百姓对VC关注还有巨大的差异,VC投资了公司,可能对于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有一定的“被认可”的效应,但对于消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老百姓来说,还不如在电视或报纸上做个广告来的有效。
“物色高级管理团队。”VC通常有非常广泛的人脉资源,但事实上他们找来的职业经理人未必称职,他们可能对VC更忠诚,他们可能有大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但未必适应创业企业,他们空降到公司之后可能导致无法服众,他们进入公司很可能引入新的矛盾而且会增加经营成本。
“规范公司的财务管理。”的确,在VC投资之前,绝大多数公司的财务管理是比较混乱的,但这基本上不会影响公司赚钱,否则VC也不会投资。VC声称可以协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可实际上绝大多数VC合伙人并不熟悉财务管理工作,他们最多也是帮企业聘请一位CFO。如果公司真的需要规范化财务管理,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请一个有经验的会计师或者请财务咨询公司帮忙。
当然,VC还可以很多其他增值服务,比如“战略”、“上市”等等。有些VC公司只有那么3、5个合伙人,一年要投资10多个项目,平均每个合伙人需要在10多家公司做董事,他是如何给公司提供增值服务的,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实话实说,大部分VC只是在被投资的公司做得非常好或者非常糟糕的时候,才会出来掺和一下。(ReachVC 桂曙光)
(声明:本文来源于“ReachVC 风险投资专家”,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23571207.html,/post/629.html)



6、VC也需要企业的增值服务
分众传媒的上市及上市后收购框架传媒、聚众传媒、好耶、玺诚传媒等公司,让众多VC收益颇丰。不仅如此,由于分众传媒可能是国内涉及VC最多的创业企业,也是让最多VC赚到钱的企业,因此,分众传媒也是被VC用来作为品牌宣传用得最频繁的案例。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好女人,其实好VC的背后也一定要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好案例。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仅给予VC必要的资金回报,同时,按照VC的话来说,也给VC带来了增值服务——品牌影响力。这一方面有利于VC去募集资金,说服出资人投资,另外,

也有利于VC树立行业地位,在争夺好项目的时候,有些竞争优势。
VC通常会在自己公司的网站上,列出投资项目清单,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些已经成功退出的,行业知名度高的公司。至于哪些已经死掉的项目,通常是一概不提的。也有些VC会为每一个投资案例做一个精致的牌子,统一挂在公司“业绩墙”上,这样初来乍到的创业者就很容易被唬住了。就连最近出事的红鼎创投,也把子虚乌有的投资项目放在网上,作为忽悠的资本。
除了VC圈之外,那些成功的企业,知名度通常要比VC要高很多,所以,在很多行业会议、资本论坛、电视节目等场合,VC在介绍自己的时候,通常会这么说:“我是某某VC公司的某某,我们的基金有N亿美元,我们投资过百度、盛大、分众、等公司,…...”。
不仅仅是VC公司需要借助成功公司的影响力,VC的投资经理和合伙人也需要。很多VC合伙人就是靠着在一、二个成功案例的投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从而树立在VC界的影响力,要么跳槽到更大牌的VC公司,要么另立门户。但也有很多VC投资人还躺在5年、8年前的案例上吃老本,却再也投不到一个好项目,他也就慢慢淡出了创业者和VC圈的视野了。
说到底,VC公司和VC投资人的立身之本还是投资到好的项目。
7、VC的社会贡献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目前,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有500万户左右,他们贡献了GDP的60%左右,上交的税收超过总额的一半,还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但VC每年投资的企业数量是多少呢?据统计,最近几年国内VC的投资案例数量最多也就每年400、500家左右,这还要算上一半左右的投资是针对同一家公司的后续追加投资,每年的投资总额也就30、40亿美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不到300亿。这样的蜻蜓点水般的投资,只是让VC挑中那些鹤立鸡群的优质企业,并给他们锦上添花一下。
通常的看法是VC可以促进科技创新,这也是无稽之谈,基本上国内的VC没有几家会投资研发型的公司,相反,对于抄袭国外现成商业模式的项目、拿钱可以快速复制的项目,他们却是一窝蜂扑上去。所以,我们看不到几家VC投资的公司研发出了什么芯片、新药、精密仪器、等等,却看到他们把几十亿美元投进一大堆这样的公司:盗版猖獗的视频网站、大打擦边球的交友网站、无处不在并造成视觉污染的广告牌、等等,VC的这些投资已经造成了某些行业的虚假繁荣。
对VC来说,他的唯一目的是获得投资回报,所以,为了到达目的,有时会投资一个卑鄙无耻的混蛋或者是一家没有社会公德的公司,只要这个混蛋或公司能为他挣钱。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公

司得到VC的投资:做流氓软件的互联网公司、有环境污染的化工企业、用医疗垃圾加工化妆品的公司、可以提炼出毒品的医药中间公司、.......。
有时候天使投资人倒是愿意通过支持和帮助创业者的方式,来回馈社会。所以,他们经常愿意投资那些初创的、风险更大一些的、有一定社会意义的项目。我也认识很多优秀的VC,但是还没有任何VC有回馈社会的动机。
8、VC也差钱
VC的基金通常是10年左右的生命期,VC公司可能在前面的4-5年要把钱全部投出去,后面几年把投资的项目退出,实现投资回报。通常,GP会把1半左右的资金用于新公司的初次投资,另外一般用户后续追加投资。比如,一个1亿美元的VC基金,5000万左右会用于对新项目进行初次投资,如果这些项目中的一些发展不错,另外5000万左右就用于追加投资。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初次向VC融资的创业者而言,VC基金的规模比实际数字要小一半左右。
另外,对于占国内主流(有限合伙制)的VC基金,其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机构和非常富有的个人,机构包括公共养老基金、公司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富裕个人、捐赠基金/基金会等。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报告,机构投资者(VC出资人)自身的资产配置中,有50-60%是投资于上市公司的股票,20-30%是投资于债券,投资给PE和VC这类私募股权的比例都很小,通常是5%左右。这些出资人并不是在VC基金设立之初就投入全部资金,而是采取承诺制,就是说按照基金的投资进度(4-5年),分期分批出资。在2008-2009这次金融危机中,全世界股市跳水,很多VC出资人的上市公司股票资产严重缩水,相对而言,他们承诺给VC基金的资金就占据了更多的比例,这就违反了他们自身的资产配置原则。于是,很多VC出资人被迫违约,放弃对VC基金继续出资,导致很多VC基金实际可以投资的资金,要小于号称的基金规模。比如声称1亿美金规模的VC基金,可能最后只分期到账8000万美元。
还有一点,VC公司管理VC基金是要收取管理费的,通常管理费是基金总额的一个比例,每年2%左右,管理费在基金存续期内每年收取。由于有一部分钱VC公司以管理费的形式花掉了,所以能够用于投资的资金是会小于VC基金总额的。比如1亿美元的VC基金,每年的管理费是200万美元,10年生命期就是2000万美元,所以,真正能够用于投资就只有8000万美元。
所以,实际上VC公司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是比看起来要小很多,他们是差钱的。对于VC公司的合伙人,他们拿着丰厚的管理费,似乎不差钱。但这也有例外,比如国内人民币的合伙制基金,有些出资人是按实际出资额给管理费,

1亿规模的基金,如果第一年出资人只给VC基金出资1000万,VC公司的管理费就只有1000万的2%——20万,那VC公司的合伙人就差钱了。更有甚者,有些出资人是按实际投资额给管理费,如果哪一年VC公司没有投资一个项目,那就没有管理费,VC公司更是差钱了。
9、VC不会控制公司
很多创业者在找VC之前最为顾忌的,是担心VC投资之后会控股公司,以后创业者就无法对公司做主了。
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VC之所以投资某个公司,并不是想去控制公司的运营,而是看到这家公司、这个创业者能够把公司做大,他们希望能搭搭顺风车,跟着创业者一起赚钱。所以,他们也担心创业者无法控制公司,无法对公司的发展做主,或者是没有前进的动力。VC要降低这种顾虑,通常在第一轮投资的时候,只要求30%左右的股份,保证创业者还是大股东,即便经过后续1、2轮的融资稀释,创业者还会持有可能超过50%的股份,这种他就有足够经济利益和公司的话语权,有理由埋头拼命做好公司,否则他随时都想着去找个高薪的工作,做个甩手掌柜。
当然,如果创业者在公司做大之后,发现自己能力的不足,愿意把公司管理权让贤给VC认可的职业经理人,自己只做股东,VC也是可以接受的。
说VC不会控制公司,并不表示VC不监管公司。为了保证投资的安全,VC会通过签署投资协议、进入董事会、派财务总监等管理人员的方式,对公司的运营进行监管。
投资协议可以看作是创业者和VC之间的“君子约定”,但创业者可以选择不做君子,而做小人。中国的现状就是人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契约精神,同时违法成本非常低。另外更重要的是,国内的法律体系和政策并不支持美国VC那些常规的、对投资者进行保护的协议条款。比如,优先股的权利、投资人董事的否决权、动用大笔资金银行需查看“董事会决议”、等等,这是造成大量创业者“出轨”事件的外因。即使这样,VC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谁叫他识人不善呢。曾听到一个融资的创业者说过:“就怕他不投资进来!”后话不言而喻,“进来”就不怕你了!
10、VC不看商业计划书
创业者在找VC融资之前,通常会辛辛苦苦地拼凑出了一份几十页、甚至10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有些人还会花钱找中介公司帮忙写。但是,最近美国马里兰大学斯密斯商学院的2位教授和1为博士生做的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商业计划书的好坏跟融资成功与否没有关系,根据商业计划书的内容,无法预知哪家公司能获得VC的青睐。当然,这并不表示写一份商业计划书完全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因为它还可以作为公司日常运营的指导文件。但是,它

并不能带来钱。
如果商业计划没有用,什么才有用呢?VC不看商业计划书,怎么了解项目呢?其实,创业者找VC融资,“关系”网络才是关键。那些融到资的创业者要么在之前就认识VC,要么有朋友将他们推荐给VC,当然如果是VC找上门当然更好。创业者只需要先给VC看一份1、2页纸的项目简介,并在VC有兴趣继续沟通的时候,做一个PPT融资演示就行了,项目简介和融资PPT文件都最好简短些,VC太忙,不会看80页、100多页的长篇大论。如果VC被你打动了,那你需要准备的材料就不仅仅是100页那么点儿了。
当然,有人会持怀疑态度:如果你找人要几百万、几千万的资金,他怎么能不花时间好好看看你的商业计划呢?但是你想一想,如果要让你在决定跟一个人会面之前,需要仔细看完100页的商业计划,你会怎么做?而且这个人你以前从来就没有见过,或者是从哪里听说过?再想一下,如果每天有5-20个这样的人想见你,你要看这么多计划,那又是个什么概念!这非常没有效率,知名的VC每天会被各种各样要钱的项目包围,无数只要钱的手在眼前挥舞。所以,你要想得到VC的会面机会,就需要尽量简短一些,而50页的商业计划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你通常需要一个融资演示PPT,也可以叫做商业计划书吧,大约20页即可,这是VC的基本规矩。VC需要确信,与创业者的会面不会耽误双方的时间。
当然,对于很多成熟的、非常抢手的项目,创业者更是不用准备什么商业计划书了,相反,倒是VC需要准备一份材料,说服创业者为什么要让你投资进来。(ReachVC 桂曙光)
(声明:本文来源于“ReachVC 风险投资专家”,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23571207.html,/post/633.htm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