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略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略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略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家,是政治哲学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向现代政治哲学转型的标志性人物(1)。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家, 在历史的转折时期, 他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彻底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经验主义方法考察政治现象, 揭开了西方政治学说的近代篇章。(2)他的政治思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人性和国家理论、权术思想、共和思想和君主专制思想,本文试就这几方面来探讨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一、马基雅维利的人性和国家理论

从理论前提看,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对现实人性深层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他对一切政治概念和政治方略的阐释都是以人性本恶观为前提的。马基雅维利从观察和体验中得出结论: 人的共同本性是趋向于恶的, 只要他们一有机会, 就总要依这种恶之本性行事。恶之本性的具体体现不一而足, “一般说来: 人类的本性总是忘恩负义的, 是变化多端、弄虚作假、怯懦软弱、生性贪婪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满足自己欲望的过程,一旦人停止了这种追求, 也就停止了自己的生命。在国家理论上,他认为国家的产生以及一切活动都与人的活动相关,国家并非是由上帝恩赐和拯救人类的,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 保障人民的安全, 为世俗谋幸福。(3)

二、马基雅维利的权术思想

马基雅维利一反古代和中世纪研究政治问题的方法, 摆脱了道德和神学规范的束缚, 开始从人和人的经验出发, 总结国家强弱、权力得失的原因。在西方他最早把政治的实质看作权力问题,将法律、军队、权术等治国要策视为权力的工具, 为近代西方政治学奠定了基本原则, 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4)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 当一个国家在创立之初或一个国家在危急时刻, 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来引导和统治, 以便能建立一种国家秩序或恢复国家秩序。他在其《政治学说史》中这样说道, 因为人如果生来就是自私的, 那么就只有国家和维护法律的暴力是凝聚社会的唯一力量。道德上的义务最终还是由法律和政府来决定的。也就是说道德应服从法律和政府的决定, 那么作为法律和政府主宰的君主更应高于法律, 超出道德, 所以君主的行为不受道德约束也在清理之中。基于此, 马基雅维利还提出了关于君主统治术的具体原则。(5)

三、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和共和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君主论》与《论李维》两本著作当中,其君主专制和共和思想分别在《君主论》和《论李维》中得到了集中体现。(6)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极其推崇君主专制政体,集中论述了君主专制体制的理论和原则,提出君主要依靠法,军队以及辅助于权术才能实现有效统治并完成国家的统一。而在《论李维》中,马基雅维利则详细论述了共和体制,内容涉及共和国的优越性,共和国的政治原则和运行机制等等,热情的歌颂了共和制。在其中的许多篇幅中,马基雅维利以历史和现实作为基础,对各种国家治理形式进行比较。他认为,共和制是最稳定的,一个法律和制度健全的共和国也是最自由的。(7)

对比马基雅维利的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马基雅维利一方面鼓吹了君主制,但在另一方面又热情赞美了共和制,这看似相当矛盾,其实不然,因为马基雅维利只是将君主制作为统一国家的一种临时手段,而并不希望君主制的长久存

在。他认为,君主的暴力只是政治的药剂,只能治疗病态的国家,而不可视为经常的最好的整体。在国家统一后,还是应该实行共和制度。这是他既崇拜共和制,又鼓吹君主制的真正原因所在。(8)

综上所述,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9)他将政治学与伦理学宗教神学彻底分开,从现实、人性和经验的角度去分析政治问题,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政治理论,揭开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近代篇章。他提出的许多政治思想,对现实的政治也有一定影响,研究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10)

(1)、(7)、(8)(10)【吴洋《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初探》,<网络财富.理论探讨>2009年9月,第216、217页,https://www.360docs.net/doc/a74005744.html,】

(2)、(3)、【袁继富《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论析》,<理论研究>2007年5月,第50页,https://www.360docs.net/doc/a74005744.html,】

(4)、(5)【李春花《从<君主论 >看马基雅维利的权术思想》,《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12期,第104页,https://www.360docs.net/doc/a74005744.html,)

(6)张友谊《浅论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才智》2010年32期,第166页,https://www.360docs.net/doc/a74005744.html,】

(9)史方倩《试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1期第1页,2006年3月,https://www.360docs.net/doc/a74005744.html,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马基雅维利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许多人称他为“国家学说之父”,受人文主义影响深刻。《君主论》是他着名的作品,在《君主论》中,他从人和人的经验出发,摆脱了神学和道德的束缚,总结了国家权力得失的原因,他将法律、军队和权术等治国要策视为权力的工具,是最早看清政治的实质是权力问题,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据很高的地位。它打破了开始一直围绕着城邦国家而展开的对政治的理解,开始论述有关权术的思想,让人们看到了权力对于政治的重大意义,将政治的理解由国家扩展到权利的领域,从此翻开了政治哲学的新的一页。 一、权力政治观提出的背景 1.历史背景 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提出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遍萌芽,生产力也进一步的发展,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欧的封建国家内部渐渐出现了权力集中的现象,原有的封建权力结构被打破,英法两国在和教会的斗争中不断地巩固以国王为首的国家权力。从世界的大范围看,君主专制的国家已经相继出现,并且中世纪的结构体制也在瓦解。因此,怎样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很快结束当时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很多思想家们都关注的问题,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理论背景—人性恶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是以“人性恶”为理论出发点的,它是对意大利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相互利用。说到人类,他认为可以这样说:“人都是忘恩负义的,自私自利的,是伪装者、是容易变化的,往往都会逃避危难去追逐利益。当你对他们有用的时候,他们仿佛是属于你的。但是,当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背弃你了。”基于这个理论的基础,君主要善于运用权力来统治“恶民”,君主也要“洁身自好”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马基雅维利洞悉到事态的炎凉,站在时代浪尖,揭露了人性的阴暗。 二、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权力是政治思想的核心,但是这种以权力为核心的理论和中世纪的神学政治家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家不同。他的权力政治观指的是当权者在执政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统治手段,即统治者在防御外敌和治理国家内部事务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君主论》这本书是当时马基雅维利写给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小洛伦佐的,他的目的是想借这本书教给统治者怎样巩固统治,从而统一意大利。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来引导和统治。以便建立一个秩序稳定的国家。这样一来,君主的个人统治对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君主来说,夺取权力就是目的,怎样获得权力,如何很好地保持权力是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他认为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顾忌很多,可以不择手段,它贯穿于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始终,其具体内容如下。 1.重视军队和法律对国家政权的作用 军队是国家权力坚固的基石。马基雅维利阐述了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性。“所有的君主国,不论它是新君主国、旧君主国,还是混合君主国,其执政之基在于良好的军队和法律。”“任何一个君主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它就是不稳固的。”然而,并非所有的军队都是稳固的基石,马基雅维利强调的是一支由本国的臣民、市民或属民组成的军队,雇佣军和援军是不可靠的,它们之所以从军,只不过是为了军饷,那微薄的军饷不足以让他们为君主真心实意的卖命,反而对君主构成威胁塔西佗说:“世界上最弱和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基础的权力的声誉了。”一个国家如果要治保持统一并且治理的井然有序,就必须制定出色的法律。“一个国家,其主要的基础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 2.君主必须懂得巧妙运用人性和兽性 马基雅维利强调,君主为了巩固统治得到权力,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背信弃义。君主要学会像狐狸和狮子那样,狐狸生性狡猾,可以识别陷阱,而狮子则凶猛残暴,使人人都感觉害怕。为了国家的利益。当权者采取的手段人们总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认为是光荣的还受到人们的赞扬。”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为了巩固统治,保持权力可以不择手段。他说:“我们必须理解,一位君主,他承担着保护国家的重任,不可能做好人应做的所有事,有时候他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顾及神道。

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 摘要: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现代政治学的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君主论》更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传奇佳作,短小精悍的文笔,超出常理的观点使其在历史上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马基雅维利不少的争议。 关键词:政治与道德;性恶论;爱国主义 1513年前后,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1469-1527)在佛罗伦萨附近一个叫克西亚诺的乡村,在父亲遗留给他的小农场里像任何一个农民那样在田间劳作,伐木砍柴,然后背到街市上去卖,艰难地维持一家七口人的生计。马基雅维里出身并非农民,也绝非无所作为的庸庸碌碌之辈,他是经历过剧烈的政治沉浮才隐居到这里的,附近的乡亲们大概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正在做一件大事:“黄昏时分我就回家,回到我的书房……在长达四个小时时间里,我忘记疲倦,忘记一切烦恼,进入到古人的宫廷。我不怕穷,也不怕死,我完全被宫廷深处的景物迷住了。”结果他写出了惊世骇俗的名著《君主论》,“在这本书中,我竭力深入探索这个课题:君主国是什么?它有哪些种类?它是怎样创建、怎样维持以及是在什么情况下丧失的?” 不可否认,马基雅维利在历史上曾是以为备受争议的思想家,莎士比亚称其是“凶残的马基雅维利”,马克思认为其是“现代罪恶的导师、政治权术的化身”;恩格斯对其评价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培根则认为他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而希特勒、墨索里尼等则是其信仰的忠诚者和拥护者。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君主论》和马基雅维利。 一、政治与道德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政治与道德似乎是可以分离且没有必然联系的,政治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功。此之所谓“国家与道德毫不相关,政治和伦理应该彼此分离”。也许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政治远离道德会是怎样,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无道德论”呢?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第一,复杂的时代背景。马基雅维利生活在意大利内忧外患的时代,国内,意大利政治上四分五裂,当时的意大利半岛上同时存在着五大割据势力: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教皇辖地和那不勒斯,此外还有许多小的城邦和诸侯国。各国之间战火绵延;国外,意大利面临着法国、西班牙等国的侵略和威胁。如此一个混乱动荡的时局,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的集权政治来统一和稳定半岛,因此“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其次,马基雅维利说的政治与道德分离并不是说道德不存在,而是说对于政治而言,应当有其独立的判断依据,按照马基雅维利的逻辑,政治家所需要考虑的,恰恰是在政治上如何获得成功而不是在道德上如何正确。在这里马基雅维利实际上更关注的是人类应该怎样去生活。“古典政治学家认为最佳政治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机运,马基雅维利则认为人类可以控制机运,政治问题变成了技术问题”。 次之,马基雅维利所谓的道德实际上是有公共德性与私人德性之分。公共德性强调的是一种公共善,出于国家目的与国家理性,马基雅维利认为统治者可以用各种手段来实现国家目的。由此马基雅维利为恶在公共德性中留出了空间。如果一个人为了国家利益,公共目的而做出恶行,这个人仍具有公共美德。对于统治者或政治家而言尤其如此。“君主为了让他的臣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就不必在乎背负残酷的骂名”,“为了维护国家,他必须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离人道、违反神道”。可见在马基雅维利那里公共善可以由恶得以实现。两种德性

论述马基雅维利《论李维》的共和思想

论述马基雅维利《论李维》的共和制思想 内容摘要:马基雅维利的《论李维》是古典共和主义的一个经典之作,马基雅维利在书中展示了罗马精致的共和制度,把自由、共同利益、公民美德和共和国的建立、巩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他提出了利用纷争实现和谐的观点以及把君主专制和共和制结合起来的理论,在继承古希腊思想家的共和主义思想之际,也为后来的共和主义思想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马基雅维利成为共和主义复兴承前启后的一个人物。 关键词:共和制自由公民美德 与马基雅维利的另一篇名作《君主论》一直备受关注不同,他的《论李维》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公民共和主义的复兴中,被当代共和主义者推崇为古典共和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基雅维利也被称为共和主义连续性话语的中间力量。《论李维》,全名是《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书》,是马氏对李维《罗马史》前十卷的注解,他没有局限于讨论李维的前十卷,更多的是对这十卷的评论以及阐述自己的新观点。本书通过对对四种城邦模式的探讨,认为罗马共和国才是最好的政体;通过引进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在政体中加入了君主专制的因素,使共和政体保持平衡和稳定;马基雅维利认为由于人性恶劣,共和政体也必然会腐化堕落,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公民掌握并运用自由,自由的获得和使用在于拥有公民美德。在《论李维》中对共和政体、公共利益、自由、公民美德等古典共和主义关键词的阐述,奠定了马基雅维利共和主义者的身份,“从根本上说马基雅维利还是共和主义信徒”①。正如哈维·曼斯菲尔德在导论中评价《论李维》的学术地位,他写道“它是共和古典主义的滥觞,是对古代自由的追忆,它召唤我们离开那片既安全又可靠,富足但自私的领地”。① 一、马基雅维利共和思想的理论前提和心理基础 古典共和主义是西方一种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推崇古典共和主义的思想家对于政体、法制、宗教、公民美德等基本理念有着大致相同的思想,如赞成混合政体、推行法治、弘扬美德,但在具体的政体结构设置、法制内容、美德的培 ①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马基雅维利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许多人称他为“国家学说之父”,受人文主义影响深刻97。《君主论》是他着名的作品,在《君主论》中,他从人和人的经验出发,摆脱了神学和道德的束缚,总结了国家权力得失的原因,他将法律、军队和权术等治国要策视为权力的工具,是最早看清政治的实质是权力问题,在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据很高的地位126。它打破了开始一直围绕着城邦国家而展开的对政治的理解,开始论述有关权术的思想,让人们看到了权力对于政治的重大意义,将政治的理解由国家扩展到权利的领域,从此翻开了政治哲学的新的一页。 一、权力政治观提出的背景 1.历史背景 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提出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遍萌芽,生产力也进一步的发展,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欧的封建国家内部渐渐出现了权力集中的现象,原有的封建权力结构被打破,英法两国在和教会的斗争中不断地巩固以国王为首的国家权力。从世界的大范围看,君主专制的国家已经相继出现,并且中世纪的结构体制也在瓦解。因此,怎样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且很快结束当时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很多思想家们都关注的问题,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理论背景—人性恶 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是以“人性恶”为理论出发点的,它是对意大利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相互利用。说到人类,他认为可以这样说:“人都是忘恩负义的,自私自利的,是伪装者、是容易变化的,往往都会逃避危难去追逐利益。当你对他们有用的时候,他们仿佛是属于你的。但是,当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背弃你了。” 73基于这个理论的基础,君主要善于运用权力来统治“恶民”,君主也要“洁身自好”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马基雅维利洞悉到事态的炎凉,站在时代浪尖,揭露了人性的阴暗。 二、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 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权力是政治思想的核心,但是这种以权力为核心的 理论和中世纪的神学政治家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家不同。他的权力政治观指的是当权者在执政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统治手段,即统治者在防御外敌和治理国家内部事务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君主论》这本书是当时马基雅维利写给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小洛伦佐的,他的目的是想借这本书教给统治者怎样巩固统治,从而统一意大利131。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来引导和统治。以便建立一个秩序稳定的国家64。这样一来,君主的个人统治对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君主来说,夺取权力就是目的,怎样获得权力,如何很好地保持权力是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他认为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顾忌很多,可以不择手段,它贯穿于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始终,其具体内容如下。 1.重视军队和法律对国家政权的作用 军队是国家权力坚固的基石。马基雅维利阐述了军队对国家的重要性。“所有的君主国,不论它是新君主国、旧君主国,还是混合君主国,其执政之基在于良好的军队和法律。”55“任何一个君主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它就是不稳固的。”87然而,并非所有的军队都是稳固的基石,马基雅维利强调的是一支由本国的臣民、市民或属民组成的军队,雇佣军和援军是不可靠的,它们之所以从军,只不过是为了军饷,那微薄的军饷不足以让他们为君主真心实意的卖命,反而对君主构成威胁塔西佗说:“世界上最弱和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为基础的权力的声誉了。”56一个国家如果要治保持统一并且治理的井然有序,就必须制定出色的法律。“一个国家,其主要的基础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军队”45。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对马基雅维利相关政治思想的一点探讨 许少民 刊发时间:2007-10-11 15:20:29 光明观察、 (I )马基雅维利的简介 “尼科诺.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1469年5月3日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仑萨的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诗人,是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奠基者”。【1 】 恩格斯说:“马基雅维利是政治家,历史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2】马基雅维利一生著作甚多,涉及到政治,军事,外交,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主要著作有:《君主论》(1513),《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1513),《用兵之道》(1521),《佛罗仑萨史》(1525)。其中,《君主论》就是我这篇文章的重点讲解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集中论述了其君主专制理论和君子统治术思想,这也是作者意欲献给美帝奇家族的首领小洛伦佐的一部关于君主统治术的小册子,其资料是在共和国时代的马基雅维利在政治,外交,军事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只可惜的是,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接纳他书中的思想。在《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中抒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和希望统一意大利的热切希望。这两部书籍集中体现了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主张。这两部书完成的时间差不多,但在这两部书中似乎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政府的不同的政治倾向。后世的一些思想家甚至认为这两本书其实体现出了作者在政治思想上的矛盾性,但其实如果回归到作者的写作背景,我们或许可以明白作者的政治主张其实是统一的,这点留待后面解释。 (II )马基雅维利的时代背景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毫无疑问,我们大家都承认马基雅维利是一个英雄,一个政治学思想上的巨人,他开启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的崭新的一页。但是,正如前面说的,我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摘要: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四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进行阐述,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面貌,人在接受环境制约的同时又表现出能动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使命。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面貌,人在接受环境制约的同时又表现出能动性。马克思说过:“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与时俱进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还要主动地优化环境,改造环境,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一、优化家庭环境,融洽家庭和谐氛围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从出生到五、六岁的这段时间是人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家庭关系的融洽与否,会在人的思想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因此,重视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营造一种和睦、平等、积极地家庭氛围,有助于因势利导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1、家庭成员的关系要融洽 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是形成家庭良好氛围的首要条件。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充满爱和亲情的氛围中,孩子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对生活充满信心,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相反的,生活在夫妻关系不和或者感情破裂的家庭里,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容易形成孤僻消极的性格,导致思想和行为与一般孩子有明显的不同。 2、家庭成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都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行为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由此我们知道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的父母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和思想觉悟,努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内国外大事,自动地按照社会的要求调节家庭生活,自觉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3、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我国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模式——家长意见,其实就是一种决定,家长以孩子的将来为由,故此为孩子安排一切,箍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影响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所以家庭关系中还需要平等和尊重的成分,父母和孩子多一些沟通和交流,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给予孩子充分的权利,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好,该让孩子感觉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样孩子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形成独立自强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 以上是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学校环境的影响。(你认为这样是论文的过渡段吗?) 二、优化学校环境,构建培育国家人才的摇篮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环境有着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优化学校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优化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键所在。 1、重视并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是建设,是理论建设,用正确的理论指引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教育他们,难道不对吗?我认为“重视并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应该是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学校如何加强引导和宣传理论知识,从而构建起整个的思想理论的学习体系,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关于政治权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关于政治权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摘要:政治权术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以及国家的出现,政治权术也走上了历史舞台,至今还富有强劲的生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韩非子以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思想,并且通过比较研究,列举古今中外的一些事例来进行说明论证,总结出政治权术的一般特征以及他们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阐述他们各自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我们从中可以吸取经验教训,摒弃糟粕。 关键字:韩非子马基雅维利政治权术比较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出现阶级、国家。“政治权术”这一名词也就孕育而生了。政治权术,即政治斗争中隐晦秘密特点的权变手段。所谓“权术”,依其字面上的意思,本无褒贬,“权”指的是古代衡器,又指称量行为。“权”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的重量随时一定秤锤以保持平衡,即所谓“权,然后知轻重”。引申为审时度势,因事制宜。因此,权术的本意无非是指一种灵活运用的手段而已。然而,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它已经被政治家们熟练的运用与政治斗争中,致使中国伟大的法家集大成者,政治权术理论家韩非总结历史经验著书《韩非子》,将一部以“法”、“势”、“术”为核心的权术巨著公布与世,无独有偶,1700年以后,在西方的意大利,早已寿终正寝的韩非子找到了知音,又一部权术著作《君主论》悄然问世。下面就让我们来对这两为伟大政治家的权术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一、共同的主张——重视权术、维护君权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年)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争鸣中产生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末期的战乱中,融会贯通并并发展了老子、荀况以及商鞅等人的思想形成自身的法家理论,韩非一生追求的政治抱负是为统治者创建一套完善而行之有效的“王者之道”,提出了兼用“法”、“术”、“势”的理论主张,实质上是“以君为主,法、术、势相辅相成”。因此在韩非的著作中,大多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功利色彩的权术阐释,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基雅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军事家、历史学家、诗人和剧作家,他的政治理论学说唯一考虑的是权术,即为了达到某目的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严酷的抑或是恶毒的——其目的在于其国家或祖国的扩张,但也将祖国用来为政治家国务活动家或其党派的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读书札记 ——李振凯 14105018017 前言(根据潘汉典译者序):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政治家、外交家、思 想政治家。著有《君主论》、《李维史论》、《战争的艺术》等。他做 过外交官出使过很多国家,曾亲自创建过一只国民军。《君主论》是他 最有名的一本著作,使马基雅维利身后获得举世周知的名声,他也因此 被冠以“马基雅维利主义”。《君主论》是一部阐述帝王之术的著作,那 是君主们深藏心底秘而不宣的利器。马基雅维利将这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不加掩饰的曝于阳光之下,他使“政治的理论”摆脱了道德,而把权 力“作为法的基础”,由此揭开了政治思想上新的一页。马克思曾经肯定 马基雅维利说他“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 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君主论》大体讲了三块内容:王国政体理论,统治权术,军队以及 意大利统一的努力。下面就让我针对《君主论》全部的二十六个章节作 一点简单地读书心得体会吧。 一、每章(共二十六章)要点精捡 一:君主国有多少种类?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自古以来,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与政权,不是共和国就是君主国。 其获得,或者是依靠他人的武力或君主自己的武力,仰或是由于幸运或 者由于能力。 二、世袭君主国 在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君主后裔统治下生活的世袭国里保持政权,比 新国家困难小得多。君主不触犯皇宗皇祖之制,遇意外随机应变即可。 三、混合君主国 那些被胜利者合并到自己古老国家的国家,或者与征服的国家属于 同一地区,使用同一语言,或者并非如此,二者必居其一。在同一地 区:把他们旧君的血统灭绝;既不要改变他们的法律,也不要改变他们 的赋税。不在同一地区,统治者亲自前往,驻节在那里。 四、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背叛 其后继者 土耳其由君主和大臣统治,法兰西由君主和贵族统治,要占领土耳其

略论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略论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信息的时代,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带给我们积极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负面的问题,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并据此出发初步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对策,旨在提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标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途径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主客体地位的平等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面对面的交流为主,是一种单一的交流方式,在这种“填充”式交流下的学生们总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网络交流的主要方式是文字交流,他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消除了各种交流障碍,使受教育的主客体地位更加平等。在网络环境里,文字的交流隐匿了个人的真实身份,受教育者可以畅所欲言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教育者便可以更加真实的了解受教育着的思想动态,从而及时有效的进行针对性教育,在思想的交碰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 (二)教育手段的多样性 网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打破了传统教育空间的限制,使教育的地点得到无限延伸,大学生通过网络可是随时随地与老师、同学进行思想交流,分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加自由的选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网上讨论群、主题网站、BBS、个人博客空间、聊天室等网络交流平台的日渐成熟,使宣传大会、组织谈话、政策学习、理论研究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和交流,这极大的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教育过程的互动性 网络是各种思想、观念、信息等汇集的地方,在这个不论身份,人人平等的虚拟环境里,人们反而更加真实的表达自己,这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提供了互动的平台,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客体之间主动与被动的局面,吸引人们由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思政工作者主导作用的实现。大学生在网络中对比较关心的时政话题,热点新闻展开讨论,思政工作者可以以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加入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偏激和错误的思想加以疏导,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在思想的互动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教育效果反馈的不确定性

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

光照古今的马基雅维利 【摘要】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物之一。也被认为是近代政治之 父。他认为君主所必备的素质是凶猛如狮,狡猾如狐,一部历史就是强者的历史。权力的运作不可用正常的价值衡量,更不能用道德能力去判断,它有它自己的法 则,为达到目的没有什么不应该。《君王论》并不是在教人如何塑造人格,而是在教一个国家如何维护自己的国格。“为达到目的没有什么不应该”,这里的所谓“目的”从根本上讲就是国家利益。在政教势力犬牙交错,国土割据林立,强邻纷纷染指的现实下,如果不能自强求存,而是一味抱残守缺,灭亡就不可避免。陈独秀就曾经犯过类似错误,使年轻的中共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毛泽东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其实说明的是一样的道理。 [关键词]:君主论共和制政治学 马基雅维利一生辛苦坎坷,郁郁而终。可是死后却如此声名显赫,或者说恶名昭彰。很少有人像马基雅维利这样,为自己赢得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有些人怒骂他的邪恶;有些人同情他的善良。 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是一座任何人在研究近代政治思想的时候所无法避开的碑。在他之前的政治学研究,大都是从思想出发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好,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也好,他们进行应然性的判断并且认为政治即是若此。而到了马基雅维利这里,政治学开始由应然性向实然性转变。马基雅维利的结论是从现实出发,是经验判断的结果。 马克思说:“从近代马基雅维利……以及近代的其他许多思想家谈起,权力都是作为法的基础的,由此,政治的理论观念摆

脱了道德,所剩下的是独立地研究政治的主张,其他没有别的了。”① 马基雅维利第一个实现了政治学的“去道德化”,因此当之无愧地为自己获得了“近代政治学之父”的美誉。 臭名昭著的“马基雅维利主义”集中体现在《君主论》第十五章到第十八章。在这一段的论述中,马基雅维利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得出了君主在必要时,应该摒弃道德,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结论。也正是在这里,马基雅维利提出了著名的“狐狸和狮子”的隐喻,他认为:君主应当像狮子那样勇敢,但是,在这里,他却更强调狐狸的狡猾:“许多合约和许多诺言由于君主们没有信义而作废和无效;而深知怎么做狐狸的人却获得最大的成功。” 马基雅维利是政治是邪恶的政治? 的确,在马基雅维利那里,政治的核心是权力而非道德,但是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道德,“事实上,他并未抛弃道德。”(杨鹏飞,1993)②事实上,他从未抛弃道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人们总是关注与后面一句,却不去考察马基雅维利的目的。例如,马基雅维利提倡君主吝啬,可是,这种吝啬,正是为了“不去掠夺老百姓,为了能够保卫自己”啊! 可是,马基雅维利却呼唤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君主论》最后一章取题为《奉劝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其意不言而明。于是,从某种角度上看,马基雅维利便成了造成近现代民族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读书札记 ——李振凯 前言(根据潘汉典译者序):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政治家。着有《君主论》、《李维史论》、《战争的艺术》等。他做过外交官出使过很多国家,曾亲自创建过一只国民军。《君主论》是他最有名的一本着作,使马基雅维利身后获得举世周知的名声,他也因此被冠以“马基雅维利主义”。《君主论》是一部阐述帝王之术的着作,那是君主们深藏心底秘而不宣的利器。马基雅维利将这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不加掩饰的曝于阳光之下,他使“政治的理论”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由此揭开了政治思想上新的一页。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利说他“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君主论》大体讲了三块内容:王国政体理论,统治权术,军队以及意大利统一的努力。下面就让我针对《君主论》全部的二十六个章节作一点简单地读书心得体会吧。 一、每章(共二十六章)要点精捡 一:君主国有多少种类?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自古以来,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与政权,不是共和国就是君主国。其获得,或者是依靠他人的武力或君主自己的武力,仰或是由于幸运或者由于能力。

二、世袭君主国 在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君主后裔统治下生活的世袭国里保持政权,比新国家困难小得多。君主不触犯皇宗皇祖之制,遇意外随机应变即可。 三、混合君主国 那些被胜利者合并到自己古老国家的国家,或者与征服的国家属于同一地区,使用同一语言,或者并非如此,二者必居其一。在同一地区:把他们旧君的血统灭绝;既不要改变他们的法律,也不要改变他们的赋税。不在同一地区,统治者亲自前往,驻节在那里。 四、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没有背叛其后继者 土耳其由君主和大臣统治,法兰西由君主和贵族统治,要占领土耳其是困难的,但是一旦征服,保有这个国家却很容易,反之,占领法兰西是相对容易的,但是保有它很困难。 五、对于占领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国该怎样统治 要稳固地占领一个地方有三种办法:一是,把它们毁灭掉;二是,亲自驻在那里;三是,允许它们在它们自己的法律之下生活,同时要它们进贡并且建立一个对你友好的寡头政府。 六、论依靠自己的武力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 明智的人应该追寻伟大人物走过的轨迹,并且效法他们。由布衣一跃而为君主,

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

《世界文明史Ⅱ》期末论文 题目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 韩非子的思想 指导老师张正萍老师 姓名学号宋迪3130000083 学院专业竺可桢学院人文社科实验班 完成时间2014年5月28日

赏析《君主论》并比较马基雅维利与韩非子的思想 【摘要】本文是世界文明史课程的学期论文。作者通过阅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初步把握了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的观点,并认为他的思想与韩非子的思想有相通之处。本文综述了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所表现的思想,并分析了与韩非子思想的异同。【关键词】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人性恶韩非子 一、关于马基雅维利 尼可罗·马基雅维利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政治学家、历史学家、喜剧作家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想家。 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教皇专制和四分五裂的局面中。马基雅维利从小阅读了大量古典文献,于1498年出任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长官一职,并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以及国防事务。但后来,于1494年被推翻美第奇家族重新掌权,马基雅维利随即被投放到监狱中,后虽担任《佛罗伦萨史》的编撰工作,但在政治上的地位早已全无。 尽管如此,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却流传了下来,代表着君主制思想和共和制思想的《君主论》和《论李维》世代流传,被无数的启蒙思想家、民主思想家甚至专制主义者所研究、学习。正因为马基雅维利在作品中表现出“教育人‘恶’”的思想,他被冠以了“恶魔”、“强权政治的维护者”等称号,美国人列奥·施特劳斯称他为“罪恶的导师”,莎士比亚称他为“凶残的马基雅维利”。有人认为两本著作表达的政治思想截然不用是马基雅维利矛盾的体现,也有人和施特劳斯、莎士比亚一样,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是“邪恶”的。但是,要是马基雅维利只是教人“恶”,能得到恩格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这样的美誉

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伦理思想

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伦理思想 【摘要】马基雅维利从“人性恶”论中引出国家。他认为人类最初和动物一样,是没有组织、没有国家的,但人们由于无穷无尽地追求财产和权力的欲望,使人变得贪婪、狡诈、相互争斗。为避免人类陷于永久的毁灭性的残杀,为更好地保护自己,人类自愿联合起来,选举领袖,建立国家。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幸福安宁。君主可以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政治无道德是马基雅维利主要的政治伦理思想,马基雅维利的政治伦理思想无论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还是对西方近代政治学的产生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政治伦理;思想 马基雅维利(以下简称马氏)的伦理思想是政治上的非道德主义,与古典和同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伦理思想相比,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他的伦理思想的基础是人性恶理论,并且在这一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君主不受伦理道德束缚、政治无道德等惊世骇俗的伦理观,从而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独树一帜的伦理思想家。 一、君主可以不受任何伦理道德的约束 传统的西方伦理思想家们认为:统治者要“维护其国家”并获得名誉、光荣和声望,首先必须培养各种道德的优良品格。人的优秀品质或美德是使统治者能够达到其最崇高目标的重要途径。而马氏要否定的正是这一主要结论。他同意把名誉、光荣和声望看作是君主的正当目标,但他坚决反对把按照传统的道德准则行事视为达到上述目标最有效的途径。 从“人性恶”理论出发,马氏又提出了“君主可以不受伦理道德约束”的观点。在马氏的笔下,君主往往具有双重身份:有时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有时是一个国家的化身,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人。既然君主是国家的化身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那么,一般道德规范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了约束力。据此,他声称,“君主可以不必遵守加诸于公民的道德戒律”。君主既然可以不受伦理道德束缚,那么在政治实践中,君主是否遵循一般的道德规范就必须视国家的需要而定。他指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君主可以采取一切违背道德的手段和方法。他在《君主论》中说,“一个君主如果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不良好的事情,就必须知道视情况的需要与否使用这一手或者不使用这一手”;“如果没有那些恶行就难以挽救自己的国家的话,那么,他也不必要因为对这些恶行的责备而感到不安。”同样在《罗马史论》篇末结尾处再次重复了君主在必需时可以为恶的观点,“在作出有关国家安危的决策之时,决不应该去管它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仁慈的还是残忍的,或者说是可敬的还是可憎的,相反,所有其它考虑都应抛在一边,唯一的选择就是全力保卫国家的生存和维护国家的自由。” 君主在必要时可以采用欺骗和不守信义的手段和方法。在《君主论》第十八章,马氏专门探讨了君主应不应守信、如何欺骗以及欺骗的功效问题。他开宗明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和特点

概念 一、环境 1.一般意义,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即人的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p96)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具体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那些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P144)4.环境的界定在《辞海》里有两个:一是指围绕所辖的区域;一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对环境的理解包括:(1)环境是与某项中心事物或活动对应而存在的(2)环境是所有外部相关因素和条件的总和(3)环境是变化发展的 5.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注意:(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项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环境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2)思政环境是影响思政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各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295) 6.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并能够反映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 7.“环境通常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各种条件的总和。具体说,它是有机体外部可以进入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直接影响到生命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广义地讲,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并且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75页)

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简单评述

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简要评述 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他一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统治阶级的统治方法,突出表现在“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政治无道德论,被后世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另一方面,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家,他已经摆脱了传统宗教思想的束缚,他的政治理论并不是从神学说教出发,而是从现状着手,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政治和法律领域中的问题。 在当下这个以民主共和为绝对主题的时代,我们也许会对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感到无法理解甚至是加以厌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了解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必须结合他当时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实际来看”。 15世纪的意大利,经济上开始衰退,政治上四分五裂,各个诸侯国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罗马教会既无能力去统一意大利,又不让其他势力来完成统一大业,这使得意大利成为邻国任意宰割的羔羊。面对意大利长期政治分裂造成的内忧外患,马基雅维利认为只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集权政治,才能抵御外侮消除内乱。 可以看出,对于15世纪的意大利,可能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度才是更好的出路,这从一定程度了为马基雅维利理论的正确性提供了佐证,但是这样的思想是否就完全正确呢? 事实上,长期以来,民众对于马基雅维利“政治无道德论”的讨论一直是毁誉参半,有的学者如培根对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学说给予相当高的评价,而莎士比亚,马克思等却对马基雅维利表示出不满的情怀。 对于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我翻阅了他的著作《君主论》,个人认为: 第一:马基雅维利是一个非道德论者而不是反道德论者。他认为政治应该脱离道德的束缚,但他并不一般的反对道德,他更不否认道德对生活的约束意义。马基雅维利不是提倡道德败坏的人。相反,他认为道德和宗教对社会政治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不过那个时代的意大利,人民对宗教的信仰日益薄弱,对法律的不尊重,对个人极端主义的推崇使得他不得不暂时先放弃这些美好的东西。也可以说,马基雅维利不是一味的反对和排斥道德,而是对道德的一种冷漠。其思想核心是改变政治仅仅以道德为目的的理论,希望以此来推进意大利的统一进程。 第二:马基雅维利的这些政治思想是写给君主的呢?还是写给民众的呢?或许对于这一点,许多的人都毫无疑问的认为这些思想就是写给君主的,而不是写给民众的。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马基雅维利未必百分百就是要将这些政治思想写给他们的君主看,我们要明白,马基雅维利所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建构一个政体而不是简单的统一意大利。统一意大利是第一位的,也是基础,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守住这个统一的意大利呢?一个良好的政体——共和政体——才是最最根本的。可以说,他所写的那些权术论都是为了统一意大利服务的,而意大利的统一只是实现“共和政体试验”的一个工具而已。那么,在这一点上,共和政体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君主政体,而是一个权力制衡,一个以民为本的政体模型,其将原本伸展到社会各个所有层面的政治权力控制在世俗生活的领域之外,赋予了个人更多的自由生活权利和自我选择价值的权利。而这一点就恰恰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之一。所以说,我认为马基雅维利的这些思想并不仅仅是写给君主的,或者说压根就不是写给君主的,而是写给千千万万的民众,千千万万的“个体”。其实,西方的一些哲人也认为马基雅维利的这些政治思想就是写给民众看

从君主论看马基雅维利的民本思想

从《君主论》看马基雅维利的民本思想 “虽然我思忖着摆放在你面前的这部作品没有多大价值,但我完全确信你有足够雅量来接受它。你知道,我献不出更有价值的礼品了,但我能够送出的是在特定的活动空间中如何处事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从多少年来太多的痛苦和历险中学会和明白过来的……”以这样的献词,马基雅维利将自己呕心沥血20余年的著作《君主论》献给了洛伦佐·德·美第奇,寄希望于这位统治者能够结束意大利当时的分裂和动乱,完成祖国的统一。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想并未实现,但《君主论》以其独特的原则和饱受诟病的直率在后世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和研究。 作为一部总括性的指导君主进行统治的政治哲学著作,马基雅维利努力对那个时代“政治上的不诚实,如此诚实的在心智上加以思考”,因而自出版之日起就屡受诟病。作者对于纯理论的建构兴趣并不大,而着力于创造可操作性强的法则。其中,“民本”思想贯以始终,成为马基雅维利主要关注的法则之一。 马基雅维利不止一次地强调,一个成功的君主,如果他是为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利益着想,那么他采取的方法就是有道理的(尽管马基雅维利还认为即使君主在这样做时也是为了自己最大的利益),出于对其同类及人类生存其中的社会的消极评价,马基雅维利相信,由于人类普遍的道德贫乏,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一个成功的君主必须坚强,不为感情所动,甚至需要与所谓传统的好与善相悖。但政权稳定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应该在人民当中生活,以免发生任何意外事件。”(《君主论》第八章)在这里,尽管马基雅维利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仍将人民看成是没有理想只为利益,虽然很重要但却极难把握的力量,君王要“竭尽所能的用尽各种方法使它的市民在任何情况下对国家和他个人都有所需求,有所寄托,让他们毫无二心的效忠于己。”但其已明显意识到人民群众基础性力量的强大。 马基雅维利充分认识到了争取民众支持的重要性和人民占绝大多数的基础地位。他指出,“如果把基础建立在人民之上的是一位君主,而且他能够指挥,是勇敢的人处逆境而不沮丧,不忽视其他的准备,并且以其精神意志与制度措施激励全体人民,这样一个人是永远不会被人民背弃的,而且事实将会表明他已经把基础打好了。”“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友谊,否则他在逆境之中就没有补救办法了。”“一个君主如果公平处理事情而不损害他人,就不能够满足贵族的愿望,却能使人民感到满足,因为人民的目的比贵族的目的来得公正……如果人民满怀不满,君主是永远得不到安全的,因为人民人数众多。”(《君主论》第九章)因此,无论一个人是通过人民的赞助或贵族的支持成为君主,其“头一件应该做的事就是想方设法地争取人民”。方法则是“将人民置于自己的保护下”。君主一旦做到这点,即使遇到了危难,“他所要做的只是将可能会制造伤害的少数人控制起来即可,但是如果广大民众同他敌对的话,仅仅做这点事就远远不够了。”当然,要与人民保持友好关系,还需要君主一系列的统治手段,有一定的才能,否则“以人民为基础,譬如筑室于泥沙”的陈言就不是谬语。君主要通过手段建立起人民对他的愚忠。 在有关君主品质与臣民关系的问题上,马基雅维利强调,君主必须避免引起人民的憎恨和轻视,“一位君主要能够对抗一切阴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受到广大人民憎恨”。(《君主论》第十九章)马基雅维利认为,取得民心,使人民获得满足,心情舒畅,“是君主所必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同样的道理在《君主论》中也可窥见一斑:“你最好不过的堡垒就是不要被让人民憎恨。因为即使你拥有堡垒,如果人民憎恨你,任何堡垒都保护不了你。”因此,民心才是国家最重要的堡垒。一个深受民众拥戴的君王,他的敌人“采取任何方式的攻击都是困难的。也是自讨苦吃的”,因为他们知道“置君王于死地必然会激怒人民”,也就“没有任何勇气实现这样一类的意图了。”一个受到民众拥戴的君王,即使被颠覆,他的王朝也会在民众的帮助下东山再起。,马基雅维利举例说,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