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一区理科班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一区理科班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一区理科班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定老调是河北省的戏曲剧种之一,保定老调作为一个特有的戏曲声腔剧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常在口头哼唱的曲调,所以民间曾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保定老调曾先后四次到北京演出,受到首都人民和领导、专家的好评。

保定老调已有约二、三百年的历史,它脱胎元、明年间流行于燕赵的汉族民歌俗曲河西调,以大戏的姿态出现,擅演以老生和黑红净行当为主的袍带戏。1884年左右,以生行演员韩大仓(艺名霸州红)为代表的前辈艺人,开创了老调的先声;1918年左右,名老生周福才,承前启后,立志改革,以《调寇》、《劝军》等剧目,把老调艺术推向一个新阶段。

老调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受到流行在当地的高腔和河北梆子的影响,并吸收当地说唱艺术的精华,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出现较正规的职业班社,并开始进入城市,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繁荣时期。1949年后,保定一带成立了高阳、定县、阜平等专业老调剧团。知名艺术家有崔澄田、刘守谦、王贯英等。老调成为河北省特别是冀中一带农村观众最喜爱的戏曲剧种之一。

唱腔是保定老调音乐的主体,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和塑造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也是老调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主要标志。老调唱腔质朴激越,叙述性较强,雄浑宽厚、粗犷高亢,给人一种深沉凝重、威严雄壮、气势恢宏的感觉,具有中国北方典型的忠烈、慷慨的民族特质。

保定老调唱腔结构形式为板腔体,唱腔板式有十余种,曲牌多来自于京剧、河北梆子、昆曲,常用的曲牌有军乐类、喜乐类、哀乐类、宴乐类等。文场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武场与河北梆子相同,都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

保定市老调剧团是在高阳县老调剧团的基础上组建的。1953年,高阳县老调剧团成立。1958年秋月,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在保定市河北礼堂(现河北影剧院)观看了演出。邓小平同志称赞“保定有宝,应加扶植”。为此,保定地委、专署于1959年5月,调配干部并充实艺术力量,成立了保定专区老调剧团。1960年,剧团带着经过重点改编的《潘杨颂》进京演出,获得了成功。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北京的艺术界专家观看了演出。同年,《潘杨颂》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在全国放映,引起很大反响。

“文革”期间,保定市老调剧团一度改唱京剧现代戏。1973年,老调恢复,先后移植了《红灯记》《平原作战》《盘石湾》《小刀会》《朝阳沟》《红灯照》等剧目。1978年,又恢复了《潘杨颂》等一批保留传统剧目。1980年8月,排练了该团创作的新编历史故事剧《忠烈千秋》,再次进京,为中宣部、文化部、北京市委和正在召开的全国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及首都群众演出,获得成功。同年12月,《忠烈千秋》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艺术片。

保定市老调剧团全体演职员坚持文化下乡,走遍了保定的山山水水,河北、山西、河南等省的大部分城市、乡村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由于老调不断更新剧目,年年创出精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市场的强者。

从2003年开始,连续三年春节期间在市内演出,给市民送上了丰盛的节日文化大餐,填补了城市观众多年看不上大戏的空白。这一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

1.下面对保定老调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保定老调是河北省戏曲剧种之一,民间曾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是当地群众常在口头哼唱的曲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保定老调曾先后在北京演出四次,受到首都人民和领导、专家的好评。其唱腔质朴激越,叙述性强,雄浑宽厚、粗犷高亢,具有忠烈、慷慨的民族特质。

C.1949年后,老调为河北省特别是冀中一带农村观众最喜爱的戏曲剧种之一。保定一带成立了一些专业老调剧团。知名艺术家有崔澄田、刘守谦、王贯英等。

D.保定老调带有浓烈的乡土气息,曲牌源于京剧等其他艺术形式,唱腔结构形式为板腔体,其文场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武场与河北梆子相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调发展中有一些前辈艺人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开创了老调先声的生行演员韩大仓,1918年左右的老生周福才,承前启后,把老调艺术推向一个新阶段。

B.保定老调的历史已有二三百年,可以追溯到元、明年间流行于燕赵的民歌俗曲河西调,保定老调擅演老生和袍带戏,多以大戏的姿态出现。

C.“文革”时期,迫于形势,保定老调剧团一度改唱京剧现代戏。73年老调恢复后,又移植了这些剧目。78年又恢复了《潘杨颂》等一批保留传统剧目。

D.保定市老调剧团是在1953年成立的高阳县老调剧团基础上组建的。1958年秋月,国家领导人观看过剧团演出,邓小平给予高度评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1980年,保定市老调剧团创作了历史故事剧《忠烈千秋》,该团携该剧再次进京,为中宣部、文化部、北京市委和人大代表及首都群众演出,获得成功。

B.邓小平同志看了演出后,称赞“保定有宝,应加扶植”。而保定地委、专署也于次年调配干部并充实力量,成立了保定专区老调剧团,促进了老调的发展。

C.保定市老调剧团不断更新剧目,坚持文化下乡,走遍了保定,甚至河北、山西、河南等省的部分城乡,因而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市场的强者。

D.城市观众也有看戏的需求。从2003年开始的连续三个春节期间,保定市老调剧团都在市内演出,给市民送上了丰盛的节日文化大餐,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

二、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国学大师,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

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末代皇帝的读书顾问,于是陈寅恪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可见陈先生的幽默。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两派互相瞧不起。但不管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陈寅恪自小博闻强记,打下坚实旧学基础,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也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他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他学习了梵文、印地文、希伯莱文等22种语言。

在德国,陈寅恪的资料很少,因为他有自己的主见——他不要学分,完全是一种中国传统文人游学。陈寅恪说,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终生没有文凭的陈寅恪,却形成了自己宽阔的学术视野。

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要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要介入世界学术的大潮流,否则的话你没有办法跟人对话,你必须通过镜子才能了解自己。

每逢上课,陈寅恪总是抱着很多书,吃力地走进教室,他讲授佛经文学、禅宗文学的时候,一定是用黄布包着书来的;而讲其他的课程,他带来的书则是用黑布包裹着的。他的讲课旁征博引,慕名而来的学生常常听不懂,听课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少,但他的学生,都一定是后来的大家。

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把中国的学术提升到一个很新很高的领域。

陈寅恪至死都坚持用文言写作。但陈寅恪关注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他认为中国学术要坚持民族传统,对传统语文充满自信。193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招收新生,陈寅恪应系主任之邀出考题,除了一篇命题作文,只有一个三字对子,上联_——“孙行者”。

北平沦陷,陈寅恪流亡云南。藏书悉数焚毁在战火中,陈寅恪在几乎汉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仅凭记忆,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大灾难面前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到岭南大学——也就是后来的中山大学任教。

陈寅恪有无边的勇气,到广州五年后,陈寅恪放弃熟悉且擅长的国学领域,开始了学术转向——探索明清的历史和文化,写就两部经典:他用口述方式撰写《论再生缘》,对明末清初杭州女诗人陈端生著的,讲述了元成宗时尚书之女孟丽君的悲剧故事进行评点考证;在《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为一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倚门卖笑的奇女子柳如是立传,赞美她在明末清初,家国更迭时比五尺男儿更重家国大义。

陈寅恪浸润在自己那个纯粹的学术世界中,他拒绝为官,说那样会影响自己思想的自由。他坚

持用文言文写作,他还倔强地坚持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甚至不允许别人改动一个标点。陈寅恪以此表彰其学术思想——“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最后的7年,大部分时间是不能站立的,他在一次洗澡时摔跤骨折。长年卧床,妻子唐筼又竭尽全力护理丈夫。

陈寅恪葬于江西庐山。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垂范着后世的中国,学术思想,影响至今;毫无疑问,陈寅恪先生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令人高山仰止,不胜敬慕!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界的骄傲。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寅恪因为不在意那些所谓学历,只是以一种传统文人游学的方式留洋就学,所以虽然有多年留学经历,却终生没有文凭,从而形成了自己宽阔的学术视野。

B.陈寅恪虽然有西学经历,但更看重国学。193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招收新生时,他出的考题只有一个三字对子——“孙行者”,成为一时佳话。

C.陈寅恪一生为国学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对中国中古史的研究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是学术领域的有重要地位的大师。

D.陈寅恪通过《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以明末清初的孟丽君和柳如是为描述对象,赞美她们在家国更迭时,比五尺男儿更重家国大义。

E.陈寅恪多年眼疾,后来又摔跤骨折,长年卧床,妻子唐筼竭尽全力护理丈夫。陈寅恪经常教育子女要孝敬自己母亲,表现了他们夫妻间的深爱。

5、文章说陈寅恪的学术思想影响至今,他的学术思想是什么?(3分)

6、为什么不管是本国培养的学者还是有留学经历的学者,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八路墙

李永生

很老的一片围墙。墙体已有坍塌,墙面斑驳陆离,几根乌黑的木梁横七竖八地残留在上面。冬天,常有猫或狗趴在上面晒太阳,被人惊醒了,躬躬腰,倏地窜下去,墙上的土坷垃便呼啦掉下来。

墙是九爷家的,这里曾经是他们家的三间瓦房,后来房老了,九爷家就在另一块地方盖起了新房,老宅院渐渐荒废,就剩下了这几堵破墙。

儿子想铲掉老院的这些残垣断壁,在上面起幢二层小楼。九爷就是不同意,因为那堵墙上写着一行字。字已褪色和破损,但仍能让人读懂,那是八个黑色的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九爷自小脾气就刚烈,现在不让拆,儿子也不敢反驳。

九爷记得,那时候他刚六七岁,那个比他高半头的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小哥哥,在房墙上写这些字的情景。

九爷还记得,鬼子包围他们村后,要老百姓交出八路伤员,那个八路小哥哥怕连累老百姓挺身而出被鬼子用刺刀活活挑死的情景。九爷说,那是八路的宣传墙。那些字里有小八路的魂哩!儿子脑瓜活络,不几天就又想了个鲜招儿——把那堵写着标语的墙盖在房里面。

不出几个月,楼房盖了起来,那堵“八路墙”果真被盖在了房里,还被巧妙地做成了“电视墙”。儿子还买来望远镜、水壶等仿军品挂在墙上,就有了战争效果。不过有一天来了一个客人,指着那墙说:“做的真好,跟真的一样。”九爷忙说:“就是真的,不是做出来的。”客人笑了,拿起那个仿制的望远镜说:“大爷真逗,这个也是军队用的真家伙么?”

那夜,九爷没睡好,大早起来对儿子说:“怎么会这样?真的成了假的,咱的墙不能受那假玩意连累!咱得找些真货。”

儿子说:“爹,干嘛那么认真!”

九爷说:“得认真,不然咱对不起牺牲的小八路。”

其实,儿子当时出此鲜招,只是缓兵之计,单等哪天老爹归天,再把墙拆掉。不过现在见老爹一脸认真,只得点头。

九爷开始打听战争遗物,九爷他们村是革命老区,战争遗留物不少,当天便在本村找到了半截八路军的武装带。九爷很高兴,回家便挂在了墙上。九爷继续满村寻,很快就又搜罗到一些东西,比如有日本饭盒、指挥刀、地图、弹药箱、八路军的鸡毛信、报废的小甜瓜手榴弹、《支那事变画报》。九爷认真地把他们布置好,每件东西放在哪里都细细斟酌……那面墙也就越发琳琅满目起来。

望着那么多好东西还有老爹兴奋的目光,儿子脑子一拐弯,忽然改变了原来那个想法,忽发奇想,说爹不如咱们就办个抗日战争纪念馆吧,咱也让人参观,给您找个乐子。九爷更高兴了,每天精神抖擞,斜挎水壶,背上口袋,打上绑腿,活脱一个老八路,继续开始了他热火朝天的寻宝之旅……

那天,九爷听人说三十里地外的杨村有户人家挖出了一把日本指挥刀,大喜过望,踹上一千块钱就奔杨村去了。可是有买家比他先到了。来的是两个日本中年男子。当九爷得知买主是日本人时,急了,把主人扯到一边说:“这刀我买。”主人向他张开了手。这时,两个日本人似乎已看出九爷的来意,胖子迅速从书包里掏出厚厚的一叠钞票。九爷也立马把怀里的一千块钱掏了出来。主人望望九爷那薄薄的一叠钞票,又望望日本人手中那厚厚的一叠,表情显得很复杂。九爷歇斯底里地喊道:“给我留着。钱先欠着。”主人摊开手,说:“我就要不动窝的钱。”那两个日本人一听,连声“哟西”,放下钱,就要拿刀。这时,九爷眼里似要喷出火来,他一把抓住主人的衣领,指指两个日本人,恶恶地说:“他们为什么……?这东西都没了,谁还会承认糟践过咱中国?”旋即扑通一声,九爷竟给年轻的主人跪下了。

九爷平日在村里德高望重,虽然脾气急,但跟乡亲们从没红过脸,现在这个样子,让人很吃惊。刀的主人怔然片刻,望着九爷一头白发,忽然喊一声“折杀我了”,一把扯过刀,也扑通朝着九爷跪下了,双手捧着那刀递给九爷。两个日本人望着眼前的一切,呆了……

很快,九爷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了,“电视墙”和那把指挥刀是游客必看的重点。

7、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九爷的儿子想拆掉围墙盖新房,但是九爷不同意,于是他把围墙盖进了新房里,他也很珍视这个八路墙。

B.客人夸赞那面墙“做得真好,跟真的一样”,语气里尽是嘲笑之意,惹得九爷为此心存疑虑,没有睡好。

C.九爷每天精神抖擞,斜跨水壶,背上口袋,打上绑腿。活脱一个老八路,说明他心底里一直有此情结,自小向往八路军。

D.这篇小说,语言通俗易懂,叙述自然,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九爷对抗日先烈的崇敬之情,可读性很强。

E.小说结尾,九爷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了,九爷的心愿终于成了现实,文章“铭记先烈,不忘历史”主题也得以深化。

8、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9、题目为“八路墙”,有什么作用?请根据你的理解,进行分析。(5分)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至咸阳请事。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赵将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将军何不还兵与

诸侯为从,南面称孤

..为屠乎?”

....,约共攻秦?此孰与身伏斧锧,妻子为戮,袍泽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

章邯使人见项羽,再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使欣

为上将军

...,将秦军为前行。

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徭使屯戍

....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今秦军降,诸侯吏卒多奴虏使之。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诈吾属降,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议,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三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B.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C.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D.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面:古代天子、诸侯都南面听政,所以用南面表示称王。称孤:古代帝王自称“寡人”或“孤”。 B.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后“袍泽”引申为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C.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出自前633年,晋文公设置“中军”“上军”和“下军”三军。 D.徭使:被派徭役去驻守边疆。屯戍:做为军人戍守边境的同时,按例应为百姓耕作,也称“屯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国大将陈馀用白起、蒙恬功高却被杀害的前车之鉴和赵高可能谋害章邯的现实情况来劝降章邯,加重了章邯的犹豫和疑惧。

B.赵高心怀鬼胎,担心秦国兵败,自己会被二世追责,恰章邯早有反意,所以准备用章邯来做替罪羊,解脱自己的困境。

C.章邯因国内奸臣当道,二世昏聩,且慑于楚军强大的军力,屡败之后,恰好项羽也主动派人劝降,因而最终率军归降楚军。

D.跟随章邯投降项羽的秦兵多被诸侯联军慢待羞辱,心中不服,所以密谋举事,被项羽将领发觉,项羽担心兵变,坑杀了这些降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

(2)楚军夜击坑秦卒三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五、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完成14-15题。

古风(四十六) 李白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当涂①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②,闭关草《太玄》。

注:①当涂:当权。②扬执戟:指扬雄。汉哀帝时朝政腐败,扬雄不愿为官,专心著书。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诗歌起笔不凡,开篇即从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历史入手,以“何赫然”三个字来感叹大唐帝国的繁盛辉煌。

B.“隐隐”写长安城宫阙层层叠叠、连绵不绝,与“横三川”相呼应;“峨峨”则突出这些建

筑雄峻壮丽的气势。

C.五、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众多宾客簇拥着权势显赫的王侯的场景,意在表现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

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纵横,全诗融叙述、描写、抒情为一体,笔墨酣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15、诗歌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六、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逍遥游》中“,”两句,尽管表明宋荣子能明辨荣辱,不为非议所左右,但还不是庄子所说的真正的逍遥。

(2)杜甫《登高》中,通过视角的俯仰和远近的变化,使用叠词,描绘秋景的一联是“,”。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发展的变化,表现出诗人豁达胸怀和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是“,”。

第Ⅱ卷表达题

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对于那些不讲理,违反中国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老外,我们应与中国人,必须依法处理,绝不能姑息。

②新买住房配套设施费到底该不该缴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购房者,相关部门认为:该不该缴不可。记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③不应该将这次股市波动的情况与18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因为目前的亚洲经济体的金融监管能力大大提高,并已汲取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

A.一概而论相提并论一视同仁 B.相提并论一概而论一视同仁

C.一视同仁一概而论相提并论 D.一概而论相提并论一视同仁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历史类小说的创作,必须从真实的历史为出发点,不能没有限度的随意篡改,甚至胡编乱造。要为观众,尤其未成年观众负责。

B.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主张,应通过提高待遇,让农村教师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大幅度提升农村教师待遇已是紧迫而刻不容缓。

C.校讯通通知:高考报名信息核对表已经打印好,请各班即刻派班长到教学处领取,回去签字确

认。另外提醒:考生特征标志一栏都为空。

D.在城镇化过程中务必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切实把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保护好、传承好、使用好,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A.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B.无论日子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美昧佳肴都替代不了的。

C.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就算再富有,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相比。

D.不管生活好与歹,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天经地义的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冬季是主蛰藏的季节,应该保持能量,也就是储存阳气,除了能让冬季保持温暖之外,也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那么,是不是在冬天养膘就能暖起来呢?

①。实际上,是否耐寒不看身上肥膘有多少,②。阳虚体质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如果确症是阳虚,趁着冬季宜进补,也有讲究。宜选择温补阳气的食材进补,如禽鸟肉、羊肉、牛肉、鲫鱼等。另外,③。大补或者补益过度在冬季没什么不妥,但到春天,就更容易出现燥热的症状。

21.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出其构图要素,并对其寓意进行简单评述。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八、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单身母亲刘女士遭遇车祸,伤势严重,肇事司机逃逸,于是照顾她的重任落在了年仅5岁的女

儿芊芊身上。芊芊全天候陪护,做着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做的事儿。瘦小的芊芊跑前忙后,让人心疼。有人把这事发到朋友圈,不少好心人赶到医院慰问,捐钱捐物。交警、医院等部门也纷纷表态全力帮助她们。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更深层次的讨论。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期末模拟一参考答案

1.B(“四次进京演出”和“进京演出四次”理解错误)

2.B(歧义。原文“擅演以老生和黑红净行当为主的袍带戏”是偏正词组,而选项理解成了并列关系。)

3.D (A.认为《忠烈千秋》是该团1980年创作,原文无据,且说“该团创作了历史故事剧”不严谨。B.复句间关系理解错误。因果关系改成了并列关系。C条件缺失,站位脚跟,成为市场强者的原因还有“不断推出精品”。)

4、C 3分,E 2分,A 1分,答B、D不给分。解析: A、因为“没有文凭,从而形成宽阔的学术视野”,牵强。B、陈寅恪出的考题还有一个命题作文。D、孟丽君不是明末清初人。

5、①中国学术要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要介入世界学术的大潮流。

②中国学术要坚持民族传统,对传统语文要充满自信。

③学术要有“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每点1分。)

6、①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清华四大导师之一。

②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也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有宽阔的学术视野。

③陈寅恪的研究,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把中国的学术提升到一个很新很高的领域。

④撰述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经典。

⑤他的学术成就,垂范着后世;学术思想,影响至今;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乃至世界学术文化界的骄傲。(每条1分,答出3条给满分。)

7、E 3分,D 2分, C1分,A B不给分。(C“自小向往八路军”原文没有依据。A错,开始儿子没有珍视八路墙,是后来在九爷的感召下,才转遍了态度。B错“嘲笑之意”不正确。)

8、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墙体的破旧老化,已经没有了墙的功能。与下文九爷不舍得拆除形成强烈反差。(3分)为下文故事发展做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

9、①故事的主要内容围绕“八路墙”展开。②暗示文章不忘历史,不忘先烈的主题。③点明主人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④照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⑤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每条1分,答出4条给满分。)

10.B 11.D(屯戍:为百姓耕作,错。)

12.A(B、“章邯早有反意”原文无据。C、“项羽也主动派人劝降章邯”错,是章邯主动联系项羽。

D、“秦降卒密谋举事”错。)

13.(1)蒙恬是秦国的大将,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在阳周被杀害。这是为什么呢?

(“为”“开”“竟”“句式”各1分,句意1分。)

(2)楚军在夜晚在新安城南把秦军二十多万人击杀坑埋。(“夜”“击”“坑”“句式”各1分,句意1分。)

14、 C(4分)

15、答案要点:对当权者的讽刺、蔑视,怀才不遇的愤慨;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对大唐帝国前途命运的隐忧。(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即得6分)

16.(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7.C.(一视同仁:对不同的事物或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句。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18.D(A项句式杂糅,可把“从”改为“以”。 B项中“紧迫”与“刻不容缓”语义重复,造成成分累赘,应删其一;C项“考生特征标志一栏都为空”歧义。)

19.A(①注意末尾句提示②吃饺子——年夜饭)

20.①其实不然,许多胖子也怕冷。②而是看是否阳虚③进补不可过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1.①漫画由字母“w”“i”“f”和一个被吊死在“f”上的人一起,构成无线网络“wifi”字样。(2分)警示人们,要理智看待和使用无线网络,否则会给人带来恶果。(3分,答题方向正确即可。)22.【立意解析】 1、芊芊角度:尽孝,谈孝道;担当与责任。经历使人成熟。

2、好心人角度:献爱心,奉献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3、交警、医院等职能部门:为民生,要真尽责。

(其他如肇事司机角度,相关职能部门责任的角度,言之有理,也算基本符合题意.)

文言文翻译:

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两军对阵,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三天,赵高不接见他,有不信任的意思。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逃回棘原军中,赵高派人追赶,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如果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这情况!”

赵国的大将陈馀也给章邯写信说:“白起身为秦国大将,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在阳周被杀害。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能予以相应的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他们。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要以十万为单位计算,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那赵高一向阿庚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将军您为什么不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南面称王,订立和约一起攻秦?

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战友兄弟们被杀相比,哪个结果更好呢?”

章邯犹疑不决,秘密派军候始成,到项羽那里去,想要订立和约。和约没有成功,项羽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与秦军交战,再次击败秦军。项羽率领全部军兵在汙(wū)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

章邯又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项羽召集军官们商议说:“部队粮草不多,我想答应他们来订约。”军官们都说:“好。”项羽就和章邯在洹(huán)水南岸的殷墟上相约会晤。订完了盟约,章邯见了项羽,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项羽于是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任命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前锋。

部队到了新安。诸侯军的官兵以前曾经被征徭役,在秦中驻守,秦中官兵很多人对待他们不像样子,现在秦军投降了,诸侯军的官兵经常象对待奴隶一样地使唤他们。秦军官兵很多人私下议论:“章将军骗我们投降,如果能入关灭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秦朝廷必定会把我们父母妻儿全部杀掉。”诸侯军将领们暗地访知秦军官兵的这些议论,就报告了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商议道:“秦军官兵人数仍很多,他们内心里还不服,如果到了关中不听指挥,事情就危险了,不如把他们杀掉。”于是,楚军在夜晚于新安城南把秦军二十多万人击杀坑埋。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绝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不过,真正对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重视,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现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生的土壤在中国,意象美学亦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意象之美就是通过在场的东西(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东西(意)。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 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注重的是物质功利的东西,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艺术的表层,只追求属于艺术的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的东西,甚至还流行这样的时尚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显然是对艺术的误解。因为它无视艺术首先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也忘记了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艺术是一种审美创造,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使人人们超越表层的、物质的、感性的美,进入到理性、精神的层面,让人的心灵受到感动,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 (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意象,意象美学是中国古代注重抽象思维的典型体现。 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当代美学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最重要的理论范式。 C.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都认为“意象”是西方的美学概念,来自于英美诗歌创作。D.诞生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哲学背景下的意象美学是中华民族本土美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介绍了“意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作用,对意象美学的认识、建构过程。B.第二段介绍意象美学在中国的诞生背景、构成特点,与西方实体论哲学、美学的不同。

2020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 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 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 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 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 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 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 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 异同,详辩新旧。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 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 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行开始可谓代不乏 人 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学家阿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 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国。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

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佛教难以成为一个 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的 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 (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唐以后,伴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佛教不再被看作是在异族 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B.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出现的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佛教从一个地方 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就是到今天还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 C.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可以说是双向对话,不仅有“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也有大量像法显和玄奘等中土的高僧大德 到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 D.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之一,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使佛教通过中国流传于四邻诸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 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 B.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和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 典等都被译出。 C.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 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云南省芒市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63分) 一、科技说明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秩序。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促成了封建社会时期世界上最合理的政教制度。科举千年,以人文化天下,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就社会政治而言,面向整个社会的科举,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提供了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同时,科举又是一个制度化的流动性晋升渠道,社会基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统治阶层,参与管理国家。科举真正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 科举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体,它包含着思想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意义。思想层面上,儒家经学化,使儒学从一种普通学说变成圣典。制度层面上,儒学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科举制使儒家思想彻底制度化,制度化保证了权力化,它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从而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传统文明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科举,而不是西方历史范畴中的封建或东方专制主义。梁启超曾经从四个方面对科举的历史作用做过公正评价。首先,科举使帝制政权充满活力,不断从社会精英中吸取统治人才;其次,促进了官民阶层的流动,使社会充满活力;再次,使儒家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一体化;最后,使个人有出路,社会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中华文明是一种科举文明。在封建社会时期的世界各国,中国社会结构最具开放性,官僚出身最具平民色彩,教育普及面最大。而所有这些,都是由科举制度造成的。 1、有关“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 B.科举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为官僚体系提供了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 C.科举的公正性使出身显赫但又不解经书的官宦子弟也可能沦为平民,保证了官僚体系的精英特点。 D.科举形成了流动性晋升机制,使社会优秀分子可能进入封建皇权体系,参与社会管理,维持了社会稳定。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科举保证了帝制政权的活力,从晋升机制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巩固了封建帝制的统治。

高二上语文期末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人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书》),情、言、声、义成为诗歌创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四大元素和品评作品的重要标准。中国古代诗词中那些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也正是在性情、语言、形式、内涵、意境和境界诸方面体现着鲜明突出的民族特色。 性情是诗词作品内在的灵魂、流动的血液和鲜活的生命。诗词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无不饱含浓厚、深沉、真挚的感情。《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质问与谴责,《离骚》中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和忧虑国事的悲愤与缠绵,都很典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春望》、孟郊《游子吟》……无一不是以浓厚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 诗歌语言是最精粹精美、最富表现力和最富智慧的语言。在措辞炼字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形成了精美的诗歌艺术奇观。特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名篇,语言不仅生动鲜活、形象鲜明,而且凝练简洁、精警有力,让人回味无穷。唐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如同巨幅水墨画,境界宏大开阔,用字凝重有力。诗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名篇、佳句迭出。宋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李清照以“绿肥红瘦”(《如梦令》)描绘雨后海棠,用“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将眼前菊花的形象与抒情主人公的消瘦进行对比,既生动新颖又力透纸背。 中国古典诗词彰显了诗词艺术的形式美。格律诗歌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汉语言文字在发音、声调、协韵、对仗、会意等方面无可替代的特点,句式简短,格律稳定,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音乐元素和强烈的语言韵律,又富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充沛情感。如杜甫《绝句》、苏轼《饮湖上初请雨后》、李清照《声声慢》等,历来受到人们的激赏。 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在这种诗歌理论的引导下,蕴藉含蓄、深厚委婉、经营意境、讲究感悟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由此既显示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给读者创造了内容理解和艺术想象的广阔空间。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三吏”、“三别”等著名诗篇,更是意味隽永深长,赋予了更丰富更鲜活的思想内容。 诗词意境是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完美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效果,创新出奇则是文学创作普遍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国古代诗词以情、景、事、理、意、趣为主要创作元素,创造出情感深厚充沛、形象鲜明生动的优美意境。如王维《山居秋暝》、贺知章《咏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作品的奇特想象无不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新奇,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2020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 答案)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菜肴熟稔(rěn) 孤苦伶仃风流蕴藉(jiè) B.流苏蓬蒿(hāo) 锱铢必较白云出岫(yòu) C.峨眉岑寂(cén) 萍水相逢陨首以报(yǔn) D.婵娟庇佑(pì) 食不裹腹穷乡僻壤(pì)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媒体评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此前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为“以国家治理机制、治理能力为中心”。 ②面对数据搜索能力强大的互联网,任何人都无法保证自身信息的绝对安全,更不要说隐私观念的中国用户了。 ③DNA考古在学界已基本得到。早在1981年,科学家就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进行了核酸分离与鉴定,并发表了有关古DNA的研究报告。 A.基调淡漠认可 B.论调淡薄认定 C.论调淡漠认定 D.基调淡

薄认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国力增强,中国正在重构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有人目无全牛,仅从周边的局部争端就得出中国外交陷入困境的结论,这是不客观的。 B.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用浅近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是一部普及传统文化的优秀著作。 C. 最近,央视推出了原创公益音乐节目“梦想星搭档”,主持人曾宝仪身材娇小,谈吐伶俐,反应机敏,八面玲珑,很受观众喜爱。 D. 12月28日,云南省大理发生森林火灾。虽然地方政府及时组织扑救,但大面积森林被毁,过火区域赤地千里,损失惨重。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安山寺景区内有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千年银杏树两棵(雌雄异株),优质天然地下喷泉两处。 B.当地村民描述说,伤人的动物全身棕黄色,有一米多长,七八十厘米高,细腿、走路弓着腰,许多特征都与狼相似。 C.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祖父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D.“累”是一部分中国人迷失了自我价值观的表现,当自我价值观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狼吞虎咽( yān)针砭时弊(biǎn)聒噪(guō)懵懂(měng) B 力能扛鼎( káng)数见不鲜( shù)暮砧(zhēn)洿池(kuā) C 东船西舫( f áng)歆享(yīn)宵柝(tuò)贿赂(lù) D 瞠目结舌( ch ēng)心宽体胖(pán)谄媚( chǎn)度长絜大( xi é)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自怨自艾( yì)锲而不舍( qi è潸然泪下( sh ān)如火如荼(t ú) B前仆后继( pú)翘首远望( qi áo)拾级而上( shí断瓦残垣( yuán) C屡见不鲜( xi ǎn)揠苗助长( yā)因噎废食( yē)日臻完善( zhēn) D为虎作伥( ch āng)奄奄一息( yān)鳞次栉比 (ji é)弄巧成拙( zhu ō)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精神涣散火中取粟良辰美景明察秋豪 B 功亏一匱墨守成规不可明状情投意合 C 再接再厉黄梁美梦棉里藏针鸦雀无声 D 天伦之乐飞扬跋扈轻歌曼舞美轮美奂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貌和神离各行其事广袤踌蹰 B 瞋目杯盘狼藉甘拜下风百无聊赖 C 反馈殓声屏气慢不经心别出新裁 D 寒喧五采斑斓头晕目眩戳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 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 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终止蜕化难免B.中止退化难免 C.中止蜕化不免D.终止退化不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 称为“君子之国” 。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 为万人。

高二语文上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期末测试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同胞.(bāo) 蓓.蕾(pèi) 烜.赫一时(xuǎn) 管窥蠡.测(lí) B.解剖.(pōu) 埋.怨(mán) 高屋建瓴.(línɡ) 畏葸.不前(sǐ) C.湍.急(tuān) 斡.旋(wò) 良莠.不齐(xiù) 审时度.势(duó) D.整饬.(chì) 恫.吓(dònɡ) 以儆.效尤(jǐnɡ) 佶.屈聱牙(jí)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音的正确识记。A.“蓓”应读“bèi”;B.“葸”应读“xǐ”;C.“莠”应读“yǒu”。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浮躁肇事伸张正义奇貌不扬 B.喝彩抉择轻歌曼舞各行其是 C.简炼提炼引疚辞职涣然冰释 D.磋商屏除爱屋及乌唾手可得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正确识记。A项“奇貌不扬”的“奇”应为“其”;B、D两项全对;C项“简炼”的“炼”应为“练”,“引疚辞职”的“疚”应为“咎”。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外交部长李肇星专门指示邓清波总领事要尽一切力量,尽快________中国遇难者身份。 (2)深圳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________员工实行内部退养。 (3)美国白宫10日反驳了民主党领导人________布什在越南战争时期曾“擅离职守”的指责。 A.核实富余有关 B.核定富余关于 C.核实富裕关于 D.核定富裕有关

2017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

2017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 高二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山东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

山东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运用(23分,每选择题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龟裂(jūn)剔除(tī)强求(qiáng)悄无声息(qiǎo) B.垣墙(yuán)间断(jiān)祈祷(qí) 徘徊不前(huái) C.船坞(wù)妊娠(rèn)解剖(pōu)开花结果(jiē) D.谂知(rěn)惩罚(chéng)镌刻(juān)气息奄奄(yǎ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金榜题名珊珊可爱义愤填赝形容枯槁 B.黯然泣下蝇头微利旗开得胜莞尔一笑 C.画地为牢浑浑噩噩门衰祚薄桀骜不D.恰如其份举案齐眉芸芸众生殒身不恤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危机发生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无异于饮鸩止渴。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C.近年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除了书本知识外便身无长物,被认为缺乏一技之长而在现代职场中难以立足。 D.2011年9月,奥巴马政府无视中国的强烈反对,又一次抛出总价值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 B.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C.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 D.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举办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而且也增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早的记载见乏《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构空里面的籽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昨常悠久 A. 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⑧⑤ 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①② 6.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课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长亭送别》写张生进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的离愁别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重爱情,轻功名”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

2021-2022年高二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2022年高二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é 怯.懦qiè 弄巧成拙.zhuó 如释.重负shì B、伪.wéi装反省.shěng 循规蹈矩.jǔ 令人发.指fà C、重创.chuāng 儒.家rú岿.然不动kuī乘.风破浪chéng D、挑剔.tī滂.沱pāng 呱.呱坠地guā生吞活剥.bāo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转弯抹角千姿百态挺而走险唯唯喏喏 B、前扑后继老奸巨滑郑重其是哀声叹气 C、惴惴不安瞻前顾后投机取巧稍纵既逝 D、战战兢兢无足挂齿沉默寡言莫衷一事 3、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精兵简.政(精简)死得其所.(处所、地方) B、精益.求精(好处)执.迷不悟(坚持) C、自以为是.(正确)不足.介意(足以) D、漠.不关心(冷淡)寻根究.底(推求) 4、下列句中画线成语用得恰当,不需用括号内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A、我怀着刻不容缓的心情,加快脚步奔向火车站。(迫不及待) B、干部不应该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漫不经心。(漠不关心) C、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因此,我们一定要奋起直追,争取走在世界的前列。(勇往直前) D、他的想法不免有些独树一帜,使人一时无法接受(异想天开)

5、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A、拮据——宽裕正直——邪恶文雅——粗俗 B、阔绰——富裕讥诮——讽刺歹毒——狠毒 C、周济——救济抵御——放弃损害——维护 D、仁慈——慈祥慷慨——大方谦虚——骄傲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的脊似的。 C、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件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D、他手背上凸起的筋骨,好像是盘曲嶙峋的藤萝枝干。 7、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您一定听说过别里科夫。他也真怪,在最晴朗的日子,穿上雨鞋,带着雨伞,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A、假如不但还 B、即便也还 C、即使也而且 D、就是也而且 8、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拿了毕业证并不意味着学习____。 ②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____,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 ③没有____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A、终止推敲体察 B、中止推求体验 C、中止推敲体会 D、终止推求体味 9、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①扫②罩③缚④拉⑤撒⑥支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匾,()

2020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艺术鲜花”植根“生活泥土” 卢新宁 荷兰画家凡·高有一幅名画《农鞋》,被后来者纷纷解读。其中以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阐释最为深入人心:鞋具磨损内部那黑洞洞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艰辛,回响着大地无声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一言以蔽 之,好的艺术品就是在人与大地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 由此联想到中国美术馆的一个画展。在近日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主办的“子夜墨魂——周一波画展”上,我们同样看到 了许多“深入大地”的作品:背着小方桌兴冲冲迈步的《赶席》农民、在家看孩子种地的《留守男人》、讽刺“钓功名者”的《独钓》、体现城乡变迁的《二嫂进城》、反映城市陌生人社会的《喊楼》……这些作品题材,或拾取于乡间 习俗。或根植于时代变化,使人感受到了深厚的乡土情感 和现实关怀。 通过作品反映民意、民情、民风,并提出耐人寻味的现实 问题,这是周一波画展的重要特点。“大风吹过黄土坡,还从纸上听民声”,作为中国长安画派的创新人物,周一波的画作不仅汲取了西方当代绘画的艺术精髓,形成了独特的“水墨杂文”艺术风格,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着对脚下大地

的热切关注,对民间疾苦的高度关切。而无论是“乡土幽 默”的专业评价,还是“民生情怀”的观众留言,画展收获的赞誉,也再次印证了那句大白话: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亦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 必不逾此限。”一件文艺作品所以感人,是因为它所表现出 的人物、环境或者事件,符合并唤起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 感知体验。所谓“胸中自有万千丘壑”,一个艺术家如果不 深入生活,不投身大社会大自然中,胸中的丘壑又从何而来? 纵观当下许多文艺作品,小品《卖拐》被反复播放,电视 剧《士兵突击》获得好评如潮.就在于它们深入生活,有 现实关怀。反之,一些电影被诟病“空洞乏味”。往往是因为闭门造车;一些作品被人批评“看不懂”,根源就在于凭空臆造。xK b1.Co m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秀才不出门”固然也能“尽知天下事”。然而,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生活的意义就 越为重大。一是因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有‘躬身体验才能去伪存真;二是因为深入生活,不仅包括信息掌握, 更包含着感情培养,而后者正是艺术创作的激情源泉。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一位论者所言: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 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气的作品。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教师:十二厂中学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36 分) 一、选择题( 36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迤逦( y ǐ) 天理昭( zh āo )然 憎恶( w ù) 一蹴( c ù)而就 辗轧( y à) 窸窸窣窣( s ū) 付梓( z ǐ) 锱( z ī)铢必较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 、湖光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 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B 、老张今年 65 岁,短小精焊,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与年轻人相比毫不逊色。 C 、虽然中国足球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 上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D 、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 能打动读者。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 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 、“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 这事准能完成”。 C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D 、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一方面是 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代诗人。 B 、钱钟书,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主要作品有长篇 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集《七缀集》、 《谈艺录》、《管锥编》等。 C 、惠特曼,印度诗人。诗集有《草叶集》、《桴鼓集》等。 D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北京大学名教授,当代著名美学家。其著作甚丰,《文艺心理 学》、 《诗论》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 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1998 年 9 月,在渤海湾发现一大片海水在阳光下泛着褐红色,优如蕃茄汤一般。这就是 赤潮现象。这是自 1993 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赤潮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海域面积达 3000 平方公里。 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 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 会使海水的颜色发生变化, 呈现出红 色、黄色或褐色,因而称之为赤潮。 赤潮的生成离不开环境因素, 除了有稳定的海水水体、 适宜的水温 (14—28℃)和盐度( 17 —34%)以外,水体的富营养化——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也是生成赤潮 的关键因素。 由于海洋位于地球的最低位置, 陆地上各处所有的废物终要汇聚入海洋。 含有 大量含磷洗衣粉、 洗涤剂的生活废水及各种工、 农业排放的废水进入江河最后汇入大海, 这 就会使海水富营养化。 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而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藻类等)迅速繁殖, 海洋环境恶化,童永强 A 、沾( di àn )辱 B 、讥诮( qi ào ) C 、蠕( r ú)动 D 、睇眄( mi ǎo ) 安然无恙( y àng ) 酪酊( d īng )大醉 模棱( l éng )两可 逸兴湍 ( chu án )飞

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学校和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地方。3.所有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卷上交,将本试题卷自己收存好。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诗骚”传统, 又称“风骚传统” , 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 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 “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 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 在当代中国, 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 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解释。“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 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 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 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 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 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不仅内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 也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贤人政治观念。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 不是神道, 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 其次, 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 使当代文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解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智慧, 倡导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 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忠信诚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价值系统, 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 再次, 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 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 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 ,其 的表述, 又以“诗骚传统”的延续而代代相传的。《诗》《骚》在被儒家经典化的过程中 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被逐步地发掘出来。随着历代文人的讽诵, 儒家的思想也代代相传。

高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附详细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教学质量监控本试题卷共6页,四部分,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墙垣.(yuán)折.射(zhé)镣.铐(liáo)悲天悯.人(mǐn) B.恫.吓(dònɡ)崛.起(jué)萌蘖.(niè)纵横捭阖.(hé) C.犁铧.(huá)白芨.(jī)渣滓.(zǐ)佶.屈聱牙(jié) D.攒.射(cuán)桎梏.(kù)濒.临(bīn)桀骜.锋利(ào)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看到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被时光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 和的春风,还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B.镜头推进,接着迅速仰拍,在镜头中略显夸张的高大的典狱长在演讲台上信口开河,其 颐指气使、指高气扬的神态显露无遗。 C.王洛宾说:“如果你的歌是从一千首民歌中提炼出来的,那么它肯定是精华。”融汇贯通, 厚积薄发,这是他恪守的创作原则。 D.一个知识增长到如此程度,以至感到自己直言不讳的人,可能会迫不急待地想要倾诉自 己的想法和评价、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1月14日欧盟举行了成员国外长和国防部长联席会议,届时 ..会议达成一项安全和防务计划,提出安全和防务领域三大优先事项。 B.东京都新知事小池百合子,这个堪称日本权力最大的女子,现在捅了一个马蜂窝 ...——让世人看到东京都政府马虎而无序的一面。 C.前天,王先生进超市购完物品后,发现放在存包柜里的东西已不胫而走 ....。警方提醒,节前类似案件较多,市民购物需加强防范。 D.老李与老郑都是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两人同租一地,算是相敬如宾 ....多年的老邻居了,现在却为一点琐事吵嘴,还招来警察调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何湾镇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围绕以“清线、美边、打造亮点”为中心,深入开展 环境治理工作,致力打造文明生态镇。 B.教育部定下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多元的现代化外语测评,同时 进一步推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改革。 C.相比于纸币,数字货币优势明显,它的使用,不仅能降低流通成本,还能提高交易或投 资效率,增强经济交易活动的透明度。 D.G20杭州峰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作为东道主的好客与包容,展示了中国的博大文化与发 展成就,也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诗句。(4分) 春天的树林,▲ , ▲。 夏天的树林,是一场热闹的歌会,蝉儿欢快地浅唱高歌。 秋天的树林,是一间充实的宝库,果儿激动地摇曳盼收。 冬天的树林,是一个欢乐的广场,雪儿尽情地追逐嬉戏。 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4分)

2020高二语文上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 组是( ) A、粘nián 粘.土粘.液粘.着力 B、颤chàn 颤.动颤.抖颤.粟 C、拓tuò拓.片开拓.拓.展 D、贴tiě请贴.庚贴.碑贴.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心慌意乱黯然神伤干燥通霄 B、哀声叹气老态龙钟蹩进烟霭 C、以逸待劳仗义执言浮躁寒伧 D、性情孤僻事过景迁搭讪两讫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 )的说。 ②“祥林嫂,你实在不( )。”柳妈诡秘地说。 ③那位画家一定画了( )一夜,因为男子中学和女子中 学里的教师们、神学校的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儿,全接到了 一份。 ④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

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容报告校长。 ⑤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 )的席子用了。 A.简捷核算不只以致精制 B.简捷合算不止以致精致 C.简洁核算不只以至精制 D.简洁合算不止以至精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 并在描写中倾注着作者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 B.某领导任命的这位学科带头人,根本不懂外文,面对 着浩如烟海的国外科技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 C.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 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喧宾夺主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D.他跟我很熟,我的爱好、性格,他都洞若观火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李老师是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女优秀教师。 B.请各地学员务必于本月15日前来报到。 C.他在得知处罚结果而感到“愤怒、羞耻”的是在最后一轮涉嫌打假球的球队居然没有一家得到降级的处分。 D.对某些行业的人来说,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可能是件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说明:文科做语文Ⅰ、Ⅱ,总分200分,考时180分钟;理科做语文Ⅰ,总分160分,考时150分钟)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暂且砧板颤栗明修栈道技艺精湛 B. 与会峪口熨帖瑕不掩瑜钟灵毓秀 C. 陌路蓦然病殁拐弯抹角没齿不忘 D. 强劲根茎颈椎大相径庭不胫而走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 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赵本山、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C. 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后”作家进入作协的事件(主要是郭敬明入作协),本月终于尘埃落定。 D. 作家陈丹青到书店为其新书《退步集序篇》签售,他坦承,这是为自己作宣传。看来,因“销量”的压力,往日深居简出的作家们也要到前台为自己摇旗呐喊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鉴于中国游泳队在悉尼奥运会上令人失望的表现,国家体育局决定免去游泳管理中心主任石天曙,任命李华为新主任。 B. 江苏省某路桥公司的腐败分子一个个地被揪了出来,也已明确地做出了结论,但是,谁又能否认以后不会再出现腐败的问题了呢? C. 针对中国新一代家用电脑发展趋势,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计划在近期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D. 为了给村民们讨一个说法,从前年冬天开始,年近花甲的老村长就带着他和两个弟弟踏上了这漫长而艰辛的告状之路。 4.下面的文字针对“紫外线辐射”说了哪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不超过40字)(5分)阳光中的紫外辐射虽然只占太阳总发射能量的5%左右,但是它对于地球生命系统却有很大的伤害能力,且能量越高,伤害越大。能量最高的部分,在平流层以上就被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氧所吸收。接下来到波长290纳米之间的一段,被平流层臭氧分子全部吸收。波长为290~320nm的辐射段也有90%被臭氧分子吸收,从而大大减弱了它到达地面的强度。如果平流层臭氧的含量减少,则地面受到紫外辐射的强度将会增加。因此,臭氧层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保护地球上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臭氧透过的少量紫外线,还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