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泄泻

经行泄泻
经行泄泻

经行泄泻

妇女每值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塘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经行即泻,经净即止,中医称为“经行泄泻”。本病呈周期性发作只发生在月经前或经行期间。经行泄泻属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最初认为是由于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导致水钠储留,因而引起肠粘膜的水肿、充血所致。综合历代医家观点,本病的产生主要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脾气虚,本病最早见于《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经正行忽病泄泻,乃脾虚…。”脾为先天之本,主统血,为气血化生之源,脾气本虚,经前或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脾气益虚,运化失司,水湿下走大肠,而为泄泻。正如《新锲汪石医案》中说:“此脾虚也,脾主血,属湿,经水将动,脾血先已流注血海,然后下流为经,脾血亏不能运行其湿”;《女科经纶》中说:“经水将行,气血先已流注血海,此脾气既亏,则不能运行其湿”。

(二)肾气虚,(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卷一》:“经来之时,五更泄泻,如乳儿尿,此乃肾虚。”肾藏精,主水液,经前、经时气血下注,肾阳益虚,命火不温脾土,运化失职,水湿并走大肠,故经行泄泻。肾气虚主要以肾阳虚为主。

(三)脾肾阳虚。肾与脾,一为先天之本,一为后天之本,相互促进滋养。即肾的精气充盛有赖于脾来滋补,脾的健运、统摄要靠肾的温煦。若素体脾气不足,则在经行之际因经注血海脾气更虚,故健运失司,清不能升,清浊并走下窍则为泄泻。(景岳全书·泄泻》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明代医家汪石山云:“经行而泻……此脾虚也。脾统血属湿,经水将行,脾气血先流注血海,此脾气既亏,则不能运行其湿。”然而脾主运化,而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经行时脾肾更虚,便成泄泻。脾肾阳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温煦,为胃之关,司二便。两脏功能失于协调,则水谷精微不化,水湿停留,每逢经期,由于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湿渗大肠则为便泻。

(四)肝郁克脾,经前或经期肝气偏旺,肝旺则克伐脾胃,影响脾土的正常运化,是以导致经行泄泻。

(五)热迫大肠fZ’,大肠传导之官,素体久病气阴两虚,加之经期脱血,气阴更伤,必生内热,热迫大肠或素体阳盛,湿热内蕴,热扰血室,搏及大肠,而致经期泄泻。其中又当以脾肾阳虚为其最主要的病因病机。对经行泄泻的中医治疗当以健脾温肾为要。

临床对经行泄泻的辨证论治如下:

(一)补脾益气法,用来治疗脾虚型泄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经来泄泻乃脾虚也,宜用用参菩白术散;鸭塘清澈冷痛乃虚寒也,宜用理中汤;肌热渴泻乃虚热也,宜用七味白术散:呕饮痰水乃虚湿也,宜用香砂六君子汤。”

(二)温补肾阳法,用来治疗肾虚型泄泻,方用右归丸加减。

(三)温肾健脾法,用来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方用健固汤和四神丸加减。

(四)柔肝扶脾法,用来治疗肝郁克脾型泄泻,方用痛泻药方加减。

(五)清热利湿法,用来治疗热迫大肠型L,,,证偏湿热内盛者,治以葛根琴连汤加获荃、车前子,偏虚热急迫,治以七味白术散加减。

此外,对经行泄泻的中医治疗还有如下方法:

(一)外用药物治疗[s1:(1)贴敷法,如消炎解痛膏一张分成1.sctn二1.scrn大小,取神胭、天枢、气海、大肠腑、足三里贴敷

(2)药物贴脐法,可取艾绒少许,加十滴水贴脐

(3)灌肠法,此法适用于盆腔炎引起的经行泄泻

(二)针灸治疗:(l)体针疗法,取大枢、中脱、三阴交。气虚加脾俞、足三里;肾虚加肾俞、关元;

肝郁加肝俞、阴陵泉、大冲。(2)耳针疗法可取大肠、小肠、直肠下段直刺。

(三)推拿疗法:(l)护理方法[’j:如按摩腹5一1。旧in,令患者仰卧,以掌面平按患者腹部,并略施压,带动腹壁作旋转运动,伴有呕吐、腹胀或积食者,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加揉中脱、气海各50次,否则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用按摩手法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则泄泻可愈。陈娣容等〔5]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妇女经行泄泻进行按摩护理,具有改善行经期间胃肠道的血液循环,调整胃肠及冲任气机,提高胃肠道的新陈代谢,有促进胃肠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恢复的作用,故对经行泄泻有较好的治疗效(2)耳穴疗法,可取王不留行籽贴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疗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用山药3飞、糯米509,煮粥日三次食用,用来治疗脾虚型或脾肾两虚型泄泻。综上所述,经行泄泻的发生主要与脾肾两脏相关。根据辩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对该病的中医治疗应以补肾健脾法为主,其它治法为辅,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对经行泄泻的治疗上我们应当在坚持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同时运用整体观念,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兼顾其它脏腑,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

中医内科学 第九版 泄泻

泄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西医学中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等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其他疾病伴见泄泻者,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在辨治方面亦可与本节联系互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伤人,皆能使人发生泄泻,但其中以湿为主,常夹寒、热、暑等病邪。其他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直接影响于脾胃,但仍多与湿那有关。 2.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府,故饮食不当常可导致泄泻。凡饱食过量,或过食肥甘,或恣啖生冷,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均可发生泄泻。临床上,饮食不当与外感湿邪常相互影响,共同为患。 3.情志失调 郁怒或忧思均可致泄泻。郁怒伤肝,或忧思伤脾,若素体脾虚湿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者,更易形成泄泻。 4.劳倦伤脾 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或素体脾胃虚弱,均可成泄泻。 5.久病年老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而为泄泻。 二、病机 泄泻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合而下,则

最新泄泻中医诊疗方案演示教学

泄泻中医诊疗方案 【病名】 中医病名:泄泻 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吸收功能紊乱、胃肠型感冒等。 【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腹泻为主症者,辨病泄泻。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二)西医诊断标准: 1.腹痛、腹泻,一日数次至 10 余次,呈黄色水样便,一般无粘液脓血,腹痛多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钝痛或绞痛,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 2.可有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体征。 3.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方案】

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病论治 (1)实证: ①寒湿证: 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③伤食证: 证候:腹部疼痛拒按,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或泻后不畅,胸脘痞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而数,或见沉弦。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④肝气乘脾: 证候:时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恼怒、紧张等情绪波动而致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 (2)虚证: ①脾胃虚寒: 证候: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食少纳呆,腹胀腹痛,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补脾健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 ②肾阳虚衰: 证候:黎明泄泻,腹中隐痛,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二)其他中医疗法: 1. 针灸疗法 (1)针刺上巨虚、天枢、足三里,适用于急性泄泻。

泄泻

泄泻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审核认证。泄泻,中医病证名。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以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其病因较多,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关键病机。治疗上总以运脾除湿为主。 中医学名 泄泻 其他名称 鹜溏、飧泄、注下 相关西医疾病 急性肠炎等 疾病分类 内科-脾胃 发病部位 肠 主要病因 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失常 多发群体 所有人 目录

历史沿革 与西医病名关系 病因 病机 诊断依据 病证鉴别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 辩证要点 治疗原则(要点) 症治分类

转归预后 预防调护 文献摘要 名词解释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历史沿革 1、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 2、《难经·第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3、《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4、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5、《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

6、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 7、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在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泄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症状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又以湿邪致泄者最多。脾喜燥而恶湿,湿邪易困阻脾土,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侵袭皮毛肺卫从表如里,使脾胃升降失常,亦能夹湿邪为患,直接损失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 2、饮食所伤 误食腐馊不洁,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量,停滞肠胃;或恣食肥甘,湿热内生;或过食生冷,寒邪伤中;均能化生食滞、寒湿、湿热之邪,使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

中医治疗经行泄泻40例

中医治疗经行泄泻40例 摘要:经行泄泻是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经行即作,经净即止。本病可运用中药内服治疗,疗效显著。自2007年10月—2010年6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内服中药,治疗经行泄泻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中医治疗经行泄泻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ilk thread business diarrhea 40 example lu mingni yang xujin abstract:around the silk thread business diarrhea is each time passes by or the menstrual period,the bowel movement pond is thin,even the clear thin like water,the date solution several times,the silk thread business namely did,after only namely stopped.this sickness may utilize the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treatment obviously,the curative effect.- june,2010 act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minute internal medicine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from october,2007,the treatment silk thread business diarrhea 40 examples,th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presently reports as follows.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ilk thread business diarrhea

泄泻中医临床路径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部分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肠炎的门诊患者 一、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TCDS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肠炎(ICD编码:K52.905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 ))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 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ZYYXH/T4-49-2008)。 泄泻(急性肠炎)临床常见证候: 寒湿证 湿热证 食滞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 (ZYYXH/T4-49-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泄泻(急性肠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泄泻(急性肠炎)的患者。 2.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 (1 )入院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解患者; (2)痢疾、伤寒、霍乱以及其他法定传染病; (3)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患者; (4 )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伴有严重焦虑、抑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

路广晁治疗泄泻经验

路广晁治疗泄泻经验 朱伟宁山东中医药大学 泄泻乃中医内科常见病,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泄泻的记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后世医家对之亦多有论述。导师路广晁教授在多年的临床过程中,积累了治疗泄泻的丰富经验,现择其要者叙述如下。 外感泄泻重在祛湿 外感泄泻,以感受寒湿、湿热之邪为主。外感寒、热之邪伤人,或温之、或清之,邪气皆可速去。而湿性重浊、黏滞,寒热之邪挟湿邪为患,若一味尊《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每致泄泻缠绵难愈。 临床治疗这种泄泻,路广晁主张以祛湿为主,尤其对于湿热合邪而致泄泻的患者,祛湿尤当重要,此即前人“湿去热孤”之谓。古人根据湿邪在上、中、下三焦部位的不同,而立化湿、燥湿、利湿三法。泄泻之湿邪主要在中、下二焦,故其治疗当以燥湿、利湿为主,而具体偏重于燥还是利,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若患者泄下频繁,便质稀薄,甚则泻出如水样,当以利湿为主,药如车前子、云苓之属,使湿邪从小便而去,此即古人“利小便以实大便”之谓;若患者泄泻兼见脘腹胀满,身困体重等湿阻中焦之象,则应以燥湿为主,药如苍术、陈皮、半夏之属,使湿从中焦而祛,泄泻自愈。

内伤泄泻兼顾脾肾 历代医家论治泄泻,多重视脾胃在泄泻发病中的作用,张景岳《景岳全书》中记载:“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路广晁在治疗内伤泄泻时亦倡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时时顾护脾胃,临证常在主方的基础上加用山药、薏米、扁豆、莲子肉四药。此四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四者皆具甘味,皆能健脾补中,脾运健,水湿化,泄泻自痊;且四者性味甘淡,兼具渗湿之功;另莲子肉性涩,具有一定收敛止泻的功效。四者合用共具健脾、渗湿、涩肠之能,路广晁在治疗内伤泄泻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此四者,每获良效。泄泻失治日久,每致损及肾阳,出现以清晨泄泻为特点的五更泻,正如古人所言“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路广晁在 治疗此类泄泻时,宗《医宗必读〃泄泻》治泻九法中温肾之法,方选四神丸加减,疗效确切。 补脾柔肝擅调情志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而有关情志因素导致泄泻的论述古已有之,《景岳全书〃杂证谟》记载:“气泄证,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现代社会随着各种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临床上因情志不调导致泄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情志不调,每致肝木乘脾,脾失健运,因致泄泻。此类泄泻多症见:

经行泄泻脾虚证——一参苓白术散——阴阳解析

参苓白术散——阴阳解析 经行泄泻脾虚证,主要证候: 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泄,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或面浮肢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方: 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解析: 阳性药:白扁豆、白术、砂仁、 平性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山药 阴性药:薏苡仁 君药:白术 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健脾化湿。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安胎。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证;君药药物功效以补气健脾为主,针对虚证;太阴病,脾胃湿寒。 方剂中,白术、白扁豆、茯苓、莲子、人参、薏苡仁,益气健脾利水;砂仁,行气化湿;桔梗,宣肺祛痰。 诸药合用以益气健脾利水为主,宣肺行气为辅。适用于脾胃湿寒,气虚乏力者。

健固汤合四神丸、参苓白术散比较: 健固汤合四神丸,以补肾助阳为主,补气健脾祛湿为辅,兼顾涩精止泻。适用于肾寒脾虚,虚湿泄泻者。 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利水为主,宣肺行气为辅。适用于脾胃湿寒,气虚乏力者。

经行泄泻肾虚证——一健固汤——阴阳解析

健固汤合四神丸——阴阳解析 经行泄泻肾虚证,主要证候: 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经色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傅青主女科》健固汤合四神丸《证治准绳》方: 党参、白茯芩、白术、巴戟天、薏苡仁、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解析: 阳性药:白术、巴戟天、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平性药:党参、白茯苓 阴性药:薏苡仁 君药:巴戟天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巴戟天:辛、甘,微温。归肾经。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肉豆蔻: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温中涩肠,行气消食。 补骨脂:苦、辛,大温。归肾、脾经。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

泻。 五味子:酸,温。归肺、肾、心经。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降逆。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 阳性药物多,阴性药物少,以阳性药物为主,针对寒证;君药药物功效以补肾助阳为主,针对虚证;少阴太阴合病,脾肾湿寒。 方剂中,巴戟天、补骨脂、吴茱萸,补肾助阳;白术、肉豆蔻、党参、白茯苓、薏苡仁,补气健脾祛湿;五味子,涩精止泻。 诸药合用以补肾助阳为主,补气健脾祛湿为辅,兼顾涩精止泻。适用于肾寒脾虚,虚湿泄泻者。

健固汤合四神丸、参苓白术散比较: 健固汤合四神丸,以补肾助阳为主,补气健脾祛湿为辅,兼顾涩精止泻。适用于肾寒脾虚,虚湿泄泻者。 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利水为主,宣肺行气为辅。适用于脾胃湿寒,气虚乏力者。

夏治平主任医师针灸治疗慢性泄泻经验_马小平

?240?Shanghai J Acu-mox, Apr 2013, V ol 32, No 4文章编号:1005-0957(2013)04-0240-02 ?名医经验? 夏治平主任医师针灸治疗慢性泄泻经验 马小平 (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江苏 226600) 【关键词】 针灸疗法;针药并用;名医经验;腹泻;医案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3.04.240 夏治平老师是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江苏省海安针灸学校名誉校长,原南通市针灸学会理事长,江苏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南通市劳动模范, 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全国卫生系统 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早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执教20年,今仍被该校聘为博士生导师。主编 和参编中医学著作l9部,其中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六部专著代表部级和国家级水平,主编《实 用针灸推拿治疗学》获华东区二等奖,副主编《中国经络文献通鉴》获国家图书奖,《简明针灸学》 译成英文,受到国外针灸学者的重视。他在临床上擅长运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内科和男科疾病, 方法独特,临床疗效显著。 夏治平为全国知名中医,从医60年,对运用针灸治疗慢性泄泻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随师多年,亲眼目睹了夏治平老师运用针灸治疗慢性泄泻疾病的经过,现整理有关治疗经验如下,以供同道学习参考。 1 注重调神与调理脾胃的结合 慢性泄泻多为急性泄泻迁延日久,由实转虚,脾胃受损,日久伤肾,运化失职,而为慢性泄泻,《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脉要精微论》:“胃脉实则胀,虚则泄。”《景岳全书?泄泻》:“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满,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在治疗上多以运脾化湿为治疗大法。夏治平老师临证过程中,在尊重传统治疗慢性泄泻重视调理脾胃的同时,多结合采用调理心神的治疗措施,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夏治平老师指出,大凡慢性泄泻之人心神必烦躁,情志失调可影响慢性泄泻的治疗转归,因此,夏治平老师在运用针灸治疗慢性泄泻时,除取脾俞、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三阴交等调理脾胃的穴位外,也常取内关、太冲、四神聪等穴位,相得益彰,效如桴鼓。 2 处方选穴善用特定腧穴 慢性泄泻多责之于脾胃,但与肝肾等脏器功能失调也有密切的关系,经络是脏腑功能在人体特定的反应线,在十四经循行线上分布着许多特定穴位,这些特定穴位为脏腑经络之气所深聚的部位,脏腑功能失调往往在其相应的特定穴位上出现部分异常表现,或表现为穴位处皮肤的异常,或表现为压痛敏感,针刺相应的特定穴位可以对有关脏腑功能的失调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夏治平老师在数十年间运用针灸治疗泄泻时多十分注重选用背俞穴、募穴、原穴、合穴等特定穴位,如脾俞、胃俞、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夏治平老师还受古代医家的启发,重视特定穴位之间的配伍应用,《灵枢?五乱》:“气在于胃肠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夏治平老师在临证中师古不泥古,特定穴位配伍灵活多样,有同经的特定穴位配伍,也有异经特定穴位配伍,有上下配伍,也有左右以及躯干与四肢等特定穴位配伍使用的方法,针刺特定穴位对于调整脾胃肝肾失调的功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主张重灸以温补脾肾 慢性泄泻的基本病机多为脾病与湿邪,湿邪与脾 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湿盛可困遏脾运,脾虚又可生作者简介:马小平(1959 - ),男,主任医师

食补阳虚

6食疗 红炆狗肉 红焖狗肉:狗肉500克、八角、小茴春、陈皮、桂皮、草果、生姜和盐适量。慢火焖熟,弃药渣吃肉。 狗肉炖黑豆:狗肉250克、黑豆50克,调以适量的盐、姜、五香粉及糖,置砂锅中文火炖熟,佐餐食用。 羊肉羊肾粥:羊肉100克、羊肾1对、杞子10克、大米100克。杞子煎药汁,羊肉、羊肾切碎,与大米、药汁共煮粥,加食盐调味后食用。 羊肾汤:羊肾1对、肉从蓉12克、杞子10克、巴戟8克、熟地10克。羊肾切片与药物共煮汤,弃药渣,食盐调味,食肉饮汤。 羊肉汤:羊肉150克、怀山药120克、肉苁蓉100克、菟丝子150克、桃仁15克、葱白、食盐适量,药物水煎取汁,羊肉切片,与药汁煮汤,加葱白食盐调味,食用。 炸麻雀:麻雀3只,去毛及内脏,用生油炸香,蘸炒盐粉食用,每日1次。 麻雀汤:麻雀2只,菟丝子25克、杞子25克。菟丝子、杞子水煎取汁,麻雀去毛及内脏,与药汁煮汤,食盐调味,食肉饮汤。

虾仁汤:虾仁50克、冬虫夏草15克、九香虫15克,加水炖熟,食肉饮汤。 炖乌鸡:乌骨鸡(竹丝鸡)1只、巴戟天25克、杞子25克、大枣3枚、生姜3片。乌鸡去毛及内脏,与药物一起隔水炖熟,食用。 炖鹌鹑:鹌鹑1只、杞子50克、杜仲10克。鹌鹑去毛及内脏,杞子、杜仲共炖熟,去药渣,吃肉饮汤。 肾阳虚食疗(5张) 7补肾食物 中医力荐的10款补肾食物,让你轻松补好你的肾 芝麻 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粟米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豇豆 豇豆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

肾阳虚及温补肾阳的中药处方

肾阳虚及温补肾阳的中药处方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本证多因先天不足,肾阳素虚,或年老体弱,命门火衰,或房劳过度,或久病不愈而伤及肾阳,以致元阳虚损,温煦无力,阴寒内生,或气化无权,寒湿内盛。证届虚证、寒证,病位在肾,并常涉及脾、心、肺等脏。常见于阳痿、遗精、虚劳、水肿、泄泻、喘证、哮证、不孕、崩漏等病。 症状: 体征腰膝痠软冷病,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不育;女子崩漏、带下清冷,宫寒不孕;小便频数而清长,夜尿多或遗尿,或尿少而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或喘促日久,动则加剧,呼多吸少,气短不得以续。兼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或沉迟。 中医治疗治疗法则:温肾壮阳。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右归九:熟地15克、菟丝子12克、当归10克、山药12克、枸杞12克、杜仲12克、山茱萸10克、鹿角胶10克、肉桂、熟附子各6克。本方宜于肾阳不足,年老久病及阳痿、滑精者。 (2)金匮肾气丸:熟地15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茯苓、丹皮各10克、肉桂、熟附子各6克。本方宜于阳虚之喘促、水肿者。

2,加减变化:阳痿,遗精、滑精,遗尿,不育者,于方(1)中加仙灵脾、金樱子各12克,阳起石、煅龙牡各15克,海狗肾10克;崩漏、宫寒不孕者,可于方(1)中加淫羊藿、黄芪、续断各12克、炮姜炭10克、紫河车10克、龟板15克。水肿而尿少者,于方(2)中加车前子、白茅根各15克、益母草12克、牛膝10克。喘促日久,动则加剧有,可于方(2)中加人参6克、五味子10克、补骨脂、淫羊藿、胡桃肉各10克。 (二)外敷疗法 1.紫皮大蒜l枚,蓖麻仁60克,捣成糊状,分成2等份,分别敷贴双侧涌泉穴,每日1次,1周为1疗程。适用于肾阳虚水肿面尿少者。2.鲜荆芥1斤,鲜曼陀罗花20克,蚯蚓20条,三药共捣烂如泥,平摊贴于第1、7胸椎上,并以热水袋加热熨30分钟;亦可用白芥子10~15克,捣碎为末,温水调成糊状,敷贴于两乳中间或大椎穴处,每次敷贴1小时。适用于上盛下虚、气急痰鸣之哮喘。 3.食盐1斤,炒热布包,热熨腰部双侧肾区;或用骨碎补鲜根捣烂,黄酒调匀,敷贴于腰痛之处。适用于肾阳虚而兼寒湿之腰痛。 4.葱白3寸,白胡椒7粒,共捣如泥状,填敷脐部,适用于阳虚而小便不通者,一般于敷药后3~4小时见效。 (三)饮食疗法: (1)枸杞羊肾粥:枸杞30克、羊肾二对、羊肉250克、葱一茎,佐料适量,煎煮成汤,再加粳米50克,煮成粥状,晨起而服。补肾助阳,填精益髓。

中医泄泻

121泄泻源流 泄泻,脾病也。脾受湿不能渗泄,致伤阑门元气,不能分别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泻,故口渴,肠鸣,腹痛,小便赤涩,大便反快,是泄固由於湿矣。 然经曰:春伤於风,夏生飧泄,泄不有由於风者乎。 又曰:暴注下迫,皆属於热,泄不有由於热者乎。 又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於寒。泄不有由於寒者乎。 又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泄不有由於虚陷者乎。 惟曰,湿盛则飧泄,乃独由於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乾之,何自成泄。 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末有不原於湿者也。 故为列论之:其湿兼风者,飧泄也,肝受风邪,煽而贼土,至夏湿气蒸郁,故脉弦腹鸣,下利清谷(宜平胃散加羌、独、升、柴;)其湿兼热者,下肠垢也,肠胃有热,传化失常,而火性急速,动湿邪,故脉数溲赤涩,所下皆稠粘垢秽(宜六一散,或胃苓加黄连;)其湿兼寒者,鸭溏也,湿为水气, 又感寒邪,则寒水之气合从而化,故脉沉迟,溲清白,所下澄澈清冷,如鸭屎(宜附子理中汤加肉果,或以二术、陈皮、乾姜、吴萸、砂仁、紫苏主之,挟风者亦可叁用,) 但寒泄必早暮服药,说早服暖药,至暮药力已尽,无以敌一宿阴气,故不效, 故夜必再服;其湿兼虚者,虚泄也,人之清气本上升,虚则陷下,又为湿所侵遏,湿胜气脱,故脉细而濡,困倦少力,遇饮食即泻,或腹不痛,所下不禁,多完谷不化(宜四君子汤加升柴,升阳除湿汤;) 惟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为湿自甚,即脾虚泄也。由土虚不能制湿,肠胃不固,湿反胜而成病,故脉迟而缓,小便不利,身重,腹不痛,肠鸣漉漉,所下多水(宜四芩汤加二? B胃苓汤加草蔻。) 士材云:水液去多,甚而转筋,血伤筋急也,据此又濡泄之变症(宜升阳除湿汤。) 以上,《内经》所言诸泄,可得而审者也。 《难经》又有五泄,实与《内经》之症约略相似,说曰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即风乘湿也(宜胃风汤;) 曰脾泄者,腹胀满,肢体重着,中有妨,面色萎黄,泄注,食即呕逆,即暑乘湿也(宜香茹汤对桂苓甘露饮,大加生姜治之;) 曰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即燥乘湿也(宜五苓散;) 曰小肠泄者,溲而使脓血,小腹痛,即火乘湿也(宜大承气汤下之,再以黄连解毒汤加归、芍治之,次以芍药柏皮丸止之;) 曰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即寒湿而变为热泄也(宜八正散加木香、槟榔通之,次以天水散顿服之。) 是《难经》所言,虽定属六气,而其以湿为主,不与《内经》相合乎。 此外又有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 或泻而风邪内缩,必汗之(宜桂枝麻黄汤。) 又有食泄,脉弦紧,腹痛则泄,泄後痛减(宜治中汤酌加木香、砂仁、枳壳、白术、山楂、麦芽、谷芽、陈皮等味,仍烧所伤之物服。)

泄泻的诊疗方案

3.3.1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1)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2)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3)主要体征: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 (4)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伴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个月。 (三)疾病分型 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四)证候诊断 (1)风寒泄泻证: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鼻塞,流涕,身热。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2)湿热泄泻证:下利垢浊,稠黏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面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脉濡数。 (3)伤食泄泻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模拟题

[真题] (中医内科学)泄泻、胁痛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患者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疗应首选 A.藿香正气散 B.黄芪汤 C.参苓白术散 D.枳实导滞丸 E.附子理中丸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 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脾虚泄泻 D.肾虚泄泻 E.伤食泄泻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 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A.清化 B.疏解 C.固涩 D.消导 E.分利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4题: 治疗脾胃虚弱泄泻,应首选 A.补中益气汤 B.枳术丸 C.香砂六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附子理中汤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5题: 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于 A.肾阳虚衰 B.感受外邪 C.脾胃虚弱 D.食滞肠胃 E.脾虚湿盛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6题: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证属 A.寒湿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肝郁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7题: 下列泄下粪便中辨出何为湿热泄泻的特点 A.泻下如水样便 B.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C.时溏时泄、水谷不化 D.泻下粪色黄褐而臭 E.泄泻清稀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8题: 患者刘某,每因情绪紧张时出现腹痛泄泻。且多伴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舌淡红,脉弦。治当 A.解郁疏肝 B.泄肝除湿 C.疏肝和胃 D.调和脾胃 E.抑肝扶脾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9题: 患者泄泻清稀,甚者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应诊为何种证候 A.肝郁泄泻 B.肾虚泄泻 C.寒湿泄泻 D.暑湿泄泻 E.脾虚泄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10题: 王某,反复泄泻10余年,稍进油腻或生冷之品,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此时选用何方最为适宜 A.附子理中汤 B.参苓白术散 C.胃苓汤 D.六君子汤 E.藿香正气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自拟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泄泻的体会

自拟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泄泻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5-08-11T17:21:16.6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作者:潘建荣 [导读] 慢性泄泻属中医“久泄”“久痢”“休息痢”范畴。 潘建荣 (泰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介绍自拟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泄泻的体会。其病机为脾肾阳虚。自拟温阳健脾汤,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泄泻有明显疗效。临床治疗160例,治愈36例,显效1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 【关键词】慢性泄泻;脾肾阳虚;温阳健脾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310-01 脾肾阳虚型慢性泄泻,多是因脾胃虚弱,运化水湿无权,饮食不化,下趋肠腑发为泄泻,临床上多数脾肾阳虚的病人,由于素体阳虚,加之过食生冷油腻,致使脾胃更伤。日久不愈,后天气血生化无源,使先天肾阳失养,久之导致肾阳虚衰,脾阳得不到温煦故而腹中冷痛,形寒肢冷,手足不温等。本人自拟温阳健脾汤,临床治疗160例,确有良好疗效,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60例,男性64例,女性9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82岁,29岁以下12例,30至39岁24例,40至49岁32例,50至59岁48例,60岁以上44例。以主诉为依据,病程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40年。其中1年以内32例,2至3年48例,4至5年20例,5至lO年48例,10年以上12例。 1.1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饮食不当、受寒凉可诱发。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伴有神疲乏力,或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2.治疗方法 治则:自拟温阳健脾汤药物组成:附子15 g-60 g (先煎l-3h,口尝无麻感为度,并根据病人脾肾阳虚的程度相应调节用量),干姜20g,党参15g,补骨脂15g,肉桂5g(后下),吴茱萸5 g(后下),五味子10g,白术10g,砂仁5g(后下),茯苓10 g,炙黄芪30g,炙甘草4g。加减:腹痛甚者加炒白芍15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腹胀者加枳壳10g,厚朴10g;气虚下陷的患者另加升麻lOg,葛根15g;完谷不化的患者另加炒神曲12g,炒山楂12g炒麦芽12g。每天1剂,水煎饭前半小时分3次温服,1个疗程10天,治疗1-3个疗程,生冷油腻忌食。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3.2治疗结果 160例中临床治愈36例,好转116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95%. 4.病案举例 刘某某,男,82岁。2013年3月18日初诊。自述病史十余年,曾经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未治愈。发作加重3月,日行大便3~5次,泻下稀溏便,受寒凉后加重,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身困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辨证:脾肾阳虚。治以温阳健脾。处方:附子30g(先煎2h,口尝无麻感为度),干姜20g,党参15g,补骨脂15g,肉桂5g(后下),吴茱萸5 g(后下),五味子10g,白术10g,砂仁5g(后下), 炙黄芪30g,茯苓10 g,炙甘草4g。药进7剂,1剂服1日。 3月25日二诊:诉大便日行1—2次,间或成形,诸症减轻,脉舌同前。药已中病,前方附子加量至50g(先煎3h,口尝无麻感为度)再进7剂。 4月01日三诊:诸症明显改善,纳谷有味,大便日行1次,已成形,自觉精神好转。效不更方,再进7剂。 4月07日复诊:诸症改善,纳谷有味,大便日行1次,已成形,自觉精神佳。停服汤剂,改口服附子理中丸以善后。 此后一年中,常因饮食不节而有小发2~3次,但采用本方加味1~2剂,均能控制,嘱其注意忌口,忌进食生冷油腻,并常服附子理中丸。随访1年,基本痊愈。 5.体会 慢性泄泻属中医“久泄”“久痢”“休息痢”范畴。脾主四肢,主运化,肾藏元阴元阳。脾胃输布运化水谷,有赖肾阳鼓舞升提,如肾阳不足,衰微无力,则阳气衰败,肾阳无力温运脾土。脾肾阳虚泄泻.多是因脾胃虚弱,运化水湿无权,饮食不化,下趋肠腑发为泄泻。方中重用附子、肉桂、补骨脂,吴茱萸,补命门之火,助肾阳,意在“补火暖土”,干姜温中散寒,砂仁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五味子温敛收涩,固肾益气,有收涩止泻之功;白术、党参、茯苓、炙黄芪健脾补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综合全方,具有温暖脾肾,补气健脾,培补后天之本,使脾气健旺而阳气自复,脾气健旺肾得以充养,肾气旺盛,脾阳更得肾阳温煦,水湿得以运化,泄泻得以康复。 【参考文献】 [1] 何泮,郑粤文,游敏玲.和中方递减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老年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26(4):22-23

经行泄泻

经行泄泻 妇女每值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塘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经行即泻,经净即止,中医称为“经行泄泻”。本病呈周期性发作只发生在月经前或经行期间。经行泄泻属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最初认为是由于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导致水钠储留,因而引起肠粘膜的水肿、充血所致。综合历代医家观点,本病的产生主要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脾气虚,本病最早见于《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经正行忽病泄泻,乃脾虚…。”脾为先天之本,主统血,为气血化生之源,脾气本虚,经前或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脾气益虚,运化失司,水湿下走大肠,而为泄泻。正如《新锲汪石医案》中说:“此脾虚也,脾主血,属湿,经水将动,脾血先已流注血海,然后下流为经,脾血亏不能运行其湿”;《女科经纶》中说:“经水将行,气血先已流注血海,此脾气既亏,则不能运行其湿”。 (二)肾气虚,(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卷一》:“经来之时,五更泄泻,如乳儿尿,此乃肾虚。”肾藏精,主水液,经前、经时气血下注,肾阳益虚,命火不温脾土,运化失职,水湿并走大肠,故经行泄泻。肾气虚主要以肾阳虚为主。 (三)脾肾阳虚。肾与脾,一为先天之本,一为后天之本,相互促进滋养。即肾的精气充盛有赖于脾来滋补,脾的健运、统摄要靠肾的温煦。若素体脾气不足,则在经行之际因经注血海脾气更虚,故健运失司,清不能升,清浊并走下窍则为泄泻。(景岳全书·泄泻》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明代医家汪石山云:“经行而泻……此脾虚也。脾统血属湿,经水将行,脾气血先流注血海,此脾气既亏,则不能运行其湿。”然而脾主运化,而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经行时脾肾更虚,便成泄泻。脾肾阳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温煦,为胃之关,司二便。两脏功能失于协调,则水谷精微不化,水湿停留,每逢经期,由于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湿渗大肠则为便泻。 (四)肝郁克脾,经前或经期肝气偏旺,肝旺则克伐脾胃,影响脾土的正常运化,是以导致经行泄泻。 (五)热迫大肠fZ’,大肠传导之官,素体久病气阴两虚,加之经期脱血,气阴更伤,必生内热,热迫大肠或素体阳盛,湿热内蕴,热扰血室,搏及大肠,而致经期泄泻。其中又当以脾肾阳虚为其最主要的病因病机。对经行泄泻的中医治疗当以健脾温肾为要。 临床对经行泄泻的辨证论治如下: (一)补脾益气法,用来治疗脾虚型泄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经来泄泻乃脾虚也,宜用用参菩白术散;鸭塘清澈冷痛乃虚寒也,宜用理中汤;肌热渴泻乃虚热也,宜用七味白术散:呕饮痰水乃虚湿也,宜用香砂六君子汤。” (二)温补肾阳法,用来治疗肾虚型泄泻,方用右归丸加减。 (三)温肾健脾法,用来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方用健固汤和四神丸加减。 (四)柔肝扶脾法,用来治疗肝郁克脾型泄泻,方用痛泻药方加减。 (五)清热利湿法,用来治疗热迫大肠型L,,,证偏湿热内盛者,治以葛根琴连汤加获荃、车前子,偏虚热急迫,治以七味白术散加减。 此外,对经行泄泻的中医治疗还有如下方法: (一)外用药物治疗[s1:(1)贴敷法,如消炎解痛膏一张分成1.sctn二1.scrn大小,取神胭、天枢、气海、大肠腑、足三里贴敷 (2)药物贴脐法,可取艾绒少许,加十滴水贴脐 (3)灌肠法,此法适用于盆腔炎引起的经行泄泻 (二)针灸治疗:(l)体针疗法,取大枢、中脱、三阴交。气虚加脾俞、足三里;肾虚加肾俞、关元;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

七。泄泻 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

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证候特征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有时又称五更泻。 (二)辨证分型 1 寒湿困脾 证候表现;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兼有外感是可见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护治法则;芳香化浊,解表散寒。(治疗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2 肠道湿热 证候表现;腹痛急泻,泻下急迫,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可伴

阳虚体质注意事项

阳虚体质注意事项 A.阳虚体质常见症状: 以阳虚体质为基础的人常见怕冷、穿衣比常人多,手脚发凉,腰背部酸冷,不耐风寒易感冒,稍食凉即会出现胃脘不适、便溏等,性格多内向、沉闷。 B.阳虚体质易患疾病与常见美容问题 (一)阳虚体质易患疾病(症状): 心脑血管疾患:冠心病、脑缺血; 周围血管病:雷诺氏综合症、脉管炎; 呼吸系统疾患:风寒感冒、哮喘、肺水肿; 神经系统疾患:抑郁症、感觉减弱、多冷汗、肌无力、中风; 内分泌系统疾患:单纯性肥胖、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甲状腺功能低下; 消化系统疾患: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肠梗阻、排便无力; 生殖泌尿系统疾患:肾炎水肿、遗尿、癃闭; 男:遗精、阳痿、性功能低下、精冷不育; 女:初潮出现晚、闭经、月经后期,白带稀、阴冷、性冷淡、不 孕、少乳; 皮肤疾患:荨麻疹、皮肤感觉减弱、硬皮病; 五官疾患:眼睑水肿、眼易疲劳、耳聋、过敏性鼻炎、口唇青多痰涎。 (二)阳虚体质常见美容问题:

皮肤僵硬,面色白而缺乏血色、没有光泽,中性皮肤多见,皮肤松弛,易脱发等。C.“恬愉”阳虚体质养生原则 (一)调理要点 1、阳虚质即“寒底”,在阳气充足的春夏季节过得较为舒服,因为自然界的阳气能助人体之阳气,而在阳气不足的秋冬季节则较难耐受,容易发病,原有疾病易加重。故阳虚质者在秋冬季节应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同时多晒太阳。 夏季暑热多汗,汗多则伤津耗气,使阳气虚于内,因此要尽量避免强力劳作,也不可恣意贪凉饮冷。不可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因为寒湿易伤人阳气,应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2、阳虚质当温补阳气为主,但补阳有几点须注意:其一,温阳应佐以益阴: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在温补阳气的同时,佐入适量补阴之品,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其二,温阳应以温肾为主,因肾为先天之本,元阳之所在,为五脏阳气之本。同时温阳当兼顾脾胃,只有脾胃健运,才能运化水谷,气血阴阳化源不绝,亦即养后天以济先天。其三,调理阳虚质时要慢温、慢补,就如慢火、老火方法煮靓汤一样,缓缓调治方能效佳而副作用少。 3、补阳之品的选择是有讲究的,一般的人多选择冬令进补,这是可以理解的。阳虚之人,其底为寒,再遇隆冬季节,特别难熬,此时补阳,是为减轻所苦,亦确能减轻所苦。但若论治本,冬天并非最佳的时机,因此时身体的寒气与自然界的寒气两寒相叠,其寒难驱。治本何时为佳呢?答曰:盛夏!盛夏之际,自然界阳盛,阳虚之人得天阳之助,此时驱寒,事半功倍。大家所熟知的三伏天“天灸”所治的正是阳虚病证,采用的是“冬病夏治”的方法。阳虚之病冬天易发谓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