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M 热断层全身扫描与普通体检的区别

TTM 热断层全身扫描与普通体检的区别
TTM 热断层全身扫描与普通体检的区别

高端体检TTM全身体检与普通体检有什么区别

一、系统对比

二、体验方式对比

平常的普通体检要分项目

1、常规检查(45项)血常规17项尿常规12项便常规15项便潜血1项

2、生化检查(8项)肝功能检查(3项)、丙氨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LT/AST 肾功能 (2项) 、尿素氨、肌酐糖尿病筛查(1项)血糖血脂 (2项) 1、甘油三脂2、总胆固醇CHO

4、免疫检查(1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5、B超(8项)、肝、肝内胆管、总胆管、胆囊、肝门静脉、肾、胰脾及其它

6、心电图(1项)心电图

7、X线检查(5项)胸部透视 1、心2、肺3、隔4、纵隔5、胸腔

8、红外线乳腺透视(1项)红外线乳腺透视

9、一般检查(9项)

TTM全身体检,不用分项目

一站式全面体检:TTM系统是全身性整体体检,非单项、孤立检查,极大降低了因检测结果片面而带来误判的可能。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综合检查可一次性完成。

三、时间长短对比

普通单项体检时间长(2个小时多甚至更长)而且麻烦。

TTM全身扫描只需要15-25 分钟快速高效率体检不到一个小时即可完成体检,被检者接受15-25分钟扫描,即可获得全身健康数据,20-25分钟即可获得评估结果。日接待体检可达上百人次。

四、特点对比

TTM能早期发现病变

TTM系统断层检测敏感度高,锁定人体全身细胞代谢的变化,不仅可以检测出器质性病变,对非器质性病变也能检测出来,在病变的早期就可以发现,尤其对癌症的早期、前期发现准确率高。

普通体检只能检查说你现在所得的病,无法知道后期的病情的变异,抽血、注射、济压等。

TTM为绿色体检

TTM系统体检过程无污染、无辐射、无创伤,是真正的绿色健康体检,体检过程安全,可进行反复检测,完全没有因检测而诱发疾病的可能。

TTM可以检查到包括血脂、血色素、血糖、血压、嘌呤等几十个项目;不用空腹可以查肝、胆、胃、肠等器官。TTM检查过的疾病已有500多种,涉及了几乎人体各个系统,包括微循环、呼吸、消化、感觉器官、神经、内分泌、生殖、泌尿和免疫等各系统中所有组织和器官的疾病类型,包括心脑血管病、肝炎、肾炎、结核、肿瘤和癌症及一般性的感染、伤痛等。

显然普通体检,达不到这种功能,更不用说效果了通过以上这样对比,要做全身体检,还不如去做TTM全身体检,速度快、又准确、最重要的是TTM能早期发现病变,做早知早治的预防措施。让病者有更多的时间与病魔抗站。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性能参数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性能参数 一、货物用途 设备用于全身各脏器的功能代谢显像,尤其是肿瘤、心脑疾病的精准诊断及研究 二、主要部件及性能参数 提供最新最高端PET/CT设备 三、基本结构 1.PET系统 1.1PET探测器:环数、晶体 1.2 光电倍增管:数量、类型 1.3采用CT衰减矫正 1.4提供日常原厂质控、校准源:类型、数量、活度/根 1.5TOF重建技术(包含软、硬件) 2.提供128层以上CT 2.1探测器:材料、最大层数、 2.2球管:球管最低保用次数(万秒) 3提供闭合式一体化机架:内置激光定位系统、交互式应答系统、孔径、驱动方式、冷却方式、开放门控接口 4.扫描床:最大水平移动范围(cm)提供安全绑带、碰撞报警装置、承重量(kg) 5计算机系统 5.1 工作站:采集工作站、处理工作站2套 5.2 采集工作站硬件配置:主频内存(GB)、硬盘容量(TB)数据外存方式、医学影像专用显示器(LCD) 5.3 处理工作站硬件配置:主频、内存(GB)、硬盘容量(TB)、数据外存方式、客户端 、医学影像专用显示器(LCD) 5.4 网络要求:DICOM 3.0、DICOM RT 5.辅助设备:头托、质控模型、PET NEMA质控模型、CT质控模型、PET-CT融合质控模型 四、应用软件

1 PET应用软件 1.1 图像采集软件(包含静态, 动态, 门控, 3D,List mode, 脑,心脏专用等)1.2 图像处理(重建)软件 1.3 图像显示软件 1.4 定量分析软件(SUV,VOI) 1.5 校正软件 1.6 质量控制软件 1.7 NEMA测试软件 1.8 3D迭代重建软件 1.9 肿瘤疗效评估软件 1.10 其他软件 2 CT应用软件 2.1 图像采集软件 2.2 图像处理(重建)软件 2.3 图像显示软件 2.4 图像分析软件 2.5 校正软件 2.6 质量控制软件 2.7 辐射剂量计算软件 2.8 低剂量软件 2.9 放疗模拟定位和放疗计划 2.10 自动剂量调节软件 2.11 其他软件 3 PET/CT应用软件 3.1 同机图像融合软件 3.2 异机图像融合软件 3.3 图像处理软件

核医学仪器 例行试验 第3部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标准状

I C S11.040.50 C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20013.3 2015/I E CT R61948-3:2005 核医学仪器例行试验 第3部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 N u c l e a rm e d i c i n e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 R o u t i n e t e s t s P a r t3:P o s i t r o n e m i s s i o n t o m o g r a p h s (I E CT R61948-3:2005,I D T) 2015-12-10发布2017-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目 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试验方法3 4.1 定标因子和交叉定标3 4.2 每响应线相对灵敏度和归一化程度4 4.3 横向分辨率4 4.4 像素大小4 4.5 机械部分4 4.6 显示和存档系统4 5 例行试验的频次4 参考文献6 索引7

前言 G B/T20013‘核医学仪器例行试验“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辐射计数系统; 第2部分:闪烁照相机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 第3部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 第4部分:放射性核素校准仪三 本部分为G B/T20013的第3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等同采用I E CT R61948-3:2005‘核医学仪器例行试验第3部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三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去I E CT R61948-3:2005的前言和引言,增加了本前言; 在第2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按G B/T1.1 2009的要求增加了引导语; 对于标准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若已转化为我国标准,本部分用国家标准号替换相应的国际标准号; 用小数点 . 代替小数点 , ; 用 本标准 代替了 本国际标准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三 本部分由全国医用电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10)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健二焦春营三

正电子发射成像pet简介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是核医学的一项技术,利用人体生命元素诸如18F、11C、15O、13N等正电子核素标记的药物,从体外无创、定量、动态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随时间变化的生理、生化变化。放射性药物在病人体内释出讯号,而被体外的PET扫瞄仪所接收,继而形成影像,可显现出器官或组织(如肿瘤)的化学变化,指出某部位的新陈代谢异于常态的程度。 ●正电子(e+;又称β+粒子) 是与电子(负电子)相似的一种带电粒 子。正电子带一个正电荷,有一定质量和 能量。和物质中的自由电子(e-)结合, 正负电荷抵消,两个电子的静止质量转化 为2个能量相等(511keV)、方向相反的γ 光子而自身消失,即湮没辐射 ( annihilation )。 ●正电子的产生 正电子放射性核素通常为富质子的核 素,它们衰变时会发射正电子。原子核中的 质子释放正电子和中微子并衰变为中子: P n + β+ + ν

正电子在人体组织内行进1-3mm后发生湮灭,产生互成180度的511 keV 的伽玛光子。 ●PET的数据采集 正电子湮灭产生的γ光子同时击中探测器环上对称位置上的两个探测器。 每个探测器接收到γ光子后产生一个定时脉冲,这些定时脉冲分别输入符合线路进行符合甄别,挑选真符合事件 符合线路设置了一个时间常数很小的时间窗(通常≤15ns),同时落入时间窗的定时脉冲被认为是同一个正电子湮灭事件中产生的γ光子对,从而被符合电路记录。排除了很多散射光子的进入。 ●PET常用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选择 人体组织的基本元素 易于标记各种生命所必需的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而不改变它们的生物活性,参与新陈代谢过程; 半衰期比较短 可给予较大剂量,提高了影像的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

眼科仪器眼后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眼科仪器眼后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眼科仪器眼后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行业标准项目是“食药监办械管[2017]94号文”批准的一个项目,项目编号为A2017042-Q-HZ,由全国医用光学和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负责起草。接到任务后,起草单位即成立了起草小组,确定了起草人。起草小组成立后,即着手该标准的起草准备工作,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并完成了标准草案,2017年8月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放给分技委委员和相关的企业,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16971:2015《眼科仪器眼后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 16971:2015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本标准与ISO 16971:201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删除原文中的引言部分;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具体调整为: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 9706.1代替了IEC 60601-1; ?删除了IEC 60825-1的要求,仅采用ISO15004-2进行光辐射安全评价。 ——4.3增加OCT扫描视场角的要求。 ——4.6、4.7中明确了轴向分辨率、信噪比的要求。 ——4.8中有关环境温度的表述调整至对应的检测方法条款5.3中。 ——5.2中增加了有关眼底预览视场角、OCT扫描视场、深度、轴向分辨率、信噪比指标测试方法的表述。 三、验证情况 (1)验证情况概述 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在编写《眼科仪器眼后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行业标准期间,对眼后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产品进行了检测,对目前厂家的产品水平和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目前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均能达到标准的要求。 (2)验证分析和结论 从验证结果可以看出,产品的技术水平能够达到标准的规定,标准中各项技术指标规定合理,满足中等偏上的原则;试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统(CQZ1800201)

附件1 受理号:CQZ1800201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评报告 产品中文名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统 产品英文(原文)名称:/ 产品管理类别:III类 申请人名称: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目录 基本信息 (3) 一、申请人名称 (3) 二、申请人住所 (3) 三、生产地址 (3) 产品审评摘要 (4) 一、产品概述 (4) 二、临床前研究摘要 (5) 三、临床评价摘要 (9) 四、风险分析及说明书提示 (10) 综合评价意见 (12)

基本信息 一、申请人名称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二、申请人住所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三、生产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

产品审评摘要 一、产品概述 (一)产品结构及组成 由PET子系统、3T超导磁体、梯度功率放大器、梯度线圈、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线圈、谱仪、检查床、计算机子系统、配电系统及生理信号门控单元组成。 (二)产品适用范围 该产品包括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MR(磁共振)两部分,实现了PET成像及MR成像的一体化结合,可实现同步且等中心采集生理、解剖和生化代谢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配准和融合。由经过适当培训的医疗专业人员使用,用于帮助对功能和疾病进行检测、定位和诊断。这一组合系统还保留了PET 和MR设备的独立功能,可以单用PET和/或MR成像设备进行诊断成像。 (三)型号/规格 uPMR 790 (四)工作原理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简称PET/M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ET/MR) 是将两种成像设备PET和MR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一次扫描同时产生PET和MR图像。PET成像主要提供生理代谢信息,MR 成像主要提供生理解剖信息。PET和MR图像通过配准与融合,为医生的诊断提供解剖、生理、功能代谢等信息。 二、临床前研究摘要 (一)产品性能研究 产品性能研究包括一体化PET/MR集成技术、PET和MR 图像配准融合、衰减校正和SUV值计算准确性研究等。通过解决PET和MR两种模态在同一孔径中同步成像的电磁兼容性、图像融合、以及整机一体化实时控制等技术难点,实现两种模态同时成像。 1.一体化PET/MR集成技术 该产品采用专利的PET探测器电磁屏蔽结构,隔绝射频发射线圈对PET探测器的干扰以及探测器对MR成像产生的干扰。采用无磁元器件,并在内部组件采用抑制涡流的设计,保持3T MR成像时静磁场和梯度磁场不受干扰。自屏蔽体发射线圈,隔绝体线圈射频场对PET探测器的干扰,同时避免磁体和梯度线圈对体发射线圈射频场的影响,保持射频发射场的稳定。 2.PET和MR图像配准融合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质量控制参数的测量方法分析_李宁

专 栏 FEATURES 1 OCT简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像技术。它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测量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再通过扫描,可得到生物组织二维或三维结构图像。 OCT 的发展经历了时域OCT(TD-OCT)和频域OCT (FD-OCT)两个阶段。TD-OCT 是通过样品臂和参考臂反射光的光程差来探测不同深度的组织背景信号。FD-OCT 一般由宽带光源照明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光谱仪组成,与TD-OCT 不同的是,参考臂是固定不动的,直接测量干涉信号的光谱,对所测的光谱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样品不同纵 向深度的信息。相对于TD-OCT 而言,FD-OCT 具有更高的成像信噪比和更快的成像速度,更适合对生物组织实时成像和三维成像。这也是目前OCT 设备的主流技术。 目前OCT 在口腔科、神经科、脑科、动脉介入治疗和眼科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但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技术也很成熟。在眼科的应用领域包含:黄斑疾病的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诊断、视网膜疾病的诊断、眼科疾病术后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定量测量、黄斑部中心凹及分区的定量检测、中央角膜厚度的定量测量等[1-4]。 2 眼科OCT设备质控指标及意义 由于OCT 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只讨论眼科OCT 设备的质控指标及测量方法,同时,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主流的眼科OCT 设备均是采用FD-OCT 的成像方式,因此下面的讨论将聚焦于利用FD-OCT 进行成像的眼科OCT 设备。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质量控制参数的测量方法分析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Methods of Quality Control Parameters of Ophthalmic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质控参数的意义和分辨率测量方法的对比分析。着眼于眼科OCT设备,阐述了该类设备的质控指标及其含义;结合OCT设备的原理和应用情况,重点从技术层面和实现层面阐述了眼科OCT设备关键指标——分辨率的测量方法,同时还比较了不同测量方法的优劣。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辨率;质控参数;模拟眼 Abstract :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igni ? cance of quality control parameters of th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resolution measurement. Focusing on the ophthalmic OCT devices, their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and meanings are described. 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OCT devices,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es on the resolu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key quality control indicators. Then it gives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measurement. Key word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resolution; quality control parameters; model eye [中图分类号] TH786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633.2013.07.003[文章编号] 1674-1633(2013)07-0008-03 李宁1,刘艳珍1,贺伟罡2,孟祥峰1,王权1,张志军2 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定所,北京 100050;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北京 100044 LI Ning 1, LIU Yan-zhen 1, HE Wei-gang 2, MENG Xiang-feng 1, WANG Quan 1, ZHANG Zhi-jun 2 1.Institute for Medical Devices Control,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Beijing 100050, China; 2.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 Evaluation,SFDA,Beijing 100040, China 收稿日期:2013-05-03 修回日期:2013-06-06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I22B0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研究基金(2011C1)。 通讯作者:张志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主任。 通讯作者邮箱:zhangzhijun@https://www.360docs.net/doc/a95424848.html,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 T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CT)、超声CT(UCT)以及γ射线CT(γ-CT)等。 成像原理 CT是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 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voxel)。 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射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digital matrix),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经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analog converter)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像素(pixel),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所以,CT图像是重建图像。每个体素的X射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 CT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它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设备组成 CT设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1.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 2.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 3.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照相机将图像摄下。探测器从原始的1个发展到多达4800个。扫描方式也从平移/旋转、旋转/旋转、旋转/固定,发展到新近开发的螺旋CT扫描(spiral CT scan)。计算机容量大、运算快,可达到立即重建图像。由于扫描时间短,可避免运动产生的伪影,例如,呼吸运动的干扰,可提高图像质量;层面是连续的,所以不致于漏掉病变,而且可行三维重建,注射造影剂作血管造影可得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 超高速CT扫描所用扫描方式与前者完全不同。扫描时间可短到40ms以下,每秒可获得多帧图像。由于扫描时间很短,可摄得电影图像,能避免运动所造成的伪影,因此,适用于心血管造影检查以及小儿和急性创伤等不能很好的合作的患者检查。 图像特点 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不同CT装置所得图像的像素大小及数目不同。大小可以是 1.0×1.0mm,0.5×0.5mm不等;数目可以是256×256,即65536个,或512×512,即262144个不等。显然,像素越小,数目越多,构成图像越细致,即空间分辨力(spatial resolution)高。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不如X线图像高。

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CT 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它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PET采用正电子核素作为示踪剂,通过病灶部位对示踪剂的摄取了解病灶功能代谢状态,可以宏观的显示全身各脏器功能,代谢等病理生理特征,更容易发现病灶。CT可以精确定位病灶及显示病灶细微结构变化;PET/CT融合图像可以全面发现病灶,精确定位及判断病灶良恶性,故能早期,快速,准确,全面发现病灶。 作用 PET的独特作用是以代谢显像和定量分析为基础,应用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短命核素如11C、13N、15O、18F等正电子核素为示踪剂,不仅可快速获得多层面断层影象、三维定量结果以及三维全身扫描,而且还可以从分子水平动态观察到代谢物或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用以研究人体生理、生化、化学递质、受体乃至基因改变。近年来,PET在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等方面均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 原理 一、PET显像的基本原理 PET是英文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缩写。其临床显像过程为:将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如F-18等)标记到能够参与人体组织血流或代谢过程的化合物上,将标有带正电子化合物的放射性核素注射到受检者体内。让受检者在PET的有效视野范围内进行PET显像。放射核素发射出的正电子在体内移动大约1mm后与组织中的负电子结合发生湮灭辐射。产生两个能量相等(511 KeV)、 方向相反的γ光子。由于两个光子在体内的路径不同,到达两个探测器的时间也有一定差别,如果在规定的时间窗内(一般为0-15 us),探头系统探测到两个互成180度(士0.25度)的光子时。即为一个符合事件,探测器便分别送出一个时间脉冲,脉冲处理器将脉冲变为方波,符合电路对其进行数据分类后,送人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便得到人体各部位横断面、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的影像。 PET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机架、环形探测器、符合电路、检查床及工作站等。探测系统是整个正电子发射显像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它采用的块状探测结构有利于消除散射、提高计数率。许多块结构组成一个环,再由数十个环构成整个探测器。每个块结构由大约36个锗酸铋(BGO)小晶体组成,晶体之后又带有2对(4个)光电倍增管(PMT)(请看图1)。BGO晶体将高能光子转换为可见光.PMT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被转换成时间脉冲信号,探头层间符合线路对每个探头信号的时间耦合性进行检验判定,排除其它来源射线的干扰,经运算给出正电子的位置,计算机采用散射、偶然符合信号校正及光子飞行时间计算等技术,完成图像重建。重建后的图像将PET的整体分辨率提高到2 mm左右。 PET采用符合探测技术进行电子准直校正,大大减少了随机符合事件和本底,电子准直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没有铅屏蔽的影响)和分辨率。另外.BGO晶体的大小与灵敏度成正相关性。块状结构的PET探头。能进行2D或3D采集。2D采集是在环与环之间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指尖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英文: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是一种光学信号获取与处理的方式。它可以对光学散射介质如生物组织等进行扫描,获得的三维图像分辨率可以达到微米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通常采用近红外光进行拍照。由于选取的光线波长较长,可以穿过扫描介质的一定深度。另一种类似的技术,共焦显微技术,穿过样品的深度不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使用的光源包括超辐射发光二极管与超短脉冲激光。根据光源性质的不同,这种扫描方式甚至可以达到亚微米级的分辨率,这时需要光源的频谱非常宽,波长的变化范围在100纳米左右。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光学断层扫描技术的一种。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为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这种扫描方式的信噪比较高,获得信号的速度也比较快。商用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有多种应用,包括艺术品保存和诊断设备,尤其是在眼科中,这种断层扫描系统可以获取视网膜的细节图像。最近,这种技术也被用于心脏病学的研究,以对冠状动脉的疾病进行诊断[1]。

目录 [显示] [编辑]简介 一个肉瘤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数个研究组织从采用白光干涉对活体内人眼进行测量开始[2][3]对人体组织,尤其是眼睛的成像进行研究。1990年的ICO-15 SAT 会议上,首先展示了一张基于白光干涉深度扫描原理的对活体内人眼眼底沿眼水平子午线的二维图像[4]。1990年,丹野直弘对这个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5][6],随后日本山形大学的一位教授也对此展开了研究[7]。这些研究使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拥有了微米级的分辨率和毫米级的穿透深度,还拥有产生截面图像的能力,因此它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8]。1993年,首次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对活体内的视网膜结构成像[9][1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也被应用于许多艺术品保护的项目中,它被用来分析绘画作品的不同层次。与其他医学图像系统相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有很大的优势。医用超声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由于分辨率不够,无法用于形态组织成像,而共焦显微技术则缺少毫米级的穿透能力[11][1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基于弱相干干涉学理论发展的[13][14][15]。在传统的干涉学中需要使用相干长度很长的光源,因此通常选用激光作为干涉光源,相干长度通常达到数米。而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中,由于使用了宽带光源,相干长度被缩短到了几个微米。宽带光源通常

医疗机构临床核医学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发射断层成像(PET)的放射防护要求

医疗机构临床核医学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发射断层成像(PET)的放射防护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放射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临床核医学应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进行诊断的实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930 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 GB 16348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 16361临床核医学的患者防护与质量控制规范 GBZ 120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 133 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正电子的湮没辐射进行计算机断层成像的技术。本标准包括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PET/MRI)等。 4 一般要求 4.1 对开展PET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临床核医学执业医师及相关人员的要求,应符合GB 16361的规定。 4.2 PET检查的正当性判断、放射防护最优化、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和有关剂量约束等患者防护与安全的要求,应符合GB 16361和GB 16348的规定。PET/CT应用中辐射防护的通用导则参见附录A。 4.3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和PET设备的质量控制应按照GB 16361的要求执行。 4.4 开展PET诊断工作,应设有专门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储存、分装、注射场所和放射性废物存放场所;应配备活度计、X/γ剂量率仪、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仪等仪器设备。 4.5 PET工作场所中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与管理,应按照GBZ 133的要求执行。 4.6 操作放射性药物时采取的放射防护措施,应符合GB 11930和GBZ 120的规定。 4.7 应充分考虑患者注射药物后的放射性。对检查完的患者,应提供放射防护指导。 5 PET诊断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要求 5.1 工作场所的布局和分区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中的数据校正常用方法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中的数据校 正常用方法 (作者: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 ) 【摘要】介绍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中各种校正的意义及常见算法,这些校正包括归一化校正,衰变校正,散射与衰减校正,活度刻度等。对校正算法的最新进展和PET相关设备中的校正算法也做了些介绍。恰当的校正对提高PET的成象质量及定量分析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因此,校正算法是PET设备软件系统中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PET;正电子;校正 Abstract: Various correctons in clinical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are described, in cludi ng detectors normalization, decay correction, scatter and attenuation correcti on, calibrati on, etc. The up to data developme nts in correction of PETand PET related devises are also introduced. Appropriate corrections are important for PETimages with good quality and for qua ntitative an alysis in cli nics. PET

correction algorithms consist of a necessary part in the software of PET. Key words: PET; positr on; correcti on PET是英文名称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的缩写,即“正电 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是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影像技术研究人体心脑代谢和受体功能的一种最先进的设备。PET已成为肿瘤、心、脑疾 病诊断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肿瘤学、心血管疾病学、神经系统疾病学、和新医药学开发等研究领域中已经显示出它的卓越性能。PET 是核医学领域中最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体分子 水平上完成生物学显示的影像技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项发 明之一。目前PET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核医学成像临床检查、疗效评价、药物开发和基础研究之中]1]。 引言 PET系统由机械系统,探测器环,电子线路,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应的图像重建和图像处理软件系统等构成[2],见图1。PET利用其封闭环绕型探测器阵列对注入人体药物所引发的背对背的一对丫光子进行符合测量,利用计算机对符合测量形成投影线LOR( Line of Response )进行图像重建可求解出人体内部横断面放射性分布。但由于PET设备和测量过程存在误差,在日常使用中,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在图象重建之前要根据仪器状况和病人状况进行校正。此外,PET是复杂精密的大型医用诊断设备,定期要做性能测试和(重新)标定,不断更新校正参数以确保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观察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合肥名人眼科医院 张阳曾令辉刘婷婷 【摘要】:目的: OCT对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方法:在我科眼底荧光造影检查2014年5月-2015年8月确诊为黄斑囊样水肿患者22 例39眼,其中单眼患者5 例,双眼患者17例。随访观察,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中心凹说说厚度(CMT)的变化。OCT显示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降低268.4±115.0μm。结论:OCT的高分辨率可以在活体上显示视网膜的细微结构,可用于评价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厚度变化,在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黄斑水肿是由于黄斑区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屏障(血-视网膜内屏障)或/ 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屏障(血- 视网膜外屏障)功能损害, 致液体渗漏造成的一种细胞外水肿,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常见于老年黄斑变性(AM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等。近年来,雷珠单抗作为第二代人源化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抑制剂,重组鼠单克隆抗体片段,对人VEGF-A的所有亚型都具有特异性和亲和力,主要作用机制为结合VEGF后,阻止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 OCT作为一种非接触性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的代表,已逐渐成为评价黄斑厚度的一种可靠方法。我科采用OCT对雷珠单抗玻璃体腔

内注射治疗各种病变所致的黄斑囊样水肿观察,现介绍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科确诊的黄斑囊样 水肿患者22例39眼, 其中单眼患者5例,双眼患者17例,年龄38~ 79岁,所有病例均经过视力及矫正视力检查、非接触眼压、间接眼底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 rescein fundusangiog raphy, FFA)及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等来确诊,并排除其他黄斑疾病,所有病例均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1~3次雷珠单抗0.05ml/(0.5mg),每次间隔1个月,第1次注射7天后行OCT黄斑部检查,部分病人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 1.2方法采用ZEISS stratus OCT对39眼黄斑囊样水肿患者黄斑区 行放射状,水平及垂直线性扫描,扫描深度3mm,扫描长度3.45mm 及6mm,扫描角度0~360゜,扫描点数512,图象像分析采用ZEISS OCT3分析系统。扫描程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星状线性扫描,共6条扫描线,取平均值,获得黄斑地形图。利用ZEISS软件对所获得图象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指标黄斑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5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 结果 1.一般信息: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共39例,矫正视力范围 为0.04~0.6。 2.治疗前组:中央黄斑厚度387μm ~857μm,平均厚度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药物的研究新药申请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药物的研 究新药申请 指导原则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食品药品管理局 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CDER) 2012年12月 临床/医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药物的研 究新药申请 如需副本,请联系: 药品信息处对外信息办公室, WO51, Room 2201 10903 New Hampshire Ave.Silver Spring, MD 20993-0002 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电话:301-796-3400;传真:301-847-8714 druginfo@https://www.360docs.net/doc/a9542484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95424848.html,/Drug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s/default.htm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食品药品管理局 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CDER) 2012年12月 临床/医学

目录 I.引言 (1) II.背景 (1) A.PET药物 (1) B.IND (2) III.申请提交要求的概要 (3) IV.PET药物何时不需要IND (5) B.IND豁免 (6) V.如何提交研究使用的传统IND (7) A.在传统IND中应提交哪些信息? (7) B.IND应提交给哪里? (9) VI.某些PET药物临床使用的扩展使用 (9) A.扩展使用的定义 (9) B.扩展使用的一般标准 (9) C.适用于PET药物的扩展使用类型 (11) D.在NDA或ANDA不可行的情况下PET药物的扩展使用IND的使用 (12) E.扩展使用申报资料的内容 (14) F.针对PET药物的扩展使用IND的申办者的额外信息 (18) VII.研究PET药物的收费 (18) A.在收费申请申报资料中应提交哪些信息? (19) B.我可以对研究药物的成本收费多长时间? (19) C.研究PET 药物是否有任何特殊的收费考虑? (20) 附录A:扩展使用申报资料中纳入的信息 (21) 附录B:收费申请IND申报资料的评价标准 (24)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放射防护要求

ICS13.100 C57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XXXXX—XXXX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放射防护要求Radiologic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fo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要求 (1) 5 PET诊断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要求 (2) 6 正电子药物制备的放射防护要求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PET/CT应用的辐射防护通用导则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作场所布局示意图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PET工作场所的辐射屏蔽 (8) 附录D(资料性附录)给药后候诊室和扫描室屏蔽估算示例 (13) 附录E(资料性附录)自屏蔽回旋加速器机房的屏蔽估算方法 (14) 参考文献 (15)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海亮、张奇、耿建华、李广义、李全太、邓大平、陈英民、宋钢、朱建国。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PET)性能测试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PET)性能测试 (本文译自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s[NEMA]) 李小华译 1.定义,符号和参考文献 ? 1.1 定义 )平行于PET长轴的最大长轴向FOV(轴向视野,Axial filed-of-view,FOV axial 度,在此范围内真实符合事件可以被探测。 测试模型是一个由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构成的正圆柱体,外部直径为203± 3mm,壁厚3± 1mm,内长190± 1mm。两端盖板用PMMA材料,可注入水和放置内插件(见图1-1)。 测试模型柱体插件为三个正圆柱体模型,每个内长190mm+10/-5mm。一个为直径50±3mm的实心体,由比重在2.13-2.19之间的材料(Polytrafluoroethylene)组成。另外两个为外部直径50± 3mm的可灌注的空心体,壁厚3± 1mm,内长至少185mm。在测试模型内,这三个直径50mm的插件放置在一起,它们位于距测试模型中心轴60± 3mm的半径处,相互间隔120?± 10?,并与测试模型中心轴平行。 对于不用测试模型的测试,有两种简单的测试源: 可灌注点源是所有尺寸不大于2mm的液体源。 ???可灌注线源由不锈钢制作,长度至少等于轴向 FOV,其它尺寸不超过 2mm。 测试模型线源插件为可灌注的空心体,内长至少185mm,其它尺寸不超过 2mm。它可以放置在测试模型内的0、45、90mm(± 3mm)的半径位置,平行于断层长轴。 )是垂直于PET的物体横断FOV(横断视野,Transvers filed-of-view,FOV trans 成像长轴的最大圆形区域直径, ? 1.2 标准符号 表示其在标准中所表示量的描述符号被用于标准中。符号通过它的下标字符 xxx 的基本量。所有表达为独立变量的量被表示为Q ,小写字母x是该变量的定义。 (x)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简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 mography, OCT)是近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像技术,它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 射或几次散射信号,通过扫描,可得到生物组织二维或三维结构图像。 用途 OCT是一种新的光学诊断技术,可进行活体眼组织显微镜结构的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断层成像。OCT是超声的光学模拟品,但其轴向分辨力取决于光源的相干特性,可达10um ,且穿透深度几乎不受眼透明屈光介质的限制,可观察眼前节,又能显示眼后节的形态结构,在眼内疾病尤其是视网膜疾 病的诊断,随访观察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工作原理 OCT专业全称又叫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是最近几年应用于眼科的新型技术。OCT是一种非接触、高分辨率层析和生物显微镜成像设备。它可用于眼后段结构(包括视网膜、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黄斑和视盘)的活体上查看、轴向断层以及测量,是特别用作帮助检测和管理眼疾(包括但不限于黄斑 裂孔、黄斑囊样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和青光眼) 的诊断设备。OCT现在分为时域和频域两类,其实各有优缺点。时域OCT性价比高,足以完成大多数眼底及青光眼疾病的检查。而且技术比较成熟。 它利用近红外线及光学干涉原理对生物组织进行成像。干涉成像的原 理简单地说就是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分成两束,一束发射到被测物体(血管 组织),这段光束被称为信号臂,另一束到参照反光镜,成为诶参考臂。 然后把从组织(信号臂)和从反光镜(参考臂)反射回来的两束光信号叠加。但信号臂和参考臂的长度一致时,就会发生干涉。从组织中反射回来 的光信号随组织的形状而显示不同强弱。把它与从反光镜反射回来的参考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产品技术要求深圳市斯尔顿

2.性能指标 2.1使用性能 2.1.1扫描仪信号光光源,光源参数要求见表 3 表 3 2.1.2眼后节扫描范围,要求见表 4,扫描角度须可调。 表4 2.1.3眼后节分辨率要求见表 5。 2.1.4扫描频率及成像时间要求见表 6。 表 6

2.1.5引导注视 扫描仪的引导注视方式须具有内固视和外固视两种方式,固视位置须可调。 2.1.6OCT 信号查找 具有自动找OCT 信号功能。 2.1.7扫描调节 2.1.7.1下巴托 a)扫描仪的下巴托能进行垂直升降,不应有停顿和突跳现象。 b)Mocean 3000 Plus、Mocean 4000 下巴托升降范围不小于 56mm,OSE-5000 下 巴托升降范围不小于 45mm。 2.1.7.2移动台 a)移动台能进行任意的平移和停止,不应有停顿和突跳现象。 b)移动台左右调节范围不小于 86mm,Mocean 3000 Plus 前后调节范围不小于 82mm, Mocean 4000、 OSE-5000 前后调节范围不小于 75mm。 c)Mocean 3000 Plus、Mocean 4000 移动台具有运动锁功能。锁止状态下样品臂 无法随意移动。 2.1.7.3探头 a)探头能进行垂直升降,不应有停顿和突跳现象。 b)探头升降范围不小于 30mm。 2.1.8屈光补偿 眼底扫描仪的屈光补偿范围须不小于-20D~+20D 的范围。 2.1.9软件功能 a)具有获取扫描组织断层成像并储存的功能; b)具有对扫描的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的功能; c)具有存档扫描患者数据库的功能; d)具有将测试结果形成检验报告,并通过外接打印机实现打印功能; e)所有诊断图像和测量数据应可以导出。(适用于 Mocean 4000、 OSE-5000) f)区域扫描时,须具有将采集数据重构成三维图像,并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旋转和切割的功能,同时还能根据成像组织的特征进行分层处理。 g)直线和放射线扫描模式具有多幅图像叠加功能。 h)具有动眼追踪功能(适用于 Mocean 4000、OSE-5000) j)血管网成像功能(选配) (适用于 Mocean 4000、 OSE-5000) 2.1.10扫描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