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赏析

路遥《人生》赏析
路遥《人生》赏析

理想人生,无奈现实

————路遥《人生》赏析我是在大学才接触到《人生》这本书的,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词藻堆砌,没有用优雅的句子叙述,吸引我的是那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现实的社会意义。我一口气将它读完了,《人生》带给了我深刻的反思,给了我对人生,对现实一定的解读。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应当多看看这类书,也许在现实不公面前,在现实残酷面前,得到一丝心灵慰藉,获得更多的启发。

人的一生总是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矛盾,面对一个又一个选择,正如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一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当起了小学教师,他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满足地生活着,可是因为大队支书高明楼的儿子高中毕业没事做而取代了他的位置,他回到农村做了农民,在那痛苦煎熬的时刻,村里最漂亮但没有文化的女孩巧刘珍走进他的生活。他的内心由彷徨转为宁静。然而不久以后,因为叔叔的调回,一些人的见风使舵使他返回城里。在都市生活中,加林与巧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同原来同学亚萍相处后,两人暧昧起来,亚萍与男朋友克南毅然分手而不顾一切选择了加林,加林也最终放弃了巧珍,与亚萍好上了。但一切皆有因果报应,加林走后门被克南的妈妈揭发又不得不回到农村,而此时巧珍已成为人家的新娘。加林希望自己鲤鱼跳龙门,走出农村,可是兜兜转转,回到原点农村,也失去了爱他的巧珍。现实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矛盾中,一次次选择中总会有得有失,总会有些东西和我们的理想背道而驰,把握好了,你就可能会有理想的生活,把握不好,也许你就走进了那个无奈的现实社会。

面对高加林这个人物,我没有恨,没有厌恶,更多的是同情。加林这人有满身的才气,既能写,又能画,又能唱,又能干,在工作上,他都干的那么的出色,受到了领导的赞许,可是有些东西往往是自己无法掌握,比如特权,比如矛盾,第一次回农村,高加林的教师职业让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因为高明楼是大队书记,不能违背的特权,你高加林又能怎样呢?他第二次回村,是他走后门被人揭发了,有一句话说纸里总是包不住火的。他的无奈人生,总是让人感到悲剧。即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觉得这类人大有人在。所以,为什么我会同情?我觉得同情他就是同情即将进入社会的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的我们一无所有,很多来自农村,在城市里面读书,没有特权,没有关系,没有人脉,有的只是自己满身的朝气,和那颗年轻的不谙世事的心,我们也像高加林一样,面对一个又一个选择矛盾着,是留在长沙还是回去,是考编还是选择其他事业,也许我们现在社会不像《人生》中的那样,就业方面有国家分配等等,我们现在就业比较自由,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其中同意包含着许多特权,“关系户”“走后门”种种情况都要,所以,我们做的这些选择很重要,一不小心错了,也许影响的就是你的一生。正如路遥在开篇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所以,年轻的我们应当走好那几步。

至于加林和巧珍的爱情结局,我似乎早就猜想到了,两个没有共同话题的人,而加林有有着一颗悸动的心,他们怎么会能白头到老呢?加林和巧珍的爱情悲剧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心痛,但也无奈,徒生感慨而已。巧珍没有文化,而高加林是村里的才子,也许正是巧珍没有文化,从小在村里山野长大的她,对于世事无常的得意失意没有过多的计较与苛求,往往是如高加林那样自命不凡,自命清

高的文化人才对生活百般挑剔。他去追求理想生活,追求他的共同语言,选择了亚萍而放弃了巧珍,很多人会对他谴责,我想高加林也是痛苦的,谈也是矛盾着选择。如果拿到今天,我想很多人也是会选择现实一点的爱情,不然那么多相亲节目涌现,仅仅是为了炒作,还是现实的反映呢?我觉得爱情并不只是简单的相濡以沫,还需要精神上的共鸣,两个人必须要相配。这样,是不是才会社会和谐一点?

20岁的我,进入大学,进入一个小小的社会,看到周遭的许多,减少了很多幻想,增添了许多现实,虽然我不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者,但是面对一切,我还是会保留心底那一份现实。或许在别人眼中看来,一个学文学的女孩子,应当是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期待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很多理想人生会和无奈现实背道而驰,所以,面对那么多条路,我们得勇敢而仔细的选择。可能那么多条路,我们总会错几步,但我们得记住德顺爷爷说的,“...不怕跌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了...”

《人生》这个故事没有时空局限性,他仅仅是纷繁复杂的人生游戏在某个人某个地方的缩影,可能就是你的身边的人和事,可能就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我想,我们应当在此之中获得启发,人生路上风大浪急,总有伤害潜伏如猛兽窥伺,总有机会让你蹲在角落,但你不是一只鸵鸟,不管选择那条路,不管选择的陆正确与否,理应坚强面对人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