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小国寡民新论(中州学刊)

老子小国寡民新论(中州学刊)
老子小国寡民新论(中州学刊)

1234年4月中州学刊!MC\,1234第4期(总第125期)!DEO>Q?D BPCNEF BI .=BNSX=BP +B\4

’哲学研究(

老子"小国寡民#新论

a 袁青摘要:$老子%的"小国寡民#中"小%&’寡#都是动词,意为"以))小%&’以))寡%,’小国寡民#即

"小其国而寡其民%,意为将国家看得很小,将人民看得很少$’小国寡民#并非是通常所认为的$老子%理想社会的描述,而是一

种统治术$"庄子%等书将$老子!’小国寡民#的治术之义予以消解,使得"小国寡民#的涵义发生改变,成为一种理

想社会的描述,这体现出老子学派和庄子学派在政治观念上的差异,老子学派重视统治术,庄子学派则消解统治术而提倡无治*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统治术;庄子;政治观念

中图分类号:W11:\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322: 2863(1234)24 2314 26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对此概念,学界一般以为当理解为国小民少,是$老

子%所设定的理想社会*通观$老子%全文,笔者以

为"小国寡民#当如河上公注所理解的"小其国而寡

其民#,即将国家看得很小,将人民看得很少

,"小国寡民#实是一种统治术,因为其后有三个可以视为

统治术的"使#字*只是后来$庄子%等书去掉了

"使#字,从而消解了其统治术之义,使得"小国寡

民#成为一种理想社会*这体现出老子学派和庄子

学派在政治观念上的差别,老子学派重视统治术,庄

子学派则消解统治术而提倡无治))))

))))*****一$老子%中对"小国寡民#思想的具体论述见下*今本(王弼本)$老子%八十章作:"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

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

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帛书甲本$老子%作:"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

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

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帛书乙本$老子%作:"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北大简第四十三章作:"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人之气(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而死不相往来*

#"对比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王本与帛书甲)乙本和

北大简本存在着一些文字上的差异:王本)帛书乙本和北大简本均作"小国寡民#,帛书甲本作"小邦寡民#,王本)乙本和北大简本作"国#是由于避汉高祖刘邦之讳,帛书甲本不避刘邦之讳,说明此本产生较早*"什伯之器#,河上公本作"什伯人之器#,俞樾认为河上公本"人#字衍文,"什伯之器#乃兵器

收稿日期:123: 33 11

a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留学基金(留金发[123:]:227)资助*作者简介:袁青,男,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美国常青藤名校达特茅斯学院123:!1234年度国家公派访问学生(北京

322254)$

4

13

也#*帛书甲)

乙本均作"十百人之器#)北大简本作"什佰人之气(器)#,可证"人#字非衍文,俞说有

误*据高明先生的解释,"十#乃十倍,"百#乃百倍,

"十百人之器#指的是相当于十倍)百倍人工之

器*$王本作"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帛书甲)乙本和

北大简本均作"使民重死而远徙#,少一"不#字,高

明先生认为,"远#乃离别之义

,"使民重死而远徙#,犹言使民重死而离别迁徙*后人误识"远#为远近

之远,疑"使民重死#与"远徙#义不相属,故于"远

徙#前增添"不#字,改作"不远徙#*%"甘其食,美其

服,安其居,乐其俗#,帛书甲乙本和北大简本均作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其他字句基本

相同*&比较四个本子,帛书本和北大简本似优于王

本,由于帛书甲本更早,以下如无特殊说明,以下涉

及$老子%文字,均引自帛书甲本*不过为照顾习惯

用法,仍称"小国寡民#而不称

"小邦寡民#*关于"小国寡民#,历史上有两种解释*

第一,将"小#)"寡#看做形容词,意为国家小)

人民少*如王弼说:"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

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

#’严遵说:"小国之君,地狭民少*

#(第二,将"小#)"寡#视作动词*其中又有两种

解释:其一,将"小#

)"寡#释为"以&&小#)"以&&寡#,"小国寡民#即"小其国)寡其民#,意

为将国家看得很小,将人民看得很少*如河上公注

曰:"圣人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不奢泰*民虽

众,犹若寡少,不敢劳之也*

#)其二,"小#)"寡#意为"使&&小#)"使&&寡#,任继愈先生持此说,

他将

"小国寡民#翻译为"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并认为这集中表达了老子的复古的社会历史观*

*$老子评传%也取任先生之说*+,-任先生和$老子评传%虽

然都将"小#)"寡#视为动词,但与河上公注有所不

同,他们都将"小国寡民#理解为一种理想社会,而

河上公注则将"小国寡民#视为一种统治之术*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若取河上公的解释,

则"小国寡民#是一种统治术,若取其他人的看法,

"小国寡民#则是老子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但几乎历来的注释和评价都取后一种说法,

并认为它是老子所设定的理想社会*这是否符合$老子%的本

意呢))))

))))****?

二我们认为,将"小国寡民#解释为一种理想社会的观点只是割裂地对"小国寡民#加以分析,并未照顾到$老子%全文的意思,"小国寡民#当以河上公的解释为佳,理解为"小其国而寡其民#*其一,"小国寡民#后接"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等,"使#字表明这是统治术,若只是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就没有必要用"使#字*冯友兰先生大概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说:"有人可以说,照这样理解,$老子%第八十章所说的并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是的,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老子%所要求的就是这种精神境界*#+,/不过冯先生将"小国寡民#归结为一种精神境界的说法却有些牵强*此外,刘笑敢先生也看出这三个"使#字的特殊之处,不过他认为:"这三句话中的三个-使.字都有假设的意味,可见本章的内容既不是对既有事实的描述,也不是正式提出一个成熟的思想方案*从原文的语气上来看,本章只是提出一种假设的可能,所表达的不过是作者对现实的一种不满和愿望,并非一个明确的蓝图或方案*#+,0刘先生认为此处的"使#字有假设的意味,此说比较巧妙地解释了"使#字与理想社会的不协调之处*但"使#表示假设,后接"十百人之器毋用#等,从句意看,并不是很恰当,与"小国寡民#的论述也有些隔阂*此处还是应该将"使#释为"役使#,而不必像刘先生作如此曲说*并且,先秦秦汉时期很少单独用"使#字而多用"向使#来表示假设之义+,1,如$史记,李斯列传%说:"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因而刘笑敢先生之说值得商榷,此处"使#应释为"役使#)"使得#等义,表示一种统治术*其二,河上公的解释与上引任先生和$老子评传%的解释并不存在矛盾,可以相通,以国为小)以民为寡,就是不管大国)小国都将其当作小国来治理,这样在统治者的层面来说,也就是使国小)使民寡*$老子评传%认为河上公的理解与下文"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的小国叙述相矛盾,恐非确解*+,2刘笑敢先生不同意此说,他认为:"所谓-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只能是一种文学夸张的笔法,并非写实,也并非对任何历史时代或邦国形式的回忆,也不是一种具体的幻想或设计*#+,3我们认为即使"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是对小国的描述,与河上公的解释也不矛盾*因为老子所描绘的小国的状况正是以国为小)以民为寡这种统治术所达到的政治效果*

其三,$老子%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

6

13老子

"小国寡民#新论

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从这段论述看,老子主张大国应该谦下包容,不可恃强凌弱,老子完全是立足于大国的立场上来论述其政治思想的*若老子果真提倡国小民少,又怎会论述大国"取#小国或小国"取于#大国呢?因而将"小国寡民#理解为国小民少是很难站住脚的*

其四,老子的主体思想本来就是统治术,$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其中,"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说的就是$老子%,"及放者为之#则说的是庄子学派等,照$汉志%的看法,庄子学派等将道家由君人南面之术转向了独任清虚,也可以说是由治国之术转向治心之术*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用"自然统治术#来概括$老子%的思想*"小国寡民#作为老子的政治思想,理解为一种统治术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其五,"小国寡民#思想与$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相通*为何能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呢?苏辙的注释比较合理:"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圣人无为,使人各安其自然,外无所求,内无所畏,则物莫能侵*#+,4 "治大国若烹小鲜#即治理大国不可劳烦人民,要因循自然,而"小国寡民#即将国家和人民都看得很小,统治者不去劳烦人民,如此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效,两者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小国寡民#和"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过是老子自然无为统治术的不同表达方式罢了*刘笑敢先生认为:"小邦寡民只是$老子%中偶尔提到的一种说法,并非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或理论术语*如果是比较重要的概念或术语,它应该至少重复出现一两次*#+,5从上论述可知,这一论断难以成立,"小国寡民#四字虽然没有重复出现,但作为一种自然无为的统治术,其思想贯穿于$老子%整书*

其六,$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高明先生解释说:"所谓-圣人之治.,主要是使民无知无欲,甘食肚饱,健强体魄,而无愤无争,安居乐俗,永远过着-小国寡民.)互不相往来之朴质生活*#+67冯振先生也说:"-使民无知.,即-复结绳而用之.之义* -无欲.,即甘食)美服)安居)乐俗之义*#+6-可见,此处"圣人之治#与"小国寡民#之义是相通的*并且,"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中的"虚#) "实#)"弱#)"强#都表示使动,其涵义分别是"使&&虚#)"使&&实#)"使&&弱#)"使&&强#,这与"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中的"使#字也相通*所以"小其国而寡其民#就是要"使民无知无欲#,"圣人之治#是一种帝王统治术,就更证"小国寡民#是一种统治术*

其七,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韩非子%中的$解老%)$喻老%先释"德#而后释"道#之次序相合,因而帛书$老子%应该是比较接近$老子%原本的*帛书$老子%不分章,"小国寡民#这段文字,其前是"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等文字,其后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等文字*帛书$老子%前面说的是圣人要统治人民,必须对统治者谦下;后面说圣人没有积蓄的,他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了人民,自己便越富有*前后说的都是统治者如何治理人民*"小国寡民#等文字夹在其中间,也应该说的是一种统治术*后人不察,将"小国寡民#理解为一种理想社会,并对其重新分章,又将这段文字放于第八十章,使得其文意变得模糊不清*

如果说"小国寡民#是一种君人南面之术,那么"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也就是一种统治术了*关于这一点,$韩非子,解老篇%有段论述:"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一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万人之功矣*然则数变业者,其人弥众,其亏弥大矣*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务变之谓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是以有道之君贵静*#$解老篇%这段话虽然是解释"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统治者不可变更法令,但也可以

913

中州学刊1234年第4期

用来解释"使十百人之器毋用#

等话*依据韩非子的观点,我们可以推论:$老子%否定"十百人之器#

)"徙#)"车舟#)"甲兵#等,都是因为"事大众而数摇

之,则少成功

#,"十百人之器#)"徙#)"车舟#)"甲兵#等都会变更民心,使统治发生动摇

;$老子%主张使人民毋用十百人之器)"重死而远徙#)不乘车舟)

不陈甲兵等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不过,单统

治者无为并不一定就能使人民"甘其食,美其服,乐

其俗,安其居#,从$老子%所论述的"使十百人之器

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等话语来看,多一"使#字,

表明这些状况并非统治者"小其国)寡其民#就能自

然达到的效果,统治者还需采取一些措施才能达到

国家安定*

笔者如此解释,有人可能会提出问题

,$老子%不是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吗?笔者以为,这只是$老

子%所说的理想状态*在实际统治中,其实是"有为

而无以为#的,帛书本$老子%就说"上德无[为而]

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小国寡民#就

对应"上仁#阶段*事实上,纯粹的无为而治是不可

能达到的,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慈说

:"整个文本(指$老子%!!!引者注)都暗示着这样的意思!

!!只有道家的圣贤!君王才能扭转文明的病态

*#"只有道家的圣人才能使得人为构思而成的文明计划宣

告终结,并能使得大多数人返回到-无为.

的状态*#+6.在史华慈看来,要达到无为,必须借助于道家

的圣王的力量,"小国寡民#也是统治者有意造就的状态,这显然是用有为之手段达到无为之目的*其实,即便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出处!!!今本$老子%第四十八章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此处明确说了"为

道#要"日损#,每天减去知识和欲望的干扰,这样才

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日损#即有为,可

以说"为道#也是"为之而无以为也#

,"小国寡民#作为一种统治术,当然也是一种"为道#,因而说"小

国寡民#对应"为之而无以为#应是可以成立的))))

))))*****三$老子%的"小国寡民#是一种统治术而非理想社会,不过$老子%之后"小国寡民#的涵义发生变化,被人普遍理解为国小)民寡,"小国寡民#被当作道家的一种理想社会*$庄子,外篇,胠箧%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

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篇%所说的"民结绳而用之#,相比$老子%少了一"使#字,这就将$老子%"小国寡民#所蕴含的治术之义加以消解*至此,我们更可以理解$汉志%所说的$老子%本是君人南面之术,而$庄子%等是"放者为之#,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庄子%是对$老子%思想的反动*那么为何$庄子%要消解$老子%"小国寡民#的治术之义呢?其一,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小国寡民#很容易被理解为国小民少,如果没有特别注意到"使#字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描述小国的状况*其二,上古时期可能真存在国小民寡的状况,而$庄子%又具有复古主义的倾向+6/,因而$庄子%有意识地将"小国寡民#解释为国小民少,使之也具有复古倾向,与$庄子%之说相合*其三,$庄子%本身的思想倾向决定其不太会关心治术*朱熹论述老庄之别时说:"老子犹要做事在*庄子都不要做了,又却说道他会做,只是不肯做*#+60庄子既是"不肯做#,对于具体的治术当然是不会感兴趣*$庄子%这一看法大概影响了后世学者对于"小国寡民#的理解,在$文子%)$淮南子%)$论衡%等书,我们可看出他们都将"小国寡民#理解为上古的理想社会*这些解释都与$老子%"小国寡民#本义不合,而只有$河上公章句%才正确揭示了其意涵*为何只有$河上公章句%才正确理解了"小国寡

民#的涵义呢?关于河上公与$河上公章句%的争议

很大,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河上公章句%是黄老

学派的作品,并未涉及$庄子%之学*

+61$河上公章句%未涉及$庄子%学,不大可能受到$庄子%之学对于$老子%加以改造的影响,因而最有可能接近$老子%本义*而严遵)王弼等人都是兼习老庄,很有可能受到庄子对老子"小国寡民#治术之义消解的影响*关于严遵,$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载:"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严周即庄周,为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作"严周#*"严遵#本姓庄,也是因避讳改作"严#

*而关于王弼,$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续晋阳秋%曰:"正始中,王弼)何

晏好庄老玄胜之谈*#$晋书,王衍传%也说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由此可见,严遵和王

弼都祖述老庄,可能受到庄子的影响,故将"小国寡

民#理解为国小民少,而非以国为小)以民为寡*

813老子

"小国寡民#新论

由老)庄对于"小国寡民#理解的差异,我们还有必要论述一下老)庄政治观念之差异*如上所述,$老子%一书的主旨在于论述其政治观念,老子是立足于大国来阐述其政治理想的,其政治观念是通过小其国而寡其民)使民无知无欲等手段,如烹小鲜一样治理大国,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效果*$庄子,天下篇%记述庄子学之宗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依此说法,庄子学的重心在于治心,而对于治国方面关注得不够*$庄子%又从根本上取消小大之辩,所以在$庄子%中也就无所谓大国)小国之分* $庄子%取消了$老子%一书中所谓的治国手段,是反对统治术而提倡无治的*

为何同属于道家的老)庄在政治观念上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其实,先秦本无道家之称,道家之名起源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司马谈认定道家是一种"术#,可见其所说的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可能并不包括庄子*只不过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述庄子之学时说: "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这样庄子才被纳入道家*前引$汉志%也区分了老庄,将老子学派的宗旨归为君人南面之术,而称庄子学派为"放者#,其学宗旨是"独任清虚#*这样看来,归属于道家名下之学术思想本分为二系:一系以老子为代表,可称之为老子学派;一系以庄子为代表,可称之为庄子学派*先秦大量文献可见老子学派与庄子学派的分别*$庄子,天下篇%在评价关尹)老聃之学时说:"虽未至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其中,"虽未至极#一句,通行本作"可谓至极#,依日本高山寺本)陈碧虚$庄子阙误%改*+62"虽未至极#一句,可见庄子学派清楚地知道老子与庄子之间所存在的差别,他们并不将老子奉为宗师,而认为老子低于庄子*此外$荀子%之$天论篇%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而$解蔽篇%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荀子%对于老)庄分别加以论述,并且认定老子是与庄子相区别的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更证老庄之别*

只是到秦代之后,如$史记%和$汉书%等都将老庄并提,归之为道家,或称老庄之学,后又经过魏晋玄学尊崇"易老庄#所谓三玄的经典系统,才将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融合一体,使得道家二系的界限模糊不清*以"小国寡民#为例,老子本是作为统治术来使用的,而庄子学派则将其治术之义加以消解,使"小国寡民#成为一种理想社会,后世众多注家也将老庄的解释混为一谈,而忽略了二者之别*

注释

!本文帛书$老子%均引自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3779年*假字均用通行字直接写出*"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上海古籍出版社,1231年,第34:页*#俞樾:$诸子平议%,中华书局,3764年,第393页*$%+

6

7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3779年,第361)361!36:)1:8页*&关于这一章的文本上的差别,还可参考马叙伦和蒋锡昌相关的考释*马叙伦:$老子校诂%,中华书局,3784年,第915!9:6页;蒋锡昌:$老子校诂%,成都古籍书店,3755年,第467!494页*这一章各本虽有差别,但并不影响总体文义*’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3752年,第372页*(严遵著,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3774年,第338页*)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377:年,第:2:页**任继愈:$老子新译%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3756年,第1:1页*+,-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223年,第1:4页*+

,

.其中王弼的解释较为特殊,不过既然他主张"反古#,为行文之便,我们姑且也将其归入"理想社会#一类中去*+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人民出版社,3754年,第92页*+,0+,3+,5刘笑敢:$老子古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29年,第863!861)863)863页*+,1$故训汇纂%中举$论语%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认为此处的"使#表示假设之意,然仔细分析,此句的假设之意是句首的"如#所赋予的,"使#字假设之意并不明显,此处的"使#仍可释为"让#)"使得#等*+

,

2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223年,第1:4页*+

,

4苏辙:$老子解%,中华书局,3756年,第61页*+6-冯振:$老子通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31年,第31:页*+

6

.[美]本杰明,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刚译,刘东校,江苏人民出版社,1224年,第137页*+6/如上引$胠箧%之文,又如$庄子,马蹄篇%说: "夫至德之世,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从中均可见$庄子%的复古主义倾向*+60黎靖德编,王星拱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3759年,第1757页*+

6

1关于河上公以及$老子河上公章句%的详细情况,可以参见王明:$/老子河上公章句+考%,$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754年,第17:!:1:页*+6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227年,第7:5页*

责任编辑:涵含

513

中州学刊1234年第4期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分析 历史上对老子的“小国寡民”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学界的主流认为,“小国寡民”描绘了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提倡的一种以农业自给为基础的的村落社会,是历史的倒退。笔者认为,“小国寡民”并不是和“大同社会”一样,在描绘自己的理想社会而是在阐述一种政治术,即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而已。这种结果也许并不是老子的理想社会,就如同现在的人们不可能想要倒退回几十年前的生活。不过为了稳定社会,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手段而已, (一)“小国寡民”的理解 关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的论述原文如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对于“小国寡民”的解释,按照语法来分的主要有两种,第一,把国和小当做形容词,国(这里的国指的是诸侯国)很小,民很少,表示的是国小民少的一种状态。第二,“小”和“寡”动词,理解为动词时又有两种解释。一把“小”和“寡”理解为“使…小”和“使…寡”,意思就是要减少国的规模和减少民的数量以达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二是把“小”和“寡”理解为“以…小”和“以…少”,意为不管国的规模有多大,民的数量有多少,都要把国和民看得很小,都要当做一个小国来治理。如果取前两种解释,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都认为“国家要小,民要少”,代表着一种复古的历史观,代表着一种理想社会。但是如果取最后一种解释的话,即使不论邦国的规模有多大,都要把国和民当做很小。那么“小国寡民”就是一种统治术了。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解释最为合理。理由如下。 其一,对“使”字的理解,如果老子只是想表达一种社会理想的话,绝对可以把文中的“使”去掉,但是原文竟然用了三个“使”字。这已经能初步说明,原文并不是在表达一种社会理想。哲学家刘笑敢先生也看出了“使”字的不妥之处,他认为:这三句话的“使”字都有假设的意味,可见本章内容并不是对既有事实的描述,也不是正式提出一个成熟的思想方案,所表达的不过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愿望而已。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使”和理想社会的矛盾了。但是这样理解还是有问题的。第一,如果理解成为“假如”“即使”的话,那“使”和“民复结绳而用之”就不是很搭配了,而且和“小国寡民”主题论述也有些偏差。第二,先秦秦汉一般很少用“使”表假设,一般用“向使”来表示。所以,笔者认为,“使”字应该解释为“奴役,使得”才比较合理。所以这里能进一步说明,“小国寡民”并

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老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老子在其哲学思想中提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此话的大意是:最好的领导者,部属与他无私交,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者,部属亲近他,而且赞美他;再次一等的,则是让部属畏惧害怕;而最差劲的领导者,则是处处被部属看不起,遭人蔑视。而且,领导者最重诚信,没有诚信则得不到部属的信任与效忠。最好的领导者的态度是悠闲自然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对部属多鼓励、少责难,如此而为,则事事顺遂、功成业就,大家就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老子还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段话实际上说的就是什么是“道”;这里的“法”是取

法、遵循的意思,不仅道要以自然为法则,天、地、人都要取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并非客观世界的大自然,也非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引申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就是其本来的样子,“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其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要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就是法则。老子的这些论述实际上反映了其学说的精髓和本质,简而言之,就是倡导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 事实上,如果从管理企业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思想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思想启示我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功成事遂”,就必须追求一种“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唯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企业管理者才是真正称职和优秀的领导者。 为何要追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境界 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已经演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由单极转向多极,从区域遍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浅谈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

浅谈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 摘要:“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无 为而无不为”。 关键词:道家;无为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 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的本 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天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天天削减私欲,损之又损,就达到无为、 无为便可以无不为,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 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的体现。 在个人修炼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 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不争先,置身度外,因为无私,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 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 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 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 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无为” 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以百姓心为心。 在治国安邦方面,老子用“无为”思想来诠释他的政治哲学。“民之饥,以其上食税 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 轻死”《老子》七十五章,老子说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而做出祸害百姓,违反天道的行为,所以使百姓饥饿,国家难治。“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 九章,是说统治者采取“有为”的原则去治理天下,所以只会失败。“无为”便是指去除 私欲,顺着民心,顺着天道去处事的原则。“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成也,王侯 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三十二章,治理天下的人,要是能遵守天道的无为,则 万物将自宾从,自化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无为”便是好静,无事,无欲,人民便会顺化,纯正,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35608722.html,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作者:苏亚红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6期 【摘要】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的“有为”。 【关键词】无为;有为;发挥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思想研究中,将儒家思想定性为积极的入世,而将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思想定为消极的出世,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笔者认为,单纯地将老子的思想精神笼统地定为消极的“无为”欠妥当,是没有真正从整体上和老子思想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前提下来理解老子思想,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出世,而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法家是倡导以法治国,儒家是倡导以仁治国,墨家是倡导以兼爱治国,那么,道家则是倡导以“道”治国,所谓的“道”,也就是老子从万千的世界中所总结的规律,而“无为”,是遵守这些规律的基础。老子认为,“无为”是实现“有为”的最佳手段,大凡事想“有为”,必先“无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必多难,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六十三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称的“无为”,并非其终极目标或者生活态度,只是一种方法论,其目标仍然是“有为”,概况讲就是“无为”而“有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看似无为,实是有为。 1、老子思想的产生背景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春秋时期,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特点就是各个诸侯国分立,互相征战,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儒家、法家、墨家等流派一样,老子的道家思想也是围绕解决战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来展开的。在同 样的历史背景下,老子提出的“无为”同儒家的“仁术”有着很重要的相同之处。一是对战争的态度

老子无为思想

老子“无为而治”与“以人为本”思想 主讲人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主任刘庭华 【核心提示】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天人合一,对当政者而言,要避免极端、奢侈、过度的做法,要以民心为心。这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思想不谋而合。 【坛主小传】 刘庭华,江西南康市人,历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中国孙子兵法学会、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和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课题组核心成员。 【老子语录】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这样万物就会自然生长而不去争谁是创始第一,蕃生繁衍而不据为私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自己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为而民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君王顺应自然,人民就自然化育;君王好静,人民就自然端正;君王廉政不搅扰民众,人民自然就富足;君王不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子。 君王心怀天下,小心谨慎,浑厚质朴。百姓都非常关注君王的一言一行,所以,君王应该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顺应自然规律而没有私心,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无为而治”的实质 是避免反自然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并崇尚的治国安邦方针政策。“无为”本意是什么呢?人们历来就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大概是因为“无为”这个词表面上太容易给人一种消极、无所作为的错觉,从20世纪开始,它就常常受到误解和批评。 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无为”是一个涵盖着深刻意义和博大智慧的哲学词汇。无为,既不是中国某些哲学史专家认为的“什么也不做”,也不是西方学者理解的“没有行动”。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无为”的真正含意应该是“避免反自然的行为”。应该说,李约瑟的理解比较科学,基本逼近老子的本意。 其实,老子讲得很清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意思是说:道,常常是不去刻意做什么,但事情却因为顺应自然去做而无不成功。王侯若能遵守这个原则,万物就会自然成长。自然成长而至欲望萌发时,我就用道的真朴来教育它。道的真朴能使它不会起贪欲。 老子还明确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思想,即用光明正大的方法治理国家,用诡奇的方法用兵打仗,用顺应自然不搅扰人民的方法安邦。他认为,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就越贫困;人民的利器越多,国家就越昏乱;人民思想越乱,邪恶的事情就越容易滋生;法令越多越森严,盗贼就会越多。 综合《老子》“无为”的思想阐述来看,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名词,老子完全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而提出来的。”无为”,主要是针对并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动辄随意颁布这个法令、那个制度;或朝令夕改,不讲政策的连续性。老子提倡,一切法令、政策的颁布都要“以百姓心为心”、“任百姓的自化(即自然)”。 《老子·二十九章》中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说,德才优秀的领导者要去除极端、奢侈、过度的行为做法。很明显,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本意和实质。所以,司马迁评价道家学术时说,道家宣传无为,实际乃无不为,道家的文辞使人难理解,但其主张是容易施行的,其方法是以顺应自然为原则,顺天应人是国君治国理民的纲领,能做到它,其思想和事业就可以不可磨灭。 这种充分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无为”的政治智慧产生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国,老子的思想的确是伟大的,超前的。 “无为而治”与 “文景盛世”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老子的“小国寡民”在《道德经》第八十章明确的提出。“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样的“小国没有多少人,即使有武器却不用,使得人民重视生命而避免流动。虽有船车,没有地方乘用它;虽有兵甲,没有地方陈列他们;使得人民重新又回到结绳记事的年代。满意他们的饮食,喜爱他们的服装,高兴他们的风俗,安于他们的居处。邻国相互眺望,鸡犬的叫声彼此都听见,人民活到老死都没有相互往来过。” 然而对于老子这种“小国寡民”的思想,我们的先辈们很多人对此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以下3种。 其一为持基本否定态度。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白寿彝等先生。在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道:“道家的政治思想,是主张奴隶社会向原始社会的逆转。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对原始社会的向往。”他们将老子的“小国寡民”界定为洪荒未来的原始社会,从而对此持基本否定态度。 其二为持半肯定半否定的态度。这种观点则以任继愈先生为代表。他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说“老子提出的解决反感错了,却不能说老子对不合理现象的攻击也错了。”这也就是说老子批判现实社会是对的,但是提出的“小国寡民”思想确实错误的。 其三为虚化小国寡民思想的实质内容。冯友兰先生提出“《老子》第八十章所说的并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而我认为“小国,寡民。”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十分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老子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理念。 理解的关键是把握好“小”和“寡”这两个字。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把这两个字用作使动词,也就是使……变小,把……看得很少的意思。 就是把大国家当作小国家一样来进行治理,把较多民众当作较少民众一样来进行管理。而在古代,大国与小国的区别,主要是指土地疆域的大小,一寸土地可以认为是小国,一尺土地可以认为是大国。但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该同样地对待。不能因为国家大了,就把它人为地分成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政策。如果将大国分而治之,厚此薄彼的话,就会出现地方与地方之间的不平衡,从而产生各种矛盾与纷争,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所以,无论你拥有多大的国家,你都应该把它当作小国家一样,采取相同的政策来进行治理,这样才能现实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是老子“小国”的理念。 同样道理,既然所有人都是大王的臣民,那作为大王来说,十个民众与一百个民众也是一样的,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关爱和保护,从而减少民众之间的矛盾与纷争,使民众能够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摘要: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 关键词:老子道家无为《道德经》保身修身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汉族,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 老子是道家的奠基人,他提出的?无为?思想,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无为??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杜光庭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后世主要把它归纳为?顺其自然?,即顺应客观规律去做。 老子《道德经》 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浅析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合理性 社会学院08历史刘雅婧0803401028 内容摘要:我们通常说老子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小国寡民”思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小国寡民”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态度。但是当今的学术界正在重新的评价与定位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本文将通过分析老子其人,确定老子生活的时代,将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放到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中去,分析其合理性。若用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合理性。 提到小国寡民,很多人会很快的联想到古希腊的城邦制度。而这并不是古希腊人的独创,在《道德经》中,老子就曾明确提出过“小国寡民”的思想。对“小国寡民”思想的评价,历代学者都有着不同的阐述。笔者认为,要真正理解老子“小国寡民”思想,首先就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老子何其人也? 一、老子其人 老子堪称先秦诸子中身世最不明确的一个思想家了。下面我们就通过目前所能掌握的史料对老子的身世做一个分析。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于老子身世做了这样的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1 在这里,司马迁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老子才是真正的老子,因此他就把他知道的三个老子都下了出来。对于一个司马迁都搞不清楚的先秦人物,我们又将如何来确定他的身份。笔者认为,首先,通过“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出周太史儋不是老子。“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通过张松辉先生的研究,在韩愈之前是没有人提出过质疑的,就连韩愈在《原道》之中所提出的质疑也更多的是处于一时的激愤,而不是冷静思考之后的结果。2并且在1973年出土的《文子》残简中有着“孔子问道,老子曰:“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正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容,道将为汝居。”3”因此我们说“孔子问道于老子”这样一个事件是可信的。那么在孔子死后百余年才出生的自然不可能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老子。 其次,老莱子是不是我们所说的老子呢?我们也有证据证明老子和老莱子其事实上是两个人。首先,在《庄子》中,有关老子的记载有20条,都呼为老聃或老子,另有一条关于老莱子的事,说明在庄子那里,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个人。其次,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与周则老子;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4因此我们可以说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个不同的人。从而,我们得出结论,我们这里讨论的老子,就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的,李耳。 二、老子的生活的时代 前文中,我们确定了老子其人,便也相应的确定了老子生活的时代。老子是春秋中期的人。那么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呢?春秋时期原来的井田制几乎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经济基础的改变促进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在政治上,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诸侯国不再听周天子的号令,争霸战争十分激烈。

【最新】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 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 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 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 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 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 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老子》)。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 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 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 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 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 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 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 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 相对自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 治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 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 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 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论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 的影响 【内容摘要】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玄妙高深,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价值,但它更有价值地方,是在其人生哲学当中给予我们许多的实际教训和人生追求。老子的“无为”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无为”的思想智慧指导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即使是到今天我们现代的大学生活,老子“无为”的思想智慧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子; 无为; 大学生; 生活方式; 影响. 《老子》一书意深思远,其上下两篇虽只有五千言字,却包涵着极其深奥的哲学思想。其深奥的哲学智慧,总给人以无比深刻的教训和思考,发人深省。但是,任何的哲学主张一般都是出发于普通人的普遍常识,与人民及人民生活休戚相关。老子其学说源于人民,且用于人民,与其说《老子》是老子的著作,还不如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就是说,老子思想是人类智慧的高度流露。首先,老子其人也是人民当中的一员;其次,《老子》也在不断地完善,也就可以说《老子》一书是于众人之手[②];最后,老子的思想在人民生活当中无一找不到符合这些道理的人与事。在老子

哲学体系里的天道、世道、治道、君道无不源于人道,人道即人生哲学,也就是说人民的道。人生哲学是老之哲学思想的基本,即使是儒家思想当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③]”亦是先起于人的自身,其家、国、天下更是离不开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里,两次对人的发现,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跨越,正是发现了人的劳动价值的极其重要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也正是因为人类要求个性解放与自由。所谓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保障那些作为群体基础的个体的不断地增长需求的实现;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则是不断地发现、肯定个体的需求并为之实现而不断探求和努力。满足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并实现人的个性解放、自由追求,社会就必然会发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老子的智慧哲学也脱离不人生哲学,而人生哲学当中最值得探究的当然也就是老子对于人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人生哲学的总结运用都是植根于人类之片土地之上的。再来看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经济迅速地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也正处在一个由贫弱走向富强的全面复兴的社会转型期,而大学生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但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

浅谈老子的“无为”

浅谈老子的“无为”-新闻学 浅谈老子的“无为” 杨惠竹 【摘要】无为,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无为”一词在《老子》中出现12次,其中有6次是有关于政治的。从古至今,有无数学者对“无为”的政治意义进行阐释和解说。本文以现当代相关研究著作为基础,认真阅读了九大家的学说,对他们的“无为”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对不同的“无为”的政治定义以及为何如此定义进行解读。 关键词老子政治无为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据《史记》载,他姓李,名耳,字聃。但是《史记》对老子短短五百余字的含混不清记载给后世留下许多疑问,关于老子其人的相关记载少之又少,所以学界对老子其人其书有诸多争议。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相关考证与本文主题相关不大,不多加赘述,在这里取用冯友兰和李泽华两位先生的观点:书中的思想大约是老子提出的,老子其人在前,其书在后,该书应是老子一派的共同创作。即本文中老子其人与其书的思想是一体的,不加区分。 因为有关老子的史料过少,所以后人对老子本人政治倾向的解读看法极不相同,亦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思想的解读。“无为”众多的定义,也由此而来,以下粗略分为五种。 一、无为,即完全无为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为胡适,他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史》提出,老子的思想是时代的反动,他激烈的批评政府(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①)是反动的

表现,他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也是对当时政治的反动。胡适说:“凡是主张无为的政治哲学,都是干涉政策的反动。因为政府用干涉政策,却又没干涉的本领,越干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种反动,主张放任无为。”“这是极端的破坏主义。他对于国家政治,便主张极端的放任。”② 冯友兰也持该观点,说法与胡适相近:“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③道家认为天下大乱是因为做了太多的事情,所以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④所以圣王应该废除一切“有为”,消除祸乱,无为而治。 不过冯与胡略有不同,冯友兰先生对“无为,而无不为”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阐释出“无为”的另一种含义:“《老子》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道是万物之所以生者。道本身不是一物,所以它不能像万物那样’为’。可是万物都生出来了,所以道无为而无不为。道,让每物做他自己能做的事。照道家说,国君自己应该效法道。他也应该无为,应该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⑤在这里,无为就是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这个解释,与无为的第二大定义:不扰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无为,即不扰民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人物是任继愈,他认为“无为而治”就是不要过多的干预百姓。他认为老子的哲学反映了农民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抨击贵族的荒淫无耻,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压迫和剥削,这种“不扰民”的无为反映了广大农民小私有者的呼声。 刘泽华先生也持有此观点,但是与任继愈先生单纯的“不扰民”的定义有所不同,他认为,“无为”是少扰民与愚民。“无为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无

浅谈小国寡民观的现代意义

浅谈小国寡民观的现代意义 摘要:小国寡民的思想尽管一直都备受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其正面的价值,发掘到其现代意义。隐含在小国寡民观里的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表达了时代的主题,对简单生活的憧憬则给现代复杂的社会敲起了警钟,给我们的心灵一个警示,而小国寡民的管理方式则给中国提供治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现代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批判,被斥为落后、反动、复古、愚昧等等。任继愈认为,小国寡民思想“集中表达了老子复古的社会历史观。当时已出现了万乘之国,有了十几万人口的大城市,有了高度发达的文化、科学、艺术。老子对这些不但看不惯,还坚决反对……要回到远古蒙昧时期结绳而用的时代去。1”范文澜指出:“老子想分解正在走向统一的社会为定型和分离的无数小点,人们被拘禁在小点里,永远过着极低水平的生活,批次孤立,没有接触的机会,社会进步所不可缺少的愿望和努力,老子都看作有害。这种反动思想,正是没落领主的思想。”2一言概之,小国寡民的思想长期被认为是逃避现实、复古倒退的消极思想和充满反动、落后的意味。 不过,在新的世纪里,小国寡民思想的正面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白奚、李若辉、李凤鸣、白春等人纷纷发表文章重新评价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在两千多年后,历经了奴隶制、封建制度的社会制度更改和社会变化发展之后,小国寡民思想仍然具有现代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小国寡民思想的现代意义展开论述。 为了论述的方便,先把小国寡民的章节完整征引于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兵甲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3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构织的理想国。而具有现代意义的不是理想国的图景,而是这个理想国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内涵和指导意义。 1任继愈:《老子新译》,第2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46,247页,人民出版社,1978 3陆元炽:《老子浅释》,第149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90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 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 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 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修身来看,他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从其强调对那些”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来看,

论老子无为思想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 内容提要: 人们历来对老子哲学特别是其政治哲学中的基本思想——无为主义或者说无为论存在着较多的歧见甚至误解和曲解, 而要辨明是非,关键是首先应切实理解老子无为思想的本义, 从而弄清老子提倡无为主义的政治目的和意义,分析其在老子政治哲学中的独特意蕴和理论功能, 为正确地研究和评价老子政治哲学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逻辑基础。为此本文从无为即自然,无为即无事,无为即善为三个层次对无为的含义加以论述。 关键词:老子、无为思想、自然、善为 老子及整个道家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道德经中所表述的中心思想:无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乃至人们的一般的观念及行为均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 历来人们对老子无为主义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着诸多的版本,如有的人认为它是一种愚民理论。有的人认它为一种阴谋权诈之术, 有的人认为它一种消极对待,厌恶世俗的腔调。我认为这些见解, 其实都是不恰当的、片面的, 有的完全是错误的。但要真正辨明是非,我以为关键还是应切合当时老子所处的时代来理解老子无为思想的本意, 从而弄清老子提倡无为主义的政治目的和意义。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礼坏乐崩,民不聊生,朝令夕改的昏暗时代,众诸侯混战,都想称霸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老子作为当时的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和认识肯定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的,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观认识过去。以下就从:无为即自然,

无为即无事,无为即善为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述无为思想的含义。 ——“无为”即“自然” 老子的政治哲学立足于“无为”是有其理论上的内在逻辑依据的:老子的无为主义思想是从天道自然原理推演出了社会人事“无违”自然的人道原则, 体现了无为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老子认为:道作为本体,其实质就是无为所以“无为”是道之“德”的体现, “无为”是道的一种“上德”,老子说: “道常无为”“上德无为”(《老子》第三十七、三十八章, 以下凡引于《老子》只注章数)。又说:道生之, 德畜之,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也就是说, 道生万物,德养万物但“道”并不因此而把功劳占为己有,也不自恃有功对万物生长横加干涉,这是一种深远的德。道之所以会具有这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不居的深厚的道德是出于道的自然本性。老子认为道的本性就是不用心、不经意、不强求、自然而然的态度去成就一切。“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第七十三章)。道的这种自然性就是无为“无为”也就是无违自然,因任自然而无所作为或不强作为之义。王弼以“顺自然”一语来诠释老子的“无为”是深得其精髓的。在老子看来, 不仅道“无为”,而且天地万物在其本性上也都是“无为”的,因此人当然也不应例外。所以老子得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这一结论。所谓“自然”, 就道自身来说, 就是自己如此之义,而就道与万物的关系来说,就是顺应万物之固有本性、使之自然而然地演化之义。可见, 道的作为就是一种“顺其自然而为”老子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天地无所偏爱, 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听任百姓自然地生活, 这种使天地万物“自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