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之我见

大学生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之我见
大学生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之我见

1 大学生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之我见

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一年,699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社会就业岗位数量却下降了15%。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继续上升,达到727万。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催生了以“蚁族”为典型代表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族化”群体本该是社会中具有向上流动潜质的群体,他们怀揣着理想,愿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但是,当他们面对趋向固化的社会阶层,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向上流动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国家、社会、高校需要联手破除阻碍大学毕业生向上流动的种种藩篱,为他们提供就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族化”问题产生的背景

大学毕业生的“族化”问题是就业压力催生的产物。要分析“族化”问题,首先就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由何而来。

从统计数字上看,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压力来自人数上的增长。自1999年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高校年招生规模从108万增至599万,增长456%,年均增长1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9.8%升至2008年的23.3%。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超过3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是2001年(115万)的6倍。与过去相比,如今的大学生早已不再是稀缺人才。

然而,尽管我国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绝对数量上十分庞大,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不足15%,不仅低于美国,更远低于周边的日本、韩国。从占人口比例看,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还不够。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扩招带来的人数增加,而是要分析更宏观、更深层次的原因。 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因

第一,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了全球就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遭遇重挫,发达国家就业率大幅下降。以美国为例,金融危机后失业率一度高达10.2%。目前,美国失业率虽已回落到7%,但仍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发达经济体就业率需要到2018年才能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全世界青年就业形势也普遍不佳,目前全球15~24岁青年失业者有7340万人,平均失业率为12.6%,其中欧盟国家达23.5%。

第二,在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出现了阶段性困难。中国经济在持续两位数增速的高速增长后,面临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增速开

2

始放缓,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有所减弱,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下降。同时,我国需就业人口数量却在不断攀升。“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需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达2500万左右,劳动市场呈现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

第三,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加速变迁,大学生就业承受着额外的社会转型压力。目前,我国社会正从城乡二元结构过渡到了城市社会多元分化结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面临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均衡、社会政策投入不均衡等问题,造成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滋生了“拼爹”等不公现象。在社会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阶层固化,指的是在经济条件、社会分配中处于较低阶层的人越来越难以通过自身奋斗向上流动到较高阶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

第四,我国的户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还不尽完善,导致城乡之间、体制内外的社会工作岗位之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令所谓“金饭碗”成为许多大学生求职的第一目标,公务员报考常常出现“万里挑一”的激烈竞争,甚至发生过大学生为了事业编制争相报考清洁员的怪现状。另一方面,一些本来很重要的职位,由于缺少稳定的预期、看不到发展的前景、没有基本的保障,也可能门可罗雀、乏人问津。职业之间不合理的差距,导致大学生过度追求“金饭碗”,客观上也加剧了就业难的局面。 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因

在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时,在劳动力市场上,却同时存在着与之截然相反的现象:很多用人单位同样面临“招聘难”。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这表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一种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二、“族化”现象及所困

社会上十分生动地描绘了大学毕业生的几种典型处境:群体性蜗居的“蚁族”、留恋校园伺机等待的“校漂族”、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摇摆不定的“候鸟族”和久不就业、靠父母养活的“啃老族”等。各类“族化”生存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多来自中低收人家庭,虽受过高等教育,却仍面临巨大的生活和发展压力,身心处于焦虑、矛盾和冲突的亚健康状态。“族化”群体对网络高度依赖,在网络空间中呈集聚状态,相对于其他群体情绪化和非理性倾向更强。给“族化”群体上升流动的渠道,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当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关切。

1.“蚁族”现象

“蚁族”的概念最早由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廉思在2010年提出。他认为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是继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弱势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都受过高等教育,但未能在大城市中找到符合职业预期的工作,工作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无力支付高额房租,长期聚居于租金低廉、环境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社区。

3

2.“校漂族”现象

“校漂族”是指那些已经毕业、但因为种种原因继续徘徊在母校或附近其他高校周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他们居住在学校或其周围,有的经常到学校听课、听讲座、参加考研培训,有的频繁参加学校举办的人才招聘活动等。在学习和生活上,他们似乎仍是高校中的一员,却

与学校毫无隶属关系,因此被称为“校漂族”。

3.“候鸟族”现象

“候鸟族”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指在不同城市间迁徙的群体,另一类指在同一城市的城区和郊区间迁徙的群体。一般常说的“候鸟族”指的是前者,也就是在逃离“北上广”与逃往“北上广”之间摇摆不定的青年白领。 4.“啃老族”现象

“啃老族”的概念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指的是已经到了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已不在全日制学校学习,但不去工作或已经有了工作但收入不能满足个人消费、要求父母在其经济上给予帮助的年轻人,年龄在23~30岁之间。“啃老族”并非没有能力立足于社会,而是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三、“族化”存在及成因

“族化”群体的境遇令人担忧,只有深入研究成因,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政府:政策措施不健全 (1)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2)原有制度的惯性作用。 (3)社会保障缺位。

2.社会:就业环境不公平

(1)社会阶层固化。 (2)社会资本占有不均。 (3)劳动力市场双重分割。 (4)用人单位盲目选才。

3.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2)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 (3)高校办学定位贪大求全

(4)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实效不尽如人意。 4.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素质不全面 (1)个人认知有偏差。 (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3)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4)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四、“族化”生存之破解

改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促进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

4

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大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出台相关优惠激励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部署。各地各高校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生也感到了压力,纷纷通过考取各种证书增加自身砝码,提前备战毕业季。 1.政府:保证公平有序竞争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1)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2)促进区域、城市、城乡间平衡发展。 (3)推动各项制度改革。

(4)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机制体制。

2.社会:树立理性用人标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1)树立正确人才观,坚持理性用人标准。 (2)加强舆论导向,传播汇聚正能量

3.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

(1)改革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2)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 (3)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4.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规划职业生涯

(1)客观认识自己。大学生首先要客观认识自己,对个人发展目标理性定位,在充分认识自我的情况下合理制定大学期间的个人发展目标。大学生要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充实自我,不断积累沉淀,提升自己的价值,加大实现自我价值的砝码。

(2)转变就业观念。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5月到天津考察时,曾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艰苦地方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大学生要直面就业压力,正确研判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安逸舒适工作的片面追求。择业时更应注重职业规划、自我发展的长期性,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五步人手:第一步,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第二步,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了解实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充分认识实现目标需要面临的挑战。第三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和相关非专业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学习和考试,还要具备专业知识运用、实践操作、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第四步,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第五步,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抗挫折能力。

大学生校园不文明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报告 调查校园不文明现象的意义: 通过对日常校内大学生的行为观察及了解本校学生关于日常规范的调查。此次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且可以引起各位同学的注意。要在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树新风。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仅要充实自己的科技文化知识更要注重素质的培养。此次调查为了使广大的大学生朋友深刻了解自身所负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本校不文明行为。使在校大学生的行为更加文明规范,让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得到改观,使校园风气更加文明和谐。通过此次我们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促使很多同学也就如何提高中学生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开展实践活动,树立校园“文明规范”,以先进事迹感染学生;建立制度,狠抓不良风气;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等等。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以“德”为先,做文明守信自律的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优秀的德行应该反映在人生的方方面面,作为个性和人格适于雕琢的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保持良好习惯,摒除不文明行为,并且要持之以恒,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明是非、知荣辱,树立良好的公德心,作乐于奉献、知礼向善、富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的大学生。因此我们进行了这次的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 首先我们根据大学的特点将大学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不良现象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并将归类汇总的问题作为我们的主要调查内容。 此份调查问卷主要形式是电子调查问卷,调查内容的模块为是非选择题,单项选择题,问答题。内容涉及行为文明程度调查,语言文明程度调查以及环境文明程度调查三个大的基本方面。 以下是调查的具体情况: 调查时间:自2010年10月25日起至2010年10月31日止

大学生低头族现象问卷调查

校内大学生“低头族”现象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这次问卷调查的配合。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看见“低头一族”的身影,低头玩手机似乎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手机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为此我们展开了此调查研究。本次问卷采取匿名填写方式,希望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回答每一个问题。您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我们都将严格为您保密,请放心填写。 由衷地感谢你的参与!谢谢!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Q1.你的性别? A.男 B.女 Q2.你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Q3.你知道低头族的含义吗? A.知道 B.不知道 C.听过这个词,但是没深究 Q4.你觉得低头族这种现象在校园内多见吗? A.很常见 B.一般 C.很少有 D.不存在 Q5.你认为你自己是个低头族吗? A.是 B.不是 C.自己也不清楚 第二部分:低头族现状 Q1.你平时使用手机的时间大概多久?

A.2~3小时 B.5~6小时 C.12~18小时 D.18小时以上 Q2.你平时都用手机做什么?(可多选) A.玩游戏 B.听音乐 C.关心社会新闻 D.登陆社交网站(如微信、人人、微博等) E.拍照、拍视频 Q3.因为玩手机有可能会缺乏正常学习工作或社交的时间,你可以兼顾其中吗? A.当然可以,得心应手 B.应该可以,但难度有点大 C.不可以,无法兼顾 Q4.你觉得玩手机对你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可多选) A.身体不适(实力下降、睡眠时间减少、颈肩问题) B.浪费时间(因玩手机耽误正事,一有空余时间就玩手机) C.易出现安全问题(过马路玩手机、手机辐射) D.人际关系淡化(朋友见面玩手机、朋友圈逐渐变小) E.日常交流减少(语言表达能力下降、不愿当面交谈) F.无负面影响 Q5.您忘记带手机出门您会怎样? A.没关系,没带就没带 B.叫室友或同学送来 C.会特地回去拿 Q6.你是否被身边的人提醒别玩手机,专心去做某件事? A.经常有 B.偶尔有 C.从来没有 Q7.你与父母、家人在一起时会玩手机吗? A.会 B.不会 Q8.你上课会玩手机吗? A.会 B.不会 Q9.你上课玩手机的原因是(可多选) A.习惯性 B.老师讲课无聊 C.偶尔玩一下 D.有急事处理 Q10.你是否了解过有关大学生低头族引起事故发生的新闻? A.经常关注 B.有做适当了解 C.没看过有关新闻

浅谈我校大学生族化现象

浅谈我校大学生族化现象 王胜军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学院地质学2011) 摘要:在分析“族化”现象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社会化存在的不足和过度社会化的严重问题,并认为通过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和大学生活规划的整合,促成积极负责,可持续的社会化而非被既有的社会浮躁之风所同化。 关键词:“族”;就业焦虑;就业;途径 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某某族”来概括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价值诉求等总体独特而内在趋同的某一特定群体,这些词基本上是对中国某类青年群体的特殊符号化解读。与社会学上的的社会群体不一样,族内个体间关系式松散的,彼此之间不存在持续的互动,没有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更谈不上一致行动的能力,为了统计分析上的需要,人为划分的并名称化了的说法。 一、大学校园族现象原因分析 大学校园“族化”现象现在已呈蔓延之势,从生活状态相关的宅一族,啃书族,顽乐族,生意族,到跟消费习惯相关的月光族,透支族,辣奢族,再到就业相关的考试族,草签族,名目甚多,不胜枚举。 族化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一是青年性,青年时期对于我们是一个过渡时期,在我们主体意识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种种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会反映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另一方面,在这个变动的时代,固有的生活方式在消解,社会许多群体的生活方式出现了“不稳定性”,“族”和“奴”现象正是典型表现。 就业压力剧增及引起的就业焦虑成为族现象产生的最直接原因。近几年就业压力表现出常态化导致就业焦虑泛化。这种焦虑、情绪不稳定现象普遍存在于大三、大四的学生中,甚至影响到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这种现象主要来自于种种“听说”,自己并未亲身经历,反映出学生们心理的脆弱。 二、族现象的解决途径 就业是族现象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想找份好工作,单有漂亮的成绩单是肯定不够的。大学生就业事关高校的声誉与发展,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提高大学生就业,需要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学校方面首先要考虑社会需求完成学科建设;其次教育模式要随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改变;最后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对学生自己准确定位,提高就业能力。学生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在校大学生要在四年的时间内努力锻炼各种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累就业的砝码。对自己有正确的就业观,不攀比,不自卑,定准目标,提高应聘能力。 面对“族化”现象,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如何做好就业准备 大学校园“族化”现象现在已呈蔓延之势,从生活状态相关的宅一族,啃书族,顽乐族,生意族,到跟消费习惯相关的月光族,透支族,辣奢族,再到就业相关的考试族,草签族,名目甚多,不胜枚举。族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一是青年性,青年时期对于我们是一个过渡时期,在我们主体意识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种种的

大学生校园不文明现象调查报告(精)

大学生校园不文明现象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心理和生理都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开始变得迷茫,关于文明的价值取向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校园已不再是一片文明的净土。未了解大学生的在校不文明表现,做了本次调查。 关键字大学生校园不文明 本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学校的大学生产开了调查,经过认真总结,发现大学生主要有以下不文明行为: 1. 手机“歌声嘹亮”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常用的通讯工具,给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绝大多数学生有随身携带手机的习惯。于是,无论是在自习室,图书馆,还是在课堂上,总会听到“时尚”但刺耳的手机铃声,严重影响的自习纪律和纪律,甚至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又是老师人不可忍,只好“拍案叫绝”.就学生本身而言,上课时接受那些没必要电话,也会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的,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 2. 我为校园“添姿加彩”在教室的课桌上、洁白的墙壁上以及学校的栏杆上处处都留下了学生的“杰作”,本应该是学生学习载体的东西,却被一些人当作情感宣泄的河床。不仅如此,同学们丢弃的果皮纸屑也使课桌担当了“新型垃圾站”这一重要角色。曾记否,那“意气风发”的太阳能热水读卡器,短短两年,“下岗”已过半, 系统几近瘫痪。冬天来临时,幸免下来的热水供应点上,又排起了苦等的长龙。同病相怜的还有角落处那些垃圾桶,饱受摧残,严重变形。 3. 占位子狂潮大学素来都有占座的传统,尤其是年检逼近时。一番楼盘分析下来,有空调的教室为最优,地处阳面是其次,没暖气又位居阴面的作垫底。于是乎就有某君第一时间奔赴在前线,拎着一沓小册子,哗啦啦地占据一片座位。这还不算,如果你圈地完成,抓紧时间合理利用也罢,只是时间一分分过去,人也到齐了,那片封地却突然热闹起来——在聊天?!有的同学甚至把书放那,人就不见了,站着为资本别的同学

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及对健康的危害分析

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及对健康的危害分析 目的分析大学生“低头族”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探讨相关干预措施。方法2015年3月—2016年2月随机抽取2 000名大学生参与调查,分析其中“低头族”现象并探讨其危害。结果2000名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平板的时间为2~4 h 48.2%、5~6 h 29.0%、6 h以上22.9%。经调查,颈肩痛发生率23.4%,手腕部疼痛发生率12.1%,自觉眼部不适38.3%,自觉轻度社交障碍19.8%,且随着大学生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越长,上述各种不适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低头族”每天应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较长,身体与心理健康均受到一定影响,应对这一问题给予有效干预,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 标签:电子产品;“低头族”;颈肩痛;手腕痛 College Students bow Phenomen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Harm to Health HUANG Li1,MA Xiu-cheng2,XIAO Feng2,QIU Tian2,LIU Hong1 1.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uanbei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 Province,637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Nursing,Chuanbei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 Province,6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arm of undergraduate phubber to health and study the relevant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2000 undergraduates from March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randomly extracted for survey,the phubber phenomenon was analyzed and the harm was discussed. Results In the 2000 undergraduates,the daily use time of mobile phone and flat in 48.2% was 2-4h,in 29.0% was 5-6h,in 22.9% was above 6h,the survey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rates of neck and shoulder pain,hand and wrist pain,self-consciousness of eye discomfort and self-consciousness of mild social communication disorder were respectively 2 3.4%,12.1%,38.3% and 19.8%,and the longer the use time of electronic products such as mobile phone and flat of undergraduates,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rates of the above various discomforts. Conclusion The daily use time of electronic products such as mobile phone and flat of undergraduate phubber is longer,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 affected to a certain degree,and the issue need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thus maintain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undergraduates. [Key words] Electronic products;Phubber;Neck and shoulder pain;Hand and wrist pain 21世纪,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各方面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进步之一就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及其众多的与互联网相连的应用程序的生成(比如网络电话、脸谱网、推特等)[1]。近年来,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信息需求增加,

大学生“宅”现象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宅”一族,何去何从? ——大学生“宅”现象的调查分析 摘要:网络的发展及普及迅速催生了“御宅族”这个的群体,宅文化在全球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成为当代的“宅男宅女”。校园“宅”现象,引发大众的思考和讨论,于是,我们小组以此为调查主题,在广州各大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希望借此调查更好地了解现今大学生“宅”现象的现状、成因及其影响,进而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更好的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宅现象宅原因出“宅”之道 当代大学生宅现象概述 这次,我们小组主要是对广州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170份,回收问卷170份,回收率达100%。调查对象涵盖了大一至大四所有的年级,包含了文科、理科、工科的专业。 一.大学生对宅的定义模糊,存在矛盾 “宅男宅女”又被称为“御宅族”,是专指那些热衷于动画、漫画、电子游 戏,以至于足不出户的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逾六成的学生对“宅” 是一般了解,只有27.6%的学生对宅是十分了解,55.9%的学生认为不外出 活动,一有空就窝在宿舍就算宅。近一半的学生对宅持否定态度,认为宅 不健康,会让人失去活力和动力,导致社交能力的下降,但同时也有46.5% 的学生认为自己可能是一个宅男或宅女,14.1%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就是一 个宅男或宅女,只有36.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宅男或宅女,通过交互 分析(见附录),我们发现,大学生对“宅”存在着矛盾的认识。这也就表 明,大学中宅现象还是普遍的,值得我们去探讨。 二.大学生“宅’现象在性别、专业、城乡、是否独生上的差异不显著 为了验证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城乡差异、是否独生之间的学生是否在“宅” 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对样本进行了交互分析(见附录),结果显示, “宅”的行为在性别、专业、城乡、是否独生上的差异不明显。“宅”是一 种普遍的行为,不局限于经济的发展状态,也不是特定的人群的特定行为, 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高校具有普遍 的影响力。 三.生大学“宅”现象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1.客观原因: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脑的普及。近年来,电脑不断普及, 各高校的校园网络也在不断完善,为大学生的“宅”生活提供了载体。 通过调查发现,除正常的休息时间外,41.8%的大学生白天呆在宿舍的 时间大约是3小时以上。而在宿舍的时候,92.4%的大学生会选择上网。 网络的发展是大学生“宅”现象繁衍的重要基础。现实的压力,逃避现 实是大学生选择“宅”的另一原因。调查显示,,41.2%的大学生觉得“宅” 的原因是现实的压力太大。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学业,就 业,情感方面都容易遇到挫折,重重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宁愿躲在自己 的世界里,在宿舍里尽情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而暂时逃避外面世界的 压力。大学宽松的课程设置和充裕的时间为大学生“宅”提供了便利。 在中国的大学里,大学对学生的管理较宽松,课程不多,且没有父母的 管教,没有升学的压力,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支配自己的时间,行动自 由,不受约束。这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在在宿舍,宅在自己的世 界。

2019关于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经典五篇

2019关于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经典五篇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有哪些呢?以下是由为你带来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更多内容请访问网。 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精选(一) 一:践踏草坪 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但是有些大学生不严格要求自己,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了贪图方便随意践踏草坪,在一些绿化带的地方都会标有”严禁践踏草坪”的字样。但有些人就是明知故犯,从这足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多差了,从调查的结果看,对于他们的这种不文明的行为确实令人担忧。对于践踏草坪的现象频繁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从道德上对他们的谴责是无法制止这种现象的而法律上又没有明文规定,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必须靠我们的自觉性来实现只有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从根源解决这种不文明的现象。 二:给别人起绰号 通过调查在”对叫别人的绰号”的看法上有 33% 的人表示赞成60% 的人持反对意见,还有 7% 的人表示无所谓,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给别人起绰号的现象普遍存在。当问到为什么要给别人起绰号时,

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图一时的口爽,有些是恶意攻击别人,我们都知道给别人起绰号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事情,这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归根究底还是同学们的素质不够高当然也还包括受不良因素影响的 三:乘坐公交车时,是否会主动让位 在乘坐公交车是否给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问题上调查发现,我校有 60% 的人选择不会, 25% 的人选择看情况,只有 15% 的人选择看到老弱病残等有困难的人乘车后会主动让出自己的座位。”敬老爱幼”“扶弱救苦”是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美德,也是 15% 选择会给比自己更需要座位的人让座的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和让座理由。而60% 的人选择不会让座的理由是自己也有自身的原因,譬如从我校乘坐公共汽车到市中心,公交线路少,乘坐的人也多,好不容易抢占到了一个空位又白白的拱手让给他人,由于路程远,站着有点吃不消。而剩余 25% 看情况让座的人普遍的观点是:自己身体不舒服或劳累的时候,自己本身也是个有特殊情况的人,所以这个时候选择不会让座给他人;而一般情况下自己也会主动让位给有特别需要的人群的。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在让座意向上男女生还存在一定的比例差异。在问卷调查中,谈到让座问题,女生一般选择会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的人群,男生另当别论。分析认为,女生温蓄,富有爱心、同情心,看到有困难的人会产生怜悯之心,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有些男生有大男人主义,觉得让位很没面子,觉得害羞尴尬。 四:不关水龙头

大学生手机现象的利弊

大学生手机现象的利弊 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已成为普通现象,手机已经成为继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并在大学生中普及开来,一些大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也是“手不释机”,上课也在玩着手中的手机,这样的行为明显影响了课堂效率,面对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就上课该不该使用手机一论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领导老师高度重视,并安排以各班级为单位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同学们踊跃表达自己的意见。一些同学认为,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作为新生代的学子,更应该跟上现代社会和时代,所以随身携带手机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还认为手机并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相反,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有利于学生学习。比如遇到棘手问题的时候,可以用手机给别人发短信,打以寻求帮助。这是普通无法相比的,毕竟,一般不可以发短信,而且也不是随时都可以找到的。另外,手机有利于学生的联系。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如果没有手机,我们还要四处寻找公共,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可能会耽误事情,而且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上课容易犯困,玩一会手机可以提提神,更有助于听讲。相反,更大多数的同学认为上课使用手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上课经常玩手机,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不在乎等情绪,很容易发展成手机焦虑症,只要没有手机在身边,就觉得厌烦,无聊,长期下去对自身的影响不可估量。学生不远千里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不要等到毕业的时候回想自己在课堂上的回忆只有手机,学生应该树立理想,提高自己的追求,

加强自我的修养,课堂是用手机实质上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自己,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课堂认真听讲,才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作为学生群体,无疑更是“手机依赖症”最大的受害群体,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对课堂上不能使用手机形成一种共识,杜绝在课堂随意使用手机,才能重新找回高效率的课堂。 大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并不是都很好地处理好手机对学习的影响这一问题,所以建议学校应该和家长、学生多沟通,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只应该用于有必要的联系和沟通,而不是把手机用于娱乐。还有,学校有必要为中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了解周围的社会,对目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做一个规划,让学生树立一种健康的心理。 大学生自身方面:积极规大学生自身的大学学习目标,以及未来规划等。要知道大学的时间也是相当短的,这样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将是极大的损害。 学校社会方面:应该为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也应该及时健全相应的校规等,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大学生某些行为,而不是一味宽松的环境和放纵。对于无心学习的学生,要严格管理,要加强对自制力差的学生的监督与管理。教师要提高授课水平,实行互动式教学,提高教学氛围。应该保证正常的出勤,辅导员应该制定些惩戒措施。从教育制度高度上看,要更新教育观念,实施主体教学.注重创新

大学生存在的不良现象及解决办法

大学生不文明行为归因分析 时间:2010-4-28 来源: 现状扫描 这是刊登在《大学生》杂志上的一则真实事情: 武汉某铁路客运售票处,数十名举着小册子的人空前紧密地在售票窗口前挤作一团,每从最前沿挤出一人,这个被严重挤压变形的“人团”就重新分化组合一番,呼喝之声不绝于耳。那一张张涨红的脸、扭曲的脸显示着他们正忙于一件特别重大的事,而全然不顾身后一支由男女老少普通百姓排成的队伍。“是大学生的站出来!”队伍中突然传出一声愤怒的吼声。“团”中的人惊异的回头望去,却见一位六十开外的老人对他们怒目而视。发现不是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这怪状的“人团”又毛毛虫似地蠕动起来。老人愤然离去。没人知道他在此已等多久,也没人知道他何时才能买到车票。而在场的人却都知道那“团”人中的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 类似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人们明显地感到,今天的大学生,其整体形象就像那“人团”一样,已经扭曲变形。昔日知书达理、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质朴谦和的读书人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目空一切、粗言秽语、横冲直撞、不懂规矩的“倩女俊男”。文明教养正远离天之骄子而去。 这与近年来各高校相继出台的各类《文明公约》“相映成辉”:如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园文明“十不”规范》、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大学生基础文明道德公约》、清华大学的《清华学生文明公约》以及杭州师范学院《杭师院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等,都对诸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影响正当的学习生活秩序;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不在教室、图书馆、楼道等公共场所喊叫、喧哗,不讲粗话、脏话;不乱踩草坪,不攀摘树木花卉,不乱泼水、乱倒饭菜;不在黑板、课桌、墙壁以及厕所乱涂画、踩脚印、打球印……”等基础文明行为作了规范。 看着这些大学生文明公约,可能有人会说,这些都是起码的做人规矩,难道大学生还不懂么?一些大学生对此也颇有微词:什么“十不”、“八不”,这简直是幼儿园老师对小朋友的要求,要我们大学生来做,这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但是,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大学生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形形色色的文明公约的出现,正说明高等学校的举动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学生在文明教养方面亟需补课。 归因分析 这些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呢?归纳起来有四方面: 其一,由于近年来极端利己主义的人生目的影响。它宣扬以“自我”为中心,宣扬以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为人生目的。萨特认为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既无客观根据,也无道德规则,并且认为个人的自由必然要排斥他人的自由。一个人只有完全无视他人时,才是完全自由的。因此,“他人即地狱”,人与人的关系是冷漠的、讨厌的、互相监视、互相盘算的关系。抱有这种极端利己主义的、一切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大学生,凡事从个人意愿出发,势必反对规章制度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可以了,而全然不顾及别人,不顾及公众,自然更加无视于必要的规章制度。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像文章开头描述的一幕。但他们却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以提倡个性解放、追求个

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研究

关于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研究

————————————————————————————————作者:————————————————————————————————日期: ?

调查课题:关于大学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研究 调查成员: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后果,提出相应教育措施,引导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以利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二、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形式 三、大学校园的“不文明行为” (一)教室不文明现象: 1、在课桌或墙壁乱涂鸦,踩脚印。即所谓的“课桌文化”“墙壁文化”有愈演愈烈之势 2、互相抄袭作业;简单baidu或google一个结果交给老师。 3、考试作弊,手段繁多:扔纸条、短信、交头接耳等。 4、上课的时候不将手机调为震动或者关机。 5、老师点名时,请人代答到,或者主动帮好朋友代答。 (二)图书馆不文明现象 1、在图书馆将看过的图书乱放,不还原。甚至把专供阅读的好书私自藏匿到隐蔽处。 2、把图书或者报纸中自己喜欢的页面“开天窗”。

3、在图书馆藏书上乱勾乱画,随意涂写,完全当成自己的课本。 4、过期不还书或者压根有借无还。 (三)宿舍不文明现象 1、休息时间在宿舍内喧哗、打电话、打牌、唱歌,影响他人休息。 2、楼上的同学晾湿衣服时,不顾及楼下是否有晾晒的衣服或者棉被。 3、浪费水电:开长明灯,放长流水。 4、在寝室聚众打麻将、斗地主等赌博行为。 5、不注意个人卫生,东西乱放。 (四)食堂不文明现象 1、在食堂餐厅吃饭浪费无度。 2、打饭不排队,就餐先占位,拥挤无序。 3、饭后不收拾餐盘,食堂餐后餐盘不送残食车。 (五)其它不文明现象 1、在校园四处乱贴小广告、宣传单。 2、在公共场所过于亲密。 3、自行车胡乱摆放。 4、偷水瓶,倒别人的开水。 5、到处占位 6、说脏话

关于低头族调查报告模板

关于低头族调查报告模板 篇一:关于低头族调查报告 一、调查活动小组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由20XX级应用电子一班中的六名同学组成:张景亭,李恒,蔡波,王帅,谭泳涛,陈帅奇. 经过推选选举出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本组的同学完成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经过小组的讨论研究决定选当今社会热点有关“低头一族”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中我们要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活动需要集体的力量,加强合作精神。 二、调查目的 此次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低头一族”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性和产生“低头一族”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产生“低头一族”最后对“低头一族”的建议。呼吁大家远离“低头”,愿大家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 三、调查对象 俗话说“技术是把双刃剑”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通讯工具。智能手机令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不管是在聚会中,交通工具上,大街上,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人。这种被称为“低头族”的人在社会中随处可见。长期“低头”不仅影响身心健康,也会对日常学习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针对本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四、调查内容 有关“低头一族”的产生原因及社会普遍现象 五、调查方式 本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校学生展开调查,以及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有关大学生“低头一族”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面向长江师范学院学生、校北门口人员随机共发放200份问卷(此外还在网上随机问了几个人)。收回173份。其中男生80份女生93份1、调查结论: (1)有86%的人觉得自己是“低头族”,另一些觉得自己不是低头

一族,其中大多数觉得自己身边的“低头一族”很多。 (2)75%的人手机每天开机在18小时以上,20%的人手机每天开机 在12-18小时,手机开机在12小时以下5%。70%的人每天玩手机在3 小时以上,每天玩手机在一小时以下的仅2% (3)很大一部分人觉得上课玩手机对课堂学习影响很大,但是上课 依然会玩手机。调查显示95%的人上课会玩手机,其中比重最多的37% 的人觉得上课玩手机的原因是:反正听不懂,不如直接不听。玩手机 时聊天、玩游戏、浏览网页、看小说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4)绝大多数人觉得手机是生活必需品,但也有部分人觉得手机在 生活中是弊大于利。其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为:身体带来不适,人 际关系变化,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变差等。所以当手机严重影响生活 和学习时会有50%的人选择改变目前使用手机的方式。 (5)娱乐休闲是吸引“低头族”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低头原因时30%由于娱乐休闲低头。另外由于资讯信息,通讯工具,网络小说,工作 学习而引起低头的各占13%。 (6)“低头族”现象对人际关系有较大影响,多数同学都有因为玩 手机而忽略了身边朋友的现象。在与朋友聚会,工作会议,集体活动,乘坐交通工具时都是“低头”的高峰期。 (7)多数同学都知道自己低头的原因,并且当“低头”严重影响了 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时选择抬起自己的头来。70%的同学觉得自己没有患 上手机依赖症,当手机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时他们会选择改变目 前的使用手机方式。 2、调查分析: 手机的普及及功能的日渐强大使大学生“低头”现象在我们身边 越来越普遍。同时出现了一系列安全健康问题,与人交往问题,学生 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3、调查危害: 马路上低头看手机极易发生意外情况。低头看手机,不注意周围 人行车流的情况,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很大。即使马路上车流较少 也会发生其他情况,据报道,某人在路上低头看手机时,没有注意到 地面的井盖丢失,结果掉入地下水道中。还有人因为看手机过于投入,

大学生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日常校内大学生的行为观察及了解本校学生关于日常规范的调查。此次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且可以引起各位同学的注意。要在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树新风。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仅要充实自己的科技文化知识更要注重素质的培养。此次调查为了使广大的大学生朋友深刻了解自身所负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本校不文明行为。使在校大学生的行为更加文明规范,让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得到改观,使校园风气更加文明和谐。通过此次我们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促使很多同学也就如何提高中学生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开展实践活动,树立校园“文明规范”,以先进事迹感染学生;建立制度,狠抓不良风气;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等等。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以“德”为先,做文明守信自律的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优秀的德行应该反映在人生的方方面面,作为个性和人格适于雕琢的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保持良好习惯,摒除不文明行为,并且要持之以恒,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明是非、知荣辱,树立良好的公德心,作乐于奉献、知礼向善、富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的大学生。因此我们进行了这次的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 二、调查手段 本次采用实地观察及访谈的手段 三、调查地方 重点调查地方为寝室、食堂、图书馆 四、调查对象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 五、调查结果 (一)、本次重点调查地方不文明行为如下 1、食堂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食堂是在校大学生的一个“心仪”之处。

人多的地方就杂,所以我们注意到了食堂里的各种现象。针对食堂里的一些现象,我们做了一个调查。无规矩不成方圆,排队是一个经久不变的话题。调查中发现,除个别情况外,98%以上的大学生在打饭的时候都自觉排队。这说明大学生的素质普遍都很高。食堂是一个公众场合,个人的行为要考虑到公众的感觉,但是有些人自顾自的方便,出入食堂穿着太随便。譬如身着睡衣和拖鞋穿梭于食堂,不管怎样,这在我们看来是不文明的行为。更有甚者,一些热恋中的情侣为一表恩爱,竟当众互相喂饭。通过调查60%以上的人看不惯这种行为。这种亲密的行为不应该出现在公共场合。且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作秀,“爱”的成分不多,明显在哗众取宠。建议恋中的情侣们不要在公众场合有过分亲密的行为。说到食堂,想必大多数人也会随之想到在食堂工作的叔叔阿姨们了吧。他们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我们吃完饭后应该自觉收拾碗筷,减轻他们的工作量,这也是大学生高素质的一种体现。不要吝啬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值得高兴地是,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对饭后不收碗的现象都很反对,说明我们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做的还是挺好的。食堂是一个吃饭的地方,谁不想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好好的享受美食呢?只要每一个人都注意平常的一举一动,好环境自然来! 2、寝室 当你坐在温馨的食堂时,你会觉得舒服;当你觉得每一个人都很尊重你,关心你时,你会感到窝心;当你的耳边不再有那些难听的话语时,你会高兴;当你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校园时,你会额外开心…… 同样的,在宿舍里,我们也需要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来休息和学习, 宿舍是经历一天劳顿后,疲惫身心的“休养所”。可是很多同学精力旺盛,使得本是沟通感情的“卧谈会”却成了嬉笑怒骂、高声喧闹的场所,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入睡。其次,大多同学不爱护自己所居住环境的卫生,随地乱扔垃圾,同时没有节俭意识,浪费水电现象极其严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女生宿舍较为突出,大多喜欢开卧谈会,晚上聊天到很晚,这样不但影响自己休息,扰乱了生活规律,还影响到他人的作息时间,而男生宿舍,大多数男生是因为网络游戏而导致晚睡,夜深人静之时,还有敲键盘的声音!除此之外,随地扔垃圾,大吵大闹,浪费水电等等现象是宿舍里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也体现了大学生的自身修养素质,这将降低我们的层次。 我们的宿舍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爱护,唯有杜绝那些不文明现象,才能创造一个文明的宿舍,让我们大家都携手起来,共建我们共同的文明宿舍吧! 3、图书馆 我们还对同学们在图书馆内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对同学们展开了书面调查,发现同学们在图书馆内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占位的现象。有些同学习惯

低头族的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低头族”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5年4月10日—5月10日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年级班级:生科121班 指导老师:石瑞红 小组成员:梁智杰梁薇黄孝杰陈爽吴荣华

关于校园“低头族”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便捷沟通的同时,也将“手机依赖症”带给 了现代人。我们小组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玉林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初步的调查,本次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低头族”现象,了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就此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帮助“低头族”抬头。这一研究有利于了解“低头族”为何低头,了解“低头”之后对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大学生认识这一现状的危害与隐患,慢慢抬头,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高学习的效率,丰富生活的内容。同时,通过“低头族”现象的研究,也可以为教育教学带来思考,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抬头。同时,经过这次调查实践,同学们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健词]大学生手机低头族 一、前言 ﹙一﹚调查目的 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开展了分小组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调查实践深入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话听起来也许有些好笑,但是当你笑过之后再细细琢磨一下字语间的含义,你会发现这并不好笑,因为你会发现这不正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吗无所不在的强大社交通讯,仿佛让人与人变得更近,其实却离得更远。坐车玩手机,开会玩手机,吃饭玩手机,睡觉也玩手机,本来应该是用“碎片时间”拿手机学习与放松,现在却让手机把生活“碎片化”了。由此,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问题出现了——究竟是我们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我们电子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上瘾,看看“瘾”这个字,它是属于病字旁的,可见,“瘾”本身就是一种病态,就是一种无法抑制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这不,有些“低头族”已形成了自我伤害,不小心掉到了深沟里,甚至造成车祸,丢了性命。“每五秒钟,就会查看手机”,这种瘾就是事实上的“电子海洛因”,对健康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形成了严重的麻痹和干扰。 ﹙二﹚调查时间地点及对象 时间:2015年4月10日—2012年5月10日 地点:玉林师范学院校园内 对象:玉林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关于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调查问卷

大学生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学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创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营造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促进学校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是我们广大师生的共同心愿和责任。本次调查希望了解我校存在的校园不文明行为,我们希望在完成问卷的同时,为学校的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一、说明: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本问卷所设置的问题和选项,结合实际,选出或是填写你认为属实的内容。答案的选择和填写对你无任何影响,请同学们不要有任何顾虑。对于你的支持和配合,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要求: 1.请如实填写,并在选项左侧的空格中打“√”。 2.问卷请不要署名,不要做其他标记。 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 1. 你的性别 □男□女 2. 你的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已毕业 3. 你认为我校大学生整体文明程度如何 □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 4. 你认为我校大学生不文明现象主要集中在哪两个地方(选两项) □教室□宿舍□餐厅□校外活动场所 (二)选择题 1. 你_看到有同学在教室吃早餐 □经常□偶尔□从不 2. 你对在教室吃早餐行为的看法_ □赞成□反对□无所谓 3. 你在上课或是自习时_听到手机铃声 □经常□偶尔□从不 4. 在教室桌椅上涂鸦在我校很常见,我们称之为一种“课桌文化”,对于这种现象你的态 度是_ □赞成□反对□无所谓 5. 看到教室里留下的生活垃圾(包括食品包装及用过的卫生纸等)你的态度是_ □十分反感□有些反对□无所谓 6. 当你正在上课时,外面走过的人会_ □压低声音走过□仍是大声喧哗 7. 你觉得在教室大声讨论、打电话的现象 □经常发生□有,但不多□没有 8. 白天光线很好的情况下,你_看到教室的照明灯亮着 □经常□有,但不多□没有□不清楚 9. 对于在宿舍内大声播放音乐的现象,你的看法是_ □很反感□有些反对□只要不影响到自己,无所谓□很正常,自己也这样做 10. 在宿舍日常生活中,除去每周检查卫生之日外,平时宿舍整体卫生情况如何 □每天都干净□还行,就是有些脏乱□一般不关注这些

工作报告之手机低头族调查报告

手机低头族调查报告 【篇一:大学生“低头族”现象的负面影响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实践活动小组简介 (2) 第二章研究计划 (5) 第三章调查策划 (8) 第四章:问卷设计及访谈提纲 (11) 4.1问卷设计 (11) 4.2访谈提纲 (12) 第五章:调查问卷分析及调查报告 (14) 5.1问卷分析 (14) 5.2调查报告 (21) 5.3调查问卷 (22) 第六章:访谈报告 (25) 6.1访谈报告 (25) 6.2访谈记录 (29) 第七章研究活动的心得与体会 (37) 第一章:实践活动小组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第二小组简介 一、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建立概况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由有相同兴趣、目标的成员自由组成,组内成员五人,均来自11级教育学1班,男女搭配,经过推选抉择出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共同完成这一次的综合实践课题的研究。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小组成员经过讨论,选择一致觉得有兴趣且有意义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很好完成这次的综合实践课题研究的任务,更要在此次调查研究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学习和提升科研的能力:如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调查结果的统计与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除此之外,还要深刻领悟科研活动需要集体的力量,加强合作精神。三、活动小组简介 (一)成立时间:2013年11月 (二)小组机制:小组长1名、成员4名 (三)小组成员:

(四)具体任职: 1、总裁:邵亚科。主要负责小组工作任务的主持与部署、小组的研 究进度,安排小组会议,接收小组成员情况汇报,管理小组的财务 开支。 1、文字总监:胡颖。主要负责各项文字的汇总及编辑,比如小组会 议记录等。 2、访谈总监:陈梦君。主要负责访谈提纲的设计及修改,网络访谈 资料的收集与整合、个人访谈对象的联系与访谈工作的进行以及后 期访谈报告的撰写。 4、摄影总监:严若楠。主要负责每个环节(包括会议、现场访谈等)的拍照及后期照片的选取、排版。 5、技术总监:刘琪。主要负责后期材料的整理、排版,以及汇报课ppt的制作。注明:所有职责均是根据每个人特点及特长来分配, 在自己负责范围内的事情要认真完成,但是,不代表责任分立,小 组成员的分工又是相互渗透的,每个人必须有一个小组的整体概念,小组在研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并发挥 自己的作用。 四、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规章制度 为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 小组的良好发展,参照其他小组的建设经验以及本组的实际情况, 特制定此规章制度。 (一)总则 1、一个中心:以全心全意完成本次调查研究为中心。 2、两个基本点:坚持研究任务为先,坚持维护小组利益。 3、三个不怕:不怕辛苦,不怕碰壁,不怕吃亏。 4、四种精神:必须具有认真负责精神,必须具有团结合作精神,必 须具有科学探究精神,必须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二)相关具体制度 (1)会议制度:以民主为原则。 1、开会时间、地点由组员共同讨论,由总裁邵亚科按时通知。 2、会议点到、会议记录由胡颖负责。 3、每次开会,所有成员不得迟到早退,开会期间每位成员要认真讨 论会议内容,且每位成员都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权利。 (2)财务制度:坚持公开透明制度。

对大学生“族化”现象的看法上课讲义

系别:管理工程系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指导老师:邹连方 专业(班级):市营1131 姓名:谢文斌 学号:07 2014年10月19日对大学生“族化”现象的看法 摘要:近年来就业难是当代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的实际情况,但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

未能正确的了解未来要承受的就业压力和生存状况,走出校门后面对就业等的困难、挫折和压力无法适应,从而催生出“蚁族”、“校漂族”、“候鸟族”、“啃老族”等现象。“族化”群体的境遇令人担心,这也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安定密切相关。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清楚认识到就业指导和服务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关键词:族化就业压力就业途径 正文:刚刚过去的2013 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一年,699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社会就业岗位数量却下降了15%。2014 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 数将继续上升,达到727 万。未来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 万左右,约 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催生了以“蚁族” 为典型代表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族化”群体本该是社会中具有向上流动潜质的群体,他们怀揣着理想,愿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但是,当他们面对趋向固化的社会阶层,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向上流动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国家、社会、高校需要联手破除阻碍大学毕业生向上流动的种种藩篱,为他们提供就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学校园“族化”现象现在已呈蔓延之势,从生活状态相关的宅一族,啃书族,顽乐族,生意族,到跟消费习惯相关的月光族,透支族,辣奢族,再到就业相关的考试族,草签族,名目甚多,不胜枚举。族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一是青年性,青年时期对于我们是一个过渡时期,在我们主体意识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种种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会反映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另一方面,在这个变动的时代,固有的生活方式在消解,“族”和“奴”现象是表现,这正是就业形势严峻的导致的。 族化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就业压力的增大,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在就业问题 上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即使没有到就业的时候,也有必要光顾一下为毕业生举办的人才招聘会,只有亲历那种场合,才能知道自己该为四年后的职场竞技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为自己的未来铺下成功的奠基石。 我们从外界社会的就业统计数字上看,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压力来自人数上的增长。自1999 年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数据表明,从1999 到2008 年我国高校年招生规模从108 万增至599 万,增长45.6%年均增长18.7%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9.8%升至2008 年的23.3%。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超过3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为699 万,是2001年的6倍。与过去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