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十次文综模拟测试政治试题.doc

廊坊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十次文综模拟测试

政治试题

12.管子对桓公说,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不资者得振,则天下之归我者若流水”。管仲这一思想在今天仍值得借鉴的是

A.要努力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B.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初次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D.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答案】B

【解析】从管子的话中可知,其强调社会各类人都有所得,即社会保障,因而答案为B。ACD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13.下图为变动着的市场价格,从中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A.价格处于M时,是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期

B.价格处于N时,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C.价格处于Q时,就是均衡价格

D.价格处于M、N时,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

【答案】D

【解析】价格最高时不一定是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期,A不合题意。价格最低时,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B不符合题意。均衡价格是指在供给量和需求量,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的市场价格,不等于价值与价格的相符,C与题意不符。当价格发生变化时,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D符合题意。

14.2014年2月19日,千龙网发布习近平漫画《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隔一周,中国政府网公布李克强漫画,图表简介了李克强总理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情况,这也是中国官方首次发布李克强的漫画。中国网络公布国家领导人的漫画

①打破了领导人给大家的神秘感②是中国社会更自信和更开放的一种表现

③有利于扩大我国公民的知情权④能切实维护和实现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③与材料无关,“扩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15、近日有媒体报道,甘肃省某市城关区环卫队逼迫环卫工签下“生死状”,要求环卫工人承诺:若在工作中出现意外,由环卫工人自己承担责任,与用人单位无关。部分环卫工因为害怕丢掉工作而选择忍气吞声。对上述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②有利于劳动者增强劳动安全意识

③损害了劳动者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④不利于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逼迫”、“忍气吞声”等词可知环卫队并不是从环卫工利益出发,环卫队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而不是真正维护劳动者的安全,因而劳动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环卫工选择忍气吞声,并不表示环卫队损害了环卫工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故排除③。因而答案为D。

16.2014年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吹响了“二次振兴”东北的号角。李克强指出,东北存在着体制性、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在迈向市场经济进程中遇到了许多特殊困难。下列有助于直接增强东北经济内生活力的措施有

①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经营和创新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

②加快体制创新,深化改革,从根本上改革东北现行经济体制

③加强民生保障,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④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根本上”表述错误,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体制;④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增强其内生活力的措施。

17. 2014年3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明确指出,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为城镇家庭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并且明确了“租转售”的相关条件。该举措()

①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尊重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②有利于维护低收入者的一切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执政为民理念

④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体现了我国注重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A

【解析】②有利于维护低收入者的一切权益,“一切权益”过于绝对,明显错误;④我国注重扩大公民政治权利,说法错误,公民的政治权利由宪法规定,不会随意扩大。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该题选A。

18.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相关部委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高管限薪的细则。对央企高管限薪的依据在于

①公平与效率具有一致性②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③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央企高管获得薪酬属于初次分配,②正确但不合题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④错误;公平是效率的保证,这是公平与效率一致性的重要方面,①正确且符合题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缩小收入差距,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入选。

19.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和平发展对法国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法方愿拿出50年前的战略远见和政治勇气,同中方全面增强战略合作,开启中法关系新纪元.这一战略是基于

①中国是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最大发展中国家

②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谋和平、促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追求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③表述不合理,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并不等于各国政府都追求这一主题;④“主导”一词表述错误,故排除。

20.近日,兰新高铁(兰州——乌鲁木齐)正式通车,祖国大西北,尤其是新疆进入高铁时代。兰新高铁的通车,实现了新疆与内地快速客运连接,同时使既有的兰新铁路货运运能得到释放,为新疆煤碳资源开发与外运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兰新高铁建成通车的积极影响让我们更加确信

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②民族区域自治是维护国

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③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兰新高铁的通车,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巩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③④说法正确;①是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作用,与题意不符;②是民族区域自治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

2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出现了如下变化: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加大了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的力度;基层一线工人代表、女代表比例比上届有所提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十、新居民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人士均有一定数量的代表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②我国选民的政治素养有了迅速提升

③人民民主具有法律和制度保障④人民民主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代表的选举出现了新变化,这说明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大代表的选举新变化,享有人民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我国人民民主来得不容易,需要倍加珍惜。①④说法正确;②③与题意不符。该题选A。

22.鼠兔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在青海三江源地区有广泛分布。在鼠兔最为猖獗的时期,鼠害面积占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17%。从2005年开始,该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人鼠战”,

虽然消灭了很多鼠兔,但由此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生物链的断裂。而今,我们对鼠兔不再“赶尽杀绝”,而是有了科学的控制,以保证三江源地区生物链的完整性。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

③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创造规律的基本前提

④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表述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排除;③“服从规律”的表述错误,应是尊重和认识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创造规律的基本前提;依据材料信息,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答案B正确。

23.2014 年12 月19 日,李克强和泰国总理巴育共同见证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中泰“大米换高铁”项目合作重新开启。依据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两国开启“大米换高铁”项目表明

①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中得到好处②各国都拥有自己绝对优势的产品

③我国应继续发挥劳动力的成本优势④我国应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表述错误,各国都有自己相对优势的产品,而不是绝对优势;“大米换高铁”显然不是发挥我国的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而不是技术的

38.(2 8分)中共十八届四全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依法治国方略形成和发展历程

(1)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善是一个发展

的过程。(8分)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结合材料,运用“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依法治国。(12分)

材料三:从字面来看,依法治国似乎与经济没有关系,俚是,实际上,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诚信经济,这都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和提供保障,需要市场参与者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即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此次之所以要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中国经济转型扫清障碍。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红利。

(3)结合材料,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在中国经济转型中

所起的作用。(8分)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不同时期对依法治国的不同认识是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出来的。(2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十六字方针”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宪治国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发展。(3分)

③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论是“十六字方针”还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都是从各个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科学认识。(3分)

(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①发挥党在依法治国中的领导作用,坚持依法执政,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要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4分)

②政府应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通过执法能力和水平;(4分)

③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做到政务公开。(4分)

(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①通过法治规范政府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分)②政府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

③通过法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增强经济活力;(2分)

【解析】(1)材料反映出我国探索依法治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这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依法治国源于改革发展中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法治意识,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体现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探索依法治国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和发展真理永无止境。(2)本题要求解答党和政府在推进依法治国中应如何做,属于措施类试题。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权力是法律授予的,因此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必须审慎用权,执法行使权力要自觉接受监督,要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依法执政是基本的执政方式,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来治国理政,依据法律来管党治党,依据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所起的作用。可从法律规范政府的行为、法律手段的作用、法律与市场秩序、法律与市场经济主体在市场上的行为等角度进行解答。

④通过推进依法治国,促使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即市场主体学法懂法守法用法。(2分)(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9、(24分)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内容丰富,

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12分)

【答案】

(1)①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我们要继承它,不能让它消亡。(4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继承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4分)

③传统的乡村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产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在保留传统乡村文化基础上不断注入时代精神,与城市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又保持自己的特色,就能发挥乡村文化的积极作用。(4分)

(2)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城镇化现状,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的核心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3分)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抓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可以推动其他五个问题的解决。(3分)

③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在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面体现了这一要求。(3分)

④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又不忽视城镇化其他方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的统一。(3分)

【解析】(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回答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对于乡村文化,我们不能让其消失。因为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

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乡村文化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创新,有利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所以应该保护乡村文化。

(2)本题考查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把握关键信息的能力。针对城镇化现状,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的核心体现了要善于抓重点;在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面体现了要解决次要矛盾;二者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