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考试说明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考试说明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考试说明

开县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初中物理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2.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和九年级教材的学科知识.

二、考试形式

闭卷笔答.

三、考试时间及分值

120分钟,满分100分.

四、试卷结构

1.内容结构:

(1)学科专业知识占60%.

(2)教材教法占30%.

(3)《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解占10%

2.难度比例:7:2:1(学科专业知识以中考难度为准).难度数:0.75

3.题型结构:

(1)试题总量:全卷共六大题27小题.

(2)题型及分值分布: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小题计20分;

填空题每题2分,共5小题计10分;

实验探究题每题5分,共4小题计20分

简答题共2题计10分;

解答题共4小题计30分;

教学案例设计或教学案例分析,共1小题,计10分.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教材基础知识

力学部分:

1.认识机械运动,能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释实际问题。

2.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运动物体的参照物。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4.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5.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

6.了解平均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7.认识物体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8.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9.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10.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怎样产生的,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11.认识弹力,知道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关系。

12.认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3.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4.理解二力平衡条件,能根据平衡条件由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

15.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及其原因。

16.认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了解定律的建立过程及理想化的实验方法。

17.了解物体的惯性,能用惯性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8.了解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公式,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19.了解液体的压强,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

20.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了解影响大气压强变化的因素,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21.认识浮力,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轮船、潜水艇和气球的浮沉原理。

22.认识功的概念,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3.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24.认识机械能,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

25.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

26.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7.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8.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29.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

热学部分: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了解摄氏温度,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使用液体温度计。

2.认识物质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认识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晶体的熔点,了解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4.认识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和液面上方气体流动速度有关,了解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5.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沸点及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

6.知道液化现象,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7.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8.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9.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10.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传热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1.知道热量及其单位,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1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查比热容表。

13.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14.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光学部分: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认识光的折射现象,了解折射的特点。

4.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5.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6.了解放大镜、照相机和幻灯机的原理。

7.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电磁学部分:

1.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2.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知道常用电路元件的表示符号。

3.了解电路的通路、开(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4.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5.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6.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7.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8.知道电流及其单位,会用电流表测电流。

9.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理解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10.知道电压及其单位,会用电压表测电压,知道干电池及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值。

11.理解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之和。理解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1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3.知道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14.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理解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15.了解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了解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16.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17.知道电功及其单位,理解电功的公式,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18.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及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会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

19.了解用电器的铭牌,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20.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知道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

21.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22.知道安全用电常识,知道安全电压。

23.认识磁体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体的性质。

24.了解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场具有方向性,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25.认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26.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其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27.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28.认识电磁感应现象,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9.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其它:

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总能量守恒。

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3.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知道原子能。

5.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6.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7.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材教法

1.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2.新型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的特点

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4.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

5.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6.物理教学反思与评价

7.物理教学设计

(三)课程标准

1.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

2.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

3.课程基本理念

4.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

5.科学探究的七要素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6.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

7.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及评价的形式

六、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1.超导体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假如科学家研制出了常温下的超导体,你认为将他用来做下面哪种产品最为合适()

A.输电导线B.熔断器内的保险丝

C.白炽灯的灯丝D.测电笔内的高电阻

2.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获得了199枚金牌。体育运动中有许多地方涉及到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运动员用力蹬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运动

3.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既有利于环保,也有利于全民健身。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

情况来看,能起到增大摩擦的是( )

A.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B.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C.车轮做成圆形D.刹车时用力捏闸

4.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几次载人航天飞行,当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一起进入预定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的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飞船离地面的高度始终相同,故飞船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以轨道舱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C.在大气层外宇航员透过舷窗看星星没有闪烁的感觉

D.通过无线电波,地面技术人员可以对飞船进行控制及与宇航员通话

5. 小灯泡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估计在7W~l2W之间,小佳按如图所示甲的电路测定灯的功率,所用电流表有0.6A、3A两档,电压表有3V、l5V两档,将它们连入电路时小佳作了正确选择与操作,变阻器滑到某处时两电表示数如图的乙、丙所示,则()

A.小灯泡额定功率为7.5W B.在1V电压下小灯泡功率7.5W

C.在5V时小灯泡的功率为7.5W D.在5V时小灯泡功率为1.5W

6. 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min内,消耗电能0.3 KW·h,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A.空调器B.电冰箱C.电视机D.收音机

7. 如图所示是新安装的照明电路,已知两个并联灯泡的灯头接线存在一处故障。小明学电工的检修方法,在保险丝处接入一个“220V、40W”的灯泡。当只闭合S、S1时L0和L1都呈暗红色;当只闭合S、S2时,L0正常发光,L2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

A.L1灯头断路

B.L1灯头短路

C.L2灯头短路

D.L2灯头断路

8.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体现共5条,下述4条中不符合新课标规定的是:()

A.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B.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客观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C.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形成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D.面向全体学生的物理课程,唯一目的就是体现在中考平均分的提高上。

9.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

A.知识;实验;应用;

B.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评价;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教学目的;实验器材;教学过程。

10. 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和记录,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是()

A. 探究式学习B.自主式学习

C.实践学习D.接受式学习

(二)填空题:

1. 一个重6N的实心物体,用手拿着使它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排开的水重是10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N。松手后物体将_________(选填“下沉”、“悬浮”或“上浮”)。

2.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________,“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 俄制米—26TS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直升机,它在四川地震灾区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完成后的撤离行动中,把重约10t的挖掘机在25s内匀速提升到距工地100m的空中,在这个过程中它对挖掘机所做的功是________J,功率是________W(g=1ON/kg)

4.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多目标开发的综合利用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主要效益.2003年6月,三峡工程提前实现蓄水目标,展现出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到顶,今年汛后,库区蓄水深度将达到156m,可拥有1.1×1010m3的防洪库容,长江防洪能力将提高到百年一遇.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库区蓄水深度达到156m时,水对库底的压强是________ Pa.(取g=10N/kg)

(2)其船闸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探究的七要素是指: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______________;评估;交流与合作。

(三)实验探究题

1.小华同学用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来“估测大气压的值”,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蘸水的吸盘按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按住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上的挂钩,缓慢往上拉,记录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3cm2的吸盘,平滑的玻璃板.实验时,他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拉至读数最大时,吸盘仍未脱离玻璃板,实验室又没有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他认为可运用其它器材结合所学物理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1)请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先确定所需的其它器材(除量程为10N 的弹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3cm 2的吸盘和平滑的玻璃板外),再简要说明你是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增加弹簧测力计的个数...........

)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只能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结果并不精确,请指出你所设计的方案一...

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2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标有“2.5V”灯泡的额定功率.

(1)将下图中电路连接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处于_____端(选填“A ”或“B ”)。

(3)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滑动变阻器,应使电压表指针指在________V 的位置上.

(4)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约________W .

(5)实验过程中,由于不小心造成灯泡断路,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请说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_相同

.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__℃. 经过40min 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4. 一个地质勘探小分队,在野外河边休息时发现了一种矿石,他们非常想尽快知道这种矿石的密度大约是多少,但是手中只有皮尺、直木棍和针线包中缝衣服用的针和细线,请你帮助他们利用现场可利用的物品,设计一个测定矿石密度的方案,并推导出计算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四)论述计算题

1.如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风力发电的外景.该地区空气密度为1.3㎏/m 3,一台风车的轮叶转动时可以形成面积为100m 2的圆面.下表给出了在不同风速下一台风车获得的能量.

(1)若某时间内风速为10 m/s ,一台风车工作1小时所产生的电能供10只“220V 100W ”(2)若此地年平均风速为15 m/s ,100台这样的风车一年(工作时间按4000h 计算)获得的风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煤的热值为3×107J/㎏)

(3)若风速为10 m/s ,则1分钟内有多少千克的空气流冲击风车轮叶转动形成的圆面?

2.如图是一种测电阻的实验电路,R 1是电阻箱,电源电压保持9V 不变。(1)当开关掷向1时,电压表示数为3V ,此时电阻箱的电阻为6Ω,求R 2上电流在1min 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2)当开关掷向2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压表读数为原来的2倍,求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3.将边长是10㎝的实心立方体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 水,如下图所示。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2

R 1

L R 2

1 S

4.如图所示,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240N的物体,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求:

(1)物体上升的高度和速度

(2)人的拉力为多大?

(3)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大?

(五)简答题

1.物理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是什么?

2.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比较重要的知识,请你写出本节内容的课程目标。

(六)案例分析:

探究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和物体浮沉的关系。

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有:

(1)各种不同密度而又不易相互混合的液体,例如:酒精、染有颜色的水、食用油、糖浆、异丙醇等;

(2)各种固体,例如:蜡块、木块、塑料块、金属块、牙膏皮、硬币、铅笔等;

(3)量筒、烧杯等。

这项探究活动应突出哪几个探究环节?你将怎样设计这项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

题型示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A

5.C

6.A

7.C

8.D

9.C 10.B

(二)填空题

1.10N 上浮

2. 变小不变

3.1×1074×104

4. 1.56×106连通器原理

5.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

(三)实验探究题

1.滑轮,细线;组装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2)很难排尽皮碗内的空气;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自重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2.(1)略;(2)略;(3)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2.5V;

(4)0.5W;(5)电流表几乎没有示数等。

3. (1)热水质量

(2)20 39 52 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棉絮要好

(3)降低相同温度时,比较所用的时间长短

4.(1)用细线悬挂直木棍作支点

(2)用细线拴好矿石挂在支点左侧,在支点的右侧挂一石块,移动矿石和石块悬挂的位置直到木棍水平平衡

(3)用皮尺分别量出悬挂矿石和石块的点到支点的距离为L1和L2

(4)将矿石浸没在水中,移动石块的位置直到木棍再次平衡

(5)用皮尺量出悬挂石块的点到支点的距离L3

(6)推导计算矿石密度的表达式.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G石L1=ρ矿gVL2

G石L3=(ρ矿gV-ρ水gV)L2

由以上两式得ρ矿=ρ水L1/(L1-L3)

(四)论述计算题

1.解:(1)风车工作1小时获得的能量为W总=8×104×3600 J=2.88×108J

风车工作1小时产生的电能为W =Pt=10×100×8×3600 J=2.88×107J

故风车发电的效率为η=W电/W总=2.88×107J/2.88×108J=10%

(2)100台风车一年获得的风能为

W =100×12×104×4000×3600 J=1.728×1014J

Q=W,Q=m q,1.728×1014=m×3×107,m=5.76×106㎏

(3)m=ρV=ρsvt=1.3×10×60×100㎏=78000㎏

2.解:(1)电阻箱电压U1=U-U2=9V-3V=6V

通过电阻箱电流为I1=U1/ R1=6V/6Ω=1A

R2阻值为R2=U2 /I2=U2 /I1=3V/1A=3Ω

电流在R2上产生的热量是Q=I22 R2 t=(1A)2×3Ω×60s=180J

(2)因灯正常发光,故灯的额定电压为U灯=U-U2′=9V-6V=3V

I2′=U2′/ R2=6V/3Ω=2A

灯的额定功率为P 灯= U 灯I 2′=3V×2A =6W

3.解:(1)木块所受浮力F 浮=G 排液=m 排g =0.6kg×10N/kg =6N

(2)木块的体积V =(10cm )3=10-3m 3

∵木块漂浮∴木块的重力等于所受浮力 G 木=F 浮=6N

木块的质量m 木= G 木/g =6N/10N/kg =0.6kg

木块的密度ρ=m 木/V =0.6kg/10-3m 3=0.6×103 kg/ m 3

p =F /S =6N/10-2m 2=600Pa

4.(1)6,3S m n ==股,623

S m h m n === 21/2S m v m s t s

=== (2)W Gh G W Fs nF

η== 有用

总= 240100380%

G N F N n η∴===? (3)1006600W Fs N m J =?=总=

(五)简答题

1.(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学科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2.(1) 知识与技能

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和方法

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六)案例分析:

(1)在量筒中分别倒入不同密度的不同液体。让学生探究: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液体为什么

分成许多层?下层液体的密度大,还是上层液体的密度大?

(2)将不同的固体分别放入水中。让学生探究: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有的固体下沉?有的固体上浮?

(3)将蜡块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让学生探究:将大小不同的蜡块都投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4)再将小蜡块投入水中,大蜡块投入比蜡块的密度还小的液体(如异丙醇)中。让学生探究: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5)怎样使牙膏皮浮在水面?让学生作实验并进行探究。钢铁的密度比水大,为什么用钢铁制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6)学生把各种密度不同的固体分别投入各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观察固体的浮沉。并找出物体浮沉的规律。

(7)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分析研究。

(8)交流和讨论:固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是由什么决定的?固体的浮沉与固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应评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程度。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能否作出科学的解释?学生能否运用物理概念和语言较准确地描述自己观察的现象,并积极参加讨论。

中考最新物理考试大纲

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物理) 一、考试性质 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2015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为依据,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 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科学性:严格按照科学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保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四、目标内容 1.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不孤立地对科学探究要素进行考查,而应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落实在科学内容的考查中。 2. 科学方法不应机械地考查方法的名称,而应在具体情境中考查理解科学方法、应用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9月26日上午在崇文街小学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培训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获益匪浅,它使我真正认识到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怎样教才能发挥好教材的作用,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更使我明白了如何更好地解决教材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下面我就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吧。 第一,这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读中识字,读中感悟!我们没有必要怕学生记不住生字而惆怅、不必要怕学生理解不了课文。只要我们解开以往的束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想办法,多研究教材。这样,教学一定能成功! 第二,我对低年级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了完整彻底的认识,让我在教学中能更好的理解整体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心应手。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更好的更快的掌握知识。 第三,学习也使我更清楚地了解到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课文具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这些语文实践能力;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和力;积极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它又使我认识到,在教学本教材时要注意到以下问题: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该在学习相应课文的时候,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识字和写字教学应该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火热、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第四,这次学习,更使我深刻地领悟到:实施开放式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

2017年物理考试说明

2017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试题应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 毕业生的学业水平;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有利于引 导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有利于高中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 优录取新生;有利于教育的均衡谐调发展。 二、命题原则及要求 1、导向性原则 试题能够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向纵深发展; 物理命题要体现鲜明的导向性,同时又要体现试题对学生学习水平的选拔性;引导教学,促 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2、科学性原则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内容应科学、正确,表 述应清晰无误;试卷的题量要适中;试卷结构要科学、合理,难易程度要适当;试卷形式要 规范;试卷要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信度及效度;杜绝“繁、难、偏、旧、怪”的试题,不出粗编滥造、似是而非的试题,不出靠死记硬背的试题,不出答案说法不一的有争议试题。 3、实践性原则 要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4、开放性原则。 试题要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试题的结论或条件、试题的情景或过程、试卷的 策略或形式等都可以适当的放开。允许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不同的意见。对开放性试题及相关试题,答案一定简单,给出的参考答案一定要全面,并有详细的阅卷建议,保证考试的公 平与公正性。 5、注重三维目标并重的原则。 以“知识与技能”的考查为基础、为主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渗透“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要体现学生在学习期间所经历的过程和所运用的科学方法的考察; 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在试题资源选择上要融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实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做数学的教学工作,本学期由于学校的工作变动,我便开始了初中物理的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学好物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抓好入门教育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 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

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 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

重庆市2018年初中物理考试说明

重庆市2018年初中物理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考试范围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减小了考试范围。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㈠内容结构与比例 力学约占40%,光学和热学约占20%,电学约占40%。 ㈡题型结构与比例 选择题(单项选择)约占30%、填空、作图题约占15%、实验探究题约占27.5%、论述计算题约占27.5%。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价值观,考查学生对物理、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能力等。 物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大方面。 ㈠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⑴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⑵能书面或口头表述发现的问题。 ⑶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2.猜想与假设⑴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 ⑵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⑶了解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⑴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

⑵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⑶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⑷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需要的器材。 ⑸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⑴能通过观察、实验和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证据。 ⑵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⑶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实验,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⑷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⑸了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5.分析与论证 ⑴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⑵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归类及比较。 ⑶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⑷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⑸了解分析与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6.评估 ⑴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⑵能关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⑶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⑷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⑸了解评估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7.交流与合作 ⑴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⑵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 ⑶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案。 ⑷能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团队意识。 ⑸了解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㈡科学内容 物质部分 1.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会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3.会探究并了解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4.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区别蒸发和沸腾,了解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5.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6.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

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 体会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物理实验教学从实入手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 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 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 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 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 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 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 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 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 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 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 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 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显”是显明 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 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1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投影表示方法。 2掌握从质点运动学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从质点加速度求速度和坐标的方法,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3用矢量讨论抛体运动。 (二)牛顿运动定律 1掌握力、惯性质量、惯性参考系、动量的概念。 2掌握牛顿运动三定律及其适用范围。结合应用微积分,熟悉应用牛顿运动三定律求解简单质点动力学问题。理解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3掌握冲量、功、质心的概念,掌握变力功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4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通过质点的平面曲线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题。掌握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掌握使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简单系统平面运动的力学问题。 5掌握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能定理和质点系的功能原理。掌握对心碰撞的基本规律,并能准确用于处理相关力学问题。掌握火箭运动的基本特点。 6掌握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点系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 1掌握引力质量的概念,了解引力常量的测量,理解地球自转对重量的影响。 2熟悉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内容。 3掌握有心力作用下,运动质点角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特 4掌握引力势能的概念,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熟悉三种宇宙速度的推导。 (四)振动与波动 1掌握描述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特别是相位)及各量的关系。理解旋转矢量法。2掌握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和运动学特征,能建立一维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能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理解简谐振动的x-t图线和相轨道。 3掌握同方向同频率和互相垂直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振动的规律。 4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熟悉平面简谐波方程的各种数学形式及波动方程的数学形式。掌握波与波速的基本概念,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概念。 5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理解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相位差和波程差分析、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增强和减弱的条件。 6理解驻波及其形成条件,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 7熟悉阻尼振动三种可能的运动状态,掌握受迫振动的运动特征。 二、热学 (一)温度和基本热现象

参加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搜集的参加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参加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1) 9 月26日,阳泉曲初中全体初一语文教师在八中参加了孝义市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教材教法培训。本次培训由刘爱萍老师主讲。在培训学习中,我们首先聆听了八中刘亮老师和武小芸老师的两节示范课,他们以具体的课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精湛的教学技巧,给予我们深深的理论引领。然后,刘老师分析了前半年教材教法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版的初一语文教材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解读。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受颇深,收获颇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认识。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要更注重实践性、综合性,更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做课的两位老师分别讲解的是新版教材第一单元《秋天的怀念》和《金色花》两文。两堂课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师的引导,还是各个环节的设计都很流畅,过渡自然,知识点讲授也很到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这两节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构建和谐民主的氛围,并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侧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侧重语文的工具性的认识和使用。 二、不骄不躁,调整心态,平和应对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刘老师总结出了教材教法考试时老师们出现的问题,很实际,也很条理。审题不细、用语不规范、设计部符合要求。试想我们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常常挂在嘴上时刻要求学生不能出错的问题呢?不会吗,不是。究其原因,是教师太主观了,限制了思维,禁锢了头脑,久而久之,失去了冷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版教材条理,更接地气,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 新版教材遵循了20XX版课标要求,吸收了实施过程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框架进行了微调,对课程进度也做了调整,实现了平稳的过渡。总体来说更接地气,更能解放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此次活动给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也使我们确立的奋斗的目标,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不断深入钻研,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课前备课环节上精钻细研,教学流程精心设计,紧扣教学模式,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效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更多相关范文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做数学的教学工作,本学期由于学校的工作变动,我便开始了初中物理的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学好物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教学 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 * ,实验的现

辽宁省2019年初中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辽宁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学科考试说明(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省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就辽宁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考试说明如下: 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现行教材,结合我省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命题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素养的考查。 2.实践性原则 命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3.科学性原则 试题内容科学准确,表述简洁清晰无误,避免繁、难、偏、旧试题。试卷结构合理,形式规范,题量适中,难易适度。 4.综合性原则 命题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实验和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查,减少对单纯记忆、机械训练等内容的考查。 5.导向性原则 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为《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其中科学探究可以融于科学内容之中进行考查。

(二)内容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十四个二级主题。考试内容是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并结合辽宁省课程改革与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1.物质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三: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我于20XX年9月25日参加了由孝义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培训。此次培训由教研室张孝萍老师做了一节生动的课即《生活中的比》与相应的课例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的汇报。 这节课对我来说深受启迪、很有帮助。因为张孝萍老师对这节课课前进行了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反复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比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比、理解比、掌握比。张孝平老师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报告也讲的特别精彩。为期一上午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材研究深、细。 张孝萍老师的这节引领课时间酝酿长,内容研究精深细密,思路明晰,她的这种钻研精神令我很佩服,从她的课例《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中便可得知。她从八个方面研究了比的意义,由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引发驱使她来研究,研究前的反复思索,文献的综合中她查阅了辞海、内地材料、台湾材料等对于比的意义的理解和阐述,她还对课本的版本进行了对比研究。真可是下功夫、精研究。我想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像张老师那样。学生的课堂都能趣于生活化、趣味化。虽然我们都提倡数学要来源于学生生活、选题要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习题,但我们大部分老师上课例题、习题一般都选自课本内容。 而张老师这节课的习题还搜索了北师大版第四版教材上的题,新旧有机结合使的学生对比的意义更有进一步的透彻的理解。也从中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我深深的感到一个优学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驾驭教材提炼教材的能力。只有深钻细研才能使教材用活。 二、课堂设计新、活 1、生活情境揭示比。 张老师利用了5幅生活照,让学生对比那幅照片与照片A相似,使学生从对比中揭示比。使数学趋于

初中物理考生必知的100个物理知识点及考试说明

考生必知的100个物理知识点 电学(不涉及复杂电路计算,不涉及混联电路分析)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_初中物理教师工作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_初中物理教师工作 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下面是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一 进入初中后,有一门新的功课叫做物理。很多孩子对于物理的学习都感到很困惑,怎么学都学不会。为了帮助同学们轻松学好物理,我给出以下指导。 想要克服一个困难,首先要明白问题所在。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学困生呢物理学困生什么表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困生的形成该如何才能改善这种情况呢 一、初中物理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和分类 学困生具体表现为: 1、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2、对物理知识概念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 3、对课本知识找不到重、难点,不能理解。 4、对物理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积极思维,学习困难,持消极态度。 5、不能理解、掌握简单的物理实验操作,不能迁移旧知识、旧技能,去解决新问题。 总体表现为缺乏自主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后是放弃。将学困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习暂时困难型;该类型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能力较好,学习中所遇问题,主要由非智力因素造成。 2、学习能力缺乏型;这类学生主要特点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题能力,都较低,但学习行为习惯较好,意志比较坚强。 3、学习动力缺乏型;这类学生的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或偏上水平,但学习习惯、学习意志低于上述两类学生,主要由于自身学习动力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

4、学习整体困难型;这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均较差,求知欲低,意志和好胜心不强,所以总体能力和个性发展水平均较低。 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还有社会因素造成,这里仅谈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或缺点所致的三个原因。 1、教学思想有偏差导致教不得法,学生学习情感难于建立。 这个问题突出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忽略多数学生实际水平,违背教育客观规律,教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培养学优生上;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重点班级;注重统考学科而忽略常识科目,使学生的爱好特长得不到发展和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德育、体育及美育,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也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愿望重视不够,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失去学科吸引力,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学、弃学心理,学习情感无法正确建立,最终成为学困生。 2、教学过程中缺乏适应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法和教学艺术,从而导致学生学困方面的最终形成。 (1)教学过程中,缺乏感性材料的铺垫,使学生未形成或形成不完整的理体抽象物理感念或规律的情景。 中学生抽象思维逻辑能力较弱,形象直观思维占有相当比例,恰当地给学生提供,较丰富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利用教具、课件、录象、实物等感性材料,减缓知识坡度,逐步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知识同步。例如:讲到"惯性"内容时,可以通过课件或录像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刹车,车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人坐在汽车中,车启动人向后倒;拍打身上的灰尘等 (2)新课教学过程中知识迁移和联系的忽视,使学生未形成良好知识体系,也是形成学困的主要原因 新课教学前,对学生已掌握的已有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但是如果即使抓不住新知识,生长点和支撑点,不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事例寻求联系点,会造成新旧知识脱节,不能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会造成新知识的学习和接收造成困难。例如:讲"电流的形成"内容时,可以对比水流的形成,加强知识概念铺垫,迁移和形成。欧姆定律公式的讲

初中物理考纲.doc

表 1 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模块必考内容选考内容 测量和机械运动 光现象和声现象物态变化 八年级上册 透镜及其运用望远镜与显微镜 质量与密度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 压强和浮力特点 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嫩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热现象:温度和物态变化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 内能和内能利用 电流和电路 电压与电阻 信息,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欧姆定律 信息的传递 九年级全一册电功和电功率 能源 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的组成 电和磁 焦耳定律 表 2 力学必考范围及要求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Ⅰ15° C 空气中声速声现象 340 米/秒 声音的特性Ⅱ

噪声和能量Ⅲ u>2f f2f 倒放大光现象 观点的折射Ⅱ实幻灯机 u

关于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3篇

关于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3篇 国家培训还有教材教法培训,每一次培训都使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是带来的教材教法培训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一: xx年3月,我很荣幸的参加了xx年小学科学新青岛版教材教法培训,使我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 作为一位科学老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等)。梁海亮老师、申贤和老师、县教育局的谢主任的精彩讲座,精辟的论述常常回荡在我耳边。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以下是我培训后的几点感受: 1、构建科学课堂文化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甚至于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我们可以将课堂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切实可行的构建课堂文化。这将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构建课堂文化又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构建对话文化;b、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构建质疑文化;c、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构建团队文化。因此我们要从课堂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科学教学课堂,结合传统的课堂,结合课堂面临的改革,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构建起适合新课程理念的科学课堂文化。 2、科学课堂教学应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

(完整版)初中物理课学习心得体会

双岘初中物化课规范月活动总结 ——赴静宁县阿阳初中学习交流理化课心得体会 物理学科是一门相对初中学科来说较难的学科,理化课是自然科学,学好理化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为努力提高本学科教师业务水平,在我校教导处和阿阳中学大力支持下,我们物化组赴静宁县阿阳初中学习交流观摩理化课的教研活动,时间虽短暂,但通过培训让我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获益匪浅。 2019年4月19日我们双岘初中理化教师赴静宁县阿阳初中学习观摩物理课的教学。清晨,我们赶到阿阳初中时,我们得到朱校长的热情接待,他让主任给我们安排了学习观摩流程。首先,我们第一节课在九年级二班观摩的是马永成老师的《玩转物理---电功率》。老师备课扎实,准备充分,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多用启发式教学,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再各个击破,老师点拨引导巧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最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第二节课我们在九年级十班观摩的贾芦存老师的复习课《比热容》。授课教师对课程进行了精心安排和组织,上课过程秩序井然,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具有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对重难知识点及中考的考点了然于心,能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知识,采取抓重点、抓关键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学习结束后,我们和授课物理教师进行了交流反馈,总结了经验,分析自身和本校在上物理时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解决了存在的部分短板问题,为我们今后上好物理课补充了经验。一路走来,我们收获颇多: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 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立足于大部分的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二、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和自制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考纲

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要求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时间。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常用单位,知道各单位间的换算。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测量长度。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实验: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 2、机械运动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刻度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4.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活动建议讨论测量火车(汽车)速度的各种方案.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理解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公式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知道平均速度 会用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3、声 1.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4、光的色彩、光的传播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3.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平面镜、光的反射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